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国之事,需怪不得我卞氏,大势如此,如之奈何?”卞文忠低声道。”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未来尽力保住她一条性命罢了。”
“好了,这样的事情,不必放在心上。”卞无双摆了摆手,”我的建议已经尽数被皇帝采纳,我将被任命为楚国东部边军副帅,将主持反攻东部六郡事宜,不日便将启程赴荆湖。而你,会被任命为平叛招讨大使,率两万子弟兵,平灭楚国境内现在四处泛滥的叛乱。”
卞文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父亲,我需要做到那个程度?”
卞无双伸手扯过来一副地图,伸手在地图之上深深的掐了几个指甲印,”叛军自然要平灭,这些人只破坏,不生产,到那里都是害虫,将其中的乌合之众消灭掉,而将他们的精锐,一点一点的逼到这几个郡治。”
卞文忠看着被父亲点出来的几个区域,他们不约而的都掐住了上京城往外的要道。心中已是恍然,”这些所谓的精锐,已经被明人渗透了么?”
卞无双看了儿子一眼,”其它的你不必知道,只管将这些叛军往这些区域趋赶,把叛乱缩小到可控的范围之内就好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混乱荆湖()
一 “快要过年了呢!”卞文忠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飘零的白雪,自言自语地道:”父亲,您准备马上就启程去荆湖郡吗?”
“自然。”卞无双点了点头:”像我们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心急火爎地去为新主人建立功勋吗?不单是我,你也要准备马上出发了。”
“我也要马上启程?”卞文忠讶然地道:”这个天气,大军出动去剿灭叛匪?父亲,我能找得到那些叛匪吗?”
“大军可以不动,但你可以率领骑兵先行,这寒冬腊月的,普通人日子不好过,叛匪的日子就好过了?他们只怕更要发愁粮饷吧?大军出动,他们就会像耗子藏起来,但你若是率骑兵先行,大队分散,小股突袭,先找一些不开眼的,又罪大恶极的人练练兵,熟悉熟悉地形吧!”
“儿子知道了。”卞文忠点了点头。
“他们会给我们一些帮助吗?”卞文忠突然问道。
“当然,你出发之前,会有一些人持我的手令去你哪里加入你的骑兵队伍。”卞无双道:”他们就是那些帮助你的人。”
“父亲此去荆湖,是否也有帮助您的人呢?”卞文忠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儿子去剿这些叛匪,可谓是杀鸡用牛刀,小事一桩,我也知道,更重要的不是剿匪,而是布局。可陛下您不仅要面对着周济云,还要提防背后荆湖忠于程务本的那些势力呢!”
“如果不难,还有什么乐趣?”卞无双哈哈大笑起来:”至于你所说的帮手,肯定是有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荆湖水师宁知文必然是为明人办事的。其实程务本也未必就不知道,但荆湖却偏偏离不得这股人马。就算知道宁知文心怀叵测,却也只能战战兢兢的用着。至于其它人,我可真就不知道了。但以明人的手法,自然不会只有这一颗棋子,更何况这颗棋子,几乎还算是一颗明棋。所以在暗中,他们必然还有后手。”
“江上燕算吗?他在大明替明国征战多年,可是深受秦风重用,现在到了程务本手下,照样风生水起,现在可是统带着程务本麾下唯一的一支骑兵,那可是一支多达万人的骑兵,可以说是荆湖防线之中唯一一支可以发动进攻的力量,是荆湖防线的精粹所在。”
“江上燕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卞无双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在明,他便替明国一心一意的打仗,而楚国危亡,他立即抛弃了在明国的高位,一心只想着回故国效力,为了求秦风放他归国,他可是在皇宫之外跪在雪地之中一天,几乎便给冻僵了。”
“这样的人,很可敬,但也可讨厌呢!”卞文忠却是皱起了眉头。
卞无双眼光闪了闪,笑道:”的确如此,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部下都是这样的人,却都讨厌敌人是这样的人。不过这一回嘛,像这样纯粹的军人,那却是可以欺之以方的。”
