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千年历史的另类展示:最中国史-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地(1)
项羽诛杀宋义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所有军营,不到半个时辰,所有将军、都尉都带着贴身卫士神情紧张地来到帅营中,他们人人衣衫不整,事情太突然了,匪夷所思,大家看到宋义的尸体横在大帐中间,没有人敢说一句话。
  范增急匆匆地赶来,老沉地说,各位将军,不必惊慌,宋义阴谋联合齐国反叛楚国,怀王早有觉察,所有私下口谕鲁公将他杀掉!
  大家沉默了半晌,一个人开口道,这个,我觉得吧,这个事儿是不是太直接了点,不知道可有凭据?
  范增说,当然有!第一,他曾预言武信君项梁必败,这是祸乱军心;第二,他与齐国人高陵君之间关系亲密;第三,贻误军机,目的在于使楚军粮绝,不战自败;第四,我亲自拦截了宋襄,在他身上搜查了通齐叛楚的密信,请各位将军过目!
  范增将所谓的密信(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炮制好的)草草地展示了一遍,然后又说,宋义父子谋反之心昭然若揭,所以我与项将军决定先自作主张杀了宋襄。
  众人听了这句话,更窘迫了,不知作何言论。项羽怒道,你们倒是说句话呀,言为心声,想到什么说什么,现在又当如何,我可就听你们的了!
  蒲将军进言道,怀王是由武信君和鲁公拥立的,将军为楚国诛除叛徒,我们没有异议,现在宋义已死,我觉得不妨由鲁公暂时代理上将军之职,大家意下如何?众人附议。此时打更声传来,五更了。
  范增修书给怀王,讲了情况,怀王只有顺水推舟,封项羽做了上将军,统率诸军。这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了,这三天之中,项羽和范增、虞姬三个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必胜的良策,但项羽仍然下了第一道军令:暗夜渡河。
  当阳君、蒲将军率两万士兵趁夜悄然横渡漳水,项羽在岸边监督。楚军共征集了两条大船,三百条小舟,分两批渡河,第一批夜袭章邯,吸引其注意力,第二批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形成据点。
  争渡时,项羽忽然听到一个百夫长训斥一个士兵道,不要把刀插在船板上,小船进了水,就没有退路了!那个兵滑头地说,要是打赢了,要什么退路?旁边几个兵笑了起来,百夫长恼怒说,打赢秦军,那么简单啊,还不拼个十天半月的!然后船行远了,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了,项羽怅然四望,只见下弦月像个得了昏病的女人,树林变成一些奇怪的黑影子,河水在暗夜里黑得像淤泥,船桨拨开水面才泛出几丝黄光,他又把士兵与百夫长的话在头脑中过了一遍,忽然想到《孙子兵法》上谈论的有关生死进退的逆转之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至死地然后生。刹那间,项羽已经找到破秦之法了,他要先让全部楚军渡河。
  次日,当其他诸侯还在原地观摩、学习和思考的时候,楚军舟船来回摆渡运兵,从旭日东升一直到夕阳西下,剩下的所有楚军也都过了河,楚军集结完毕后,项羽对着六万军士冷冷地说,把所有做饭的锅都砸破,把全部渡船都凿沉,每人只准带三日口粮,多余的扔进河!是时,残阳余晖,像是一大桶血浇到楚军背后的漳水里。
  楚军哗的一下像是锅炸了船沉了,没有人相信自己的耳朵,项羽静静地等待着,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需要时间的,大声的惊呼慢慢地变成了轻声的议论,四五个千夫长在项羽面前跪了下来,项羽先发制人地说,你们要违抗军令?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死地(2)
一个千夫长回应说,不,我们是为了所有的楚军将士着想,将锅凿破,就面临着饥饿的危险,把船凿沉,最后的一线生机也没有了,望上将军三思!
  项羽没有理会他们,大声说,当年随我渡江的八千江东子弟举起兵器来!
  人群中有三五千件兵器举了起来,他们同时也自豪地喊叫起来,项羽伸出左手,又向下做了个按的动作,江东子弟一瞬间爆发出来的激情稍稍按捺了下去,项羽问,记得我们对江东父老的承诺吗?
  江东子弟喊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羽又问,楚军六万人,秦军二十万,以三敌十,你们害怕吗?
  江东子弟喊道,我们不怕!
  项羽三问,如果被打败,你们有脸回去见江东父老吗?
  江东子弟喊道,我们没脸回去!
  项羽四问,那我们还要留锅做饭、备船回家吗?
  江东子弟喊道,不要!
