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一之小作家-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援朝巴不得杨子建提条件,这样他就是自己人了,因此朗声应允道“放心吧,我记住了。”

    结束了对话,马镇长志得意满回到大会议室。

    杨子建也心满意足,九十年代初,改革步伐没那么大,而且古镇旅游区牵扯到大量的集体财产、宅基地产权等,他必须通过镇政府的力量,将这些产权关系处理干净,将有价值的古宅进行产权置换,并完成景区游路、基础设施的改造,对旅游线路,旅行社建立,铁路关系的疏通,水上游路的开发等等。

    再过了几年,旅游公司就会进行股份制改造,到时他就能通过姑丈、父亲、常家兄弟,借助投资公司李闵老师的力量,还有就是在省城农业厅工作的大伯,对公司进行逐步控制。

    最重要的是,随着自己三重门、花季雨季、燃犀奇谈、明朝那些事儿新宋等书的出版,会拥有大笔的资金,成为文化名人,可以对旅游公司进行控股。

    韩二可以靠着稿费玩赛车,他决定要玩玩国际旅游。

    而到那时,许平凡、马援朝应该已经升官到别处去了,他们都会乐见其成的,只要有利于古镇旅游的发展。

    上午11点,南塘镇全体干部会议结束,这是一个胜利的大会,成功的大会。

    当然,会议更多是一种通报和工作安排,因为昨晚的常委会已经分好了蛋糕,现在只是一场宣布会和动员会,激发全镇干部的工作热情,至于有多少效果,那就看各个分管领导怎么做了。

    想到九十年初政府的效率和官僚主义,杨子建知道筹委会的工作将会曲折的,目前各种激励机制、责任机制都还没建立起来,只能一步步走了,总不能让他来让镇长,他也没这个本事,官场上的干部无论级别大可都是千锤百炼的人精。

    躺在宿舍上,经过与血气方刚的镇长这么一交流,杨子建感冒居然好多了。

    中午放学,汪滟、钱丽又带了一保温壶的鸡汤看望杨子建,其实主要是来讲一下社刊,社刊昨天就已经印好了,但发行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要做好详细的登记,不能弄乱了。

第98章 大忙人() 
汪滟意气纷发道“我已经吩咐下去了,下午一点,各社员、发表作者到高一2班领取社刊并登记。然后由孟云带着十几个新社员,把社刊贴上校宣传栏,并装到四十五个班级的报夹上。”

    钱丽汇报道“我已经把社刊寄给所有市级报刊,所有中学学生会。寄给南剑青年报楚女编辑的信封还附上投稿希望你的愿望能实现,在青年报开一个橡树专辑。”

    杨子建倒了小半壶鸡汤在饭盆上,一边用调羹喝着,一边自信道“只要能感动楚女,就没有任何问题。”

    钱丽犹豫了一下道“还有就是东梓乡水泥厂的通讯报道”

    杨子建道“我没空,你自己决定,带几个同学一起去采访一下。反正这种通讯就是那种模式,把总结稿要来,问清楚一些细节就行了。你发表了一次,应该有经验有自信了,如果政策不太懂,就参考一下别的企业通讯,能抄就尽量抄点。放心吧,我会最后把关的。”

    钱丽点点头放心了。

    下午一点多时,杨子建不再流鼻水了,喉咙虽然多了些痰,但头脑清明多了,身体也不再发软,便登门拜访林老师家,当面向林师母道谢,当然,熬鸡汤肯定是林老师的主意,但礼貌不能缺的。

    林师母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见识性格和杨妈妈差不多,是林老师当知青时娶的妻子,对杨子建只是普通的礼貌道“病好了就行,你身体虚弱,以后要和林老师一样,多参加晨跑。”

    林蓉还在睡午觉,杨子建连连小声道谢,承诺以后会增加运动量。

    随后,林老师把杨子建带进了书房。

    他拿着社刊赞道“这社刊办得不错,我虽然有认真审核过,但印出来后,仍然非常惊讶,里面的版面相当灵活,不少文章非常感人。特别是你写的编者按小故事。”

    杨子建笑道“都是因为林老师全力支持,我们才能结成这样的硕果。其实我们都有自己想法,就在于有没有一个平台,革命时代很多干部也都是青少年,不少团长师长也才十几岁呢!”

