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明白。”廖辉点头,心中却是有些嘀咕,朝廷中的大将不能来指挥,那陛下指定的这个人会是谁呢?肯定不是无名之辈,不然陛下怎么肯将这样重的担子交给其人?

    “为了弥被正阳郡实力的不足,鹰巢的鹰隼会在近期以各种名以抵达正阳郡,战事爆发之前,他们会协助廖郡守你清理城内李葛二氏的人,清理完成之后,这些人亦可集结成军。田将军,鹰隼这一次抽调到正阳郡的能有多少人?”

    “回陛下,鹰隼能集中到正阳郡城的一共是五百人,当然这五百人都是老手。其中一些现在已经就位,潜伏到了李葛二氏一些重要人物的身边,最差的也都能随时碰到这些人。”田康微笑道:“到时候,只消一声令下,李葛二氏在城中的重要人物,都会在第一时间消失。”

    “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布置,一定要做到精细再精细,朕不想与蛮人多纠缠,只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这个隐患拔除掉。”秦风道:“当初对北地四郡围而不打,一是因为国家财力不继,二来战士们多年征战都已疲劳,三来嘛,朕也是存了练兵的心思,拿蛮人练练手,嘿嘿,想不到最终竟然还钓上了李维葛乡这二条大鱼,也算不错,正阳郡的事情倒是可以一并解决了。此战过后,正阳郡当海清河晏,朝廷政令上下畅通,为大明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战事终究还是要绵延到正阳郡来,此战过后,正阳郡也还是会受到较大的损失的。”王厚叹息道:“李葛二人,猪油蒙了心,老老实实的不好么?”

    “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不能尽想着好事,此战只要尽快解决,那么便能将正阳的损失降到最低。到时候有廖大人这样本乡本土的官员出来安抚人心,恢复局面,用不了多久,正阳郡便会恢复到战前的状态了。”

    听了秦风这话,廖辉心中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头,不管怎么说,陛下还没有打算过河拆桥,此战过后,自己还能发挥作用,只要立下的功劳足够大,便能赎清以前的罪过。

    “陛下,只是我还有一个疑惑,陛下怎么就能料准李葛二人最后会与蛮人勾结起来,打开防线,让蛮人长驱直入呢?”

    马猴冷笑:“这还不简单,他们与蛮人走私了这么些东西,这就是现成的证据,敢不听蛮人的话,他们就活得长么?蛮人只消拿着这些证据稍稍威胁,这二个狗东西便必然会言听计从。”

    “不只是如此!”秦风皱了皱眉,“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秦人也会作怪!”

第七百二十三章:齐人要动手() 
一身便装的郭九龄从一家楚人开的店子里走出来的时候,眉头紧锁,显得忧心忡忡。顶点 S.C更新最快

    自从出云郡被齐人当作礼物送给明国之后,楚明之间,便有了一条路上的通道,当然,齐人期盼的明国与楚国之间的剑拔弩张并没有出现,相反,楚人居然很大方的直接将边境上的驻军撤走了。这一招,让齐人有些大出意料之外,同时也在猜测明楚之间是不是达成了什么协议。

    齐人最担心的,便是楚人与明人结成同盟,这对于齐国来说,可是极不利的。明国不比前越国,战斗力强悍的明军,能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挠。特别是他们正在与楚国作战的时候,更不希望明国进来掺一脚。

    以前的所有种种,都是齐国希望明国掺合到楚齐大战之中来,而明国建国之初,致力内政,发展经济,的确置身事外,齐人也算是初步达到了目标。

    齐人对楚战争,虽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将战场压到了楚国境内,但远远还说不上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闵若英重新启用程务本之后,虽然在战场之上并没有能扭转劣势,但务实的程务本却一直在致于在昆凌关之后打造第二条防线,一年下来,已经初见成果,这样,即便是昆凌关出了问题,齐人也不可能长驱直入。

    程务本很清楚齐楚两国的实力,从来都没有指望过楚人能真正的战场上击垮齐军,拖,磨一直便是他的策略。

    齐人也看到了这个现实,即便现在击败罗良,但楚人的第二条防线,仍然会挡住他们,真正击败楚国还是遥遥无期,但身边的明国,却已经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秦风整合明国内部的事务太过于迅速,大大的出乎了齐国上下的意料之外,如果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亲手养大的这只小老虎,便会迅速蜕变成一条能伤人的猛虎了。