  项羽最后问,那这仗我们怎么打?
  大家沉默了,然后一个声音犹疑地、颤抖着说,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个声音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河水之中,水波开始荡漾起来,一圈一圈地扩大,渐渐地许多声音坚定地说,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最后所有人都怒吼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项羽长长吁了一口气,似乎有一块压在胸前许久的大石头被人搬走了。饭锅很快被砸的粉身碎骨,大小船只也都被开肠破肚了,百夫长检查每一个人的口粮,发现有冗余的,立刻丢弃到漳水中。
  当晚,项羽将军营排成新月形,新月的半圆面正好对准秦军,两军相聚只有五里之远,前晚渡河的当阳君、蒲将军所率的人马,驻扎在南方,项羽有意与他们保持距离,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策应,目的要让秦军多一份防备,备多则兵分,兵分则力弱,这样对楚军有利,第二则是酝酿楚军的士气,让秦军气浮心躁,楚军虽然相对弱小,但进攻主动权掌握在楚军手中,秦军要全歼项羽,至少要投入三倍于项羽的兵力,这样一来,秦军剩下的军队就不能应付可能突然倾城而出的赵军了。
  紧接这两天里,秦军看到一幅奇怪的图景,他们从东方迸射出第一道曙光起,一直到太阳收起最后一道金线,竟然看不到一个楚兵,似乎都窒息在营帐里了,那弯新月像是一个墓园,入夜之时,他们才看见有一个大活人,骑着高头黑马,提着剑,在营地周围徘徊,月亮升起来,把马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平地上呈现出一种孤独的悲壮,有时他稍稍靠近秦营,抽出剑以防暗箭,秦军便看到他手中的剑寒光闪闪。此人正是项羽。
  秦军在狐疑中度过了两日两夜,楚军则酣畅淋漓地大睡了十几个时辰,第二晚五更时分,人人体精力足,斗志昂扬,项羽把最后一日干粮全部配给士兵,然后说,今天晚上是夜宿巨鹿城中,还是抛尸荒野之外,就看大家的了。然后项羽骑上马骓马,夹紧马腹,冲向秦营,他身后人如潮水。
  

涉间
首先迎战的是王离,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将军,项羽有点不忍心杀他,项羽在他身上看到了爷爷项燕的影子,于是他闪避了两个回合,并未出招。
  王离怒道,小子,爷爷我年纪大了,拿你还是绰绰有余的,出手吧!
  既然他把忍让看成侮辱,那项羽就让他拥有一个老将的真正尊严……战死沙场,如果劝他解甲归田自然死,还不如马上杀了他。这里没有第二种选择,所以王离死在项羽剑下就是唯一结果。周围的秦军先是震惊,然后脸上有泪,继尔愤怒了,他们高喊,杀了项羽,为老将军报仇!所谓擒贼先擒王,项羽以为杀了秦军的主帅王离可以扰乱秦军军心,事与愿违,反而助长了秦军的复仇气焰,许多秦军转身向项羽围了过来。
  项羽一提缰绳,乌骓马一声长嘶,凌空跃起,越过众人的头顶,项羽杀出重围,策马冲到巨鹿城东城城门下,此时巨鹿城处于最高级别的戒备状态,守城的士兵比平日多了三四倍,弓弩手也严阵以待,项羽冲守城的赵兵高喊,我是楚军上将军项羽,放下一条绳子,让我进城议事!
  守城弓弩手全都对准了项羽,如果有人一声令下,结果将是乱箭如雨,就近的秦兵又像一群苍蝇一样锲而不舍地掩杀了过来,项羽的剑又开始饮血了,项羽一次又一次地高喊,让我进城议事。
  过了一柱香工夫,城门守将冲项羽喊,我们怎么知道,你究竟是楚军上将军,还是奸细?
  项羽忍着怒火说,我还要斩杀多少秦军,你们才能相信我就是项羽。
  城门守将又说,给你一根绳索,你也上不来的。
  项羽说,那是我的事。
  这时一个身穿将军盔甲、短小精悍的人走上城头,想到张耳是巨鹿城中唯一的大将,项羽高喊,张将军,放绳索!
