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7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时辰过后,当雷卫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从自家小院离开之后不久,先前的那名从人,提着一个篮子也出了门。

    今天是大年初三,天亮之后,沉寂了一夜的上京城终于又恢复了一点点生气,一个又一个的面黄肌瘦的人从一间间紧闭的房门走了出来,虽然还在过年,但他们还是要出来去寻找一点事情做,以换取今天一天的口粮。皇宫之中发生的一切,对于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讲,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他们所想的,只是要找到今天一天的口粮,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他们将今天渡过。

    街上除了这些人,大部分的门还紧紧地关着,曾经繁华的上京城,如今已经萧条之极了。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乡音乡曲() 
    昆凌郡城之下,关宁的大营设在西门偏南处,这里不是攻击的重点,只是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关宁的军队在小石城一战之下,伤亡惨重,五千人的大军最终只剩下了数百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打没了。小石城战役结束之后,虽然以最快的速度补足了人马,但关宁的麾下与另一大镖局天武韩华锋的麾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韩华锋麾下基本上全部由大明退役老兵构成,而关宁麾下则是退役老兵与秦人各半,是以现在虽然补足了人马,但想要形成合力,达到前一支部队那样的战斗力,则还需要时日。

    杨致现在是韩华锋和关宁这两支部队的直接上司,韩华锋和杨致自领的共一万人马就驻扎在西门前,而关宁,只能在这个角门处充当偏师了。

    不过关宁倒也不觉得委屈,小石城一战,他已经打出了名气,也打出了威风,现在的实际情况,也容不得他再出风头,对面的敌人可不是软脚虾,在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前,与卞无双的这支部队硬杠的下,损失肯定会很惨重。小石城一阵,关宁看多了自己部下英勇战死的场景,现在,他只想让自己的麾下在以后的战斗中活下来的能更多。那样的惨仗,他这辈子都不想碰上第二次。

    现在他的营头,每天只做两年事,第一件就是练兵,从秦地招募来的那些镖师,其实都有军人背景,他其实要做的就是将明军退役老兵与这些秦人磨合到一处就可以了,能被明威镖局招为镖师,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这些人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第二件事,就是每天唱歌。唱的不是明人的歌,而是秦人的乡音。

    五千麾下,有超过二千的千人,每天这样的大合唱都是声势惊人的,唱得久了,关宁麾下的明人也都学会了这些秦人的乡曲,慢慢地也加入了进来,数千人的大合唱,日日都在这处角门外响起,而声浪会漫延到整个西城。

    韩华锋策马从西门处奔过的时候,正好是关宁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大军在辕门之前集结,正声嘶力竭地吼着秦曲。

    让韩华锋感到惊讶的是,不远处的城墙之上,竟然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卞部士兵,这些人手中并没有拿武器,只是单纯地聚集在城头。怔怔地倾听着城下的秦曲。

    这些人离开秦地已经数年了,远征他乡,亲人别离,秦曲的响起,无异是勾起这些人无尽的思乡之情。

    人是一个很古怪的生物,当他们在节节胜利的时候,他们满脑子里想得都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抱着这样目的人,不管在外多久,他们是甚少思念家乡的亲人的,因为他们可以找出很充分的理由来告诉别人,我是在为家人奋斗着。可是一旦失败,前途毫无希望的时候,亲情便会立刻占据他们的脑海,他们会无比的思念远方的亲人。

    一曲乡愁,便足以让他们泪流满面。

    韩华锋勒马看着城头上的卞部士兵,很多人嘴辰一开一合,竟然似乎在轻声跟唱着,声音虽然不甚大,但毕竟人多,还是依稀能听到的。

    “看起来真有作用呢!关宁这小子,真有办法!”韩华锋叹道。

    “将军,这招咱们也可以学啊!没什么稀奇的。”身边一名亲卫笑道,”这秦曲简单,听一遍也就会了。”

    “哪有这么简单!”韩华锋手里的马鞭在这名亲卫的头盔上轻敲了一下,”不但是秦曲,还有乡音,乡音,那才是真正能打动人的东西,乡音唱秦曲,才有那个味道,关宁麾下有大量的秦人士兵,说不定许多人与卞部的人以前便有交集,这才有这样的效果,我们的士兵都是明人,操着一口明腔去唱秦曲,不但不会让人感动,反而会让人感到愤怒的,这就叫弄巧成拙,所以啊,我们是学不来的。”

    亲卫怔了怔,点了点头:”那倒也是,这几天这秦曲我也听熟了,也跟着唱,但总觉得没什么味道,看来原因就在这里了。”

    “如果有人在你的耳边唱你家乡的小曲呢?”韩华锋笑道:”会不会勾起你的乡念,你会不会想念你的妻子,你的儿女,你的老父老母?”

