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阆壤矗 

老者颤巍巍的来到黄逍的近前,双手哆嗦连连的捧着一只大碗,老泪纵横的看着眼前年轻英俊的面孔,待黄逍将他的碗中盛粥后,老者再也忍不住,“扑通”跪倒,“锦侯……”

“老人家不必如此,快起来!”黄逍忙上前将老者扶起,“以后并州就是你老的家了,有什么困难就找官府,直接找我也行,老人家快过去喝粥吧。”

“嗯……”老者含着泪,托着碗,走到了一旁。

大小官员,不做一声,纷纷走到一粥案前,为难民舀起了粥。阴馆的百姓大都出了城,自动的接过军兵手中的活计,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感动,这就是我们的神!

长安的百姓身在帝都,见过最多的就是官员,眼力还是有点的,哪还认不出眼前这些为自己派粥之人,多数都是当官之人。心中感慨道:这并州官员,比起长安百官,一天上,一地下也!

人群缓缓的前行,井然有序,没有一个人喧哗,所有的人心中无不想着一个念头,“锦侯在看着我呢!”

黄逍一脸开心的为难民派着粥,丝毫不感觉烦闷,笑呵呵的和眼前的每一个难民打着招呼,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模样。

这时,一抱着琴的女子走到黄逍的近前,黄逍看了看这奇怪的装束,只见眼前的女子一脸的风尘,遮去了本来的容貌,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好不凄惨。黄逍心中奇道:都这般模样了,还抱着这琴有什么用?不过,这琴端是一张好琴!或许,这是一歌女出身吧!将其碗盛满粥后,黄逍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子姓蔡,名唤琰。”

第103章 少年郝昭 天子书信

“哦,你叫蔡琰。”黄逍点点头,随即一惊,愕然道:“你说你叫蔡琰?!”

黄逍惊疑下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名女子,可是怎么看也看不出才女的本色,或许是被风尘所遮吧!唯一就是那张琴倒是还像了点,都说才女蔡琰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这把琴古色古香,倒是非常人所能拥有,莫非……陡然,黄逍目光一凝,仔细的盯着那琴的一端,只见那上面清晰的篆刻着一个“蔡”字……。

“小女子正是蔡琰。”这位锦侯是怎么回事,我叫蔡琰有什么可吃惊的!莫非是他知道我的名字?

黄逍略整理下震惊的心情,试探的问道:“令父名讳可是上蔡下邕?”

“正是家父,锦侯所问何来?”蔡琰谨慎的看着黄逍,此人问及我父亲,却是为何?与我父亲相识,还是……

看到蔡琰眼中透露出的谨慎,黄逍就知道,此女子九成以上就是历史上的那个蔡昭姬,后来改名的蔡文姬!黄逍又哪会不明白其谨慎为何。蔡邕新亡,也难怪。当下也不再多想,微笑的问道:“蔡姑娘,汝可认识貂禅否?”

“自然认识,貂禅姐姐乃是小女子闺中密友,焉有不识之理?不过,自从锦侯你诛杀董卓之后,小女子再不曾见过貂禅姐姐,问及王司徒,其只作推辞不知,” 蔡琰眼现期冀之色,向黄逍急声问道:“莫非锦侯知道貂禅姐姐所在?”

黄逍终于确定了,眼前之人正是蔡琰!看和嫣然的谈话中,嫣然好象很是想念她这个闺中密友,不若……微笑着对蔡琰道:“非但认识,而且很是熟识。”

“她在哪里,快带我去见她!”蔡琰语带催促,忽然想起眼前是何人,忙陪着小心的道:“锦侯勿怪,小女子只是心念姐姐,才……”

“无妨,既然你想见她,更是蔡邕之女,一会就随我到我的府邸吧。不过,却是要等我将这粥派完才是。”

“去你的府邸?”我是要去看我的貂禅姐姐,去你的府邸做什么?

黄逍一拍额头,歉意的说道:“你看看我。忙的都忘了告诉你了,实话说了吧,你那貂禅姐姐正是我的妻子,你欲见她,自然要到我的府上了。呵呵要不然,我又哪知道你的名字。”

貂禅姐姐是他的妻子?蔡琰只感觉自己的脑袋瓜好象有些不够用了,呆呆的站在那看着黄逍。

“锦候,你还是休息休息吧,此等活计,交给我们来做就可以了。”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黄逍忙回头看去,这才现,自己的身后站满了阴馆的百姓,一脸敬仰的看着自己,说话的正是kao前的一个农民打扮的精壮少年,十四五岁的模样。黄逍笑了笑,说道:“不妨事的,人无分贵贱,何有你们做与我做之分。”

人无分贵贱?所有的人心中一颤,什么时候听过从当官的口中说过如此之话?一直以来,百姓在当官者的口中多是“贱民”之称!

