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水面舰艇击沉的有7艘,占总数的9。2%;触雷沉没的有6艘,占总数的7。9%;被潜艇击沉的只有1艘;因伤势太重而自沉的有3艘,还有3艘则是因碰撞等其他原因沉没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航空兵对潜艇的威胁之巨,而建立如此辉煌战绩的航空兵部队,主要是英军岸防航空兵第十九大队。
德军损失的76艘潜艇中,51艘是在1943年5月至8月和1944年6月至8月这七个月里损失的,尤其是1943年7月一个月就达13艘,也反映出盟军的封锁效果很不均衡。
正因为比斯开湾对于大西洋航线极其重要的战略影响,盟军除投入各种兵力对潜艇所进出的航道进行封锁外,还对比斯开湾内潜艇基地进行了大规模轰炸,1941年8月至年底,英军出动飞机851架次,投掷爆破弹1175吨,燃烧弹10吨,损失飞机11架,由于德军建有坚固的潜艇洞库,没有取得任何战果。1943年1月后,根据英美首脑会议指示,进一步扩大了对潜艇基地的轰炸规模,从1月至5月,共出动飞机3568架次,投掷爆破弹5429吨,燃烧弹3704吨,损失飞机88架,仍未有战果。这也是盟军所有反潜措施中损失大而效果最小的一项。
第十四章 1943年6月至12月
1943年5月31日,邓尼兹前往柏林晋见希特勒,向元首汇报了潜艇战极其不利的局面,由于盟军空中力量的急剧增强和新式定位仪器的大量使用,潜艇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希望能在技术条件解决后再恢复在大西洋的破交战,但希特勒认为绝不允许放弃潜艇战,因为即使进行战略防御,潜艇在大西洋上的活动也要比在欧洲沿岸进行被动防御要好,而且潜艇战牵制了盟国大量的兵力兵器,一旦放弃潜艇战,盟军用于护航的大量兵力兵器被转用于其他任何地方,那都将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邓尼兹决定不惜巨大牺牲,继续进行潜艇战,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他下令潜艇主要在盟国防御比较薄弱的中大西洋亚速尔群岛海域活动,等待合适的时机再重返北大西洋。
这一决定给了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总司令英格索尔上将指挥的反潜舰队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以“博格”、“卡德”、“科尔”、“桑提”等护航航母为核心的反潜舰队,充分展示了航母及舰载机的威力,沉重打击了德军潜艇。
而6月在北大西洋,没有一支船队遭到攻击。
6月3日,“博格”号首开记录,在为GUS-7A船队护航时,一举击沉U-217号潜艇和U-118号补给潜艇。
6月9日,为了继续实施潜艇战,牵制盟军的护航力量,邓尼兹挑选了9艘战斗潜艇和2艘补给潜艇,组成艇群前往同盟国护航力量薄弱的印度洋,至年底,这些潜艇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上与日军潜艇并肩作战,总共击沉了57艘运输船,合计33。7万吨,成为德军潜艇退出大西洋海域之后的又一亮点,但印度洋上的海上运输相对于大西洋而言,无论数量,还是战略地位,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7月德军潜艇开始装备代号为“鸬鹚”的音响自导鱼雷,这是德军潜艇的杀手锏,能自动追踪船只发动机的声音进行攻击,可惜由于产量较少,出击的潜艇一般每艘只能配备4条。德军专门将其用于攻击盟军船队中的护航军舰,然后利用船队警戒圈因护航军舰被击沉击伤所造成的缺口,再使用普通鱼雷攻击运输船。而美军舰载机也开始使用新型的“菲德”音响自导鱼雷,首次投入实战就创造了骄人的战绩,一举击沉潜艇4艘!
