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58章 幽州战局 潜入后方(尾)

遥望着远处的东方,黄逍喃喃的说道:“呵呵,小日本又发生地震了太他娘的好了!”(题外话,与本书无关)。

而此时,在离袁军渡河处五里之外。濡水和巨马水交汇的地方,赵云正带着三百骑兵埋伏在此处。赵云早就在濡水并入巨马水的地方建了一个简易的拦河坝,拦河坝不甚高,这也让河水不至于过多,可昨日晚上,这道拦河坝陡然增高,浩瀚的河水,脆弱的拦割坝,透露着一股别样的危险气息。而现在赵云就等着袁军渡河点附近的士兵发出信号,他立即将拦河坝拆毁,让积蓄了一夜的大水给正热得难受地袁军士兵带去些“凉爽”。

“将军,已有两座简易浮桥搭好了,请将军下令!”从河边地工地上走到正在树下乘凉的颜良身边的副将恭敬的说道。

“很好!速让士兵们整队,准备过河!”颜良站起身来,看了看横在河面上的两座浮桥,满意的说道。

“将军,前军士兵皆那个……后军……”那副将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

颜良一听就明白了自己副将的意思,挥挥手说:“就依你吧,让他们快些,勿要耽误过河。”颜良想想也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也就默许了副将地请求。

于是,已经在清凉的河水中凉快过地前军士兵迅速上,。整队准备过河。腾出空地方让刚刚赶上来的后军士兵则轮流到河中冲凉。而颜良的中军依旧纪律严明,虽然士兵的嘴唇已经干裂,但没人乱动。

不愧是老子带出来的兵!颜良对自己的中军甚是满意,相形下,其他的士兵他也就不强求了。“出发!”颜良大手一挥,让前军先行。

一万人的军队,前军也有三千之众,只有两条浮桥,速度依然快不起来。这时候,有些颇会水性地士兵干脆将衣甲兵器交给战友,自己跳下水中,凫水而过。颜良见此情景虽有不喜,但看在这样应该能让士兵过河地速度加快也没有发作。其他的士兵见将军不制止,也有样学样,纷纷下水过河,这样一来倒也让原本显得缓慢地前军队列变得快速起来。

当袁军前军的士兵即将全部过河,中军士兵也已经准备上浮桥之时,距河岸五百步的一个矮丘上,一个早已在此潜伏多时的人从身边拿出一面小铜镜,借着太阳光的反射,向西北面赵云他们堵濡水的地方发出了信号。

“赵将军,信号来了!”负责观望的士兵一见到下方传来的信号,兴奋的跳了起来,在第一时间将消息报告给了赵云。

终于,要开始了吗?主公汴水淹了徐荣三万多大军,那这次,我又能淹了袁军几何?赵云闻言,双眼眯起,举起右臂,用力向下一挥,喝道:“破坝!放水!”

早已经端坐在马背上待命的三百骑兵立刻催动战马,他们的战马身上无一例外的都拴着一根绳索,当三百匹战马同时奔腾奔跑起来时,被这三百根绳索拴着的拦水坝也在马蹄声中轰然破开。早已被积蓄了多时的河水瞬间似脱缰了的野马一般,一往直前的朝下游冲去。

此时颜良的中军也不过刚刚踏上浮桥,就在第一名中军士卒的鞋底踩到了对岸的土地时,尚未过河的颜良却听到了上游传来的一阵种奇怪的声音。颜良循声望去,却什么都没有发现,他开始以为是雷声,可看看天空,却怎么都不像会有雷雨的样子。突然间,颜良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催马赶到河岸边,顿时发现了不对,这河水的水位要比以往这个季节低了不少!

颜良也算得上是沙场上的宿将,此时他已经明白那奇怪的声音究竟是怎么回事了,他立刻对着正在过桥和尚在河中的士卒喊道:“全部上岸!停止过河!”

可是颜良的反应还是有点晚了,他的士兵们对自家将军如此的举动尚在不解之时,滔滔的河水已然携万钧不当之势向他们冲来。转瞬之间,在人群的惊恐的叫喊声和马匹的嘶鸣声中,河中和桥上的近千士兵就被滚滚的河水卷走,在岸上的人惊恐的眼神中,那些被大水卷走的士卒的身影还在水中若隐若现。

大水过来时,所携带着的力量让岸边的士兵纷纷后退,就连号称河北第一勇将的颜良也不敢与自然之力相抗衡,任由战马带着他远离河岸,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卒被大水冲走

颜良在马上一面极力控制着受惊的战马,一面看着在水中挣扎的士卒,颜良目呲欲裂,心中满腔的怒火却不知该向谁发泄。

这时候,赵云军中潜伏在附近的观察哨已经悄然无声的离开了,赵云也带着收好绳索的骑兵向北方而去,他们将在前面继续为颜良送上一道又一道的“大餐”。

“究竟是何人?有胆者出来与某一战!”颜良紧勒着马缰,高声叫喊着,他胯下的战马也后蹄蹬地,前蹄抬起,不住的长嘶着做人立状。再配上四周那数千呆若木鸡的士卒,好一幅凄惨悲凉的画面。

