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万俟卨也是胸有成竹:“荆湖之南,长沙!”
长沙?就是长沙!
早在建炎三年,赵构被金军撵着屁股赶过长江,短暂落脚于建康府时,就曾讨论过以何处为都的问题。当时就有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去长沙;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去武昌;最后是一文一武两位大臣劝阻,韩世忠说:国家已失山东、河北,若再弃江淮,就没有地方了;大臣吕颐皓则认为浙西水乡好,敌骑虽众,不得驰。这才最终促使赵构决心定都临安。
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初面对的敌人是金军,江浙纵横的水网,的确可令金人大吃苦头,黄天荡之战,就是明证。可眼下的对手却是天枢,人家水上的力量,比自家只强不弱,虽然签订了盟约,但国与国之间的战与和,岂是一纸空文所能约束得了的?
迁都之议,君臣同心,短短三日,奏议通过。
七月,南宋开始南迁。
而早在此之前的四月初,万里之遥的北疆,一支近十万人的庞大迁徙队伍,也陆续集结于犹是寒风凛凛的漠河边,在两位部族大首领:完颜撒离喝与乌陵思谋的率领下,即将踏上茫茫未知的生死旅途。
狄烈没有食言,给了女真人一条活路,更给了女真人一文一武两个领导者。至于能不能在那广袤无边的极西之地,杀出个未来,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狄烈倒是真心希望女真人能在西伯利亚这片无主之地立足、立国,非如此,自己将来怎么摘桃子呢?
嗯,说到桃子,似乎,有一颗名为“帝国”的桃子,已经成熟了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五章 立 国
(大盟与诸书友的赏赐与票票真是马上送到!多谢!)
~~~~~~~~~~~~~~~~~~~~~~~~~~
一一三二年,曾经称霸中原的两个最大王朝,金与宋,一个国灭嗣绝,残族远徙,彻底消逝;一个识相知趣,举国南遁,以避锋芒。
对于南宋小朝廷这种“不用你动手,我自己跳下去”灵活务实的态度,狄烈要给赵构君臣点个赞。然后,毫不客气地下令天波师占领了昌国(今浙江舟山),与南宋的明州(今宁波)隔海相望,将一把尖刀,抵在南宋这只大肥羊的腰肋上。
到了眼下这个时候,局势已经明朗化了。天枢势力非但囊括了整个中原,更收复燕云,将势力范围推进到塞外北国。接手了辽、金及北宋大半领土,其国土地面积之广,几追汉唐。下一步会是什么,路人皆知。就算是一个普通的贩夫走卒,也都是知道,改朝换代的时候,就要到来。
水到渠成,立国称帝的时机成熟了。
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是知道,第一个劝进的人,必得富贵,人生可少奋斗十数年。如此无本巨利之事,怎不令人趋之若鹜?
在狄烈刚结束东京审判之后,距离数千里之外的长安,已有士人上书,请求华王称制建国。一人带头,百人应和,千人连袂,万人景从。
狄烈人还在回京的半道上,各种奏疏已如雪片般堆满了华王幕府衙门。令幕府长史虞允文又喜又愁:喜的是华王当真是众望所归,不负自己一番追随;愁的是这样下去,光是拆批奏疏,就令整个幕府忙得脚跟踢后脑勺,什么事都干不了……最后实在没办法,所有关于请华王称制建国的奏疏及请愿书,一律发送宫中。
如此一来,被如山奏疏堆满的地方,由华王幕府,变成了皇后案头……
狄烈一回到长安。就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龙首原上,人山人海,漫无边际,鼓乐笙歌。绵延十里。
民心可期。军心可用。威服天下,四海归心。
狄烈已经完成了由最初单枪匹马拯救苍生的英雄;到独立拉起枪杆子,对内压制皇族。对外抵抗异族侵略的枭雄;再到灭金驱宋,打下一个大大江山的一代雄主的蜕变。
时机的确成熟了,天下即将走向由乱而治的大道,而他的内心,业已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列国使节,原本已准备回国,一见眼下这架势,哪里还敢走?一边急派副手赶回本国,准备国书厚礼,一边亲自跟随华王一行前往长安。
正在大搬家的赵构得知消息,比正主儿还开心,不等结果出来,就急急派人赴长安,上表请狄烈立国。为什么这么急不可耐?除了巴结示好以外,最重要的是,这事对赵构而言,实在是利好消息。因为只有狄烈立国了,赵构才能彻底摆脱朱皇后的影响,才不会无时无刻承受来自朱皇后的巨大压力,他的南宋,才算唯一的、代表赵宋宗室的合法王朝。
狄烈立国,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赵宋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只不过,狄烈会那样轻易让赵九如愿吗?
