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真东渡-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难道你忍心大和尚被倭僧拐走?” 
  “我当然盼望鉴真大师能留在龙兴寺,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寺之兴旺而毁了大和尚的大事。” 
  “大和尚就是不能留在龙兴寺,那也还在我大唐的土地上化育众生。可是一旦被他们引诱,船到了海上,是生是死就很难说了。” 
  是啊。上一次东渡就是死里逃生,再让鉴真渡海,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乘悟想到这里,问义玄:“那你的意思是……” 
  “告官!” 
  “告官?” 
  慈航急忙又阻止道:“不不,此事万万不可鲁莽,官府一旦出面,对大和尚也很不利。” 
  乘悟转过脸怒视慈航:“大和尚是我大唐国宝,不告官岂能留住?” 
  慈航见住持发怒,只好闭嘴了。
  3 
  阳光像金沙一样铺洒在廊前的花坛里,琼花坐在廊下的刺绣架前,一针一针地在湖蓝色的锦缎上刺绣着一对戏水鸳鸯,那恩恩爱爱的神态在她的针下活灵活现。 
  见外出作画的父亲回来,她忙站起身端茶倒水,发现周士杰表情沉重,问道:“爹,你脸色不好,累了吧?” 
  周士杰洗了手拿布巾擦手,说:“我今天在宝田寺里作画,听僧人们说,越州来了一些官兵驻进了阿育王寺。” 
  琼花吃惊地瞪大了眼:“出什么事了?” 
  “我担心会不会和鉴真和尚有关呢?” 
  

鉴真东渡 第七章(5)
“啊?!师父不是带着弟子们去湖州还没有回来吗?” 
  “是啊。这事有点蹊跷。我得马上去阿育王寺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也好放心。” 
  “我也去。” 
  “那走吧。”周士杰说着眼睛往绣锦上扫了一眼,目光移向女儿。 
  琼花笑笑说:“这是给街东头一位要出阁的姑娘绣的嫁妆。” 
  父女俩来到阿育王寺,刚走到山门外,就见把守在门边的两个官差从门两旁闪出,阻止他们走进去。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周士杰说:“官爷,我们是远道来寺里拜访鉴真大和尚的,请让我们进去。” 
  官差说:“大和尚不在寺里,你们走吧!” 
  琼花故意问:“不在寺里,那他上哪儿了?” 
  “不在就是不在,我怎么知道他上哪儿了?” 
  “我们好不容易远道来一趟,至少也得让我们进到殿里拜拜佛吧!”琼花想蒙混过关,边说边往里进,不料,两个差役的长枪“啪”的一声,交叉在她面前。 
  官差的脸僵硬得像面板:“寺里有公干,姑娘去别处拜佛吧!” 
  周士杰只好拉琼花往回走:“好好,我们走吧。” 
  琼花嘴一噘,气哼哼地“哼!”了一声,随父亲离去。 
  官差把守寺庙如此严厉,可见事态很严重。父女俩走在寺外的小路上,心情不安。 
  “爹!”琼花说:“你说师父和表哥他们出了什么事,让官差如此兴师动众?” 
  “我估计还是东渡的事情,有人在中间作祟。” 
  “从扬州出发去日本,结果却跑到了明州。一呆就在这儿呆了半年多。也不知师父到底作什么打算,到底是回扬州呢,还是再去日本?”一向很少询问东渡行程的琼花也憋不住了。 
  “如果回扬州,那早就回了。”周士杰说。 
  “那什么时候再去日本呢?” 
  “这么多人,没有船怎么走?你没见师父他四处讲律、授戒、修塔、造寺,我估计也是在化缘筹措资粮,等有了足够的钱,就会再次行动的。怎么,你哭着喊着,女扮男装硬要跟着来,现在没有信心了吗?” 
  琼花一笑:“爹有信心,我也就有信心。” 
  周士杰站住,端详着女儿,眼里满是忧愁:“琼花,我虽然不是出家人,可我就好在寺里画佛画,这一生也就这样交代出去了。而你风华正茂,应该有个美满的婚姻,过上幸福的生活。看着你跟我们一道颠沛流离,我真不忍心啊!” 
  琼花眼眉一挑,故意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嗔笑道:“爹,别说了。什么美满婚姻?我不想听。” 
  “孩子,我今天索性把话挑明了。”周士杰口气严肃地说:“我看出你对你表哥有意。可是他已是出家人,看他跟着大和尚修持如此精进,是不会还俗的。你就不要……” 
  琼花的心思被一语道破后生气了:“爹,你胡说什么呀!” 
  “唉!爹是过来人,怎么能不明白呢?” 
  “哎呀……爹,你再说,你再说我就……”琼花气得一跺脚,快步跑走。 
  周士杰望着她的背影,无奈地叹口气。正要喊她站住,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看,是年轻僧人道兴匆匆走来。 
  “周画师!” 