听到四下幺无音训,颜良目呲欲裂,双目中爬满了丝丝的血丝,连连咆哮道:“河北颜良在此,何方鼠辈,速来与颜某一战……”

可是,任由他喊破了喉咙,除了河水的潺潺之声,却是再无一点的声音,更不要说人影。

“子龙以水为兵,不费吹灰之力就让颜良的士卒减员超过三成,实是大功一件。”黄逍看到战报时不由得拍案称赞道。他要的,就是这样有勇有谋的将帅之才,而赵云,古来有名的常胜将军,足以为他开疆拓土,镇守一方!

郭嘉也满面笑容的说:“只可惜濡水水量不大,还赶不上主公淹徐荣的那次汴水,若是在漳水这样的大河,颜良恐就要损失过半了。”

“青州防守严密,子龙在两千人用处可不大,而幽州,却是无这样大的河流。反正这次也是让颜良吃了大亏,足够了!”黄逍颇有得意的说道。

接着,黄逍又继续往下看,越看黄逍脸上的笑容就越浓,他的头也不住的点着,敲着桌面的左手也越发的紧密起来。突然间,就看到黄逍的左手猛然往桌面上一拍,兴奋的说道:“子龙如此,足当得‘名将’二字矣!”

这军报就是郭嘉送来的,他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内容,可马超和马岱却什么都不知道,这次郭嘉直接就将军报送到了黄逍的手中,并没有让马超转交。看到黄逍的狂喜和郭嘉脸上的微笑,马超和马岱都知道赵云肯定是又打了大胜仗,但战果如何他们却是极力想知道了。

根本就不用这小哥俩发问,黄逍在兴奋的情绪稍有缓解,轻轻的吐出一口气后说道:“子龙在破坝放水之后就带着人埋伏在了涿县城西南二十里处,颜良在收拾起剩余的士兵后也继续想向涿县前进,就在颜良已经看见涿县城墙的时候,子龙抓住颜良和袁军士兵心情松懈的瞬间,全军出击,袭击了袁军的后队辎重。看这里,先以弓箭攒射,后以战刀砍杀,战马来去如风,袁军一触即溃。袁军辎重,以火焚之,五百粮车无一幸免。我军一击而遁,袁军追之不及。子龙这次是将轻骑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了!”黄逍越说越兴奋。

赵云投靠黄逍之时,黄逍就力挺赵云,黄逍麾下众将中不是没有闲话,毕竟,新投的赵云居然和关羽、张飞的官职等同大小!可几次出战,虽然凭借着他自身的武力得到了众将的信任,可是黄逍还是希望赵云能拿出值得一提的战绩,毕竟,赵云自投到黄逍帐下,从未单独领过大军,别人认可的只是他的武艺而已!如今赵云终于开张了,黄逍又岂能不喜?

“奉孝,可有此次颜良士卒的损失情况?”黄逍笑了多时,这才忍住心中的喜悦,转身向郭嘉问道。

“有!具报,颜良一万士卒在巨马水损失三千二百余人,其中中军精锐就超过一千人。涿县城外,后军士卒损失近两千人,总数超过全军的五成。还有五百辆粮车被焚,虽袁军士兵及时抢救,也不过抢回不到三百石军粮。”郭嘉虽然笑容不减,但声音却始终淡然。对于赵云的能力,郭嘉从来没有怀疑过,因为,他还没见过黄逍看人的眼光出现过一次的失误!与其说他对赵云有信心,还不如说他对黄逍的眼光有信心。

“陆陆续续咱们的士兵已经干掉近三万袁军了,差不多了。该是将幽州战局重新交给袁绍的时候了,呵呵,让他继续担心受怕去吧!奉孝,向幽州我军传令,让他们向泉州集结,准备返回。”黄逍此时的情绪已经完全平静,他缓缓的说道。

“喏,嘉这就去办!”郭嘉躬身领命,一转身,离开了黄逍的书房。

呵呵,袁本初,你自己慢慢抓瞎吧!

第259章 为人师表 袁军动态

“师傅,不是说要让我军在幽州待上八到九个月吗?为何现在就传令让他们回来?”马超待郭嘉走后不解的问道。

“你自己想想,若是真的想不出来,我再告诉你。”黄逍现在很有一种为人师表的感觉,以前他也曾想在典韦和关平身上体会一下,可是关平是关羽的儿子,关羽不发话,自己也不能经常带在身边,而典韦却是属于朽木不可雕的那种。而郝昭的思想早已经成型,他也只能做做补充教育,马超、马岱的适时出现弥补了黄逍好为人师的遗憾。不过他也同时体会到了师傅训徒弟时的感觉。

马超挠挠头,想了一会说道:“师傅,是否要同时削弱袁绍和曹操两家的实力?”