“父亲这一去,摆明了便是要去夺程务本的权的,江上燕是程务本的老部下,只怕对您防备之心甚重!父亲也需得小心他。”卞文忠叮嘱道。
“小心,有什么好小心的!”卞无双却是不以为意,”我此去可是为了夺回东部六郡的,这么想,也将这么做。可不是去做什么坏事的。如果不能在东部六郡的战事之上取得连续的胜利,我拿什么在东部立足?拿什么让楚皇相信我?拿什么收复荆湖军民之心?要知道,夺取东部六郡,即便不能尽数拿下,也能在荆湖的前面营造一个缓冲地带。”
卞文忠脸上露出了笑意:”做到这一步,东部统帅自然也便是囊中这物了。那程务本也许便会慷然赴死而毫无遗憾了。”
“到了那时,我会给他去上一柱香,鞠上一躬的。”卞无双道。
荆湖郡,虽然这里已经成了楚国抗击齐国大军的第一线,但终究是要过年了,便是一向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中这里,也难得的有了一些喜庆的气氛。
大量的商人也云集到了此处。对于普通人来说,战区向来是躲避不及的地区,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战区却是他们攫取更多财富的时机。
荆湖是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地方。程务本打造的荆湖防线,虽然能挡住齐军的大部队,让他们不得寸进,但并不代表就能全线遮蔽,总能有一些小股的特殊部队,利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渗透进来,在荆湖郡进行破坏,齐国的鬼影儿在这一带便非常活跃。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楚国的内卫也在这一带严密布防,搜查,剿灭这些潜入荆湖郡的齐人。
战争,在荆湖郡随处都在爆发。这些战斗都不大,但比起前线的大军交锋,却更加惨烈,因为一旦交上手,便会以一方尽数被杀而告终结。
一般来说,胜利的都会是楚国内卫,这里必竟是他们的主场。
除开这些,还有一些胆大包天之人,啸聚为匪,找准时机便大肆劫掠一番,他们的对象主要是商队。这些人放下武器便是平民,拿起武器便是土匪,却是最难对付的一些人,除非当场人赃俱获,否则很难把他们怎么样。
常年的战争,也让荆湖郡民不聊生,整个郡治,都在为战争而服务,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而来自朝廷的支持,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按时抵达的,即便抵达,那也得先满足军队,至于普通的百姓,又有谁来管呢?
这样的地方,不滋生出大乱子,不过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军队驻扎而已。但也仅仅如此了,小乱子军队顾不上,也懒得管。
面对着强大的齐军攻势,他们没有这么多的精力。
能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地方到这个地方来做生意的,自然都是有着相当背景的人物。这些商队大都雇有护卫,这些人对付一般的土匪还是游刃有余的。
时间一长,也有一些小商人琢磨出了门道,置办一些货物,然后给这些大商队交纳一点的保护费,便可与他们一齐编队前往,虽然交纳了保护费,但只要这些货物顺利的运到地头,那便是几倍甚至十倍的利润,仍然赚得不少。
所以到了现在,一般在荆湖郡内行走的商队,都相当的庞大,货物也极其齐全,大商队不屑于做的,自然有这些小商人来补齐。
与荆湖郡其它地方相比,荆湖郡城以及最前线的大军驻扎地,反而异常的繁荣起来,因为这里驻扎着十数万的大军以及依托军队而生存的数十万为军队服务的人。
荆湖军队的规模一直都处在扩大当中。先是雷虎雷豹率军前来,他们统领的火凤军虽然撤了回去,但却又各带着一万新编军进驻到了离荆湖不远的大慈城。在那之后,西军宿迁又带着两万人前来,这两万人却是进驻到了荆湖。
这几支部队,便是闵若英往荆湖防线掺的沙子了。不过不管是雷虎雷豹还是宿迁,资历都还是浅薄了些,无法动摇程务本的地位。
而在这些队伍之中,有一支极其特殊的存在,那就是荆湖水师。虽然仍然叫做荆湖水师,但原水师人马早就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一场场水战打下来,这些缺少战斗经验,战斗意志,战斗技巧的家伙,要么便是稀里糊涂的死在战斗之中,要么便是见势不妙,赶紧改行脱离了水师队伍。现在的荆湖水师,是一支全新的队伍,是一支完全掌握在宁知文手中的船队。
