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痴情的男子,过了许久,又望着明月暗叹:〃既然原家有踏雪如此痴情,时至今日,未娶一妻,那淑仪嫁得原非清应是不错,只是淑环前往与西突厥和番,嫁给阿史那撒鲁尔,而西域诸地战事频繁,颇让朕担心。〃
窦亭安慰熹宗:〃那撒鲁尔虽是原青江在西域的私生之子,但毕竟有汉家血统,且又在西安长大,公主应是也过得不错吧。〃
话未说完,熹宗已然吐了一口鲜血。窦亭大惊,正要唤内侍监,却被熹宗唤住:〃云兼莫去,想我此等轩辕氏的罪人,理应早死以谢祖宗,此事若为英华所知,天下岂非大乱?〃
当晚他回到府邸,却是夜不成寐,偷偷取了《花西诗集》,第二日称到宫里看望皇后之际,塞给了熹宗,七日之后,却听宫里传来消息,皇后与皇帝吵了一架,只为了熹宗痴迷于一本诗集而三日不曾临幸皇后的风藻宫,而那本诗集,正是窦亭送给熹宗的《花西诗集》。
为此,窦亭被罚减去半年薪俸,停职在府中面壁思过。
此事在朝野轰动极大,令窦英华震怒的是自己的本家表弟往宫中送禁书,差点引起了新一轮的焚书坑儒。
然而,从此以后,熹宗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这一日他终于被解了禁,遵奉伴驾,熹宗笑着对他说道:〃云兼可来了,这几日皇后总算良心大发,不再禁朕的《花西诗集》了,朕这几日总在想里面的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窦亭的心中却是一凉,皇后为何不禁熹宗的《花西诗集》?
熹宗无限遗憾地说道:〃听说那花西夫人,去世时年仅一十六岁,一个一十六岁的韶龄妇人会写出这样的诗句,亦难怪踏雪公子听到英华将这花西夫人送与段世子时会如此伤心,气得病倒在床榻之上,这几年听说一直隐居秦中,供奉爱妻的牌位,并未再娶,如此人才,虽是原逆的妇人,英华确不该将其做和番的礼品送与大理,她当真是为保贞节,死在路上了吗?〃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京华漫烟云(一)(2)
窦亭轻叹一声,垂目道:〃臣听闻窦相本来是想留下花西夫人的,孰料花西夫人不但拒降,终日啼哭不停,彼时大理段世子正好同南诏段氏分裂,投靠在窦相的巴蜀官邸,一眼看上了花西夫人,窦相便应允了,那时南诏步步紧逼,大理段世子无暇顾及花西夫人,她便趁机在投宿的客栈中放火自尽了。〃
熹宗连唤可惜,顿首叹息道:〃好一个贞烈的夫人啊……朕理当封其为……〃
熹宗没有说下去,因为皇后不知何时阴着脸站在那里,窦亭以为这位醋劲十足的亲表姐会大大发作一番,没想到窦皇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只是黯然叹了一口气,上前拉拉皇帝的明黄锦被:〃陛下若想追封花西夫人亦不是不可,只是要先养好身子。〃
熹宗笑着说道:〃丽华,朕知道这身子是好不了了,只是想着若能见一面花西夫人,能向她探讨如何写出这惊世绝艳的诗词,当是此生无憾事了。〃
熹宗拉着皇后的手,让她倚在他身边,笑道:〃你看这一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像朕第一次见到你的样子……〃
话未说完,熹宗已口吐鲜血,皇后大声地唤着太医,泪如泉涌……
窦亭急忙被请了出去,几个太医沉着脸上前诊脉,扎针炙,灌药汁,宫娥捧着明晃晃的御用之物来去不停,那琉璃珠帘焦躁地不停晃动,如人心浮动。
不一刻,窦英华携着六部重臣一个个都来了,让窦亭感到意外的是连翰林侍讲学士冯章泰也来了。
这冯章泰是现今朝中唯一活着的大儒,乃是已故礼部尚书陆邦淳的同窗,陆邦淳为首的清流一党遭迫害时,受了牵连,由二品大员削职为民,后因其盛名,窦英华的一个本家表弟亦是冯章泰的女婿,不断求情之下,才仅仅恢复了他翰林院大学士的清苦闲职。冯章泰本来百般推辞,甚至自毁右手拒不复出,后来却抵不过窦家对其家眷百般虐待,方才应了这个虚职。
窦亭暗忖,皇帝病重,六部堂官和相爷前来倒也罢了,为何这贬为翰林学士的旧臣也被召进宫门呢?
