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子苏灿微笑着连连点头,不过那满是敷衍的神色,便是一边的乐公公,也看得一清二楚。

    “乐公公,给苏公子看座。”秦风道:“再泡一杯好茶来,苏公子,你老子走了,现在可以敞所欲言了。”

    “谢陛下。”苏灿倒也不推托,站了这好半晌,他这体魄,着实也有些累了。“其实先前父亲大人所说的有些片面了,他过惯了量入为出的日子,总想着家里得有些余钱,对于一个小家而言,那是没有错的,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却是大大的不对了。”

    “哦,那你认为该当如何?”秦风问道。

    “陛下,就像先前父亲所说,工部要兴修水利,要修路,要整河堤,提出了上千万两银子的预算,似乎一下子就要把国库搬空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要是这上千万两银子流出去,能给咱们大明帝国所带来的经济活力,那也是极为可观的啊!”苏灿端起茶来,轻轻地抿了一口。

    “愿闻其详!”秦风适时地接了一句。

    “陛下,这一千万两,假设全部都投入进去,那么起码有九百万两会流入到市场上吧,他们要用来购买各种原材料,要雇佣人力,钱就会这样一级一级的流转开来,其实每流转一层,国家都是可以从中获得税收的,就算是人工,他们拿到了钱,总要用吧,没钱的时候,只能勒紧裤腰带,但用了钱,他们当然会用是吧,只要用,钱就会流入到商家手中,而我们又能从商家手里收到税,所以说,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投入了一千万,但实际上我们的支出,并没有这么多。”苏灿加重了语气:“重要的是流动,而不是将钱砸在手里,国库里一分钱也没有不要紧,只要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在健康运转,在源源不断地循环之中,那钱就会生钱。”

    “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话,不过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秦风笑着举起钱论:“从你的这本书里面,我也拜读到了相同的论调。”

    “陛下,我在钱论里面提到了一种超额预算,不知您注意到了没有?”苏灿放下了茶杯,目光炯炯地看着秦风。

    “看到了,打个比方说,你父亲说明年我们大明帝国的收入大概是三千万两白银,于是他便将明年的各项开支预算为三千万两,而按你的说法,便可以多预算个四五百万两的样子。”秦风笑道,“是这个说法吧?”

    “差不多吧,这种超额预算,真要说起来比较复杂,特别是确定超出多少才不会崩盘更为重要,但陛下,虽然看似多支出了,但对于经济的拉动却是不容小觑啊!这种预算方法,其实是一种经济扩张政策,善使此种方法,必然会让国家经济充满活力。”

    秦风点了点头,“钱论我虽然认真读了,但说实话,里头很多东西我并没有看懂,不过我也不必要太懂,知道一些也就足够了,细节方面的事情,自有你们这些行家。苏灿,前几天我在城里逛了一逛,发现我们大明帝国里,流通最广的居然是齐国的铜钱,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苏灿点了点头:“前越的铜钱质量太差,相比起来,齐国铜钱的性价比更高,陛下可能不知道,齐国铜钱在市面之上一两银子只能兑到**百文,而前越铜钱,却能兑到一千二百文,而老百姓手中现银一般不多,大多是用铜钱,但官府收税,却又是收白银,这种差价,老百姓自然更喜欢齐国铜钱。其实这已经说明,前越的货币系统已经濒临崩溃了。”

    “而且大量的白银会流向齐国,最终会导致我们大明帝国出现银荒,这是另一种经济上的掠夺。”秦风沉声道:“所以,我要重铸我们大明帝国的货币体系,废除前越的钱政。”

    “陛下是要重铸大明铜钱?”苏灿问道。

    秦风摇了摇头:“即便我们重铸大明铜钱,但只怕也会在与齐国的竞争之中败下阵来。我准备做的发行一套全新的货币体系。我准备发行纸币,以此替代现行的金属货币。”

    “纸币!”苏灿震惊的呼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满身的肥肉都在震颤,“陛下,滋事体大,必须得小心再小心,一个不好,这会出大事的。”

    “我知道,所以才这样慎重。”秦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既然你们昌隆钱庄能发行银票,而且流通全国,为什么我大明帝国就不能发行一种类似于这种银票的纸币呢?”

    苏灿咽了一口唾沫,想说这完全是两码事好不好?但看着秦风的神色,他知趣的没有做声。

    “看了你的钱论,我对货币发行有了一点点那么模糊的认知。你父亲说,我们明年大约有三千万的预算,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发行三千万的纸币,国库里有这些现银作储备,这个发行量不过份吧?”

