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黄逍欣慰的是,此刻的黄裳,就以体现出了非凡的材质,在众多良师的调教下,虽然年纪小,但是,却已经初步有了“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雏形,如此发展下去,黄逍相信,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绝对不会逊色于历史上那个年纪轻轻就建立吴国的孙权,而且,也不像孙权那般又黑又厚,虽然这样的格不适合打天下,但是,坐天下却是富富有余了。再加之黄逍为其定下的亲事,甄家小女甄姬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内助,如此,黄逍更是放心。

而眼下,黄逍正在为在五原所想而付之行动。

“哦,是长文啊。你来的正好,来为朕看看,看朕想的这些东西,有没有可实施的价值。”黄逍被陈群自沉思中唤醒,笑道。

“陛下,这些都是什么东西?下官有些看不懂啊。”陈群仔细打量了半天黄逍所绘制的图纸,但是,锅炉、暖气这种东西,已经不是简单的划时代了,这年代,连炉子都不曾流行,一般人家,最多也就是在家中摆放一个火盆罢了,更惶论这锅炉、暖气了陈群看了半晌,也没有明白,黄逍所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难道是朕绘制的不够明朗?”黄逍一皱眉,不过,随即想起陈群不似那些工匠,当下心中了然,指着图纸解释道:“长文,你来看,这一东西,朕叫它为锅炉。这里的夹层,朕的意思是将之注入水,里面,可以烧一些木柴之类的东西,这样一来,这夹层里的水的温度,将会升高,如此,也能起到温暖屋子的功用。”

“炉子?陛下,你所说的这东西,同炉子的作用差不多啊。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费这么多的周折,来研制这般东西?还有,为什么这夹层里注入的是水,而不是油等其他东西?”陈群想了想,问道。

“至于这里面为什么是水,而不是其他的东西,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水的比热较大而已。”黄逍头也不抬,淡淡的说道。

“比热?那是什么?”陈群连听都不曾听过这样的名词,更不要说明白了,当下不解的问道。

“你不懂?对,你当然不懂,这是朕刚刚命名的。”黄逍脸皮厚的比犀牛皮还要厚上几分,如果不是整张脸就那么大,他还真能与长城城墙比上一比“这个比热嘛,简单来说,就是各种东西达到一定的热度,所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短。朕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发现,同样重量的东西,水所要加热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同样重量的其他物体,而相对的,凉下来的时间也就要短上许多,所以说,水才是应用在这里最好的东西。而且,莫要忘记了,水,随处可见,这是不u插钱的,难道,你要用油这样昂贵的东西来代替?这样说,长文,你明白了吗?”

黄逍自然不会蠢到再次将什么质量、体积等物理名词拿出来了,如果,真那么说下去,只不定要解释到哪个年月,而且,凭他半吊子的物理水平,解释不解释的通,还是另一码事,一切,还是简单点说的好。

“似乎,有一点明白了。”陈群摇晃着有些晕晕的脑袋,心中卷起一阵阵的天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些?陛下他日理万机,竟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想常人所不能想,做常人做不到之事,究竟,究竟还有什么是陛下想不到的呢?锅炉,水,如果真如陛下所讲的那般,这东西完全可以取代炉子啊只是……陈群稍稍清醒过来的脑袋,此刻,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忙开口问道:“可是,陛下,这个叫做锅炉的东西,似乎并不比炉子强上什么啊,有这个必要一定将之生产出来吗?”

“长文,这个问题你问的好如果,单一是这一个锅炉,自然不会有简单的炉子好,毕竟,先就成本上来说,这锅炉的造价,远不是这炉子所能比拟的。”黄逍欣慰的点点头,陈群能如此问,这就说明,他已经在认真的思考自己所提的东西了。整理下语言,黄逍接着说道:“但是,有了这暖气就不一样了。你来看,如果将这暖气的一头管子接到这锅炉之上,那么,锅炉中烧开的水就会流出锅炉,经过这暖气的管道,流入这个叫做暖气片的东西里,将这管道连带暖气片一同加热,最后,自令一端的的管道再流回锅炉。这时,水流已经变凉,回到锅炉后,再次经过加热,流出,如此,形成一个循环,就能保证温度持续不降,形成一个稳定的循环。同样的,锅炉可以在一个屋子中,烧热的水流,却可以通过管道流入另一个屋子,甚至是几个屋子,这样的效用,却不是炉子所能比拟的。”

陈群听得眼睛直发亮,忍不住赞道:“了不起,真的了不起只是,陛下,这东西虽然远胜于炉子,但是这成本远不如炉子的低廉,怕是寻常百姓人家用不得吧?”

