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陶见状,愤然大呼:“臣之一人,死不足惜!可怜我汉室天下,四百余年,至此已休矣!”主

侍卫将刘陶推至午门外,刚欲行刑,忽然有一大臣高声喝住,“刀下留情,勿得下手,待我见过陛下再行论断!”众人寻声望去,却乃司徒陈耽。

陈耽见劝得侍卫稍停,忙径直入宫中来见灵帝,见其礼道“刘谏议得以何罪而受诛?”

灵帝余怒未消,遂也不给陈耽好脸色,冷声道:“其毁谤朕之近臣张让等,冒犯朕之龙威。”

陈耽拧眉,却是直言道:“想我大汉天下,芸芸百姓,无不欲食十常侍之肉,然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却皆封列侯;更何况黄巾作乱时,封谞等勾结黄巾,欲为内乱:陛下如今尚不自省,社稷安能有保矣!”

灵帝怒道:“封谞作乱,其事调查至今亦是不甚明白。十常侍中,又岂无一二忠臣也?”

陈耽以头撞阶而死谏。灵帝怒,命侍卫将其与刘陶一起关进大牢。不想当夜,十常侍即于狱中将二人谋杀之;又假帝诏命孙坚为长沙太守,讨伐江夏作乱者区星,不足五十日,孙坚报捷,称江夏已平,区星部众尽诛,灵帝大喜,遂诏封孙坚为乌程侯。斋

又封刘虞为幽州牧,令其领兵往渔阳征讨叛乱的张举、张纯。代州刘恢以书荐刘备来见刘虞。刘虞大喜,令刘备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锐气。而那张纯又专横凶暴,士卒多有心变者,一夜时,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颅来献刘备,率众来降。张举见大势已去,亦自缢而死。自此,渔阳尽平。刘虞又上表奏刘备大功,迁高堂尉。时又有其同乡友人公孙瓚又表陈刘备前功(甘宁立的功,被其皆记在刘备头上),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刘备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实力渐成。朝廷又表刘虞平寇有功,封其为太尉。

这一日,汉灵帝正于裸游馆内与众宫女嬉戏,忽闻有内侍进来禀道:“陛下,有边关急报,还请陛下速去朝堂商议。”

灵帝虽荒。淫无度,但亦有听闻,边关多有战乱,羌、匈奴、乌丸等每每来犯大汉地界,如今急报,莫非。。。。。。灵帝吓的再也没心情调戏宫女,忙穿戴整齐,来到朝堂之上。

“边关急报在何处,快快传给朕!”

内侍忙将急报传于汉灵帝,其颤抖的接了过来,取出详细的看了起来,待看得分明,长出了一口气,高高悬起的那颗心这才放回了原处,原来,并不是噩报!

殿下众臣神色紧张的看着灵帝,再看到其脸色恢复如常,不由奇怪的皆问道:“陛下,急报所陈何事?”

“哈哈,此乃大喜之事!这是雁门都骑尉使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捷报,捷报中声称其已帅大军,镇压了北地匈奴之乱,如今匈奴已尽皆臣服,雁门都骑尉如此报国,朕心甚慰啊!”灵帝早已不复方才的慌张,脸上绽满笑意。

“雁门都骑尉是何人?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不知道啊,此是何人?”

。。。。。。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但皆不识雁门都骑尉是何人。

“雁门都骑尉?莫非是当初黄巾战场上斩张宝、诛张梁的黄逍黄中兴?”这时一个朝官言道,百官寻声望去,却是在京的济南相曹操。

“孟德,汝知此人?”

“操曾于黄巾战场上与这人,其勇,天下少有人能匹之,操曾听闻,其曾受皇封,为雁门都骑尉,不知是不是此人。还请陛下告之。”曹操向皇帝礼道。

“曹爱卿所言正是,雁门都骑尉正是黄逍,此次,其亲帅两万大军,打的匈奴无丝毫还手余地,捷报中还称什么戟挑铁滑车,这铁滑车又是什么何物?”灵帝不知这铁滑车为何物,遂疑惑的道。

“铁滑车?这怎么可能!断无可能!”曹操惊声大呼道,却也忘了这是什么地方。

不只是他,朝堂上知道铁滑车为何物的大臣,皆是满脸的不信之色,嘴里嘀咕着,“这怎么可能!”

曹操见灵帝一脸的疑惑,遂将铁滑车为何物详细讲之。灵帝听完,这才知道,脸现愠色,“如此,可是黄逍如此夸大其词,安敢欺朕,着实可恨,传。。。。。。”

“报!匈奴有急报!”忽然一个侍卫在朝堂门外高呼道,却是打断了灵帝的话语。

匈奴急报?灵帝一愣,忙道:“速传于朕观之!”

