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的简单?兵来将挡?呵呵,是啊,本王怕什么!”黄逍展颜一笑,抓起饭筹,打趣着向好奇的张飞说道:“除非……呵呵,天机不可泄露!”

“三弟,你……”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一句话,顿时有些抓狂,跳着脚说道:“三弟,你也来戏耍二哥,你……”

“哈哈……”

一夜无话,翌日早饭过后,黄逍正准备派遣将领出营叫阵,消磨潼关联军的士气,却忽然隐约听到从潼关关内的方向传来一阵鼓声。什么情况?莫非……黄逍正在纳闷,便见斥候来报:潼关守军开始出营列阵。

黄逍一愣,随即便开怀大笑,正中下怀啊。怕就怕你不出来呢!如今,出来了,就别再想着回去了!当及传下话去,令全军将士全部出战,一战拿下潼关!

军令下,很快,所有文武齐聚到黄逍的帅帐中。待听明情况后,相比武将的热血沸腾、战意昂扬,众谋士却是要沉默得多。

难道,真的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怀着一个个的可能,黄逍简单说过几句后,率着众人,出得辕门,二龙出水势,分开两列,刀盾兵在前,其后长枪兵、弓弩手,排列得整整齐齐,两队骑兵,分列两厢,正当中,大军簇拥下,黄逍等人越众而出,手搭凉棚,望潼关方向仔细看去。

只见潼关守军随着鼓声的急促,如蚂蚁般陆续从关中走出,队列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要倾巢而出不成?莫非,张济他们想一战定输赢?哼!最好如此,有什么招,尽管使出来,我黄逍接着就是!

先出关的自然是一队队、一列列的刀盾手,左手擎着长牌,右手握着环首刀,而最先出营的数队人竟然已经列好阵势,正向黄逍的大营走来。

几百个长牌巨盾组成了一道盾墙,跟着鼓声的节奏缓缓向前,而牌面上绘制的兽头也逐渐清晰。鼓声咚咚,步履铿锵,这一道盾墙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刀盾手身后,便又是数百人的长矛步兵方阵,后一排士兵的长矛都压在前一排士兵的肩膀上,整个长矛方阵像一个大刺猬一样缓缓向前。在阳光的照耀下,雪亮的矛头也闪耀着点点寒光,让人心底发寒。

接着又是两队弓弩手,在刀盾阵和长矛阵的两侧射住阵脚,防止黄逍大军突袭。

布阵?笑话,这些,有用吗?在“破阵营”的铁蹄下,都是鸡卵一般的存在,只削一个冲锋而已!黄逍好笑的看着眼前排列开的阵势,不屑的心中哼道。

……再接着又是一队刀盾手,一队长矛兵,络绎不绝,连绵不断,直看得黄逍头皮发麻。人太多了,成千上万的人,这么多人,就是伸直了脖子让他砍,也能把他累死。

……

“看来,潼关守军是要想一战定胜败!眼下,已足有**万之众,显然是有备而来啊!”目测着敌军的数量,郭嘉一脸的凝重。

“看来,张济他们是等不及了!”徐庶点点头,仔细的观摩了一番后,道:“依庶看来,敌军是想要布阵,以阵法来抗我军!”

“元直的意思是,莫非张济等人想要斗阵?”黄逍双眼紧盯着对面大军的一举一动,头也不回的问道。

“或许,是贾诩想要斗阵吧!”徐庶并没有正面回答。前日夜间一战,虽然看破了贾诩的算计,但是,众人,无有一人再敢小看贾诩的!七对一,胜了又如何?

这时,只听潼关内的鼓声忽然变得急促有力,密集紧凑。

众人忙闪目仔细看去,只见一对雄壮的骑兵从潼关内奔驰而出,前面的五个骑兵各擎着一面大旗,四面大旗上各书写一个斗大的“张”、“马”“张”、“韩”字,而中间的第五面上却写着一个斗大的“贾”字!

