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小笔记本记上。
杨子建还有一肚子阴招对付“兄弟单位”,以及对外宣传营销的法门,但现在还不到时候,暂时先忍着。
马镇长收起笔记本,话锋一转道:“杨子建,今晚我们过来找你,还有另外一件事。”
说完,他示意马宁老师说话。
马宁老师其实是一位二十一岁的年轻女教师,杨子建还是她当老师后带的第一届学生,她主张活泼教学,与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带学生去郊游和野炊,虽然学生作文有些长进,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本来非常沮丧,但没想到,自己最优秀的学生考上高中后,大脑忽然开窍成了一位作家,当然他在初中作文也是第一。
她笑吟吟上前,摸了摸杨子建的头发,慈爱而欣慰道:“这次过来,南塘镇党委、政府要聘请你担任南塘镇乡土文化研究顾问。”
说完,她双手郑重地把一本大红封皮金字聘书递给杨子建。
杨子建立即明白了,马镇长大概担心自己不理解这“顾问”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是耍中二脾气当场拒绝,镇长面子上不好看,这才把校长和马老师带过来押阵!
“我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礼聘!”杨子建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真诚感激道,“我非常乐意为乡土文化研究做贡献,只要不影响我学习,马镇长和苏校长需要我干什么,尽管吩咐。”
他打开一着,金字“聘书”下面工整的毛笔字写着
“杨子建同志:
兹聘请您为南塘镇乡土文化研究顾问。”
下面落款为党委和政府,并盖齐两个大红公章。
苏校长见自己的学生这么懂事,非常欣慰,并做解释道:“你放心吧,这个顾问不会影响你学习。镇里和学校主要是想把你发表的南塘文化散文收集起来,油印给全体干部和老师学习。我们要求每一位干部老师都能了解南塘镇的历史文化,都能当好导游,不能一问三不知。但你发表的报刊太多太杂,我们怕找不全,因此过来,希望你将发表的作品目录清单给我们一份。”
“我发表作品目录都有整理,我马上去取。”杨子建说完,转身跑回教室,把一份文章目录清单拿出来递给苏校长,这事大概要南塘初中去落实。
第74章 “古典的荷花”专辑()
马镇长等人拿到杨子建“家乡系列文化散文”的作品清单后,吩咐他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将新发表的作品清单寄一份给镇政府。
杨子建当然答应。
时间很紧,火车不等人,马镇长三人就向李闵老师和杨子建告辞了。
李闵老师和杨子建送他们到校门口,那里停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
校门前一排路灯散发着明亮的银光,闽江对岸的城市五光华十色,天空一轮新月朦胧而迷离。
杨子建站到马宁老师面对,看着这位留着短发、长相很清爽秀丽的年轻女教师,他有种莫名的感情,马宁老师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姐姐,虽然她真正接手杨子建班级才一年半,但对他影响非常深远,初中就是在她的鼓励和纵容下,才开始喜欢上写作,最后走到文学道路,这位马老师功不可没。
他关心地问道:“马老师,你要连夜回学校吗?”
马老师很自然地拉了拉他的校服衣领道:“嗯,送马镇长上火车后,我和校长就坐镇政府的车子回南塘,明天还有课呢。子建,你身体本来就虚弱,在一中读书要注意劳逸结合,多锻炼身体,别因为写稿子,就把身子给弄垮了!”
“我会注意的。”杨子建点头道,“路上要小心一点,叫司机车开慢点。”
绿色吉普车开动,缓缓朝着公路的南方驶去。
杨子建站在那棵银杏树下不断挥手,等车子消失在五光十色的城市之中,他才心潮澎湃地回身,却看到李老师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
“把聘书给我看一下。”李老师道。
杨子建立即递给他。
李老师翻开看了一遍,目光却有些闪烁道:“如果南塘镇开发旅游业,我投资旅游公司或其它行业,应该会很有前途吧!”
我靠,你这还是老师吗?
杨子建一边腹诽,一边点头道:“南塘镇公路虽然不行,但它有铁路干线,这是一大优势。而且随着改革开放,肯定会把国道、高速公路建起来,经济前景会越来越好,吃住行游购娱各行业都可以放心投资,肯定能发大财。”
李闵把聘书还给杨子建道:“哪天我去南塘镇走一趟,到时你给我当导游。”
“好的。”杨子建道。
李闵一边走,一边道:“明天中午到我家里来吃顿饭,你师母想见你一下。到时你把南剑日报的专辑报纸拿来你放心,我已经问了报社的记者朋友,言丛编辑对你评价非常高,你不用担心会有负责评语。”
“啊?”杨子建惊愕了一下,只好点点头道,“好,我会去的,谢谢老师和师母关心!”
