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王起身,任小五子揭起了绸单,然后特意将那几枚殷红叠放在外,吴王从未像现在这样觉得恶心。他以为是寻了美貌的舞伎来解药,不曾想居然是许妃,他想远离除素妍以外的女子,到底是逃脱不过女人的算计。

为了得宠,为了获得“夫君”的宠爱,她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女人……

他冷冷地站在窗前:“把花嬷嬷叫来。”

花嬷嬷,吴王的乳娘,是他最信任的人。

不多会儿,一个头上随便挽着个纂儿,着艳丽绸缎紧身小褙。穿着件大红宫缎长衫,下面是绿绫弹墨夹裤,散着裤脚,生着一张清秀的五官,不胖不瘦的四十多岁妇人过来,笑着喊了声“王爷”。

吴王回头看着花嬷嬷,羞愤道:“本殿是乳娘一手带大的,从来没有女人敢算计本殿,可你瞧瞧太妃娶回的侧妃……”

花嬷嬷是了解的,吴王最是骄傲,越是骄傲的人就越不容得旁人的算计。问:“殿下想怎么做?”

吴王道:“许妃想为本王生育儿女,哼——就凭她,这种心机深沉,连本殿都会算计的女人,她配么?你亲自走一趟,把避孕汤给她灌下去。就算真的怀上本殿的子嗣,本殿也绝不认可……”

因算计他而怀上的孩子,那就是他的耻辱,他竟被女人算计,怀上他的骨血。

吴王突地回想昨夜种种,就觉得厌恶、恶心。

花嬷嬷想到,这次不是府中的艺伎,是吴王府的侧妃,可是舒太妃张罗娶进王府的,问道:“万一太妃追究起来……”

“自有本殿担着,你尽管去做。”他目光一转,看着一边垂手侍立的小五子,眸光在瞬间变得冰冷如霜:“还有你这个狗奴才,让你做点小事都办不好,你陪花嬷嬷走一趟,把事给本王办得干净利索。”

小五子应声,跟着花嬷嬷往许妃的院落移去。

☆、182催吐

许纤玉昨儿被折腾了一夜,双腿打飘,浑身酸痛。刚坐下,就听下人来禀:“许妃,花嬷嬷、小五子带着两名嬷嬷来了。”

身侧的陪嫁嬷嬷一惊,看着许妃害怕的微微颤栗:“你别自己吓自己,也许不是那事。”

许纤玉回头看着陪嫁嬷嬷,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在心下暗自祈求无数次,希望不是那事。

花嬷嬷进了内室,空气里飘过一股草药的味道。

许纤玉笑道:“嬷嬷有事?”

花嬷嬷冷声道:“殿下有令,侧妃许氏居心叵测,不配为他诞育子嗣,特赐避孕汤药一碗。许妃还是乖乖的服下吧!”

陪嫁嬷嬷与大丫头面容皆变,许纤玉更是全无血色,害怕什么就来什么,她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迫吴王明白,她们已经是他的妻子、女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算她的计划得逞,可他依旧心冷如冰。

许纤玉痛苦地摇头:“本妃不喝!本妃不要喝。我是他的侧妃,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是皇上赐婚,亦是明媒正娶抬入吴王府的,凭什么不能诞育吴王的子嗣,凭什么……”她不信,绝对不信吴王会这样对她,昨夜虽偶有粗鲁,但更多的是他的温柔,她能感觉出,吴王还是喜欢她的。

花嬷嬷抬了抬手,两名嬷嬷走近许纤玉,一人按住许纤玉,一人便准备灌药,一边的大丫头与陪嫁嬷嬷冷眼望着,想要赶去帮忙,花嬷嬷与小五子一人冰冷地盯着二人,终于,陪嫁嬷嬷控制不住,冲了上去,还没近身。就被花嬷嬷环抱着困住了。大丫头也要冲上去,却死死地被小五子给扯住。

嬷嬷粗重地捏住许纤玉的小颌,迫使她启开小嘴,那一碗汤药便灌了进去,大半入嘴,一小半洒落在衣服上,一碗药倒完,嬷嬷这手放开手,冷冷地看许纤玉。

门外,传来舒太妃的声音:“花嬷嬷是不是在里面?”

