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鞅�
由此,老十判断该车故障由“爆震”引起的,于是交给四组修理工修理。
为了排除故障,四组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点火提前角;2、消除燃烧室积炭;3、调整化油器,使混合略稀;4、更换消声器。
一系列措施过后,爆震声依旧。
临近下班时间,二厂长让唐海林过去帮忙看看。
只见唐海林从化油器处取点汽油在手指上捻了捻,然后放到鼻子前嗅了嗅,凭借多年经验,他认为该车汽油有问题。
“你这汽油什么时候加的?”
驾驶员:“昨天到一个偏远的乡镇去,在回来的半路上没油了,到一个简陋的加油站加的油。从那回来还没到法院,消声器就爆了,把院长和全车人吓了一跳。”
唐海林叫人把切诺基油箱里的油全部换掉,换上标准汽油,再启动,发动机像脱胎换骨似的进入了正常工作状态,爆震现象完全解除。
“你们感觉唐海林怎么样?”在厂长办公室,厂长罗永军问道。
二厂长:“很有经验,干什么雷厉风行,军人作风没变。”
老十:“修车技术在我之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罗永军:“我也感觉唐海林是个人才。我们得想办法留住他,得到一个人才不容易啊!”
到东方不到三个月,唐海林的工资已由300远涨到500元,几乎每个月涨100,这在东方汽修厂是绝无仅有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回家无家盼有家 鹤立鸡群打工仔(9)
董君梅闲不住,终于找到一家诊所当护士,她把她妈妈接过来帮她带孩子上学。
“钱取到了吗?”这天,唐海林一进家门,董君梅关切的问道。
唐海林:“取到了,我又把它存起来了。”
董君梅:“多少?”
唐海林:“转业费加上住房公积金总共四万一。”
大约九月份左右,海林哥打来电话告之,部队把转业费汇过来了。于是他到厂里请了假,专门回老家一趟把钱取出来又存上了。
海林赶的巧,部队自2001年起,军官和志愿兵转业时要补发住房公积金,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新时期军人关怀的一项重大决策。
董君梅:“老公,我觉得咱老是这样租房子住也不大合适,一来住着不方便,二来杂七杂八费用也不低。”
唐海林:“是啊,不租房又咋办?”
董君梅:“我们原来攒了二万多块钱,加上这四万,我们现在手里有六万多块钱,你觉得我们能不能买个房子?”
唐海林当兵13年,积攒了二万多块钱,这主要是他转志愿兵之后,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义务兵时基本没攒,那时津贴低,有点钱他全部用来买书了。
唐海林:“我也有这个想法,就是担心钱不够呀!”
董君梅:“买个便宜点的或者二手房也差不了多少。”
唐海林:“你我最近留心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老唐,有人找你。”这天唐海林正在上班,一个修理工在远处喊他。
“姨父,您怎么来了?”唐海林走到跟前一看,这不是在地税局上班的姨父吗?他叫章朝真,是部队转业的干部,对唐海林很关心。
章朝真:“海林,我们地税局最近扣压一批房屋开发商的商品房,现在局里正在对外拍卖,我想问你要不要?”
唐海林:“你们怎么扣压的?”
章朝真:“他们欠地税局税款。”
唐海林:“这房子在哪里?”
章朝真:“就在城南的阳光小区。”
唐海林:“能去看看吗?”
章朝真:“能,现在就可以。”
唐海林请个假,到阳光小区一看,这地方还真不错,在一道小河湾里,有几排整齐漂亮的楼房。
他们走进一家正在装修的房子。
唐海林:“这房子有多大?得多少钱?”
章朝真:“有一百二十个平方,市场价九万多块钱,因为这是地税局扣压的,只需八万块钱就可以了。”
唐海林:“这房子的确不小,您看这结构上有点不大合适,有点长,感觉像个筒子。”
章朝真:“正因为如此,地税局才少拍卖一万多块钱。”
唐海林:“现在剩几套?”