接过传上来的急报,灵帝仔细一看,却正是匈奴单于所承,信上尽言匈奴军与黄逍之战,末了,称臣服之意。

灵帝看完,呆愣愣了半晌,方才将这份急报之意告之群臣。

群臣闻言,无不震惊,原来,这黄逍并未夸言!朝堂之上,无不惊称其勇。曹操受恩于黄逍,自是帮黄逍说话,“陛下,平定边关,此乃是莫大功勋,还望陛下厚赏之!”

“曹爱卿之言正和朕意,来人啊!拟旨,传朕意,封雁门都骑尉黄逍为雁门太守,受爵为锦侯!”

第二卷 威震天下

第四十章 董卓霸京 染指并州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荒淫皇帝汉灵帝驾崩,十常侍密不发丧,假借帝昭令大将军何进入见,伏兵击杀,以谋反之名冠之。随行袁绍、曹操见宦官诛杀何进,遂高呼“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引兵斩关入内,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赵忠、程旷、夏惲、郭胜四个阉贼被追赶至翠花楼前,乱刃剁为肉泥。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持而去,逃出皇宫。袁绍复令军士分头来杀十常侍家属,不分大小,尽皆诛绝,多有无罪者误被杀死。曹操一面救灭宫中之火,请何太后权摄大事,遣兵追袭张让等,寻觅少帝刘辩。

且说张让、段珪等劫持少帝及陈留王,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二更时分,被河南中部掾吏闵贡紧追而上,张让见事急,遂投河而死。少帝与陈留王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军马四散去赶,不知帝之所在。待得兵士散去,少帝与陈留王下得山,投得先司徒之弟崔毅庄上,后被官军所寻,并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吴匡、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望帝师而返。

然未得数里,却被应何进之诏而来者西凉刺史董卓所劫,董卓引兵以保驾之名挟少帝回得帝师,日后,其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宫庭,甚无忌惮。百官多有言其欲反者。

董卓欲废少帝立陈留王,应李儒之意,宴请百官探其意,不从者皆杀之,却不想被并州刺史丁原所阻(三国演义中丁原为荆州刺史,正史其为并州刺史,本书此从正史),董卓欲杀之却又恐其养子吕布之勇,宴会不欢而散。

丁原知董卓野心,宴后于城外与董卓引并见仗,因吕布,董卓大败。后其部下李肃巧设计策,以赤兔马诱吕布诛杀其义父丁原,引兵投董卓。

董卓得吕布更肆无忌惮,废少帝而立陈留王,是为汉献帝,改元初平,自此董卓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其常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董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

却说黄逍自因功而被灵帝封为雁门太守,因北方匈奴已定,四方诸侯皆惧其名,无有敢犯其境者,三年来,却也安泰。奖励农耕,开垦荒地,昔日荒凉如雁门者,今已良田接天,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之人,皆称黄逍之德,四方百姓亦多有闻名相投者。

黄逍于雁门推行交易税,颁布法典,恢复与匈奴通商之项,大大改善匈奴生活境况,匈奴人无不称其德。大量涌现的匈奴战马,使得雁门成为全国最大的战马交易市场,吸引了无数商贾的到来,阴馆经过五年的励精图治,其繁华程度早已超过了京师。

另黄逍下令,严令取消诸如青楼、赌场等设施,着令青楼女子皆从良,铁血之下,其治下再无一家青楼,无一家赌场。自前世引来诸如足球,篮球等娱乐设施,大大丰富了雁门人的茶余饭后。

以商养军,不算草原上匈奴的军队,其麾下现有“破阵营”足万人,匈奴铁骑常备两万骑,刀盾兵并长枪兵等常备军共计四万人。丰硕的商业税收,使得其麾下大军装备甚是精良,远胜周遍诸侯所有。

至于世家的态度,黄逍也并没有给他们什么好脸色,很是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管你们以前怎样,但是只要我在这里,你们就算是虎,也得给我蹲着,是龙,也得给我盘着!不过,我也并不是要针对世家,简单的事我不想做的麻烦,奉公守法,安安静静的赚钱,在这乱世还不好么?”

一句话也使得世家安了心,不闹事,不犯法,在乱世能安安静静的赚钱,以前怎样,日后才是怎样。最主要的是,乱世难求这一处太平,他们舍不得!

