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倒有点儿小小的戏剧性。

刘良本是忠厚老实、勤勉本分的儒雅之人,平帝时被举为孝廉,出任萧县令。

哥哥刘钦去世后,他对刘秀兄弟姐妹六人视若己出,悉心抚育,盼望他们个个将来都有出息。刘良对刘秀尤为看重,认为他知书达理,稳重宽厚,勤于产业,是个老老实实过日子的人。现在作为家长,看到孩子们要造反,说不定会把全家的性命搭进去,刘良就极力反对。

按照刘縯的性格,他要认准干一件事刘良肯定是劝不住的。刘良只能劝刘秀别跟着瞎掺和。但是,他只知道刘縯的刚强,并不了解刘秀的坚韧。

在刘縯、刘秀兄弟竖旗宣布起兵这一天,刘良气得挥手大喊:“你们造反,我就去向纳言严将军告状!”

他说完甩手而去。

刘良说的“纳言严将军”,是指大司农、将军严尤。王莽改革官制时,把前汉时中央掌管财政粮谷的大臣大司农先改称羲和,再改称纳言。当时甚至于现在,大家也不知道王莽到底脑子里进了多少水,这样为了改名而改名又有什么意义。

严就是严尤,过不了多久,他跟刘秀也有大仗要打。

刘秀深知叔叔的为人,叔叔绝不会贸然行事,置大家于死地。他完全相信叔叔是说着玩的。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安排人尾随刘良观察动静。

那人悄悄跟着刘良,见他回家后虽然生气,还是像以往那样,坐在饭桌前吃饭。刘良似乎知道有人来观察自己,边吃边故意大声喊道:“我非去官府告发你们!”

刘秀听到报告,觉得无论如何不能让叔叔去告发。他虽然知道叔叔的为人为事,但造反毕竟不是小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觉得自己必须直接跟叔叔把话说死。

第二天一大早,刘秀来到刘良的住处,见叔叔仍然在生气,开玩笑地问他:“您准备什么时候到严将军那儿去告发我们?”

刘良沉吟了一下,很害怕,又认真地说:“我不过吓唬你们罢了,你们何苦非要造反呢?”

刘秀一听,放下心来,觉得必须先把叔叔的思想工作做好。造反,自然有很多的理由。刘秀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镇定自若的态度让刘良很无奈,不得不同意跟着起义。

举兵起义不同于赶庙会,也不同于今天从农村进城看热闹,不仅风险极大,而且过程极为辛苦。当自己的侄儿坚决要举兵时,刘良的为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己老了,如果跟着起义,不知将来魂归何处,而要是不跟着侄儿干,有可能立即被官府抓去杀了。

刘良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带领妻子儿女跟着舂陵军走。

与大多数人比起来,刘縯不仅优秀,而且还很杰出。刘縯为人豪爽,轻财好义,爱憎分明,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也有一缺点,他性情刚烈,好冲动。这个缺点平时不太容易引人注意,但关键时候则可能是致命的。更可怕的是,刘縯没有看到自己的这个缺点,而别人提出来时他还不愿承认。

跟着一个很能干,但好冲动的人去砍人,乡亲们这时对起义的前景实在拿不准。

刘秀觉得事到如今,这个凝聚人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自己直接来做了。一天,刘秀着一身戎装,身穿红色的将军战袍,头戴武士使用的头盔,有意在人群面前走来走去,做出随时准备跟谁干一架的样子。

这一招果然奏效,立竿见影。

大家见刘秀这般打扮,既大吃一惊,又很快安下心来,相互嘀咕道:“连文叔这样平时谨慎稳重、文雅厚道的人也起来造反了,我们怕什么!”

这个时候的刘秀27岁,已经到了可以托付事情的年龄。

在大家心目中,他人品好,学历高,有本事,他虑事周密,办事稳当,很值得信任。

连温文尔雅的文叔都卷起了袖子,我们还怕什么?

刘秀的高调入局增强了大家的信心,舂陵子弟们很快安下心来。

第五章 锋芒初试

在兵火连天、饿殍遍野的时候,要让谁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把拼命抢来的东西让出来,并不比打仗容易。

君不见,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和普通百姓为了战斗而结成深厚友谊,而为了分享果实又反目成仇!

古人深感于此,有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所幸联军有了刘秀!