给予潜艇沉重打击的由飞机空投的音响自导鱼雷7月是德军潜艇损失最惨重的月份,不仅是在比斯开湾空潜战中,而且在中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域,美军航母舰载机竟连续击沉7艘潜艇。至8月,美军反潜舰队总共击沉潜艇15艘,其中8艘是“奶牛”补给潜艇,击沉1艘补给潜艇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击沉1艘战斗潜艇,因为1艘补给潜艇能够延长战斗潜艇的作战时间,对于远离基地的中大西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非常有效打击了德军潜艇对中大西洋海上运输的破交作战,并大大降低了德军潜艇在加勒比海、南大西洋甚至印度洋上的战果。
在中大西洋上,建立殊勋的王牌战舰是美军的“卡德”号护航航母,该舰的舰载机大队共击沉4艘潜艇,其中2艘补给潜艇。
同时1943年的7月,美国不断增长的造船能力已经使同盟国新建造船只吨位超过了被击沉船只的吨位,邓尼兹吨位战的如意算盘已经化为泡影。
6月至8月,德军潜艇共击沉同盟国运输船58艘,其中一半是在非洲南部好望角海域和印度洋上取得的,德军损失潜艇79艘,其中被飞机击沉的58艘,占73。4%。
8月起德军潜艇陆续开始装备“哈格努克”雷达接受装置、音响自导鱼雷、气泡诱饵发生器和高炮,其中邓尼兹还加紧了新潜艇建造,采取艇体分段建造法,以提高潜艇建造的速度。此外,他还对战争态势和潜艇战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决定继续实施对同盟国海上运输线的破交作战,以牵制盟军大量的兵力兵器,并及时了解盟军反潜装备和战术手段的变化。他将潜艇战转败为胜的希望寄予新型潜艇的建造和实战使用。
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使得邓尼兹觉得有了重返大西洋的底气,遂于8月底逐渐放宽了禁止进入大西洋的命令。
9月初,先后有两批各13艘潜艇,分别从德国、法国和挪威的基地出航,其中从比斯开湾出发的潜艇除了充电外,一直都是沿着西班牙海岸潜航,以避免盟军的打击。
9月16日,由16艘潜艇组成的“拉顿”艇群在北大西洋展开,准备投入破交作战。
9月18日,从英国开往美国的ONS-18船队和ON-202船队驶近“拉顿”艇群所在海域,英国海军部对此已经有所察觉,因此命令这两个船队航线稍向西北改变,企图规避德军潜艇的截杀。
9月19日,邓尼兹下令潜艇再次进入大西洋。当天从冰岛起飞的盟军“解放者”反潜飞机为ONS-18船队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并击沉了U-341号潜艇。入夜后有2艘潜艇对该船队进行了攻击,1艘英军驱逐舰因所发射的“刺猬弹”过早爆炸而遭到重创。同时加拿大海军派出了2艘驱逐舰和4艘护卫舰前来加强船队的护航。
9月20日,德军潜艇发现了ON-202船队,U-270号随即实施了攻击,用音响自导鱼雷击伤了“拉根”号护卫舰,U-238乘机突破船队的警戒圈,一连击沉2艘运输船。U-338号潜艇正想投入攻击,却被担负空中掩护的“解放者”飞机发现,当即发射“菲德”音响自导鱼雷将其击沉。当晚,ONS-18船队和ON-202船队会合,但由于反潜飞机因燃料耗尽而相继离开,给了德军潜艇以可乘之机,使用音响自导鱼雷接连击沉2艘护航军舰。
9月22日,晴朗的天气正是空中巡逻的反潜飞机大展身手的有利条件,“解放者”飞机发现并重创2艘德军潜艇,伴随ON-18船队的“麦卡尔平”号护航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机也不时起飞,为船队提供空中掩护,虽然没有取得击沉击伤潜艇的战绩,却一再迫使潜艇下潜,无法实施攻击。但德军潜艇仍如幽灵般的顽强追踪着船队,保持了与船队的接触,企图寻找战机实施攻击。
9月23日凌晨,终于有数艘潜艇突破了船队的警戒圈,先后击沉1艘护卫舰和4艘运输船。天亮后,盟军加强了空中掩护,岸基反潜飞机和护航航母舰载机密切协同,有效压制了德军潜艇,终于迫使所有潜艇长时间下潜,从而使船队得以彻底摆脱潜艇的追踪。
此次破交作战,是德军潜艇重返大西洋后的第一仗,盟军共损失6艘运输船(计3。6万吨)和3艘护航军舰,同盟国损失的运输船都是在夜间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被击沉的,而损失的护航军舰都是被德军新型武器音响自导鱼雷击沉的。德军潜艇则被击沉3艘,击伤3艘。
