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在梦里,我们的深层自我对一个人的判断和评价会明确地用一个形象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会释梦,我们就知道,我们内心中是怎么看这一个人的。
在《梦的精神分析》一书中,弗洛姆举过这样的例子。
做梦者在做梦前,碰见过一位显赫的要人,“这个要人素以智慧及仁慈为人所知”。做梦者拜访他时,深深地为他的智慧及仁慈所感动。他逗留了约一小时后才离开,内心有种得以瞻仰一个伟大而仁慈的人之后的喜悦感觉。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
“我看到××先生(那位要人),他的脸和昨天所见的非常不同。我看见一个显露残酷及严厉的脸孔。他正哈哈大笑地告诉别人,说他刚刚欺骗了一个可怜的寡妇,使他失去了最后几分钱。”
对这个梦的分析表明,做梦者在梦中有更敏锐的洞察力,看穿了××的真面目,或者说看到了面具后面的脸。以后的观察,证实了××的确是个无情残忍的人。
弗洛姆举出的第二个梦例像是个预言性的梦:
有一次,A与B见面,以讨论彼此在未来事业上的合作,他对B印象深刻而良好,因此决定把日当作自己事业上的伙伴。见面后的当晚,他做了这个梦:“我看见日坐在我们合用的办公室里。他正在查阅帐本,并篡改帐本上的一些数字,以便掩饰他擅用大量公款的事实。”
在A与日合作一年后,A发现B的确做了这种事,擅自侵吞公款,并涂改帐本。
A的梦,同样反映了对他人的理解和洞察。别人讲述他的梦,更是让我们了解他的一个极顺畅的途径,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他不加掩饰地暴露出来的内心世界。
因为人们虽然不愿意对别人但白内心,却不在意给别人讲一个自己的梦。
因此,作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懂得释梦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梦所讲述的,也许比你几次咨询中所了解到的还要多。释梦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节省咨询时间,减少错误诊断,同时,为来访者分析解释梦的过程也可以成为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起到让来访者提高自知力的作用。
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使用释梦技术,还有这样的好处:释梦可以激起来访者的兴趣,使他更好合作。因为中国的民众对梦有种传统观念,认为梦有预兆意义,所以他们对释梦很有兴趣。借助这种兴趣,可以让他们讲出梦来。
释梦可以绕过某些阻抗。有些来访者在谈话中尽力避免话题深入。一旦话题接近内心症结,他们就会把话题引开,或突然情绪激动使咨询者无法继续询问,或干脆拒绝回答问题。
在这种时候,可以用释梦去了解他的症结,由于来访者不了解梦的意义,他们可以较容易他说出自己的梦,从而暴露出他们不敢暴露的内心。一旦通过释梦揭示了部分症结,来访者往往会不再掩盖它。
释梦还可以增加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工作的信任。如果心理咨询工作者能恰如其分地释梦,来访者就会对心理咨询者的能力产生信任。由此看来,破译梦是很有用的技术。那么,我们何妨花上一点时间,认真地研究一下这种技术!
………………………………………………
第四节 掀起梦的盖头来
梦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在我们睡眠时,在我们脑海里会出现这种奇怪的幻象?没有梦我们不是也一样可以生活吗?为什么要有梦?如果说梦是我们自己的创造,为什么我们自己反而不知道它的意义?如果说梦是鬼神的启示,有什么证据证明鬼神会这么爱管闲事,每晚来进入人们的睡眠?
