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的一声,左立行一掌拍在桌子上,“秦风,你胆子太大了吧?既然知道是军国大事,你还敢随意胡言,最新的进攻方向,是二皇子亲自下达的命令,由公主殿下随身携带而来,打哪里,由朝廷决定,怎么打,由我决定,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

    秦风脸憋得通红,喘了几口粗气,重重地坐了回去。心里却是大不以为然,二皇子远在京城,离着这里十万八千里,前线是个什么情况,他知道个屁?大概又是要显现自己的英明神武吧,面对着地图,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进军路线,岂不知地图与现实之间,便与梦想跟现实之间的差距一样大,在地图之上,两条线路的距离或者是一样远,但在实际行军之中,却很可能相差着数日甚至十数日的路程,大军行进,可不是单人独行,没路也能淌出路来,那可是千军万马,一坐山峰,一个湖泊,都有可能让大军多耗费无数的时间。而在两军对垒之时,这种时间之上的差距一旦出现,黄花菜都凉了。特别是像自己带的敢死营这种部队,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面对的便是灭顶之灾。左帅这是想拍二皇子的马屁啊!想到这里,心里更是来气儿了。

    “我知道诸位心中或者都有秦校尉这样的想法,临战之前,突然改变定下的策略,会使我们面临极多的困难,不过这一次的确是不得已而为之,具体的情形,还是请郭老来说一说吧!”左立行转头看向那位老者。

    “诸位,在下郭九龄,在内卫任职。”郭姓老者的开场白立时让帐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内卫,大楚最神秘的一个机构,由皇帝亲领,相传内里高手如云,各行各业人才荟萃,专门替皇帝完成一些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当然其中最让众人恐惧的一项任务便是替皇帝剪除那些皇上不喜欢的人。

    “前不久,京城破获了一起西秦间谍案,抓住了隐藏在我们兵部的一名西秦奸细,此人在今年刚刚晋升为兵部员外郎,在对他的审讯之中,我们得知,先前左帅上报的此次作战详案,已经被他完整地泄露给了西秦,所以,在原本你们前进的道路之上,西秦已经设下圈套,正等着我们送上门去呢!”郭九龄道。

    此话一出,大帐内登时又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以及破口大骂之声,军旅之人,哪有什么文雅之辈,一时之间,什么污言秽语都出来了,堂堂的中军大帐,倒似是成了市井小民的集会之地。左立行与那郭九龄显然对此习经为常,不过居于左帅身侧的昭华公主显然极为不适,身体微微扭动,眼睑下垂,而他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张了张嘴,似乎又想说点什么,不过这一次他显然机灵了一点,看着满帐的将领那激愤之情,聪明的又闭上了嘴巴。

    “好了,一个个都是国家大将,成什么样子?闭嘴,听郭老继续说。”左立行敲了敲桌子,道。

    “有鉴于此,朝廷决定改变进军路线,将计就计,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改变原有的行军路线。为了保密,朝廷特意委派昭华公主前来慰军,而郭某则伪装成公主的护卫,前来传达最新的命令以及新的进攻线路。”郭九龄道。

    “现在诸位都明白了么?”左立行笑道。“西秦人想投机取巧,重创我们西部边军,我们这一次便给他们一个惊喜。”

    “左帅,末将有一个问题,想请问郭大人。”秦风不讨喜地又站了起来,道。

    “秦校尉有什么问题?”郭九龄盯着秦风,问道。

    “这个西秦间谍能爬到兵部员外郎的高位之上,很显然秦人在他身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西秦人也一定很重视此人,现在内卫既然破获了这个案子,抓了这个员外郎,那西秦人肯定也知道他出了事,既然此人已经出了事,西秦人不会天真地认为我们还会按照以前的方案行事吧?”

    郭九龄赞赏地点了点头:“秦校尉这个问题问得好,左帅,你在朝廷的邸报之上可看到朝廷有什么人员上的变化么?”他转头看向左立行。

    左立行摇摇头,“没有看到。”

    郭九龄微笑着看向秦风,两手一摊:“秦校尉,你看,什么变化也没有,这位员外郎每天还正常上朝下朝,回家吃饭睡觉。”

    秦风张大了嘴看着郭九龄,“这,这怎么可能?”