未听见丫头的回禀声。花嬷嬷冷冷地看了一眼,抬腿往外面移去,刚到外屋。舒太妃就进来了,秀眉高挑,抬手就是一记狠重的耳光:“老虔婆!仗着乳过吴王,越发胆大了。”

花嬷嬷只觉左颊一阵火辣辣的刺痛,神色未动。无怒、无怨,而是冷冷地抬头迎视着舒太妃:“太妃是吴王的亲娘,冷眼瞧着这些个女人算计吴王也不作声,吴王是何等骄傲的人,哪能容得这样的算计……”

舒太妃扬手又是一记耳光:“妖妇,就是你在吴王面前挑唆。否则他怎会与本妃作对。你想害吴王子嗣,本妃偏就不容,来人。带许妃下去催吐,说什么也得把药给吐出来。”

一个灌药,一个就催吐。

许纤玉被舒太妃的人扶坐,很快就有人捧来了又臭又恶心的潲水汤,舒太妃屋里的嬷嬷冷声道:“自来催吐的法子有两种。一种就是这经过打理的潲水汤,百姓们没有这等上好、干净的潲水。就用大粪催吐。”

潲水汤,原是用来喂猪的。

即便再好,也是留得发馊、发臭的猪食,却要用其间的汤水给她灌服。

许纤玉还未来得及从之前的惊愕中回过神来,又被舒太妃下令灌下了一大碗潲水汤,想到那又臭又难闻的东西,捂嘴大吐,直呕得五脏内腑都要随着一并吐尽。

老嬷嬷站在一侧,直看到她吐出了黑色的汤药,很是不满地道:“怎才这么一点,不行,再催!”

又是一大碗汤药灌下去,许纤玉再吐,如此反复,原本一个好好的人儿,也被折腾得没了半条性命。

舒太妃像是在看好戏,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

被吴王及时放出的舒秀仪也赶了过来,正为昨夜算计吴王失手,平白便宜了许纤玉而恼火,看到舒太妃令人给许纤玉灌了几大碗的潲水,心下的懊恼、不快顿时烟消云散,反有些庆幸起来,如若昨日得手的是她,今晨被灌潲水的就是她。

想想就恶心,潲水可是喂猪的东西,居然也拿来催吐,还说这个要是吐不干净,就要灌大粪。想到这儿,舒秀仪捂嘴就想作呕。

一番折腾,许纤玉直恨得牙痒,任是舒太妃,还是舒秀仪,都似在瞧她的笑话。昨晚一夜,还不知能否怀上,就有了这一番计较。

吴王听完花嬷嬷的禀报,小五子心知自己犯了错,更不敢多说一个字。

花嬷嬷道:“请殿下责罚,老奴办事不力。”

“这不怪奶娘,都是太妃惹出来的事。哪家王府迎娶侧妃,没有新郎的道理,可她就能做得出来,本殿不在府,他依旧娶了两位进来。”

这样的吴王府,再不是他心里的家。

没有了温暖,有的只是女人间的算计,有他母亲的谋划,什么处处为他,舒太妃做的不过是为舒家,为她自己罢了。

吴王舒了口气,道:“奶娘挑几个精干的人,去城南别院拾掇一下,我从宫里出来后就搬到城南别院去,你、钟一鸣、小五子还有其他人你看着挑上一些。”

花嬷嬷微愣:“殿下……”

吴王双手负后,面容上是道不出的失望,“母妃此次做得太过,她既要闹腾,便将吴王府留与她罢。我们到城南别院躲躲清静。”

花嬷嬷应声,退下收拾出门的行李。

吴王整衣蟠龙白袍,带着几名侍卫,骑马前往皇宫,一路上,想到昨晚的事就郁闷得紧。他讨厌这样的算计,当他是什么,一个下药,一个就扮成艺伎爬上他的床,一个个都用尽了心思。

*

朝会之后,吴王前往御书房给皇帝请安。

皇帝坐在龙案前,细细地端祥着吴王,“拉着一张脸,遇上不顺心的事了?”

