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忠眉头一挑,却是难得笑了起来,说道:“好某正有此意一招定胜负不过你可要小心了,某这一招可不会手下留情”

“哈哈哈哈”张飞又是仰头大笑了起来,喝道:“这句话正是俺要对你说的俺这一招可是很久没有使出来过了这力道可是掌握不好要是待会失手取了你的性命,你可不要怨俺老张”

“胡闹1”黄逍沉声喝道:“都住手吧,又不是生死之争,安有必要分个输赢?”

“三弟,放心吧,俺手下有准”张飞依然是大大咧咧,说道。

“主公放心便是”黄忠不苟言笑的沉声说道。

“也罢,一招即可,无论是谁输谁赢,都给本王住手,今日就到此为止稍后本王设下酒宴,尔等也不要走了,一同留下,为我二哥洗尘”黄逍点点头,说道。

“是,主公”众人轰然应道。在黄逍府上吃饭,这机会,却是不能错过

黄逍看了看场中战意昂然的两人,不放心的吩咐道:“子龙、子满、仲康、妙才,还有超儿,你们也都别闲着,给本王注意点这两个人,虽然说仅仅是比试,但是,刀剑无眼,难免会出什么差错,本王可不希望如此”

说着,黄逍径自走到一旁,拿过自己的虎头盘龙戟,谨慎的看着场内的二人。

“喏”众将应道,回头个抄应手兵器,看着场内的二人,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嘿嘿,这回可以放手施为了黄将军,请了”张飞说完,丈八蛇矛一抖,战意激昂。

“二将军,请”黄忠一拖长刀,沉声道。

两人经过了刚刚这一番厮杀,也算是惺惺相惜,难得能够碰上这么一个好对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因此而留情,作为一名武者,只有全力以赴,才是对对手的一种尊敬本来,二人还都有些顾及,怕伤到对方,可是,在见到黄逍的安排后,二人却是放下心来,精气神合为一体,全力准备着最强的一击

话说完了,两人第一次往后退了一步,黄忠双手紧握刀柄,上半身往前稍稍倾斜,而金背朝阳刀却是伸向了后方,阳光照射在大刀的刀刃上,亮出一道寒光。黄忠双脚呈弓形,整个身子顿时绷得紧紧的,就像是一只箭矢,随时都可能飞射而出

而反观另一边的张飞,双手紧握丈八蛇矛枪,先是在胸前一摆,随即慢慢地往下放,落于右腿外侧。枪头稍稍往右边探出,那锋利的矛尖,让旁边观战的众人全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二人身体紧绷,唯一黄忠的模样与张飞不同的是,头高高抬起,仰望着天空,双目紧闭,就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似的

两人就这么定住了约莫三炷香的工夫,突然,张飞猛地一抬头,却是抢先动了起来只见张飞微微将丈八蛇矛的矛尖落在了地上,紧接着,双腿用力一瞪,整个人便是朝着前方弹了出去那丈八蛇矛的刃口便是直接在地上拖出了一条划痕,带起了无数火星

而黄忠此刻却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意思,而是深深吸了口气,随即又慢慢呼了出来,众人几乎可以清楚地看见,一道白气从黄忠的口中喷出而就在张飞冲到黄忠只有三步距离的时候,黄忠突然将一直高昂的脑袋落了下来,双目也是同时睁开,众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黄忠眼睛睁开的那一瞬间,两道寒光从他的眼睛射了出来

“喝呀”黄忠的一双手骤然间动了攻击只见他的双臂飞快地抖动了起来,在空中留下无数的残影,咋一看去,简直就像是长了六条胳膊一样而那一杆金背朝阳刀刀,在黄忠的手腕的奋力抖动下,也是开始生了变化,一时间,就好像有上百杆大刀朝着面前的张飞铺天盖地的劈砍了过去

“厉害”众将无不是失声赞道,这黄忠,却有这压箱底的绝招

然而,面对那铺天盖地的刀影,张飞非但没有后退,反倒是闷头继续往刀影里面钻眼看着那些刀影就快要笼罩到张飞的全身了,这时,突然间就见到,张飞的嘴角微微一翘,咧嘴一笑,露出了两排白森森的牙齿,配合着那张黑脸,更是明显紧接着,就听到张飞怒吼一声:“破”这一声,就好像是晴空炸雷一般,震得周围观战的人都是震耳欲聋而张飞也是在这个时候出招了

随着张飞的一只脚重重地踏在地上,丈八蛇矛顿时就在他的身前地面上划了一个半弧形,那蛇矛锋利的矛尖顿时就是冒出了无数火花而借着这个力道,张飞却是直接反手提起了丈八蛇矛,高举过头顶,双手一用力,直接便是朝着前面漫天的刀影砸了下去