    停顿了一下,又道:“按照你的超额预算理论,我们甚至可以多发行几百万两对不对?”

    “陛下,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历史之上,不是没有发行过纸币的,可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此事,须得谨慎从事。”苏灿道。

    “你说的那些事,我都了解过了。”秦风认真地道:“他们失败的缘由,无一例外,便是滥发,毫无节制地印制纸币,既有前车之鉴,我们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我的想法便是以金银为纸币的估价模本,严格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可以超发,但必须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而你所说的国家信用,更是重中之重,只要国家信用没有问题,我相信,我们的纸币便不会出现问题。”

    “陛下,还有百姓的使用习惯。”

    “习惯是慢慢培养起来的。”秦风轻笑起来,“纸币发行之后,国家收税,只收纸币,各类费用,也只收纸币,军队的薪饷,官员的薪俸,都会以纸币支付。以后朝廷相关采购,包括军队的各项采购,都只能使用纸币去支付。商人们要做这些生意,便只能接受并使用纸币。”

    苏灿沉默不语。

    看着苏灿的神色,秦风道:“当然,这还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苏灿,你想一想,铜钱也好,现银也好,使用起来都不是那么方便吧,银票没有小额的,而老百姓们手中多是铜钱,平时携带也并不容易,真要让纸币流通开来,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吧。这件事,你回去好好的考虑一下。我准备让你来负责这个事情,你可以组织一个机构,找到你认为合适的人手来筹备这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做好了,你就是下一任的户部书。我可以跟你明说,到了那个时候,你这个户部书,比起你父亲的这个户部书可就不能同日而语了。你准备接受我这个任命吗?”

    苏灿咬着嘴唇,躇踌不语。

    秦风扬了扬手中的钱论,“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出,你有着很大的野心,我从中读出,你实际上是想建立一个经济帝国,我给你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假如你能把这本书中的所有设想变成现实,那你的经济帝国便算是成功了,而我大明帝国,也将借此傲视群雄,正如你在书中所言,权力的斗争,最终都会落实到金钱的斗争上来。富国强兵,摆在头里的,终是富国二字。我所希望的,便是到最后,我们大明帝国不仅在武力之上凌驾全雄,同样的,我们的货币政策,经济政策,同样能够随意支配其它国家,到了那个时候,天下一统,有何难哉?”

    苏灿脸上的肥肉抖得更厉害了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秦风手中的那本钱论,霍的站了起来:“陛下,我做。”

第六百二十七章:给你一个四品官() 


    看着这个其貌不扬,却胸有经纬的白胖子,秦风眼角露出淡淡的笑意,能写出钱论这样的大作的人,当然不是一般的人物,苏开荣仅仅把他看成一个经营钱庄的好手,未免太小瞧他了。倒不愧是老户部的儿子,对钱的理解,的确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好,既然你接受了这个任务,那你就得退出昌隆钱庄了,同时,你们苏氏在昌隆钱庄的股份也得退出来,你以后将建立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再在昌隆任职不免有瓜田李下之嫌。”秦风微笑道:“想来以你们苏氏现在的地位,昌隆其它股东也不敢亏待你们。”

    白胖子却是嘿嘿一笑,“陛下您即实不说,我也会立马退出,如果朝廷决意要重建这样一整套货币体系,这些钱庄的好日子也就要到头了,只要让我真的做成了,哪里还有他们生存的空间,即便有,那也只是一点残羹冷炙了,此时不退出来,等着到时候血本无归么?”

    “那倒也不见得。”秦风笑着,有些吃惊于对方的敏锐,“天下大得很,即便是朝廷,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意都做完的。”

    “陛下,您觉得这是一门生意?”

    “难道不是吗?”秦风道:“我想让钱生钱,钱赚钱,说到底,也就是一门生意而已。这门生意是兴隆还是最后破产,那就要看你这个掌门人了。”

    “不然不负陛下所愿。”苏灿胖乎乎的脸上,露出了肃穆的神色,“陛下虽然说这是一门生意,但这门生意却太大了一些,可不仅仅关乎着金钱,更关乎着国家的命运,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的。”

    “你有这个想法那是极好的。”秦风点了点头:“跟我说说你们昌隆钱庄吧,昌隆是前越排名第一的大钱庄,你们平时的头寸一般保持在多少?”