刘秀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局面的严重危险性,果断而严格地约束舂陵子弟,要求大家立即把战利品都拿出来,全部送给新市、平林兵。

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火并避免了,新市、平林兵都很高兴,对刘秀刮目相看。

舂陵军刚一竖旗,即面临复杂严峻的局面,这既是对刘秀兄弟¨。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的重大考验,也为刘秀充分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刘秀深知,这一步迈出去,要么成功,名垂青史,要么失败,死无葬身之地,根本没有其他任何选项。

他和刘縯认真分析了形势,认为必须争取主动,立即把队伍拉出去。

哥俩儿认为,只有迅速走出舂陵,才能联合友军,壮大队伍,才能在运动中伺机破敌,避免在舂陵被官军围歼。

离自己最近的友军,就是绿林军。

骑牛上战场

刘秀兄弟虽然宣布起事了,但王莽政权还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地区。

即使在南阳郡,官府和官军也控制着大部分地区,一旦做好军事部署,南阳郡太守(前队大夫)掌握的武装力量可以迅速扑向舂陵,其他地方的官军也可以赶来围剿。

这样一支仅有七八千人,孤立无援、缺乏起码军事训练的舂陵军,必须面对十倍甚至百倍于自己,具有丰富镇压起义和屠杀老百姓经验的官军,敌我双方在军事上简直没有可比性。

其次,舂陵军的物资极为匮乏,根本不具备打一仗所需的起码条件。

打仗就是打军需,打后勤,打钱粮,物资是否充裕,供给是否及时,武器装备是否先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走向。

舂陵军不比官军,具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正规的组织指挥体系,他们几乎都是拖家携口一道行军打仗的。

这样一支男女老少混合的队伍,且不说其他,单是吃喝拉撒,也需要有一定的后勤保障跟着,就是出去旅游,这支队伍的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怕笑话,刘秀作为舂陵军的核心人物,连匹战马也没有,他的基本配置是一头牛,被称为“骑牛将军”。其他人的配备就可想而知了。

舂陵军这时连一面像样的旗帜也置办不起。

有个故事,能够看出舂陵军这时候确实手头太紧。

今天河南省社旗县县城所在地赊店镇,还有这儿的赊店酒,就是得名于刘秀赊旗举兵。

传说刘秀刚举兵时,手头实在紧张,连个帅旗也置办不起。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小镇,在一家小酒店里吃饭。可能连日操劳,好久没有吃好了,他觉得这一顿真是饭香酒也香。想想自己举兵起义,家财用尽仍然紧张,他多少有点怅然。

走出小店,他望见店幡在空中随风飘扬,上写一个“刘”字十分醒目,灵机一动:我的队伍连个帅旗还没有,何不借此一用?

他摸摸口袋,已经空无一文,只好向店掌柜提出要赊他的店幡来当帅旗。

要人家做生意的招牌,这本来是个很难为情的事儿,赊者心理素质差的张不开口,被赊者一般都会很生气:你是故意找茬怎么的?

但是,刘掌柜知道眼前就是刘秀,赊店幡是用来打王莽的,很乐意地取下来交给了刘秀。

后来,刘秀历尽艰辛终于称帝,仍然念念不忘小镇、小店的赊旗之功,敕封小店为“赊旗店”,酒为“赊店酒”,小镇称“赊店镇”。

他虽然贵为天子,天下美酒可以尽为所用,但仍对赊店酒情有独钟,经常拿来宴饮、招待臣下。

这时,各地农民起义已经很热闹,官军忙着镇压,到处兵火连天,舂陵军势单力薄,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随时会被人家吃掉。

遇到官军那是没话说,肯定开打。遇到起义军,要是人家嘴馋,结果也不好说。各地豪强势力、农民起义军之间相互吞并的事十分普遍。

早在公元17年,王莽忙于把他坑民误国的改制进行下去的时候,除了刘氏宗室和拥刘官僚的武装反抗,接二连三的农民起义也拉开了帷幕。

比如,临淮(今江苏泗洪附近)人瓜田仪率领的起义,琅邪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西)人吕母领导的起义,等等。

在这众多的反莽起义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绿林军和赤眉军,他们规模大,战斗力强,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赤眉军,绿林军

这时的王莽已经疯狂了。

他想尽一切办法把天下财富搜刮到自己手里,用来穷奢极欲,修建宫殿和祖庙,赏赐心腹爪牙。

他的祖庙极其豪华壮丽,费时三年,耗资惊人,还搭上数万老百姓的命。

他想尽一切办法镇压反抗他的人,无论普通老百姓、地方干部、心腹爪牙还是骨肉至亲,得手就给灭了。

他的干部和官军腐败透顶,草菅人命,烧杀抢掠,恣意妄为。

再加上连年的灾荒和瘟疫盛行,老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天下百姓被逼死过半,许多地方发生人吃人的惨绝人寰的悲剧,到处哭号连天。即使往日最富庶的关中地区,也是“民庶涂炭,百不一在”了。