没错就是砸似乎没有一丝花哨的砸直接霸道

“轰”一声巨响,众人只看到一道半月形的光华出现在了刀影当中,顿时就是将张飞面前的那些刀影给轰散了大半虽然还有极少一部分刀影依旧朝着张飞的身上刺了过去,不过张飞却是仿若什么都没有看到一般,双目紧紧等着前方,那道半月形的光华闪瞬即逝,可那蛇矛却是笔直的朝着前面的黄忠攻了过去

黄忠能够很明显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压力扑面而来他心中一惊,本能地整个身子便是往旁边一侧而他手中的金背朝阳刀,却是继续朝着张飞砍了过去很不幸,张飞刚刚那一矛所破去的刀影并没有打中黄忠的金背朝阳刀

这时,却见张飞右手猛的一拉丈八蛇矛的矛杆,左手随之一推,瞬间,先前还是笔直砸向黄忠的蛇矛便横了过来张飞左首,出乎意料的松开了蛇矛,向上挥起,只不过,这速度快得异常当上扬到一个高度后,如同迅雷一般砸了下来,正正砸到那蛇矛先前攥握之处

但见那蛇矛,受张飞这一大力,瞬间就失去了平衡,以张飞的右手为中心,尖端猛然跳将起来,却是正撞在黄忠砍来的一刀之上

“铛”的一声响,好在,黄忠这一刀,因为速度的关系,力量上并不太强,而张飞这一砸,力道上却是与黄忠斗个旗鼓相当,两件兵器弹开后,二人皆是“蹬蹬蹬”连退几步,这才稳住身形

“呼……”见二人无恙,众将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方才,他们的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几乎忍不住提兵器上前将二人分开,毕竟,实在是太凶险了

第433章 益州内幕 马相之乱

“什么?三弟你要出兵益州了哈哈,太好了去那个什么倭岛俺没去上,这一次,二哥给你打先锋,你看怎么样?”

酒席宴上,这张飞一喝起酒来,方才大战过的疲劳一扫而空,当听到黄逍准备攻打益州时,眼睛顿时又亮了起来,胸脯拍的山响,大包大揽的说道。

“还不是时候,圣旨已经在往益州的路上了,至于攻不攻益州,却是还要看刘璋的态度了”黄逍笑了笑,说道。他早就想到张飞有这么一出,非是张飞如此,早知道黄逍的意图后,关于这先锋一职,早就在众将中争开了

不过,黄逍感到的只有欣慰,若不然,每战皆避,他也不用去争什么天下了

“哎呀三弟,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你给二哥五千人马,俺这就把成都给你攻下来,把刘璋的脑袋给你揪下来,当夜壶”张飞好久不曾上过战场,听黄逍说还要等,当时就急了,站起来大咧咧的说道。

“对就当这么办,俺周仓给二将军打副手,包准给刘璋的脑袋拿下”周仓也是附和道。

张飞、周仓的狂言自然是只换来了众人的哄堂大笑,黄逍也是被这两个家伙给逗乐了,狠狠地瞪了他二人一眼,喝道:“你两个蛮牛给本王我坐下老老实实闭上嘴”可一想到张飞、周仓刚刚那副德行,黄逍好不容易板起的脸又垮了下来,忍不住哈哈大笑张飞、周仓就算是再笨,也知道自己着急出战出丢人了,抓了抓后脑勺,不好意思地又给缩了回去。

笑也笑过了,戏志才这才对黄逍说道:“主公若是西征,是先取益州,还是先以汉中为基,再南下攻取成都,拿下整个益州?”

黄逍闻言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说实话,他对益州的地形根本不熟这个时候,一直候在一旁的马岱见了,立马便是从旁边取来了一张地图,直接在黄逍的面前铺开,黄逍低头看着地图,查找这戏志才所说的两条路线。若是走第一条路线,便要将兵力调集在距离益州近的建平,然后过巫峡、巴东,沿着长江一路西进,过内水、中水,才能达到成都虽然耗时比较长,但历史上刘备取西川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而第二条路线却无疑要快上很多,汉中距离关中要远比成都近上许多,黄逍大可从洛阳直接调兵往汉中,之后再南下取成都也要顺利得多。不过这么走也不是没有坏处,先吞兵汉中,必然就会打草惊蛇,让刘璋有了准备,到时候去益州恐怕就会困难许多了虽然汉中张鲁已投靠自己,但是,大军一动,连绵数里之外,还是难逃有心人之眼啊

不过若是在黄逍来看,无疑还是更倾向于走第二条路线,兵贵神速这个想法一直都是黄逍的习惯。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地图上的成都,黄逍总是有些莫名的担忧,似乎把益州放在后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祥沉吟了片刻,黄逍最后还是抬起头望向了戏志才等人,问道:“你们可有什么建议?”

