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统天命-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忒特么高大了。

    就这么一句话,直接就把皇帝怼到南墙上去了,加派军队剿匪不是不行,可是咱们得按照程序来走,加派御史监军……这不还是把皇帝圈养在紫禁城里面么?!

第四四六章 夹枪带棒() 
    第二四六章

    文官儿做到了正二品,就是做到头了,立场、派系什么的,都是以自身需要为基础的,外物可以稍稍动摇,但绝对的不能伤及根本,以徐晞小吏出身的履历,也不可能调去都察院,更不可能去执掌吏部、礼部之类的要害衙门了,所以在这种时候,徐晞突然来个跳反,也是在向外朝表达一个态度,那就是他不打算再和王振玩了,只求一个平稳落地。

    一看见皇帝陛下通过龙颜大怒,好容易积累下来的气场即将消散,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就看见通政司的通政使李锡爬出班来,大声说道:“贼势浩大,岂能以一‘癣疥之疾’蔽之?福建参议竺渊身死在前,又有福建都司刘海重伤在后,便是都察御史徐珵前往剿匪,也曾在军中险遭刺杀,若这还是‘癣疥之疾’,那什么才能称得上是心腹大患?”

    跪在地上,原本脸上已经有了些喜色的杨溥听了这话,一张老脸迅速阴沉了下去,和徐晞不一样,或者说和六部不一样,正三品的通政使虽然位置挺高,却没有什么实权,相当于清水衙门装逼的典型之一,哪怕平调一个六部的侍郎,都是高升了,而李锡显然觉得自己还有一个往上爬的机会,所以这才这么卖力地引经据典。

    反正他是内廷的人这件事儿,早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朱祁镇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好了不少,深深地看了徐晞一眼,这才将目光转向了李锡:“却不知李爱卿有何应对之策?”

    李锡往前爬了一步,这才说道:“回陛下的话,可效仿前日宁波、温州、台州三府备倭衙门,遣以勋贵名将前往剿匪,总领浙、闽、赣三省剿匪事宜,以中官为监军,浙、闽、赣三省都司大兵同进,则矿贼之患旬月可定。”

    李锡这话说的非常漂亮,第一句就是给文官儿们最里面塞了一块脏抹布,三府备倭都行,三省剿匪又有何不可不成?当初杨尚荆可是仗着功劳超迁的,你们这要是还反对,可就别怪我揭老底了。

    而第二句,则是给勋贵们示个好,领兵的还是勋贵,这就是好事,别管是谁,总比派一个文官儿要强不少不是?至于中官儿监军这事儿,大家都理解嘛,你丫一下子掌握了三个省的兵力,一旦造反了怎么办?给个宦官约束一下,陛下放心,你也舒心嘛。

    至于第三句,就是屁话了,矿贼啸聚之处,就是荒山野岭之中,地形地质复杂得很,别说三路齐进了,就是三十路齐进,都得在十万大山里面转一个懵逼出来,不过这是细节,细节,不需要在意,反正其他的文官儿也大多数懵逼着呢,得了兵权的勋贵们,就算在意了,也会当做不在意的。

    所以同样跪在地上的英国公张辅叹息了一声,听着皇上满是喜悦的声音,默默地将这一生叹息放长了一些:“李爱卿确是老练之人,却不知该由何人督军,李爱卿可是有了腹稿了?”

    李锡在心里转了转勋贵们的英雄谱,这才高声答道:“平乡伯陈怀曾镇守宁夏,亦曾征讨过交趾,南北军事尽皆熟稔,可当此任。”

    跪在勋贵圈儿里的平乡伯当即就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了,三省军权啊,就这么落在了陈怀的身上?这尼玛……是多少银子啊!想想看,到时候勋贵子弟想要跟着去划水混资历的,肯定是要给陈怀“意思意思”的,单这一项带来的经济利益和人情利益,就足够老陈家发上一回了。

    而朱祁镇在听了这个之后,在心里就过了一遍陈怀的姓名、履历,点了点头,这陈怀的能力还是有的,毕竟他这个平乡伯是自己挣下来的,他爹才是个都督同知,没爵位的,或许唯一让他感觉到不舒服的,就是陈怀履历上的小黑点儿还是有点儿多的,当年又是瞒报部下军功,打击、排除异己,又是骄纵不法,干预地方行政的。

    不过转过念头来也是,这人黑点儿多,才容易被操纵,到时候捏着他的把柄,害怕他不就范不成?

