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衣卿相-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龙兄弟着相了,道听途说而已。若真想知道,不若亲自问问四老,如此岂不简单?”吴文英看着龙彦微笑道。



    “老哥说的是,是小弟我落入了俗套了。”龙彦弯腰道。



    心里却是思量,好不容易听闻了四老是绝代高手,如果错过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再说了,怎能忘记那次刺杀之事?自己一个人倒是无所谓,可是自己身边的女孩子们呢?那一次自己几乎没有任何逃生的可能,除了眼睁睁地受死,貌似自己没有任何的办法来救自己的性命。可悲啊!



    现在就算是一根稻草,自己也是要试试的。反正是没有损失的。



    思罢,龙彦对吴文英道:“不若,老哥和我一起前去凤凰山拜访下四老?”说完直勾勾地盯着吴文英。



    吴文英倒是爽快:“龙兄弟不要拿这种眼神看着我,一道去就是了。哈哈。”



    凤凰山,杭州城西湖南边,传说古有情人一对,情比金坚,历诸多磨难而不得成眷属。终于有凤凰被其感动,凤凰背二人来此隐居,从此郎情妾意,恩恩爱爱,完美一生。而凤凰山亦由此而得名。



    上得山门,早有书童上前招呼:“二位所为何事而来?”



    吴文英笑道:“还请小兄弟禀告四老一声,就说觉翁来访。”



    那书童见到吴文英和龙彦均是潇洒风流之人,不敢怠慢。急忙去了。



    过得一会,只闻一声大笑:“哈哈,真是贵客,我道觉翁是谁?原来是梦窗兄啊!”却是那狂生出来了。



    “狂生兄还是如去年般爽朗,故人依旧,我心甚慰啊。”吴文英也是一脸的喜悦。



    “有劳觉翁挂记了。”说完对着龙彦看了几眼道:“若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就是名声鹊起的龙彦吧。”



    龙彦连忙施礼:“不敢,不敢,小子正是龙彦,至于什么名声鹊起,那只是徒增笑料尔。还未谢过狂生先生的墨宝呢!”说完对着狂生又是一礼。



    狂生大是受用,笑眯眯的看着龙彦道:“不错,不错,有才而不傲。不过你那对联真是绝对了。凭此一点,我还是沾了你的光了。不过如此绝对由我来书,那也是珠联璧合,相信再也无人比我更适合的了。哈哈。”狂生虽是有说笑的成分在其中,不过这话里透出的气势却是舍我其谁啊。



    汗。龙彦巨汗。这刚给狂生几分光,这家伙就开始狂的以为自己是太阳了。貌似,尼采还不知道在哪里轮回呢!



    三人一起进到四老的书院,只见其门人弟子竟然不满十人,看得龙彦大是惊讶。待水生先生,山生先生,木生先生一一见过后,坐于书房,这才言归正传。



    吴文英先开口了:“四老均是我儒林的泰山北斗,小弟和龙兄弟前来,却是有一事不明欲向四老请教。”



    龙彦对吴文英投去感激的一眼,这吴文英老哥还真是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哪。自己的事情他总是那么热心的。



    “哦,还有什么能难倒我们的梦窗兄呢?”水生先生笑道。



    其他的三老也是一样的表情。看着吴文英和龙彦二人,等他们说出下文。



    龙彦不待吴文英回答,自己站了起来。若自己的事情再要吴文英老哥出面,自己也还真不是人了。



    “此事与吴老哥无关,其实是小子想知道四老是否如传闻中一样,均是绝世高手!”