……
依然在甘露殿,狄烈携十一位王妃,拜见了朱皇后。
时值六月,殿外阳光明媚,而殿内却清幽暗淡,甚至还要点上一排蜡烛,光线才足够照亮五官。
常礼结束之后,诸王妃也都知道,夫君必有要事与皇后相商。问安毕后,未敢多留,齐齐告退而出,至偏殿静候。
夏风穿堂而过,廓上缦纱飞舞,宫娥垂侯阶下,鼎炉沉香如雾。
就在这静谧如夜的氛围中,狄烈与朱皇后以最标准的宫廷礼,间距五尺,以手抚膝,脚跟垫臀,跪坐于锦团之上,相对而视。
阳光从背后窗格透入,一道道光柱中有亿万浮尘乱舞。殿堂广阔,光线只照亮一隅,而橙色的烛光,也只映半堂。朱皇后身着彩凤簇团玉色冕服,叉手跪坐,光线隐约照着半面,令她的面庞及整个身体,散发出一团柔光,同时也使得她的五官表情,如隐雾中,蒙胧不清……
“终于到了这个时候……”声音空幽如菊,吐气如兰,带着一丝淡淡的落漠。
狄烈欲语无言,只有沉默。
“犹记得你初上天枢城时,嗯,那会还叫天平寨。人马不过数百,治下不过万民,官视你为匪,匪视你为敌。即便在这等窘境之下,你依旧能豪气万千地喊出‘我的荣耀,我自己拿;我的富贵,我自己取’。悠悠五载,时到今日,你终于拿到了最大的富贵……”朱皇后似乎也不在意狄烈是否回答,只带着追忆的语气,悠然絮语。
“皇后……真是好记性。”狄烈也被朱皇后的话语,带回了那段曾经岁月。嗯,似乎自己还真说过这么一段雄心勃勃的话呢。
烛光随风而动,朱皇后似乎也微笑了一下:“还是不要称我为皇后了吧?皇后,将另其人。”
“不,你依然是皇后。”狄烈诚挚地道,“我会给你一个前朝皇后的尊号,宫中一应用度,亦将比照新朝皇后。”
朱皇后神情淡定,似乎没有太大意外,淡然道:“让我猜测一下,你这样做,除了可稳定原故宋官员将领,及天下百姓之心外,是否还有借势压制绍兴天子之意呢?”
狄烈洒然一笑,并不回避,直言不讳:“确有此意。但皇后还说漏了一点——我狄烈绝不是个过河拆桥之人,这五年来,皇后对狄烈、对天枢、对天诛军的支持,有目共睹。新朝的建立,有皇后的一份功劳。有功必赏!这是天诛军的军规,也是狄烈能走到今日的重要原因。”
朱皇后轻轻柔柔一低螓首:“谢殿下恩赏。”
凉风穿堂,朱皇后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不胜娇羞。宽大的袍领,显露出如天鹅般优美雪白的玉颈,细细的汗毛,随风轻动……此情此景,竟令狄烈有一种欲深入窥探的**……
“我……只想知道一件事,望殿下如实相告。”朱皇后一直保持着低首垂目的姿势。只有一双纤纤玉手。微感紧张地不断绞动,不知是因为感应到那双极具侵略性的灼灼目光,还是因为自己将要说出的话会引发某人反感,“不知……渊圣……是否……当真如传言所说……”
狄烈本已探直的身体。僵了一下。慢慢坐回脚后跟。沉默一会。只淡淡说了一句:“他,消失了。”
说罢,长身而起。向朱皇后最后施了一行,振袖转身离去。
朱皇后以前所未有的恭谨姿态,双手按地,低首垂颈,娇躯半伏,还了个只有参见上位者才有的大礼,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不动。她低垂着头,看不到脸上表情,却有两滴泪珠,双坠于地,在落针可闻的静室里,滴答有声,清脆盈耳……
……
一一三二年,七月初一,在天下善祷善诵,劝进如潮之下,狄烈毫无悬念地登基为帝,国号为华,以长安为都。
大华之国,建立。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以爵为国,建元“天健”。
天健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按后世史书所载,华太祖登基当日,华山绝谷轰鸣,红光满天;东海现白龙,向西方频频稽首,如是者三,方沉入深海。
嗯,自古帝王登基,都少不了有这些所谓的“祥瑞”,以示天命所归。
不过,事实的情况是,这些“祥瑞”,还真有,目击者有数百人之多。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千而万……一时之间,引为神迹。更令天下人坚信,华国天子,果然是上苍派来驱逐鞑虏,拯救万民的。
只不过,真实的版权本却是:华山绝谷,被秘密埋伏的情报司暗卫扔了上千斤炸药,自然是“绝谷轰鸣”;火药加火光,自然就是“红光满天”;东海所现之物,是天波师将士费九牛二虎之力,捕获的一条虎鲸。在华天子登基之日,用大船拖着这条虎鲸在近海处转了几圈,然后放生了事。沿岸百姓远远见到,莫不以为是海龙现身,那个叩头如捣蒜……
登基的形式,也与当初赵栩即位的场面类似。
