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这话,刘宠心中一惊,他怀疑这位怎么知道滴滴驴行的车夫额外收了刘宠钱的事情。但是刘宠却没废话,只是把写了地址的纸条递给给车夫。看着车夫有点为难的模样,刘宠觉得自己有些孟浪,车又夫可能不识字。然后就听车夫说道:“这位客官,我是到了车行里之后才去了夜校学的认字。我把这个给你念一遍,你看看我有没有认错。”

    之后车夫坑坑巴巴的将地址念给刘宠听,虽然念的吃力,居然没有认错字,刘宠心中更是讶异。他没想到现在连当个杭州的车夫也得认字啦。

    这位在夜校里面补习了文化知识的车夫并没有拉错,到了社区门口,上面的地址和名称与纸条上的一样。刘宠之前已经给了钱,他扛着行李下车。进了社区之前先停下脚步,就见社区的通道两边是两排枫树,虽然不高,却也叶片茂盛。此时是宋历10月18日,枫叶已经全部通红,树冠仿佛燃烧的火炬,美的令人无法收回视线。

    光是社区里面的行道树,刘宠就觉得自家的新房子应该不错。刚扛起行李包走进社区,就听到背后有人喊道:“喂!是大哥么?”

    扭头一看,正是刘宠的妹妹。一看果然是大哥,刘宠的妹妹背着书包冲过来拽住了刘宠的手臂,“大哥,你终于回来了。对了,你怎么知道咱们家搬到这里啦。还有,我写给你的信,你收到没有!”

    面对妹妹接二连三的问题,刘宠随口答道。“这个,我知道了呗。”看着自己妹妹得有170的个头,刘宠又发自内心的说道:“你又长高啦。”

    刘宠一回家,正在做饭的老妈听到刘宠的声音,放下锅铲就冲进了客厅,抱住刘宠就哭。弄得刘宠鼻子也酸酸的,他眼眶一热,眼泪也流了出来。妹妹看了一会,忍不住对老娘吃味的说道:“娘,我哥不在家,你提起他就哭。我哥回来了,你该高兴啊。现在你还是哭。你就知道心疼我哥。”

    被女儿这么埋怨,老娘也觉得继续哭不太合适,她对女儿说道:“别废话了,快点带你哥到他房间去。”说完,抹着眼泪继续去做饭。这锅在火上烧着,现在必须继续处理才行。

    刘宠的妹妹就带着刘宠看了新家。原本刘宠家是一个小院子,在杭州大拆迁之时被征地。在拆迁之后又添了钱买了新房子。现在的新家是个两层复式,不是官员住的那种联排别墅。这种复式一个楼洞两大层。下面没有花园,顶楼也没有被独占。

    楼上有三个房间,楼下有两个。每一层的面积比刘宠家的小院要大些。看着妹妹显摆的带着刘宠看了自来水和抽水马桶,刘宠倒是没有特别惊讶。济南是泉城,虽然济南情报处的房子不如杭州,这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却是有的。朝廷并没有因为济南距离远,就不推广技术。

    楼上三间,一间是父母的卧室,一间是书房,一间是妹妹的卧室。刘宠和刘宠的弟弟则是楼下两间。刘宠进了分给他的屋子,见到虽然里面简单,床上也没有扑被褥,但是床、书桌,柜子,烛台都有。看得出,家里是真的给他准备了这间屋子。

    在这一瞬,刘宠终于觉得自己回到了家里。他心中欢喜,却又感觉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第143章 探亲假(三)() 
    早上醒来,刘宠揉了揉脸就爬起身。听着周围寂静的环境,他心中一阵紧张。就在此时,窗外传来隐约的起床号声,这让刘宠立刻找到了自己的原点,隐约的不适感消失的一干二净。

    翻身摸黑爬起,就感觉到自己睡的床与单位的大大不同。刘宠又想起自己并没有在济南,而是在杭州的新家。点燃蜡烛,屋里面就明亮起来。

    和在济南一样,刘宠起床后就去刷牙洗脸。到了厨房找到自己的牙刷牙膏,刘宠就看到睡觉前母亲反复强调的东西。家里的炉子旁边安装了一个装了水的水箱,打开盖子,就可以从里面舀出热水来。虽然很不习惯,刘宠还是尝试了一下。