    龙彦的话一落,整个书房里静寂一片,怕是一根针落地都可听见。众人表情各异。



    吴文英吴老哥神态安详,面带微笑,看着龙彦投过来鼓励的目光。你小子行啊!这么单刀直入的。呵呵。



    龙彦问出话后,倒是不紧张了,仿佛卸下了什么包袱一样。心里没有患得患失,这人自然就是轻松了下来。站在那里,倒也颇有无为而为的味道。



    四老的脸上尽管是波澜不惊,但是却是掩不去内心的激动。



    木生微微一叹道:“这位龙兄弟怕是听错了,我等四人哪里是什么绝世高手?你看我们像吗?哈哈。”木生打着哈哈,似要转移或者隐藏什么。



    这木生最是具有自然之风,仿佛任何动作和言语均是自然而然的形成的。龙彦是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的。



    龙彦道:“我是看不出。不过有人能看出的。各位是否认识一位姓叶的呢?”说道最后龙彦故意放慢了语速。以观察四老的神态。



    四老均是古井不波的样子。嘿嘿,这点小儿科还是拿不下四老的!



    山老先生开口了:“我等并不认识什么姓叶的人。也不是这位龙兄弟所说的那样,是什么绝世高手。我看你们可能弄错了。”说完看了一眼吴文英。今日是你吴文英带来的人,且这人目前还是诗词会的主办人。若换做其他,只怕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更要命的是这山老说话就如那大山一般,一言九鼎,语出如山,掷地有声。由不得你不信。龙彦若不是在小叶子那里知道了四老的一点底细,只怕也会被瞒过去。



    龙彦心里恨得要命。这四个老家伙不去好莱坞真是全地球人的损失。装,你就装,看我怎么搞定你们?哼哼。



    看下集
第四五章 ; ;机锋辩
    龙彦看着四老悠悠道:“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四老就不怕神明对你们说谎话进行惩罚?”



    “哈哈,这位龙兄弟说笑了,我等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所谓的神明亦是不会为难我等的。龙小兄弟,你说是不是呢?”水生说话就是滴水不漏啊,还反问龙彦,连打带消,就解了窘局。



    “哦,是么?小子心存疑义,不知四老可为我解惑?”龙彦笑笑道,一脸的人畜无害的表情。若是叶知秋在此看到龙彦的表情,必定会有多远走多远。何因?答曰:这小子要忽悠人了。



    “有什么问题你就问吧,我倒是很乐意为你解惑的,哈哈。”狂生哈哈大笑道。



    其余三老和吴文英也是一脸的疑惑,不知道龙彦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句但不知出自何处?还请四老教我!”



    龙彦此话一出,四老及吴文英老哥均是大愕,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好意思拿出来问?吴文英沉思良久,也想不出龙彦为何要问如此简单的问题。不过这龙兄弟每每不按常理出牌,倒要看看他究竟如何做法。



    狂生随即大笑道:“龙兄弟莫非是小瞧我山林四*无*错*小说 M。qulEDu。cOM老么?此句出自论语,就是刚进学堂们的娃娃都知道,龙兄弟难道以为我等好欺?故意消遣我等?”说到最后,狂生已是须发皆张。



    龙彦微笑摆手道:“狂生先生稍安勿躁,我还有问题没问完呢。四老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这问题一出,四老和吴文英又是愕然。这小子莫不是有病么?又是一个世人皆知的问题。



    狂生即将要到了爆发的边缘,指着龙彦叫道:“小子忒消遣人了。谁不知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哼。”



    龙彦嘿嘿一笑,露出了狼外婆一般的笑容道:“莫急,莫急。还请问这达者七十二中,冠者几人?童子几人?”说完双眼放光盯着四老看。嘿嘿,和我斗?金老先生早就在射雕里给了我答案了。哈哈。忽悠不死你们?



    这问题一出,四老和吴文英这次是真的愕然了。这个问题还真不知道。貌似书里从没有提到呀!论语里未曾提到,其他的经史里亦无记载也。



    半晌,狂生才对龙彦道:“这个问题委实不知,所有的经史子集中无一处提到此问题。老夫还真答不出来。”说完很是不好意思地望着其他三老。毕竟,自己答不出就是折了山林四老的面子。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面子。



    其他三老对着他摇摇头。示意不关他的事。此事水生答话了:“龙兄弟的问题当真是问得妙,先以众人皆知的问题来示敌以弱,麻痹我等,而后奇峰突出,突出这样一题,打了我等一个措手不及。厉害,厉害。龙兄弟,不知我说的可对?”



