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耀大中华-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只要慈禧还在,商德全就不会对袁世凯有任何的担心,除非袁世凯自己扯旗造反,否则慈禧绝对不会杀了袁世凯。而只要袁世凯不死,那未来自然是一切都有可能的。

    只不过坏就坏在,上个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先后驾崩了,而现在朝廷掌权的却是载沣这个愣头青。载沣是1883年出生的,到现在也只不过二十五岁。他又不是从小就被当做未来皇帝培养的太子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恰恰相反载沣能够被慈禧定为摄政王就是因为载沣能力不行,要是他太厉害了,那当初心有幻想的慈禧还怎么继续掌权啊?

    虽然载沣当年在德国对德皇的强硬在民间曾被引为美谈,可是在官场上他的这种行为却更多的会被看作是愣头青,是大忌。幸亏当时的威廉二世想要扩大德国在中国的利益所以不想一直和中国敌对,再加上在远东德国一直受到英法的打压,所以载沣的行为才没有激怒威廉二世。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把威廉二世身下的德国换成英国,就威廉二世的性格他不被激怒才怪呢。不要总以为作为使者的人对敌国强硬就是对的,就能够显示出自己以及国家的骨气了,就反倒能够被对方国君高看一眼了,其实那都是假的,戏文上才那样写的。

    现实中,如果没有利益索求,你激怒了一国之君不被杀才是怪事呢。而之所以历史上很多国君总是对那些强硬的他国使者夸赞并不是他们真的欣赏对方,只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屈服而已。有谁被骂了会去夸赞对方骂得好?骂得妙?如果敌国可以轻而易举的灭你的国、占领你的国土,他能够对你的使者这么好才是怪事呢。

    就像历史上的成吉思汗,一生灭国无数,被他杀掉的使者也是数不胜数。人家都要去灭掉你的国家了,会听你在这里说的那么多废话甚至是强硬之词吗?人家连你的国家都灭掉了,还留着你这个人干什么?要是早点投诚的话说不定还能够留的一条性命,可是强硬,绝对死的最快。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历史上只要是谈判,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双方打不下去了才谈判的。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打不下去了,所以才会有谈判的。如果强者还能打,绝对不会给你谈判的机会。而既然都打不下去了,那就是再强势的国君迫于形势也得忍着他国使者强硬但是不太过分的言语。

    幸亏德国没有英国那种独霸全球的实力,所以即便是威廉二世再怎么不满,他也不会因为这一点小事就破坏了和平。所以载沣这才有机会在那几年成为英雄,要不然的话,他能够或者回中国吗?要知道历史上被杀的使者数不胜数,不差他一个。

    更关键的是,载沣被杀是小事,万一八国联军再来一次,你看满清能够撑到现在不成?可以说当时载沣的行为虽然在民间被叫好,可是在官场上却让更多的人不满,被骂愣头青、不知轻重缓急。你自己倒是留了个英名,可是却差点把国家给害了。

    当然,可能是载沣当时看出国际环境不允许德国再打了,所以才会选择强硬的。不过那件事情也确实反应出了载沣的一些性格。不懂权谋之术,做事只知道一味的强硬而不知道变通,就像现在这样,一当上摄政王载沣就直接喊出了要杀袁世凯的口号,然后就是处处找袁世凯的麻烦,弄得袁世凯都不敢去上朝了。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该做的事情吗?你就算真的要杀袁世凯那也得私底下慢慢来,这么直接挑明了是没把对方放在眼里吗?可是人家袁世凯也不弱啊。

    正是因为载沣的性格,所以才让商德全对袁世凯不是那么看好。载沣只知一味强硬而不知变通,这样下去早晚得逼反袁世凯。而偏偏袁世凯就呆在京城当中,如果载沣学着历史上的康熙一样突然下手,那袁世凯绝对死无葬身之地。即便是袁世凯死后北洋会造反,可是那个时候也已经晚了,没了袁世凯,那北洋还是北洋吗?