“这是张济、张鲁、韩遂的帅旗,那一面,想必是贾诩吧!果然不出本王所料,当真有变数!只是,姓马的却又是何人?”黄逍皱着眉向左右问道。

黄逍的话音刚落,就见四员将官簇拥着一个穿着白袍的文士从潼关内并骑而出。其内三人,众人不消细看,正是张济、张鲁、韩遂!文士不消说,自然是贾诩无疑,可是,那蓝脸红须拿锤的丑将却是为谁?

当视线凝在那将官手中的两把大锤上时,黄逍的记忆不由被触动……

“连贾诩都出来了,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法正的声音居然有些颤抖,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害怕。听到黄逍的问话,法正随口回道:“不知道,从来没听过!凉州、关中一带姓马的且有名望的,正只听过马腾一族。”

“超儿,你可认识此人?”凉州?关中?是啊,记忆中,汉末就马腾一家姓马的吧!马忠?不像啊,还有谁?为什么这大锤好象在哪里见过一般?

“师傅,徒儿也不认识此人,只是……”马超犹豫着回道。

“只是什么?”黄逍急声问道。

“徒儿族中并无此人,不过,这人却给徒儿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是在哪见过、抑惑是听过,只是,一时间却是想不起来,奇怪……”马超皱眉苦思,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见过,或是听过。

“哦?你也有这种感觉?为师也有,当真是奇怪,本王见过的关中、潼关的将领,都能认出,怎么这人……”

“天王黄逍可在?贾诩贾文和有请黄天王阵前答话!”正这时,只见那白衣文士越众而出,打马来到两军阵中,高声叫道。

还真是贾诩!这就是三国有名的“毒士”贾诩?黄逍仔细的打量一番贾诩,也不曾看出贾诩面貌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一双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黄逍拍虎出了军阵,来到贾诩近前,笑道:“闻名不如见面,原来,汝就是贾诩!贾先生才智过人,本王佩服!不知贾先生唤本王出阵,所为何事?”

“些许贱名,怎劳天王挂耳?今日来见天王,只是想与天王比斗一番阵法而已,不知天王可敢否?”

第222章 潼关尾声 斗阵斗将(二)

“哦,比斗阵法?本王却不知贾先生这所谓的比斗阵法又是如何一比法?”

他娘的,还真让徐庶猜着了!这汉末也真是的,不是斗将就是斗阵,然后才是全军压上,难道,这是约定俗成的不成?算了,既然强攻有难度,那么,还是先看看这个贾诩玩什么花样吧!

“呵呵,这斗阵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贾某摆下一座大阵,请天王破阵。若阵破,关中则拱手奉与天王;若破不得,天王当收兵回并州,并且承诺有生之年,再不犯关中!不知天王敢应否?”贾诩一脸的平淡,似乎,所说者,并不是事关数十万大军生死的大事,而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贾先生,这破阵一说,不知有期限否?”该不会是和穆桂英破天门阵的时候一般,来个四十九天的期限吧!

“这个自然!”贾诩点头说道:“耗日持久,劳民伤财,相信天王也不愿见到,这样吧,破阵之期,就限在七七四十九天,天王你看如何?”

“……”黄逍面部一阵的扭曲,他娘的,这是雷同还是巧合?

“莫非天王嫌这时间短,不足破阵么?还是天王怕自己破阵不得?”贾诩见黄逍不说话,冷笑着说道。他哪知道黄逍心中想的是什么!

“呵呵,贾文和,你也休拿言语来挤兑于本王,如果,你了解我黄逍的话,也应该知道,这对我黄逍并不起作用!”黄逍淡淡一笑,看了看对面的敌军,接着说道:“贾文和,说句实在话,潼关守军,战斗力本就不强,更兼士气之低靡,想守这潼关,无疑于白日做梦一般!如此,本王为什么一定要同你比斗阵法呢?”

