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岭秘事-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月明从铎县报丧回来,派人到汉中去寻孙月、王昌林、刘桢的遗骨,并让他们顺便把那些能找到的战死的弟兄们的遗骨埋在褒河边。

    第六天下午,所有亲戚能来的都来了。张亮自己没有来,派家人送来了挽联。张月明气愤的撕碎了挽联,赶走了来人。张晓林不屑于来,也没有派人来。出卖张月明的表兄张峥一家更是不敢来。

    兴元路达鲁花赤买闾派差役探听到了桃花店张家大办丧事的消息后。本想派兵前去围剿,但汉中府西门一仗元军伤亡惨重,担心派兵去后,汉中府城空虚,若是有贼兵再来犯,将无以应对。又听说红巾军进犯湖广行省,担心流窜到兴元路,于是更加不敢妄动。

    张莲英和张天明及派去寻找她们的家丁张洪、张二都没有回来。族人们研究决定,不再等待她们了,明天清晨就举行葬礼。隆重安葬张远山和张六爷。

    杨光达跪拜了也赶来参加祭奠的师父――孤独门掌门诸葛汉水。杨光达哭着问:“师父,孙月兄说他和我是同门师兄弟,他的师父是南山客。南山客是何人?怎么没有听师父说起过?”诸葛汉水严肃的回答:“南山客就是你的师叔诸葛青云。他号南山客。”杨光达恍然大悟。

    诸葛汉水告诫杨光达:“光达啊,为师知道你在做什么。为师不支持你,也不反对你。如果你真的能为咱们穷苦百姓办事出力,为师也就不愧教了你这个徒弟。你要做光明正大的事,要在江湖中行得正,走的端啊。你好自为之吧。”

    杨光达谢过师父。

    第七天清晨,张远山和张六爷的葬礼在凄凄惨惨戚戚中举行。张月明嚎啕大哭,心里想着是自己害了两位亲人。母亲王若梅更是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就在众人掊土掩埋棺材时。张天明嚎啕大哭着和去寻找他的家丁张二出现在坟前。

    张天明大哭道:“爸爸,我回来晚了。你死的好惨啊!你等等我啊。我要见你最后一面,我要为你报仇。”

    张月明扑倒在哥哥面前。跪拜哥哥,泣不成声。

    张天明看到弟弟张月明,一时心中怒火燃烧,一巴掌打在张月明脸上,骂道:“不懂事的蠢货,都是你干得好事,害了爸爸和六爷。你还有脸跪在这里?”

    叔父张远贵等亲人急忙将弟兄俩拉开。

    张天明用双手掊土,一掊土,一掊土的慢慢掩埋在爸爸的棺材上。

    呜咽声,哀嚎声,悲乐声笼罩在这个秦岭深山中的小村子里。村前桃花溪和村西麦积河的河水幽怨的潺潺流淌着,述说着无尽的哀伤。

    葬礼过后,亲戚和族人们陆续告辞。云雾寺建德方丈特意找到张月明说:“老衲听说了你的许多义举,有人不理解,你不必放在心上。只要是为了穷苦的百姓,我心无悔,只管做,任他们去评论吧。你父亲是个正直的人,他对我们云雾寺的修葺帮助不少,我会回去在寺内为他念七七四十九天大德经的。”张月明再三感谢,目送建德方丈等人离去。

    杨光达主动找到张天明,想劝解他,化解他与弟弟张月明的矛盾。谁知张天明一点也不领情,他怒道:“杨光达,是你引诱月明造反的,你现在还说什么。今后不准月明再和你来往了,不是看在亲戚份上,我就要收拾你。你快回去吧。我不想再见到你。”杨光达无奈,只好回到杨家湾自己的家中。

    杨家湾庄主杨海来找杨光达,他说:“光达贤弟。远山兄因你们的事情惨死了。我不想再看到族人们因你而肇祸。我劝你安心在家务农,不要再去参加什么起义军了。就你们那些人还能干成大事?”

    杨光达不想辩解什么。杨海走后。父亲杨宗海也进屋劝说道:“我们一家还想活命,过太平日子呢。你不要再出去闯祸了,我们家经不起折腾。”

    就在张远山下葬二十天后,张莲英才风尘仆仆的和去寻找她的家丁张洪赶回来了。

    原来张洪到汇龙潭桃花宫给张莲英送信,桃花宫不允许任何外人进入寺内,张洪只好在去桃花宫的路上的一颗大冷杉树下留下书信,远远的在路口等待。谁知一等就是三天。第三天桃花宫派出女弟子外出办事刚好路过那颗大冷杉树下,才发现了这封书信。女弟子们拿回去交给了总管九师姐叶儿。叶儿看后不敢耽搁。派弟子出来告诉还在苦等的张洪:“张莲英被派往散州化龙山下的八仙镇桃花宫分教去了,要找她快去那里寻。”张洪不敢耽搁,又急忙赶往散州前去寻找。好不容易到了散州的八仙镇,但镇上百姓无人能说清桃花宫分教的具体位置。张洪只得每日在化龙山内的密林中苦苦寻找。寻找了五日,终于在一位女弟子的带领下见到了张莲英,张莲英看到书信后哭得死去活来。同春宫主得到上报后,速速决定放张莲英返回为父奔丧,并亲自为她准备了盘缠和礼物。张莲英跟随家丁张洪一路昼夜急行,忍饥挨饿,不敢有丝毫休息。回来却已经很晚了。