每个人每晚都做梦吗?梦是脑的哪一部分的活动?……关于梦,我们可以提出无数的问题。
自从梦被哲学家。科学家关注以来,这些问题一遍遍地被提出,又反复被解答。特别是当弗洛伊德把释梦作为了解潜意识的利器以来,研究梦的科学家就更多了。有的问题现在我们有了较好的答案,而也有许多问题至今还没有满意的答案。在这一章里,我将简要介绍一些前人对梦的解释,并阐明我自己的看法,本书后面所要讲到的那些具体的释梦方法,和我对梦的根本看法是不可分割的。
头上的电极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柯立行曼教授和他的研究生阿赛斯基(Rleitman&Aserinsky)正在用脑电波测量的方法研究睡眠。阿赛斯基负责观察被试——是一些婴儿——睡眠时的脑电图。阿赛斯基也许是个很细心的人,再不然就是婴儿可爱的面庞吸引了他。他在观察脑电图的同时,还看了婴儿的脸,偶然间他发现,每当脑电波出现快波时,婴儿的眼球就会快速运动,仿佛闭着的眼睛在看什么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柯立特曼教授和阿赛斯基猜想这或许和梦有关。他们把一些成人被试带到实验室里,在他们头上接到电极,然后让他们睡觉。当脑电图出现快波时,他们的眼球也开始了快速运动。柯立特曼和阿赛斯基急忙唤醒他们,间他们是否做梦,他们回答说:是的。
而当没有快速眼动的时候,被叫醒的被试大多数都说自己不是正在做梦。
由此,人们发现,梦和脑电图的快波和快速眼动是相联系的。
研究发现,一夜的睡眠过程是两种睡眠的交替,在较短的快波睡眠后,是时间较长的慢波睡眠,然后又是快波睡眠,如此循环。谩波睡眠又可划分为4个阶段或称4期。因此更具体他说,睡眠的程序是:觉醒一慢波1期一2期一3期→4期→快波睡眠,为第一个周期,然后再次重复慢波睡眠2期→3期→4期→快波睡眠,如此循环。一般从一次快波睡眠到下一次快波睡眠的间隔时为70…120分钟,平均90份钟。一夜大致要循环4…6次。越到后半夜,快波睡眠越长、慢波睡眠越短。
由于快波睡眠期是人做梦的时期,我们由睡眠过程的脑电图可推断,一个人每夜一般会做4~6个梦,前半夜的梦较短,后半夜的梦较长。根据研究,整夜共有约1~2小时的时间人是在做梦。
由于每个人正常睡眠时间都超过一个循环的时间,由此可知每个人每晚都要做梦。有些人自称自己睡觉从不做梦,是因为他醒来后把夜里的梦忘记了。
早期的研究者们假设,只有在快波睡眠时才有梦。但是近斯的研究却发现,慢波睡眠期也有梦。慢波睡眠期的梦不像一般的梦那样由形象构成,也不是像一般的梦那么生动富于象征性。例如,一个从慢波睡眠中刚醒来的人会说“我正在想着明天的考试”。研究者还发现,大多数的梦游和梦话都是出现在慢波睡眠期。
脑电波可以指示出人是否在做梦,因此脑电波测量是研究梦的一个主要手段。
但是脑电波却不能说明梦和睡眠的生理机制,更无法告诉我们梦是什么。关于梦的生理机制目前还极少研究,但是对睡眠的生理机制却有很多的研究,这对我们理解梦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早期的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睡眠就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停止,也即所谓抑制。梦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停止时,偶尔出现的残余活动,也即兴奋。如果我们把清醒状态下的大脑皮层比做一个燃烧着的火堆,那么按巴甫洛夫的观点,睡眠就是这堆火熄灭了,而梦就是在木炭灰烬中偶尔亮起来的火星。
有近几十年来,通过对睡眠的生活机制的研究,人们知道巴甫洛夫的观点是不准确的。睡眠不是觉醒状态的终结,不是神经活动的停止或休息,而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另一种形式的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脑具有一种负责清醒——睡眠转换的中枢,即网状系统。这是脑干中一群弥散的神经核团,当它受到刺激时会使熟睡者醒过来。而当实验者破坏了实验动物的网状系统时,这个动物就会从此“一睡不醒”。
网状系统的活动受到来自上下两方面的神经冲动的影响。上方,大脑皮层的活动会影响它,因此思虑过多忧心忡忡的人会失眠。下方,来自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影响它,因此噪杂的声音也会干扰人们的睡眠。除此之外,网状系统的活动还受到两个神经中枢的控制,一个叫中缝核,另一个叫蓝斑。中缝核可导致慢波睡眠。蓝斑则导致快波睡眠,从而与梦有关系。
蓝斑产生的神经兴奋,主要通过脑的视神经束。也许,这和人在梦中所见到的景象有关。另外,蓝斑可能也起着在睡眠中抑制躯体运动的作用。
研究脑生化的科学家发现,中缝核产生的神经递质主要是5…羟色胺。在电损毁动物中缝核前部后,脑中5一羟色胺含量大减,同时,动物的慢波睡眠也明显减少。如果把5一羟色胺直接注射到动物的中缝核,则动物的慢波睡眠延长,可见5一羟色胺和慢波睡眠有关。