“主公,这交易税一项,可是大大了打压了世家的利益,如此,主公就不怕他们有二心么?凡事都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啊!如今有主公坐镇雁门,他们不敢有异议,然难免不会在心中记恨主公,万一这日后生出事端,怕。。。。。。”

“元皓,汝之所虑,早在五年之前志才就曾对逍提及,此不足虑也!若是有反,当初某北伐匈奴时早就有动作了,哪用等到现在。他们不敢有二心,因为他们舍不得!”黄逍见其严肃,却是丝毫不以为意。

“哦?主公因何而言,丰愿闻其详!”

丰?元皓?此却不是旁人,正是田丰田元皓!记忆中其系原袁绍手下重要谋士!如今却。。。。。。黄逍不得不承认一个虚名的作用,自被灵帝表彰为雁门太守,受爵锦侯后,四方名士多有往来相投者,虽多为黄逍不知名者,但亦大大缓解了其手下人才甚寡的局面。最另其高兴的是,前不久,巨鹿田丰闻其名而来投之,黄逍素知其人多智,大喜,特在府中设宴三日以待之。田丰见黄逍重视,却也安心留了下来,暂为雁门从事。

“元皓,某来问你,百姓者,为何而反?”

“自是因饥饿而反。”田丰一阵的迷糊,这和世家有什么关系?

“元皓此言不假,然逍所知,其反者,一为饥饿,二为逼迫。古语有云,官逼民反,就是如此。今所言之世家,逍却也不曾逼迫之,只是凭空为他们引来了一些对手而已。若要雁门繁华,必如此也。数百年的沉淀,世家多已腐朽,多为外强中干,乃养尊处优所至。然这社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他们竞争不过对手,又何有怨逍之理?然若其在众对手中脱颖而出,却是不是要感谢逍为其扩大了市场呢?”

看着田丰在新理念中沉迷,黄逍接着说道:“凡事皆有利弊,为之不为者,只看是利大于弊、亦或是弊大于利也!雁门能有今日程度,成为商贾口中的商业重地,雁门上下能得以安定繁华,皆此之功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家亦是多有从商,商者,重利也,雁门繁华至斯,有利可图,又安能反?”

“主公之言精辟至极,田丰佩服!闻主公一番话,先前多有不解之处,皆通矣!主公之才,丰不如也!”田丰听着从没听过的言论,却又句句在理,是啊,物竟天择,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不适的自然要被淘汰,大汉之所以衰败,皆其制度所祸也,主公此举端是一针见血,看似不明显,却直指大汉四百年的痛处!

“元皓谬赞了,逍如何当之,若无尔等不遗余力的帮助,逍又安能有今日。。。。。。”

“报,主公,洛阳有急件传回!”忽一侍卫于屋外高声禀道,却正正打断了黄逍的言语。

洛阳急件?莫非。。。。。。黄逍一皱眉,“速传于我看!”

黄逍接过信件,忙打开来仔细观瞧,一见下果如其想!黄逍豁然起身,急声吩咐下去,“击鼓,升帐!”

田丰愣愣的看着黄逍,洛阳急件?怎么传到主公这了?怎么主公面现喜色?

田丰到黄逍帐下时日尚短,哪会知道这乃是黄逍自北伐后就秘密组建的情报组所传回来的消息!黄逍考虑到汉末消息的闭塞,遂按前世的经验,组建了这个情报组,将哨探派往各地,严密的监视全国的动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加急传回,进入黄逍的耳里!黄逍自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情报者,乃是行军之根本!

除却镇守雁门关的阎忠(早在北伐之后,阎忠即替回镇守雁门的关羽),诸将及主要人员闻听点将鼓声响起,皆是大惊,要知,若无大事,此鼓断不会响起,如今怕是。。。。。。一个个丝毫不敢怠慢,稍做整理就急急赶来。

见诸将到齐,戏志才于座上道:“不知道有何大事,令主公击鼓而唤!”

“你们且先看看这个。”黄逍将那封急件递给了戏志才。

戏志才忙小心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良久,长呼了一口气,“天下乱矣!”

说完,再不做言语,将急件轮流传了下去,众人看完,无不震惊,并州刺史丁原被杀?董卓霸京师?这。。。。。。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众人俱震惊间,忽有人高声道。是谁?敢说如此言语!待寻声看去,却见正是新投者,田丰!

“哦?大乱已至,逍却又何喜之有?”这家伙不是猜到我的意图了吧!

“正是天下大乱,主公才大喜也!主公请想,那并州刺史丁原为吕布所诛,董卓霸占京师,如今这天下却是国已不国,纲常已乱,时事造就英雄,主公何不趁此良机,一举拿下无主并州,为己所有?”田丰初到黄逍帐下,得其重视,又苦自己无功服众,今闻此变,心中顿时有了计较,若得成,此却不失一大功也!

戏志才、郭嘉闻言,眼前顿时一亮,如此却甚妙也!