“锦侯仁慈。我等百姓尽知,然锦侯乃是做大事之人,此等微末之事,由我等百姓来做就可。另方才锦侯与这位姑娘的谈话我等听的真切,既然乃是锦侯夫人的闺中密友,想必亦是早盼相见,不若带这位姑娘先行回去,也好一解夫人思念之苦,这里锦侯不必担心,有我等足矣!”少年钦佩的道。

“咦!”黄逍惊讶的打量打量眼前的少年,问道:“我听你言,谈吐甚是不俗,叫什么名字?”

“回锦侯,小民姓郝名昭,太原人,早年随父亲迁到阴馆。”少年答道。

郝昭?这是少年郝昭!黄逍心中纳闷,莫非今天是黄道吉日不成?仔细打量着眼前自称是郝昭的少年,问道:“汝愿从军否?”

“愿意!”郝昭没有丝毫的犹豫,拖口说道:“我自幼习武,立志要像锦侯一般,可是我父亲不让,说我年幼,可是,锦侯你十五岁时就已经征战天下了,我也是十五岁了,又怎么会小!”

“哈哈,好!有志气!”黄逍拍了拍郝昭的肩膀,“有子如此,何愁我华夏不兴!既如此。你来接替我在这里派粥,待完毕后,去州牧府来见我。”

“是!”郝昭欣喜的接过黄逍手中的勺子,雀跃的道。

哎!还是孩子啊,再怎么出息,也还是方拖稚气,比不上我当年啊!(水梦:放屁,你当时的心理年龄都四十五六了,你也好意思说!黄逍……)

“蔡姑娘,走吧,随我去见你貂禅姐姐。”黄逍向蔡琰说道。

“锦侯稍等,我娘亲亦在此处,待我寻她老人家来一起去可好?”

“原来伯母也在此,快带我去见过她老人家!”

原来,蔡琰的母亲一路上感染了风寒,是故不曾与蔡琰在一起。黄逍忙叫军兵弄来一辆马车,将其搀扶上车,与蔡琰一道回了自己的府上,唤来华佗为蔡母诊治。貂禅与蔡琰相见,悲喜交加,女人的空间,黄逍自是不好cha足,留下二女叙旧。自己退到书房看起了书。

待拿起了书卷,黄逍却是难以将心神沉浸到书本之中,眼前总是不停地闪过方才蔡琰出浴后的美貌。洗去了一身风尘,换上貂禅衣装的蔡琰,梳仙云,眉似远黛,绝美的容颜上还带着一丝青涩之气,但身材却已经出落得玲珑有致勾人心魂。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那自然散而出的书卷气质,似乎有一种催眠的力量。黄逍想着想着入了神,嘴角不自觉流出了口水……

“主公,主公!”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而边传来一声轻唤,将黄逍自yy中惊醒。一见是杨彪,黄逍忙擦擦嘴角,正襟危坐,尴尬的道:“原来是杨伯父啊。”

“主公这是?”杨彪可是将黄逍方才的状态尽收眼底,当下疑惑的问道。

“呃……看书看入了神,”黄逍很是难堪,方才的样子一定囧死了!打着哈哈问道:“杨伯父在此,可是派粥完毕了?”

看书看入神了?可是怎么看都不像啊,那表情怎么像登徒子弟看见了美女一般?见黄逍问起,杨彪忙收起心中的猜想,回道:“还没有,不过,有一件大事,要报与主公得知,却是不得不回来。”

“哦?什么大事,说来我听!”最近好象没什么事可生的吧!不过,杨彪此人,做事一丝不苟,断不能拿话诓我,会是什么大事?

“主公,洛阳来消息了!”

“洛阳?”黄逍皱着眉想了想,迟疑的问道:“莫非……”

杨彪点点头,严肃的道:“禀主公,正是洛阳来人。主公走后不久,城外就有一人乘马而来,口称天子使臣,说有天子书信要承于主公。”

“什么?”天子有书信与我黄逍?他y的不是说我不臣么,还来书信做什么?黄逍脸色转阴,沉声说道:“传他进来见我!”

“这……”杨彪一脸的迟疑。

“杨伯父,为何这般表情?”这老头是怎么了,莫非还让我出去迎接?别人眼中有他天子刘协,老子我可不鸟他刘协是谁,即便是刘邦来又如何!

“回主公,此刻他却是来不了。”

“为何?”黄逍疑惑的问道。

“据那使臣自称已经三日未食,其现在正在城外派粥处与难民一起喝粥……”杨彪回道。没想到啊,自己以前所忠的大汉沦落至斯。天子使臣乃是天子的颜面所在,可是那使臣……杨彪实在是难以想象,天子使臣这般,那天子现在又会是什么场景!