人不多,算上船只维护的人员,也不过五千人,但却是荆湖不可或缺的一支部队。因为荆湖湖沟纵横,没有水师联结各条防线,那便很难发挥整体防御的功效。
宁知文虽然是地地道道的楚人,但却与明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的二儿子宁则远甚至是大明水师的最高长官。现在这已经不是秘密了。明国与楚国的关系,当真是说不清,理还乱,比方说楚国当朝首辅马向东的弟弟马向南,便是明国资格最老的地方郡守,坐镇一方。而江上燕,更是替明国立国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又在楚军之中担挡着重任,而宁知文为楚国效力,他的儿子却又在明国为官。
现在的明楚正处在蜜月期,荆湖防线上程务本的军队,基本上用得都是明国的武器,而这些武器,正是一船船的运到泉州,然后再送到荆湖。而大量的贷款,更是确保了楚军军饷粮秣的齐备。
宁知文很可疑,但他却的的确确在为楚国搏命,那一场场的水战,为荆湖防线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齐国周济云千辛万苦在万州设下船厂,一批批调来水师,但在宁知文的攻击之下,惨不堪言。直到勃州周氏的人马出现在荆湖,齐人才一点一点的扳回劣势,现在终于成了势均力敌之局面。
荆湖郡城在准备过年,最前线也在准备过年,齐军也没有在这个点上进攻的意思,打了整整一年的仗,谁都得放松一下,弦崩得太紧,那是要断的,不管是程务本,还是周济云,都明白这个道理。
而就在这一片平静当中,一叶扁州悠悠然的划过了水道,向着雾气迷漫的前方驶去,坐在船上的,却是荆湖水师的老大,宁知文。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两蛟密会()
一船身微微一震,船头已是触及岸边,划船的大汉放下桨片,宁知文也站了起来。眼前仍是迷漫着一片雾气,蒙蒙幢幢当中,却也能依稀辨出这是一个不大的小岛。
宁知文站着没有动,片刻之后,雾气当中,却传来依稀的脚步声,下一刻,这一片的雾气被一扫而空。两个人出现在宁知文的眼前。
当前一人,身形魁梧,虬须浓密,腿长手长,站在那里,倒似是一柄锋利之极的锐剑,与一介儒生一般的宁知文倒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在他身后,却是一个貌不惊人,身材瘦小的老汉,怀里抱着一柄剑,就这么随随便便的站在哪里。
宁知文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魁梧老汉,落在了那小老头身上,但小老头儿却没有看他,而是盯着小船之上仍然静静的坐在哪里的划船汉子。
“勃州周氏,底蕴果然比我泉州宁氏要强,麾下竟然有宗师坐镇,单这一点,便让宁氏自愧不如了。”宁知文叹了一口气,“这些年来,宁氏与周氏在海上分庭抗礼,想来亦是周氏手下留情吧,周曙光。”
周曙光,当代周氏家主。其治下的周氏家族,在实力上不逊色于泉州宁氏分毫,或者犹有过之,在齐国,周氏亦是当世豪族之下,勃州就在其控制之下。与泉州宁氏隐性控制楚国泉州不同,周氏控制勃州可谓是光明正大。
“那倒不是手下留情!”周曙光咧嘴一笑:“海战一途,宁氏自有立足之道,即便不归先生出动,在茫茫大海之上,也不见得能讨得了便宜,宗师亦是人,可不是神。”
听到周曙光这么说,宁知文似乎是松了一口气,抱拳向那小老儿一揖:“见过不归先生。”
小老头点头为礼,眼光却丝毫没有离开船上仍然静坐在哪里的大汉。
周曙光的眼光也落在了那大汉身上,看了半晌,终还是叹了一口气:“周某自认为,我周氏家族底蕴还是要比宁氏强上一些的,但奈何你偏生投了一个好主子,竟然能让赫赫声名的贺人屠贺先生为你划船,了不得。”
划船的大汉终于站了起来,“大明贺人屠。”
“周氏胡不归!”
两人目光在空中对撞,火花四溅,空气都似乎凝滞了起来。胡不归怀中宝剑发出阵阵清鸣之声,贺人屠手中提着的桨刀光芒闪烁,明灭不定。
宁知文以手抚额,满脸都是无奈之色。
“二位若想切磋一番,不妨去另一边,二位在这里动起手来,我与周家主可要遭池鱼之殃了。”
周曙光一笑,“正当如此,我与宁家主有要事相商,二位便请换个地方吧。不过此处虽然隐秘,但双方水师哨船却仍离此不远,动静一大,不免引人注目,还请二位稍加节制。”
贺人屠点了点头,以手指一侧道:“离此不远,有一沙丘,不归先生可有意?”