    “我想会的。”亲卫点了点头,”将军,我是中平郡来的,前两天跟着您去水师陆战队那边,碰到了一个老乡,那家伙,对方一开口,我真是两眼泪汪汪啊!只觉得亲切极了。”

    “这就对了,你离开家乡才多长时间啊,不过一年多吧,这些卞部士卒,足足三年了。”韩华锋道。

    “说不定再唱两天,这里的士兵就要开城投降了。”亲卫羡慕地道:”关宁他们又要立下大功了。”

    “哪有这么简单!”韩华锋摇摇头,”卞无双带兵还是很有一套的,这些乡曲乡音能让他们动摇,但真想让他们彻底地下定决心,还得多烧几把火呢。”

    “火从哪里来?”

    “当然会有人安排的,这火啊,自然要一把一把的烧,不能烧得太猛,太猛便熄得早,慢慢烧,劲道才大。”韩华锋看着对面迎过来的关宁和俞洪,大笑着迎了上去。

    “老关!你的幺蛾子真多啊,杨将军让我过来看一看你这招使得怎么样?”韩华锋跃下马来,走向关宁。

    戴着一个黑眼罩的关宁,现在脸上又多了几道疤,看起来更加狰狞了一些,身边的俞洪走路看起来还有些不自然,显然身上的旧伤还没有完全好利索。

    “什么幺蛾子,完全是无心之举,当初我麾下的秦人在夜晚无意之中唱起秦曲,我还很恼火来着,本来想处罚他们的,结果发现这些人的歌声居然吸引了城上的那些卞部士卒倾听,有的竟然还跟着唱,我一看,这有门啊,所以便让大家天天唱,每天不重样的唱。喏,就跟现在这样,每当这个时候,上城楼子上来听歌的他们是越来越多了。”关宁笑着道。

    “仅仅就是上城楼来听听歌?”韩华锋压低了声音,问道。

    “就知道瞒不过你,实话告诉你,这几天晚上,每天都有卞部士卒吊在绳子上溜出城来投奔我们。”

    “你可没有禀报杨将军,看来杨将军一定知道了什么,才叫我来看一看,关宁你小子不地道啊!”

    “可别冤枉我,这些来投奔我们的人,我还没有甄别清楚呢,城里的气氛有些怪,你说啊,我这里这样大张旗鼓地扰乱敌人军心,按理说城内的卞无双不会不知道,不会不管,但看起来,他根本没管啊,不然这城头之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听,还跟着唱呢?我怕有诈,所以想弄清楚了这件事情之后再说,这些人现在都被我关在营中,好吃好喝的供着。”

    “多少人呢?”

    “七八个!”

    “这点人能闹什么鬼?”韩华锋哧的一笑,压低了声音,道:”杨将军特意让我来问问你,有没有办法从你这里将人送到城中?”

    关宁一怔,”送人到城中?”

    “杨将军已经弄清楚了,在你这个方向上负责防守城池的是两兄弟,姓黄,一个叫黄刚,一个叫黄强,都是很难得的骁将,他们的父亲叫黄一山。”

    关宁眼光闪动,”来得是黄一山?”

    “聪明。”韩华锋笑道:”正是黄一山,这位现在可已经是我们大明正儿八经的官员,在青河郡青河县衙门当总捕头。这一次奉命前来,就是想要劝降他的两个儿子。知道吗?当初从安阳弄这些军属,鹰巢第一个下手的就是这个黄一山。现在他对我们大明是死心塌地。”

    “我来想想办法。”关宁点了点头:”看起来那七八个来投奔我们的人,倒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老关,办成了这件事,你又是大功一件。”韩华锋略带艳羡地道:”知道吗?我可是听杨大将军说了,你这个营头,已经被陛下亲自命名为明威营了,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连杨大将军都羡慕得紧呢,听说前来宣布旨间的兵部官员,将会随着护送卞部军属宿老的部队一齐抵达这里,到了那时候,你这里的旗帜,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挂上这面大旗了。”

    关宁苦笑了一下:”老韩,不是我说矫情的话,以前我特别希望得到这个,可是当这面旗帜是用四千多兄弟的命换来的时候,我就心酸得很,如果能用这面旗帜换来四千多兄弟的性命,我啊,一定换。”

    韩华锋点了点头:”我明白,那一仗,打得太惨了。不过英烈虽去,英魂犹存,这面旗帜,也算是你有了一个念想,这面旗帜,也会把这种壮烈赴死的精神传达下去啊。”