    而即便是袁世凯侥幸逃脱了京城,可是商德全依旧不看好他。北洋的势力是大,可是相对于全国来说却很小。在北方,除了北直隶、山东和河南之外,其余的地方可都是向着朝廷而不会向着袁世凯的,在南方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清一色的反袁世凯。而在这样的大局之下,即便是袁世凯侥幸攻破了京城,可是仗打下去北洋似乎还是没什么希望。

    所以实际上商德全对袁世凯没信心啊,而这也是前世他为什么慢慢疏远了北洋的原因。

第256章 各方的应对() 
听唐杰的建议还是不听,商德全心里犹豫了起来。听唐杰的建议,很有可能真的会像唐杰所说的那样,在一段时间沉寂之后迎来更好的前途。但也有可能彻底走入万劫不复。一旦朝廷铁了心处死袁世凯,那么商德全这个时候和袁世凯走的太近就很有可能受到更大的牵连。

    本来商德全在北洋当中只能算是一个一般的人物,在北洋里他并不突出,也不是袁世凯的死忠。可是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和袁世凯走的太近的话,则很有可能在未来会被朝廷当做袁世凯的死忠处理。本来他什么都不做的话,虽然会被朝廷免职,但是最起码还会被调往一个闲职上,可是如果和袁世凯走的太近的话,不但这个闲职没了,甚至连生命都会有危险。

    而且即便是袁世凯不死,商德全也得考虑袁世凯未来逐渐失势的可能。虽然袁世凯只要不死就有重新崛起的机会,但是那也不是绝对,万一在未来两三年里袁世凯手下的势力逐渐散去,或者他自己出现重大失误以至于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机会,那商德全跟着袁世凯也得一样倒霉。可以说唐杰给商德全的建议就是在赌袁世凯未来能够重新崛起,一旦袁世凯失败了,那商德全也相当于赌输了。

    对于商德全来说,听从唐杰的建议有很大的风险。可是如果不听,对于商德全来说结局也不是他所想要看到的。一想到自己被免职之后未来会被安排在一个闲职之上度过余生,商德全心里就一阵的慌张。对于将领来说,商德全这个年纪正处于大有作为的年纪,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商德全心里还有这远大的理想,这个时候就让他荒度余生,这真的是一件很令人恐惧的事情。

    不过后者比着前者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太可能有生命危险。即便是朝廷要铲除袁世凯,也不太可能会对商德全这种非核心北洋人下死手。而且一个闲职再差那也是官职,总要比最后什么都得不到要好。

    如果没有唐杰这封信,可能商德全还会慢慢的让时间来逼迫自己做出选择,可是有了这封信之后,这个选择立刻就出现在了商德全眼前。商德全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该有的决断他还是有的,所以既然唐杰提前让他面临了选择,那他也会做出一个决断来。

    当然,即便是果断,做出决断之前还有的考虑还是要有的,要不然那就不是果断,而是鲁莽了。所以随后商德全把自己一人关在了房间里面,然后详细的考虑起了各种利益得失。

    到目前为止在南昌知道唐杰带着五十四标去了鄱阳的庄守忠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离开商德全的协统部之后就回去休息去了。反正就是出事了也追究不到他的身上,所以庄守忠很心安理得,心里没有一点的压力。而商德全则脑子里全都想着该怎么选择,以至于都忘了把唐杰离开南昌的消息向上传递出去。所以这一晚上在南昌城里一切正常,不管是南昌的平民还是官府,根本就没人发现在江西新军里发生的异常,同样也没人知道唐杰和五十四标已经不再南昌了。

    同时,在鄱阳的李隽仁和黄述德等人在私下里商量之后,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他们很想让唐杰离开鄱阳,甚至是把他赶出去都可以,但是几人思前想后却不得不放弃这种大胆的想法。因为以鄱阳城里巡防营的兵力,他们面对五十四标的三个营根本就没有一点胜算,再加上唐杰也不是什么胆小怕事的人,如果双方真的发生了冲突,可能最后倒霉的还得是他们。

    所以,即便是再怎么不想,李隽仁他们也不得不接受了五十四标驻扎在鄱阳城的事实,同时也放弃了自己将唐杰赶走的想法。当然,该上报朝廷地方还是要上报的,说不定他们不行,朝廷就能够把唐杰赶走了呢?所以商量之后,李隽仁很快让人写了一封折子,然后连夜让人送往南昌,想要尽快禀报给巡抚衙门。目前鄱阳和饶州两级官府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从鄱阳赶往南昌送信的人赶了一夜的路,这才终于在第二天的早上及时来到了南昌城。不过这个时候他带来的消息却已经不再新鲜了,因为有关唐杰昨天带着五十四标离开南昌去了鄱阳驻扎的消息已经在南昌城中传播开来了。

    虽然昨天晚上庄守忠和商德全都没有像朝廷和江西巡抚衙门禀报这件事情,可是毕竟知道唐杰离开的不只是他们两个。事实上在军营里,所有的事情都知道五十四标离开的事情。晚上他们都离不开军营,所以也没办法向外传递消息,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军营却再也困不住他们了。

    早上,早早的就有江西新军里负责采购士兵外出之后快速的将唐杰和五十四标的事情传了出来。早上菜市场正是人多口杂的时候,再加上唐杰带着五十四标去鄱阳的事情也比较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所以这消息传出去之后,没过多久就被传开来了。随后,随着人流的移动,这消息便从菜市场传遍了全南昌城。