    林老师摇头笑道“平和时期哪能跟战争时期进行相比。”他又拿出和两份稿件道,“还有,你写帮妈妈做烧麦写的非常纯朴感人,我相信儿童文学一定会用的,可惜我对编辑不熟悉,不能帮你,只用稍加修改一下。防空洞探险我看是经典的少年探险,连我看了都不禁入迷,这篇我会以学校的名义亲自推荐给中国校园文学,同时,我将你发表的南塘游记报纸都剪了下来,复印了一份转寄给中国校园文学,增加你的份量。”

    “谢谢老师。”杨子建感谢道。这些文章是投林老师所好写的,林老师果然开心了,他也松了口气,林老师待他不薄啊,写点正能量的作品,回报一下老师也是应该的。

    林老师安排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步,杨子建就是将三重门写出来交给楚女。楚女朋友非常多,圈子非常大,有不少是出版界的,这本书不可能在杂志上发表,只能一步到位,进行出版。

    南塘镇党委政府大楼。

    鹭岛大学给许平凡打了电话,告诉他易教授明早就从鹭岛出发,明天中午就会抵达南剑火车站,要他做好接待工作。

    易教授是研究历史、文学、美学、心理学的学者和作家,大器晚成,曾写过文心雕龙研究著作和艺术教育学专著。

    许平凡书记想到和学者见面,怎么也要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识和对南塘的了解,便取出一本厚厚的南塘镇志翻看,都是文言文和半文言文,他是鹭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当然看得懂,但里面绝大多数古迹介绍往往就几行字

    比如“云龙书院,在慧照庵左,明崇祯六年,知县某某、教谕某某、训导某某、典史某某倡建。乾隆三十年知县某某重建。嘉庆十八年,乡贤某某捐钱五百银扩建,光绪五年邑人某某重修。书院义学田租风雨桥头田租谷三石五斗、巫坑湾田租六石七斗”

    这尼玛就是一部流水帐,看后一点印象都没有。

    然后,他拿出一份最新的南剑侨报,杨子建刚刚在上面发表的芬芳育人,云龙书院,里面将书院的建筑风格、结构规模,题词壁画、楹联匾额、祭祀雕像等写得深入浅出,细致完整,然后把古代学子在书院里面读什么书,要经过怎么样考核,要经过怎样的竞争,最后怎么去参加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秀才,如同一篇情景,写得精彩动人,就好像自己身临其境,参加了一回书院进修和秀才考试一样。

    特别是那句“以诗书为堂奥,以性命为丕基,以礼义为门路,以道德为藩篱”的书院精神,让他格外感动。

    “尼玛,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作天才!”许平凡对比了一下南塘镇志和杨子建的文章,立即将南塘镇志扔了,镇志这玩意其实只能当参考,最重要的是实地考察和联想。

    许平凡也看过云龙书院,那地方原来充当西门小学,后来华侨胡文虎先生捐建了学校,西门小学搬走,书院就改成了亢龙村的村部。

    现在问题来了,鹭岛大学的易副教授明天就要带学生来了,由谁来当向导?许平凡是中文系毕业的,虽然易教授是新的,没教过他,但也是他的老师,不能怠慢。工作这么多年,许平凡的文史知识也所剩不多,古镇的史料知识也是半桶水,给易教授提供不了帮助。

    文化站长林羡?别开玩笑了,这家伙书法还行,但为人做事太差劲了,什么也不懂,到时别把那些专家请进他的录像厅,那全镇丢脸可就得丢大了。

    只是杨子建最合适,问题这家伙可是南剑一中学生,天天得上课,虽然挂着“南塘乡土文化研究顾问”的头衔,但你能向一中借人吗,一中校长非抽你不可,那位可比自己高了一级啊!

    周末派车把他接下来,只能这样了。

第99章 触动心灵的《橡树》创刊号() 
下午的阳光,斜照进窗边。

    团市委位于市委大院的南边,全由青石砖垒成的三层楼,高大坚固如同城堡,外墙爬满了紫藤,又显得格外清幽。

    楚女躺在一张旧藤椅上,脚架着桌子,看着南剑一中寄来的像树社刊。

    学生期刊她向来是不看的,这些校刊社刊的学生文章,在老师指导下根本就看不到学生的真实感想,毫无文学价值和思想火花,有什么可看的?