针对德军潜艇的音响自导鱼雷,盟军迅速采取措施,紧急装备了“福克瑟”噪音发生器,这种装置是用绳索拖在船只后面,能够发出很大的声音,吸引音响自导鱼雷,使军舰免受损失。
由于德军潜艇在上报9月战果中有些夸大,令邓尼兹信心倍增,特别是对音响自导鱼雷寄予了很大希望,进入10月后再次调集潜艇于北大西洋,准备依靠音响自导鱼雷重新夺回破交战的主动。
1943年秋季,美国巨大的造船工业能力逐渐开始显示出来,标准万吨级的运输船被冠以“自由轮”和“胜利轮”的美名,开始成批生产,尤其是凯泽造船厂采用预制件生产线技术进行流水线生产,船厂的总装车间里,数以千计的铆工不分昼夜轮班工作,将预制生产出的船只部件铆在一起。在“天才的美国造船工人”奇迹般努力下,万吨轮建造速度从年初的六个月,逐步缩短到5月的不到三个月,再到9月的四个星期,直到10月间“罗伯特。皮尔里”号万吨轮仅仅四天零十五小时就建成下水,下水时甚至连船身的油漆都没干,创造了造船工业的神话!这一造船记录直至今日从未被打破!就这样,邓尼兹击沉运输船的吨位大于同盟国新建运输船的吨位来决定战争胜利的企图终于成为泡影。
10月初盟军两支护航船队先后改变航线,避开了潜艇的巡逻线。第三个船队拥有强大的空中掩护,德军潜艇不但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而损失了U-279号和U-389号潜艇。第四个船队是SC-143船队,该船队编有30艘运输船,由包括1艘护航航母在内的10艘军舰护航,船队附近还有4艘驱逐舰可随时提供支援。
10月6日,德军远程侦察机发现该船队,邓尼兹立即命令正在北大西洋活动的“罗斯巴赫”艇群前往截击。
10月7日,U-448号潜艇发现船队,当晚就有8艘潜艇先后赶到,与船队保持接触,但遭到护航军舰有效压制,没能突破船队警戒圈。
10月8日凌晨,U-378号潜艇用音响自导鱼雷击沉波兰驱逐舰“奥坎”号。天亮后,与船队同行的“拉帕纳”号护航航母起飞“剑鱼”反潜飞机和从冰岛起飞的“解放者”反潜飞机协同作战,击沉了2艘潜艇,击伤1艘潜艇,并彻底粉碎了德军潜艇攻击船队的企图。下午德军派出了BV-222水上飞机以引导潜艇攻击,但仍毫无收获。黄昏时分,“桑德兰”岸基反潜飞机又击沉了U-610号潜艇。入夜后,盟军首次在夜间出动装备利式探照灯的“解放者”反潜飞机为横渡大西洋的船队提供空中掩护,使船队在夜间得到了有效保护,可惜由于受续航力的限制,天亮前就不得不返航,德军U-645号潜艇乘机利用拂晓前空中掩护短暂中断的时候发起攻击,击沉1艘运输船。随后德军潜艇便停止了攻击。
此次破交战,德军击沉驱逐舰、运输船各1艘,却付出了3艘潜艇被击沉,1艘被击伤的巨大代价。
剑鱼舰载反潜飞机10月8日,葡萄牙同意同盟国使用在亚速尔群岛的两个机场。10月19日首批岸基远程反潜飞机就转场到来,原先空中护航力量最薄弱的中大西洋也开始得到充分的空中掩护。从此以后,同盟国的岸基航空兵空中掩护遍及整个大西洋,因此北大西洋的空中掩护进一步巩固完善。
10月15日,德军“施利芬”艇群的U-844号潜艇发现了ON-206护航船队,该船队是从英国开往美国的,编有65艘运输船,由2艘驱逐舰和2艘护卫舰护航,并在必要时还能得到2艘驱逐舰和3艘护卫舰的支援。
10月16日,U-964号潜艇发现了ON-206船队附近的ONS-20护航船队,该船队编有52艘运输船,由5艘驱逐舰保护。
为了集中最大的兵力对这两支船队实施集群攻击,邓尼兹命令附近的所有潜艇必须迅速、果断接近船队,为了迅速加入战斗,邓尼兹特别指示必须以水面航行赶赴战场,如果遭遇飞机则用甲板上的高射炮进行抗击。结果在潜艇接近船队时,多艘潜艇与盟军反潜飞机发生了激战,3艘潜艇被击沉,盟军被击落、击伤“解放者”飞机各1架。只有U-426号潜艇于傍晚前后赶到了ONS-20船队所在海域,并实施攻击,击沉1艘运输船。鉴于ONS-20船队所面临的巨大威胁,原来为ON-206船队提供支援的B7护航大队2艘驱逐舰和3艘护卫舰奉命前往支援ONS-20船队,在这批护航军舰赶赴ONS-20船队途中,发现并击沉了德军U-631号潜艇。当晚在ONS-20船队附近的6艘德军潜艇均被护航军舰驱走,失去了与船队的接触,因此船队在夜间未受损失。
10月17日,U-309号潜艇再次发现ONS-20船队,根据U-309号的报告,邓尼兹命令“施利芬”艇群尚存的12艘潜艇继续对船队实施攻击,但在盟军强大的空中掩护下,先后有9艘潜艇遭到反潜飞机攻击,被击沉1艘,击伤2艘,盟军仅损失1架“桑德兰”飞机。不久护航军舰采取英国海军上校威卡发明的新战术,即两舰协同攻击,两舰排成纵列,二号舰用声纳确定潜艇准确位置和速度,然后引导一号舰到达潜艇垂直上方,实施深弹攻击。这种战术能避免单艘舰在对潜攻击时声纳探测的盲区,从而大大提高深弹攻击的准确率。新战术果然一举奏效,击沉了U-841号潜艇。德军这才停止了攻击。
