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老娘也是大吃一惊,连忙问希拉怎么回事。
希拉欢喜的喊道:“巴塞勒斯向欧罗巴行省请求援助,欧罗巴行省之前赶种了好多粮食,现在粮食成熟都给运来了。”
没等希拉的母亲说话,就听书房门一响,老爹的声音传来过来,“希拉,上来。”
希拉一阵风般冲上楼梯,冲进老爹的书房。正想把大好消息告诉父亲,却见屋里面竟然做了好几个白胡子花白胡的老头,其中一个大鼻子的看着有点眼熟。希拉只想和老爹单独谈谈,就闭上了嘴。就听老爹说道:“给大家一起说说。”
希拉再没有之前的激动,她给众人行礼后才说道:“我确定欧罗巴行省援助的粮食已经到了港口,这批粮食是欧罗巴行省得知元国很可能不再向我们卖粮之后赶种的粮食。”
“我们?希拉姑娘,这个我们是指……”大鼻子有点疑惑的说道。
希拉忍不住翻了翻眼,心中对这大鼻子十分鄙视。我们还能有谁,当然是东罗马帝国了。大宋欧罗巴行省办事处那些人说起‘我们’指的自然是大宋,这个是毫无歧义的。
老爹当然知道女儿这反应是什么意思,他立刻呵斥道:“希拉,不许无礼!这位是提比略阁下,你小时候见过他。”说完,老爹又向大鼻子说道:“提比略阁下,希拉和宋国人待的太久,跟着他们学了许多说法。这个我们指的是我们东罗马帝国。”
希拉听到提比略的名字也吓了一跳,这个人就是自己哥哥西塞留斯的老师,著名的学者,也是历史学家。在整个东罗马帝国都是名声显赫的人,连自己哥哥未婚妻家族利奥家听到这个名字也肃然起敬。提比略阁下的脸希拉早就忘记了,那个大鼻子,希拉是有印象的。
“原来如此。”提比略阁下没有生气,表达了一下态度之后,提比略阁下问希拉:“希拉,那些宋国人都是用我们来称呼宋国么?”
希拉连忙在心里组织语言,这时候用复杂的希腊语实在是费劲,远不如汉语说起来简单明了,“阁下,如果欧罗巴行省办事处谈到大宋和其他国家的时候,他们所说的我们就是指大宋。如果是别的情况,就不一定了。”
提比略阁下看了看其他几个长胡子,有些感叹的说道:“诸位,请记住这件事。这或许就是我们和宋国的真正差距。”
希拉不理解老爷子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东罗马和宋国差距并非这么简单的一点半点,只要上过大宋蒸汽车船就会明白两国差距到底有多大。且不论那些神奇的机器,也不谈大宋蒸汽车船上犀利的火炮。大宋船只一年得有十个月在海上跑,见到大宋船只之前,希拉以为一年有半年在修理的东罗马船只才是应有的常态。
出于好奇和对东罗马的期待,希拉也曾经偷偷和东罗马造船业的人谈过,听说大宋船只是通过砸船底安装铁板来防止船蛆侵入船壳,原本对大宋技术十分感兴趣的东罗马造船者立刻表示怀疑,进而果断的放弃模仿的打算。这帮没用男人告诉希拉,在船底包铁的价钱比东罗马造船的费用都高,他们完全没有能力承担这样昂贵的费用。
长胡子们的想法很明显与希拉不同,他们都对提比略阁下的看法非常认同,点头之余还纷纷表示大宋在海外的这些人尚且如此热爱祖国,东罗马上层最缺乏的恰恰是这样的精神。
长胡子们发表了一番看法之后,提比略阁下总算是想起最初的目的,就询问希拉关于粮食的事情。希拉告诉长胡子们,欧罗巴行省运来的都是土豆、南瓜之类的粮食。看着老头子们的表情,希拉觉得他们这辈子大概也没有下过地,不知道什么叫做南瓜也不知道什么是土豆。心里面有些看不起长胡子们,希拉就去家里的存储间拿了个南瓜与几个土豆过来。
