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可是城中还有甲兵四万……”陶商懦懦的说道。

“看来,你还是不死心啊,也罢,来人,取我印绶来”陶谦长叹了一声,唤下人道。

不多时,手下人将徐州印绶拿来,陶谦在手中一托,说道:“既然你二人听不得为父忠言,那也罢,不过,为父还要劝你二人一句,虽然徐州城内尚有甲兵四万,但是,袁绍有军多少,商儿,你带为父掌徐州多日,当是心里清楚吧?好了,印绶在此。你二人如果执迷不悟,那就拿去吧”

“父亲,孩儿知错了,愿听父亲吩咐”陶商想了一想,事情,还真如他父亲所说的那般,领了这徐州牧的话恐怕,身死之日将是不远,若按陶谦的安排来看,当是存得性命,当下,心中有了计较,说道。

“你呢?应儿。”陶谦点了点头,问向小儿子陶应。

陶应也不傻,陶商想到的,他自然也想到了,见陶谦问来,忙说道:“全听父亲之意”

“好,这才是我陶谦的儿子”陶谦见劝动了两个儿子,心内的大石这才放下,神色缓和了几分,对陈珪、糜竺说道:“二位,此去投靠黄天王,干系非小,你等可有良策?”

“主公,此去天都,路途遥远,若只是我等还好说,也逃得容易,但是,城中大军当怎么办?莫非,我们要弃他们于不顾吗?”陈珪说道。

“是啊,如今徐州几乎尽落袁绍之手,大军行动起来,未免目标过大,怕是难逃袁绍之手,依竺之意,不若将大军化整为零,在黄天王的领地内集结,这样或许希望要大一些,不知主公意下如何?”糜竺想了想,建议道。

“子仲之意不错,不过,同我的想法却是有些出入。”陶谦点点头,说道。

“不知主公之意是?”糜竺有些好奇,他这想法,在听到陶谦说投靠黄逍时就在仔细的想着退路,自问却是最合理不过,难道,还有更周详的不成?

“早在袁绍开始攻打我徐州之时,我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那时开始,我就使人做好了准备。我徐州东面临海,在那里,我准备了各类船只,足够万人之用。徐州离那里不远,今夜尔等就动身,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那里,乘船沿黄河直上,我听说黄天王在潼关建有水军,到了那里,尔等就安全了。袁绍没有水军,所以,走水路却是最安全不过。”陶谦胸有成竹的说道。

“这样最好不过”糜芳拍手赞道:“只需几次,就能将徐州城内尽数撤走,主公,当真是好算计”

“没那么多的时间了,”陶谦摇了摇头,叹道:“船只的数量有限,而且,如果全部撤离的话,必然会被袁绍有所察觉,到时,想走都难。这一万人中,只包括各位的家眷以及我那丹阳精兵,其余人等,我也无能为力了。”

“主公,你让我等今夜就走,那你……”糜竺听出陶谦话中的不对,吃惊的问道。

“都说子仲心细,果不其然也。”陶谦赞了一声,说道:“我这副身子,已经时日无多,怕是连一月都撑之不过,你们说,这逃走与不逃走,又有何区别?”

“主公,万不能独留主公一人在此”陈珪说道。

“不要多说了,”陶谦摆手止住了想要说什么的众人,谓糜竺、陈珪说道:“我本就将死,还是将位置留给年轻之人吧。你们速回家中收拾收拾,能不带的,尽量舍弃,要知道,钱财终是身外之物,如果,命都没了,要再多的钱财又有什么用?我陶谦一生,只得二子,虽然不肖,但是还恳请二位,日后帮老朽照拂一二,老朽在九泉之下,也就含笑了。”

“父亲”陶商、陶应这时,才明白了老父亲的良苦用心,如果说方才他们还对徐州牧有所留恋的话,那现在却是完全放弃了。是啊,如果命都没了,那这徐州牧要来,还有什么用?

“主公……”

“不要多说了,我意已绝,多说无益。另外,你二人回去后,动作迅速一些,不要惊动了曹家。我听下人有回报,说曹家有投袁绍之心,若被其知道我等的意图,怕是会有诸多的变故。待你等收拾妥当之后,我派丹阳兵将你等连夜送出城去,那去处,丹阳兵的首领李俊这,到时,你们就自谋多福吧。”陶谦说道。

“曹豹贼子,安敢如此,我这就带兵去找他算帐”糜芳怒冲冲的站了起来,这就要冲出去,找曹豹算帐。

“子方,勿要冲动”陶谦忙叫住了糜芳,叹声说道:“休说其没有把柄在我们手中,单就其掌握了我徐州一半的兵权,想动他,就是万难。子方不可卤莽行事,若是惊动了曹家,尔等再走,就难了”