    关宁点了点头。

    “对了,苍狼营和锐金营已经到了荆湖,马上就要开拔到昆凌郡了,他们抵达的时候,就是我们向昆凌郡发起最后的进攻的时候。”韩华锋道。”苍狼营可是你的老营头,这一回你可以看到不少过去的老兄弟了。当初你是垂头丧气地退役的,现在可是风风光光地回去,过去的那些老兄弟都得仰望你罗。”

    :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父子重见() 
    夜色渐深,刚刚巡视了一遍城墙的黄强走进了房内,将佩刀当的一声扔在了桌上,重重地坐了下来,从大哥黄刚手里抢过一杯温热的酒,一仰脖子灌了下去。

    “怎么啦,垂头丧气的?”黄刚拿过杯子,又倒了一杯,自己慢慢地品着。

    “大哥,城墙外面在搭台唱大戏呢!”黄强叹了一口气。”戏台子都搭到我们射程之内了,他们也太肆无忌惮了,上头到底是什么意思?打又不打,降又不降,这算怎么一回事儿啊?”

    “又是演得咱们大秦的乡音乡曲儿?”黄刚慢吞吞地道。

    “是,不过这一次可不单是唱了,还有情节。”黄强迟疑了一下,”大哥,我觉得奇怪得很。”

    “你看了?”黄刚抬头瞧了弟弟一眼。

    “从头到尾,都看完了。”黄强有些赫然地道:”反正上头又不让我们打,对方演大戏,我为什么不看?左右咱们的士气已经这样了,前两天跑了好几个,大哥不也是没有追究么,连往上报都没有报。”

    “大难临头各自飞,我看大将军自己都没了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有兄弟们想自谋出路,拦他们做什么?如果能活着,那总是好的。”黄刚意兴索然地道:”从青河郡过来的五万兄弟,现在还剩了一半没有?””那大哥你是怎么想的?”

    “我能怎么想?强子,打小石城,咱们兄弟都是上阵了的,还多次突上了城头,与那关宁面对面地硬撼过,小石城一阵,如此惨烈,死在咱们兄弟手中的明军不知凡凡,现在咱们对面的是谁,不就是关宁吗?你说我们有什么出路?”他一仰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呛得连声咳了起来。

    黄强沉默了片刻,”怎么就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黄刚嘿地笑了一声:”大明要一统天下,大齐也作如此想,咱们的大帅偏偏想要割据一方,其实啊,谁都容不得大帅,早前两边都利用我们,现在一看利用价值没有了,自然弃之如蔽履。”

    “大帅一己私心,害得五万兄弟折损过半,只怕剩下的也将难保了。”黄强低声道。

    “少说这些吧,左右咱们是没得出路,一过一马前卒而已,又怎么能作得了自己的主,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吧。”黄刚替兄弟倒上了一杯酒,无所谓地道。”对了,你刚刚说看戏觉得很奇怪是怎么一回事?”

    “我觉得好像是说得我们家的事儿一般。”黄强瞪大了眼睛,”大哥,这戏演得是咱们在安阳的军属,说他们在安阳过得甚是艰难,但大明皇帝仁慈,想尽办法让他们从安阳回归,回到青河之后,过上了幸福之极的生活,那里头的一对老夫妻带着两个儿媳,还有两个孙儿,两个儿子随着大军远征而去,你说这不是与咱们家的情况一模一样吗?”

    “拉倒吧,不过是巧合罢了。咱们两个区区一校尉,麾下不过一两千人马,名声不显,谁知道咱们。”黄刚哧笑道。

    黄强点了点头:”说得也是,不过我是真的想念他们了,也不知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要是真像戏中演的那样就好了,就算我们死在了外头,他们也衣食无忧。大哥,你说安阳那头到底怎么样了,我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你发现没有,卞文康一直没有回来,当初不是说他去安阳准备迁移我们的军属过来的吗?安阳那头是不是有什么变故?”

    黄刚摇摇头,这些事情,他自然也是不知究竟,那些被卞文豪放回来的卞文康的亲卫,在回到大营的那一刻,便已经被卞无双给下令杀得干干净净,关于安阳军属回流青河的事情,便被隐瞒得死死的了。

    兄弟两人再也无话,闷闷地喝着酒,其实卞部军规严厉,像这样在军中喝酒的事情,以前是怎么也看不到的,不过现在昆凌郡城中混乱之极,卞无双多日未曾露面,所有人对于未来一片迷茫,军规早就松驰了下来,正是各有打算。要不然黄刚黄强这里,士兵们爬上城墙听乡音乡曲看外头演戏的这些士兵,早就要被严利惩处了。

    外头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黄强不耐烦地道:”什么事儿?只要不是明人打过来了,其它的事儿别来烦我们。”

