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快。
“陛下,都是一些为了自己的课题不要命的家伙,您可不要见怪!”徐来道。
“那里会见怪,看到他们这样,我才高兴呢!”秦风大笑:”没有这些人的努力,哪来的大明现在在军事装备上的划时代进步。上一次小猫还在为咱们丢失了一船的火药,火炮装备而恼火,担心齐国人从这些东西中窥破我们的秘密,其实现在就是让他们知道了又如何?他们了不起也就是我们好几年前的水平,能跟我们比吗?科技啊,落后一步,就步步落后,想要弯道超车,何其难也?徐来,你说是不是?”
“陛下说得是,其实这些年来,臣也觉得时时都要努力地学习,否则就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了,新进的那些小子们,个个都厉害着呢!”徐来感慨地道,”现在臣没事的时候,就把京师大学堂的一些教材拿来自己研习,看看能不能有所得,有所创新。”。。
“活到老,学到老!”秦风笑着道,”这些东西肯定还有极大地进步空间,就看咱们的人,能不能大步向前走了。其实从今年开始,咱们的这些教材已经更新了一遍,而新加入的这些东西,就是你们科学院的教授们的新的研究成果嘛。”
“他们拿着陛下如此高的俸禄,享受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待遇,如果还做不出一点什么,岂不是要羞死个先人?”
“话也不能这样说,科学研究啊,从来就不是一个能一蹴而就的事情,也许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能卡人许多年,但一旦研究透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一片坦途,所以徐来啊,科学院中可不许因为有些人在某些科题之上没有进展就卡人脖子啊,而是要大力支持,在经费之上,朝廷是绝对保障的。耿部长,你说是不是?”秦风看向耿精明。
“说句老实话,科学院和力量之城的花费的确是有些吓人的,不过今天看了大明式嘛,臣又觉得挺值得的,只要你们能持续不断地拿出新东西来,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保障你们的经费。”耿精明当即表态,”我很希望在接下来看到大明2式,大明3式又是一个什么模样呢?”
“耿部长你一定会看到的。”徐来肯定地道。”陛下,其实今天请您来,还有一件先前向您汇报过的那东西,也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了,臣甚至可以说,已经能投入使用了。”
“你们真的已经把有线电报弄出来了?”秦风惊喜地道。
“陛下,我们从力量之城架设了一条电报线到科学院,这两地之间相距十数里,在这个距离之上,我们已经实验成功了,有线电报项目组肯定地告诉我,这与距离没有关系,只要电报线够长,那么,他们就能在两地之间成功地联通信息。”
“有线电报是个什么东西?”耿精明有些莫名其妙。
“有线电报,就是咱们隔着数百上千里的距离,你在哪边想告诉我什么,就利用这个东西把要说的打出来,通过有线电报,我们在千里之外,瞬息之间便能知道你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秦风替徐来解释道。
“这怎么可能?千里传音吗?”耿精明头摇得像拨浪鼓。
“耿部长你鬼怪小说看多了吧?还千里传音?”秦风大笑起来,”来人,给耿部长找支笔和纸来。”
有侍卫飞奔而去,片刻之后,便递给了耿精明一张纸一支笔。
“来来来,咱们的耿部长既然不信,便来试试,咱们也顺便看看徐院长是不是在吹牛。耿部长,你写一点东西,咱们谁也不许看,然后派人送到科学院去,让他们从哪边发报过来,看看我们在这边能不能收到。”秦风道。
“还真要试试!”耿精明接过纸和笔,背对着众人,在纸上一挥而就,小心地折好递给了侍卫,”马上去。”
侍卫接过纸张,飞速地离去,片刻之后便听到马蹄声响,显然已经是离开了力量之城。
“我们也走吧,去看看你的这个宝贝疙瘩!”秦风笑对徐来道。
一行人来到一幢三层小楼之内顶层的一个房间之内。
“陛下,这是我们化工组弄出来的电池,发明它的是化工组的杜有林教授,所以这东西便叫杜氏电池,有了他,有线电报才有了发展的基础。”徐来指着屋内角落里一个装置,得意地对秦风道。
秦风看到的,其实就是他那个时代之中,为人所熟各的伏特电池,无独有偶,也正是因为伏特电池的出现,为早期的电学试验以及电报机等提供了电力来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虽然处在不同的时空,但科学的发展,却总是遵循着他固定地规律。
秦风甚至能够想象接下来电池的发展史将会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而提供持续的电源,也已经不再是梦想了。他现在甚至已经可以想想发电机了,有了发电机,大明的科学技术将再向上猛然跳一个大台阶。
“这个杜有林,就是那个在雷雨天放风筝险些被电熟了的那个家伙吗?”秦风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笑问道。
“难得陛下记着,正是这个家伙。”徐来笑道。
“这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呢。”
一群大臣们围着杜氏电池看稀奇,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正在不解的时候,一边的收发报机已经自动地嗒嗒地响了起来。片刻之后,一组组的数字被写在了纸上,另一组人立即对着一个小本子开始将这些数字变成了一个个的字。
秦风将译好的东西拿了过来,大笑着念道:”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起,五湖四海皆一望,耿部长,你写的可是这东西?”
