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等待了将近半个时辰,看到洞内的烟雾已经消散了,黑衣人们就嚎叫着,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长剑、铁枪等一起向洞内冲去。
这次比较顺利,洞内虽然光线暗淡,但空气恢复得较好,黑衣人们顺利的前进了近半里路。正当他们暗自庆幸时。箭雨纷纷而来,走在前面的黑衣人不断中箭倒地。顿时,嚎叫声、哭骂声、**声等在山洞内回响。黑衣人们依旧不退缩。继续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前冲。直到队伍中间传来几声爆炸的巨响,一大片黑衣人被炸倒在地。血肉模糊,那些幸存的黑衣人们才惊慌失措,慌忙地从洞内逃出来。
黑衣人们惊魂未定,刚逃出洞来,就看到几十名身穿黑色铁甲,头戴黑色铁盔,肩背弓箭,手拿长剑的一帮古怪的人向他们杀来。
黑衣人们顿时惊慌失措。他们把队伍收缩成一个圆形,防止洞内的红衣人反攻,防止洞外的这些铁甲人的冲杀。
为首的一名黑衣人对着铁甲人高声说道:“你们是什么人?我们在这里救人,你们来干什么?”
这帮铁甲人正是法家第二护法队秦栎商公大夫带领的人,他是循着儿子秦卫岩一路留下的记号追到这里来的。
秦栎商走出队伍高声答道:“我们是法家护法队的。你们看到一帮和我们一样装扮的人到哪里去了?”
黑衣人嘿嘿笑道:“没听说过,武林中还有你们这帮奇怪的人。刚才有一帮和你们一样装束的人被抓进了洞内。我们正是要进去救他们。既然你们来了,不如和我们一起杀进去,把他们救出来。”
秦栎商看了看眼前这一帮黑衣人,判断不出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只好说:“那你们就救人吧,我们不影响你们。我们在这里替你们防守后方吧。”
黑衣人有些不放心的说:“万一我们冲进洞去。你们里外夹击,我们不就完了吗。为了让我们相信你们,你们最好派一些人和我们一起进去。”
秦栎商觉得对方说得有理。就命令十名弟子和黑衣人联手向洞内攻去。
狡猾的黑衣人让十名铁甲武士走在队伍的前面,再次向洞内杀去。
洞内再次弓箭乱飞,爆炸声声。
这十名铁甲武士从小就接受严酷训练,特别对弓箭娴熟,各种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洞内飞过来的弓箭,他们一一躲过,并不能阻止他们前进。众黑衣人紧紧跟在这些铁甲武士的身后,嚎叫着往前冲。
山洞内隐藏在暗处的红衣武士们看到形势危急,纷纷现身向前面的铁甲人杀来。一场血肉横飞的残酷搏杀开始了。
红衣人和铁甲武士你来我往。勇猛异常,双方都是训练有素的武功高强之人。在山洞内拼死较量,一时胜负难分。
秦栎商站在山洞外凹陷进入的草坪上久等不见有人出来。正打算派人进去哨探,看到张三丰气喘吁吁地跑上来,就迎上去招呼。张三丰急急地说:“刚才,谁在这里放火?”秦栎商说:“我也是刚到不久,有一帮黑衣人在这里攻打山洞,有可能是他们放的火。”秦栎商正准备问儿子秦卫岩到哪里去了,就看到秦卫岩也气喘吁吁地带着一大帮人上来了。
秦卫岩老远就问:“爸爸,是你们放的火吗?”
秦栎商迎上前去回答道:“不是,是一帮黑衣人。”
张三丰看看周围,见洞口有几名黑衣人在警戒,就继续问道:“秦前辈,那些黑衣人还在洞里吗?”