    必须尽早将其扼杀在摇蓝之中。

    这便是齐人的算盘。在齐人的想象之中,与国运长久,底蕴深厚的楚国来说,对付明国,肯定要简单得多。

    现在楚人在战场之上已经被齐人压得喘不过气了,昆凌关摇摇欲坠,楚人自顾不遐,此时正好腾出手来对付明国,想来楚人也会借着这个机会喘一口气。

    而且齐人也料定,楚人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横插一杠子。

    明国这头小老虎,是齐人一手养大的,当然,在养大这头小老虎的时候,齐人也留下了一些后手,蛮人所建立的燕国便是其中之一。

    这家楚人店子,实际上是属于楚国内卫的,各国虽然彼此敌对,但各个国家都在对方有一些摆在明处的谍子,这些谍子,实际上就是用来交换对彼此有用的情报。他们对于各国情报机构来说,都是公开的,彼此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今天郭九龄在这里得到了秦国有可能对明国动手的消息。

    扑灭北地四郡的蛮人,顺便解决正阳郡的事情,是现在明国的当务之急了。本来一切顺利,明国正在将蛮人一步一步的引入陷阱当中,但齐人此时插手,却会让问题一下子复杂起来。要知道,在丰县,在太平城,明国并没有什么驻军。一旦齐人决意配合蛮人进攻,那沙阳郡,太平城,大冶城,便首当其冲。

    太平城,大冶城地处深山,易守难关,倒也不太担心,但出了丰县,一直到沙阳郡,却是一路坦途,这对于明国来说,太不利了。

    这个情报,必须马上禀告给皇帝知晓。

    作为秦风的心腹干将,大明的重臣之一,又是情报机构的负责人,郭九龄出入皇宫是非常便捷的,并不需要层层通报,他是随到随进,可以直入秦风寝殿的少数几人之一。

    秦风刚刚出越京城巡视各地,这一走便是数月,走是不过三月初,回来之时,却已经是六月中了,数月不见,两个孩子倒是思念他得狠了。

    当郭九龄踏进后花园的时候,秦风正在与孩子玩闹,让郭九龄有些惊骇的是,秦风居然趴在地上,小武骑在他的背上,秦风左右晃动身子,时而迅速向前,时而闪电后退,时间跃高,时而伏低,小武在他背上虽然摇摇晃晃,却始终坐得稳稳的没有被颠下来。一边的小文拍着手又笑又跳,大呼小叫,两个小孩都是兴奋得满脸通红。

    秦风在别人面前,是威严的皇帝,在敌人面前,他是可怕的敌人,但在一双儿女面前,他却是天下最慈详的父亲。

    郭九龄有些尴尬,作为臣子看到皇帝陛下的这一面,可不太好。一边的乐公公和一些宫女们,倒似乎是见怪不怪,乐公公甚至还尖着嗓子大声的提醒着小武,指导着小武怎样做才能坐得更稳。

    瑛姑永远在绣他的绣绷,闵若兮却是托着腮,满脸幸福地看着一大两小在哪里胡闹着。在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少之时,那时候的父皇,在他们三个子女面前,可也没有什么威严可言。只是随着年纪渐长,三兄妹逐渐长大,这才端起了父亲的架子。

    现在,三兄妹一个尸骨早寒,另外两个,却已是决裂。美好的记忆总是太少而且容易忘记,倒是那些残酷的事情,在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伤痕,早不是便会刺痛自己。

    闵若兮只愿眼前的美好会永远持续下去。

    看见郭九龄进来,秦风一伸手将小武捞了下来,放在一边,笑道:“爹爹今天有事要办了,改天再陪你玩儿好不好。”

    “好!”小武兴奋地道:“骑在爹爹背上,比骑在小马背上好玩多了,那些小马都好乖好乖,一点都没有意思。”

    “那是因为爹爹是一匹烈马。”秦风大笑。

    瑛姑卟哧一笑,走了过来,一手牵了一个小孩,冲郭九龄点了点头,径自向远处走去。闵若兮却是站起来,替郭九龄倒了一杯茶。

    “多谢公主殿下!”郭九龄躬身行了一礼,双手接过了茶,秦风从乐公公手里接过湿毛巾,一边擦手一边坐了下来道:“郭老就不必这样谢来谢去了,今天突然过来,是有什么急事吧?坐,坐下说。”

    擦完手,接过闵若兮递过来的茶,一饮而尽,笑道:“对付小武可比对付敌人难多了,这小家伙,越来越难伺候。”

    “你倒是真会比较,竟然拿小武与你的敌人比。”闵若兮一脸的嗔怪。

    “得,又说错了。”秦风哈哈一笑:“请贤妻再给我满一杯茶。”

    郭九龄将茶杯放在桌上,微笑地看着秦风两口子在哪里秀恩爱,这两人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他是最清楚的当事人之一了。二人能有今日,他也是颇为感触。

    “郭老,看你的样子,只怕不是什么好事,与齐人有关?”秦风挑了挑眉,现在他对齐人很敏感,从内心来讲,这个时候,他不希望齐人来捣乱。

    “臣刚刚从楚人那里得到情报,齐人有极大可能准备在我们剿灭蛮人的时候,向我们发起进攻。”郭九龄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秦风眉角一跳,“这情报,可靠的程度有多大?”