    但这次不同,橡树是由杨子建主编,而且这位学弟的奇思妙想很合她味口,因此勉为其难地拿起这本薄薄的“期刊”,看了看扉页

    橡树

    总第一期1991年9月

    南剑一中语文组、南剑一中高一2班橡树文学社联合主办

    指导老师林可纯、崔攸

    执行主编汪滟、杨子建

    责任编辑张怡敏、钱丽、林逸、孟云

    “杨子建,你也堕落了,就这几张破纸几篇文章,你就搞了几十个编辑,封了那么多干部,连文学社都来玩官本位,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楚女轻骂道,已经有了一种将它撕烂的冲突。

    还好,杨子建的大名让他忍住了。

    在左下部的空白处,有一则主编小故事,大概是出刊感言或编者按之类的吧,为了理解杨子建的办刊理念,理解全刊的核心思想,她还是决定读一读

    “高中体育课上完后,男生三三两两地回到教室,偶尔几个通红着脸,仰头喝掉杯里的水。

    有的男生找女生借餐巾纸擦脸上的汗,衣角还上下翻动扇风。

    女生一群一群走进教室,嘻嘻哈哈交头接耳,讨论着谁和谁的八卦。

    期间伴随着几声高分贝的尖叫谁喝老娘杯子里的水了?站出来!

    还有一些不耐烦的同学在试卷上写下名字后,互相抱怨道天天小考周周大考,考毛啊

    我微笑着就站在他们身边,在忍不住想插嘴的时候

    忽然间,眼睛的一切都不见了,光影朦胧,只剩下手里捧着的一张陈旧的毕业照。”

    楚女开始倒没什么,但看到最后那句话时,突然间内心最柔软的部位被揉捏了一下,那些过了五六年的记忆猛然涌上心头,泪水像止不住的水龙头淌了下来。

    在故事右下角还有一行字

    “在还没变成毕业照前,请珍惜你的高中生活杨子建。”

    学生看了这则小故事只认为有点感动,并没什么感觉,但对于毕业出去的校友,甚至在校老师们,看了这则故事,这么简短的小短文,那种莫名的怀念,但那岁月流逝的感触,真的深入骨髓,让人泪湿衣襟。

    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

    正是这个杨子建这段感动心灵的这个小故事,会让许多成年人放下成见,决定继续读下去。

    “故事不错!”楚女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决定继续读下去。

    里面的作品,一篇篇都是一中学生的生活所见所想,有学校、宿舍、家庭的记叙文,还有游记和诗歌。

    比如钱丽写的一篇311寝室的大丽花,通过同舍女生轮流浇水,培养花朵,终于等到开花的喜悦,宿舍女生的友情平淡而感人比如张怡敏写的我家的小花猫,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她在学习之余的快乐还有芙蓉道上的路灯,这位学生通过春夏秋冬四季在路灯下读书的感受写了出来,特别是在寒冬的晚上,围巾手套缩着身子抱书而读,像卖火柴的小女孩

    而这一切,她恍若初见,多少年前,她也曾经经历过。

    同样,不少老师和编辑读了,也觉得特别亲切。

    楚女难得将校刊读了一遍,四十多件诗文,其中脱离作文范畴,称得到文学作品的,不到十件,但已经非常难得了。

    信封附有一封杨子建起草的文学社致谢信,里面内容又是肉麻吹捧又是百般卖萌,最后希望青年报能给橡树社刊开一个专辑,在信后还“威胁”道

    “我相信,作为最慈祥最可敬的学姐,作为一中最亮丽最聪慧的校友,您不让我们失望的!”

    楚女不禁气笑了,她看了下时间,嗯,好像第二节课下课了,她立即打电话给崔攸道“崔老师,我今天看了您指导的橡树社刊,非常感人,非常有灵气。”

    崔攸呵呵笑道“我并没太多干涉,都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只在最后审稿时把关一下,楚女编辑,别把他们夸坏了。”

    楚女话锋一转道“但他们给我写了一封信,最后一段我念给你听作为一中最亮丽最聪慧的校友,您不让我们失望的!崔老师,这是你吩咐他们写的吗?”