和希拉想的差不多,老头子们对着这两种食物仔细看了一番。希拉的老爹说道:“希拉,你让你母亲用这南瓜与土豆做晚饭招待客人们。去吧。”
搬着这些东西到了厨房,希拉和母亲开始做饭。母亲穿上围裙,熟练的处理着食材,南瓜削皮,切块。一部分蒸熟,一部分捣成糊糊放进锅里煮,等南瓜煮散后打进去面糊,再放进去些玉米粒做成南瓜浓汤。土豆削皮后煮熟,捣成土豆泥,里面掺入调料,再用挤压器挤成漂亮的形状。
希拉在厨房里总是很自觉的保持着谦逊诚恳的作风,老娘对烹调的理解高到了希拉由衷钦佩的境界,分配给希拉的都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除了服从命令之外,希拉没有其他任何想法。她手里忙着事情,心里面还想着那些长胡子方才说的事情。大宋与东罗马帝国之间的差距太大了,还是全面的差距。而且希拉觉得老头子们说的东西好像有点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她觉得自己好像能抓住,又没办法准确的卡住要点。
把迷迭香粉揉好的羊排放在托盘上,希拉看向母亲,等待下一个命令。就听母亲说道:“希拉,你要听你父亲的话,他真的有替你考虑。”
这话立刻让希拉想起她的钱来,她没好气的答道:“别说了。”
“唉……,你把鸡蛋洗一下。”母亲叹道。等希拉洗好,就听外面有脚步声,父亲走进来说道:“准备好了么,我们已经谈完了。”
“可以请客人们入座。”希拉的母亲应道:“希拉,去布置桌椅。”
希拉到了餐厅,手脚麻利的布置起来。弟弟也跟着忙活,看着那小子只是把椅子随便拉到他以为可以的位置,希拉只能让这小子去做些擦拭的工作。参加了那么多宴会之后她才体会到细节的作用,多少人上桌,上桌的时间顺序。弟弟那摆放方法看着很平均,里面随便一个调整都会导致大部分跟着挪动位置。大贵族们有丰富的请客经验,他们宁肯在一开始空出位置,都不会把所有位置都摆满。这小子没参加过宴会,明显不知道这些细节。
先摆放好不能挪动的主位,以及主位旁边的几个重要位置,希拉把其他位置都给空出来。在很容易拉到椅子的位置上放好椅子。随后在桌子附近的台盆里放进花朵。这是她家花园里最后的的鲜花。之后几个月的冬季里不再会有花朵出现。
然后长胡子们就在父亲引导下出现在餐厅里,提比略阁下没有坐在桌子一端,而是在长边中部坐下,希拉立刻把几张椅子推到空位上,又撤下几张椅子。这种上座和撤座的方向都是直线进退,并没有横向移动。精致的大贵族们对此非常讲究。
回到厨房,母亲正从冒着热气却没有冒泡的锅里捞出鸡蛋,把鸡蛋放入专门的银杯中,希拉端着头菜给每个人入席的人送上,用白铜餐刀击破蛋壳顶部,里面的鸡蛋呈现半凝固装。与会的长胡子都有些讶异,希拉顺势在他们面前都摆上调羹与调料瓶。这帮家伙才算明白怎么食用这种鸡蛋。
希拉的父亲举起酒杯,“诸位,让我们祝尊敬的提比略阁下身体健康。”
长胡子们都举起酒杯,“尊敬的提比略阁下身体健康。”
第230章 破口(二十)()
长胡子们吃着聊着,希拉没能跟着一起吃饭,她亲自负责端上菜色,提供餐具,将吃完的餐盘撤下来。饭菜味道很好,长胡子们几乎是一扫而光,希腊产的上等樱桃烧酒也下的很快。长胡子们谈的都是共和、选举、元老院、人民院之类的名词。
听在耳朵里,希拉只觉得老头子这时候还真有雅兴啊!比老爹之前的‘道义’更是虚无缥缈。等最后一道菜上桌,提比略阁下突然想起件事,他问希拉的父亲,“南瓜和土豆在哪里?”