蓝斑区域可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它与快波睡眠有关。在损毁动物蓝斑中后部时,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同时,快波睡眠也减少。
去甲肾上腺素不仅与快波睡波有关,与觉醒状态的维持也有关。当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时,实验中的动物会从睡梦中醒来。
由生化的研究,似乎可以引向这样一种推测,快波睡眠和觉醒有相似之处,当然,快波睡眠和觉醒决不是一回事,首先就是快波睡眠时运动是被抑制的。但是,和慢波睡眠相比,它和觉醒状态在表现上共性还是稍多一些。它也有较多的心理活动。
对睡眠,特别是与梦有关的快波睡眠的生理层面的研究,使我们对梦的作用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果用药物或其它技术抑制快波睡眠,被试者的注意。学习记忆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同时,情绪会变得焦虑、愤怒,井造成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下降。由此提示,梦对改善学习与记忆,对改善情绪和社会能力可能有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也发现,快波睡眠和梦可能与新信息的编码有关。一些没有见到过的新形象在梦里得到“复习”和“整理”,然后存入长时记忆库中去。根据这种假说,婴儿每天见到的新东西多,所以就需要多做梦,老年人难得会见到什么新东西,因此就不必多做梦。实际上,婴儿快波睡眠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也确实远大于老年人。实验也发现,在环境丰富的条件下饲养的大白鼠快波睡眠的总时间和百分比都比其它大自鼠更长更多。由此提示,至少“复习整理新形象和新知识”是梦的作用之一。
酒馆里的纪念碑
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对梦有着不同的解释。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梦没有意义,而到了今天,这种观点已不复存在。第一个提出对梦的全面解释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这是一位心理学界的伟人,他曾和马克思。爱因斯但一起,被誉为对20世纪思想影响最大的三个犹太人之一。继弗洛伊德之后提出的新的对梦的解释,元不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虽然新的解释往往反对和批评弗洛伊德,但是它们的产生也同样是由于弗洛伊德梦理论的激发。这使得当今任何一本谈梦的书,都不能不谈及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
作为一名医生弗洛伊德经常要治一些精神病人或其他“脑子有毛病”的人。别人往往对这些人的话不屑一顾,但是他却总觉得这些人的活也值得分析。比如这些人是一辆撞坏了的汽车吧,我们不正好可以看看汽车内部的结构吗?如在车子完好时,我们还看不到它的内部呢!在这个分析心理有毛病的人的过程中,他发现梦和精神病有些类似,于是他又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梦。
有一天,他终于发现了梦的秘密。他高兴极了,高兴得发出狂言,说:“在这个酒馆里应该竖一块石碑,上边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弗洛伊德博士发现了梦的秘密’。”
这话看起来够狂做的吧,可是现在心理学家们不觉得他狂做,反而说他伟大。因为,他的确发现了梦的秘密。
弗洛伊德指出,梦的材料来自三方面:一是身体状态;
二是日间印象;三是儿童期的经历。梦的材料来源于身体所受刺激,这是几乎每个人都承认的事实。例如一个人如果饿了,在梦里就会梦见吃饭;如果一个人脚冷了,就可能会梦见在雪地里行走;如果一个人咽喉肿痛,就可能梦见被人卡住脖子,如此等等。弗洛伊德虽然也同意身体所受刺激会影响梦的具体内容,但是他却认为这些身体所受的刺激只是被梦作为素材使用而已,对梦的意义影响不大。按弗洛伊德的思路,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清晨男性有小便便意时,阴茎会受刺激而勃起,这时男性也许会做性梦。按一般人的看法,这个男人梦见和女人性交的原因是,膀眺胀满刺激引起了阴茎勃起。而按弗洛伊德的思路,可以这么说,这个男性有性的愿望才会做这种梦。如果这个男人没有强烈性欲,即使阴茎勃起,他也不过是做梦找厕所而已。