    张莲英扑倒在父亲的坟前痛哭,坟墓上掊的新土里已经有数不清的小草露出了新芽,预示着新的生命诞生了。

    张莲英悲哭道:“爸爸啊。我对不起你。你为我们操劳辛苦,却不等我回来惨死在贼人箭下。女儿一定要为你报仇,手刃贼人,拿贼人的首级来祭奠你。”

    看到两个弟弟都已长成了男子汉,张莲英心里有些欣慰。但两个弟弟互相不理睬闹矛盾,张莲英又有些心痛。“爸爸刚离世,仇还未报,自家人反倒成了仇人,这让爸爸的在天之灵如何放心?”张莲英叹息道。

    张月明准备告辞。回到紫柏山中的大汉军营地去,那里还有近千名弟兄们在等着他。张九爷还在那里坚持着,孙月、刘桢、王昌林的孤魂还等着他带路。他要回去在军营中为他们追悼、超度。

    关于家人的不支持,张月明很伤心,但他不怪他们,他们也是为了自己好。人各有志,思想各异,虽然是一家人也不能强求。

    对于杨光达,张月明还是希望他能一起回去,起义军中不能没有他。张月明悄悄的派家丁前去通知杨光达,明日清早在龙蛇岭关垭子口会合一起走。

    张月明把自己要离开家返回紫柏山营地的想法告诉母亲王若梅,母亲流着眼泪说:“我不想为你们担惊受怕,我希望你三思而后行。你爸爸就是因为你的事惨死,你走这条路生死难料,让我看不到希望。”张月明说道:“我要为我爸爸报仇。我组织起义军就是反抗腐朽、黑暗的朝廷,为天下所有的穷苦人寻找出路。总有一天我会打进汉中府城的,我会把那些害人的朝廷官员统统处死。”母亲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深处失理性。我和你爸爸送你到汉中府去读书,就是让你知书达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没想到你走了相反的路。朝廷黑暗这是事实,但天下如此之大,凭你们的力量能改变吗?”张月明豪迈的说:“目今天下,群雄四起。刘福通和张士诚领导的红巾军声势很大,朱元璋、孟海马、徐寿辉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席卷数省。元廷气数将尽。孩儿正当心怀天下,为穷苦百姓谋出路。读那么多的书也是为了明事理,救民与水火就是最大的事理。母亲尽管放心,孩儿自有主意。只不过自此一别后,还万望母亲注意身体,不要为孩儿操心。”母亲道:“月明我儿,看来你心意已坚。为母也不再劝你,只望你团结兄弟。谦卑待人,诚实守信。你今后要注意安全,勤来信。为母不为难你了。你准备去吧。”张月明谢过母亲,高兴的做着明早离开家的准备。

    晚饭后。张月明给兄长天明讲了要走的想法。天明听后大怒说道:“我上次不该打你,这几天一直都很后悔。父亲刚离世,仇人还在不远处逍遥。你不思为父亲报仇,却想着躲进山林里当盗匪。你有什么出息?我的师弟李思齐在罗山起兵,帮助朝廷剿杀乱民,那才是正道,他现在已被朝廷任命为汝宁府知府。你若是一心想干一番事业,为兄也不拦你。我给李思齐写一封推荐你的书信,你带着去找他吧。”张月明说:“朝廷黑暗无道,李思齐却反倒帮助朝廷镇压被逼造反的百姓,我不想和这样的坏人为伍。帮助天下穷苦的百姓,才是我的正道。”张天明说:“爸爸不在了,我就要为你操心,你还是听听我的劝告吧。过段时间,我要到汉中去找仇人报仇,难道你不想一起去吗?”张月明说:“我有千名兄弟还在紫柏山中等我,我不能放弃他们不管。给一个人报仇是报仇。给天下所有穷苦人报仇也是报仇。我要给天下更多的穷苦人去报仇。”张天明骂道:“你读了那么多的书,居然说出如此五孽不孝的话。你明天如敢走,我就打断你的腿。你不信试试。”

    听到弟兄俩的吵闹声。母亲王若梅出来喝止。姐姐张莲英劝说道:“月明弟,你就不能等七七守满后再走吗?”