  “道兴?寺里这些官兵是冲谁来的?” 
  道兴环顾左右,悄声道:“是来抓捕荣睿和普照法师的。” 
  周士杰大吃一惊:“怎么回事?” 
  道兴说:“越州龙兴寺告官了,说他们引诱大和尚东渡。” 
  “啊!” 
  道兴说:“刚才看到官兵不让你们进寺里,住持让我出来找你商量,看怎么才能让大和尚事先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不要误撞进来。” 
  周士杰低头一想,说:“按行程算,大和尚该是在这几天返回,现在恐怕正在回来的路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鉴真东渡 第七章(6)
“他们会走哪一条路呢?” 
  “这我可说不上了。你回去告诉住持,让他多派几个人在通往阿育王寺的几个路口上守着,一旦看到他们,赶快让他们逃走,绝对不能让荣睿和普照进到寺里去被捉住。” 
  “好的。” 
  “另外,还要尽快找个隐蔽的地方,好让荣睿和普照法师回来有个藏身之处。” 
  “是。” 
  与道兴告别,再寻琼花,见她的身影在竹林小路上时隐时没,周士杰急忙追了上去。 
  琼花心情烦恼,边走边揪着竹叶撒气。父亲今天的话,又揭开了她内心的伤痛。对于男婚女嫁,她不是不明白。可是,对祥彦无望的爱情,让她一直忍受着人生八苦中的“爱别离”和“求不得”的煎熬。因为爱,她又能理解表哥对信仰的执著追求,不忍心去妨碍他修行。怎么办呢?无法解脱的内心痛苦使她禁不住流下泪来。 
  周士杰来到女儿身边。 
  琼花赶紧拭泪,装作没事的样子:“爹,咱们回去吧。” 
  周士杰也顾不上看女儿的泪眼,着急地告诉她:“琼花,大事不好,大和尚确实又遇上麻烦了。” 
  “怎么了,爹?” 
  “唉,走吧,回去再说。” 
  “爹,快告诉我。” 
  “越州官兵住在寺里是来抓荣睿和普照的。” 
  “啊!那怎么办?” 
  “快走吧,咱们回去再想想办法。” 
  父女俩急急离去。
  4 
  鉴真一行从湖州返回,进入明州境内,翻山过河,远望在初秋阳光下显得十分辉煌的阿育王寺,心情都很振奋。 
  这一次湖州之行,收获颇丰。休息的时候,一直忙于传律授戒的鉴真第一次坐下来与大家正式商量东渡计划。 
  “我们这次回到寺里,不能久留,马上就要着手准备东渡大海。”鉴真说。 
  荣睿和普照一听这话,立即兴奋起来。 
  “师父,要走我们就快点启程,离开这儿越快越好。”荣睿急切地说。 
  “是要快。但也不能太着急,有些准备还是要做的。” 
  “师父,不是我急。这些天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总有一种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事。”荣睿一向有很强的感应。 
  “是吗?那我们回去加紧准备。” 
  “师父,我们这次东渡,是从明州出发吗?”思托好奇地问道。 
  “明州。你们大家看从哪里走好?”鉴真问道。 
  思托说:“明州是个好港口,南下北上的商船很多,我去看了,南下的可以直航大食、波斯、狮子等国;北上可以直达新罗、高丽和日本。就从这里出发吧。听港口的水手们说,如果能遇上顺风,七八天就可到达日本。” 
  荣睿也表示赞同:“日本的遣唐使团,也有几次是从明州登陆的,再经过扬州、洛阳去长安。” 
  普照也点头道:“明州到日本的路近,风险也不大。” 
  鉴真见大家说完,摇摇头说:“不能从明州出发。” 
  大家不解地望着他。 
  “我的想法是从福州出发。” 
  “师父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一直没有说话的祥彦不解地问。 
  鉴真说:“明州、越州的僧众很多人不赞成我东渡。我们一有动静,恐怕会引起他们警觉。此次出航一定要防止节外生枝!” 
  大家一听这话便点头称是,觉得师父考虑得很周到,为防万一,东渡之事不能在明州有丝毫的泄露。鉴真又把各自的分工大约安排了一下,要大家在出发前各负其责。然后,大家起身走向阿育王寺。 
  行至寺前山坡的竹林时,躲在里面的周士杰和道兴看到他们,立即跑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农夫模样的年轻人。 
  周士杰压低声音焦急地喊着:“师父!师父!” 
  “周画师?”鉴真停住步子,回转身,见周士杰行为诡秘,暗自疑惑。 
  

鉴真东渡 第七章(7)
“师父,出事了!” 