“大家方才已经吃完了。”希拉的父亲答道。
长胡子们都面露讶异,他们方才谈的太认真,只觉得饭菜味道很好,却没太注意吃下去了啥。希拉的父亲又让希拉去厨房告诉希拉的母亲,很快每个人面前又给上了三菜一汤。一份香料拌土豆泥,一份蒸南瓜,每人一个烤土豆,还有南瓜玉米浓汤。
这次长胡子们细细品味,还根据自己的口味洒上佐料。一位长胡子品尝了每一种食物之后都连声称赞,“很美味。我还以为欧罗巴行省会送来很粗糙的食物。”
在旁边侍立的希拉是真的受不了这种言辞,她笑道:“阁下,土豆与南瓜谈不上细腻,只是宋国的烹调手法很高超。再普通的食物在他们手里都能做出美味。”
不等长胡子说话,提比略阁下先开口说道:“希拉,你是在欧罗巴行省办公室做买办对吧。”
“是。”
“既然这样,你可否请他们举办一些大众餐会,请厨师们做这样的食物给大家吃。”
“我没钱举办这样的餐会!”希拉本能的立刻拒绝。
长胡子们都是一脸懵,没弄懂希拉这是什么意思。
提比略阁下微微一笑,“不用你出钱,我会请求巴塞勒斯提供食物和场地,你只要负责教给来参加会议的人们怎么烹调南瓜和土豆就好。”
听到自己不用出钱,希拉忍不住轻轻捂住胸口。要是让她出钱,希拉只想立刻逃到天涯海角去。不过这样的安心没过一分钟,希拉立刻发现了新的问题,她连忙说道:“提比略阁下,这样烹调食品需要很多佐料,也需要钱。”
“这个提醒很好,我也会请巴塞勒斯注意。”提比略阁下微笑着说道。
终于有人肯出钱了,希拉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她也不敢把话说满,就向提比略阁下表示,她只能尽力。欧罗巴行省对东罗马帝国抱持着善意,可是这种善意最好不要胡乱使用。
长胡子们离开的时候,希拉的母亲又给每个人送上一份南瓜馅饼与调味土豆泥,看得出长胡子们真的很喜欢。等最后一个长胡子乘车离开,已经饥肠辘辘的希拉则跑进厨房开始给自己弄点吃的,看到母亲贴心的用竹笼盖着的托盘下是肉、蛋、素食、浓汤齐全的一份饭,希拉狼吞虎咽的造起来。饿着肚子还要尽量优雅的承担起侍者的工作,希拉饿得前心贴后背。
没多久父亲母亲进了厨房,父亲说道:“希拉,要把这件事完成。”
吞下一口汤,希拉应道:“把咱们的邻居都叫上,把那位寡妇阿姨叫上。还有啊,父亲,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有些厨具能否请巴塞勒斯出钱。”说完希拉拿起挤压土豆泥的工具向父亲展示了一下,这是从大宋传来的家伙,倒不是东罗马没有类似的东西,而是大宋加工的材料和制作都比东罗马好得多。
“这个……”希拉的父亲迟疑起来。这个工具真的很好用,但是价钱也不算很低。
希拉又吃了一口浓汤,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法,“反正都这样了,我向办事处请求他们开个厨具厂好了,让寡妇阿姨带着孩子们去工厂上班吧。坐吃山空总不是个办法。”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父亲忍不住笑出声来,“希拉,你真的长大了。可以承担重任了!”
希拉翻了翻眼不说话,她已经承担起半条街上家庭的口粮,已经够了。什么狗屁重任,还不都是逼的。若是元国没有突然中断粮食供应,希拉此时大概正在大贵族们的宅邸里和那帮外围东部贵族商议合作的事情,那才是希拉期待的生活。
第二天谢松听完了希拉的申请之后没有回答,而是询问之前安排给希拉的任务。希拉讲述了她最近的进度。那帮大贵族的聚会也开始更加私密,希拉这种买办已经被排除在他们的圈子之外。外圈的贵族中间则流传的消息里,大贵族们准备趁着这个机会把粮价恢复到历史正常水平,也就是年初粮价的五倍。
听完这些,谢松脸上露出些嘲讽的意思,他赞道:“干得好。”
希拉也不知道谢松是在夸奖希拉,还是在对那帮大贵族们发出嘲讽,她继续更早前的话题,“谢主任,我觉得办品尝会不错,如果南瓜和土豆能做的美味,君士坦丁堡的人们会认为自己不是因为缺粮而被塞给粗食,他们会认为新增了让他们安心的食物。”
“那你知道土豆芽有毒的问题么?”
“知道,我觉得这更应该宣传。”
“哼哼。不错,不错。希拉,好好干。”
听到比较正经的赞美,希拉突然想起厨具厂的事情,她立刻说道:“我想请办事处投资半个厨具厂,把土豆和南瓜压泥的工具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如果能提供的话,一定会有销量。”
“销量?哈哈!你呀,想太多。有人的确需要,这个销量可是要卖钱的。”
“不行么?”希拉回答的时候心里发虚。她能想起此事完全是因为想起寡妇阿姨空荡荡的厨房,不仅是缺乏粮食还缺乏厨具。那些便宜的厨具多数是木质,不仅容易用坏,放着放着也就自己朽坏了。
谢松没有回答,而是低下头刷刷点点的写了一份文件。签字盖章后本想交给希拉,谢松却又靠在椅子上,目光里面都是审视的锐利。硬着这锐利的目光,希拉努力挺直身体,就听谢松说道:“你知道你要承担责任么?”