本朝向来只有起草极重要的公文诸如登基诏书,废立后宫,召见使节等,方才命翰林侍讲学士在外候命,再说窦相一直不喜欢这个倚老卖老的冯章泰,何故叫来此人?
他又在外间坐了许久,终是忍不住站了起来,就要往里走。
〃窦大人,且慢。〃冯章泰的脸上沟壑纵横,双目却异常的明亮,他的一只干爪般的右手如风中秋叶,病态地颤抖着,他静静地对窦亭微笑,轻道,〃窦大人,千万莫急,窦相爷正在与陛下商讨大事,稍后便好。〃
窦亭额头青筋隐现,望着冯章泰半晌,暗叹一声,复又坐了下来。
放眼望去对面三人皆着赭红正一品官服,正低声交谈,声音虽轻,仍能分辨出那内容竟然是最新得了一尊前朝的青玛瑙玉熏炉,眼神间尽是兴高采烈,却无半点为人臣子的恭敬之色,焦急之意。
工部尚书卞京、兵部尚书刘海皆出于窦氏,户部尚书高纪年素有攀附劣迹,正在进宫路上的刑部尚书殷申亦为窦氏亲点,吏部尚书周游嗣已有半年称病不出。窦亭怒从心头起,恨不能将这些攀附权臣,唯利是图之辈立刻斩杀殆尽,整肃朝纲,还政于熹宗。
忽而又想起比之任何人,自己偏偏最是摆脱不了一个窦字,不由心中又一凉。
对面三人看了看窦亭,碍于窦氏的面子,刘海赔笑道:〃窦大人,冯大人言之有理啊,且稍等一下罢。〃
此时,珠帘后发出一阵怒斥,似是皇后的声音,窦亭心中疑云重重,皇后虽然仗宠恃骄,但从来不会在皇上面前发出如此大呼,窦英华亦在内殿,不知发生了何事,此时又有器皿狠狠撞击金砖之声伴着宫人恐慌的惊呼传来。
窦亭不由〃哗〃地站起,冯章泰亦满面焦急地站了起来,右手更颤,胸膛起伏。
不久,伴着悦耳的轻响,一人缓缓从琉璃珠帘中信步踱出,正是当朝权相窦英华,众人恭敬地揖首,窦英华拿着一方绢帕,轻拭白嫩的脸颊上几点褐色的药汁,冷冷道:〃云兼,冯大学士,进去好生劝劝皇上签了遗诏吧。〃
窦亭直起身子,冷冷看了窦英华一眼,便同冯章泰闪入帘内,窦英华看着窦亭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不由轻嗤一声:〃他也算我窦家人?分明就应当姓轩辕嘛。〃
窦亭赶入内殿,却见宫人满面惊恐地缩着肩膀拼命擦拭着地上的血迹,皇后泪流满面,凝脂般的玉手一手扶着双目紧闭的熹宗,另一手颤抖地握着精致的碧玉菊瓣纹杯,喂着熹宗汤药,娇柔的声音无限悲哀怆凉:〃求陛下醒来,东庭和太子还要靠皇上啊。〃
熹宗幽幽醒来,看到了皇后的泪容,却大力地挥掉皇后手上的碧玉杯,声嘶力竭地喊道:〃贱人,你在给我喝什么?你平日里宠冠后宫,你的哥哥嚣张跋扈,专营结党,残害忠良,朕念在你兄也曾为国立功,窦太皇太后又对我恩重如山,一忍再忍,〃熹宗直说得苍白的病容一片通红,连脖子也红了,哑声道,〃朕这一生对你窦家之人,宠之爱之,你的好哥哥却想谋夺我东庭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朕一时半刻便要去了,马上便如了你们窦家的心愿,你难道连这一刻都等不得了吗?〃
在窦亭的心中,熹宗一向是温煦和顺,对人平易近人,甚至对亲侍之人,也从不大声呵斥,对皇后更是百依百顺,即便面对飞扬跋扈的窦英华亦保持涵养。这却是他第一次看到熹宗如此发火,听他声声窦家,句句斥责,不由满面羞愧的泪痕,颤声劝着陛下息怒。