    “依臣的判断,可信度极高。”郭九龄道:“楚人的内卫探得,在昆凌关的齐军近段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调防,但在调防的过程当中,有一支龙镶军下落不明。最初楚人还以为齐人准备对他们进行一次偷袭或者又设下了圈套,很是紧张了一阵子,在竭尽全力探查之后,才发现,这支消失的龙镶军早已远离战场,而他们行进的目标,很有可能便是我们大明的丰县。”

    秦风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随后楚人的内卫根据得到的线索再次扩大探查范围,发现齐人的确在暗中调动兵力,粮草,而这些,都在以各种名义,向着登县靠近。种种迹象表明,齐人的确是准备与蛮人里应外合,要向我们发动进攻了。”

    “好日子没过多久,便又要开打了。”秦风叹了一口气,“蛮人吞了江浩坤,一统北地四郡,又勾结了李维,葛乡等人,在齐人看来,的确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陛下,必须马上向丰县调集军队,否则只有刘兴文一个厚土营,根本不可能挡得住齐军,更何况还有太平城,大冶城。”

    “太平城,大冶城地处深山,易守难攻,齐人不会轻易的去打他们,如果齐人正要攻的话,目标只能是沙阳郡,他们只消占领了沙阳郡,就将太平城,大冶城与我们隔断了,太平城也还罢了,大冶城对于我们来说,却是至关重要。没有那里的钢铁,武器,我们就会出大问题。”

    “调兵?”秦风喃喃地道:“磐石,苍狼,锐金,洪水,巨木,撼山都是北地四郡围困蛮人,江上燕在中平,霹雳营在出云,矿工营是重装步兵,没有其它兵种配合,单独作战是不可能的,现在能调的便只有陈家洛的猛虎营了。”

    “出云郡的霹雳营,如果齐人当真向我们发起进攻,霹雳营也可以自出云郡进攻齐国,至少可以为沙阳郡分担压力。”郭九龄道。

    “齐人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雷霆一击,我在想,厚土与猛虎能不能撑得住?”秦风闭目沉思片刻,抬起头来:“乐公公,马上通知兵部下文,让陈家洛,刘兴文立即赶到京城来。”

    “是!”

第七百二十四章:备战() 
看到秦风眉头紧锁,闵若兮忍不住道:“要不然,我写一封信给二哥,如果齐人当真向我们进攻的话,请他发兵相助,只要东部楚军倾力进攻的话,齐人压力一大,向我们这边进攻的力度就必然减小了。顶点 S.C更新最快”

    秦风感激地看了一眼闵若兮,伸手握住了妻子手,但却坚定的摇摇头,妻子与闵若兮已经算是决裂了,这一次为了自己,却肯向她的二哥低头,以闵若兮的性子,当真是难为她了。

    “不,不必。”秦风道:“齐人如果倾力进攻我大明,楚人只要还明白唇寒,就必然会自己出兵相助,如果他们想坐看我们来一场龙虎斗,两败俱伤,那你写信也没有用。”

    郭九龄在一边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况且现在执掌东部边军的是罗良,此人对我大明可没有什么好感,闵若英对其倚重,指望楚国出兵牵制齐国兵力,只怕是不可能的。从我在楚国哪里拿到的情报来看,楚国人只怕已经进入修整状态了。他们与齐国已经打了好几年了,兵疲国困,先皇留下的丰厚的老底子,只怕已经剩得不多,难得有这样的喘息之机,他们定然不会答应我们的要求。”

    闵若兮轻叹一声,自从大哥死于二哥之手,她就已经明白,在国家大事面前,个人亲情,当真算不得什么,就算自己肯低头,二哥也未必会答应。就算二哥会答应,他手下的那帮大臣们也未必肯答应。

    “与其求楚国,还不如求秦人。”秦风沉思片刻,“现在我们与秦人关系较好,他们也一直依赖我们提供的粮食,钢铁等战略物资,双方有利益纠葛,如果我们败于秦人,他们只怕会更有痛感,我给邓朴与肖锵各写一封信,请求秦国到时候出兵,只要肖锵到时候自虎牢关攻出来,秦明两国共同抗齐,必能扼制齐人攻势。”