章朝真:“就剩一个三楼和四楼了。”
唐海林:“我现在手里只有六万多块钱,还差两万。”
章朝真:“你回去和君梅商量商量,如果想要,我可以帮助你一点。”
唐海林回家后就把此事告诉君梅和岳母,她们娘俩很高兴。于是他们很快决定买下此房。由于钱交得比别人晚一天,他们买了四楼。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唐海林全家终于乔迁到新居——有了一个固定的家。
唐海林白天在东方修理厂忙的不亦乐乎,晚上回到家还要秉烛夜读,写读书笔记。
一天早上,他把一片洋洋洒洒近万字的《关于东方中长期发展和建设的建议》交到罗厂长手中。
在这篇建议中,唐海林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现修理厂地方狭窄,已成为阻碍东方汽修厂发展的瓶颈,建议异地重建新厂;二、对东方进行改制,走出和打破家族企业的条条框框;三、让修理工走出去,把先进技术请进来,建议汽修厂每年派部分人员到省城或沿海一带的大城市汽修企业取经;四、更新和淘汰一批陈旧维修设施,引进和购买一批现代化设备和仪器;五、建议东方开办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学校,为当地解决就业问题。
罗厂长把《关于东方中长期发展和建设的建议》拿在手里看了又看,一直看了七、八遍。这不正是他多年来所苦苦思考的问题吗?当他看了这个建议,仿佛眼前点起一盏明灯。
晚上,罗厂长把唐海林叫到办公室,他们谈了很久很久……
自此,罗厂长到哪总喜欢把唐海林带上;每次厂里开会,罗厂长总是让唐海林发言;空闲之余,罗厂长与唐海林轮番给修理工上课。通过周密选址,新东方在老厂200米外的地方破土动工……
第三章 金碗银碗铁饭碗 苦心婆心赤子心(1)
“嘀嘀嘀”这天下午,唐海林正在忙活,忽然一个熟悉的号码在呼他。海林赶紧跑到接待室。
“喂,自鸣吗?”
“对,海林,快半年了,我想约你到民政局去看看咱们安置的情况怎么样了?”
“那好啊,我们明天上午去怎么样?”
“行,明天上午8点民政局见。”
“好的,不见不散。”
10月底的一天,唐海林和章自鸣来到民政局,接待他们的那个女干部说:“你们这批复转军人已陆续报到齐了,我们也已把名单上报市里,估计下月中下旬可见分晓。”
走出军转办,章自鸣边走边问唐海林:“你找人了吗?”
唐海林不解:“找人?找什么人?”
章自鸣:“你是真迷糊还是假迷糊?”
唐海林摇头后又若有所悟。
章自鸣:“要想进好单位,现在哪有不找人走后门的?!”
唐海林:“我不管谁走后门还是走前门,反正我是不会找的,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到学校当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就行!”
章自鸣:“你不花钱走后门,人家就主动把教师的名额给你送上门了?你这不是做白日梦吗?!”
“也许是个白日梦吧!”唐海林反问道:“你找人了吗?”
章自鸣坦然道:“找了,是我老婆那边的人,还不知道爷和娘。”
回到家中,唐海林一脸心事重重。
董君梅关切的问道:“怎么样了?”
唐海林:“还得等到下月中下旬。”
晚上,唐海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特别是张自鸣的那句“你不花钱走后门,人家就主动把教师的名额给你送上门了?你这不是做白日梦吗?!”的话时时萦绕在脑海里。
董君梅关切地问道:“老公,怎么了?”
唐海林:“章自鸣又提到安置工作得靠花钱走后门拉关系。”
“是啊。现在就这种风气,不照着办就得吃大亏!”董君梅一脸无奈道:“可是,咱也没有哪个亲戚当官有本事呀。”
“即使有当官又有本事的亲戚,我也不会找的。我就不信这个邪!”唐海林一语千斤道:“君梅,为了能实现我的人生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想给组织上写封信表达自己的意愿。”
董君梅赞许道:“这个办法好!不妨试试。”
唐海林:“你看给谁写这封信呢?”
董君梅:“市委书记江哲明来新邳这几年来,做了不少事实好事,老百姓对他的口碑不错!”
唐海林:“那好,我就给江书记写这封信。”说完,一跃而起。
董君梅拉住说:“明天写不成吗?”