    “回陛下,其实钱庄的压库银也并不多,整个钱庄一年的流水多达上千万两银子,但压库银算上所有的分店,也不过百来万两银子。”苏灿道:“大客户将银子存进来,我们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这些客户从存进银子到取出银子,是有一个时间差的,我们便利用这个时间差,将银子再高息放出去,从中赚取高额利息。”

    “不怕放出去的银子收不回来?”秦风问道。

    “当然也有。不过钱庄在放银子的时候,也是有考量的。”苏灿道:“一般的那些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足迹的家伙,怎么可能从昌隆贷出钱来?一般我们都是给那些坐地户放钱,他们有家有业,自然不愁他们不还。另外,就是商人了,他们需要调剂头寸的时候,也会来找我们给他放钱,当然,这种短期的放款,具有风险,利息也就高得多。”

    “要是他们不还怎么办?”秦风问道。

    “一般而言,不存在这种风险。”苏灿道:“当然,也有做生意失败,破产了的,对于这种身无长物,一贫如洗的家伙,我们也只有自认倒霉,但这种事情还是极少的。在放款之前,我们都会对贷款者有一个调查,确认他有还款能力。或者质押也可,担保也可,总之是想法设法将风险降到最低。”

    秦风点了点头:“为什么你们只做大客户的生意呢,你们没有想过,其实老百姓们手里的钱也很多吗?当然,单个的平民百姓的确手里没有多少钱,但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手中的钱集合起来,那可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比方说咱们越京城,现在有近一百万的人口,要是每个人在你们那里存十两银子,这数字可就是你们一年的流水了。有了这笔钱,你们的生意岂不是能做得更大?”

    “陛下,我们替人保管银子,那是要收费的,老百姓手里钱不多,岂会放在我们这里来?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接这种事情,这完全是赔本生意嘛!”苏灿道。

    秦风微笑地看着他。

    苏灿说着说着,声音也渐渐的小了下来,他也突然转过弯来了,一个老百姓的钱不值一提,但千万老百姓的钱加起来,那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

    他咽了一口唾沫,怔怔地看着秦风。

    “为什么要收人的保管费呢?”秦风看着胖子,道:“打个比方,我现在把钱借给你,你去投资一笔生意,那你是不是要给我息钱?”

    “那是自然的。”苏灿点头道。

    “这就对了,为什么不能让老百姓把钱存到钱庄去,不但不要保管费,钱庄还倒给百姓息钱,如此一来,便能钱生钱,我想老百姓们还是很乐意的,将这些零散的钱集合起来,钱庄便可以去投资回报更大的生意,你们付给百姓的利息,肯定要比他们贷给别人的利息要低很多,这一进一出,不就把钱赚了吗?”秦风问道。

    “陛下英明,草民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过这样的事情?”苏灿喃喃地道:“有时候我们还愁头寸调剂不过来,如果能这样做,我们只会担心找不到回报率更高的生意。”

    “这些事情,你回去好好想想,准备怎么做,给我尽快地写一个条陈上来,原来的户部衙门搬到皇宫外之后,老衙门便空了下来,一直还没有处理,我把那块地方交给你,作为你这个新部门的办公场所,你自己去找合适的人组建这个衙门,你嘛,我给你一个四品的官帽子戴,下头需要的人,你看着上报吧。但有一条,必须是能实实在在做事的。不然的话,当心吏部清查找上你的门,到时候我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陛下放心!”苏灿稍稍有些兴奋,他老头子干了一辈子,在大明帝国也只混了一个三品,自己这啥事还没有做呢,便是四品官员了。“我需要的人,都必须是行业里的熟手,这一行里我清楚得很,那些人能做事,那些人有想法,那些人与我志同道合,我找来的,必然都是这个行业里的翘楚。”

    “好了,那就这样吧,你回去做事吧,平素有事,与你父亲多商量,不要瞧不起他,干了一辈子户部的人,对这一行,了解得不会比你差。”秦风笑道。

    “是。”苏灿躬身行礼,转身走了出去。

    老户部苏开荣被秦风撵了出来之后,回到外面的户部衙门里头,那里有心事做事,整整一个坐立不安。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在钱庄的经营上头,的确是有些天份的,但现在陛下问的可是国政大计,从未涉足政坛的儿子岂会知道这里头的凶险?