“你想的问题朕也想过,确实,这东西非一家所能用的,相对而言,这就是锅炉的局限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锅炉做的大一些,然后,由一个锅炉支持十户、百户甚至是千户的取暖。同时,谴专人烧这锅炉,如此平摊下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黄逍心有成竹的说道。类似的问题,他早想过了,不过就是集中供热罢了。

“这倒不失为一方法,不过,只怕百姓们不认可啊。”陈群又道。

“这个简单,朕已经做了初步的设想。想让百姓直接接受这锅炉的存在,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以国家的力量,先以一州或是一郡为基地,试验这锅炉的效用,如果能取得好的成绩,推广起来,将不再是什么难事。同样的,我们日后可以在各地建供热厂房,集中为百姓供热,而国家,收取相应的取暖费,如此,方便了百姓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一举两得啊。”黄逍在这一月的赈灾之时,早将问题想得通透。老百姓就是这样,没看到好处的时候,总是踌躇不前,一旦看到了好处,就会一窝蜂而上,很少有人有胆子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广告,远没有疗效来的快。而这疗效,最多也只用一年,就能看到效果。

“陛下所言即是,不过,依下官来看,还是面积再小一些的好,这样,才能方便我们掌控。天都是陛下脚下,百姓最为富裕,也以陛下马首是瞻,想要推行实验起来,也简单的许多,就以天都为开始,怎么样?”陈群建议道。

“天都么?如此也好长文,朕稍后就会吩咐工匠打造这些东西,这件事整体上就由你来负责,有什么需要,直接向朕提就是。”黄逍见陈群认可了这件事,也算了了一桩心事,身子,顿时放松了下来。

“是,陛下,下官必不付重托”陈群跪倒领命,站起身后,又奇怪的问道:“陛下,你是缘何想到这许多东西的?”

“哎,还不是这雪灾闹的”黄逍望向北方,长叹了一声,沉声说道。

“雪灾?陛下,这同雪灾有什么关系?”陈群颇是不解的问道。

“长文啊,这你就不懂了吧”黄逍淡笑着看了看陈群,问道:“朕来问你,依你之见,雪灾之所以能成为雪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雪灾之所以能成为雪灾的主要原因?”陈群微愣了愣,想了半晌,这才道:“回陛下,造成雪灾的原因,依臣下看来,大致有两个原因,一者,乃是因为雪大,房屋不堪重负,但是,被压塌的房屋毕竟只是在少数,这只是一小原因而已。主要原因是其二,大雪过后,天气变得酷寒难耐,百姓、牲畜多有冻死冻伤者,再加之食物供应不足,主要还是取暖的设施太过……呃,取暖?陛下,这……”陈群说到这里,似是想到了什么,呆呆的望着黄逍,说不出话来。

“长文,你想到了?”黄逍笑着问道。

“陛下圣明臣下也是糊涂,类似这样的问题,已不知在脑中走了多少次,却总是没有加以注意。如陛下这般,只要将这锅炉、暖气推广开来,人们的取暖有了足够的保障,即便是大雪再来,天气再是寒冷上许多,也奈何不得人啊明白了,下官明白了”陈群兴奋的道。

“明白了就好啊就怕你这主官都是揣着糊涂装明白,那样,做起事来,就要拖泥带水了许多。明白了好啊”黄逍笑道。

“陛下,有如此说辞,下官相信,这锅炉、暖气的推广一定会非常的顺利一旦全部推广开来,我天国将再无雪灾矣陛下,下官这就去着手准备”陈群兴奋的手舞足蹈,这就要告退忙活这事去。

“长文啊,怎么一向稳重的你,也沉不住气了?此时,还是冬季时分,而这锅炉、暖气的生产,还多需时日,远不是短日内所能造成的。只要你能在来年动机到来之前将此事办妥,就足以。而此刻,却不急于那一时啊”黄逍忍不住打趣道。

“是,陛下,下官失态了。”陈群颇有些尴尬的道。不过,这也怪不得他,换了任何一人,听到如此之物的功用,怕也比陈群好不上许多。这两样东西,将解决大事啊

“这些时日忙于赈灾,却也有许多事情为此耽搁了下来。长文,荀文若等人,现在可好?”黄逍突然问道。

陈群闻言乍然一愣,随之回道:“陛下,他们还好。”

