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霸贼-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意味着在两军对垒时,在有限的地形范围内,与使用火绳枪相比,使用燧发枪时完全可以密布2…3倍的射手,以形成密集火力。

    经陈耀祖这么一提醒,军官们就更加心痒难耐了,他们恨不得立即给自己的火枪手全部换上这种新式火枪。

    与大家所熟悉的鸟铳相比,这种新式火枪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于是大家又纷纷询问起陈耀祖来:能不能地生产这种新式燧发枪?他们都想要。

    这当然是可以的,不过陈耀祖不会这么痛快地答应他们。这帮家伙他还得利用一下,这可事关他“一支枪撬动整个世界”的大计划。

    “这事还得等袁大人回来,我先跟他商量一下再说。”

    这就是陈耀祖的目的,他要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引向袁云奎,然后好让他来挖袁云奎的墙角。

    真的好算计。

    不等大家反驳,陈耀祖礼貌地说了一声“告退”,就带着袁咏怡抱枪走人了。

    还没反应过来的军官们相互看了看。

    有人说道:“这枪一旦和袁大人扯上关系,只怕咱们又得出点血了。”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袁云奎的品性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还无利不起早。

    不过大家也没办法,想要这么好的枪,稍微出点血也是能承受的,大家只盼袁大人不要宰得太狠了一点。

    陈家小子都走了,现在大家也该走了吧?

    可葛成瑞并没有立即要离开的意思,他拉住了自家儿子:“峰哥儿,你把陈家小哥教的那几招拳术再给我打一遍。”

    葛新峰有点不明所以,还是依照他父亲的吩咐打上了一遍。

    让大家大掉眼球的是,葛成瑞竟然也跟着葛新峰比划了起来。

    几遍之后,葛成瑞也打得有点像模像样了,他这才收手。然后他又对葛新峰吩咐道:“认真跟陈家小哥把这套拳法学好,回家再教给为父。”

    几位百户好奇地问了起来:“葛大人,这套拳法真的有那么好?”

    葛成瑞回答道:“那是自然。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这套军体拳动作简洁,但很实用,而且还易教易学,确实很适合下级军士来使用。”

    葛成瑞又补充说道:“依我看来,这套拳法对下级军士的作用,不下于戚将军所创的三十二式长拳啊!”

    戚将军指的自然是戚继光,这可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几位百户连忙也吩咐自家小子务必要学好,学精,而且还暗自下决心自己也要跟着学一下。

    有人又问道:“此套军体拳以前怎么不见陈先生向兵士传授啊?”

    葛成瑞沉思了片刻,说道:“这也是我比较纳闷的地方,要不是陈家小子今天打出来,我还没机缘见识到。”

    听到这里,葛新峰插了一句:“听说这拳是海哥儿自创的。”

    这又是一个让军官都感到震惊的消息。

    葛成瑞感慨地说了一句:“陈家要出大才了。”

第35章 袁大人的噩梦() 
第二天下午酉时的时候,一身疲惫的袁云奎带着他的两百来人马回了千户营,一起回来的还有陈青云。

    这次出兵时间有点长,前后总共五六天的时间,袁云奎已经很疲惫。

    疲惫还是次要的,最关键是袁大人感到很郁闷。

    袁大人郁闷的地方在于,在奔波了五六天之后,此次任务又是无功而返。

    事情还得从六天前说起。

    四天前,袁云奎接到紧急军情,巨寇曾广文一伙又出动了,在东莞常平灭了当地大户张员外一家,张家十几口人被杀了个精光,家中财物被抢了个精光,还有张家大小姐不知去向。

    近两个月以来,这已经是巨寇曾广文一伙第二次出动了,每次都是灭门惨案。

    曾广文就是袁云奎的噩梦和克星。

    十年,已经近十年了,因为曾广文的存在,害得袁云奎已经十年没有升迁了。

    别说升迁,要不是还有别的卫所一起分担责任,说不定袁云奎早就因为剿匪不力的罪名被撸了。

    这个曾广文是个人物。

    在明朝的南方沿海一带,民间有两祸,一是倭寇和海盗,二是山寇。

    在早年间,为祸民间的主要是以日本武士为主的倭寇,倭寇上岸烧杀掠夺时,必有一方百姓不得安宁。但随着万历年间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位猛将的出现,倭患在此时已平息了许多。

    并且,随着大明海禁政策的放开、海上贸易的发展,倭患逐渐已从陆上转移到了海上,以海盗形式存在,并且为主的也不再是日本武士,而是日本武士、大明国人、西方洋夷兼而有之。