当百官朝觐礼结束,进行最重要的一道仪式——进宝玺时,捧宝官开盒取御宝授左相,左相陈规捧宝出班,垂敬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头戴旒冕,身着大红冕服的狄烈,从内侍高举的盘中接过宝玺,轻抚如玉润泽,感慨不已——这封存经年的传国玉玺,终于可以堂堂正正亮出来了。
在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中,狄烈卓立云台,目接长天,心潮澎湃,直欲引吭长啸——
五年,整整五年,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五年,艰苦卓绝的五年。
五年,血雨腥风的五年。
五年,光辉岁月的五年。
遥想当年,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除了一把枪,一无所有,那个时候,他只为了生存而战;然后,凭借手中枪,聚拢了第一批人,又收获了大量的物资;再往后,东西越聚越多,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甚至组建起了自己的军队……一切,就随着心中一点执念,不断发酵、膨胀,终于酝酿成了一个巨大帝国。
这是我的国!我的臣民!狄烈深长地吸了一口领土的清新空气,脑袋似乎也为之一清,暗暗警示自己,戒骄戒燥。新国建立,不是万事大吉,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巨……(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内政、整军
(大盟的打赏,总是牛气冲天。书友们的票子,砸得很猛啊!)
~~~~~~~~~~~~~~~~~~~~~~~~~~~~~
华朝开国,普天同庆,更有好消息传来,成都府诸路,已正式纳入华国势力范围。新朝国土版图,陡然扩大五分之一,当真是开国大典上最好的礼物。
中原迅猛崛起如此一个庞大帝国,周边诸国,无不震怖。纷纷遣使,携重礼国书,前来朝贺。并希望缔结盟约,或自承属国,或要求平等相待,各有所需。已经沉寂了两百余年的大唐故都长安,又隐隐重现昔日万国来朝,四海滨服的盛况。
狄烈当初决意接受劝进后,谈到国都问题时,朝臣们提出三个定都地点:开封、太原、长安。
文官们多倾向于开封。宋之故都,巍巍汴梁,京华春梦,百年沉醉。虽时过境迁,人物皆非,犹令人感念萦怀。
武将们则多倾向于长安——华国建立后,注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军事防御的重心都将在西北部。将国都建立在距离国境线较近地域,更有利于中枢对边军的指挥与支援。
至于太原,则是许多原天枢时代的老人们怀念之地,且华国百万军民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来自河东,故此,在下层军官及士兵中,定都的呼声也颇高。
狄烈通过反复权衡之后,最终决意定都长安。
开封虽好。却是一个足以挑动南渡宋臣神经的敏感地区。你占领没关系,但若建都,就挑明了要与南宋为敌——要知道,眼下迁都长沙的南宋朝廷,依然将长沙称为“行在”,其意仍然是不忘东京故都。尽管大伙都心知肚明,这东京注定是再也回不去了,但面子上要做到位,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但若定都东京,那就等于把脸皮子撕破了。必定招至南宋朝野反感激愤。南宋未必有挑战华国的胆量。但舆论上对华国肯定很不利。南宋那些士大夫,动手不行,动口却是牛到不行……为了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南宋君臣,减少将来统合南宋时所遇到的阻力。此事不可不谨。
建都长安。确实如武将们所考虑的那样。能够在战事发起时,中枢快速反应、调度、支援——须知在古代落后的通讯条件下,中枢距离边境越远。反应就越慢,调度越僵化,支援越迟缓……这对战争的胜负无疑是致命的。
后世明朝为什么由南京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的真意,不是说敌人打过来了天子都不跑(北宋二帝就是前车之鉴),而是指在中枢决策者更接近于边军,接近敌国。这样一旦有变,可以最快速度做出决策,并迅速反馈回边军将领处,使边疆将帅能贯彻朝廷的意图,做出正确处理。