听得黄逍相问,戏志才等一干谋臣相互看了一眼,最后却是程昱带头第一个表自己的看法,只见程昱坐正了身子,对着黄逍拱手说道:“主公以属下之见,理应不屯兵汉中,以取建平为先”

“先取建平?”黄逍不由得一愣,有些古怪的望着程昱,问道:“仲德此言可有什么理由吗?”

可还未等程昱回答黄逍的提问,在一旁的戏志才和郭嘉却是同时一笑,拱手对黄逍说道:“主公属下也认为,先取建平比较妥当”

黄逍被他们两个的一同出言弄得又是一愣,突然,一旁本是默不作声的徐庶也是开口说道:“属下附议”

“呃”转眼间,黄逍手下在天都的四名谋臣全都表了态,而且都是和黄逍自己的想法完全相反,黄逍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幸好刚刚没有先一步说出自己的看法,要不然,这人可就丢大了随即,黄逍暂且按下心中的胡思乱想,转而问道:“诸公都同意先取建平,其中是何缘故啊?”

戏志才四人相视而笑,而回答黄逍问题的,则是程昱,毕竟最早提出意见的是他,之前黄逍也开口问了他。程昱对着众人一礼,便是说道:“主公属下之所以认为应先取建平,原因有二:其一,巴蜀之地向来富饶,当年高祖以此地为根基,养精蓄锐,才一举击破项羽巴蜀之兵以及刘焉几年前从荆州招募去的东州兵,皆是精兵若是屯兵于汉中再取建平,则势必会给刘璋反应的时机。更何况,不以汉中为基,先取建平,则更能切断刘璋败后东逃之路,瓮中捉鳖,岂不是更好?”

“其二”见黄逍点头,程昱又接着说道:“那就是如今益州正有可趁之机”

“可趁之机?”黄逍有些不太明白程昱此话的意思,不过看戏志才和郭嘉两人脸上都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恐怕这件事他们也早就知道了吧呃,至于徐庶嘛,黄逍不得不承认,他脑袋太低了,根本就看不到他的表情如何

不仅是黄逍,赵云等等一干武将也都是听得一头的雾水,程昱笑了笑,看了一眼戏志才,对戏志才说道:“志才,我看接下来就由你来解释更为清楚吧毕竟这个计划是志才你想出来的”

既然程昱这么说了,戏志才也不推辞,点了点头,便是对众人说道:“主公诸位说起这件事,却还要从几年前刘焉刚刚入川时开始说起不知主公和诸位可还记得马相之乱?”

马相?戏志才一提起这件事,黄逍以及黄忠等几名南方将领立马就是想起了一件往事,而赵云、张飞等人似乎也是有些印象,但却想不起来。说起这马相之乱,乃是几年前,发生在益州的一场叛乱。以益州农民马相和赵抵率领,后来夹杂了当地的板楯蛮,一度攻克了益州四个大郡县,乱军人数高达十万甚至连当时的益州刺史也都被叛军杀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焉后来才有机会得到这个空缺

黄忠知道此事,那是因为他们一直就呆在荆州,还有一个人更清楚,那就是现在在刘备麾下的甘宁当年甘宁一家也就是因为这马相之乱才会从益州逃到幽州,后参加到黄巾战场上来的而当时马相之乱一度震动洛阳京师,黄逍也是因此才听说了此事。至于周仓会晓得这件事,却是因为马相、赵抵起兵叛乱的时候,却是打着黄巾起义的名号,为此,当时的张燕还曾一度想派人要率领兵马去收服这支兵马呢

不过很可惜的事,马相之乱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展十分顺利,甚至乱军领马相都已经自立为帝了可是很快却是迎来了当地益州世家的反扑,以益州从事贾龙为的益州世家在刘辟和龚都赶往益州之前,便是将这支乱军给镇压了下去其实要说起来,这马相之乱,倒是和前几年幽州发生的张举叛乱有些相似,而且最后的结局也都是被当地的官府给镇压了

不知道此事的将领也在黄忠解释下恍然大悟,但却是不明白为何戏志才会突然提起这件旧事,难道刚刚程昱所说的可趁之机就和此事有关?

戏志才则是接着解释道:“当年益州刺史被害,朝廷便是委任了刘焉接任益州刺史。不过刘焉也不傻,那个时候马相之乱正盛,甚至是连成都也被乱军给攻破了刘焉跑到益州去简直和送死没什么区别所以刘焉便是停在了荆州,同时利用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召集了不少人才跟在他的身边其中就包括了原本从益州逃出来的董扶和赵韪,这些人本来就是益州的世家子弟,被刘焉召集在身边,自然也就成为了刘焉的部下刘焉召集这些人,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对付那些叛军可未曾想,不用刘焉入川,马相竟然就败于了贾龙等人之手”