    至于山寇则是明朝各地都有的祸患,各地严重程度不一而已。

    曾广文就是山寇中的佼佼者,在东莞、新安、惠州一带很有名声,据说光其名字就能吓哭小孩。

    之所以说曾广文是袁云奎的噩梦,是因为近十年来,曾广文每年都会犯下三到四单大案。每次他一出手,就必挑大户,而且一出手就是灭门惨案。

    但让袁云奎头痛的是,曾广文一伙人虽然不算太多,但都是凶悍之徒,而且似乎有来无影去无踪的本事,每次犯案之后很快就会消失不见官府无从查起。

    官府也曾尝试组织多地联合大规模清剿,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最让官府郁闷的是,这么多年以来,大家连曾广文长成啥样都还不知道。

    袁云奎就是曾广文一伙最大的受害者。

    原因很简单,曾广文一伙的主要活动范围就在东莞、新安、惠州一带,而东莞和新安都是袁云奎的职责范围。因此袁云奎每年都会因为曾广文一伙犯案而带兵出动好几次,但每次都是徒劳无功。

    这次也是。

    因为东莞常平张员外一家的灭门惨案,袁云奎带兵连追了五六天,原本还追查到了一点线索,差点就抓住了曾广文一伙的尾巴,可最终还是又让这伙人消失不见了。

    袁大人现在郁闷的是,该如何来面对上司的追究。

    一伙山寇,竟然在十年间一点线索都没找到,身负东莞和新安安防大任的袁大人确实有点交代不过去了。

    不过再郁闷,日子还是得过的,所以在明知已经不会有结果的情况下,袁大人带兵回营了。

    一回到营房门口,袁云奎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咦,这是什么个情况?

    袁云奎发现,提前回归的葛副千户和那帮百户怎么回在营房候着了。

    这有点不对劲啊!

    这次出战又没有立功,这帮人用得着这么隆重和恭敬吗?

    “袁大人辛苦了。”很整齐的口。

    袁云奎带着郁闷的心情和他的这帮下属稍微客套了一下。

    什么情况?这帮家伙怎么还不走?

    换下了甲胄的袁云奎正准备回府,但他发现葛成瑞一伙竟然还在外面等着他。

    “恭喜袁大人。”葛成瑞等人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句。

    心情还有些郁闷的袁云奎没好气地问了一句:“喜从何来?”

    “袁大人,您马上就有一支威力无比的新式火枪了。”葛成瑞连忙补充了这么一句。

    新式火枪?什么新式火枪?袁云奎有点纳闷了。

    此时,也刚换下甲胄的陈青云也过来了,准备和袁云奎一同回去。

    “陈先生,恭喜恭喜,贵公子大才啊!”

    这一下,连陈青云也懵逼了。

    在袁云奎的询问之下,众人总算七嘴八舌地把这几天在陈耀祖身上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葛成瑞等人之所以等在这里,自然是有原因的。

    在试过了陈耀祖的那把燧发枪以后,那把枪已彻底征服了他们。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对于这种新式火枪,虽然对拿到第一把已经没指望了。但对于这么好的火枪,谁都希望能尽快先拿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把。

    可问题是,如果枪支的决定权在陈耀祖手里的话,大家觉得还好说,因为陈耀祖再怎么有才,也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再怎么有才也应该比袁大人好对付。

    袁大人就不同了,这帮军官们对他都很熟悉,知道他就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老狐狸,想让他松口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枪支生产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一点。如果这支枪的决定权到了袁云奎手里的话,他肯定会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才会有可能再高价放出几支来。

    高价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已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可关键是速度。这么多人想要,如果自己不早点敲定的话,那属于自己的那支就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因此,大家都想趁袁云奎刚回营的时候,就先把属于自己的那一支给敲定了,好早点拿到枪。

    这就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来迎接袁大人回营的原因。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大家竟然都想到一块去了。

    于是,在袁大人和陈先生的询问之下,大家按捺下自己的心思,先说起这几天发生在陈耀祖身上的事来。

    这是让袁云奎和陈青云都感到震惊的事。

    这才出去短短的几天,陈家小子就搞出了如此石破天惊的事来,这还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个沉默寡言的陈家小子吗?

    袁云奎和陈青云直接听傻了。

第36章 大鱼上钩了() 
知子莫若父,最熟悉陈海生的自然莫过于陈青云了。

    可现在的陈青云完全是蒙圈的。

    军体拳?葛大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收了一帮小子做小弟?造了一把新式火枪出来?这是我儿子吗?他真的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成大家口中的大才?