这时,谁要站出来喊一声去打王莽,马上就有很多人响应。

公元18年,琅邪郡莒县(今山东莒县)人樊崇聚众百人起义,他自称三老,转战进入泰山一带,流动袭击官军。

当时,琅邪郡及周边地区正闹饥荒,加上官府太黑,老百姓不得不起来造反。樊崇勇猛善战,大家都愿归附他,仅一年工夫,这支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

这是一支很纯朴的农民队伍。他们起来绝不是故意闹事,也不像陈胜、刘邦那样一开始就要弄个王侯将相当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干这活儿,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吃饭,就是想解决生存问题。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很务实,也很低调,没有什么宏大的攻城略地的计划,甚至连旗帜、口号都没有,直到队伍壮大了才制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的规矩。

领头人樊崇自称三老,“三老”是当时级别最低的地方衙门小吏。他们这就等于公开表明,我们起来干,就是要有口饭吃,就是要像衙门当差的那样能有口饭吃!

但是,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很强。

这支部队在迎战王莽派来镇压的官军时,先后在姑幕(今山东安丘南)、无盐(今山东东平东)等地大获全胜,打死官军主帅平均公廉丹,打跑官军另一个主帅太师王匡,毙敌数万人。

樊崇在率众抗击官军时,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就是为了防止自己兄弟与官军混淆,让自己的战士一律把眉毛染成红色。

老樊的这个创意实用性很强,能让人轻松愉快地接受,成本又很低。

他虽然没有申请专利,但获得极高的评价,很有知名度,没有人来剽窃和模仿。

当时和后来,这支队伍获得了“赤眉军”的称号。

绿林军,这也是一支典型的被王莽逼得不得不起来造反的农民队伍。

起事时间:公元17年,比赤眉军起事早了一年。

起事地点:绿林山(今湖北当阳境内)附近。

起事主体:王匡、王凤率领的数百名饥民。

起事原因:饥民们由于王莽政权的压榨和连年灾荒活不下去,而他们很想活下去。

绿林山处于汉水中游,万木葱茏,百草丰盛,周边的山林湖泽气候适宜,物产富饶。迫于生计,附近的老百姓纷纷跑来采择荸荠等野生植物充饥。人多忙乱,难免发生冲突。

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办事公道,为大家评理息讼让人服气,享有很高的威信。

看看时机成熟,王匡、王凤迅速拉起数百人的队伍,宣布反王莽,找饭吃。原本在不远处一直准备造反的王常、马武、成丹等人也赶来加盟,队伍很快发展到七八千人。他们占据绿林山为根据地,被称为“绿林军”。

绿林军平时藏身绿林山中,时常出来攻打周围的官府、官军和地方豪强,夺取财物粮食。

后来,人们把打家劫舍、仗义疏财的人称为“绿林好汉”,意思则有了很大的不同。

由于能吃上饭,不受气,还可以反抗官府,四方的老百姓纷纷汇集到绿林山,绿林军很快壮大到5万多人。

王莽对此不敢小瞧,忙派军围剿。

绿林军与赤眉军一样,大家反正豁出去了,战斗力很强,在云杜(今湖北沔阳)大败官军。

这引起了王莽进一步的注意。

次年,也就是公元22年夏天,王莽派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率主力部队,自京城长安出发,经南阳,企图一举消灭绿林军。

谁知就在这时,绿林山发生瘟疫,绿林军死了差不多一半。为了摆脱困境,先谋生存,再求发展,绿林军只能进行分路转移。

公元22年秋季,绿林军发展成(或者说不得不分成)三支队伍:

一支由王常、成丹率领,南下渡过汉水,在南郡(今湖北江陵)一带活动,称为下江兵(时称长江自南郡以下为下江)。

一支由新市(今湖北京山县)人王匡、王凤及马武、张卬等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这时,平林(今湖北随州境内)人陈牧、廖湛聚众1000多人起义,响应新市兵,被称为平林兵。