耿精明目瞪口呆,小猫两眼发光。
“好东西啊好东西,陛下,我们要架设这有线电报,不管多少钱,都要搞。”小猫大声道。
“耿部长,有钱吗?这可要一大笔投资哦!”秦风笑问道。
“有钱,有钱,没钱也要抠出钱来。”耿精明喃喃地道。
1865:邮政()
有线电报的成功研制,让秦风特别地开心,在告别了交通基本靠走的状态之后,他的大明再一次告别了通信基本靠吼的原始状态了,即便是有鹞鹰甚至信鸽来让情报通信得到提速,但对于秦风来说,仍然无法忍受这样的速度,有线电报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瞬息千里,这对于朝廷处理各处的紧急事务以及在军事上的应用都有重大的意义。
“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有重大的用途,即便是民间,也有巨大的市场。”秦风提醒耿精明道:”我想商人们一定会看到这东西巨大的市场的,耿部长,这就要靠你的运作了。”
耿精明有些迟疑,”陛下,这样的军国重器,也可以向民间开放吗?”
“军事用途只不是他附带的作用,我认为在民用一途之上,他有更大的空间。”秦风笑道:”有线电报的铺设要遍及全国,建设各地的电报局,培训合格的收译电报员,这都需要极大的资金量,如果让民间力量参与进来,会让朝廷节省很多的资金。”
徐来接着秦风的话道:”耿部长,其实想要控制电报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严格按制收发报技术和那些实际操作的人员就可以了。”
“既然这样的话,回头我与商业部的王部长好好地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才能把这件事的好处做到最大化,这些年来,商人们与咱们朝廷做生意已经是越来越精了。”
金景南突然道:”陛下,我建议收发报员这样的职位,应当由国安部来主持进行。”
秦风点了点头,有线电报一旦普及开来,必然会以它的快速和便捷而风靡天下,大量的信息将通过有线电报通传天下的各个角落,而这些海量的信息里面,也就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报信息,将其分类归纳汇总,对于朝廷掌握整个天下的具体情况是有着巨大的帮助的。
“有线电报既然已经成熟,那么便可以马上进入实施阶段了,首辅,成立一个专门的电报局来统筹这一件事情,这件事要汇集商业部,科学院,工部以及地方官府等许多部门,需要有一个统筹安排,相互协调,免得到时候互相扯皮,大家有什么想法也能找到一个具体处理的部门,你看怎么样?”
“陛下所虑极是,就像铁路总公司,运河总公司一般,有了这些衙门的存在,有什么事情,大家便能找到负责的,而不是互相推托,有功劳一涌而上,有问题就缩头当乌龟,只是陛下,电报局是向铁路总公司,运河总公司一样成为一个单独的副部级单位呢,还是将其安置在某一个部门之下?”金景南问道。
秦风想了想,”如果想让其单独成立一个副部级的单位的话,我建议就将电报局和早前的驿政信统归并为一个单位,就叫邮政局吧,大家觉得怎么样?”