    而等李隽仁他们派来送信的人到了南昌城的时候,几乎全南昌城的人都在讨论着这件事情。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消息传出说朝廷要将五十四标调往鄱阳驻扎,所以很多人可以十分肯定的就是,这一次唐杰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经过朝廷的允许。唐杰是谁,那可是南昌城中知名度最高的人,再加上他此时大胆的行为,一时之间不少的人都在关注着此事的后续发展。

    此时,江西巡抚衙门,已经离任的沈瑜庆再一次出现在了这里。虽然沈瑜庆已经被免职了,可是他却还没有完全撒手巡抚衙门的公务。巡抚衙门毕竟是掌控者一省之方方面面的重要机构,在瑞良已经离开,新巡抚冯汝骙还未到任的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一个人管着,那巡抚衙门还不得乱套了啊?而巡抚衙门乱套了,那江西不也得跟着乱套吗?

    所以,在瑞良已经离开,冯汝骙还未上任之前,沈瑜庆还偶尔管着巡抚衙门的事情,并不是他要管,而是巡抚衙门的人遇到事情没法决断的时候总是去找他沈瑜庆,如此一来二去沈瑜庆也就时不时的来巡抚衙门管理一些事务。

    当然,沈瑜庆也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巡抚了,这个时候再处理巡抚衙门的事务算是不合规矩的,所以即便是他出面,他也只是在一些无关紧要或者比较急迫的事情上发表一下意见,而且他也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意见,至于最终怎么决断还是有巡抚衙门的人自己决断。而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其余的政务不管重要与否,只要不是特别紧急,沈瑜庆也是直接放到一边,等着冯汝骙上任之后让冯汝骙去管。要不然他把所有的事情都管了,那等冯汝骙上任之后面子往哪搁?

    而这一次,由于唐杰带领五十四标离开南昌去往鄱阳的事情比较突然,巡抚衙门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处理,所以才再次请出了沈瑜庆,想让他主持一下此事,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沈瑜庆和唐杰之间的关系,如果沈瑜庆能够利用私人关系解决此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沈瑜庆刚刚被请往巡抚衙门,鄱阳来报信的人也随之来到。当下,沈瑜庆不敢怠慢,接待了那人。等看完了李隽仁的折子之后,沈瑜庆当即心里一沉,他知道此事麻烦了。

    本来沈瑜庆还想过外面疯传的唐杰昨天率领五十四标离开南昌去鄱阳的消息不一定是真实的,很有可能是江西新军搞了什么演习,所以才让城内的民众误会了。可是看完李隽仁的折子,沈瑜庆心里再也没有任何侥幸,李隽仁的折子已经向他们百分之百的证明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唐杰确实率领五十四标出现在了鄱阳,而且还亲自向饶州知府李隽仁等人证实要在鄱阳常驻。

    如果唐杰还没有走,可能还有挽回的余地。可是此时现在,沈瑜庆知道事情糟糕了。他很清楚朝廷是绝对不会允许唐杰把五十四标带往鄱阳的,一方面是南昌城作为江西的省城需要有足够多的兵力守护,剩下一个五十五标两千多人来守卫南昌肯定是不够的。

    而其次,朝廷也不会放心唐杰独自把五十四标安置在鄱阳。虽然沈瑜庆对唐杰比较欣赏,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唐杰的心里对朝廷没有多少畏惧感,而他的作所作为也很让朝廷担心。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是绝对不会想看到唐杰独自带着五十四标在鄱阳低调的发展。在南昌,这里聚焦着全江西所有人的目光,同样朝廷以及其他省份的很多人也注视着这里,所以在这里唐杰很难无所顾忌的发展。而且在南昌,还有新军协统、江西巡抚等人可以压制唐杰,所以只要未来朝廷运作得到,完全可以达到压制乃至控制唐杰的目标。

    可是一旦唐杰离开了南昌去了鄱阳,那对于唐杰来说就相当于逃出生天,而对于朝廷来说则是放虎归山。鄱阳虽然也是饶州府治的所在地,可是毕竟和南昌相比还远远不如,在那里不要说朝廷和外省了,就是江西省内都没什么人注意那里,除了鄱阳自己人之外。

    没那么多人关注,唐杰就可以减少很多顾虑,然后在鄱阳安心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势力。同样,在鄱阳也没有可以压制唐杰的人,不管是新军协统还是江西巡抚,都很难隔着几十公里对鄱阳直接施加什么影响力。而这样一来,朝廷未来想要压制唐杰难度就增大了不少。