对于这些事,黄逍倒还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在洛阳城的时候,也只是听说益州发生了马相之乱,然后新任的益州刺史刘焉入川之后,即刻平定了叛乱,为此,先帝还特意传令嘉奖了这位皇叔呢

“当然,碰到这样的好事,刘焉高兴都来不及呢,便是立马入川,接任益州刺史之位了以刘焉的手段,很快便是拉拢了益州的各大世家,在益州站稳了脚跟只是刘焉却是忽略了一件事,就算是同为益州世家,世家与世家之间,那也是有着不少矛盾的从前年开始,这贾龙所代表的一部分益州世家,便和董扶、赵韪所代表的益州世家之间生了不少冲突,就算是有刘焉从中调停,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呵呵”忽然,程昱一阵笑声,却是打断了戏志才的话,只见程昱笑道:“刘焉从中调停?属下以为,这只不过是刘焉表面做做秀罢了恐怕贾龙和董扶、赵韪之间的冲突,正是刘焉在其中搞得鬼这权衡之术,刘焉却是玩得十分精通啊”

第434章 先攻建平 龙头华歆

“呃……”

众人都被程昱突然蹦出的这么一句话给弄得一愣,权衡之术,说白了,不就是帝王心术么黄逍心中暗暗想着,看来这刘焉只怕心思也不小啊不过也不愧为专修官道的程昱,竟然能够把刘焉的心思给看得如此透彻真是令人心寒的洞察力啊

对于程昱的话,戏志才也不置与否,继续说道:“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益州这两派世家之间已经是势同水火再加上刘焉把前几年因为战乱,从荆州和北方逃到益州的平民组建成了东州兵,这些东州兵的将领又是自成一派,三方那是斗得不亦乐乎虽然有刘焉压制着,还弄不出什么乱子来,但若是我们这个时候抢攻益州,势必会造成益州混乱,到时候,我们要夺取益州也就易如反掌了”

“更何况,现在刘焉已死,他那个儿子刘季玉可没他老子那两下子”郭嘉淡淡的接口说道:“而且,万一让益州知晓了汉中已为我们所有,那么,汉中这一暗棋就彻底的失去了效用,更是给刘璋提前打好了招呼。虽然刘焉已死,刘璋无能,但是,还是有死忠于刘璋的一派,如果给他们时间,难免不会联合起其他两方,一同对抗我军,到时,也使主公的入川计划受阻”

“诸位的意思,想必是让本王经汉中而不驻,以奇兵攻建平,打益州一个措手不及吧?”黄逍想了想,说道。

“不只是建平,其余诸地,也当以雷霆之势克之,万勿给刘璋一丝一毫的机会”程昱沉声说道。

“而且,主公此此带军,当带优势之军”郭嘉随之说道。

“优势之军么?”黄逍沉吟一声,说道:“益州有军共十二三万之间,又分兵屯于各处,若其没有准备的话,十万大军足以踏平益州。不过……”

说到这里,黄逍微微一顿,浅饮了一口酒,笑道:“本王却是也不愿意给刘璋任何的希望,如此,就带足一十五万大军吧咦,幼安,你这是怎么了?”

众人见黄逍面色奇怪,不由得顺起视线看去,却见管宁,不过,很显然,众人同管宁的交情实在是不怎么样,原因就是,这家伙实在是太清高了,甚至可以说,有些看不起他们这些人而他能留在天都,似乎,也非名非利,仅仅是为黄逍所普及的教育制度

黄逍也自然知道,历史上的管宁,是春秋时代的名相管仲的后代,大约是管仲的九世孙,才德举世无双,这样的人本最足以担任司徒一职,魏明帝却是给予摇头,不是他管宁不行,而是魏明帝知道,因为管宁他的处士身份,坚定不移,难以撼动的处士身份。

处士者,隐士也,《荀子》有云:“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也就是说,处士是指那些德才素著但讨厌官场的污浊,特意选择隐居,拒绝出仕的人。这种人行事随心,善于独处,不求闻达,以清高立世。

处士,隐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色人物,思想意识类似于道家一流,虽隐但大多也以独特的形式以求有益于社会,对社会的影响既非常之大,也广泛深远。这甚至可说是他们对国家、天下、百姓施加影响的一种另类方法,别致而极致。因此,他们这类人虽然看上去不求作为,却往往尤其受到世人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历朝历代的帝王或朝廷都不免对他们顾忌很深。帝王将相们以结交他们,得到他们的认可为荣,反之,就会感到特别不安心,不踏实,他们代表了广泛的社会意义,身后站立的是构成社会基础的广大士民。

管宁就是这样一种人,是处士中的处士,处士中的顶尖人物,代表人物。

这个人从汉末以来就是各级政权,各代朝廷角逐征召的对象,然而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权力,任何一种努力,能够成功改变他的意志,他坚硬如铁,稳如泰山。

三军之帅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