“你应该去看过他们了吧?”黄逍淡淡的问道。

“是的,陛下,臣下去找过荀氏叔侄三人,也同他们说起过陛下有意招降之事,只不过……”陈群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没有说下去。

“只不过荀文若他不愿意投降于朕,是吧。”黄逍轻呼了一口气,平静着声音,道。

历史上的荀彧就是如此,曹仅仅是称了一个魏公,就被他以“曹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而百般的反对,这才由最信任的谋士而变成了受猜忌之人,最终忧郁而死于寿ūn。而关于荀彧的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荀彧死后的第二年,曹称魏公。

由此也可以看出,荀彧忠于汉室,同样也忠于曹若不是忠于汉室,也不会引来曹的猜疑。而若不是忠于曹也不会忧郁而死(无论哪一种死法,都体现了荀彧对曹的忠)。

荀彧的执意不降,黄逍也是能猜得到的。黄逍不同于袁绍,荀彧不会因顾及到家族而选择投降黄逍,毕竟,黄逍不是以家族来要挟于人的君主。而且,黄逍要的也是荀彧的真心投降,并不是身在天国心在汉,欣赏荀彧的学识才干,黄逍也不会强迫于荀彧。

相对而言,荀湛、荀攸要好说服一些,但是,这二人一贯是以荀彧马首是瞻,想要说服这二人,首当其冲的,还是荀彧。这头,不好剃啊

“陛下,下官无能,说不动那荀文若,还请陛下降罪。”陈群叹了一声,跪倒请罪道。

“长文,起来说话吧。你,虽然是博览群书,但是,终不是一合格的说客。对了,荀家现在何人当家作主?”黄逍笑了笑,上前扶起陈群,问道。

“回陛下,自荀彧叔侄三人下狱之后,荀家由荀文若的兄弟荀衍所主持。”陈群答道。

“荀衍?可是荀休若?”

“不错,正是荀休若。”陈群点点头。

“荀氏能人辈出啊,先有八龙,后有三若,那荀公达也是一人才,着实令人羡慕啊”黄逍长叹了一声,道。

“陛下……”陈群想说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

“庞士元现如今,如何了?”黄逍又问道。

听黄逍相问,陈群不由皱了皱眉头,道:“陛下,此人最是放不羁,行径最是乖张不过,因陛下曾发下话,不得怠慢这几人,这庞士元就每每喝得烂醉如泥,俨然如一酒疯子般的存在,空中污言秽语,实是不当人子。”

“呵呵,他还是这般模样”黄逍闻听,笑道。

“陛下认得此人?”陈群奇道。

“卧龙凤雏,谁人不知?卧龙所指的,就是那现吴国军师诸葛亮诸葛孔明,而凤雏,则就是这庞统庞士元长文,你休看这庞士元一副酒疯子模样,但是,其乃是鹿山庞氏嫡亲长子,庞德公之侄,能被水镜先生称之为小凤凰的人,又岂是一般?万不可以貌取人才是你曾在陈国位官,当知他才华才是”

同丈母娘聊天,聊了些上海的天气,顺嘴的,也就提到了南方的雪灾问题,正巧,本书中也写到了赈灾一事,将这所聊的内容也写到了文中。水梦的家在东北,虽然这里的雪要远比南方大上许多,但是,却从不知雪灾为何物。08年四月,水梦曾去过上海,在东北没咋地,但是,到了上海却冻得不行,由此,也就想到了暖气一事,南方的雪灾,同没有暖气,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这水梦就不知道了,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第553章 荀氏叔侄 庞统归顺

“卧龙凤雏,谁人不知?卧龙所指的,就是那现吴国军师诸葛亮诸葛孔明,而凤雏,则就是这庞统庞士元长文,你休看这庞士元一副酒疯子模样,但是,其乃是鹿门山庞氏嫡亲长子,庞德公之侄,能被水镜先生称之为小凤凰的人,又岂是一般?万不可以貌取人啊你曾在陈国为官,当知他才华才是”黄逍笑道。