“若如此,如何堵这悠悠众口?”黄逍有此意?当然有,若是不有此意,他又如何见了急报而面现喜色!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田丰闻其言,自然知道其已有意染指并州,心中亦安,当下不急不徐的道:“主公可以勤王之名举师,只管称其不与路,平之!”

“哦?”勤王吗?好象还算是名正言顺的样子,古人好象都好这套!这样能不遭人非议?转头看向戏志才、郭嘉,“志才、奉孝以为如何?”

“此甚妙,主公当速图之!”戏志才、郭嘉齐道。

“如此,众将听令!”事不宜迟,什么事都犹犹豫豫,哪道菜也别想赶上,咱不学那袁绍!

“在!”

“关羽、戏忠听令!”

“关羽在!”“戏忠在!”

“令你二人,引破阵营三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西取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关羽为主将,戏忠为军师!”

“得令!”二人齐道。

“张飞、郭嘉!”

“在!”“郭嘉在!”

“令你二人同引此数兵马,西南方向,取西河郡、上郡,一切妥定后,夺涵谷关,张飞为将,郭嘉为军师!”

“得令!”

“张将军,汝性格粗爽,遇事要多问于军师,再作行事,切记!”对于这个张飞,黄逍不得不小心一点。

“俺素服军师,定会相商,主公放心!”张飞也知道自己什么样,遂也不着恼,只以是三弟关心自己。

“张辽听令!”

“末将在!”

“令你镇守雁门!逍素知文远性情沉稳,有文远驻雁门,某甚是放心。待某等出兵以后,雁门安危全系尔一身,莫要叫某失望!”

“是,主公,辽定保雁门无忧!”

“高顺、典韦、田丰,随本将军南取太原郡、上党郡,夺壶关,田丰为军师!”

“吾等得令!”

“散帐,整顿军械,明日,出兵并州!”

“喏!”

第四十一章 田丰定计 兵占太原

兵者,贵神速尔。却说自定下取并州之事,翌日,黄逍三路大军离开阴馆,分扑并州三个方向,关羽、张飞两二路兵马暂且不表,却说黄逍这一路,统三千破阵营、一千陷阵营、五千匈奴铁骑并一万步军总计近两万大军,以势如破竹的雷霆之势,连过定襄、阳曲、孟县,直逼太原郡城。黄逍亲帅“虎神卫”为前行,沿路以偷袭之势,三县措手不及,或惧其声威早降者,或战败缴械者,三县悉数归黄逍所有。后于孟县会合大军,挥兵兵临太原城下!

消息早就传到了太原城内,那太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老巢,丁原奉命进京领执金吾,独其部下魏续留守。然魏续尚不知丁原已被吕布所杀,这时闻得黄逍两万大军来犯太原,遂急召集手下两员步将商议如何退敌。

“魏将军,象素闻黄逍此人勇不可挡,天下扬名,而吕将军(吕布)今却随主公前往京师,如今其犯境,却非我等能当之,如何是好?”

魏续一看,说话的正是自己部将王象,字羲伯。闻他所言,魏续深有同感,点点头,道:“正如此,世人都传其勇名,言其力能挑得铁滑车,饿之人,非吕将军不可敌也。更兼其如今统兵足有两万,而我军现城内只有五千余城卫兵,断无阻挡之理。”

“力战却是无一丝胜理,只宜智退之!”却是魏续的部将孟光,字孝裕。

“孝裕言智取,想必胸中必有韬略,速速言来我知!”魏续闻其言,大喜道。

“此计甚简单,将军可着我与羲伯二人各藏利刃在身,假称投降之意,其必大喜,可乘其不备刺之,以绝吾主之患!”孟光仔细言道。

魏续连连拍手赞道:“此计大妙,续当与二位同往,共刺之!”

“将军不可!”孟光连连摆手道:“将军安能去耶!若黄逍见我三人皆出,使人来取城池,却是奈何?”

“依孝裕之意。。。。。。。”

“有吾二人带甲士千人,称与将军不合,引军投之,其自不会有所查,定能击杀之!”

“如此,太原安危就全赖二位将军了,保重!”魏续神情严肃,拱手道。

“将军但且放心,吾等必成功!”

*************************

却说黄逍大军,这一日,来到太原城下,扎下营寨,使人讨敌骂阵,然城内却不应战,一路急行,远来疲惫下,黄逍也只好令军士埋锅造饭,待休整后,明日再图之。

是夜,黄逍正于帐内与田丰商议军事,忽有一军士报称抓住一敌军细作。黄逍与田丰互看一眼,令军士将细作押进帐来。

“你是何人?”黄逍看着眼前跪着的人,冷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