“明白。”希拉只觉得喉头不自觉的干涩。办事员只用完成规定的步骤与内容就好,一旦作为负责人,负责的事情出了事情就得承担责任。至于原因是什么已经无所谓了,上头可不管这么多,他们要的是结果。走出这一步,就意味着希拉不仅没有人可以依靠,她还要为所有人的纰漏承担责任。
又看了希拉几眼,谢松点点头,“很好,我等着看。”随即把文件交给了希拉。
希拉伸手接过文件,只觉得一张纸轻薄的好像没有重量,非得用很大劲才能捏住。回到自己的办公桌边,希拉打开文件,就见上面的内容就是允许希拉组织品尝会,要求各个部门提供希拉所需的物品。
短短的几行字讲述了一件非常简单的内容,但是希拉却觉得里面包含了无数的东西。以她几年来的经验,很多环节一一冒出来。各种事情错综复杂,根本没办法完全弄不清楚。希拉突然后悔起来,自己为何要接受这样的事情,自己那无聊的同情心给自己惹了天大的麻烦啊。
回到家,希拉拉着母亲的手说自己遇到的事情,只说了几句就哽咽起来。母亲没有说话,只是等希拉自己哭完,这才说道:“希拉,我和你父亲都相信你能办好这件事。”
“这等于是办一场几万人参加的宴会……”希拉又抽泣起来。
母亲温言说道:“别想着几万人一起办,分开办的话不就成了几百场一百人参加的宴会了么?”
希拉一听突然就有了精神,她一把擦了眼泪,眼睛里面就有了神采,但是片刻后她又想到了新的问题,“那得请多少人做侍者!”
“请咱们的邻居帮忙不好么?”母亲温言说道。
希拉愣住了,她顶着母亲看了好一阵才说道:“母亲,你不会是早就算计好了吧?”
“怎么会呢。哈哈。”母亲笑道:“希拉,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别人帮忙。你不要雇佣咱们的邻居,也不要用之前的帮忙来和他们谈。你就直接告诉大家你被受命做这件事,因为缺乏可以相信的人手,所以才求到邻居那边。如果他们答应下来,你就和他们谈这次的报酬。我的女儿,把你的难处告诉大家,大家都是经历过难处的人,他们能明白的。”
希拉认真听着,觉得明白了,又觉得还是不太明白。不过此时她觉得自己的母亲真好。
十一月中旬的天空乌云消散了,来自北方的寒风让君士坦丁堡的气温下降许多。街头有许多少年张贴着海报,告知城内的人们要有一场为期半个月的品尝会。东罗马朝廷与欧罗巴行省联手向大家推荐新的食物,以及如何烹调出其中美味来。
希拉行色匆匆的骑着马匹在各个会场准备地间穿梭,将大半个君士坦丁堡城走了好些遍。如果不是街上已经出现了宵禁的关卡,如果不是行人脸上都是丑哭,光看海报还会觉得这会是一场令人欣喜的美食活动。此时希拉明白了自己如果干不好,她的一切前程大概就此中断。也许是明白了结果,她反倒不愿意去想。今天,第一场推荐会就会在希拉曾经居住的街上开始,已经没有任何去担惊受怕的时间了。
第231章 破口(二十一)()
冬天的大宋办公楼中铁制炉子与铁制管道散发着温暖,进入到里面的东罗马财政大臣已经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哈欠。看着大臣努力想保持清醒,谢松就请大臣到了一间没有烧炉子的房间,打开窗户没多久财政大臣就恢复了精神。
两人面前放着热奶茶,大臣接过烟卷吸了两口,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了。他说道:“阁下,我想确定食盐与辛香料供应会不会有问题。”
“不会出问题。”谢松回答的很有信心,希腊补种的土豆与南瓜尚且能送到东罗马,由大宋控制的产品更不会出现断供问题。
“实在是感谢。”
本来很亲近的谈话突然就这么沉默下来,财政大臣本以为谢松会说什么,等了好一阵之后见谢松竟然什么都不说,他忍不住问:“不知行省可有想向我们提出什么。”
“贵国以为我们会趁火打劫不成?呵呵。”谢松笑道。
东罗马帝国的财政大臣却没笑,不趁火打劫才是奇怪的事情,东罗马帝国为了避免东边的伊尔汗国趁火打劫甚至献上女儿。大宋欧罗巴行省明明有实力做很多事情,却只是相助东罗马帝国来渡过难关。按照时间来算,此时问清楚反倒更有利。
看着财政大臣的表情,谢松也收起了笑容。他说道:“要是说我们有什么想要的,就是在东罗马每个城市里面开设一家钱庄。现在我们提出这个要求,东罗马朝廷能同意么。”
“同意这条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财政大臣严肃的问。
“好处很多,首先是金融往来再也不用千里迢迢的跑来跑去。行省的钱庄会通过自己的电报网传递消息,阁下现在肯定知道电报网有多方便。”
财政大臣的眉头皱起,他当然知道电报网的作用。听谢松这么讲,大臣忍不住想起自己办公桌上那些厚厚的电报,每一份电报都能对财政大臣心情造成很大影响,让他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了解这个国家。大臣调整了一阵心态才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