    陈青云非常的纳闷,恨不得马上回家逮着那小子问个明白。

    袁云奎稍微有点不一样。

    大家的七嘴八舌让袁大人听出兴致来了,他之前因为剿匪不利的郁闷暂时一扫而空,开心地对陈青云说道:“陈先生,没想到你家小子藏得挺深的啊!”

    在没那么了解陈耀祖的袁云奎看来,陈家小子之前肯定是太低调了一点。

    面对大家纷纷求枪的需求,袁云奎不愧是老狐狸,他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决定先具体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因为一帮军官们都在等他的答复,袁大人连家都暂时不回了,吩咐道:“来人小姐把枪送过来。”

    不用派人了,听说父亲回营了,袁咏怡已经带着袁二管家抱着枪过来邀功了。

    尤其是袁二,因为这支枪是在他所的工匠房造出来的,如果确实能让袁大人满意的话,他是有功的,所以他一接到消息就立即动员袁大小姐抱着枪过来找袁大人。

    “见过父亲大人。”

    因为人多,袁咏怡稍微控制了一下心中的欣喜之情。

    袁云奎儿子有好几个,可宝贝女儿就这么一个,因此他对袁咏怡从小就非常的宠爱,她想干啥基本上都由着她,这次没想到她竟然跟陈家小子折腾出了这么大的好事。

    因此,一见到袁咏怡,袁云奎立马就怜爱地揽上了自家的宝贝闺女。

    袁二管家献宝似的呈上了新式枪支。

    袁云奎自然也是爱枪之人,手立马就松开了袁咏怡,接过枪支细细看了起来。

    设计确实很精妙。

    袁云奎看过之后,没忘把枪递给他一向都很尊重的陈先生,示意这是你家宝贝儿子折腾出来了,你也看看。

    陈青云看过之后,自然得试枪了。

    这一下,袁咏怡当起了他父亲的教练,兴奋地给他讲这支新枪的妙处,应该怎么操作,为什么会更准……

    兴奋的袁咏怡叽里呱啦地给他父亲说了一大堆。

    营区自然是有标靶的,袁云奎立即试了起来。

    果然是好枪!

    试过之后,袁云奎也是大喜。心想,刚才大家所言确实非虚,这是一支难得的好枪,有了这种新式火枪之后,自己的人马战斗力可是又能更上一层楼了。

    “陈先生,虎父无犬子啊!”感叹了一句之后,袁云奎把枪又一次递给了陈青云,示意他也试试。

    然后,袁云奎又立即吩咐袁二管家道:“通知府上今晚设宴,我要为陈先生和陈海生那小子庆功。”

    既然袁大人高兴,那自己的打赏肯定是跑不了的了,于是袁二管家立即屁颠屁颠的回府传讯去了。

    轮到陈青云试枪了。

    袁咏怡刚才讲述的新枪射击要领陈青云也听仔细了。他接过枪之后,并没有立即装火药,而是起新式射击姿势的妙处来。

    枪托紧肩窝;头稍右倾,右眼瞄准;左脚前跨,左膝微曲;右脚支撑,右膝锁定;身体稍前倾……

    咦,这姿势果然稳了许多,看来要在军中好好传授一番!

    到了新射击姿势妙处的陈青云这才不慌不忙地装起火药来,然后按新姿势举枪、瞄准、射击。

    果然很准!

    再试,还是很准!

    “陈先生神枪!”葛成瑞在一旁赞了起来。

    陈青云是识趣之人,明白葛成瑞的意思,连忙把枪又递还给了袁云奎:“葛大人客气了。”

    陈青云知道,葛成瑞等人是想趁早跟袁大人敲定购枪的事。

    袁云奎可不是那么好敲定的,他接过枪之后,立马就说道:“各位同僚,此枪是属于陈家小哥的,各位想要枪的话,还得容我先和那小子协商一番才行。大家请放心,一旦协商定了,我第一时间就通知你们。”

    这是典型的耍太极。

    这才是袁大人的典型风格。

    别看袁云奎名为东莞守御千户所的千户,但袁氏却是东莞的大族,而且是因经商起家的。因此袁云奎名为军人,却在既有军人的豪爽的情况下,还带有商人的狡诈。

    此时袁云奎所想的即是:这支新枪的生产权和决定权必须掌握在我的手里。

    原因很简单,众军官的反应已经说明了这支新枪的受欢迎程度。

    如果这支燧发枪的设计者是其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袁云奎一点都不介意用巧取豪夺的方式把这支枪的决定权弄到手。