“问题是,天王舍不得将士的伤亡,不是么?”贾诩轻声说道。

好厉害的一张嘴!好厉害的贾诩!黄逍深深的看了贾诩一眼,道:“呵呵,贾先生眼力高明,佩服!只是这破阵,也难免损兵折将,如此,本王又何必多此一举?”

“呵呵,可万一天王破阵容易,就能以较小的伤亡换来整个关中,难道,不值得天王你一赌么?”贾诩面不改色,针锋相对的说道。

“可本王不愿意做没把握的事!”黄逍冷声说道:“而且,如此距离,本王若想取你贾文和的性命,易如反掌,剩下张济等人,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又能有什么作为!”

“关键是,以天王的为人,做不出如此下作之事!”贾诩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名年轻的、名震天下的天王黄逍,心中忍不住附道:此人,真的刚过二十岁?

“不过,这赌,却不是打不得!打不打赌,还要待本王见过贾先生的阵法之后,才能给予定夺,不知贾先生意下如何呢?”

“也好!”贾诩想了一想,点点头道:“如此,且先看贾某布阵!”

“请!”

说完,二人催坐骑回归本阵,黄逍帅众文武来到一略高处,驻坐骑闪目观看敌军的一举一动。只见那贾诩回得本阵,下了战马来到一移动的高台上,擎着红、白两色的令旗不停的挥舞。

随着贾诩的令旗舞动,潼关守军的鼓声又变,只见刀盾手和长矛兵交叉站位,一层一层的混编在一起,形成一个又一个长满尖刺的乌龟壳,又像是一片片的鱼鳞,层层叠叠,井然有序。

见此情景,黄逍情不自禁在心里叫一声“好”,不说别的,就是这一手排兵布阵的本事,黄逍就不如贾诩。看来,自己该学的,还真不少啊!

而沮授则倒吸了一口冷气,皱着眉头说道:“贾诩这厮有些本事啊,看来不仅仅只会阴谋诡计。”

徐庶依然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还没完呢。”

接着,潼关的阵势再变,原本的大方阵忽然向两侧延伸,渐渐拉开空隙,最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形阵势。之后,便有弓弩手射住阵脚,骑兵开始出营。

“这是箕形阵?”黄逍皱着眉头向徐庶问道。

“不错,主公好见识!”

徐庶这句话说的很是自然,显然是情真意切,因为黄逍能识得箕形阵,徐庶也有些惊讶,毕竟,这个军阵很生僻,不是谁都能鼓捣出来的,就连认识的人也不多。

没吃过猪肉我还没见过猪跑么?真当老子前世三国游戏都是白玩的不成?黄逍有些不服气的心中说道。

“箕形阵?看起来很复杂。”诚然,沮授就是不认识箕形阵的人!

徐庶又仔细看了看敌军的军阵,之后才说道:“架子是箕形阵,里面又套用了鱼鳞阵和圆阵,不过,箕形阵虽然攻守兼备,但不易变阵,尤其是数万人组合的大阵,一个不小心便全军溃散了。”

黄逍也皱了皱眉,不解的说道:“贾诩这是何意?难道是想用步兵拖住本王,然后用骑兵偷袭本王的后路?”

徐庶摇了摇头,“不对,若是如此,贾诩应该布钩形阵,或者雁形阵,这样才能拖住主公,甚至将主公困在阵中。”

黄逍琢磨了片刻,依然不得其解,便道:“且看他如何安置骑兵。”

众人再看去,只见四面大旗从贾诩身侧奔驰而出,旗上分别写着“张”、“马”、“韩”、“张”四个大字,看来,这就是潼关三大军阀张济、张鲁、韩遂了,只是,剩下那一路为谁,却是从哪里跳出的人物?

现在,黄逍都有些怀疑,这个姓马的,会不会也是穿越过来的人!以前黄逍可以不信,但是,现在自己都穿越了,难道,别人就不能吗?