师生二人回到高一2班教室。
李老师坐回讲台前批改单元考的试卷,他想了想,翻开杨子建的试卷,里面有道数学题的小数点杨子建显然是不小心点错的,他帮杨子建改正,然后把原来的“叉”,改成了勾,分数也提高了五分。
杨子建避开同学们好奇的视线,坐回线瑾的前桌,继续做语文复习。
张瑾在杨子建转头问问题的时候,随意问了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杨子建也简要地讲了一下聘书的事,张瑾并不怎么感兴趣,就没再问了。
不过,耳朵灵通的学生通过走廊听到了只言片语,知道杨子建被南塘镇政府聘请为顾问,虽然不知道什么事,但一个镇长和一个校长亲自过来,确实非常牛逼。
因为有班主任“坐镇”,又有张瑾这位学习委员“押场”,这个晚自习杨子建没有受到多少骚扰,做完了当天作业习题,把语文复习了一遍,还把燃犀奇谈最后校对一遍,这稿件明天考试前就可以交给林老师了。
晚自习一下课,同舍的唐伟权、林逸、谢小钦等七八人立即将杨子建包围着,一伙人兴高采烈地走向宿舍,那本顾问聘书也在他们之间传来传去,都非常好奇。
范龙嫉妒道:“镇长又不是什么大官,就一本聘书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他的同厂同学孟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镇长是科级干部,你爸爸是矿务局下派的副矿长,现在也不过是副科级干部。”
孟云的爷爷是嘉福煤矿的老书记,不过临退休没什么实权,只有在宣传工作方面还能拍拍板,所以孟云才会要橡树文学社去采访煤矿。
唐伟权道:“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405宿舍的荣誉,我们集资去买汽水零食庆贺一下,并预祝子建明天专辑顺利刊登出来。好了,每人一块钱。”说完,这位舍长大人当场收钱了。
所有人乖乖掏钱,包括范龙。
杨子建也取出一块钱交给舍长。
唐伟权推掉道:“子建你就不用了,我们是为你庆贺的,哪能让你交钱?而且你是为南剑市乡土文化做义务做贡献,我们为你骄傲,要向你学习!”
不愧是多年班干部,一套套的,觉悟就是高。
杨子建笑呵呵地省下一块钱。
过了天桥,经过食堂,大家一起去小卖铺买汽水,范龙看着一排新出厂的南剑啤酒,不禁叫道:“干脆我们买酒庆祝吧,我来出钱!”
唐伟权瞪了他一眼道:“你能过陈老师的关吗?他的鼻子比警犬来要灵,到时我们宿舍评分落后,你来负责吗?”
范龙悻悻地提着汽水,和大伙一起走上东坡。
晚上大伙碰瓶庆贺一番,然后洗衣的洗衣,听音乐听音乐,唱歌的唱歌,看的看,旁边406宿舍有位同学买了把吉他在练习,虽然琴声噪音很响,但在整座宿舍楼的嘈杂中,也并不起眼了。
翌日,第二节生物课后,南剑日报的样报就送来了。
南剑日报,周三特刊,“百花园”版,新人专辑“古典的荷花”这就是杨子建写的荷塘月色、我的骄傲,我的一中和百合花,另多加了一遍后面杨子建寄的家乡文化散文表姐的花嫁,写的是南塘镇传统的婚嫁习俗。
五分之一的大版面,立即吸收所有读者的注意,编辑言丛还写了四百字的评论,题目叫古镇走出的少年,纯朴而古典
第75章 只要傻笑就够了()
“编完本期的百花园诗文,我不禁带着一丝惊喜,因为在南剑市,我又看到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
是的,这就是杨子建。
他的处女作霜月的记忆组诗就是我编辑刊发的,一开始我觉得很普通,但就是很喜欢,因为他的诗歌承继和发扬了古代诗歌的意象,用现代的感情去拥抱千年的古典优雅,这种尝试值得肯定。
但是,当我第一次见到杨子建时,吃了一惊,谁会想到,这是一个年仅十六岁,消瘦清秀的男孩?一个南剑一中的高一学生?
他的眼睛明亮清澈,个性恬静而内敛,略带些羞怯,对大人总是彬彬有礼,却又固执地坚定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杨子建不仅写诗,还写散文诗,但写更多的是散文游记。他要用稚嫩的文笔,抒写对家乡南塘古镇的眷念,表达对中国几千年古典文明的追求和思索,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更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展现出来的真、善、美,进行发自内心的歌颂!