    但对陈耀祖却不行,因为他是陈青云的儿子,而且这事整个千户所都众所周知。

    就算袁云奎再有想法,也不能把吃相弄得太难看了,否则会在千户营很没面子。

    在这个年代,出来混,面子也是很的一件事情。

    这也正是为什么袁云奎要设宴款待陈家父子的原因。

    袁云奎所不知道的是,当他在算计陈耀祖这支新枪的决定权的时候,其实他已经落入了陈耀祖的圈套。

    陈耀祖之所以要如此地大费周章,在众军官面前来炫耀这支枪的好处,目的就想通过众军官的反应来让袁云奎来眼馋,这样他才好挥起挖墙角的锄头,来实现他“一支枪撬动一个世界”的前期目标。

    现在这个目的似乎达到了。

    在过去的这一天多时间里,陈耀祖除了对那帮混小子们进行训练之外,其它的时间几乎就是泡在千户所的工匠区内,对工匠区的各个行业以及工匠进行详细的了解,可谓把整个工匠区都摸了个滚瓜烂熟。

    这一切都是在为他的大计在做准备。

    陈耀祖相信,只要锄头挥得勤,没有墙角挖不倒。

    因此当袁二在工匠区逮到他的时候,他知道,下一步的计划又可以顺利地实施了。

    当然,陈耀祖知道,袁云奎虽然是小萝莉的父亲,但他确实是一只不好对付的老狐狸,他还得有所准备才行。

第37章 酒量有点好() 
陈青云是带着一脑子的纳闷先回的家的。

    他得回家沐濯一番才能去赴约,出去这么多天,全身都发臭了。

    在路上,他一直在想,这个陈海生还是我那个懂事、乖巧、性格温和但很坚韧的儿子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就短短的几天时间,他就干出了这么多张扬的事来呢?

    按理说,从一种同僚耳中听到儿子干了那么多了不得的事,陈青云理应骄傲才对。可现在陈青云却高兴不起来。

    这自然是与陈青云的经历和性格有关的。

    身为被贬谪为军户的前大明武榜眼,因为那场变故,陈青云变得低调和沉默寡言了,他这一性格也严重影响了陈海生,这也正是之前的陈海生为啥低调和寡言少语的原因。

    陈青云低调是有他的道理的。

    在他看来,作为来头很大的前大都督之婿、前正二品都督佥事之子,现在的钦犯,陈青云知道自己随时都有人盯着,稍微出点风头,一旦被人举报到皇上那边去,惹得皇上不高兴的话,很可能自己一家就人头不保。

    所以陈青云尽管知道自家儿子已得自己真传,将来应该会有出息,但他还是不希望他太高调,生怕他惹出什么是非来。

    这小子必须再好好教育一番了。

    奇怪,这小子跑哪里去了?怎么竟然家?难道真的变野了?

    无奈之下,沐濯完毕的陈青云只好又去了袁大人家,这小子的行踪袁家小姐应该知道。

    “陈先生,陈公子此时在工匠房,我已经通知他过来了。”到了袁府之后,袁二管家告知了他确切的消息。

    陈青云原本是想自己把这小子逮过来先好好询问一番的,可此时袁云奎已经迎了出来,他只好作罢。

    袁云奎一向对陈青云都很客气,这就是陈青云愿意为袁云奎卖命的原因。

    自从到了东莞之后,袁云奎一直待陈青云不薄,尽管自己是不得复用的军犯,但袁云奎一直待自己亦师亦友,从未看轻过自己。

    袁云奎对落难的自己有知遇之恩,因此尽管袁云奎的庙还有点小,但陈青云也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了。

    “让袁二再去催促一下那小子就是了,咱们兄弟先喝上几盅。”

    这就是陈青云佩服袁云奎的地方,实在是太会做人太会笼络人心了。

    在再次见到袁二之后,听说陈青云在催促自己赶紧去袁府,陈耀祖却有点纠结了。

    自从来到大明之后,其它事情陈耀祖都觉得自己可以轻松应对,唯有这个便宜父亲有点让他头疼。

    作为看着陈海生长大的父亲,陈青云对于自己和陈海生性格上的差异肯定是立即就能分辨出来的,那这种变化又该怎么去跟他解释呢?

    所以陈青云是陈耀祖来到大明后最大的难关,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