秦栎商答:“对着,他们都进入山洞去了。现在还没有消息。”
张三丰急忙招呼徒弟们向山洞内杀去。
守卫山洞的几名黑衣人看到张三丰返回来了,都大吃一惊。急忙大喝道:“张三丰,我们进去救人,你最好不要插手啊。”
张三丰大喝道:“救什么人?明明你们是来寻事的,还狡辩什么。”说着唰唰几剑,向黑衣人刺来。
黑衣人们那里是张三丰师徒的对手,都躲避进洞内,一边疯狂的逃跑,一边高声喊:“不好了,张三丰带人杀来了。”
正在进攻兴头上的众黑衣人听到身后有人喊:“张三丰带人杀来了。”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随一窝蜂地转过身,向后退回。
怎奈人多,洞内空间狭小,张三丰又一马当先杀入洞内,众黑衣人个个叫苦连天。前进不行,后退又不行,黑衣人们成了瓮中之鳖,等待一一消灭。
为首的黑衣人豁出去了,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炸药竹筒,塞进洞内一处透光的孔内,用火石点燃捻子,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山洞被炸开一个大洞。虽然几名同伙被炸死,但黑衣人们管不了这么多了,逃命要紧。他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登山绳,固定好后,一个个从被炸开的洞口爬出,沿着绳子滑下山崖。
等张三丰杀到被炸开的洞口时,活着的黑衣人们都逃跑的无影无踪了,只有几条登山绳还在半空中摇晃。
秦栎商带领人也赶到洞内,却发现在慌乱中自己的十名铁甲武士也和黑衣人们一起逃跑了。
张三丰走进洞内高声通报说:“张三丰已赶走了敌人,请一见武春宫主叙话。”
早有弟子把张三丰带人来救,并要求见面的话传给了武春宫主。武春宫主也想再和张三丰见一面。但正准备发话,总教习桃红匆匆来报,教主有万分火急事请宫主前往太白医草院一叙。
武春宫主安排好守护武春宫的弟子后,就带人快步绕过无忧湖,向后山出口走去。离开无忧湖时,武春宫主泪落如雨,心里叹道:“张三丰,我们行走的道路不一样,看来今生我们很难在一起了。”(未完待续。)
ps:秦岭自古神奇,故事更加精彩。希评论,
第七十五章 讨贼自效()
第七十五章
时间很快进入到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的夏天,身为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知府的李思齐,站在练兵场高高的指挥台上,心里感概万千。朝廷封察罕帖木儿(也称李察罕)为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官。),封自己为汝宁府知府,并令他们建义兵万户府,诏书上说:“免其差役,令讨贼自效。”。从秦岭山中无意得来的《武穆遗书》成了他的最好帮手,这眼前两万多人的军队都是按照这本书上的阵法、兵法等操练的。听说三秦武林界推举武当太极门掌教张三丰为盟主,要远赴自己这里夺回《武穆遗书》。不知道他们现在动身了没有?
傍晚时分,派出去打探张三丰动向的亲信士兵们终于回来了。他们已去三月有余。亲信士兵们向李思齐汇报道:“张三丰突然决定留在凤翔府宝鸡县金台观修道,他的七名得意弟子也一同留在金台观。金台观处于秦岭北麓腹地,地势险峻、秀丽,据此有千里之遥。陕南武林界和关中武林界不太团结,虽与去年底成立了三秦武林联盟,但人心不齐,意见不一,现在他们大多已返回到自己的地方,没有前来河南的迹象。”李思齐高兴了,他重赏了这几名亲信士兵。“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付红巾军的行动中,借机迅速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他高兴地想着。对于李察罕,虽然他们一起起事,李察罕还是自己的上司,但大家都是貌合心不合,各打各的算盘。各人发展各人的势力,各人努力扩大各人的地盘。李思齐决定摆脱李察罕的控制,自己独立行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此时的张三丰果然站在千里之外宝鸡县金台观的三丰洞前,他眼前的一幕幕依旧令他心烦意乱。就在去年冬季。自己返回太白山中的武春宫赶走了黑衣人,希望能再见一面武春公主时,却被她的弟子告知,武春宫主寻访故人去了,一年之内很难返回。失望间,他告别铁甲人秦栎商一行,来到宝鸡县周游。在天竺山建云方丈和武林神通张断桥的建议下,他发出英雄帖号召三秦武林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外敌。终于于去年底在终南山召开了第一次三秦武林大会,但大家目标不一,意见纷呈,吵吵嚷嚷,虽然推举自己为盟主,但会后大家一哄而散,并没有想真正团结起来,进军河南江北行省夺回《武穆遗书》。自己无奈只好带领徒弟们返回金台观,以待时日。哎,武春宫主为什么不想再见面。她现在还好吗?自己虽然身在道门,但也可以娶妻成家啊。正一派天师道在龙虎山不就是人人有家庭吗?天下奇书《武穆遗书》不能落入坏人的手里,一定要夺回来。不然天下穷苦人又该受罪了。攻击武春宫的黑衣人是什么身份?他们是不是墨斗门的人?而墨斗门又在哪里?