    “校尉,不是明人打过来了,是夏二毛回来了。”

    黄强一怔,夏二毛是他麾下一个哨长,前两天一根绳子坠下城,跑了。

    “那个王八蛋不是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谁放他进来的?老子非得砍了这些王八蛋不可。”黄强怒气冲冲地一跃而起,提了刀冲过去,哗拉一声拉开了门。

    夏二毛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前,后头阴暗之中还站了几个人。

    “夏二毛,你还敢回来?”黄强怒道。

    “校尉,我也不想啊!”夏二毛带着哭音道,”可不回来不行啊,兄弟们没开城门,是用绳子把我们拉回来的。”

    “你们?”黄强气极反笑:”怎么,明军不收你们,赶了你们出来?”

    “不是的。”夏二毛道:”是要我们带一个人回来见二位校尉。”

    “见我们?”黄强一愕。

    夏二毛背后的阴影之中,一个穿着斗蓬的人走了出来,声音有些颤抖,”强子。”

    骤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黄强顿时呆住了,好半晌,当的一声,手里的刀掉在了地上,他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确信自己并不是幻觉,顿时大叫起来:”大哥,大哥,你快出来。”

    黄刚风一般的窜到了门前,与黄强并肩站在一起,看着夏二毛边上的这个同样身躯颤抖,泪眼滂沱的人,一时之间也是呆住了,好半晌,兄弟两人才不约而同地跪了下来,”爹!”

    黄一山步履有些艰难地走上前来,一手一个,将两个儿子揽在怀里,泪如雨下。

    早前到了大明军中,听说两个儿子还活着,自是大喜过望,此刻终于看到了两个活生生的儿子站在了自己的面前,一时之间,哪里还能控制得住情绪。

    黄刚紧紧拉着父亲的手,回到屋内,黄强留在外头,对亲卫低声吩咐了几句,这才回来,将房门紧紧地关上。

    “爹,娘还好吧,家里人都还好吧?”黄刚迫不及待地问道。

    “好,都好。”黄一山连连点头,”比以前都要好。你们还活着真是太好了,先前听人说你们就在这儿,我还不敢相信呢。”

    黄一山端详着两个儿子,比起参军之时的稚嫩相比,两个儿子现在都变得沉稳得多了,走时还很单薄,现在却都是腰大膀圆,铁铮铮的一条好汉了。

    “爹,我今天看下面演的戏了,是不是说的我们家中的事情?”黄强连声问道,先前还只是疑惑,现在看到了老子,已是信了七八分。

    “正是。”黄一山肯定地点了点头:”前两年我们在安阳,那日子过得真是生不如死,一间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就是我们的安身之所,前年大娃一场大病,险些便没有救回来,天可怜见,最后终是捡了一条命回来,直到去年,我大着胆子带着你们的婆娘和儿子跑回到了青河,才总算过上了好日子。”

    脸上凄楚的表情慢慢地变得欢喜起来,”现在我们有一幢三进的大房子的,一家人有六十亩地,家里有两条牛,三只骡子,你们的娘养了四头猪,其中一头是母猪,我离开的时候,母猪下了十一个崽儿,可惜死了两个。家里还养了几十只鸡,现在天气渐渐暖和了,鸡下蛋也勤快了一些,你们两个的娃娃,现在每天能吃一个鸡蛋,身子慢慢地补回来了。你们的婆娘前两年瘦得都快能被风吹走了,这几个月,脸上终于有了一些颜色,就是想念你们的紧,一说起你们,就是哭。”

    黄一山絮絮叼叼地说着,黄刚黄强两人也是虎目蓄泪,身体微微颤抖。

    “您怎么到这里来了?”黄刚好不容易平息下了情绪,家里人都好,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你老子现在也是官儿了。”黄一山看着儿子,迟疑了一下,道:”因为我是第一个从安阳跑回青河的,所以上头很看重我,现在我是青河县的都头,一个月有十两银子的薪饷呢,平素主要的事情就是四下巡视,帮着那些从安阳回来的军属安家立业。这一次是奉命而来,上头说你们兄弟两人还活着,让我来劝说你们弃暗投明。”

    面对儿子,黄一山也没有什么可迟疑的,直截了当地道。

    兄弟两人对望了一眼,从看到父亲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明白了明人派父亲过来是什么意思。

    “安阳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了?”黄刚问道。

    “你们不知道吗?”黄一山有些诧异,接着又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卞大将军悟着消息呢!安阳早就投了大明了,卞文豪将军,朱义郡守都投降大明了,安阳的近二十万军属,从去年末开始,就一直在向回搬迁,现在绝大部分都已经回到故乡了。对了,投降大明的还有东部六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