  大家全愣住了。 
  道兴说:“大和尚去杭州没几天,越州龙兴寺三纲到州官那里告状,说荣睿法师诱逼师父去日本国。越州山阴县尉派来官役搜捕,要抓荣睿和普照法师。”    
  鉴真脸色大变:“哦?” 
  周士杰急切地说:“越州来的官役已经在这里守了好些天了。” 
  大家一时恐慌,正不知怎么是好的时候,远处竹林里传出“沙沙沙”的脚步声。 
  道兴急了:“快跑,他们来了!” 
  大家望去,果然,几个捕役正从寺院方向朝这边奔过来。 
  道兴拉过那个年轻人说:“他是我的表亲王亟,荣睿法师,你快跟他走!” 
  荣睿完全蒙了,张了张嘴,还想说点什么。 
  鉴真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催促道:“快,你们俩快跟这位施主走。” 
  普照的脸都白了,苦着脸说:“师父,你怎么办?” 
  “他们是冲着你们来的。快走!不要耽误。” 
  王亟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拉着荣睿和普照钻进了竹林。 
  周士杰一想,又追了过去:“等等!普照法师,你们俩最好不要在一起。你跟我走!” 
  说着拉普照朝另一方向跑走。 
  说时迟那时快,捕役已经跑了过来。他们隐约看到竹林里的人影,追了上去。 
  东渡大业刚刚筹谋就突然遭遇这样的打击,鉴真感到地陷三尺,难以拔腿。他无能为力地站着,只听得竹林里奔跑的脚步声和追兵的吼叫声慑人心魄。 
  荣睿跟在王亟身后在竹林里拼命地奔跑着,他什么也顾不得想,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绝不能让官役抓住。他们跑出竹林,又进入一片树林,再拐了几个弯儿,跳下一个崖头,崖下的树枝戳伤了他的腿,也没有感到疼痛。想翻身再跑,被王亟拉住,躲在崖下的树丛里大喘气。 
  一会儿,官役就追了过来,从他们的头上跑过去,没有发现他们。 
  周士杰早有预备,在鉴真一行没到之前,就在寺里僧人的帮助下找到一个山洞,待甩掉官役后,他带普照跑来,扒开树枝,钻了进去。 
  两人跌坐在洞口的地上,心跳如鼓。过了一会儿,听外面没有什么动静了。 
  周士杰告诉普照说:“这是我们前天找到的山洞,不会有人来的。” 
  普照脸色苍白,只顾得上喘气,刚才在路上还是满心的欢喜,结果突发的变故真让他难以接受。 
  天黑下来,王亟带着满身是泥的荣睿又走了十几里路,疲惫不堪地来到一个小山村。王亟的家里只有一位老母亲,也是虔诚的佛教徒。见两个泥猴一样的人,吓了一跳:“呀,你们这是怎么了?” 
  王亟介绍道:“妈,他是荣睿法师。” 
  “阿弥陀佛。” 
  荣睿向王母鞠躬:“老妈妈,请多关照。” 
  王亟说:“妈,快给烧点水喝。”他又对荣睿说:“法师,把你的僧袍脱下洗洗吧。” 
  “好的。”荣睿边脱僧袍边环顾四周:“这里安全吗?” 
  王亟说:“法师放心。谁会来这个小山村呀。” 
  也是荣睿命中要遭此劫难。安安静静刚过了一天,一队捕役沿路搜捕到了这里,两个兵封住了路口,其他的人挨家挨户地开始搜查。 
  当时,王家正在吃饭,听到动静,王亟母子急忙带荣睿到一仓库,打开一个大橱,将他藏了起来,又在上面压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刚收拾好,捕役就闯进来了。 
  为首的役官见谁都像是窝藏者,他狐疑地盯着王亟看:“你,是否带来了一个僧人?” 
  王亟傻了,难道他们都知道了?他结巴地否认道:“没……没有啊!” 
  役官的两眼仍然盯着他,齿缝里吐出一个字:“搜!” 
  几个捕役立即在家里乱翻一通,可惜没有结果。 
  

鉴真东渡 第七章(8)
见捕役们要离去,王亟松了一口气,不想那狡猾的役官临出门时一眼发现饭几上放着三只碗,碗里还剩有一些饭。 
  “家里除了你们二人,还有谁?”他问。 
  早已吓得直哆嗦的王母都快要哭了。 
  王亟说:“亲戚。” 
  “人呢?” 
  “看你们来了,吓跑了。” 
  役官没说什么,挥手领着人走了。 
  为了保险起见,王亟跟在乡亲们身后,亲眼看着捕役们走出了村口以后,才跑回家将荣睿从大木橱里放了出来。 
  “走了?”荣睿问。 
  “走了。” 
  “好险好险。”荣睿庆幸地拍拍身上的灰土。 
  回到房间,饭早凉了。 
  “法师,我再给你把饭热一下去。”王母说。 
  “老妈妈,不用了,我两口就吃完了。”荣睿接过碗,刚吃了两口,突然,几个捕役闯了进来,一齐上前捉住了他。 
  役官得意地看着绝望的王亟,说道:“我早就料到只要我们一走,你的‘亲戚’就会出现。带走!” 