对于皇帝希欢成立新机构,喜欢给这些新机构取上一个新颖的名字,大家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反正就是一个名字而已,即便是叫阿猫阿狗也没关系,叫着叫着也就叫顺了口,习惯了。大家在意的是,又有一个新的副部级单位出炉了,这便又可以多出很多的位置需要安置人手。很多该升一升的人,也有了上升的通道了。
在场的都是心思剔透的人物,陛下嘴里的这个邮政局,未来的前景可是不可限量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不谈有线电报这个最新的物事,便是要归并到邮政局的原驿政系统也是一个下金蛋的金母鸡啊。
驿政系统最初的时候是依托于铁路总公司而存在的方便大家通信的单位,由国安部所掌控,后来慢慢地发展到了全国各地,即便是在没有铁路的一些地方,驿政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现在已经能够做到联通大明的各个县城和大一些的镇子与村落。而他们的业务也从最单纯的传递信件发展到了替客人邮寄小宗的货物。每年所得的利润可是价值不菲。
而现在的有信电报,如果对民间开放的话,那自然也是要收费的,为了信息的迅速通达,只怕不少人是愿意出钱来使用有线电报的。
两个都可以产生利润的机构合并到一起,光明的前景可期。不少人也已经在心中勾勒出自己夹袋中有哪些人物,可以在这一次新部门的成立当中,可以进入到这个部门中去。
在场的都是大人物,自然都有一大帮手下人跟随着,如果不能为他们提供上升通道的话,那再忠心的人,也是会有想法的。
这也是大家都对现在秦风成立一个又一个的新部门并不反感的原因所在,看似权力被分薄了,但实则上,大家或多或少地都从中获得了利益。
在大明建国初期,第一任吏部尚书王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吏治改革,淘汰了大批的前越冗员,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大明内部官员奇缺,每一个人都得干好几个人的活计,可以说,那一段时间,当大明的官员,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
随着大明的发展,新部门愈来愈多,官员也愈来愈多,吏部在统计之后发现,现在的大明,即便是在本土,官员的数量竟然要比前越时代多出数倍,但出奇的是,大家伙仍然感到人手不够用,不是没有人浮于事的情况,但九成以上的官员,仍然忙得脚不点地。这是为了什么,方大治没有想明白,或者是因为这些年来,大明出现了太多的新生事物,也或许是大明将各项事务精细化,力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门的人管专门的事,官员虽然多了,但效率却提高了。效率高,运转快,便看不出有冗员冗吏的存在了。
西地的官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楚地正在进行之中,当这些地方全部完成之后,大明的官员数量,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峰期。
“这是一件会影响到全国的大事情,科学院这边要组织技术力量,政事堂这边要尽可以快地完成邮政局的草创,合并驿政系统和铺设有线电报的事情同时进行。”秦风吩咐金景南道:”这件事,首辅要多多上心。”
“是,陛下。”金景南连连点头。
秦风非常重视有线电报的建设,这玩意儿只怕要用上几十上百年之后,无线电报才会真正地出现在这个世界之上。当然,现在他又可以稍稍期待一下电话什么时候能够从大明科学院这个科技孵化器里被孵化出来了。
谈笑之间便决定了一件可能会影响到大明未来局势的大事,众人都是心情愉快地走出了这间三层的小楼,此时已值饷午时分,徐来自然早就安排好了饭食,吃过饭之后,徐来还想就着这个良好的氛围再一次地向朝廷申请更多的资金。
科学院的研究经费从来都是不嫌多的,因为他们花起钱来,也是如同流水一般。
刚刚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一阵阵急骤的马蹄之声突然传来,众人都是脸色微变,力量之城内是禁止奔马的,而且力量之城更是戒备森严,不可能有什么人不长眼想在这里做什么事情,在这里呆着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核,如果说这里比皇宫的安保更严格亦丝毫不过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仍然出现了反常的情况,只能说明,可能出大事了。
数匹奔马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看到马上的骑士,在场的人都是变了颜色,因为马上的骑士居然不是一批人,有来自国安部的黑衣制服骑士,也有来自兵部的将领。
离着秦风一行人还有数十米的时候,马上的骑士翻身下马,随手交马匹扔在一边,便向着秦风等人狂奔而来。
小猫立即迎了上去。
“出了什么事?”他大声喝问道。
兵部的那名将领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了小猫,与此同时,国安部的那名黑衣骑士亦掏出了一样东西递给了迎上来的田康。
两人迅速展开手里的两指宽大小的纸条,草草一看,都是脸色大变,田康将东西递给了秦风,秦风撇了一眼,哼了一声:”当真是狗急跳墙了啊!”