胡不归点了点头,向前踏出一步,足下虽是浩渺湖波,他却跳水而行,犹如一片鸿叶,瞬间便飘飞而去。
贺人屠郎声一笑,踏步跟上,与胡不归的轻灵不同,他一足踩下,便是水花四溅,那溅起的水花,却以恰好托住他的身形,不疾不徐的跟在胡不归身后。
看着两人远去,宁知文这才离船登岸。
“请!”周曙光简单地说了一个字,转身便行,而宁知文却也丝毫不疑其它,竟是亦步亦趋,跟着他向着内里走去。
小岛之上遍生水草,如今大雪漫漫,这个小岛自然也被覆上了一层银装,白色的苇杆之上,根根冰棱或倒垂,便昂首,各自异状。行不片刻,便看到小小的一片被辟出来的地方竟然已经摆上了一张小桌,那桌子显然令有机巧,在这寒冷彻骨之季,上面的菜肴居然还冒着腾腾热气。
“寒冬腊月,周某准备了薄酒一壶,为君驱驱寒气!”周曙光盘膝坐在小桌之后的一张毡毯之上,伸手请宁知文入席。
宁知文失笑道:“本是我邀请周家主一会,想不到周家主却反客为主了,不过周氏乃世家豪族,底蕴远胜于我泉州宁氏,我倒也不用客气。”
“底蕴又有何用?”周曙光叹了一口气,提壶给宁知文倒上一杯温酒,举杯相邀,状却落寞:“如今在大海之上,你宁氏已经将我周氏压得抬不起头,不得不放下头面去乞求你们不要赶尽杀绝,而在内里,皇帝陛下咄咄逼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周氏内外交困,焦头乱额。”
宁知文点了点头:“宁氏运气好,找了一个好主子投靠。才有今日之局面,周家主现在想必也得到了许多具体的情报了吧?”
“宝桢已经回来了。”周曙光点了点头。
“你我本是海中蛟龙,现在却在这条臭水沟之中厮杀恶斗,想来也真令人可笑之极。”宁知文摇头道:“周家主现在可有定策了?”
周曙光慢慢地喝下了杯中之酒,看着宁知文,缓缓地道:“宝桢回来之后跟我说了很多,但宁家主想必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光听他一面之辞我终究是不放心,所以你一相邀,我便应和,就是想与你见上一面,问一个究竟。”
“周家主想知道什么?”
“明皇当真有意大海?”周曙光沉声问道。
“如非有意,何必一心组建舰队?现在大明舰队是个什么实力,想必周宝桢已经跟你说过了,至少这一片海域,再无对手。”
“我只是担心,明皇组建舰队,其意不过是为攻打大齐作准备,必竟大齐千里海疆,海上却并不设防,所谓的水师舰队,犹如土鸡瓦狗。而一旦事毕,只怕又会将水师束之高阁。”周曙光道。
“如果仅仅是为此,那这一次兵发马尼拉,要在那里获得一个军港又所谓何来?”宁知文反问道:“如果仅仅是为了攻打大齐,那有必要建造五层楼船么?你我都是行家,可都很清楚,造一个五层楼船所要耗费的心血,都能赶得上造七八上十艘三层楼船了。难道大明的皇帝陛下发了失心疯,打造这样一个超级战舰,就是为了向齐人示威?”
周曙光默然片刻:“当真要去打马尼拉?”
“舰队已经出发了。统帅正是我的小儿子宁则远。两支舰队一支以何鹰为将,一支以周立为将。其实也不是打马尼拉,只是去帮帮洛一水,顺便在马尼拉弄一个立足的军港而已。”宁知文微笑着道。
“然后以此军港为基地,将影响力覆射到那一片海域,慢慢的蚕食,侵吞,最后的目的,仍然是要走出这一片岛链,将目光投诸深海?”周曙光试探着问道。
“周家主法眼无矩。”宁知文笑道:“现在大明实力不济,主要精力还只能放在这片大陆之上,水师只不过是顺手为之,而且是自挣自吃。但等到大明一统这片大陆之后,便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周家主,到了那时候,一个统一的大陆国家,实力何等雄厚你当知晓,这片大陆之上没了敌人,便只有去向海外寻找了!”
“明皇之气魄宏大,眼光之深远,果然非比寻常,比较起来,齐皇反而落了下乘了。”周曙光深吸了一口气,道:“且不知,大明那艘五层楼舰之上,还有没有我周氏一席之地呢?”
“大海之宽广,外面世界之宏大,别人不知,你我二人难道还不知?大明不会只有一艘五层楼舰,周家主,大海之上,不但容得下你我,甚至还能容得下其它人,只要他们在大明的日月旗下。”宁知文一字一顿地道。“但要走到这一步,我们便先要推着大明一统这片大陆,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实力向外。想来周家主也知道,域外那些国家的实力,向来都是不容小觑的,即便是一个不大的岛国,也能集起战舰百艘,纵横海上,我们这里,如果说起陆上实力,或者说可以凌虐天下,但要论起海上实力,眼下,也最多说可以自保吧!如果外部真是全力来攻,海上焉有我们立足之地,说不得只能龟缩大陆了。但你甘心吗?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雄才大略,肯把目光投诸到大海之上的王者,我可是会紧紧地抱着他的朋腿不松手的。”
“彼此,彼此!”周曙光笑着,向宁知文伸出了手。“不知此次宁家主约我前来,是为了什么具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