唐海林:“要趁热打铁。”说着铺开了雪白的信纸。
江书记:
您好!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
89年3月,我响应祖国号召,弃笔从戎,成为一名光荣的海防战士。在部队,我先后当过步兵、炮兵、驾驶员、汽修工、会计、技师等,历任班长、排长、司务长等职务,并多次立功受奖。通过自学考试,我不仅拿了大专文凭,而且也拿到了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我的人生有两个最大的梦想,一个是当兵,另一个就是当老师。而今,当兵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也已经圆满结束了,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机会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此,我渴望:如果我的条件够的话,请组织上把我安排到学校去当一名普通的教师;如果我的条件不够的话,任凭组织安排到任何单位,我绝无怨言。
请组织考验我吧。致军礼!
一个退伍兵:唐海林 谨上
2001年10月29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金碗银碗铁饭碗 苦心婆心赤子心(2)
叶落了,天凉了,冬天迈着脚步悄悄走来了。
又度过难熬的20多个日日夜夜,11月21日,唐海林和章自鸣相约来到民政局军转办。
女干部:“请于11月24日到军转办办理分配手续。”
终于又熬到24日,唐海林和章自鸣来到民政局,只见民政局院内人山人海,军转办被围的水泄不通。这些人有的穿西装,有的穿便装,有的上身穿皮衣下身着军裤,但看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些人都是当过兵的人。
唐海林和章自鸣跟大伙一样排着队,好不容易才走到女干部跟前,只听女干部用嘶哑的声音说:“章自鸣农机局,唐海林财政局。”
唐海林:“什么?我财政局?”
章自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害怕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句:“谁农机局?谁财政局?”
女干部不耐烦又斩钉截铁提高了嗓门重复道:“章自鸣农机局,唐海林财政局。下一个。”这一下准确无误,不仅章自鸣和唐海林听的很清楚,就连在外面的人也听到了。
章自鸣埋怨道:“我和唐海林同年同月同日入伍,在同一个地方摸爬滚打,都干了十三年,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女干部似乎了解内情:“他有二等功,你有吗?”
章自鸣:“这个……”
唐海林听到自己被分到财政局,并没有沾沾自喜。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单位,他要去的地方是学校,他想干的职业是当一名教师。
章自鸣听到自己被分到农机局,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他心里很清楚,财政局和农机局虽说都是局级单位,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能吃上饭的单位,一个是自挣自吃、吃不上饭的单位。他也甚至怀疑,是不是他们搞错了,自己应该分到财政局,唐海林应该分到农机局才对啊!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这个现实有时很可爱,有时很残酷!
尽管知道了结果,他们谁也没有离开民政局,而是到一边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心事。
章自鸣自言自语道:“他奶奶个熊!怎么给我分到了一个吃不上饭的单位呢?怎么给我分到了一个吃不上饭的单位呢?”他实在是想不通。
唐海林:“我想去学校当老师,怎么给分到了财政局了呢?”
章自鸣没好气道:“海林,你是真傻还是装傻?财政局和学校虽然都是事业单位吃财政饭,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唐海林:‘我不管它在天上还是在地上,我只想去学校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
章自鸣:“我分到了一个吃不上饭的单位啊!真不知道你是吃饱撑的,还是犯了神经病来烦我!“
唐海林:“不行!我得找他们把我安排到学校去!”说着要往里冲。
章自鸣一把拉住他:“你是真的想去学校还是假的?”
唐海林:“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当然是真的。”
章自鸣:“现在人太多,等会人走差不多了再去。”
唐海林:“行!”
章自鸣:“跟你商量个事,如果你要去学校,你就把财政局的名额让给我。”
唐海林:“行,只要他们同意。”
也许有人问道,唐海林给新邳市市委书记江哲明的信有没有收到?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
这里交待,恰在唐海林的信寄出时,新邳市的党政领导进行了大调整。由于江哲明政绩突出,高升调走了。所以,市委办公室主任接到唐海林的信件后,误认为唐海林和江书记一不沾亲二不带故,还想走后门拉关系,立刻给打入十八层地狱了。
然而,二等功在地方可以优先安置工作,唐海林进财政局也就不足奇怪了。
第三章 金碗银碗铁饭碗 苦心婆心赤子心(3)
好不容易等到人走完了,女干部正想起身下班。唐章二人再次走进军转办。
女干部:“怎么,你们两个还没走?”