    用温热的水刷牙,完全没有冬天的刺激感觉。用温热的水洗脸也是柔和舒适。有点小时候在母亲怀抱里的感觉。

    整理完之后,刘宠出去跑步。起床号在夏季是5:30,冬季是6:00。跑进社区之时,天还没亮,社区里面也没什么人。经过枫树旁边,刘宠闻到的是枫叶淡淡的香味。再回想山东,此时树叶早就枯黄,不少地方的树叶已经掉光,江南与山东相比,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且江南的空气要比山东湿润的多,跑起来之后鼻腔里面也能感觉到凉风,却没有那种火辣辣的刺痛感。在两地都待过,刘宠只是跑了不到十分钟,就确定江南的气候确比北方温柔的多。

    跑着跑着,就见到各家的窗户中都开始透出光来。再过一会儿,天还没亮,学生们纷纷出门。也有人挑了个灯笼,更多的则是和认识的同学走在一起,抹黑向着社区大门方向走。

    听着小家伙们的话,都是‘作业写了么’,‘借我抄抄’‘有题很难’之类的内容。

    听着这些,刘宠心生羡慕,他读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同学在一起。他当兵的时候是大宋共和三年,也就是大宋315年。距现在已经五年了。那年他18岁,当了三年兵,就到济南情报局工作。时间如梭,一转眼就已经五年过去了。

    要是当时他没有见到丁飞他们当街抓捕宋奸孙贵,刘宠现在大概也会和这帮学生一样念书,在学校里渡过五年时光。回想自己这五年经历的所有,刘宠觉得当兵实在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23岁还在学校读书,想想就感觉可怕。

    正在庆幸间,就见到两个熟悉的身影。自家妹妹和弟弟背着书包出了家门。五年过去,刘宠的妹妹已经21岁,他弟弟19岁。两人都上了高二。按照学制,两人后年就要参加每年一次的制科考试。如果能考上大学,他们毕业后就能去当吏员。

    姐弟两人并没有见到哥哥在外面跑步,只是背着书包一路疾走。刘宠看着弟弟妹妹的背影,心里面感叹,如果两人学业顺利。大学毕业也得五年之后。不过五年时间很快的,刘宠对此很有信心。

    跑着跑着,天就慢慢有点亮起来。这时候那些比较大点的学生都已经出发,而大人带着看着五六岁的孩子出现在社区里头。和那些大家伙相比,小家伙们就显得可爱许多。大人们倒是显得有些急匆匆的。看着刘宠这个陌生人,不少大人都多看几眼。而且眼神里面貌似也不是很友好。

    又过一阵,运动完毕的刘宠回到家。又准备用热水洗脸的时候却只打出些稍微有点温度的水来,看来他家的洗漱用水量还真不小。在楼下的餐厅兼客厅,就见桌上已经摆了好多吃的。油条、豆浆、咸菜、馒头,各种都有。另外还有些腌制的咸菜,以及切片的肉肠。

    “娘。你这做饭的能耐大涨!”刘宠奉承起老妈来。

    “哈!我从来不会做饭。顶多会炒个菜。这些都是买的。”刘宠的老妈回答的爽快。

    刘宠自己也是吃食堂的人,对老妈这么诚恳的回答,他只能埋下头来吃饭。

    吃完早饭,刘宠的老妈就让刘宠坐在自己对面,认真的问道:“我准备给你张罗一下成亲的事情,你觉得可好?”

    “……这个,不好。”刘宠哼哼唧唧的答道。

    大宋的读书人们成亲普遍晚,那帮学业出色的,都希望能够考上进士,至少是考上功名。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鲤鱼跃龙门,自身身价倍增。与更高级别的家族联姻。一般来讲,他们成亲都在25岁之后。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有没有能力已经确定。

    二十出头就成亲,要么是赵嘉仁这样十三岁就考上进士的怪物。要么是现在吏部尚书刘猛这种知道自己不是读书材料,连个秀才都没考上的家伙。要么是现在的司法部部长司马考这种名门出身,早早就确定了联姻对象的家伙。

    刘宠见到的老爹刘景文就是二十六岁才成亲,有了刘宠的时候都已经二十八岁了。刘景文身为进士,周围的人和他也差不多的样子。在这样氛围里头长大,刘宠觉得自己才二十三岁,距离成亲还早呢。

    对这么羞怯的儿子,刘宠的老妈说道:“大郎。你上次写信过来,说你已经是官身了吧。”

    “是。”刘宠回答的很自豪。按赵官家定下的新的官制。叫什么局长,科长,队长,那都是针对部门而言。真正的核心是级别。想成为官员,有两个必须条件。第一个就是得有实缺,譬如县税务局,里面的局长就是实缺。第二个到现在的说法比较模糊,一般认为副科级已经是官员最低级的水平。但是也有看法是副科级是个预备级别。

    现在刘宠作为大宋情报局济南处的情报分析科的一科科长,乃是货真价实的实缺。正科级待遇同样实打实。的确是吏部名册中的正式官员。

    听了这么准确的回答,刘宠的老娘继续说道:“既然已经是官员,那自然该成亲了。你那投桃报李的朋友就没有联系过么?”