    龙彦笑笑道:“水生先生过奖了,小子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呵呵,瞎蒙的。”嘿嘿,我就是故意的,这不是我龙某人的风格嘛?没有铺垫和龙套,这故事就没法高潮啊。同理可得,这问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啊。



    吴文英此时也是一脸的兴奋,这龙兄弟行事每次都给人太多惊喜了。



    此时,木生先生缓缓道:“还请龙兄弟告知我等此题答案。我等感激不尽。”



    龙彦笑道:“这答案么?我已经告诉过你们了。只是你们没有注意罢了。”



    众人这次更是愕然,答案已经告诉了?除了三个问题貌似没有其他的了。



    看到众人疑惑的神色,龙彦决定不再让他们死脑细胞了,把答案说出来让他们死更多脑细胞:“这第一个问题就是答案。达者七十二。其中冠者五六人,五六既是三十人。童子六七人,六七既是四十二人。这冠者三十人,童子四十二人,合起来不就是七十二人么?”



    众人再度愕然,这,这也行?四老一时气急。半晌没了声响。



    吴文英老哥一阵偷笑。这个龙兄弟还真是刁钻啊。分明就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偏生还牵强附会得这么有水准,强词夺理也夺得甚是出彩!



    四老的脸色很是不好看。不过也没有办法。龙彦见状,忙一脸正色地四老道:“刚才只是小子和四老开个玩笑而已。现在小子却是真的有问题想请教四老了。还请四老教我。”说完对着四老深深一揖。



    四老互望一眼,再看龙彦眼里没有任何不敬的神色,齐声道:“只要我等知道,定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龙彦虽然说了是开玩笑。但是,对于四老这等人物输了龙彦一阵就是输了一阵。故每人均是抖擞精神,准备再答龙彦的问题。



    龙彦望向船外,肃穆道:“敢问四老这儒家真谛是什么?”



    龙彦此问题一出,山林四老和吴文英均是微微一怔,接着都是低头沉思起来。这个问题问得甚是无礼。何解?想那儒家思想的学术及各种观点那是多如牛毛,现在竟然是要一个问题而问出,若是如此简单,那儒家的思想何以传承几千年而不衰?想来几千年来想弄明白儒家真谛的人有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有人穷期一生终不得解也!



    书房中六人俱是沉默不语,龙彦倒是胸有成竹,就看四老是如何作答了。



    半晌一道声音响起:“老夫一生都在寻找龙小兄弟所说的儒家真谛,至今却是两手空空,反而越发迷惘。不过老夫还是要说一说愚见。”却是那水生先生先开了口。



    龙彦微笑道:“我等洗耳恭听水生先生的高论。”



    水生也不矫情:“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老夫只能说说自己所得。儒家首重礼治。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故愚见礼才是根本,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且均照此行,则天下和也!”



    龙彦摇头叹道:“天生万物以人为灵长也。奈何人有贵贱,尊卑?”龙彦看着水生继续道:“若天下人人平等,无贵贱,无尊卑呢?水老可曾有想过?”



    龙彦话语一出,书房中又是寂静一片。此人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从来就不曾听过人人平等之语。若是,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啊?众人再次沉默。



    又过了半晌,木生开口了:“老夫也说两句吧,除了水生兄的礼治之外,德治,人治均是我儒家的核心所在,然我儒家最讲究的却是天人合一也,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龙彦笑道:“好一个天人合一,试问有几许人可达到与天地参的天地合一?除了有限的几个圣人外只怕我等均是达不到此境吧?既如此,于镜中花,水中月何异?不过是一种遥远的目标或者憧憬罢了。”



    狂生倒是忍不住开口了:“那照你所说,儒家真谛到底为何?”众人的目光一起刷刷地投向龙彦,静待他的回答。



    龙彦的成就感得到极度膨胀和满足。呵呵,四老和吴文英吴老哥啊。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人物了,如今还不是要听我龙少大忽悠,呵呵,感觉好极了!