就在相距千里的李思齐和张三丰都在苦思冥想时,江浙行省泰州人张士诚率领盐民于年初起义了,他们杀富豪,焚官舍,专门和朝廷作对,对外也号称红巾军。张士诚和弟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朋友李伯升等率领的起义军快速攻克泰州,并接连占领兴化、高邮等,声势浩大。
元惠宗得到各地上报后,慌忙下诏派遣御史大夫、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率领三十万蒙古大军前往镇压。并任命丞相脱脱总领全*事,调集几省军队。对各路红巾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李思齐得到这些消息后,开始向陕西行省方向进攻。他明白长安自古是帝王之都。是十三朝古都。那里地势得天独厚,民丰物阜,人口稠密,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有道是,得长安者,得天下。陕西行省的汉中也是个富饶之地,他去过那里考察过,汉高祖刘邦曾经依托汉中夺得天下。总之陕西行省的地位太重要了,何不乘此天下大乱之机拥据陕西,为以后自己在朝廷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御史大夫、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带兵进驻汝宁府沙河,发出军令要求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各带领本部人马随军听令。
李思齐早就听到民间流传着一首《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若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这首小令道出了人民对当时“开河、变钞”的愤恨和不满。看到也先帖木儿进驻汝宁府后,不是想着如何打仗,而是整天搜刮钱财,求神问卦,想着如何寻欢作乐,李思齐觉得小令所言非虚,他心里也就有了抗命的打算。
此时,察罕帖木儿(也称李察罕)带领一万人马正屯驻沈丘,接到也先帖木儿的军令后开始整军备战。他修书一封,派亲信人飞马送给李思齐。
李思齐拆信观之,只见书信中写到:“世贤吾弟,今朝廷派大军前来,声势汹汹。但细观之,其军不整,纪律松弛,将无谋略,军无斗志,安能胜乎?你我出身布衣,相邀共举事。朝廷重臣视我等如另类。丞相之弟亲督大军,不宜得罪,表面宜殷勤乎。实力图保,不能尽随之。大军过后,安得好梦。望弟珍重,周旋之,以图后起。”
李察罕在书信中的想法和李思齐不谋而合。李思齐也回书一封,请李察罕放心,大家携手并进。
好在也先帖木儿并不急着作战,他日日花天酒地,只安排李思齐带领本部人马负责押运粮草等后勤保障工作。李思齐也乐意在后方保存实力。
朝廷派三十万大军前来围剿的消息早已传入刘福通的耳朵。刘福通急忙召集手下大将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刘六、毛贵、关先生、破头潘等商量对策。白不信说:“元军虽然有三十万之众,但都是些贪生怕死、毫无斗志之辈,不足为虑。”关先生说:“我军和元军人数相当,况我军占据地利优势,只要采取以往的战法,群狼战术。定能旗开得胜。”刘六也说道:“也先帖木儿是一介书生,毫无军事指挥才能。以前只是有几位得力手下大将罢了。现在这些得力手下大将都被我们杀了,他已经是黔驴技穷了。我们不必担心他。”看到众将如此有战胜的信心。刘福通也放下心里的包袱高兴起来。经过进一步研究,大家决定开始采取行动。先以小股部队试探,再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几乎在同一时间,元军的周围不断出现小股红巾军前来骚扰。他们不论白天黑夜,天天都来骚扰。既不与元军正面交锋,也不深入阵地,待偷袭成功后,往往逃跑的非常快。这些种种行为令元军的将官们非常气恼,但一时又无可奈何。
刘六还派人给李思齐送信。要求不要互相为敌,不要自损前程。
就在御史大夫、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屯兵沙河半月后,他突然想到汝宁府知府李思齐,他听说这个年轻人文武双全,胆识过人,好像到秦岭山中去访客意外在石门中得到一本天下奇书《武穆遗书》。也先帖木儿决定见见这个年轻人,了解一下关于岳飞的《武穆遗书》的事情。他马上派人下令李思齐速来军中议事。
李思齐接到也先帖木儿的军令后,有些意外,也先帖木儿自视过高,来汝宁府后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知府放在眼里。只是给他安排一些打杂的事情,今天怎么想起召见自己了。管不了那么多,是祸躲不过。前去见他一面有何妨?
李思齐整理好官服,急忙骑马跟随传令兵前往。
汝宁府沙河元军大营,彩旗飘飘,气势恢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那里像个军营,军士们可以三五成群,随便进出,各种小商小贩围在军营门口叫卖。士兵们衣着随意。纪律松弛,那有马上就打仗的气氛。若不是看到绵延数里的军营。李思齐真以为传令兵把自己带错了地方。
从雄伟的军营南门进入,一字排开几十座大帐。进入中军大帐。经过三次通报,李思齐才进入帅帐。也先帖木儿高座在帅椅上,他头戴金樱官帽,身穿鲜艳的官服,身体微胖,显得威严、气势不凡。在帅帐两边,数十位文武官员分列两厢。这些站立的官员个个品阶都比李思齐高。
李思齐从容走进帅帐,大步来到帐中位置,叩头称拜。也先帖木儿挥挥手问道:“李知府,粮草保障工作何如?”李思齐道:“按照御史大人吩咐,一切供应正常。”也先贴木儿洪亮的声音说道:“我奉皇上钦命,亲帅大军剿贼,所向披靡,贼寇望风而逃。今屯此沙河,谋划大战,一击而荡平贼寇。你们地方,当尽心尽力,保障物资供应,祝我大军旗开得胜。”李思齐道:“谨奉大人遵命,卑职自当誓死效命。”
看到眼前这个英武的年轻人目光坚定,举止得体,也先帖木儿心里有些满意,他突然转换话题问题:“听说你在秦岭山中从石门里得到一本天下奇书,可有此事否?”