    “内卫办事,自有内卫的办法。现在这位兵部员外郎还在不停地向西秦人传输情报,而且这些情报都是真实的。”郭九龄笑道。

    “我明白了!”秦风点点头,坐了下来。正如郭九龄所说,内卫有内卫的办法,其实在敢死营中,秦风见多了各种各样阴狠的手段,但恐怕与内卫这种恐怖的机构比起来,只怕还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既然这位员外郎让内卫抓住了痛脚,他们可能有办法让这位员外郎乖乖地听话。

    “既然都没有问题了,现在本帅就开始分派此次的作战任务。”左立行的脸色肃穆起来:“此次,西秦人为了吃掉我们,一共调集了超过十万人的大军,而我们,此次的作战目标不是攻城掠地,而是将这支军队反过来吃掉,打掉了这支西秦军队,西秦的南部疆域将从此任由我们予取予求。”

    众人都是大笑起来。

    “秦风。”左立行厉声道。

    “末将在!”秦风霍地站了起来,敢死营敢死营,从来都是先锋,他自然知道这第一个叫到的名字就是自己。

    “为了迷惑敌人,你的敢死营仍然沿着原有线路向前。”左立行道,看着脸色一垮的秦风,他接着道:“你见机行事吧,不过要最大程度地让西秦人认为我们仍在沿着这条路前进,原有的计划没有任何改动。时间拖得越久越好,你在行伍多年,经验丰富,我相信你能办好这件事,而且,你的行动也是我们这次大军行动的胜负手,如果你露出了破绽,那这一次的精心谋划,只怕便要无功而返了,真要这样,到时候,可别怪我军法无情。”

    “末将晓得了!”秦风意兴索然地道:“我们敢死营反正一向干的就是这种活儿,大帅放心吧,我们会做到最好的。不过战后,我们敢死营可要头功,活下来的人,得到的奖赏得是最丰厚的一份儿。”

    “那是自然。”左立行笑道。“做好了这件事,你就不再是校尉了,本帅会向上朝廷为你请功,晋升你为副将,你在敢死营中六年,也该升一升了。”

    左立行此言一出口,帐内立刻响起一片啧啧之声,绝大部分人都是露出了艳羡之色,当然,也有替秦风欢喜的。像秦风这样,在敢死营中当校尉一当就是六年的,当真是绝无仅有。不过看着秦风撇撇嘴的模样,明显的不以为然。

    帐中只有昭华公主身后的那个年轻护卫,眼中露出恼怒的目光。

    不过像这样一个轻浮的家伙,大帐之中这些将领,自然是将他直接忽略了。

    有书友说怎么搞出内功,武术啦,这还是历史吗?其实加进这些,只是想让有更多的看点,让主角有更多出场的机会,这只是佐料而已,主菜当然还是庙堂决胜,战场争雄的,各位放心啦!另外,看到有书友在书评区内猜剧情,枪手可就兴奋了,想当年在马踏的时候,多少书友跟枪手赌剧情而割了小**啊!哈哈哈!期待赌局!)

第六章:千年传言之祸() 
昭华公主闵若兮将手中还冒着热气的精致瓷盏放在了面前的红木案几之上,长长的睫毛眨动,看着坐在一侧的郭子龄,“郭老,西部边军这一战,究竟有几成胜算?”

    郭九龄微笑着颔首道:“公主殿下不必忧心,这一战,必然万无一失,只怕现在西秦还在为他们在我朝高层有他们的鼹鼠而沾沾自喜呢,而且这个鼹鼠到目前为止,所送回去的情报,都是真实可信的。只怕他们万万想不到,此人早已被我们所擒获。这一次西部边军一旦大胜,二王子必然声势大涨啊,如今太子殿下的东部边军在与东齐的对抗当中连吃败仗,而西部边军这一次大胜的话,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啊!想必王上心中的天秤又要向二王子这边倾斜几分了。”

    听着郭九龄的话,闵若兮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一双好看的丹凤眼中,闪现的却是厌恶的神色,太子大哥闵若诚,二哥闵若英,这些年来的相争却是愈来愈激烈了,朝堂之上,支持太子大哥的文臣占据了上风,但在军队之中,却是二哥闵若英更有实力。而且像内卫这样的皇帝亲军,如今却也有了明显的倾向。

    太子哥哥是文人,儒雅端方,不像二哥那样,自小文武双全,却豪侠任气,深得军中将领喜欢。

    两个哥哥相争,却让夹在中间的闵若兮难做人了,在南越,皇家人丁不旺,闵若兮虽然是一个女子,却也是要出来主事的,手中掌控的集英殿,照样人才云集,是南楚朝廷控制江湖的中枢所在。昭华公主闵若兮,本身也是自小习武,身手足可挤入一流高手的行列之中。

    “公主,微臣也知道您的苦衷,可是这皇位之争,总是只有一方能胜出,您是不可能不偏不倚地站在中间的,如果您仅仅是一位公主倒也罢了,可您掌控下的集英殿却高手云集,对江湖控制极为严密,这样的一股实力,又怎么会让两位王子视而不见?”郭九龄劝道。

    “都是我的哥哥啊!”闵若兮叹道。

    “公主,二王子殿下可是与您一母同胞,比之太子殿下总要亲近一些吧!”郭九龄轻描淡写地指出两位王子与公主之间细微的差异。

    “可是太子哥哥从小对我,却也是亲厚有加,照顾得无微不至。”闵若兮微微有些惘然,“我又怎么能对不起他?”