    张月明倔强的说:“茹我不孝,我明天必须走,我的弟兄们不能等我等得太久了。张九爷还一个人在大营中坚守,迟了人心就散了。我们好不容易有今天,不能让我耽误了。”

    张莲英见月明弟弟说得坚决,也不好再劝,就拉出大弟天明,劝说他去了。

    怕哥哥阻拦。又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张月明一晚上都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第二天,鸡刚叫头遍。他就悄悄的起床,拿起母亲为自己准备的行李,蹑手蹑脚的打开门,走出大门外。但令他吃惊的是母亲王若梅和姐姐张莲英正站在门前的大柏树下等他。

    张月明结结巴巴的问:“妈妈、姐姐,你们起来这么早干什么?莫是不让我走?”

    母亲擦着眼泪递给他一大包吃的东西说:“这是我昨晚给你准备的,你拿上一路上做干粮。妈妈不拦你,你走吧。今后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多给家里来信。”

    张月明感动的热泪盈眶。

    姐姐张莲英也送给他一个包袱,姐姐说:“月明弟,这是我这几天给你赶制的几件衣服和布鞋。你带好,一路保重。”

    张月明向姐姐致谢。实际上昨晚母亲也在包袱中给他装有亲手做的布鞋和新衣服。”

    张月明向母亲磕了三个头,起身准备离开,妈妈又拿出一样东西说:“这是你天明哥哥给你的,他不好意思亲手送给你,让为娘的替他把这件东西转交给你。你哥哥嘱咐你,不管你今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来找他,他永远是你的哥哥,他会帮助你的。”

    母亲用双手给张月明擦去了脸上的眼泪,叮嘱说:“你哥哥也是关心你。你们兄弟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要团结。”

    张月明双手接过了哥哥的礼物,小心的打开看是一把护身的短剑和一本孙子兵法书。他再也控制不住了,泪如雨下,挥手告别了母亲和姐姐,狂奔着一头扎进了前方依然还黑暗的道路上前行。

    天大明时分,张月明到达和杨光达约定的会合之地龙蛇岭关垭子口,他惊奇的发现,杨光达身上背着宝剑,英姿勃勃的和八名弟兄一起在笑着等他。

    这和杨光达一起来的八名弟兄有些张月明认识,有些不认识。杨光达高兴的向张月明介绍说:“这是我的表哥彭华华,他们俩是我的表弟杨谋和杨春来,这位胖子是小河坝的胡立,这位黑脸的是陈家山的陈鹏,这俩个小白脸是你们桃花店的张翼和张岩,这个大高个是董家店的董广飞。他们八位弟兄都愿意和我们一道反元,都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

    张月明高兴的和八位弟兄一一握手,张月明说:“太欢迎你们了,欢迎弟兄们和我们一起同甘共苦。”

    八位弟兄们说:“元帅在上,受小弟们一拜。今后我们愿同心协力,共同为天下穷人们谋生活。”

    张月明一一扶起弟兄们说:“虽然今后的路还很长,就让我们就一起先从脚下的路开始走吧。”

    说完,他们就欢快的进入了被莽莽群山环绕的、被苍天大树遮蔽的秦岭深山中。

第八十二章 行走江湖的第四宝() 
第八十二章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的三月,草长莺飞,桃花盛开,春光明媚。零点看书。lingdiankanshu。坐落在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张氏将军府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会客厅正中坐着这座将军府的主人陕西宣慰使张良弼。

    张良弼,字思道,是将门之后,袭父职驻守华阴县。至正十二年六月张良弼受李察罕(又名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影响起兵自立,围剿红巾军,独霸陕西行省东秦。陕西行中书省平章定住急令总帅汪长生奴、宣慰同知拜帖木儿带兵前往镇压,被张良弼率军打败。后在朝廷的调停下,张良弼接受陕西行中书省管辖。经过两年多的打拼,他终于被朝廷任命为陕西宣慰使,成为一方重臣。

    张良弼吹散茶杯内冒着热气的茶叶,呷口茶笑着对在座的众人说道:“闯荡江湖必须要有真本事,我总结出来要拥有四宝,方可纵横捭阖、扬名与江湖中。”说完得意的用犀利的目光扫视众人。

    来访的陇西白驼山庄庄主黑无尘笑着问道:“敢问宣慰使大人,要拥有那四宝?”

    张良弼用右手捋捋胡须,朗声道:“武术,兵器,医术和特殊的本领。尤其特殊的本领可称谓闯荡江湖的第四宝。”

    在座的长安金刀门掌门朱振邦哈哈大笑道:“张大人说的武术、兵器、医术堪称行走江湖必备的三宝。但第四宝具有特殊的本领大人如何详解?”