在吴王回皇城次日,皇帝已经私下将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看着面前这个与昔日乾明有着几分相似的面容,又有他昔日挚爱女人相似的地方,皇帝心中五味陈杂。

吴王缓缓抬头,迎接着皇帝探究而略带责备的目光:“皇祖父,孙儿觉得很羞耻。母妃趁孙儿不在皇城,居然自作主张纳娶两名侧妃入府。就在昨夜,她们一个给孙儿下合欢散,一个就扮成府中艺伎爬上孙儿的床……”

他自幼无父,皇帝便亲自调教,可因国事繁重能教授吴王的机会也甚是有限。皇帝看着一边的大总管,问:“若在宫里,对于不守规矩、敢算计皇帝的妃嫔如何处置?”

可以勾引,可以用些小心眼,除非皇帝自己愿意,没人敢对皇帝下药,什么药也不行,更不能冒着另一个人的身份,爬上皇帝的床,那就是欺君之罪。

大总管答道:“轻则降黜,重则赐死!”

吴王暗自猜测起皇帝的用意,整个人呆在大殿中央。

皇帝似个没事人,平静如常,轻叹道:“堂堂皇嫡长孙,竟被两个女人闹得如此模样,传扬出去岂不让人笑话。你且说说,如何处置?”

吴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舒氏下药孙儿,罪当被废,遣往尼姑庵静修。许氏扮成旁人,爬上孙儿的床,犯有欺骗之罪,应休弃退返许家。”

狠!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一个送往尼姑庵,一个要休弃回娘家,这可是被要了她们的命更狠。

皇帝的面容顿时风生水起,吴王所做的一切,都只因一个江素妍。

将两个新娶的两名侧妃打发掉,还不是想为江素妍做到唯她一人。

他越是如此,皇帝越是不同意。其实,倘若没有江素妍那番话,皇帝不否认,江素妍是所有人选里,最适合做吴王妃的女子。一,她有才华;二,她能襄助吴王。但身为皇帝,不可能一生只宠一个女子,这需要平衡朝堂的势力,运行权势,而皇帝的女人最忌的是妒。

皇帝微微一笑:“送往尼姑庵、休弃返回娘家,太重了些。来人,传朕旨意,令舒、许二人禁足半年,即日起不许踏出院门半步。传谕于贤妃,让她在上次各家遴选的大家闺秀里挑出三位女子赐予吴王为妾,从后宫挑出五名年轻美貌的宫娥一会儿送入吴王府服侍吴王。”

非但没把府里的女人赶走,一下子还弄回去更多的女人。

吴王深深一拜:“请皇祖父收回成命!”

“你府中的侧妃不贤,难道朕为你另赐不行么?”

“皇祖父知道,孙儿心中早有一人,就算千娇百媚,再也入不得孙儿的眼。如若皇祖父当真要赐,从今往后,孙儿不回吴王府便是。还请皇祖父莫要为难孙儿!”

皇帝要赐,他可以拒绝,要他什么也不说,他做不到。

早知如此,就不要过来说府里的烦心事,直接由他出面处理,赶走许、舒二人,还能闹出什么花样。

皇帝明白,不能逼他太甚,否则吴王是会说到做到的,微微一笑,道:“罢了。”令左右止住了要去传谕的人,皇帝口谕自来说一不二,但在吴王这里却是个例外,因为他是先皇后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血,皇帝对他总有些不同。

吴王问道:“听说西北那边打了大胜仗,大破螃蟹阵,还活捉了七万西歧将士。”

皇帝笑道:“真没想到,安西县主心有妙策,这不,杨元帅犯愁了,说七万人每日的粮食就得耗掉不少,上折请问如何处置,又说先派了众人去修巩城墙,还想向朝廷要粮食种子,将百姓们荒下的地里种下粮食,就由这批俘虏去做……”