“陛下所言,下官自然是知晓,只不过……”陈群有些尴尬的道。

“只不过出于世族的俗礼,有些看不惯罢了。呵呵,不可否认的是,这庞士元相貌确实不怎么样,但凡相貌越是丑陋之人,越是在乎别人的眼光,想那庞统也是知道自己,不论是到了哪里,总是会受到那种鄙夷的眼光,而这,也养成了他对自己相貌的心结,像他这种自卑的人,对别人的态度十分的敏感,所以庞统的言语再看到别人的嫌恶目光后就开始嚣张跋扈,如果不是当年袁绍久攻徐州不下,庞统必然也不为袁绍所喜,要知道,袁绍本人沽名钓誉,好仪态之人,岂能看得上相貌丑陋的庞士元?”黄逍并无半句的藏着掖着,直言说道。

“惭愧,想不到,下官竟是那以貌取人之人,惭愧,惭愧啊”陈群掩面羞道。

“人常言,一俊遮百丑,庞士元的才华横溢,天下间少有人能及也至于其相貌,父母所给,由不得自己做主,却又奈何?而且,一旦熄了灯火,哪一个还见得是俊是丑?光武初年,马武人号‘武瘟神’、‘瘟神爷’,其相貌如何,怕不比庞士远逊色什么。但是,人人见之,无有不喜者,道理如一也”黄逍继续说道。

“陛下,切莫再说了,再说将下去,羞杀下官也”陈群红着面庞,惭愧之至。

“哈哈……好,不说了,咱们这就去会会这四人”黄逍大笑着道。

庞统、荀彧、荀攸、荀湛,这四个人,在黄逍的第一印象中,就是:牛人。

庞统之名,传享华夏数千年,其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官拜军师中郎将。庞统早年便以“凤雏”(就是凤的雏,小凤凰,假以时日,一定会高翔于九天,清鸣于云中,这是别人给他这么一个绰号。)之名与诸葛亮(卧龙)齐名于荆州。当时徐庶曾对刘备评价他的经典言语是:“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庞统赤壁大战后,庞统来投靠孙权。但是,由于庞统太小看周瑜,而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所以孙权发誓不用他。鲁肃就推荐他去刘皇叔(刘备,汉献帝的叔叔)那儿,庞统听取了建议,就来投靠刘备。但未得重用,不得以领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刘备悲痛万分,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可叹的是那罗贯中,将庞统写成因疑诸葛亮欲争功,不从诸葛亮来书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后来更是写到有童谣曰:“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路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这样的词汇来,也使得庞统的形象,在中国人的眼中大打折扣。

荀彧、荀攸就不必说了,历史上曹操能够争霸天下,少不得这荀氏叔侄的从旁协助,二人都是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至于荀湛,那也是袁绍麾下少有的谋士,虽然其名声不在审配、逢纪等人之上,但是,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又岂是庸碌之才?荀氏三若,哪一个又弱了?

“你来了?”

荀氏叔侄三人被关在一个牢房之中,并没有给上了枷锁,虽然是被关押着,但除了人身自由以外,与常人并没有二样。被关了数月之久,三人并没有清攫几分,在良好的伙食下,竟然有些发福。

黄逍,三人自然是认得,见黄逍走进了牢房之中,荀氏叔侄三人也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奇怪,他们都是明白人,自然了解黄逍一些,知道,以黄逍的为人,迟早会来见他们,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这一等,就是数月之久。如果不是前些日子,陈群来见过他们,他们还真会以为,黄逍已将他们忘记了呢。见黄逍径自走了进来,坐下后,荀彧淡淡的问道。

“不错,朕来了,你们叔侄三人,是不是也该出去了呢?”黄逍笑着问道。

“如此,怕是让你失望了。”荀彧沉声说道。

“荀文若,朕看你也是一精明人物,为何追随袁绍这样的小人,袁绍号称四世三公,虽表面声隆,有爱才之名,不过也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当初与十六镇诸侯相约共伐董卓,如今还不是背弃盟约,做这偷鸡摸狗的勾当?以大汉臣子自居,还不是开拓自己的地盘,何时曾念着当年的圣上?还不是只为自己利益,暗中施用诡计欲谋取冀州不成,反图盟友公孙瓒之地,如此,可还有半分仁德之相么?自立为帝,他又有何德何能?”黄逍轻轻的一笑,说道。

说服,也要讲究方法,而黄逍所取的突破口,显然就是荀彧自身认为污点的所在。不错,投靠了袁绍,是荀彧怎么洗也洗不掉的污点,纵然是事出有因,但是,谁人又会看到这些?污点,还是污点。

黄逍的话,虽然听之很是平淡,但话语中,却无不是咄咄逼人。

荀彧身子,猛的一震,双目之中也是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