皇后的脸色早已骇得煞白,嘴唇发着抖,泪水流得更猛,弯腰捡起碧玉杯碎片中所剩的棕色药汁,一口倒进嘴里,然后猛地跪倒在地,猛叩三个响头,一众宫婢,冯章泰和窦亭都惊呆了,全部跪了下来,三呼:〃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皇后抬起头时,额头已是一片红肿,玉面涕泪交加:〃皇上,吾兄大逆,臣妾难辞其咎,若是陛下殡天,留下臣妾与弱龄太子,吾兄篡位,必不能容我孤儿寡母,臣妾虽出生窦氏,却是轩辕家的人,陛下去日,便是臣妾为陛下殉葬之时,臣妾对陛下万万没有贰心,只求陛下定要龙体安康,方可诛杀逆贼,匡护轩辕,陛下。〃
熹宗听了皇后之言,呆愣了一会儿,终是颓然涕泣,哽咽地长叹一声:〃朕对不起东庭的列祖列宗啊。〃
说罢流泪地向皇后伸手,皇后伤心地站起来,疾步走向熹宗。不想熹宗的脸色忽然大变,猛地吐出一口鲜血,滴滴洒在皇后的衣襟之上,触目惊心。
众人惊呼中,熹宗皇帝双眼翻白,直挺挺地倒向龙床,皇后凄惶地大叫一声,提起裙子,往床上扑去,身上的珐琅玉器环佩之声急响,窦亭和冯章泰也是泪流满面,站起来赶上前去。
宫婢宦官不停地出出进进,水晶珠帘急切地晃动着,宛如昭明宫的人心。
唯有金砖上的大翡翠花熏炉白烟袅袅,不改初衷地缓缓延伸在空气的每一个角落。
虹←桥←书←吧←BOOK。←
第6节:京华漫烟云(二)(1)
第八十四章 京华漫烟云(二)
荣及殿内,明可鉴人的地板上跪着一个太医,那太医伏在地上,颤抖地说道:〃上晏驾,便在这几日了,还请各位大人为我东庭早作准备。〃
窦英华伸手拂过金丝线绣的袖口,打开自己专用的九龙碧玉盏,只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剑眉一挑:〃这不像是前年的龙井?〃
卞京谄媚道:〃不愧是窦相爷,此乃今年新泡的狮峰龙井,据说是令茶娘连夜摘采泡制。〃
窦英华的声音不动声色:〃商路不是已断了吗?〃
高纪年说道:〃相爷说的是,永业九年宛城停战,有位商户冒着风险将新产的茶叶和东南的绸棉贩进来一次,不想今年此人又从这条商路进了京都。〃
窦英华一挑眉,正要问是哪个商人敢如此大胆,他敢进来,必是有人担保,朝中敢替他开商路,也必是这三人之一了。
高纪年面色尴尬,跪地奏曰:〃相爷息怒,南方战事,加上东北两场旱灾,宫中修了走水损毁的几处大殿,国库早已亏空良久,今年东突厥又要迫我东庭岁币翻倍,恐是难以维系,这三个月各部官员的俸禄也难以发放了。〃
刘海也跪了下来道:〃相爷,我与同修、正文商量了一下,觉得唯今之计,朝廷若向官员借银,则落入原逆口实,实为下策,不如向商家借银,以渡难关,窦相以为如何?〃
窦英华面色稍霁:〃哦,那尔等认为可向何人借银?〃