    听到这话,刘宠的脸登时就红了。

    投桃报李这个用语来自诗经。是指男女交往的时候互相赠送植物性的礼物。必须得植物,要是抱着大雁去,那是去提亲,不是交往。

    和被奴化之后的文化不同,便是到了大宋时代,男女交往也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普遍认为要给年轻人们创造交往的条件。当然,对中国这个礼仪之邦,让孩子们自己瞎整肯定不行。这是一整套交往体系。

    具体操作流程,第一次参加是爹妈带着。也不谈什么成亲之类的屁话,大家就是去一起玩。见面之后领着小家伙们做游戏,还有射箭、骑马、音乐之类的活动。参加完之后,不用是如何喜欢,只是比较欣赏和想交朋友的话,男生就给女生投桃花,女生给男生还以荇菜。

    第二年,小孩子们三月四月书信往来,端午见面。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就会去参加更多的社交节日活动。玩得好第二年再见面。某种意义上,有资格参加这样体系的小男生也好小姑娘也罢,从小就会有十多个谈了好多年的对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里面这段,写的就是参加这种活动的年轻男子对淑女产生的渴望之情。里面各种娱乐活动,就是描写年轻人在节日相聚时参加的活动内容。至于辗转反侧的想念,则是活动结束之后对于心上人的心情。

    有了这样的交往制度和过程,成亲之后也会有感情基础。

    刘宠正好在能够参加这个体系的范围之内。被老妈一讲,他也有些不好意思。这几年他在济南工作,和之前的女性朋友也有书信往来。但是这种书信往来与成亲之间还是颇有距离。

    一看儿子的表情,刘宠的老娘果断说道:“若是没有中意的,我就给你相亲。”

    大宋相亲体系和21世纪的差不多,先是爹妈互相联系,找到觉得差不多的,就组织孩子见面。要是觉得好,就让组织成年的子女见面。年轻人见面之后若是觉得还好,就可以参加节日的活动。通过接触来增加感情。若是接触几次觉得还行,那就成亲。

    这等于是把贵族投桃报李的体系给压缩执行,效果自然就没有从小培养的感情来的深厚。却也比只凭借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来的好许多。

    “娘。我所在的部门啊,成亲要打报告。”刘宠推托道。

    “呵呵!”刘夫人大大的冷笑一声,“你莫唬我。你那部门的事情我也知道些,你说的那个报告,是你有了成亲对象之后打报告申请。你现在连成亲对象都没有,拿的哪门子报告!”

    “不提这个!不提这个!”刘宠做着抵抗。

    “哦?”刘夫人观察着儿子的抵抗,突然笑道:“难倒你已经遇到了中意的人?”

    便是在战斗中杀人不眨眼,刘宠的脸也不由自主的红了。就在此时,却有人敲门。刘宠连忙站起身逃去开门。门一打开,却见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男子,一看那制服大概就是情报局的人。这位见到刘宠之后问道:“请问是刘宠科长么?”

    “是。”刘宠立刻答道。

    “这是给你的信,请你在信里面规定的时间到情报局述职。”工作人员边说边掏出一封信交给刘宠。

    刘宠大为失望,他接过信之后问道:“不是现在去么?”

    对面的工作人员摇头说道:“不是。”

    让刘宠在接收文件上签了字,工作人员收起东西一溜烟的走了。刘宠则是以工作为借口,躲进自己的房间。打开信,里头要求刘宠在两天后上午八点半准时到大宋情报总局述职。而这两天里面,要刘宠把自己的述职准备做好。

    此时刘夫人不依不饶的追过来,要和儿子继续谈成亲的事情。刘宠把这份公文给老妈看了,接着说道:“述职的事情不能马虎,我得好好的准备一下。得把我这两年里头的功劳全部讲出来。”

    便是知道儿子这是不想谈成亲的事情,刘夫人也知道轻重。官场上能自述功劳的机会不多,这等时候就是要准备一份能够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她说道:“去楼上的书房吧。那里亮堂。”

    等刘宠拿出了他已经准备的一部分材料准备去书房之时,刘夫人又叮嘱道:“那些你办得不怎么好的差事,也要仔细准备。可不要被人抓了你背锅。”