  王母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法师……法师……” 
  荣睿强硬地甩开捕役的手,站住向王母致礼:“老妈妈,多保重!” 
  懊恼不已的王亟只好连夜赶往阿育王寺去报信。
  5 
  普照的运气要比荣睿好得多,虽然躲在山洞里不见日月,但是有琼花关照,倒也不饥不寒。 
  这天早晨,琼花一副乡姑的打扮,腕上挎着竹篮,两眼机警地左右顾盼。她见林子里没有人,便迅速奔向山洞前,将竹篮放在洞口,藏在一边的丛林后面,学着鸟叫发出信息。 
  一会儿,普照从洞里探出头来,左右看看,掀开竹篮上的布,里面是干粮、菜蔬和水罐。 
  琼花见他将篮子拿回了洞里,才迅速离去。 
  而此时在阿育王寺,大家正为荣睿被抓而心焦。寺里住持托一个亲戚到衙门打听,得来的消息是山阴县尉抓到荣睿不敢久留,连夜押往越州。 
  “啊?!” 鉴真大吃一惊,人已带走,连一点周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在场的僧人都很震惊。 
  那位打探消息的人说:“大和尚,我内弟在县衙供职。他说荣睿法师被抓以后,请求要见你一面,没有被允许就押走了。我内弟还说,法师是外国人,越州府不好处置,要将他解往京城。” 
  鉴真一听此话,心肺痛裂,沉默片刻后问:“他哪一天被解往京师?” 
  “后天。” 
  鉴真点点头,口气坚毅地说:“我们这就去越州。” 
  两天后,荣睿身着枷锁,面色憔悴,被两个官役押着走出越州府衙门。他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对面,鉴真带领着弟子特意从明州赶来相送。 
  “师父!”荣睿控制不住地奔了过去。 
  鉴真的内心阵阵绞痛,上前紧紧握住荣睿被锁在枷上的手,眼窝潮湿,但他克制着,坚定地说:“荣睿,事出意外,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们等着你回来一起东渡!” 
  荣睿早已泪流满面:“师父,我一定回来!” 
  鉴真小声叮咛道:“你放心,我会想办法救你。” 
  荣睿点头,又小声问:“普照呢?” 
  鉴真说:“他很安全。” 
  衙役上前要带走荣睿,鉴真只好与荣睿松手分开,师徒二人泪眼相望…… 
  〖JP+2〗祥彦、思托、法进等十几位弟子一起向荣睿双手合十,默默送别〖JP〗…… 
  荣睿一步一回头,洒泪而别。 
  鉴真望着远去的荣睿,痛苦的目光愈来愈坚定…… 
  为了救荣睿,鉴真再次来到贺知章府上拜访。 
  贺知章了解了情况后,摇摇头说:“从越州解往京城,路途遥远,一般的犯人走不到半路就会没命了。” 
   。 想看书来

鉴真东渡 第七章(9)
鉴真双手合十拜托道:“贺大人官拜朝廷秘书监,在官场上多有部下和知友,请务必想办法疏通,救荣睿一命。” 
  “和尚不要过于焦急,待老夫想想。”贺知章思谋片刻,目光一亮,说:“对了。杭州庄太守倒是老夫的知友,荣睿路经杭州,必定要与府衙打交道。我这就给庄太守写封信,请他见机行事。” 
  鉴真精神为之一振:“多谢大人!” 
  从贺知章府邸出来,只见府门外站着一群僧人,见到鉴真一起上来就拜。原来是龙兴寺三纲:乘悟、义玄和慈航。他们听说鉴真来到越州,又去了贺知章府上便特意赶来在门外守候着。 
  三纲恭敬地行礼道:“拜见大和尚!” 
  鉴真回礼毕,口气冷淡地问道:“你们又要做什么?” 
  住持乘悟热情地说:“大和尚,贫僧不知大和尚又来越州,有失远迎。请大和尚到寺里休息。” 
  “不必了。” 
  鉴真说罢,带着弟子拂袖而去。 
  三纲一见不妙,紧紧跟随,急步上前堵住鉴真的路。 
  乘悟说:“请大和尚消消气,听贫僧解释。” 
  鉴真只好站住。 
  〖JP3〗“大和尚是道岸的高足,承继大师的衣钵。” 乘悟说道:“我们恳请大和尚留住龙兴寺,光大律宗。而不要被日本僧人引诱东渡,冒生死之险。”〖JP〗 
  鉴真声音不高,但口气坚定而又冷峻:“我告诉过你们,我已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