    “公主殿下,微臣也知晓您的难处,可在您的内心深处,只怕还是偏向些二王子的,不然,这一次您也不会请旨到西部边军来了。”郭九龄轻笑道:“只怕现在,大王子的智囊们,已经将您列为要对付的对象了。”

    “你胡说些什么,我这一次请旨离京,只是想避开京中那无休无止的相互倾轧罢了,身在京中,就是不想卷入其中也不可能,唯有离开,方能置身事外。”闵若兮摇头轻叹道。

    “可是西部边军的左帅,一向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二王子的。”郭九龄笑道。

    闵若兮怔了半晌,低下头来,看着身前案几之上,那仍在袅袅升起的热气,茶中的香味在大帐之中弥漫,心里却是一片苦涩,自己在内心深处,终究还是偏向些二哥么?

    “公主殿下不必烦忧,此也是人之常情。”郭九龄宽解道。

    “郭老,你们内卫为什么也介入这储位之争,就不怕父皇知道,降罪于你等么?”闵若兮转了一个话题。

    “其实只是微臣支持二王子而已,而另一位内位副统领杨健却是大王子的铁杆。至于大统领么,他是只认陛下的。其实陛下又何尝不知道内卫的之间的争斗么?以陛下的英明神武,心中自然都是清楚的,可是陛下却能容忍这一切。因为陛下清楚那张椅子之上坐着的必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不危害国本的情况之下,相互之间的争斗,将使得二位王子高下立判。”

    “为了选出这样一个人,就必然要手足互残么?”闵若兮微微摇头。

    “其实陛下心中只怕早已经有了定论了。”郭九龄胸有成竹地道。“太子殿下在储位日久,但执政理念与陛下却日益不合,太子殿下宽仁,主张治国以宽,与友邻和睦相处,这说不上什么错,但于当世而言,却绝非国家之福,只不过太子殿下羽翼丰厚,又从不犯错,陛下即便是想换人,也没有任何借口,但如果二王子主导的这一场大战大获全胜,拿下了西秦的南部疆土,陛下便有借口推动易储之议了。”

    “大哥的政念有何不对?”

    “公主殿下,当今之世,四强对峙,南楚,西秦,北越三国实力相若,继承了原大唐绝大部分国土的东齐最为强大,楚秦越三国,无不是殚精竭虑,一边抗衡东齐,一边却又互相算计,都想扩充自己的实力,而东齐皇帝每日所思,却是要恢复昔日大唐一统天下的大局,如此凶险之局面之下,宽仁,只怕就是亡国之兆。大楚需要的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一个能够率领大楚南征北讨,一统天下的英主。”

    “也是你们军方建功立业,封候拜相的机会,是么?”闵若兮语带讥讽地道。

    “是的。”郭九龄毫无羞涩地道:“军人,渴望的就是在沙场之上建功立业,所以,二王子在军中根基雄厚。大家都盼望跟着二王子成就一番英雄事业。”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这天下,就不能太平几年吗?”闵若兮眼中尽是不忍之色。

    “公主殿下,这便是大势,如果我们大楚不紧跟大势,必然会被秋风扫落叶一般扫入历史的尘埃,当年大唐何其强大,可一旦失去进取之心,抱残守缺,终究落得身死国灭,宗庙不保,前车之鉴,岂能重蹈覆辙,国之争战,不进则死。”郭九龄淡然地道。“公主殿下,您是大楚皇族,自出生,便背负着无法脱去的义务,说句不中听的话,国灭,像微臣这样的,或者还有另外的路可走,而您,又能怎么样呢?

    “东齐皇室百多年来,仍然有一个组织在不停地追索,斩杀那些流落在外的李氏族人,这有必要么?百年时间,李氏早已烟消云散,就算尚有余孽,也早已成不了气候了,曹氏虽得大位,却心胸狭窄至此,可叹,可悲!”