只见张鲁、韩遂二人皆率所部骑兵分列步兵大阵的左右两侧,以为掩护的机动力量。而那姓马的和张济所部居然列在步兵大阵的正前方和正后放,显然是充当前锋和后援的重任。最另黄逍感到吃惊的是,居然不是张济在前,而是那姓马的!

前锋,非武艺高者不能担当,莫非,这姓马的,还要比张济的侄儿张绣还要强么?

至此,敌军的军阵已经在贾诩的号令下全部完成。军阵背靠西凉叛军的大营,潼关方向地势颇高,大阵依势而走,居高临下。正中央是由近四万步兵组成的箕形大阵,进可攻,退可守。而步兵大阵的前后方则是姓马的和张济所部骑兵,各统一万五千人。左侧是张鲁所部,右侧是韩遂所部,皆是骑兵,各有一万五千人马。

见此情景,黄逍不禁疑惑道:“贾诩用骑兵把步兵团团围住,难道就不怕骑兵溃败之后冲散了步兵大阵?”

徐庶也是眉头紧锁,模棱两可的说道:“也许李儒还有后招。”

“元直,你有几成把握能破得这阵?”黄逍笑着问道。在黄逍军中,六大谋士,若言及阵法的造诣,徐庶当仁不让的首居第一,众人,也不曾有过不服。不服气的,早被徐庶用实际行动将其折服。是以,见黄逍独独问徐庶,其他五人却无一人有不快之色。

“尚还不知道贾诩的后着为何,庶不敢轻下结论。但是,至少也在七成的把握之上!若是能派一支小队伍,试出贾诩的后着,那,把握将会有八成,甚至是九成!”徐庶言语中透露着强烈的自信,以及,好战的光芒。

“如此,那本王就与贾诩他赌上一赌,一切,就全赖元直与众位了!”黄逍大喜,向六人一礼道。

“主公说的哪里话,为主公分忧,乃我等分内之事,敢劳主公大礼?”六人慌忙躲闪到了一旁,徐庶忙急声说道。

“天王,贾某阵以布完,不知天王可敢应战否?”

正当黄逍与徐庶谈话这会,贾诩布完大阵,再次上马来到两军阵中,高声喊道。

“哈哈,有何不敢!”黄逍高声长笑,催啸月急驰而出,朗声说道:“不过,这亏本的买卖,本王却是不愿意做!”

听着黄逍的笑声,贾诩有一种其破自己的大阵如成竹在胸一般!贾诩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必败!皱着眉头问道:“黄天王此言何意也?”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是布阵,那不若本王也布下一阵,赌注,何方才贾先生所说的一般!不过,若本王破不得你的阵,汝也破不得本王的阵,那就算是平局,如何?”黄逍在听说贾诩要斗阵,心中早就盘算开了,只不过,这主意,此刻才是拿定。阵法么,我倒是知道一个!

“哦?可是徐庶徐元直所部的阵法?”贾诩眉头一跳,问道。

“非也,乃是本王亲自布下的阵法,贾文和,可有胆一比?”黄逍反将一军,笑道。

“想不到,天王也精擅阵法,如此,贾某倒要领教天王高招,还请天王布阵!”什么时候黄逍也学会阵法了?贾诩紧盯着黄逍年轻的面庞,心中隐隐发苦,莫非,自己等人,这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不成?

“哈哈,如尔所愿,待本王布阵!教你见识下本王的星宿大阵!”

第223章 潼关尾声 斗阵斗将(三)

星宿大阵?听到黄逍信心满满的报出这一阵名,不只是贾诩,就连黄逍阵中的徐庶,也不禁为之愕然,星宿大阵,根本不曾听说过有这样一个阵法啊!历来只有听说兵书上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行阵、六子联防阵、北斗七星阵、八卦阵、九宫阵、十面埋伏阵等阵,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五虎群羊阵、牤牛阵、九宫八卦阵,可没听说有这样的什么星宿大阵!