☆、183情难舍

吴王从皇帝的言谈中听出来了,一时不会杀掉七万俘虏,这么多人,西歧不可能不过问,早晚都会提出索要七万俘虏的事。但在这之前,可以让俘虏们先做一些事。

吴王抱拳道:“西北战事急,两军交战以来,除了左肩王父子效命沙场,我皇家并无男儿征战沙场。孙儿奏请皇祖父,宇文轩请战西北,誓要打退西歧人。”

皇帝笑了两声,不是赞同,也非欣赏,而是他太明白,吴王并不是真的要打西歧人,根本就是为了一个女人,为了江素妍。

昔日,西北战事告急,众皇子、皇孙里无一人站出来请战西北,如今那边的形式大好,吴王却说要去西北了。

“西北战场自有杨元帅与左肩王,不劳你操心,下去吧!”

吴王还想再说几句,皇帝显然有些不耐烦,只得退出御书房。

好歹许、舒二人被禁足半年,他也不再担心有谁再来算计自己。但想到曾经清静的吴王府,突然多出一些陌生人,心里就烦得紧。

回到吴王府,吴王还是带了心腹下人、得力的侍卫约有近二十人,收拾了满满当当七八辆马车,准备前往城南别院。

舒太妃得了消息,带着下人匆匆赶到王府前院,道:“阿轩,你这又是闹什么?”

吴王曾处处听从舒太妃的,可这回她明知他的心意,还是将他不喜欢的女人弄到王府,吴王微微一笑:“如今的吴王府是母妃的府邸,我自有我的去处,即日起我就搬到城南别院去处,就不打扰母妃与两位侧妃度日了。告辞!”

舒太妃气得头上的步摇微颤,伸手指着吴王,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我……我不还是为了你么?”

“母妃是为了自己。否则怎会让舒秀仪入府,她是容貌过人,还是才华出众?能唯一让你选中她的原因,就是她是你娘家的侄女。”

舒秀仪的容貌,在众多官家小姐里只属中上之姿,比她漂亮的比比皆是,若说才华也不过平平而已,琴棋书画样样都是寻常的,并无一样出挑的技艺。

吴王见点中要害,舒太妃的脸越发的苍白无色。

“母妃为什么要这么做?记得当年。皇上为父王相中的乃是杨元帅的亲妹为太子妃,可父王却喜欢母妃,为了娶母妃入府。父王顶撞皇上,母妃一度引以为喜,赞赏父王是有情有义之人。如今到了我这儿,母妃却处处逼我做不愿意做的事。

母妃,我曾以为你是一个懂晓真情之人。如今才知道,你不懂,只怕当年的父王也是被你蒙骗。你嫁入太子府不久,就将父王之前碰过的艺伎尽数送人为妾,一个不留。就是父王无意间夸赞了某家的小姐,你亦令人背里给那小姐做媒。早早令其家人将她配人。

母妃渴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却不要儿子做到,亦不要江素妍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母妃早已不是曾经那个通情达理的母妃。两位侧妃是你娶的,你往后就与她们过日子。”

舒太妃想要留下吴王,可她知道,吴王对她彻底地失望了。

她声声言说一切都是为了吴王,可那里又是真的为了他。

他说的这些话都是事实。她年轻时不亦如江素妍一般,不同的是。江素妍可以大胆地说出来,而她却没有说出的勇气,只能表面做一个温顺淳良的女子,背地里又做一些其他的事,送走先太子喜欢过的艺伎,再将他看中的小姐早早配人……

表面看起来,都是她为艺伎作想“殿下,她们的年龄也不小了,早该配个好人家,生儿育女过自己的日子。”瞧,她多善良,是为那些艺伎设想,实则只是为了她的私心,想要独占太子的宠爱。