“父亲,难道就任由曹豹胡为不成?”陶应好武,性情有些卤莽,闻言有些不甘的说道。

“只能任由他们了,徐州如今朝不保夕,其有想法,也不是什么怪事。他不知道老朽有这等安排,自然会认为投靠袁绍是唯一的出路,只可惜,其没有把柄落在我的手中,若不然……好了,都不要多说了,我这次召集你二家前来,难保不会落在曹家的眼中,你们还是速去准备,若不然,恐迟则生变”陶谦说道。

“是,主公”陈珪、糜竺都是明白人,知道这事拖延不得,再拖下去,恐怕谁也走不了,当下,告了一声退,陈珪、糜竺、陈登、糜芳走了下去。

“去吧,你二人也下去收拾一番吧。”陶谦见陶商、陶应还坐在原地不动,遂说道。

“父亲,难道真的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陶商问道。

“哪里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如今,这里也没有外人,为父也就不和你们藏着掖着了。如今,时值乱世,大汉朝已经是名存实亡,若说天下诸侯,能得民心而取天下者,只一人而已”陶谦感叹了一声,说道:“徐州,若是时逢盛世,当是好地,但是,乱世,自保不足啊”

“父亲,你所说的这一人,该不会就是黄逍吧?”陶应问道。

“除了他,还能有谁”陶谦点了点头,说道:“如今的诸侯,只剩下了黄逍、孙策、袁绍、刘备、张绣五家,孙策有勇少谋,成不得大事,刘备势微,张绣更是不堪,拿什么来与其他几人相争?袁绍虽然表面上势大,然其本就根底深厚,有如今之局面,可以说没什么意外。不过,袁绍心胸狭隘,不擅用人,比起白手起家的黄天王,他可差的太远了。好了,时间无多,你们速去收拾吧”

“是,父亲”

“商儿、应儿,为父能为你们做的,也就这些了;丹阳兵”

第469章 卧龙凤雏 诸葛庞统

“这刘备,倒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诸位,你们倒是说说看,,如今当有何办法,能大胜这刘备?”

荆州,于刘备争斗了数月后,也无所进展的孙策正大发雷霆,相对于他平定扬州、奇袭刘表、征战交州的一帆风顺来,这唯一还挡在他眼前碍事的刘备,却是手足无措。累月下来,虽然各有胜负,但是,性急的孙策却有些耐不住了。

“主公,这刘备善于拉拢人心,时间久了,怕是会对我军更为的不利,最好是能趁着他在荆州立足未久之前给予其至命的打击若是我军能够知道其军内部以及其军的军力部署的话,那就好了”鲁肃想了想,说道。

“子敬所说,我焉能不知?只是,想要打入刘备内部,又谈何容易?这毕竟非一日之功啊”孙策叹道。

“那就只好打持久战了。刘备此人,谨小慎微,难以抓到其什么破绽,麾下大将魏延、甘宁,更是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在其手中,很难占到什么便宜啊”周瑜叹了一声,说道。

“魏延?甘宁?哼,比之我又如何”孙策哼了一声,一脸的不屑,说道。

“自然是主公更强一些”周瑜心中暗叹,这伯符,哪一点都好,就是太过霸道,好武不文,却是与莽夫无疑。自己也不知道劝过他多少次了,却是一次也听不进去,哎咦?子瑜他这是?突然,周瑜的目光落在一旁的诸葛谨身上,见其一脸的沉思,想要说什么,却又犹犹豫豫的模样,不禁大感好奇,问道:“子瑜,你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大都督(周瑜现任左都督,鲁肃任右都督),谨有一言,却不知当讲不当讲。”诸葛瑾见周瑜相问,不由一愣,随即拱手说道。

“子瑜所说是指?”周瑜问道。

“荆州”诸葛瑾说道。

“子瑜速速说来,可是有破刘备之妙策?”周瑜大喜,连忙问道。孙策、鲁肃等人一听,也是满面期待之色看向诸葛瑾。

“我无破敌之策,”诸葛瑾见众人一脸扫兴的模样,却是一笑,接着说道:“但是,我可以举荐两人,这两人,得一者,破刘备,当不在话下”

“此二人,比止子瑜之才,如何?”周瑜问道。

“若谨是米粒之珠,那这二人当与皓月无疑”诸葛谨扬声说道。

“哈哈哈天下间竟然有子瑜如此高抬之人,策却是寡闻了子瑜,不知这二人为谁,还请子瑜为我引荐才是”孙策闻言一愣,随之大喜,对诸葛瑾说道。

“求贤者,当主公亲自拜访之,方显心诚。而且,这二人,乃不世出之高人,主公安能待其俗礼?”诸葛瑾说道。

“还要策亲自去请不成?”孙策面现不快之色,哼道。

周瑜见事情不妙,忙说道:“大军尚需主公坐镇,不若就让瑜代劳吧子瑜,你看如何?”