唐海林:“主任,不是说二等功可以自选单位吗?”
女干部:“难道你嫌财政局还不够好吗?告诉你,财政局是我们这最好的单位,你还不满意?”
唐海林:“不!主任,我想去学校,我想当老师!”
女干部:“什么,你要去学校?人家挤破头都进不了财政局,你还不想去?你是不是头脑发烧了?”
唐海林一脸认真的说:“我真想去学校,真想当一名教师。”
女干部刚想发话,章自鸣忙说:“我不去农机局,请给我重新安排!”
女干部一听,马上来气大怒道:“你们两个是不是诚心刁难我?”
唐章二人:“没有啊!我们只是去自己想去的单位!”
女干部:“你们谁想去哪就去哪,那这安置不乱套了?”说着撵他们二人走。
唐章二人不走。
女干部板脸道:“你们不走,还想干什么?”
唐海林指着章自鸣说:“主任,请把安置我到财政局的名额让给他,把我安置到学校去。”
女干部被缠的没办法,气的大吼道:“走!跟我到局长那去,你们想去哪去跟局长说去!”
在女干部的引领下,唐章二人被带到了局长室。
女干部一进门就大吼道:“温局长,这两个兵,一个想去学校,一个想去财政局,你看怎么办吧?”
温局长站起立道:“你们都被分配到什么单位?”
女干部指着唐海林道:“这个被分配到了财政局,现在要求到学校当老师。”
温局长:“你这个同志真少见,人家都争着抢着进财政局,你怎么偏要去学校?”
唐海林从兜里拿出教师资格证说:“局长,我真的想去学校当老师,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温局长接过来一看:“还是中学教师资格证呢,”然后指着章自鸣道:“他呢?”
女干部:‘他被分到了农机局不满意,想去财政局。“
章自鸣:“局长,他不想去财政局想去学校,就把这个财政局的名额让给我吧。”
温局长:“来找我重新安置工作的,你们两个还是第一起。告诉你们吧,这军转安置,不是我这个局长能一口说了算的,我把你们的情况再往市里反映,能不能再重新安置,就看你们两个有没有这个运气了。这样吧,你们下周四再来局里看看吧,能不能重新安置,那天一定有结果。”
就这样,唐章二人带着企盼各自怀着异样的心情回到了各自的家。
唐海林一进家门,董君梅立刻迎上前,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被分到了什么单位?”
唐海林:“财政局!”
董君梅高兴地跳了起来:“太好了,老公。比我们想象的还好!那章自鸣呢?”
唐海林:“章自鸣被分到了农机局。财政局好是好,但我还是想去学校。”
董君梅惊讶了:“什么?你要去学校?定下来了吗?”
唐海林:“还没定。”
董君梅长叹一口气:“没定就好。老公,当初咱最低要求是学校,现在有更好的单位,咱为何不去?”
唐海林:“我已经向民政局领导提出要求去学校当老师了。”
董君梅惊讶了:“什么?你已经向民政局领导提出要求去学校当老师了?”
唐海林:“是啊!”
董君梅生气道:“这么大的事情,你起码回来跟我商量一下再决定不好吗?”
唐海林:“我自己的事,跟你有什么好商量的。”
董君梅立刻大吼道:“你说什么?你自己的事?你的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娘俩?”
唐海林:“这两码事。”
董君梅忽而威胁道:“你必须放弃进学校到财政局去,否则,我跟你没完!”
唐海林:“我已经决定了,非学校不可。”
董君梅见状,马上变成河东吼狮:“你这个没良心的,你是不是对那个郑丽君念念不忘?”董君梅说的那个郑丽君是唐海林的初恋情人,在岠山中学当老师。
唐海林:“我发现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无赖呀?我去学校当我的老师,跟她有什么关系?”
董君梅:“你去学校不为她,那又为了什么?”
唐海林被气糊涂了,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就想当一名普通的老师!”
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