后来,无意间听太子提到一些官宦家的小姐,生怕他娶入府为做了侧妃、姬妾,她就背里派人去告诉她们的家人,说某某小姐该许人家了,还让官媒上门说亲。大多生怕得罪了她这个太子妃、未来的皇后娘娘,只得寻了差不多的门第,早早将女儿嫁出门去,也安这太子妃的心。

谁能想到呢,她奢求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过才三年时间,太子暴毙身亡,太医还未来得及查出病因,他便这样去了,留下她与几个月大的吴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地过了二十年。

而今儿子大了,她只想让他享尽齐人之福,多娶几个女子,多育几个孩儿,也让吴王府热闹起来。

舒太妃想要阻上吴王,可她第一次发现自己力量的薄弱,吴王骑着追月,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吴王府。

“阿轩!我的阿轩!轩儿……”舒太妃放大嗓门,望着他的背影失声痛哭起来。

老嬷嬷扶起她,道:“太妃,吴王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

“都是那个江素妍,如果不是她,我的轩儿怎么会与本妃离心。要在过往,我让他做什么,他是不会多说一句的,可是现在,他在怪我。我为他娶秀仪,娶纤玉,还不都是为了他好……”

当今皇帝对先皇后一直心有愧意,也善待先皇后的娘家父兄。她这么做,全是为了讨好皇帝,让宇文轩在争储之事上多一分胜算。

她娶舒秀仪,是为了她,也为了她的娘家舒家。

天下的女人不都是这样的么?自己拥有荣华富贵,总得照顾娘家一二。舒家有她的亲人,她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有什么错,亲上加亲,自来就是好上加好,为甚就不对了。

老嬷嬷用力搀起舒太妃,只觉她的身子疲软无力,整个人都要靠在老嬷嬷身上。老嬷嬷抬手示意左右丫头,将舒太妃给搀起,道:“太妃不必忧心,吴王今儿是在气头上,想想看,哪个男人会喜欢对自己下药。又用艺伎身份爬上床的女人。老奴是从宫里出来的,就算是皇上遇上这样的事,都会严惩算计自己的女人,皇上可以算计任何人,但从来不容许任何人算计他。”

舒太妃定定心神,似从老嬷嬷的话里悟出了什么。

这些年来,因为乾明太子早逝,皇帝对吴王也是关爱有加,在众多皇子里,最得宠的当属十一皇子。而最得宠的皇孙吴王当之无愧。小时候,皇帝会亲自考究吴王的功课、学业,甚至还手把手地教他写字。

“太妃。等过上几日,吴王的气消了,自然就回王府了。实在不行,回头太妃多费些心,再往府里纳上几个称吴王心思的女子。吴王自幼最是喜爱琴棋书画。武功骑马也不落人后,舒妃虽好,确实少了些才情。许妃也是个好的,但和皇城那些拔尖的女子比起来,容貌出挑,贤名在外。独缺了些哄男人的手段。就说昨儿那事,换成旁人,不是用艺伎的身份。而是自己去引诱吴王,吴王也不会在事后如此生气。”

舒太妃听得入心,道:“以前瞧着,她们俩都是好的,唉。原是极好的事,硬是被她们弄成这般。本妃真成了里里外外的坏人。罢了,罢了,且过些日子再看。”

她认为极好,但吴王却不称心。

他最不称心的,便是她没有与他商议,便自作主张,趁着他不在府里,抬了舒、许二人做了侧妃。

*

四月初,皇城的蔷薇荼蘼盛开,但凡家里种有蔷薇花的,开得如火如幻。

城南朱宅内,院子里亦种有蔷薇花,竟似比别处的开得更好。

朱武坐在悠然居的院子里,泡了杯茶,拿了本书,坐在躺椅,阖上眼睛都是天龙寺的镇寺之宝《观音》,若没有亲见,很难相信世间会有这等的画作,上面栩栩如生的观音,细腻到衣衫的纹路,每一根头发都清晰可辩,更难看的是,那画甚是奇妙,白天、夜黑,观音的佛光似乎都在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而她的衣袂竟如真的,似在风中飘荡一般。

看着画儿,竟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