    沈瑜庆和弄清楚,如果唐杰只是一个管带,那还没什么。可是在唐杰成为标统之后,朝廷是绝对不会允许他带着五十四标跑去鄱阳的。可是朝廷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却已经发生,所以这家事情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最起码在江西和这件事情有关、应尽到监督或者阻止唐杰义务的人绝对会受到朝廷的惩罚。

    比如商德全,这一次绝对不会幸免,肯定会因为这件事情受到朝廷的处罚。还有那些朝廷暗中布置的眼线,那些人被安排在南昌就是为了监视唐杰的朝廷探子。身为汉人巡抚,虽然沈瑜庆没有接触过这些人,可是他绝对知道这些人的存在,平时他们都是和瑞良那个满人巡抚联系的。而身为朝廷的探子,他们却没有提前察觉到唐杰的意图,以至于唐杰一路畅通无阻的去了鄱阳,这些人全都算得上失职,在事后肯定会受到朝廷的惩罚。

    至于江西巡抚衙门,如果没有先前朝廷的免职决定,可能瑞良和沈瑜庆也都会因为这件事情受到影响。虽然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情而被直接免职,可是却也会多少对他们的仕途造成一点障碍。

    只不过朝廷之前对他俩的免职决定却相当于救了他们一次,在唐杰离开南昌去鄱阳的时候,他俩已经被朝廷免职,可以说这件事情最起码瑞良和沈瑜庆是不用承担责任的。所以,这个时候沈瑜庆到是不用像其他人那样揪心。

    不过沈瑜庆也不能完全放心,虽然原则上他不会被朝廷追究责任,可是如果朝廷真的要把这件事情牵连到他身上,那也不是不可能。虽然那样的话朝廷就有点得势不饶人了,可是这种为了打击报复而牵强附会的事情在中国也没少发生。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沈瑜庆还是需要慎重对待的。只不过,随后巡抚衙门的人提议让他处理这件事情的提议却被沈瑜庆给拒绝了。除非是傻子或者迫不得已了,否则没人会这个时候接手这种麻烦事情。毕竟接手了此事,那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最终没办法处理的让朝廷满意,那肯定会引起朝廷的不满。

    虽然有点推脱责任的意思,可是沈瑜庆处在官场上也不得不学会自保,要不然平白无故把自己牵连进去,那就太愚蠢了。这个时候沈瑜庆还是有很大把握不让自己受到此事牵连的,可如果接手了此事,那沈瑜庆可就不敢保证了,甚至可以说他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绝对处理不好这件事情,因为沈瑜庆根本就没有信心把唐杰从鄱阳弄回南昌。

    对于唐杰的为人,沈瑜庆还是很清楚的,这是一个胆大同样意志坚定的人,唐杰既然做出了决定,那么就不会轻易受到外人影响,即便是他沈瑜庆出面也是妄想。而对于唐杰这种掌控者军权的人,除非对方卖你面子,否则沈瑜庆还真没办法把唐杰怎么样?即便是唐杰不听从他的命令沈瑜庆也无能为力。

    沈瑜庆知道自己绝对处理不好唐杰这件事情,所以他才不会傻乎乎的接手此事。不过看在昔日同僚的面子上,沈瑜庆倒是可以给巡抚衙门的人稳定一下军心,然后给他们出出主意。

    虽然现在已经百分之百可以确定唐杰带着五十四标去了鄱阳,不过具体事情的经过却还是需要向商德全求证一下的。所以,很快在沈瑜庆的建议之下,巡抚衙门便派人专门前往城外的军营而去。

    巡抚衙门的人去的时候,商德全才刚刚起来,昨天晚上商德全想事情想得太晚了,以至于早上不得不晚起一个时辰来补充一下精力。而随后接待了巡抚衙门的人,商德全这才知道唐杰的事情已经传遍南昌城了,同时也才意识到,自己昨天晚上竟然忘了将此事上报。

    这么重大的事情商德全最起码昨天晚上发现之后就得立即上报给巡抚衙门以及陆军部的,可是他却足足耽搁了一个晚上,而且等巡抚衙门的人都来询问之后才想起来,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失职了。可是,想到这里的商德全却并没有出现紧张,反而镇定自若的将昨天唐杰带领五十四标出走的全过程详细的告诉了巡抚衙门的人。

    而等巡抚衙门的人走了之后,商德全这才慢悠悠的给陆军部发了一个电报,将这件事情上报上去了。不过这个时候的商德全依旧没有紧张,刚发完了电报,便悠然自得的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信了起来。

    商德全之所以早上醒来之后自始至终一点都不紧张,那是因为他心里早就已经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