此次破交战,德军攻击了两支护航船队,仅击沉了1艘运输船,却被击沉6艘潜艇。
由于护航军舰反潜新战术的推广,德军潜艇被水面舰艇击沉击伤的数量大为增加,9月和10月至少有25艘潜艇被水面舰艇击沉。
10月24日起部署在北大西洋上的24艘潜艇组成的“西格弗里德”艇群(后增至31艘),先后对横渡大西洋的盟军HX-262、ON-207、SC-145、ON-208、HX-263、ONS-21和HX-264等七支船队进行了攻击,但盟军空中掩护力量的日益增强,以及水面舰艇和飞机协同逐渐密切默契,德军潜艇不但未获巨大战果,仅击沉2艘运输船和2艘军舰,击落2架反潜飞机,反而损失惨重,先后有9艘潜艇被击沉,这些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德军潜艇的“狼群作战”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10月下旬部署在直布罗陀航线上的德军由8艘潜艇组成的“席尔”艇群,接到德军FW-200侦察机发现船队的情报,这是由两支护航船队合并而成的开往英国庞大船队,共编有60艘运输船,由7艘护航军舰掩护。“席尔”艇群迅速前往截击,31日U-262号潜艇击沉了1艘运输船,但U-306号潜艇被击沉,U-441号被击伤。从盟军空中掩护的密度和强度,邓尼兹准确判断出盟军已开始使用亚速尔群岛的机场,这样盟军船队将会得到强大的空中掩护,邓尼兹只得命令停止攻击。
10月间德军两艘补给潜艇U-422号和U-220号先后被美军护航航母“卡德”号和“希洛克岛”号击沉,这样德军只剩下U-488号一艘补给潜艇来为游弋在广阔海域的战斗潜艇提供海上补给。邓尼兹不愿再损失这艘宝贵的补给潜艇,特意将其从比较危险的海域调到稍稍安全的非洲沿岸海域。
9月和10月,同盟国64支横渡大西洋的护航船队2468艘运输船中总共只损失了9艘运输船。
邓尼兹鉴于集群作战损失太大,被迫于10月下旬,决定彻底放弃艇群作战,改为单艇作战。此时邓尼兹所要考虑的不再是如何击沉同盟国运输船,而是潜艇的生存。此时盟军强大的岸基航空兵,反潜飞机数量已达3000架以上,平均每一艘德军潜艇将要对抗二三十架飞机,而且岸基航空兵已在冰岛、爱尔兰、纽芬兰、百慕大群岛、格陵兰岛和亚速尔群岛等地建立起完善的基地网,加上护航航母的舰载机,空中掩护几乎覆盖整个大西洋航线,再加上护航航母的舰载机和水面舰艇所组成的攻击性反潜特混舰队,以及在比斯开湾的封锁,有效挫败了德军的“狼群作战”,同盟国的船队终于可以在大西洋上安全航行。
11月和12月,德军潜艇总共只击沉13艘运输船,计7。1万吨,而损失的潜艇则高达16艘。这一战绩与1943年3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1943年是大西洋反潜战关键性的转折之年,从年初德军潜艇的辉煌胜利,到年底德军潜艇的日落西山,对于同盟国而言,黎明前最黑暗的艰苦时期已经过去,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全年,同盟国损失运输船466艘,约220。3万吨,尚不及1942年的一半!德军损失潜艇则高达237艘。而且德军被迫放弃了潜艇集群攻击战术,使同盟国能够从下半年起,比较安全地将大量的人员、装备和物资横渡大西洋,运到英国。这些人员、装备和物资,正是为1944年6月盟军实施开辟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是无法保障横渡大西洋的运输船队航行安全,诺曼底战役的准备就无法及时完成,而诺曼底战役如果推迟发动,德国就会利用这一喘息之机,加强防御准备,那时这一决定战争命运的登陆战役胜负就难以预料。可以说,大西洋航线护航战的胜负,对于战争的胜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第十五章 1944年
进入1944年,德军潜艇的作战越来越困难。
1月中旬,邓尼兹在北起苏格兰以西费洛斯群岛,南至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西端的布勒斯特广阔海域上部署了20余艘潜艇,以50千米间隔形成巡逻线。但由于盟军反潜飞机的巨大威胁,这些潜艇只能长时间潜航,发现船队的任务就只能交给空军的侦察机了,可惜空军飞行员缺乏海空搜索和跟踪监视的专项训练,几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