    所以朱祁镇的脸上笑容越发的灿烂了,就想要开口应下来这个请求,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说话也没什么动作的武将之首,英国公张辅突然发话了:“启禀陛下,既是贼势汹汹,攻城略地,再从北京前往调兵,可就不甚方便了,等钦差由海路赶到福建,只怕时局已经混乱了,故此老臣斗胆,请陛下下旨,着守备南京的丰城侯李贤南下统兵。”

    顿了顿,张辅继续说道:“中官曹吉祥监军之时,素有贤名,虽不说晓畅军事,却也通晓一些,不至于闹出甚么笑话来,此刻曹吉祥正在浙江查案,不若派他前往监军。”

    姜还是老的辣啊。

    听着张辅这一番说辞,他身后的朱勇就默默地点了个赞。

    李锡夹枪带棒,张辅也是一样的,陈怀当年的黑点儿,可是宣宗皇帝亲自抹掉的,现在再让他出征,保不齐就想起了曾经,带着整个三省的精锐站在了内廷一边,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所以这个时候,就得找个借口,从南京调拨勋贵统军了。

    南京能打的勋贵不少,不过丰城侯李贤这人吧,和外朝的关系更铁一点儿,作风也硬朗,没什么把柄攥在内廷的手上,再加上守备南京这个职位,本身就是忠君爱国的代称,所以让他督军,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同时为了堵住内廷的嘴,间接地将杨尚荆遇刺这案子的进程加速,直接把在浙江负责查案的曹吉祥调走,也算是一石二鸟了。

    特么的……曹吉祥可是王振的人,监军三省都司的高官儿,要是再外朝英国公力推的档口上被否了,曹吉祥能不能多想什么?内廷是不是顺便就有了离心离德的倾向了?

    所以在英国公慢慢退回原地的时候,站在皇帝身后的王振,都跟着皱起了眉头。

第二四七章 交易,交易() 
    第二四七章

    现在内廷里面,够格的、能称作王振死党的,还真不多,十二监四司八局总计二十四衙门里面,头头脑脑的可都有自己的一个小账本,铁了心的跟着王振一条路跑到黑的,基本不存在的,看着内廷的大事小情儿,比如皇帝骂了哪个太监什么、说了哪个大臣的坏话、发了疯还是发了飚的,没多会儿就能传到外朝去的情况,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就像是外朝已经倒向内廷的兵部尚书徐晞一样,人一到了高位,想法和心性都跟着变了,这就是人性。

    然而水至清则无鱼,王振就算是想要把内廷拧成一股绳儿,也不能和人性作斗争吧?所以对于这种事儿,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扯个八竿子打不到的由头,把当天当值的小太监活活打死。

    而曹吉祥呢,算得上是王振派系里面的高手了,而且是相对来说,很是忠心的那种,地位和能力都不低,对王振也很是恭敬,所以英国公的确是给整个内廷、包括皇帝在内,出了一个难题。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要是王振这会儿驳回了英国公的请求,就为了不让丰城侯李贤再进一步,那么事情传到曹吉祥那边,肯定就是一地的鸡毛蒜皮,而且人嘴两张皮,这种事儿……解释都是解释不清楚的,心里一有个怨气,剩下的也就不用外朝再挑拨什么了。

    “英国公此言,确是老成持重,思虑周详。”朱祁镇沉默了半晌,很是和王振交换了几个意义不明的眼神之后,这才开了口,“诸位爱卿都请起来罢,浙、闽、赣三省剿除叛逆之时,便依着英国公的意思拟旨罢。”

    这就是一笔交易,内廷和外朝同时受惠的交易,外朝收获一个总督三省的勋贵,内廷收获一个三省监军的太监,搭头上嘛,就是外朝的几个都察御史要前去协调督军事宜,也算是一种熬炼。

    眼看着众多文臣武将都站起身来了,朱祁镇这才开口继续说道:“三省民情、匪情、军情驳杂,福建、浙江二省又是沿海之处,有倭寇不时侵扰,须得派人协调监管,便派都察院都察御史为钦差,携圣旨入三省,以保剿匪大军军饷、粮草等……”

    听着这话,外朝的文臣武将们的耳朵,瞬间就又都竖了起来,心说今天这剧本,这特么精彩,全都是神操作啊,皇帝飚完了演技,发泄了愤怒,六部尚书出来三个给泼冷水,通政司的通政使下来赤膊格斗,结果被勋贵之首的英国公张辅怼了回去,这会儿又开始都察院里面利益再分配了,简直……

    这谈资他们能谈上三个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都察院这种清贵的衙门里面,内廷和外朝的势力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点上,说得上话的大员基本都被调出去了,剩下的小瘪三里面,很是有一大批投靠了内廷,想要谋求一个快速上进,这是一个很蛋疼的事实,毕竟文臣嘛,你想着让他有点儿节操什么的,还是太难了些。