这三支队伍纵横驰骋于荆州所属的南郡、南阳和江夏三郡,互相呼应,互为掎角,不光沉重打击了王莽在南方的统治,而且直接威胁他的统治中心京城长安。

这种军事局面的形成,固然是绿林军首领们朴素而实用的战略战术思想使然,也得益于王莽干部们的工作作风。

王莽挟诈欺国的工作作风表现在平时为人为政之中,而每到关键时候,他在这方面还有上佳的表现。

绿林军刚起义时,他派使者去赦免他们。他认为义军就是盗贼,按说该打,但朝廷现在闹心的事太多,你们也别闹了,朝廷不打你们,也不追究你们了。

他派使者进行所谓的赦免,其实是去笼络义军。

绿林军和其他义军并不是吃饱了撑得起来反着玩,他们恰恰是因为被饿得实在活不下去了,又对王莽彻底失望,才拎着脑袋起来造反的。也就是说,他们与王莽冤仇太深,矛盾太大,事关生存,这事一般人说合不了。

有一次,一位使者无功而返,如实向王莽汇报:“目前盗贼此伏彼起,时而单打,时而联合。我认真调查其中的原因,他们都说,我们苦于政令法律实在严苛,动不动就犯了重罪。拼死拼活地干活儿,劳动所得还不够纳税的。就是关起门在自己家里,说不定还会因为邻居犯个私铸钱币之类的事,给那些奸吏抓去。我看,老百姓是因为没有活路,才起来做盗贼的。”

这使者说的是实话,他很负责地报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老百姓造反的原因,非常具体,也非常生动。

但是,王莽听了大怒,立即把这位使者免职。

在他的干部队伍中,他实在无法容忍诚实的干部和务实的作风!

别的使者中,大多是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党棍和政客,就顺着王莽的心思,说什么“刁民狂妄狡诈该杀”,什么“现在形势很好,盗贼很快就扑灭”。

王莽听了很高兴,立即对这样的干部提拔重用。

要生存壮大,就必须进行联合

绿林军分三路转移的时候,正是刘縯、刘秀兄弟决定迅速走出舂陵、寻找盟友的时候,而正打算北上南阳一带发展的新市兵、平林兵,就是很好的合作对象。

以王匡为首的新市兵和以陈牧为首的平林兵,在南阳南边离舂陵不远的地方与官军交手几次,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也急于北上南阳,寻求新的发展,而在南阳一带根基很深的刘氏宗室是很好的合作选项。

也就是说,双方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团结友军,壮大力量,携手对敌。

这就好办了。

当时天下形势瞬息万变,敌友关系转换频繁。大家分分合合,打打和和,今天是朋友,明天是敌人,甚至刚才落座喝酒还是哥们儿,转脸就抽刀对砍的,也不是少数。

要真正实现不同军事力量的联合,除了必须有合适的时机、共同的利益,从中穿针引线的人也很重要。

刘縯派本家大哥刘嘉作为舂陵军的代表,主动去找王匡、陈牧等商议合兵事宜。

刘嘉性情仁厚,知书达理,见多识广,与刘縯、刘秀兄弟一样,也是舂陵侯刘买的玄孙。他自幼是个孤儿,刘秀的老爸刘钦对他视若己出,悉心培养他,还资助他到长安求学。所以,他跟刘縯、刘秀有着特殊的亲情,是个不错的人选。

刘嘉的到来,受到王匡、陈牧等人的竭诚欢迎,双方立即达成合兵一处、共同对敌的协议。

事实证明,刘縯、刘秀兄弟联合农民起义军的这一招相当高明,在当时是最佳选择。

这个军事联盟姑且称为起义联军或者联军吧,它的产生可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先它改变了社会政治军事力量的对比。

对联军而言,显然是壮大了力量,经过多次战斗,他们很快组织起十万多人的队伍;对新莽政权而言,则是培养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至少在南阳一带,王莽要想哄着让起义军散伙,或者各个击破,将变得十分困难。

后来,也正是这支联军埋葬了王莽和他丑陋的政权。

其次,这支联军拉开架势要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吸引、锻炼和培养了大批干部。

这些干部中既有刘秀这样不可多得的领袖,也有具备文韬武略、可以经天纬地的各方面人才,其中很多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是响当当的。

应该说,绿林军早期的首领还是有号召力的,像王常、马武后来还为刘秀君临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们中的多数文化水平低,自我要求不高,像张卬等人还是喜欢滥杀和放纵的好勇斗狠之徒。

联军的诞生,刘縯、刘秀兄弟的加入,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个具有较高政治谋略和军事指挥艺术的领袖集团。

这时候,一大批人才纷纷汇集而来,也是一道十分抢眼的风景线。

有一个人率众前来投奔,实在让刘秀喜出望外。

他名叫阴识,是阴丽华同父异母的哥哥。阴识早年父母双亡,家境一般化,他人品很好,忠厚勤快,伺奉继母邓氏(就是阴丽华、阴兴姐弟的生母),照顾妹妹弟弟十分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