    刘宠上了二楼,一进书房就觉得这间朝南的房子好。因为窗户大,装的又是玻璃而非窗户纸,所以屋子里面非常亮堂。为了遮蔽过于明亮的阳光,在窗户这边还有两层纱质窗帘。可见老爹刘景文在书房的配置上可是真舍得花钱。书房靠墙是大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和手写的册子。三张书桌上也摆满了书籍。这应该是老爹刘景文和刘宠的弟弟妹妹的书桌。看着这里,刘宠有些感叹。单纯论读书,他在家里大概只能和老妈一较短长。

    找了一张看着收拾的最整齐的书桌前坐下,刘宠拿出他已经准备了一部分的材料。然而手撑下巴看向窗户,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林边草地上的曼妙身影。那时候刘宠从一块大石头后面绕出去,那个女子身上的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那一天的太阳,也和今天一样明媚。甚至连寂静的感觉也差不多。和现在不同的,大概只有林中啄木年敲打树干的声音。

    刘宠记得在他见到那名女子之前,也曾经被这敲打声吸引,抬头看到的是啄木鸟头上那鲜艳夺目的红色头冠。

    好怀念那时候的感觉。真的好怀念,那时候刘宠知道了什么叫做占有欲。

第144章 探亲假(四)() 
    在家的时候,家人总是有很多要说的话。譬如刘宠的妹妹,她以前叫刘颦顰,现在改名刘正清。之所以要改这么一个全新的名字,是因为21岁的刘正清对于自己的仕途非常有期待。刘颦顰让她自己感觉未免‘不够稳重’。

    介绍了自己的新名字的刘正清就询问起现任官员刘宠各种做官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刘宠成功的道路,“大哥,你真的不怕打仗么?”

    “你不会是想高中毕业之后就去从军吧?”刘宠板着脸问道。

    “听说从军之后好处很多。”

    刘宠拉下了脸,“决不许你去从军!”

    “为何?”

    刘宠继续板着脸说道:“我去从军是真的要去打仗。你从军是干什么的?我不许你做这么轻贱的选择!”

    听大哥这话说的有点重,刘正清已经嘟起了嘴。但是刘宠的老爹老妈听了之后倒是眼睛一亮,看得出他们对‘轻贱’这个评价极为认同。

    刘正清嘟着嘴说道:“可是很多人都说那不过是走个过场。现在赵官家手下那么多女子出来做官,做事,都是被拿出来当典型。”

    刘宠板着脸继续应道:“你说的那是宣传。赵官家要通过宣传告诉那些觉得女孩子没前途的人,女孩子是有前途的。这话不能空口说,得有很现实的证明,让这大家看到真的有女孩子出来做官,让大家看到真的有女孩子出来做事。这种宣传对的是那些不懂事的愚民,难倒你也是不懂事的愚民么?我觉得你是真的想做点什么。”

    被大哥这么一通训斥兼说明,刘正清有些无奈的低下头。思忖片刻,她才说道:“大哥,你就是知道训我。再过五年,我都26岁了。”

    刘宠心里面更加不爽起来,他沉着脸说道:“咱爹考上进士才26。26怎么了?从小读书的时候你就比我强,怎么到现在反倒忘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我考进士可比他们上大学难。”刘景文非常不爽的讲了一句。看得出,这位正牌进士对于儿子把科举科的进士与制科的大学生进行等价对比的事情非常不满。

    “进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刘夫人则对丈夫的意见提出了不同看法。

    刘宠看了老婆一眼,心里面虽然很不爽,却也没有真正生气。大宋明媒正娶的夫人在家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是一种社会氛围,也是社会伦理。个性弱的妻子被丈夫压制的事情很常见,但是正妻若是愿意发言,丈夫们也得听。

    而且进士们基本娶的都是进士家族的女子,刘景文的夫人也是如此。论起对孩子的教育,刘夫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刘夫人驳斥了丈夫,然后扭头看向女儿,“大娘,你哥哥说得对,急功近利要不得。是你自己想走当官这条路,可不是有谁逼着你走这条路。既然是你想走这条路,就要脚踏实地,别想着走那些幸进的歪门邪道。”

    接连遭到哥哥与老娘的批评,刘正清迟疑着说道:“可是……,科目好多,题目好难。”

    “又不是你一个人难!”刘夫人不能接受这个理由。

    “可是像二郎他们,他们读明白之后不着急。我倒是觉得不明白的时候反倒好些,我还能应对。明白了一部分之后反倒心急起来。”

    刘景文沉声说道:“读书为的是明理。明理哪里那么容易,各人都会心乱如麻。这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