    龙彦无比神气地一仰头,背负双手,作举头望月状。悠悠道:“很简单,儒家的真谛就是坚持,永不言弃也!”



    声音虽不大,但是听在房中五人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坚持,永不言弃。这就是儒家真谛?这小子太能扯了吧?



    四老和吴文英吴老哥难得地有默契:“何解?”



    看下集
第四六章 ; ;儒真谛
    龙彦看到五张如饥似渴的求知脸色,心里越发地得意了。这才是人生啊!每天要是都有这样的感觉。哦,卖糕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从来世人看到的只是儒家的经史典籍。从来都是从典籍里寻找儒家真谛。这一点诸位可认同?”说完,龙彦目光变得炯炯有神,盯着四老和吴文英老哥。恨不得把人看穿似的。



    四老和吴文英俱是点点头。狂生倒是爽快得很:“不错,难道这还有错?”其他人也是同样的想法。又是齐刷刷地看向龙彦。



    龙彦对着四老和吴文英老哥很是正经,一字一句地道:“我说这世界上最可信的就是经史典籍,四老和吴老哥想必是同意的吧?”话毕,四老和吴文英老哥均是点了点头,对于文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那些珍贵的典籍更能信服了。特别是那些孤本,残本。当然了,前提是要是真本。读书人不信书还能信什么?不信书那还读来做什么?



    龙彦嘿嘿一笑,嘴角划过一道弧线,不知是嘲笑还是得意:“但是我还要说的就是,世界上最不可信的就是经史典籍,四老会同意我的说法吗?”



    四老一听,立刻准备反驳。但是转念间又停了下了。这小子莫不是又在玩什么花招?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吴+无+错+小说+m。+QulEDu+文英老哥见四老没有反应,心里有点明白四老的意思。于是上前对着龙彦道:“龙兄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等都是迫不及待了。呵呵。”



    龙彦笑笑道:“我这么说自然是有我的道理。一开始我就说了,世人只知从典籍里去寻找儒家真谛,其实是走错路了。”



    这下,四老和吴文英立刻睁大了眼睛。所有人都是这样来学习或者研究的,你小子一句走错路了就全盘否定了所有人的努力。你以为你是谁呀?



    四老是真急了,吴文英这回也是真急了:“快快说出理由!”



    龙彦环视一周,接着目光转向窗外,又开始装骚包的样子了:“儒家的真谛只能从孔孟身上去寻找,诸位没有疑义吧。那么,该如何找呢?看看孔孟的生平就自知了。呵呵。”



    龙彦说完竟是不理众人,一人独自行至桌前,拿起香茶自斟自饮。



    孔孟的生平?孔孟的生平?一句话如闪电划过夜空。漆黑的夜里一道炫目的光亮一闪而过。四老和吴文英不自觉地在书房里缓缓移步,沉吟起来。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创始人也。上古鲁国人也!



    其三岁丧父,家境日贫。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其在短暂的为官生涯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华。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曾到过齐国,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家。其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其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也。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而儒家经典《论语》,乃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孟子,名轲,字子舆,上古邹国人,乃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也。



    其三岁丧父,由其母养大成人。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性善”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周游齐国,晋国,宋国,薛国,鲁国,滕国,梁国等国家。终不得用!



    后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七篇。



    对于这些资料,四老和吴文英老哥都是烂熟于心。沉吟间这些资料已千百次地闪过脑海中,四老和吴文英的眼神亦由迷茫渐渐转为清晰。脸色露出了顿悟了神色。



    龙彦看到四老和吴文英均似有所得。笑道:“诸位可知我说儒家真谛就是坚持,永不言弃是和意思了吧?”



    吴文英老哥抬头道:“似有所得,不过却是若隐若现,还未完全明了。呵呵。”



    四老也是点头:“是啊,还是请龙兄弟直言吧。我等亦不必如此辛苦了。呵呵。”



    龙彦站起来道:“如我之前所说,这经史典籍最是不可信的,儒家真谛就得看孔孟生平,看看孔孟一生做了什么?”



    转了个圈,继续道:“不可否认,孔孟的儒家思想那是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