  一根绳索从城头垂了下来,绳索上端系在城垛上。
  项羽冲乌骓马腹部轻踢一脚说道,你到亚父那边去吧!范增此时正在巨鹿城南方,如果他能切断章邯修筑的甬道,那么王离、涉间所辖的这一部分秦军就会断粮。
  乌骓马掉转头,向南方驰去,项羽则跃了下来,向绳索边上奋力扑去,待项羽左手抓住绳索,有四个秦军已经举刀向项羽砍来,项羽一剑刺死了两个,然后插剑入鞘,双手紧抓绳索,用力向上攀去,另外两个秦兵险些砍断了项羽的脚,项羽攀了四丈左右,绳索下端已有五个人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来,他们的体重将绳索绷得紧紧的,像一根棍子,反而让项羽爬得更快了。
  秦军弓弩手已摆好阵势,秦将涉间也骑马赶来,他身后挎着一张硬弓,他是春秋时期楚国神箭手养由基的传人,箭法以迅疾强暴著称。
  为了掩护项羽,张耳一挥手,赵军弓弩手的箭矢争先恐后地向秦军奔去,项羽右手拔剑斩断了左手以下的绳索,绳索上吸附着的五个秦军掉在了城墙脚下,堆在一起,最底下一个不摔死也要被砸死,最上面那一个,肚皮上插了数十支箭,像只刺猬。
  此时,项羽离城顶只有六丈,离城下则有八丈,秦军弓弩手的箭以不足为虑了,只那涉间弯弓如满月,箭头破空之声传来,项羽用尽全力像钟摆一样荡开了,涉间一箭落空,箭射入城墙之中,只有二寸长的羽毛留在砖石之外,弓弦嗡嗡之声不绝入耳,项羽惊服。
  涉间第二箭又流星赶月似地射过来,这一次他射的是绳索,项羽无法挽留绳索的命运,但还是可以保全自己,他将剑插入厚厚的砖石之中,绳索被射断,但项羽的身体借助着剑柄还紧紧地贴在城墙之上。
  涉间第三箭毫不迟疑地射了过来,项羽右手抓着剑柄,背靠着墙,身子不能摆动、转动、滑动……那只箭不偏不倚地向项羽的胸口射来,涉间箭法高超,百步穿杨,张耳此时又扔了一根绳索下来,如果项羽向绳索扑去的话,利箭同样会穿心而过,如果项羽就此跳下去,则功亏一篑,生与死已只在一瞬间,项羽避无可避,只有丢车保帅了,项羽把左臂横在胸间,利箭穿臂而过,强烈的剧痛让项羽不由自主地颤抖,箭也因此向左偏,偏过心脏左侧一寸有余,穿过肋骨,箭尖没入城墙四寸左右。
  挂在城墙上的项羽左手伸到背后,扭断箭杆,然后又从胸前箭杆抽出来,然后再向绳索扑去。养由基的箭壶中从来只有三支箭,有一箭中的、万无一失之意,涉间也是,他无法再射项羽了。张耳伸手将项羽拉上来时,鲜血已经浸红了项羽身下的绳索。
  

分兵
包扎完毕后,项羽回应赵王赵歇说,内子虞姬曾饱读山川地理之书,率土之滨,莫不了如指掌,巨鹿东城的秘密我们自然知道。
  赵王赵歇也不分事情的轻重缓急道,秦始皇不是搞焚书坑儒吗?天下书籍焚烧殆尽,她怎么看到的,书不是都没了吗?
  张耳不悦道,大王,您有所不知,坑的都是些手无寸铁的穷酸文人,赳赳武夫或者王公贵族想要留点闲书,还是没人管的。然后他立即转换话题切入实质性的讨论,上将军,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上将军苦战了半日,身上又有伤,当此身心劳累之时,不宜速作决断,在下设宴款待上将军,请将军先用膳休息。
  项羽突然出剑抵住赵王赵歇的胸口,他吓得面如土色,立即哀求张耳,在场赵军诸将都拔了剑,但他们刚见识过项羽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地的英勇,都不敢莽动,张耳镇定地表态说,上将军,不可!