这是一个南塘古镇出来的小天才,他笔下描写的古镇风物,其实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他却能从中发现古典文明的碎片,发现历史名人的足迹,并寻找古典的睿智哲理,以独特的文化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叩响读者心扉,给人启迪。
然而,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何会有这番才华?
他的语文老师曾带着疑问考验他,结果他把诗经背了下来,不仅如此,唐诗宋词,红楼梦诗词,余光中诗集等等十几本古代现代诗歌集子,他都倒背如流。他还把通读宋史,抄写南剑府志、南塘镇志
是的,天才出于勤奋,出于强记博闻,出于笔耕不缀!
杨子建的作品,笔触细腻,乡土气息浓郁,像一幅幅典雅古老、韵味隽永的古镇山水画,读来十分亲切!”
这是林可纯老师在教室课堂上大声朗读。
第三节课,林可纯老师没有进行单元考,这还是平生第一次违诺延期,就为了将这堂课变成“杨子建作品鉴赏课”,让全班同学对杨子建的古典的荷花专辑进行鉴赏,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但是,你让学生们去诵读荷塘月色、我的骄傲,我的一中、百合花和表姐的花嫁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朗诵言丛那个诗人写的古镇走出的少年,纯朴而古典评论?
这些内容明显夸张失真,杨子建什么时候倒背如流了?什么时候能背全诗经了?他背的是诗经精选,才一百二十多首,而整本诗经有三百三十多首,他顶多背三之一而已。
杨子建听着听着,老脸臊得通红,汗流浃背。
林逸、谢小钦、林峋等时不时带着羡慕、敬佩的目光转头看杨子建,仿佛在膜拜“火星人”和“功夫熊猫”。
杨子建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面对这一切,昂首挺胸,还是低头害羞,是谦虚微笑,还是傲然肃容在所有同学众目睽睽之下,连手都不知如何摆了,让杨子建情可以堪啊!
我靠,这尼玛的就是活生生地捧杀啊!
但他又知道,林老师完全是好意,就是想表达对学生的认可和表扬,就像这个时代的传统领导喜欢让本单位的先进分子戴上大红花,到兄弟单位不断做“先进事迹演讲报告”一样,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向杨子建学习。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先进就是光荣。
而在二十世纪,这就是傻啊!
想想,以后真要戴上大红花,到各单位去做先进事迹演讲,他就不禁瀑布汗、成吉思汗,恨不得用汗海把自己给淹死。
同学们一个个随意发言,表达自己对杨子建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这时,班长王禹站在讲台前,一边望着杨子建,一边朗诵了一遍荷塘月色
“采下一朵昨日的忧伤
像只鱼儿守在荷塘
守候皎白的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
宛在水中央!”
然后他用磁性洪亮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感想道:“我比较欣赏杨子建同学诗歌,它给我一种清新、静谧、亲切的感觉,就好像在欣赏古诗一样,但同时,我又要批评杨子建同学,他应该写一些积极向上,歌颂生活、歌颂祖国的诗歌”
杨子建最后终于明白了,自己只要傻笑就够了,管他们讲什么。
叮铃铃
鉴赏课终于结束了,这是杨子建这辈子最漫长的一节课,似乎比一整年来要难熬。
林老师对这节课的效果非常满意,学生们都从杨子建的作品中,得到了大量的经验和感想,他拿着杨子建誊抄好的燃犀奇谈大步离开,当然,他也看到了杨子建像面瘫般傻笑地坐了45分钟,并目送自己离开,心想,这位学生大概太开心了吧
杨子建一见林老师离开,面色立即一冷,对着想和他说话的林逸吼道:“橡树创刊号的编排校对怎么到今天还没完成?你丫的是不是太闲了!你还想不想呆在通讯组!尼玛的快点给我去校对!”
林逸很想解释他已经校对过一遍,周五就能定稿,但看杨子建如同吃人般的表情,吓得心肝乱颤,急忙逃到五组的张怡敏那里,要求校对,因为他还想去采访,还想名字登报,他当不了武侠家,当当著名记者也不错。
杨子建又转头对着闷笑的钱丽,手指敲打着桌面,叱责道:“发行赠送的名单,怎么还没弄好,这事要赶紧做好,同志,要是漏掉一位赠送对象,是会犯路线错误滴,是要得罪人滴!”