刘海道:〃相爷可听过民间传言〃莫问东海君,蓬莱借银人〃?说的便是东南一带首富君莫问,无人知其底细,但其人经商技巧甚高,翻遍史书,亘古未见,能言善辩,打通了五年未通的南北丝路与茶路,平素与张之严乃是结拜兄弟,民间传言此人好色无比,家中姬妾成群,素好娈童,大理民间称其南诏紫月的男宠,又传言紫月公子落难之时,曾受其接济,故而即便在豫刚亲王封锁南诏商路,仍为其打通茶路,为其提供绝无仅有的贩茶特许权。〃
高纪年补充道:〃南诏多年未犯我南东庭,十有八九皆赖此君,张之严器重此人,亦与此有关。〃
窦英华呷了一口龙井:〃这茶便是此人贩进了吧。〃
〃相爷明鉴,正是此人所为。〃
窦英华沉吟片刻:〃问商家借银,商人贪利,如何还与之?〃
高纪年道:〃此人乃是庶族,出身贫寒,赐个虚职,给个封号想必便能打发此人。〃
窦英华冷笑一声,睨着高纪年:〃此人既能在南北打通商路,连张之严都如此看重,必非寻常。〃
刘海点头道:〃相爷高见,臣等也是这样想,想若能拉拢此人,便可让其帮着劝服张之严,连带封了张之严,从此他便是窦家的王爷,以后东南出兵他便不可再打马虎眼了。〃
窦英华放下茶盅,淡淡说道:〃等一会子回了府,见一见再说吧。〃
三人垂首称是,得又立起,窦英华淡淡道:〃皇帝晏驾,就在这几日,汝等作好准备。〃
卞京赔笑道:〃太子登基,一切就续。〃
BOOK。▲红桥▲书吧▲
第7节:京华漫烟云(二)(2)
窦英华瞄他一眼,淡笑着不置可否。
刘海小声呵斥着:〃卞大人糊涂了。〃转而向窦英华恭恭敬敬地伏地磕了三个头,行了个君臣大礼,〃臣等定会尽力安排轩辕太子的禅位典礼,恭喜吾皇,贺喜吾皇。〃
高纪年也是一脸谄媚地行了三叩九拜。
卞京的手一抖,青瓷金边茶盅不由滑落在地,裂个粉碎,发出一声清脆的巨响,他双腿抖着,跪倒在地,也学着刘海和高纪年,语无伦次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卞京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那皇后那里……〃
〃我自然会说服她,丽华毕竟是我窦家的人。〃
窗外一轮红日似火,却转眼被大片大片乌云遮掩,天地间暗了下来,雷电隐隐地在乌云中露出脸来,如金龙矫健地在空中腾挪,直击昭明宫最高处的一处殿宇,宣和殿的顶脊。
金龙迅速地隐去,躲在密布的黑云里严厉地对着人间一声怒吼,宣和殿骤然燃起了大火,宫人惊慌的走水声中,春雨哗哗落了下来,恍似轩辕皇室的眼泪无法停歇。
三月初九,君莫问和齐仲书顶着春雨出了相府,豆子赶紧和君春来上前打起伞来迎上马车。
车厢里,君莫问笑声朗朗,齐仲书问道:〃爷是用了什么方法让窦相爷答应了您的不情之请?〃
豆子在外面赶着车,只听君莫问笑道:〃我若收了他赐的虚位,如何还能进西北做生意,便说祖上有训,向来经商不做官,做官不经商,但我婉转地问他要了在京城贩卖盐和铁器的权利,还有在京城开的新票号,希望能做官家生意,还有卞京和高纪年,我答应分他们股,并帮他们在江南置田产,他们自然求之不得,替我在窦英华面前解围,窦英华也看上了我的银子,还指望着我给他送些铁器好打天下。〃
来到京城的别苑,刚进门,沿歌来报:〃先生,窦尚书派人到府上给您送了一样东西。〃