诸葛瑾才到孙策帐下不久,自然不愿意触动孙策的霉头,同时,也看出了孙策是一什么样的人,当下也不多说,对周瑜言道:“大都督亲往,自无不可,只是,瑾不知其二人能否出山相助啊”

“却不知此二人为谁,住在哪里,瑜这就准备前去拜访”周瑜笑了笑,心中暗自埋怨孙策不提。

“其一人,行踪不定,瑾也不知其住处。另一人,居住在南阳隆中……”

天和七年,公元197年,荆州南阳郡邓县隆中。

时值冬季,天下早已下起了鹅毛大雪;昔日多有农夫在辛勤耕种的田野间也早已成为了冰雪世界,让人不由自主地有一种白茫茫一片的单调感觉。

在南阳郡邓县附近的田野之中,身上穿着厚重大衣的周瑜正在一间装潢别致的草庐之外负手而立,至于在他身旁站立的自然便是好友鲁肃以及此行的护卫吕蒙。

一阵悠然的琴声从草庐内堂缓缓传出,随即便已屋外的天气融为了一体。周瑜此时脸上全是陶醉的神色,随后正在享受这美妙的音乐一般。

轻微的踏雪之声从草庐内面出来,待周瑜几人回头之际,只见数月前曾有一面之缘的守门小童正手持一卷布匹,随即便已来到周瑜身前说道:“先生有言,若周都督再来拜访,只需将此图交予周都督便可。”

“有劳。”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但周瑜还是先接过了小童手中的布匹,随即便在鲁肃的帮助之下打了开来。

布匹的面积似乎不小,只是待周瑜完全看清楚上边的内容之际,脸上神情先是难以置信的惊讶,待看完全图后,随即便已是难以掩盖住的欢喜。

布匹上不知道被何人用笔墨绘上了一副惟妙惟肖的地形图,上边全是人手所画的山川河流更是在细致之中带有几分逼真,让人可以在清楚了解地形的同时更加有一种如见实物的观感。而在地图的正上方,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无疑表明了这幅图的用处——荆襄九郡水陆地形图

除了地形之外,图上还将刘备、孙策麾下各处城池的兵马数量以及守将资料给作了简略的标记,其中个别要注意的能人更是在地图最下方坐了分析;可以说在有了这一幅地形图后,整个荆州的虚实便已完全地被牢牢掌握。

突然,周瑜没来由的打了个冷战,天这地图要是落入刘备的手中,那……

作为东南方的两大巨头,孙策和刘备之间可谓是完全没有化干戈为玉帛的余地。如今,两家都在紧锣密鼓的布筹着最后一战。最后一战的到来,将决定着东南一方的归属,或是孙策,或是刘备。

比起势力来讲,自然是占据了整个扬州、交州、以及荆州一半领土的孙策为大,但是,刘表旧将魏延带领着刘琦投靠了刘备,以刘表顺位继承人自居,刘表的一些旧属,也纷纷的投靠了刘备,再加上刘备一番做作,得到了荆州大半的民心,两家的争斗,虽然说是孙策占了优势,但是,由于交州新定,一时间,也抽不出足够优势的大军来对付刘备,两军也就陷入了僵持之中,在没有取到足够的优势之前,谁也不愿意先动手,一直以来,虽然矛盾不断,但终是小打小闹。

作为孙策大军的左都督,周瑜虽然自诩文武兼备,但也不得不承认刘备并非是可以轻易战胜的对手。虽然在文臣武将方面是比不过孙策,但擅长拉拢人心的刘备也有着数量不少的兵马战船,至于粮草方面也是十分充足。因此纵使每次交战都是孙策略占上风,但却始终未能对刘备造成致命的伤害。

而周瑜,在得到诸葛谨的举荐后,立时便来到了这隆中,只不过,一见无果,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越往深处看去,周瑜便愈能发现此图的不同凡响。可以说如果他在早些时候就得到此图的话,想必如今早已有刘备大半地盘要改姓孙了。就连一旁的鲁肃吕蒙,此时也是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地形图在看。

过了好一阵子,周瑜耳边方才响起了鲁肃带有惊喜的声音,只听其说道:“公瑾,有了此图,只怕荆州之地便不难得矣”

缓缓地吸了一口气,周瑜用手缓缓把手中的布匹给小心翼翼地卷了起来,随即方才一脸和善地向一直在门外的小童问道:“请问小兄弟,此图乃何人所作?”