见汪滟笑吟吟走过来,立即批评指责道:“看看你,文也不行,武也不行,把文学社搞得一团糟,你让我怎么放心啊”
他“啊”了一声惊叫,说不下去了。
因为汪滟一恼火,抓住他的左臂,两腿蹬伸,弓腰头向右转,将杨子建背起向后摔倒这是一个精彩的过背摔,杨子建在教室的空中翻了一个身,然后“砰”的一声,摔在自己的课桌上,课本习题册子掉了一地。
第76章 赴约,蹭饭()
被汪滟教训了一下后,杨子建老实了,心中那股邪火也散了不少。
“我文武不行?杨子建,你可别太嚣张得意了!”汪滟横眉竖眼,叉着蛮腰冷哼一声,一股在汪所长上身上所拥用的强大气场席卷而来,让杨子建想起,汪滟可是要钱有钱、要枪有枪的天之骄女,以后杨家要在古镇旅游区开发小工艺品、办精品店什么的,要向汪滟母亲所在的银行贷款
“rr”杨子建本来就没理,认清现实,当即认怂了。
汪滟也没在意,她俯下身子,望着杨子建,一副管家婆的样子,从钱夹里出出两张崭新的百元人民币,在杨子建的头上“哗哗”地甩了两下,得意道:“这是城西派出所给我们文学社的赞助费,因为青年报已经打电话给城西所,说文章已经排版好,明天就会登报,所以派出所就把钱给支付了,现在这钱怎么用?”
杨子建手支着课桌,身子坐起来,扭了扭腰背,居然没受伤,这汪滟的搏击术还真不错嘛,轻重恰到好处。
然后他跳下桌子道:“印刷费是一百七十块,你直接交给林老师。我们没有财务,只能由教研室语文组帮我们转帐给校办印刷厂。其余的,拿出十块给钱丽做发行,买邮票信封之类的,剩下的交给张怡敏,做活动基金用。”
汪滟不解道:“活动基金为什么不交给我?”
杨子建耸耸肩道:“你花钱太大方,我不放心!”
汪滟瞪了他半晌,不就是她常花钱请他吃饭吗,这请客还请错了?不过她无所谓,社长管财务本就不适合,于是她点头道:“行,我听你的,就这么办。”
她正要去找林老师去时,杨子建却拉了拉她的衣袖示意了一下,然后两人来到桃李苑一颗树下,前面几棵芙蓉树刚好拦住教室,四周居然没有人。
杨子建欲言又止,满脸犹豫的样子,又带着点可怜模样盯着汪滟看。
“你这是什么意思?”汪滟被瞅得紧张起来,弓身防御起来,心脏不来由地扑嗵直跳,难道他要“报复”,也要把自己摔一回?难道她要再把他来一次过背摔,肯定舍不得啊!
杨子建扭捏道:“嗯,中午有没有空?”
汪滟眼睛一亮,莫非要请客,微笑道:“我放学去我爸那里吃饭,不过,如果你有要事的话,我可以打电话给我爸讲一下,叫他不必等了。”
杨子建欣喜道:“班主任说,师母想见我,中午请我去他家吃饭,我有点怕怕。”
汪滟内心小小失望一下,翻了翻白眼道:“又不是什么鸿门宴,有什么好怕的?而且李师母也是一中老师,教初二英语,林老师的小女儿林蓉就是她教的,她曾经还教过我半学期,非常温柔和气,比李老师好相处多了。”
杨子建摸着下巴,暗忖:那么说,蓝雪也是李师母的学生了。不过,他实在不喜欢去老师家,太拘束,特别是一个人,又是和精明似鬼的李闵老师,还有根本见都没见过的李师母,在饭饭桌上太被动了,不知道要讲什么,最好有人可以活跃一下气氛。
一念及此,他立即合什拜托道:“汪滟,请你跟我一起!”
汪滟吓了一跳,左右环顾,然后摇头道:“我怎么和你一起去,李老师又没请我。”
杨子建道:“你可以向李老师撒娇一下,也要求一起去。他第四节在1班上课,一下课,你就跟他讲,是听我说的,你想念李师母,因此想趁着这个机会蹭蹭饭,见见李师母。”
汪滟不禁暗想:李老师请客杨子建,会有什么事呢?李老师一向最势利,在他眼中,学生分三六九等,有官员背景的学生为第一等,成绩前二十名的学生为第二等,其他学生从没放在他眼里。现在无事献殷勤,肯定有什么阴谋古怪
汪滟忽然好奇起来,觉得这也挺有趣,同时她见杨子建确实有点可怜样的,便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好吧,我去试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