“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还不完全。你再想想!”

“嗯……嗯……”马超嗯了半天,抬起头看着黄逍,说道:“师傅,徒儿我实在想不出来了。”

看来,这马超的智商确实不是很高啊!也难怪,历史上的马超也是有勇无谋的典型,现在能主动思考问题已经不错了,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呢?

“呵呵,好,让本王告诉你。”黄逍调整了一下他的坐姿,笑道:“这是因为颜良的中军全都是袁军真正的精锐‘大戟士’的士兵,总人数不超过两万的‘大戟士’,在巨马水一下就损失了一千人,你觉得袁绍会不会心疼?而且我军不过是要借此牵制袁绍的力量,如今伤口我们已经切开,鲜血也已经流出,那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如何让这个伤口始终保持流血,那就是曹操应该考虑的问题了,毕竟,现在的袁绍,还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何况此次我军不但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关平还顺带着给咱们拉到了外援,算是超额完成任务啦!而且,袁绍的麾下毕竟还拥有五十余万军队,随时都能抽调出数万士卒而不至于影响他的防御。所以,为了避免因袁绍发怒而使我军出现大的损失前,本王必须命令我军的将士们回家。”

“‘大戟士’?师傅,这又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是袁绍手中的精锐吗?”马超没有对黄逍的回答做出多大的反应。反而对黄逍所说的大戟士极为感兴趣。

黄逍没有责怪马超,在他看来,一个出身将门的子弟对这些敌军精锐的资料感兴趣并不是坏事,他从来不强迫别人学习,多以引导为主。

不过,黄逍想骂娘的是,一直以来,他都是以为“大戟士”的组建者是张颌,可是,在现在看来,组建这支精锐的人似乎是另有其人,跟张颌却是一点不搭边!前些时日,战报送来之时,黄逍对“大戟士”的出现,小小的郁闷了一把,本来,他还指望着张颌再为他训练出一支精锐呢!

也他娘的不知道谁胡乱编排的历史!

不过,历史上其实袁军中真正的精锐是已到了自己麾下的鞠义率领的“先登死士”,“大戟士”纵然精锐,也最多和“白马义从”打个平手。历史上界桥一战,沮授曾言道:公孙瓒有“白马义从”,而袁绍则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又呼张颌曰:隽义,盍为吾破之!而张颌却自张望不言。大战起时,若非鞠义率八百“先登死士”力战,袁绍安有勇气回身死战。只不过现在鞠义先投了自己的麾下,这八百先登军也随之跟来,袁军的精锐如今也只能以“大戟士”为尊了。

“算是袁绍大军的精锐吧,这支军队,浑身上下重盔重甲,刀枪不入,再配以重盾、大戟,确实是一道厉害的防线。”黄逍轻叹一声,说道。

自己抢了本该属于袁绍的精锐,不知道袁绍在知道后会不会暴跳如雷呢?不过,还是抢来的好,要不麴义该被袁绍给喀嚓了!不知道曹操的“虎豹骑”组建起来了没有,看来,得让衮州的探子好好探察一番……不过,好象不用了,有王越出手,曹操还有得活吗?

“那我们地‘虎神卫’、‘陷阵营’、‘破阵营’、‘先登死士’与这‘大戟士’相比又如何?”马超接着问道。

“哈哈哈!”

听到马超的问题,黄逍笑了。在他看来,战斗力能和呀亲手组建“虎神卫”以及“破阵营”相抗衡的军队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历史上有高顺的“陷阵营”,麴义的“先登死士”都在单兵和配合作战上不逊于“虎神卫”。但是这两支军队的规模在历史都始终局限于七、八百人之间,也就是说,无论是高顺还是麴义,都无法扩大他们地精锐军队的规模。不过,现在嘛,这两支精锐连兵带将,都姓了黄!因猛虎的限制,“虎神卫”连同其他两支精锐的数量,远没有大戟士两万人那么多,除了“破阵营”!可相比“大戟士”面对“白马义从”时的表现,“破阵营”完全可以在正面击溃“大戟士”。相形下,黄逍更知道“大戟士”的弱点在哪,想要破其也不过是翻手之间。只不过这是黄逍军中的绝对机密,除了黄逍和他麾下的核心将领外,无人知晓这些情况。故而袁绍也不过以为黄逍的“破阵营”最多是和他的“大戟士”一个水准的军队,至于那三支精锐,上不了规模,再厉害又如何?黄逍自然是什么都知道,但是对于马超,他还必须保密。

“‘破阵营’的实力应当和‘大戟士’不相上下。而‘虎神卫’的实力应当强于大戟士,这些家伙可都是军中百人将的水准。”黄逍故意含糊其辞的说道。

“哦!我明白了。”马超恍然大悟道:“我军的精锐士兵数量少于袁军,但其他士兵却又比袁军士卒战斗力强,故而人数随少却依然不惧袁绍。而师傅让二师傅在幽州挑起战事,一来为用实战检验水军,而来也是让袁绍不得安宁,并借此逼迫曹操与袁绍翻脸得更彻底而使得袁绍始终必须用大量地兵力去和曹操对峙,从而减弱双方的实力!”