这也就相当于战场上的指挥员靠近指挥之意。
打仗,打的就是战机,而战机常常是稍纵即逝,中枢(天子或者说是朝造决策者)的距离远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负。
后世明朝的国门在北边,而华国的国门,则在西边,所以,定都长安,在目前来说,是合乎现状的正确选择。至于粮食保障与漕运问题,的确是长安的软肋,或许等将来解决西北边患之后,可以考虑迁都,迁到一近海处……
八月,对新成立的华国而言,是一个繁忙的时节。首先,公布了新组建的朝廷领导班子:左相陈规、右相张角、兵部尚书凌远、礼部尚书宇文虚中、吏部尚书赵偲、户部尚书宗颖、刑部尚书张孝纯、工部尚书陈规(兼)……
华国恢复三省六部制,所以左、右相及六部尚书,就是朝中一级权力架构,与南宋的朝政结构略有不同。
陈规与张角这两位有才有能的元老,位列左、右相,自在情理之中。一直作为狄烈重要军事助手的凌远,出任兵部尚书,也并不出人意料。国丈赵偲,外交功勋显著,拿到六部中最大的肥缺,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工部尚书只是陈规的挂职,主要是做指导、给思路,具体工作,自有一批任侍郎、员外郎的顶级大匠负责。礼部尚书宇文虚中虽然屡屡给狄烈找麻烦,但狄烈量才施用,照用不误,所展现出的过人气量,令满朝文武及京中士子为之膺服。刑部尚书张孝纯的资格很老,又有太原抗战功勋,虽有降敌瑕疵,但瑕不掩瑜,只要天子器重,当个刑部尚书,倒也无可厚非。至于宗颖,资历虽浅一些,但凭借其父余泽,加之有先后任职开封府推官、通判、开封府尹的履历,倒也没多少反对意见。
至于当初天枢城,甚至在天平寨时期,就担任各种要职的老人,如侯方镜、王友植、刘二平、周德旺、鲁大成、周阿吉等人,因自身声望、能力及格局问题,不足以担任如此重要部门一把手,但当个副职还是可以的。比如侯方镜就是户部侍郎;王友植是户部员外郎;刘二平是户部给事中;周德旺等人则是将作监、少监等职,多为四、五品官。这在当时,算是高官了,而对于出身卑微的他们而言,已经非常地心满意足了。
确立了领导班子,接下来就颁布新的行政划分,将华国领土诸路改称为“道”,部分名称改变。譬如原北宋之京畿、京西、京东诸路,因为开封已非京城,故需改动。京畿、京西诸路改为河南道;京东诸路改为山东道;长安所在的永兴军路,改为京畿道;秦凤路改为甘肃道等等,基本合乎后世中国的地理区域名称。
每道设一大总管,总领军政事务,下设长史辅之。这也是任何一个朝代新建时。甚至包括后世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都必须经历的一段军管集权的施政过渡阶段。
论打仗,狄烈自认还有两招散手,但施政,就非其所长了。好在手下人才济济,他不需要懂,只要有人去做,并且能做好就足矣。而狄烈所要做的,就是当好一个平衡者——平衡朝堂、平衡利益、平衡权力架构、甚至还要平衡后宫……光是这一项工作。就足够他忙活好些年了。
天下虽定。但战争的创伤却摆在眼前,从南到北,绵亘千里,城郭残破。村庄被毁。人口流失。百业凋零。这一切,都需要朝廷长期、长时间大力投入,才能够恢复。
九月。华国朝廷颁布诏令,让各州县清理无主的荒地,招募流散的百姓耕种,由官府提供粮种和农具。这一措施,必须在来年春季以前完成,完成情况的优劣,将做为当地官员的政绩考评,成为今后磨勘的重要衡量指标。
与此同时,朝廷颁下恩旨,减免战火烧得最烈、摧残得最残破、民生最凋蔽的河北、辽东两地两年的赋税钱粮,让百姓修养生息。此旨一出,山海关内外,一片欢腾,故辽之地,人心愈定。
建国首要建军。天诛军——现在要称之为华军了。这支总数超过三十万的常备军,此前在编制上还是比较混乱的。既有主力整编混成师旅,又有辅助的独立师旅,编号也不规范,诸如秦凤军、八字军、天波师、渤海师、白马师、五马师、补充师、浮山旅……等等之类,在华国成立后,一率统一编制。
十月,华国总参谋部成立,凌远兼任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分别为王彦、赵能、赵邦杰、徐徽言、折可求(后两位为挂职)。
十月下旬,华国兵部下达第一号令,全军统一整军。整军后的华**队,共有七个野战军,一个海军,一个预备役军,全国正规军共计三十万人。
各军、师级指挥官及编制如下:
第一野战军,军长杨再兴;军衔: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