手一紧,将纸条握在了手中,回望着徐来道:”徐院长,本来想叼扰你一顿的,看来是不成了,有些紧急军务要去处理,你这里的经费问题,你与耿部长自行商量吧,想来耿部长看了你的成果,一定会乐意为你拨款的。”
徐来连连点头:”陛下慢走。”
“慢走不了,得快走!”秦风呵呵一笑。”敌人狗急跳墙,我们得迎头痛击。”
侍卫们迅速牵来了马匹,秦风带着小猫和田康几人迅速地离去,至于首辅金景南等一众文人,便只能坐着马车在后面慢悠悠地往回赶了。
从葫芦岛放飞的鹞鹰飞回到了宝泉港,然后再由宝泉港放飞的鹞鹰飞回到了越京城,宁则枫舰队运送的生女直人有可能在江南登陆的消息,终于及时地送达了中枢。
1866:丝纺中心()
梧州郡守慕容远绝对是大明年轻一代之中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毕业于大明官员的摇蓝京师大学堂年纪轻轻的他,掌一郡之权,娶如意娇妻,,更是在先前立下了一系列的赫赫功勋,不管是在大明征楚的时候的抚恤善后,还是在齐国人阴谋夺取蒸汽机利用江南事件策划的暴乱之中,他都应对得当,不但让上司赏识,而且得到了大明皇帝的亲自下旨褒奖。
而且作为蛮族出身这一点,在他现在的官途之上,不但不会成为他的阻碍,反而成了他身上最为亮眼的一点,成为朝廷的一个榜样,亦让所有归顺了大明帝国的那些少数族裔感到振奋,大明朝廷不以出身论英雄,只要你有本事,愿意为朝廷效力,那么朝廷的大门便永远为你敞开着。
距离江南大规模地暴乱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年半,数万犯事的暴民被发配,大部分去了遥远的涔州,营州,少部分罪行较轻的则去了昆凌郡等地,而他们的家人,或是自愿,或是被迫也都跟着这些人移民,数十万人背井离乡,对于他们个人和家庭而言,是一件极其残酷的事情,但对于江南本地和涔州,营州等地而言,却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
平静下来的江南开始静静地舔食身上的伤口,蒸汽机驱动的各类大型厂坊开始显现他的威力,无论江南出产多少蚕丝,都会被他们无声无息地吞噬干净,大量的棉花也从外地运进江南,在这里被织成棉布,然后再进一步地漂染,变成了各色精美的花布,然后销往四方。
江南的经济不但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迅速地恢复到了他的鼎盛时期,甚至已经开始了超越,成为了大明经济的又一个驱动中心。
在这里,汇集了各地的商人。将海量的丝绸产品,棉织品源源不绝地运出去。不但销往海外,也销往大明现在唯一的一个强大的邻居,齐国人的地盘之上。
齐国的丝织业,棉纺业,因此而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原因很简单,明国出产的这些东西,不但便宜,而且要更为精美,哪怕齐国因此采取了很多的保护性措施,仍然挡不住明国的产品大量地输入,明面上齐国制定的高额税收似乎拉平了明国这些货物在齐国的售价,但实际上,私下里的走私甚嚣尘上,大批的走私产品在少量的正规进口货物的掩护之下,堂而皇之地在齐国各地出售以赢取高额的利润。
对于慕容远来说,这一年半,是舒适而惬意的一年半。
大明地方官的权责现在划分得极为清楚,不再像过去的朝廷地方官员那样,啥都要管,甚至还要开堂审案。一个个一听名字就能搞清楚这个部门是干啥的衙门口,将每个人的职责区分的清清楚楚,治安有警察局,审案有大理寺,安抚地方有民政局等等,而作为一郡最高长官的慕容远,所要做的就是把握全郡的大局方向就可以了。
对于地方主官,大明考核的标准其实也很简单,一是经济的发展,二是本地的稳定。对于慕容远来说,他主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梧州的经济而已。至于稳定,刚刚经过大规模清洗的江南地区,所有人都老实得跟鹌鹑一般。
对于楚地实力最为雄厚的财阀谢氏的女婿来说,慕容远比其它地区的那些主政者有着先天的优势,他的岳父大人,不但自己在梧州有着大笔的投资,还拉来了许多跟谢氏有关系的那些财力雄厚的家伙一齐来梧州发财。楚国归明之后,土地改革便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推进,那些失去了大量土地但手里又有着大笔现金的家伙而言,想要找到一条稳定的发财的道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行当,早已被人瓜飞殆尽了,想要插进去,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的大。而有了慕容远这个切入点,他们自然是欣然前来。
慕容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