    “殿下,这关乎着一个传闻,当年李氏开国之帝李清英明神武,世所难敌,赤手空拳,在短短十数年的时间,便名震天下,不到四十便平定天下,建起了传承千年的大唐帝国,而这位大帝的来历,却从来都是一个秘,当年大帝自述的那些个人来历,在后世史学家们的考据之下,居然全都是假的。大帝本人,就好像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人一般。相传大唐帝国皇室曾有遗卷留下,说千年之后,大帝便将转世重生,而转世重生之人,也必将是李氏子弟,当年曹文定可是大唐重臣,与大唐皇室的关系盘根错节,多有联姻,想必对这个传言也是知晓的,一直以来,世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但曹文定在篡位成功之后,不但大肆追杀流落在外的李氏族人,连自己本族之中,有李氏血脉的子弟也是绝不放过,杀了一个干干净净,这才让其它人相信,这不是一个谣传,不然曹文定不会将自己的族人也杀了。要知道,当年杀掉的,便有曹文定嫡系一脉的一个支族,只因为这个支族与大唐皇室联姻,身上有着大唐皇室的血脉。”郭九龄叹道:“公主殿下也是通读史书之人,如果这个世上,当真再出现一个像李清大帝这样的人物,敢问世间,谁人能挡?”

    “李唐皇室传承千年,子弟何其多也,岂能杀尽杀绝?”闵若兮摇头道。

    “多杀一个,便少了一份可能。”郭九龄道:“其实不仅是东齐曹氏,便是其它三个国家,一旦发现李氏之人,还不是立刻杀了,大家谁也不想那个传言变成现实。只不过大家不像东齐那样,如此的郑重其事地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罢了。”

    “一人之余威,千年之后,还能震慑世人如此,李清大帝,当真是让人可敬可佩,可恨闵若兮晚生千年,无福得见此人容颜啊!”闵若兮憾然道。

    “纵使千古一帝,却也无法让子孙后代绵延不绝,如今反而因其之威而给后世子孙带来无穷灾难,不知李清大帝泉下有知,该是何感想呢!”郭九龄微笑道:“人死如灯灭,终究是只顾得眼前,看不到身后了。”

第七章:抹香水的男人() 
两人一时之间都是唏嘘不已,想想史书之上所记载大唐最盛之时,威凌四海,军旗所指之处,四夷宾服,那时的大唐,当真是万国来朝,即便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海外夷国,也不得不远涉重洋,每年前来朝贡,往往是这一拨前来朝贡的使臣,还没有离开大唐,另二拨又要开始出发了。因为彼时的大唐,不仅陆上无敌,海上水师,更是横扫天下。

    可是如今这种盛况已经不再,海外商队虽然依然往来濒繁,但那些夷国,却再也不曾来朝了,分裂的大唐成为四个国家,彼此之间战乱不休,曹氏的大齐虽然实力最强,却也受到了势力较弱的另外三国的联合对抗,不得不将目光投注到大陆之上,海外实力不断收缩,到三十年前,大唐的最后一块海外领地也宣告脱离了大齐独立,大齐的海上水师,比之大唐最盛之时,只不过余下了十分之一的力量。而另外三国之中,也只有南楚还保有水师的编制,但这支水师,除了打打海盗之外,哪里还有余力远征海外?

    “如果当真有如李清大帝当年那样的绝世之才出现,或者也是一件好事,大中华之威,再度慑服四海,亦是大快人心呢!”闵若兮半开玩笑地道。

    “公主殿下慎言,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按照那大唐遗训,此人也必然是李氏子弟,只怕于他而言,齐,楚,越,秦四家皇室,都是罪人,都是背叛大唐的大逆不道之人,他若得道,首诛者便是这四家皇室族人。”郭九龄正色道。

    闵若兮憾然摇摇头,心道这郭九龄一点幽默感也没有,煞是无趣。

    “公主殿下,在下能进来么?”大帐之外,传来一个温柔而谦卑的声音。正是那个在大帐之中被秦风扫了面子的年轻护卫。

    听到这个声音,闵若兮的脸色微微一沉,今天这个年轻人在大帐之中的表现,可真是有**份,闵若兮能从那些将领的眼神之中看到轻视。

    “公主殿下,杨致毕竟年轻,像他这种家世的人,年轻,英俊,有才,自然免不了会有些轻浮,这也是免不了的嘛,公主殿下还得得给杨相留些体面,不必苛责他了。”郭九龄轻声相劝道。

    闵若兮心中一晒,这杨致是当朝左相杨一和的儿子,从小拜在楚国剑术大宗万剑门之下为徒,论起资质,倒也是上上之选,竟然将万剑门之中最为难练的御剑术练得已颇有几分火候,在年轻一代之中,也算得上是天之骄子了。不过这一次自己前来西部边军,左相杨一和将他的儿子塞到自己的护卫队之中,心中究竟打得什么主意,难道自己不清楚么?一路之上,这杨致便如开屏的孔雀一般,时时不忘在自己的面前展现他那自以为漂亮的羽毛,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