  项羽说,张耳,你现在无非想拖延时间,想再等上几个时辰,待秦楚胜负已分再作考虑,楚若胜,趁机抢夺功劳,秦若胜,继续困守孤城。你根本就不愿意倾尽巨鹿之兵与秦军决一死战,你害怕失败,也害怕一旦失败,你手中再无一兵一卒,你的那个狐朋狗友,面和心不和的所谓兄弟,现在驻守在巨鹿以北,见死不救也跟你怀着一样心思的大将军陈馀,他可以在赵王面前将你排挤掉!你说不可,有何不可,你曾做过陈胜的大臣,现在又立了这个懦夫为赵王,我项羽杀了他,你还可以再立一个。
  赵歇大声叫道,张将军,朕知道你忠心耿耿,绝不会让上将军那样做的!他声音中不无哀求和乞怜。
  张耳道,感谢大王信任,秦军围巨鹿以来,张耳无时无刻不想出城一战,也曾派爱将张黡、陈泽二人率五千人攻秦,不幸被全歼,窃以为秦军强大,草率出战,只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张耳可以死,但却不想为了成就我一人的声名,而置皇上的千金之体和十万百姓的身家性命于不顾,故迟迟未战,张耳也曾伫立城头,盼望诸侯相救,可谓望眼欲穿,楚燕齐相继而来,却无故滞留,有如只听焦雷滚滚,却不见只云片雨,有幸将军率兵相救,张耳感激涕零尚且来不及,又怎会为争权夺利而耽误天下大事呢?将军你误会了。
  项羽说,好,那你答应打开东城,放入秦军四万人,开门揖盗,然后发动机关,东门顶上万斤巨石凌空而降截断秦军,再由赵军关门打狗。
  张耳说,四万人对赵军的压力很大。
  项羽怒了,楚军来救赵国,破釜沉舟,人人抱必死之心,现在赵军稍稍涉险,你居然推三阻四,讨价还价。然后他稍一用力,剑尖划破了赵王的皮肤,血珠缓缓地流出。
  赵歇突然大喝,张耳接旨!
  张耳犹疑了一下,跪下。
  赵歇说,朕命你开东城纳秦军,决战巨鹿城。
  张耳想了想说,诺。
  项羽收剑回鞘,谢过赵王,然后与张耳等赵将骑马直奔东城,一扯缰绳时,项羽才发现左臂又立时被鲜血染红了,刚才的剧痛让左臂几乎麻木,项羽根本没有觉察到,现在轻微的余痛反而引起了项羽的稍许紧张。
  东城已到,项羽说,始建巨鹿城的人,信奉老聃的思想,主张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向往来,于是,只建了一个城门,并设以机关,在城内广养牲畜,广种谷物,而少建街巷,如果有战事,可以永远闭城,与世隔绝,这想法其实也不坏。
  张耳则鄙夷地说,只可惜,他不懂百姓繁衍,土地有限的道理,他不会料到后人又多开了三个城门,东南西北四通八达。
  张耳花了半个时辰,部署好赵军之后,然后让士兵打开城门,激战着的秦军和楚军像是涨潮一样涌了进来,密密麻麻地全是人头在晃动。过了一阵儿,项羽说,张将军,差不多了,我看是够四万了!
  张耳再下令启动机关,只听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万斤巨石携着泥沙尘土轰然落地,青石地板被震得支离破碎,整个巨鹿城也颤了几颤,像得了疟疾。东城从此永远封闭了,秦军被一分为二。
  项羽顺着绳索溜出城,尔后的情景,一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描述那样: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秦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再一见闻到了这桎梏一样不声不响的天地间,忽然渗出一种异常沁人的芬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心地咔咔大笑起来。
  

前言
司马迁为李陵做出的详细辩辞,记录在其给友人的信《报任安书》中:仆(即司马迁)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盃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卬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在作完了这一个著名的辩护之后,司马迁因涉嫌诽谤汉武帝,被拘留,定罪后,量刑为宫刑。
  历史在这里漏出了两个小缝隙,第一个是司马迁获罪的原因,按他说的则是,“明主(即汉武帝)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真的是汉武帝误会他了吗?
  第二个缝隙则是,在可以用钱赎刑的法制体系下,司马迁没有抓住免受宫刑的机会,原因真的是“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吗?
  然则汉武帝不那么糊里糊涂一点,司马迁更富有一点儿,他那宝贝玩意儿是不是就可以不被割掉呢?
  事实上汉武帝是个超级明白人,司马迁一家累世为公务员,并非毫无资源。而如果你也像我小时候那样,从高高的水坝上往下面的麦田里跳,从两层平房上往下跳,从大树上往下跳,凌空一跳,乐此不疲,你就会知道,真相并非如司马迁自己所说。
  我将在如下的《凌空一跳,太史公》这个沙盘中重新推演司马迁受宫的来龙与去脉。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圣意
公元前99年盛夏某日的早朝后,数十个文武大臣争先恐后地作鸟兽散,他们在阴湿的朝堂地板上跪坐得下三路麻酥酥的,急于回到自己管治下的一亩三分地。
  36岁的司马迁走在队伍前列,步子迅速敏捷,但是纷乱杂沓。使命感和内心的混乱摆弄着他。
  汉武帝刘彻身边的一个太监扯住了他的长袖,喘着脂肪味的粗气说,太史令大人,奴才都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