李思齐心里一惊,原来也先帖木儿召见自己的真实目的是为《武穆遗书》而来。他心里早有预案,因对之策。不慌不忙答道:“大人明察,卑职确实于两年前去过秦岭山中游玩,但并没有见到什么天下奇书,更不知传言从何而来?”也先帖木儿道:“那你为何对前来索要的武林人士称让他们决出胜负,方给其《武穆遗书》乎?”李思齐道:“被这些江湖贼寇多方逼迫,为了保命,不得不用此拖延之计。望大人明察。”也先帖木儿见问不出所以然,就缓和语气道:“我也不相信世间还流传有什么《武穆遗书》。想我先祖寻找近百年都一无所获,许多传言都被证实是无稽之谈,慌缪之言。谅你李思齐也不敢隐瞒。罢了,你今后要勤政事务,好自为之啊。”李思齐叩谢道:“多谢大人,但卑职有几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也先帖木儿奇怪的道:“你有什么话,说吧。”李思齐不卑不吭说道:“刚才卑职来到大营,发现大营左右中前后五军紧挨着,三十万大军屯扎在一座大营里,实乃有违兵法:互为倚角之势,屯兵五营,营营有据的军事常识。倘若贼寇用火攻,岂不难防乎。”也先帖木儿哈哈大笑道:“书生之谈。兵法有云:集中优势兵力,一战而据敌。虽然三国时期刘备七十万大军被火烧连营,但他是在河边密林中、草丛中扎营。我军沿河边沙滩布阵,何惧火攻乎。汝岂不知战国时长平之战乎,秦军集中优势兵力,一战而击溃赵军四十万大军。秦军名将白起立下不世之功。今我军气盛,占据各种优势,贼寇乌合之众,正当全军一鼓作气,一战而剿灭敌人乎。”李思齐知道再说无益,就告辞离去。当李思齐走出帅帐后,账内众文武嘲讽的哄堂大笑,有人说:“书呆子啊。”李思齐无奈地摇头叹息。
李思齐回到自己的军营后,预感到朝廷兵马处境危险啊!
看到元军一月未动,刘福通大喜道:“胜败在此一举,众位迎来了好时机。”立马召开军事会议,进行战前部署。刘福通说:“今夜天气阴沉无月,元军久疲,正是我军决一死战之良机。刘六,你带人抄元军后路,只许放火、射箭、敲锣打鼓,不许突入敌营内。若敌营军溃逃,你可领军痛击之。白不信,你带领本部人马从元军左营突入,要勇猛、快速。毛贵,你带领本部人马从元军右营突入进去,务必多放火、放箭。李喜喜、关先生、破头潘,你们三人各带领本部人马一起向元军正门,也就是南门展开突袭,定要一鼓作气杀出我红巾军的威风来。”众人点头领命而去。刘福通自带领其余人马在大营预备接应。
当夜,果然夜黑风大,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元军在炎热的夏季备受煎熬。本来天气炎热,军营布置在沙滩上,没有树荫可以遮凉,暴晒一天,士兵们都有些吃不消。再加上近一月来红巾军天天白天晚上敲锣打鼓,影响士兵们休息。今天,奇怪的是红巾军竟没有来骚扰,晚上天气黑暗有风,难得来的凉爽,正可好好休息一番。所以,时间不到亥时,元军军营内就一片寂静。就连平时喜欢听歌观舞的领军大帅也先帖木儿也疲劳的早早上床睡觉了。
入夜,红巾军轻装出发,静悄悄地逼近元军大营。丑时,火把齐发,元军军营立马被点燃。锣鼓声同时响起,呐喊声、杀声震天,弓箭如雨射来,元军大营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
慌乱的元军士兵们胡乱穿好衣服,拿起兵器溃逃出军营。四面被包围攻击,三十万人聚集在这个狭小的军营内,几无用武之地。看到有备而来,如狼似虎的红巾军,元军士兵们只有举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