    所以呢,现在派什么样儿的都察御史下去统筹三省事务,就成了一个中枢、地方权力再平衡的问题了,如果皇帝派出去的都是些投靠了内廷的人物,那就意味着,皇帝打算在下面拓展自身的影响力了,虽然说地方上不一定卖面子,但是做出了这样一番的动作之后,也客观上表现出了皇帝的决心。

    如果派出去的都是些外朝的都察御史,就证明皇帝现在还没打算将自己的影响力深入到地方上,而是想要将中枢巩固一番,换而言之,就是皇帝很务实,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

    于是,就在外朝众多文臣武将的期待之中,朱祁镇终于吐出了自己的人事任命:“福建都察御史柳华、浙江都察御史黄英、江西都察御史王安路奉旨南下,统筹三省军、民、匠,保障剿匪用度,不可稍有差池。”

    柳华、王安路倒也没什么可以挑的,他们都是外朝的人不假,但是都有过在外任职的经验,绝对不是一般科举出来直接进入都察院的弱鸡虫子,可是这个黄英的问题,就有些大了,毕竟……当初杨尚荆离京的时候,黄英可是代表着整个外朝去送的,虽说没唱什么“十送尚荆”,但是脑门子上早就标上了外朝的签子,这种事儿,根本就是谁都瞒不住的。

    一听这话,杨溥那一张本就皱纹堆累的脸上,变得更加苍老了些,皇帝……终于学会了务实,这就意味着,都察院里面的势力有了巨大的变化,内廷的势力,可就瞬间压过了外朝的影响力,再加上如今的科道,已经被王振的杀伐决断吓得有些懵逼了,一个个都哑着火明哲保身,这不就等于将话语权完全交给了内廷?

    所以杨溥当时就想出班反对来,不过看了看皇帝那张稚嫩中带着果决的脸,再想想皇帝陛下的这通儿操作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他还是慢慢地叹了口气,将脚钉在了原地——曹吉祥南下做了监军,浙江那事儿基本也就尘埃落定了,怎么说、怎么操作,等着陈镒他们一回来,也就好办了,所以这个时候,主要应该做的,就是借着机会,和外朝的大佬们沟通一下,怎么能把镇守太监这种不伦不类的官职给撤了。

    事情都已经说到了这里,剩下的那些也就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说江浙等地的赈灾款项之类的事儿,已经不能再引起文臣武将们的兴趣了,“不撕逼,无朝会”这个说法虽然没人能提、也没人敢提,但是实际上就是如此。

    “却不想,黄某也要随着柳兄南下了。”黄英看着柳华的脸色,笑着拱了拱手,和柳华的苦逼脸不同,他是真不在乎,他和杨尚荆的关系基本人尽皆知了,杨尚荆本身就是闽北的坐地户,就那些矿盗,看着建安杨氏的面子,也不会给他来个刺杀不是?

第二四八章 交代() 
    第二四八章

    原海门卫守御后千户所千户邢宏放正式升任盘石卫指挥使,并且奉诏到任的时间,正好是十二月中旬,一起上任的,还有三个南京的勋贵,常家一人、汤家一人、李家一人,两个同知一个佥事,也不知道南京方面到底是经过了怎样的一番博弈,有过怎样的一番交易,让这三家拔了头筹——常家、汤家倒还好说,南京的坐地户都多少年了,论起在南直隶的影响力,也就比魏国公家稍逊,可这丰城侯李家,怎么着也算是北京回来的回迁户,怎么能突然就得了这么个差事?

    不过看了看和这四个人一起到达盘石卫的,那条京师里传来的消息,丰城侯李贤即将奉旨南下,官居总兵官,以中官曹吉祥为监军,总督浙、闽、赣三省军事,进剿福建山中之矿贼,杨尚荆也就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显然,一个总兵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大家现在推李贤一把,以后有了甚么好位置,还能缺了自己的不成?蛋糕嘛,做大了才能分得多的。

    只不过接到这个消息、并且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杨尚荆整个人都是懵逼的,虽然还不知道当时的朝堂之上经历了怎样的一番激烈搏杀,但杨尚荆看着这个消息,就感觉后脊梁骨寒毛直竖,甚至这大冬天的,都有冷汗在往下淌。

    这特么……内廷外朝的大佬,包括那个看起来年幼无知而且可欺的皇帝,都特么不是省油的灯啊,也幸亏自己跑得快,跑的早,否则自己这点儿随机应变的本事,在京中只怕分分钟会被拆成骨头,做成拆骨肉给内廷那帮宦官们饱餐一顿。

    邢宏放等了一小会儿,见杨尚荆依旧在沉思,忍不住出言问道:“却不知郎中有何见教?”