“哈哈!”黄逍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天子使臣,与那难民无疑嘛!也罢,我就在此等他来见!”

过了良久,黄逍渐渐有点等的不耐烦了,或是那天子使臣吃饱了,在军兵的带领下,姗姗来见黄逍。

待那自称天子使臣的人走进了屋内,黄逍一见,顿时诧异不已,只见那使者衣衫破损,面黄肌瘦,双眼无神……看到此人这般狼狈,黄逍险些又笑了起来。

黄逍在座位上,连站都不曾站起,更别说是迎接!向那使臣一伸手,“小皇帝所传书信何在?拿来我看!”

那天子使者无神地看了眼黄逍,将手伸进怀中取出天子的书信,双手递上,连日来的饥饿劳累所迫,他已经没精力去注意黄逍的言辞了。

黄逍接过书信,展开来仔细看,却见是一龙袍衣襟所写的血书!这天子日子好象过的挺窘迫的啊,连笔墨啥的都混没了!黄逍丝毫不为所动,心中不屑的道。

“至并州牧、冀州牧、锦侯黄卿!朕当日国难,诸侯皆有异心,唯独卿率军救驾,虽是未成,然亦是莫大之荣耀!后为国只身诛杀董卓,功及救驾矣!朕甚是欣慰,然朕年幼,言语中唐突了卿之虎威,朕心中甚愧。今李催郭汜张济三贼反目,朕有幸逃出升天,然皇城蒙难,朕与百官皆无所居、无所食、无所衣,然此三贼仍逼迫不休,挥军杀来,朕陷于危难之间。现封黄逍为大将军,望卿心念大汉社稷,挥军来救,协不甚感激,钦此。”

第104章 诸侯动乱 路遇单福

黄逍诛杀董卓后。司徒王允掌权,与吕布合伙占领了长安,先是杀掉了董卓女婿牛辅以及其两个弟弟,后欲杀董卓旧部,董卓的部下连夜四散逃出了长安,李傕、郭汜、张济三人上了奏章请求赦免却不得准,三人被逼无奈之下在关外纠集了董卓的余部六七万人,并且联合韩遂杀向长安,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于长安城外与吕布激战,吕布没占到便宜,就退回长安,不想城内的董卓旧部王方偷偷开了城门,李、郭等人率领部队进了长安,大肆的劫掠,吕布抵挡不住,率军败走,司徒王允被杀城门之上。百官共献帝刘协惶惶逃往洛阳,李、郭等人不舍,紧追之,欲杀献帝而成大事。献帝无奈。下昭与黄逍、曹操、袁绍处,另免白波黄巾之罪,令诸路往洛阳勤王救驾。

初平元年,青州黄巾军得到了展,百万黄巾入兖州,斩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衮州刘岱欲率军击之,其部下济北相鲍信谏道:“今黄巾贼众号为百万,衮州上下百姓皆震恐,士卒已无斗志,不可敌也。信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抢掠以资军用,今不若畜大军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也。到那时,黄巾锐气尽失,再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刘岱不从,引大军与黄巾交战,败为所杀。

鲍信与州吏万潜等经商议,齐至东郡,迎曹操到衮州,领州牧之职位 。自此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一月之后。天下大传曹操孤军追击董卓余孽一事,顿时名声大振。

招贤榜文张贴而出,不久,有一人慕名来投,乃是兖州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曹操大喜,拜为从事。

程昱又推荐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曹操立即聘请刘晔,经刘晔推荐,曹操再得两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众人皆被曹操拜为从事。

后经众人齐举,曹操自颖川访得荀家大贤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达叔侄二人。拜二人为司马、别驾,倚为器重。

荀彧叔侄再举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其为从事。

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曹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

自此,曹操实力大涨,日日操练军马。初平元年十月,黄巾再度猖獗,曹操见军队已成,士气激昂,遂引大军与青州黄巾激战于东平。无奈曹操大军虽精,然那青州黄巾军过于势众,战事胶着不下,曹操日日为此愁眉不展。

这一日,曹操正于大帐中与诸人商议战策,忽闻天子使臣至,连忙率众出来迎接,待得到天子书信(几与与黄逍的一般,就不罗嗦了),仔细看过,曹操不禁仰天长叹,“时不待我曹操也。奈何,奈何!有心杀贼,然无力往之!”

曹操好生款待了天子使臣,却只字不提出兵之事。末了,天子使臣失望的离开了曹营,待至看不见人烟处,使臣破口大骂:“曹操竖子,不过为己利尔!”