难道,是这黄逍在说什么大话,哪言语诓我,蒙蔽我的认知不成?望着黄逍归去的背影,贾诩心中犯起了犹豫,事情,好象有些出乎了自己的预料啊,这样下去,到底是凶是福?悔不该,悔不该趟进这趟浑水,这万一……

“主公,何为星宿大阵?庶怎么从来不曾听说这样的战阵,莫非……”徐庶现在心中反倒没底了,要是让他来布阵斗贾诩,他自问还有八分的把握,可是,黄逍他……没听说过主公会布阵这一说啊!

“呵呵,没听过,那也不代表没有啊!这次布阵,本王尚还需要元直你的帮助,这舞旗子、调兵谴将的事,本王可是不如你啊!你只需按本王的意思,这么办……”黄逍成竹在胸,心道:若不是我不知道天门阵的布置方法,我非要给贾诩布下一个天门阵不可,要他有来无回!

……

贾诩驻马观看了良久,也不曾见对面黄逍的大军有任何异动,正当他以为被戏耍之时,震天的鼓声接连自黄逍的大军后方想起。

终于准备完了吗?贾诩眼前一亮,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星宿大阵,我贾诩倒要仔细看看!贾诩回声高喝道:“来人,将高台推将过来!”

随着贾诩的一声令下,先前那移动的高台被众士兵推到了两军阵前,待得安置稳妥,贾诩急不可待的跳下战马,攀上高台,一脸的凝重,仔细的看着黄逍大军的一举一动。

只见黄逍军中,竖立起一高高的箭塔,而黄逍和一名文士正驻足在上面,仔细看去,黄逍似正同那文士说着什么。

好一个凶悍的文士!看到那文士壮硕的体型,双目中透露出的精光,贾诩不由腹议道。莫非,这人是徐庶?

“贾先生,黄逍身边之人,每乃是徐庶徐元直,据韩某所知,看破先生二次劫营之策的就是此人!”韩遂、张济等几人不知何时来到了高台之上,看着对面的情况,韩遂低声向贾诩说道。

“哦?徐庶徐元直?这黄逍好大的手笔,如此一良谋,竟然成了一旗语兵!”贾诩轻笑一声道。

“……”好象,方才你贾先生做的事情,和这个徐庶没什么两样吧!众人互相看看,心中忍不住发笑。

“徐庶令旗动了!”贾诩轻声说道。随即,再不发一言,仔细的看着黄逍大军的每一个动作。

只见,随着徐庶的令旗有轨迹的挥舞,一阵阵接天的鼓声中,黄逍大军中冲出一队军兵,为首四匹战马,马上端坐四员大将,胯下马掌中兵刃,在正东排开;有四个掌旗官高挑四杆青缎子大旗,上面墨迹鲜明,显然是刚刚做成。

贾诩众人仔细观看这四员大将:头一个身高七尺开外,壮伟身躯,面黄而润,剑眉虎目,鼻正口方,三绺胡须;头戴一顶三岔青铜盔,十三曲簪缨高扎,青铜甲绿色战袍,胯下一匹黄骠马,手中擎着一杆五股烈焰苗,正是黄逍麾下大将常山张燕。背后高挑一杆旗,上书三个大字“角木蛟”。第二个,精状身材,面如白玉,三绺短髯;青铜甲白色战袍,胯下紫骅骝,怀中抱着一把浑铁点钢枪,背后旗上写三个大字“斗木獬”,此人正是蒋钦蒋公奕。第三个人穿青挂皂,黑脸膛,短钢髯,一副黑面貌满脸的彪悍相;胯下马,掌中三停大砍刀,背后旗上写着三个大字“井木犴”,正是周泰周幼平。第四个人长得八尺多高,面带威风,两道立剑眉,身材魁伟。青铜盔甲,豆青战袍,胯下马,掌中擎着一杆虎头湛金枪,背后旗上书三个大字“奎木狼”,正是泰山臧霸臧宣高。

看到这里,贾诩心中暗想,这角木蛟、斗木獬、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