君莫问狐疑道:〃我与这个窦云兼素无往来,况且此人素有清名,何故给我送东西?〃
他和齐仲书走进书房,豆子正要跟进去,却听小玉唤了一声:〃豆子,快来帮我把树上的绢子取下来吧。〃
豆子咕哝道:〃好好的,怎么让绢子上树了呢?〃
小玉的脸红了红:〃请你帮着上树拿方绢子,又这样推托了。〃
豆子跟着齐放练了三年,武艺已是小成,便施着轻功跃到那棵百年大树上,不一会儿挪到顶端,只见一方鹅黄的绫罗挂在枝丫上,心中暗想:〃明明沿歌那小子的武功比我好多了,偏又使唤我这个新人。〃
他伸手够着了那方丝娟,一股幽香飘进鼻间,豆子心中一喜,正要跃下,越过龙脊般的墙苑,却见府外的长安街上兵甲林立,官兵的灯火如长龙蜿蜒在每一处街道,照得长安城一片通明,士兵们正在挨家挨户地搜着什么,看到七八岁的小孩就抓进了木牢。
豆子疑惑地滑下树去,正要将绢子递给小玉,却听见前厅一阵骚动。
齐仲书和君莫问早已在前厅,笑得依旧温和,豆子却觉得他的眼中有丝凝重。
为首一人满面横肉,有些贪婪地看着花厅的珠光宝气:〃有重犯逃出,须搜搜府。〃
君莫问赔笑道:〃军爷要事,请尽管搜。〃说着脱下手上的蓝田玉扳指,递到那士官长的手中,〃军爷辛苦了,还请笑纳。〃
那士官长立刻夺过扳指在烛光下看了半天,咧嘴笑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一边说着话,一边却快速地将扳指塞进怀中。
那士官长转身对士兵喝道:〃下手轻些,若没有,快走吧!〃
各小队长纷纷回说没有,却唯有两个小兵气喘吁吁地提出个紫檀木葡萄花纹箱子,说道:〃长官,小的们发现这个,分明是宫中御用的箱子。〃
那士官长的脸猛地一沉:〃大胆,这箱子是从何而来的?〃
君莫问笑着正要答话,已有人朗朗道:〃此箱乃是本官用来装给君老板的赠书。〃
众人一回头,却见一人着一品大元朱袍,腰系玉带,脸方方正正,留着长须美髯,疾步走来,那士官长立刻跪了下来:〃殷大人。〃
〃吾乃太子太傅,两个月前,太子赐我此箱,我便将之转赠友人,听闻今晚宫中有大犯出逃,便前来看看友人安好,还有,快随我去西巷,你要找的人已找到了。〃殷申的眼睛闪着光,那士官长立刻得令,点齐了众人出了君府,殷申向君莫问抱了抱拳,〃君老板,前些日子相赠的书籍乃是古物,贵重万分,以后便有劳尊驾照应了。〃
说罢递上一书刑部的通官文牒,也不耽搁,带着众人昂首离去了。
君莫问凝着脸唤道:〃此处不宜久留,立刻收拾回瓜洲 。〃
众人立刻闷头去收拾东西,粗粗收拾了一下,带着那口箱子来到城门下,君莫问沉吟片刻,只亮出了窦英华赐的通关文牒,一行人马出得城外,不敢停留,行了三日,好歹把追兵甩了,然后马上换上了水路,来到水面开阔处的长江地界,便有东吴官兵前来查验,见是君莫问,立刻笑脸放行,君莫问方才松了一口气。
◇BOOK。◇欢◇迎访◇问◇
第8节:京华漫烟云(二)(3)
这时豆子听左右船家聊天,方才知晓,熹宗皇帝驾崩,同日皇后也殉葬了,太子轩辕翼登基之日,颁诏禅位于窦英华,天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