    张良弼道:“特殊的本领包罗万象,范围很广。如会使用各种暗器、毒药,会各种魔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周易八卦等。但这些都不值得一提。唯有武穆遗书、鬼谷子兵法、孙子兵法等堪称第四宝中的镇鼎利器。但能得到这些绝非易事。否则只能终身遗憾,死不瞑目了。”

    四川青城派掌门张大春出神的看着翠绿的茶叶从开水中上下浮沉,直到一片一片沉入杯底。青绿色的茶水瞬间香气四溢。张大春深吸一口香气,朗声赞叹说:“还是陕西的绿茶解渴。味香回味无穷啊。”

    张良弼有些诧异的看着张大春说:“张兄行走江湖多年,对茶叶的研究不可谓不深,你说陕西的绿茶好,那自然是名不虚传的。”

    黄山派掌门缥缈道人正对张良弼所说的行走江湖的第四宝的话题感兴趣,看到张大春故意岔开话题,心里就有些生气。他冷冷的说道:“陕西绿茶固然是好,但那能与我们黄山的云雾仙毫相媲美。云雾仙毫吸收天地之精气,品一小口。心脾为之一震;品一大口,不知迷醉在何方仙界。”

    不等张大春回话,长安金刀门掌门朱振邦早已按捺不住高声喝道:“老道休得胡言。陕茶历来是朝廷贡品。从秦朝时,陕茶就是历代宫廷用茶。天下官吏百姓早已对陕茶评价不菲。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就是陕茶走向全国的历史大通道。黄山茶叶怎能与陕茶相比较?想你黄山派久居黄山,可怜成井底之蛙也。”

    朱振邦一席话说得满座皆惊。张大春一帮人心里觉得帮自己等出了一口恶气,酣畅淋漓。张良弼却有些忐忑,必定缥缈道人是自己请来的客人,不能如此伤他面子。还有一些在座的客人,隐约中觉得朱振邦要引火上身,黄山派掌门缥缈道人可不是好惹的。

    果然。缥缈道人看到来自长安的金刀门掌门朱振邦对自己如此出言不逊,大怒道:“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不知道天下之大。唯独长安乎!你不要自持久居长安就得意忘形了。要知道当今天下,京城在大都。不让你尝一下我的黄山影子功,你不知道贫道的厉害。”

    话尤未落,缥缈道人就施展影子功向朱振邦攻去。

    朱振邦哪里知道黄山影子功的厉害,急忙摆开招式应付。哪承想缥缈道人身法极快,影子功功如其名,只见影子不见人。朱振邦只感觉周围都被缥缈道人的招术包围,哪里能分清虚实。只听“啪”的一声,朱振邦嘴巴重重的挨了缥缈道人一掌。又听“扑通”一声。朱振邦被击倒在地下。

    有人大声喝彩,有人惊呼。有人拔出兵器准备为朱振邦帮忙。

    张良弼看到场面有些混乱,急忙跳下太师椅。跑向前扶起倒地的朱振邦,劝说缥缈道人道:“师父请息怒,你们都是我请来的客人,看在我的面上停手吧。”

    缥缈道人不想为难张良弼,也只想教训这个不尊重自己的后生,况自己与朱振邦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听从劝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朱振邦当着众人的面受辱,心里那里能放得下。只是碍于众人的劝说和张良弼的面子,只得强压心中怒火,率先告辞离开张氏将军府。

    朱振邦走后,气氛还是略显尴尬。张良弼正努力想办法调节气氛,弟弟张良臣走进来有事禀报。张良弼知道弟弟是从京城大都返回来的,必有重要事情汇报。急忙告别众人,带领弟弟良臣来到别院密室内详听。

    张良臣急道:“大哥,不好了,脱脱丞相被皇上流放云南,听说已经中毒而亡了。”

    张良弼急道:“此话当真?你是从何处打听来的?”

    张良臣说:“六部都有皇上所下诏书,********朴不花密告我脱脱中毒而亡,让我们以后上书不要再提到脱脱二字。”

    张良弼沉思片刻后说道:“幸亏这次让你带着厚礼去拜见总管大人,不然我们张家的命运就会受到脱脱的波及。”

    张良臣接着说道:“听兵部大臣传言,红巾军首领刘福通与今年二月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统一了红巾军。”

    张良弼叹息道:“看来朝廷气数将尽。我们也得早做打算了。”

    张良弼带领弟弟良臣走出密室,返回会客厅,对众人抱拳说:“诸位久等了。我弟良臣刚从大都归来。带来了几个消息。”

    众人着急惊问:“宣慰使大人舍弟带回来了那些消息?可否告知我们一二?”

    张良臣故作神秘一笑,默不作声。

    张良弼微笑着说:“诸位莫急。让舍弟慢慢给你们说来。”

    张良臣喝口茶,润润嗓子说:“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建国了,国号为宋。”

    白驼山庄庄主黑无尘急忙问:“谁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