    郭九龄点头:“陛下此言极是。肖锵现在意图自立门户,对我们有所求,我们找上门去,他必然会痛快答应,不消他们当真走上战场,只消他摆出进攻的架式,便足以为我们减轻许多的压力。”

    秦风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踱了几步,昂起头,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请求外援,亦只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我大明虽然建国,但根基一直不稳,内忧,外患,一齐来袭,真正要让我们大明立于虎狼之邻一侧,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实力。那么这一仗,就是我们真正的定鼎之役,打赢了这一仗,大明便会度过最大的难关,从此再无关碍。”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看着闵若兮:“就算打输了,情况难道比我们四年前刚刚来到前越的时候还差吗?那时候,我只有六百余残兵败将,兵甲不整,啸聚山林。所以,我失败得起,至少,我现在腾挪的余地,比那个时候可要大多了,手里能打的牌,也比那时不知多了多少。”

    “此战,我大明必胜。”郭九龄亦是大声附和。其实久经世故的他,深知秦风说这个话,只不过是安慰闵若兮而已,那时的秦风,的确实力太过于弱小,但他面对的敌人却远远不同。就算后来秦风初露狰荣,在大国眼中,那也不过是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而秦风也正是利用了各国之间的这种心理,在夹缝之中,硬生生的走出了一条宽敞大道。

    但现在,却是大不相同了。不论那个国家,都已经将秦风放在了与他们对等的地位之上,双方再狭路相缝,如果说以前秦风碰到的只不过是对手的几根手指,这一次,对手却会全力以赴合身扑上来,大明所要迎接的风暴,与以前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此次之凶险,比之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更大。大明国要同时应付两场战争,其中一场,还是国力兵力远胜于大明的庞然大物齐国的进攻。

    夜已深,秦风的书房之内,却仍是灯火通明,从下午开始,左相权云,兵部霍光,户部苏开荣等大明重臣便齐聚在这里,商讨着如何应对此次面对的凶险局面。

    “齐国虽大,但此战之关键,却并不在我们如何应对齐国进攻之上。”秦风看着麾下重臣们,“而在于我们什么时候能平定北地四郡,如果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北地四郡的蛮人,那么我们的兵力便能倾巢而出,去应对齐国的进攻。不说打败他们,只消与他们打成一场持久的消耗战,扛住对手的进攻,最先服软的便不会是我们,而必然是齐国。”

    “陛下所言极是。”左相权云肯定的点头:“齐国之所以敢向我们动兵,无非是看准了北地四郡之乱会给我们造成困挠,特别是正阳李维,葛乡等人有可能的叛变,会造成正阳门户大开,如果让此奸计得逞,则蛮兵必然会横扫正阳,与齐人两面夹攻沙阳,两股兵力合拢,则大明危矣,但天幸鹰巢的神鹰计划得以成功,让我们提前知悉了李维葛乡等人的不稳,让我们可以提前应对,那么这一战,我们便有七八成的把握能够获胜。”

    他转头看向郭九龄,“郭统领,我要向你道歉,当初神鹰计划策划之初,我是反对的,因为投入太大,回报却看似渺芒,特别是赔上了前越太子吴京,更是让我不赞同,现在看起来,天幸有这计划,否则李维葛乡二人,必然给予我大明以重创。”

    郭九龄还没有来得及答话,一侧的霍光也笑着拱拱手:“我也要向郭统领道歉,为了让神鹰长成,鹰巢策划让神鹰多立功勋,为此我们大明军队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为此流了不少鲜血,当初,我是认为这些鲜血简直就是流得莫名其妙,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值得的,那些小损失,比起我们即将获得的大胜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两位重臣同声道歉,倒是让郭九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站起来拱手作了一个罗圈揖:“各位大人,实际上神鹰计划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只能说是误打误撞,我们最初的设想,只是想让神鹰能在燕国打出名头,有一定的地位,以便日后我们剿灭蛮人之后,让他能够进入齐国。有了名头,有了地位,到时候他在齐国便能更容易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位置,现在有如此的收获,实在是让我莫名惊喜。各位大人的道歉,郭某可不敢当。”

    众人听他如此说,都是大笑起来。

    “从现在开始,国内要开始紧张起来了。”秦风看着众人,“进行全国总动员吧,所有正在进行的工程全部停工,一切为战争让路,霍光,所有野战部队进入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