    杨尚荆可是刚刚剁了一个指挥使脑袋不久的人物,再加上他邢宏放能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也是仗着杨尚荆的提携了,所以呢,他在面对杨尚荆的时候,根本不敢拿什么正三品指挥使的架子,其谦卑的态度,比起金乡卫那边的指挥使都要恭谨三分,配合最近传的满城……不对,是满江南风雨的,南京户部尚书帮着杨尚荆,去魏国公家提亲的事儿,谁现在看杨尚荆都得高看两眼。

    杨尚荆摆摆手,示意他无须多礼,然后说道:“也没甚么见教,邢家是英国公的老部将了,这盘石卫又是防备倭寇的兵家要冲之地,身后便是温州府的府城,责任重大,丰城侯便是真个要从你这里征调人手,也不会征调多少,这个你且放心便是了,此间我给你多留了五个原本黄岩巡检司的人手,帮你训练士卒,你方才到任,只管谨守一地不出差错便可。”

    摇了摇头,杨尚荆笑道:“如今正是寒冬,莫说是海船靠岸不易,倭寇便是上岸劫掠,也劫掠不到甚么东西,严防死守,总归是不会有错的。”

    邢宏放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谨受教”,就听杨尚荆继续说道:“如今你也是在英国公那边标了名挂了号的人物了,英国公张氏向来是重情重义的,你这今后的地位,说不得还能再往上提一提的,对着常、汤、李三家的勋贵,毋须多做退让,这军权……还是能抓在手里就抓在手里罢。”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相比于汤家、常家、李家三家的军官,杨尚荆显然更信任邢宏放这个和自己有过合作的邢宏放的,毕竟邢宏放虽然在英国公那边标名挂号了,但想要进步,还要更多地看自己的脸色,否则英国公会被喷“手伸得太长,试图干预地方”,得不偿失。

    邢宏放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对上正儿八经的勋贵出身的,他还是有些怂的,毕竟这年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话,是喊出来提气的,是不能当真的,所以他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这三人都是勋贵出身,家学渊博,比起末将这个指挥使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都嫌不够,这威望……”

    说着话,他自己都跟着摇了摇头,杨尚荆愣了一下,然后也跟着笑了:“这个倒是不妨事,本官在此处给你留的巡检司兵丁,可不仅仅是帮着你搞训练的。”

    当然不光是搞训练的了,虽然这帮兵丁并不能理解什么叫做“党支部建在连队上”,也做不了什么先进思想的宣传队,但是打造一批听话的、能打的卫所士卒还是没问题的,当然啦,邢宏放也不理解这些,不过听了这话,邢宏放的眼睛就是一亮,连连点头:“那便多谢郎中提点了。”

    停顿了一下,邢宏放笑着说道:“还有件事未曾告诉郎中,末将自海门卫来之时,已经下令,将那两百余兵丁尽数并入巡防司了,这巡防司草创,若是没甚么人手,总归是不好的。”

    接任邢宏放千户职位的,就是他儿子,所以做到政策的连续性,那时没有半点儿问题的,而二百人,尤其是二百个经过系统训练、哪怕只是最初级的系统训练的士卒,对杨尚荆而言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或者说是一只只会下蛋的老母鸡更合适一些。

    心里高兴是归高兴的,但是杨尚荆嘴上还是沉吟了一下,问道:“此事倒也好说,不过千户所之中,满编也不过是千余人,直接调入巡防司二百余精锐,怕是有些不妥吧?”

    “郎中无虑也,莫说冬季倭寇不会上岸,便是不善战,打退倭寇袭扰还是没甚么问题的,况且犬子镇守的卫所,离着黄岩县也不甚远,若是有甚么事体,飞马驰报也是来得及的,若是飞马驰报都来不及,便是郎中尽起巡防司兵丁前去救援,也没什么用处了。”

    听了这话,杨尚荆点了点头,笑道:“邢指挥既是有了腹稿,本官也便不多说甚么了,总之,今后着盘石卫可就交给邢指挥了,可莫让倭寇、流匪猖獗,平白祸害了无辜百姓了便是。”

第二四九章 轻轻放过() 
    第二四九章

    盘石卫这边的事儿,到了现在基本上就算是解决了,新任的指挥使一到,杨尚荆也就没有了继续在这里待下去的必要了,所以第二天,杨尚荆就选择离开盘石卫,走水路往温州府方向去了。

    和盘石卫、海门卫之类“散养”的卫所不同,这种直接设在府城之中的卫所,文官和武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一般而言,文官儿想要在这里抓出来什么把柄,还是很难的。

    倒不是说这种卫所干净,而是因为这种地方,文臣武将之间,纯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