白天经历的事会进人晚上的梦,这也是很多人都注意到的事实。假如临睡前看了一场战争的影片,有些人在晚上就可能会做战争的梦。再如弗洛伊德自己的例子:梦中“我写了一本有关某种植物的学术专论”,其来源是:“当天早上我在书商那儿看到一本有关樱草属植物的学术专论。”弗洛伊德指出:两三天前发生的事,如果在做梦前一天曾想到,也同样会在这天晚上的梦里出现。但是,他认为梦决不仅仅是白天生活中琐事的重现。梦中,我们借助白天的一些小事,目的在于用这些小事影射另外的更重要的心事。
弗洛伊德提出,那些清醒时早已忘记了的童年往事也会在梦中重现。例如,“有一个人决定要回他那已离开刀年的家乡。出发当晚,他梦见他处身一个完全陌生的地点,正与一个陌生人交谈着。等到他一回到家乡,才发现梦中那些奇奇怪怪的景色,就正是他老家附近的景色,那个梦中的陌生人也是实有其人的。”再如,“一个30多岁的医生,从小到现在常梦到一只黄色的狮子……,后来有一天他终于发现到了‘实物’——一个已被他遗忘的瓷器做的黄狮子,他母亲告诉他,这是他几时最喜欢的玩具。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梦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愿望。例如,口渴时做梦喝水。梦可以满足人的愿望,这一点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把美好而又难以实现的愿望称为“美梦”,“梦想”。但是说梦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愿望,则并不是谁都能同意。一个人做恶梦被人追杀,难道是他内心地有被杀的愿望吗?弗洛伊德认为是的,所有的梦都是为满足愿望。
他举例说,某女士梦见她最喜爱的外甥死了,躺在棺材里,两手交叉平放,周围插满蜡烛。情景恰恰和几年前她的另一个外甥死时一样。
表面上看,这不会是满足她愿望的梦,因为她不会盼着外甥死。但是,弗洛伊德发现,这个梦只不过是一个“伪装后”的满足愿望的梦。这位女士爱着一个男人,但由于家庭反对而未能终成眷属。她很久没有见过他了,只是在上次她的一个外甥死时,那个男人来吊丧,她才得以见他一面。这位女士的梦,实际上意思是:“如果这个外甥也死了,我可以再见到我爱的那个人。”
我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我认为梦不仅能用来满足愿望,还可以用来作启发自己思路,认识环境等多种用途。但是,我这里暂时先放下不说。
弗洛伊德由“梦是愿望的达成”出发,推断有些梦是“伪装后”的愿望达成,那么,梦中为何要伪装呢?说到这里,就要讲一下他提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灵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叫“本我”。“自我”和“超我”。每个人的心都是这三个“人”组成的小团体。
“本我”代表人的本能,它是我们心里隐藏着的这么一个人极端任性,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懂事。他贪吃好色,谁惹了他他就想报复;一点没涵养。只想怎么高兴怎么来,不管别人怎么想。要是依着他,他会无法无天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弗洛伊德说:不管你自己是否承认,每个人都有这个本我,有这么一面。让我们不自欺地想一想,你自己也一定有这么一个本我:想为所欲为不受约束,贪图享受,喜欢金钱美女。
,当然,本我的欲望也不一定都是坏的,有时他只是喜欢玩玩游戏,晒晒太阳。但是不容否认,本我欲望中有不少不道德的想法。
如果人只有本我,人们会不考虑未来,只想及时行乐,不讲法律不讲道德,完全放纵自己,这个世界将会一片混乱。
好在我们的心灵中,还有一个部分叫“自我”,自我是聪明的,知道一个人不能任意胡为。所以当见到一个美女时,本我虽然恨不得立即占有她,但是自我却不许本我这样做。自我可能会说:“慢慢来,让我先送给她一支玫瑰,先赢得她的好感。”
弗洛伊德说,本我只求快乐,而自我讲现实原则,他要看一个愿望是不是现实,要考虑满足自己愿望的方法。
自我虽然也想=夜暴富,却不一定想抢银行,因为他考虑到这样做后果堪优——也许会被枪毙。
而且我们还有良心,良心也好像心灵里的另一个人一样,不过这是一个严厉的人。弗洛伊德称为“超我”。超我像个警察,他像盯贼一样盯着本我,不许他干坏事:
本我的欲望发泄不了,就只好靠幻想安慰自己。从而编一些美梦。咱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做梦娶媳妇。不过本我这家伙的欲望不仅仅是娶媳妇,有时候,他想把邻居的老婆霸占过来,有时候,他想有十个美女左拥右抱;有时候,他想杀了总经理,夺取他的财产……有时候,他的想法坏得无法说出口。
这就惹恼了正直的超我。看到在心灵的世界里,本我总是偷偷摸摸地出版一些海淫海盗的书,超我不禁怒火冲天,决定采取书籍检查制度,不允许坏书“出版”。
本我为了躲过“书籍检查”,只好故意把话说得含糊,晦涩。拐弯抹角,再用上些双关语。黑话等等,于是“书”终于骗过了检查,得以出版,也就是说,进入了我们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