    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前些年鼓捣出来的一本钱论,居然让陛下给盯上了,早知道如此,当初儿子写出来的时候,自己就该将其烧得一干二净。可笑那时的自己,还深以为自豪,每天还揣几本在怀里,见人就送呢。倒不是要推销儿子的想法,而是想让那些一直嘲笑自己虎父犬子的家伙们看看自己的儿子也是有才的。

    悔不当初啊!苏开荣只觉得心火旺旺的,一连喝了好几大杯凉开水,还是觉得口渴难耐。

    “书大人,书大人。”一个户部官员颠颠的跑了进来,“公子出宫了。但是公子没有往这里来,而是径自回去了。”

    “混帐东西。”苏开荣骂了一声,转身便往外走,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官员道:“今日我身体不舒服,告假了。”

    官员笑着道:“书大人尽管去,苏公子被陛下看重这可是好事啊,能让陛下在百忙之拔守冗相见,而且一谈就是这大半天,可见苏公子马上就要飞黄腾达了啊!书大人,我这里可提前恭喜了,到时候可别少了我们一顿酒喝。”

    苏开荣唉声叹气,“你不知道呢,这是福是祸谁知道呢,就我那儿子,你也不是不认识,那是做官儿的料么?”

    一路急赶回家,看到的却是苏灿正与他的母亲自己的老婆说着什么,老婆子那张脸,笑得简直要开花了。一看见苏开荣踏进门来,苏灿还没有说什么,老婆子却是欢喜的喊了出来:“老爷,你也知道了吗?咱们的儿子有出息了,陛下可是亲自封他做官了。”

    苏开荣瞅着儿子,沉声问道:“你答应了?”

    苏灿点点头:“是,父亲,我答应了,替皇帝陛下重建大明帝国的货币体系。”

    苏开荣大怒,劈面便是一个巴掌扫了过去。

    别看苏灿胖,身后却敏捷得很,一个缩身,已是躲到了母亲身后:“爹,你可不能打我了,我现在也是四品大员,回头就会有官服大印送到家里来,你以前的老户部衙门,就是以后我的衙门了。”

    “我管你什么四品大员,你就是一品大员,也是我的儿子,我想打就打。”苏开荣怒气冲天。

    “老爷你这是干什么?以前灿儿不愿当官你也打,现在跃上枝头成凤凰,一下子便成了四品大员,你也要打,灿儿可是你亲生儿子,不是路上捡来的。”老婆子抓住苏开荣的袖子,怒道。

    “你,你知道什么?这个官儿,搞不好就是要掉脑袋,甚至祸及九族的事情啊!”苏开荣一下子蔫儿了,坐在哪里:“灿儿不知好歹,这事儿,岂是能随意碰的?”

第六百二十八章:出云郡() 


    出云郡,位于秦,楚,齐三国交界之处,版图不大,狭长的区域之内,更多的崇山峻岭,滩涂湖泊,极其穷困凋蔽,虽然归齐国所有,但历来都是齐国流放罪犯的所在。年代一久,这里便山匪湖匪横行,齐国在这里的统治基础极其薄弱,土匪的话,比官府的话要有作用的多。一郡之守,政令不出郡城。

    聚集在这里的齐国罪犯愈来愈多,慢慢的便形成了气候,形成了一支支或大或小的土匪队伍,除了偶尔会袭击齐国本土掠取物资之外,更多的,他们是向楚国境内劫掠,使得楚国边境深受其苦。

    这些土匪战术极其灵活,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时而聚集,时而零散,让楚国空有强大的武力,也无法捕捉这些匪徒,一来二去,受够了楚国人,终于换了战术,一批批的在楚国犯了大罪的囚犯被秘密的送到了这里,给一匹马,一柄刀,便由他们自生自灭。几十年下来,这些莫名其妙获得了一条生路的楚国囚犯,终于也有不少人在这里闯出了名堂。秦人也看出了便宜,有样学样,不过于秦国而言,倒不由特别的送罪犯过来,本国活不下去的秦人,也成群结队的到了这里,因为这里没有律法,没有管制,拳头硬,刀子快的人便有话语权,便能获得足够的资源。

    三国穷凶极恶之徒汇集在这片区域之内,划分地盘,收取保护费,劫掠过往客商,而更多的,则是扮演着一种销赃者的身份,许许多多在本国见不光的物品,通过一个个的渠道汇集在这里,然后由这些匪帮之间彼此交易,然后通过另一方,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另一个国家之中,即便事后受损失的一方发现线索,也是鞭长莫及,根本就无法追回。当然,匪帮之间也经常展开相互之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