再说那刘备,自白马谷火起,知事情不妙,就与甘宁尽卷公孙瓒所留之五千军马,仓皇而走,路上会合了惑敌的公孙越,三人六千余众,狼狈逃出冀州境内,至此方知北平已被袁绍所得,刘备无奈之下,转投幽州牧刘虞。

刘虞正为连连攻城拔寨的袁绍大军愁,怕是不久幽州全境尽失。此刻,见刘备来投,又是同宗,大喜,遂认其为侄儿。封为都骑,总领幽州军务,以抗袁绍大军。

又有那袁绍得北平,尽诛杀公孙瓒妻儿,公孙越、公孙范被逼,无处安身,念刘备与兄长交好,遂引军来投刘备。

后又有来投,乃渔阳雍奴人,姓田名豫,字国让。年仅弱冠,甚有权谋。刘备大喜,拜其为军师。

数月来,刘备与袁绍累累交兵,无奈袁绍势大,身边谋士如云似雨,刘备屡屡败退,幸后得与公孙瓒交好者青州刺史田楷出兵相助,方才扭转局面,各有胜败,战事一时胶着不下。

那袁绍得到天子书信,有心往之,然苦于有刘备大军所拖,如曹操般亦是拖不得身,只好好言劝走天子使臣,自此,袁绍心中却是将那刘备更恨上了几分。

“某来问你,刘协现在在何处?”黄逍看完天子书信,不屑的丢到桌案上,看了看站在下面直摇晃的天子使臣,问道。

“回锦侯,天子车驾现在正在洛阳。”天子使臣有气无力的回道。

“洛阳么?好了,你下去休息去吧。”黄逍懒懒的一挥手,像是赶苍蝇一般。

不过,这在这天子使臣的眼中,却好似天籁之音,这位锦侯是那么的善解人意,知道我乏困,就让我下去休息,好人呐……天子使臣打了个礼,谢过黄逍,在军兵的带领下,下去休息去了。

黄逍要是知道这人是这般想法,不吐血才怪。什么人都有,人贱无敌啊!

“杨伯父,你来看看这书信。”黄逍见天子使臣走了出去,自桌案上抓起天子书信。随意的扔向杨彪。

杨彪忙伸手接过,展开仔细的看了起来,末了,问道:“主公之意是?”

“救!”

“救?”杨彪疑惑的看看黄逍,按自己对主公的理解,其断无救之理啊!莫非……杨彪试探的问道:“主公莫非是想往洛阳,奉天子以令诸侯?”

“什么奉天子以令诸侯!”黄逍满脸的不屑,直言道:“不必说的那么委婉,我黄逍是什么样的人,对大汉什么态度,杨伯父你已是知晓,何必拘谨?挟天子就是挟天子,哪来的什么奉天子!”

“主公,非属下多言,这过刚则易折啊!”杨彪满脸担心的劝道。

“哈哈,杨伯父放心就是,汝之所言,逍又岂会不明白?此间只你我二人,直说无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怎么我黄逍也五十来年的经历了,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杨彪见黄逍如此信任自己,心中感动,问道:“主公欲何时出兵?”

“现在!”黄逍一脸的精明,对杨彪道:“兵贵神,迟则恐生变化。麻烦杨伯父去传令,令诸将士到帅厅!”

“喏!”

不多时,武以赵云、高顺为,文以杨彪为,齐聚州牧府帅厅,连马、郝昭、杨修也遵黄逍的吩咐来到,位在众人之尾。

黄逍扫视了一下手下的众文武,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今有刘协来书信,封逍为大将军之职。”

“恭喜主公!”众人齐声贺喜道。

黄逍一摆手,止住了众人的道贺之声,随即道:“现有李傕、郭汜、张济等贼子作乱长安,威逼到刘协以及百官的安全,虽天子失德,然百官中多有贤者,所以,我欲引军救之,还望诸位助我!”

听自家主公不称天子而称刘协,众人却无一丝的惊讶,早知主公心无大汉,方才还怀疑主公为何会出兵救之,此时方才明白,众人齐声道:“主公有令,我等当效死命,安有不从,主公吩咐便是!”

“杨彪听令!”

“属下在!”

“杨司马,现洛阳已是衰败,京师不在,我欲将天子及百官接到我阴馆所在,然苦无宫殿。现令杨司马总领阴馆大小事务,于阴馆起一宫殿,杨司马早年为太尉,当深知宫殿结构如何,此事着你全权处之!另先前定下之城外建设,亦不得停!”

“属下领命!”

“赵云听令!”

“末将在!”

“令你为先锋大将,引匈奴骑兵五千,即刻起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得有误!”

“喏!”

“高顺、麴义!”

“末将在!”二人出列答道。

“令你二人各领本部军马,再与你二人每人三千步军,为左右两翼。”

“得令!”

“某自引步军一万为中军,典韦去整备军马!”

“喏!”

“张颌何在!”

“末将在!”

“领你督办全军粮草,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马、郝昭、杨修,随军学习!”

“是!”三人兴奋的应道。

“诸将听令:兵出壶关,直取洛阳!”

“诺!”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