小童一脸‘明知故问你很笨’的样子:“此图既是我家先生所赠,那自然就是我家先生所绘。”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便已拱手道:“烦劳小兄弟替我通传一句,就说待公瑾下次来访时,还望先生不吝接待”说完,他便招呼鲁肃等人一同上马离去了。

眼见周瑜等人离去,小童这才缓缓地走进草庐之内,而此时就在内堂之中,一位身穿白袍,年约十七八岁的青年文士,正在满脸悠然地抚琴奏乐。

若单从外貌上看,这位正在抚琴的青年倒是不及周瑜英俊;只不过他的一举一动却包含优雅的气息,在气质上倒是要略胜常年征战沙场的周瑜一筹。

此时此刻在青年文士的身边,一位看去年纪与他相仿,但相貌却长得极为丑陋不堪,兼之自身衣着更是不修边幅的青年,正在拿着一只硕大酒葫芦在一边听琴一边大口喝酒。

这两人无论在外貌还是在气质上都可谓是截然相反,但偏偏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两人皆把对方当成是自己此生难得一见的知己好友;而他们的名号更是被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连在一齐作为赞誉,正是“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诸葛亮以及庞统庞士元

眼见自家先生正在抚琴,已经进到屋内的小童也不敢出声,随即便已乖乖地站到一旁听琴。虽然小童已经进来,但这位气质优雅的青年却没有立即停止抚琴的意思。在一首曲子终于被弹完的时候,他才终于缓缓地停下了正在抚琴的双手,随即脸色温和地向小童问道:“童儿,那周公谨可是走了?”

见诸葛亮终于问起此事,一旁早已被琴声所醉的小童这才回过神来,随即便满脸不好意思地回道:“是的,周都督还说希望下次来访时能与先生亲自相见。”

诸葛亮很是温和地笑道:“若是有缘,下次便定能相见。”

就在此时,一道颇有大煞风景之嫌的难听声音忽然响起:“怎么不弹了?”说话这人正是一直坐在诸葛亮右斜侧喝酒的庞统。

如果说诸葛亮在众生眼里的完美化身,那么被人称作是‘凤雏’的庞统无疑就是最惹人嫌的丑八怪。虽说论才智的话,庞统并不在诸葛亮之下,但一来他相貌奇丑而且衣着时常不修边幅,再加上他那古怪透顶的脾气,能够和他处下去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或许对于外人来说,像诸葛亮这样的完美之人能和庞统成为好友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件让众人都难以接受的事,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持续了数年。

而两人的第一次相见,却也是因为长辈的原因。诸葛亮,乃是名士黄承彦的女婿;而庞统,则是名士庞德公的侄子庞德公与黄承彦交好,多有往来,这样一来,诸葛亮与庞统认识,自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眼见庞统似有不满,诸葛亮倒是笑着说道:“若士元想听,那亮自当再弹奏一曲。”

“算了算了,好不容易你肯停下来,我又怎敢再劳烦你的大驾?”庞统的话当真是让诸葛亮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我说孔明,你当真决定要投奔江东孙策?”

诸葛亮缓缓的说道:“有何不可?兄长本就是江东之臣,而且颇受孙策的器重,若亮前往投奔的话,想来平步青云定非难事。而且,此次周瑜来访,虽然他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我却能猜到,推荐我让其来此的,必是我那大兄”

“哈哈,孔明,你这话要是被你岳父听去,只怕他当即便要大怒”庞统放声大笑,说道:“这种小儿之言也就能骗骗其他人而已,孔明,若你当真醉心仕途的话,想来定不会选择投奔江东。”

诸葛亮笑道:“士元何出此言?”

庞统很是坦白道:“若论天下大势,江东孙策虽然强大,但比起已得数州之地的袁绍还有所不及,更不要说声名如日中天的黄逍了若非这一次有孔明相助,只怕光是刘备便已足够让江东那帮家伙头痛不已了。”

孔明也倒是没有认同或者否定庞统的意见:“那依士元看来,亮因何要助那周瑜一臂之力呢?”

“这也正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庞统挠了挠头,不解的说道:“孔明,我知你素有振兴汉室之心,如今这天下,也唯有刘备身为汉室宗亲,若你当真欲施展平生抱负的话,想来就更不应该选择孙策了。不过,我叔父以及你岳父他二人常常对我们提起黄逍,想来,必是让我二人投靠黄逍,水镜先生更是明言,得天下着,非黄逍莫属若是顺应大势的话,孔明更不该投奔那孙策。”

“虽然我有心振兴汉室,但是,你们都是通晓天理之人,又焉会不知大汉已颓,救之无解?水镜先生说的不错,天下大势,现在掌控在黄逍的手中。”诸葛亮点点头,沉声说道:“亮又岂能与天抗争?”

“那你就更不应该投靠孙策了。你说这次周瑜来,其中有着你大兄的举荐在内,据我所了解,你大兄乃是一实在之人,必定会将你的才华实说与那孙策,可是,那孙策做了什么,按说以孔明之才,他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