马超地理解已经非常的详细了,黄逍似乎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了,于是黄逍笑道:“超儿,很不错,你能如此准确的描述本王的意图,看来你可以出师了。等你二师傅他们回来,你去他那里,好好的了解一下他们的经历,然后我会将你送到你典韦叔叔那里,你将在‘虎神卫’中开始你地军旅生涯。”

“真……真的……”马超有些不敢相信。虽然他现在也是一名将军的身份,但是,他更向往成为一名“虎神卫”的士兵!他知道,自己虽然名为将军,但是,还是缺乏资历,这是黄逍亲口告诉他的。

“骗你作甚!”黄逍轻叱道。黄逍是希望夏侯尚能成为一名骑兵的将领,历史上,马超绝对是骑兵将领首选的一员!但现在,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军人,黄逍还是不敢委以他重任的,所以“虎神卫”就是他们最好的。说起来,“虎神卫”的战事最多,几乎每战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样,更能令一个人加速的成长起来,只要能挺过这一关,等待他们就将是光明的未来。

颜良的“凄惨”遭遇不但被黄逍军中的探子送了回去,也同时送到了袁绍的面前。此时正因为青州战场的顺风顺水而高兴的袁绍无疑是遭到了当头一击,脸色难看异常。

下首的属下们也明白各种缘由,一个个都当起了缩头乌龟,就连善于拍马的郭图此时也不愿出头。

可是袁绍毕竟是袁绍,家底足够大的他,这一点小的损失,还不足以令他心疼到死。他强自忍住了胸中的怒火,冷冷的说道:“颜良的战报诸位都知道了吧?都说说,该怎么办好?”

袁绍的话音落下,但却没有人立刻回答,这种冷场的情况在袁绍这里还是第一次发生。

片刻后,看到袁绍的表情似乎即将要发作,审配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说:“主公,颜良将军此行确有疏忽大意之错,然敌人俱是骑兵,且据颜将军确认,袭击他们的马贼使用的战术正是白马骑兵的战术,此应当是刘备想我军进攻的先兆。毕竟,公孙瓒死后,公孙兄弟以及剩余的‘白马义从’都归了刘备的麾下,除此之外,卑职却是想不出,谁还能用出白马骑兵的战术。”

“颜良的确认?你们怎么看!”袁绍面无表情的问道。袁绍很看重颜良的忠诚善战,虽然气愤他此次出师不利,但却也知道,这种伏击无论他手下谁去都会中招,所以袁绍还是想为颜良开解罪责。

“战术相同,虽衣着混乱,马匹颜色也乱,可此当是掩饰之举。颜良将军身经百战,当不会出错。评以为确是公孙骑兵无疑。”辛评出列说道。他对颜良的报告有些疑问,但此是不是挑刺的时候。颜良的军队损失五千人并不算多,但其中有一千多大戟士的伤亡就比较够呛了,而且还被焚烧了五百辆粮车的粮草,这如何不让袁绍生气。可辛评却不愿看到文官借此弹劾颜良而引起文武争执。

辛评的话刚说完,许攸、审配等人纷纷附和,而武将中的高览等人也借此力保颜良。

辛评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至少郭图就有这种心思,只不过审配和辛评一个接一个的出来力挺颜良,他也不好与这些实力派唱反调。而辛评之后的许攸等人更是将此次议事的基调给定了下来,最少袁绍得到了台阶,不会为如何处罚自己的爱将而烦恼了。

“既然能确定那些马贼就是公孙骑兵,想来他们确有动作,不知诸位可有何良策应对?”袁绍见属下如此通情达理,自然是暗中欣慰,可是表情还是那样的冷漠,似乎,没有因颜良是问题而烦恼似的。

“主公,我军当立刻从乐安、东朝阳、渤海三郡国抽调兵力进入幽州,在曹操尚未准备好与我军开战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将公孙骑兵一举扫平。”许攸很是强硬的说道。

袁绍的部下没人将公孙骑兵看的太重,就算是这次颜良被伏击他们也认为不过是颜良过于大意。而且过河时被人放水也是非战之罪,故而在许攸发言后极力附和。

“诸位都是此意?”袁绍有些奇怪的问道。似乎,自己的部下,很少,几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