    崔攸听了冷汗直冒,他可不是林可纯,也没教过楚女,对楚女的背景有点害怕,立即解释道“我完全不知道有这封信,真的。像出专辑这种想法,我敢保证,肯定是杨子建出的馊主意!”心道你要怪,就怪杨子建吧,反正你和他挺投缘,还送他西装皮鞋。

    楚女冷声道“嗯,我猜也是。你把杨子建叫来,看来你们老师太放纵他了,那就让我这个学姐好好教训他一顿。”

    崔攸听了弦外之音,知道“专辑”有戏,不过杨子建胆大妄为,“威胁”楚女可能要受点“小罪”,那也行啊,死道友不死贫道。

    他立即道“好,我马上就叫他过来。”

    然后大步到附近的广播室,有些生气地发出全校广播道“杨子建同学,立即到办公楼高一语文室!杨子建同学,立即到办公楼高一语文室!”

    教室内,杨子建听到响亮地广播声,不禁站了起来,对林逸道“这是崔老师的声音?”

    林逸道“好像是的。”

    杨子建只好快跑过去,第三节是自习课,自己还准备写三重门呢,这是什么事?

    崔攸瞪了他一眼,小声道“楚女看了你们的社刊和信件,这事有谱,不过,你要好好地认错一下,被骂不许还嘴,知道吗?”

    杨子建咧嘴一笑道“崔老师放心吧,我从小被家里打骂的,皮厚得很。”

第100章 学姐家的IBM电脑和王码五笔() 
深吸一口气,杨子建拔打电话。

    铃

    “喂,”杨子建中气十足,一副好汉做事好汉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悲壮气势道,“楚女学姐,我是杨子建啊!”

    楚女本想训斥他一顿,但吃听了杨子建的口气,似乎不以耻反以为荣,立即觉得这样太便宜他了,转念一想道“明天是国庆,你们全校要搞活动,你不是班干部,那些活动就别参加了,我这里有件重要的工作要你做。”

    “啊?”杨子建一愣,不甘心道,“但是,我报名围棋赛了,我是这方面的高手,关系到高一2和我个人的荣誉。”

    楚女翻了下白眼道“你还想不想橡树专辑了?”

    “想啊,”杨子建立即卑躬屈膝道,“学姐请吩咐,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楚女呵呵冷笑道“明天到我家打扫卫生!”

    说完,挂了电话。

    杨子建苦着脸,望着崔攸。

    崔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打扫,这是学校交给你任务,你要怀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全文学社的精神,把卫生做好,让橡树专辑成功刊登!”

    当天第三节课开始,全校大扫除,尘土笼罩着“学校山”。

    教职工和学生会干部兴高采烈地在校园插遍彩旗,在学校四周张贴各种各样的庆祝标语,每个班级的黑榜报都换上了新内容内容,庆祝四十二周年,展现改革开放、四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欣欣向荣的学校面貌。

    到处洋溢着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氛围。

    杨子建帮着汪滟、张怡敏抄写黑板报的赞美诗。

    想到明天要去楚女家大扫除,肯定不会轻松擦桌子就了事,因此抱怨道“汪玄德,我这个杨孔明很尽职吧,鞠躬尽瘁,死后而已。橡树专辑一旦在青年报刊登,我们文学社将在南剑市成名立万了。可是,凭什么你们国庆玩得开心,我却得去打扫房子?”

    “我的孔明,辛苦你哪!”汪滟手肘亲昵地顶了杨子建的肩膀道,她心情美得不得了,因为今天确实好事连连。

    首先她的通讯报道刊登了,而且是头版,汪所长非常高兴,他也没料到会是头版,这让他在所里威望提升高了一截,本来还有闲话说他为女儿胡闹搞特殊,现在谁也不敢说了,因为这是城西所全体警员的荣誉。

    但按理说,派出所没破大案子都不叫新闻,这只是普通的工作成绩,怎么会是头版呢?汪所长想到了杨子建,心理微微有了点好感。到了中午,他很是表扬了汪滟一番,从他的私房钱里,奖了五十块给宝贝女儿。

    其次,社刊发行后,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好多位老师看了赞不绝口,而且把校刊贬为“枯燥无味”,认为一中学生的刊物,就要写一中学生的生活,什么“我爱长江”、“我爱黄河”之类的文章,这得有多假啊!

    至于学生,那就更不用说了,仅仅一个下午,她就收到了三十多位同学的投稿和入社申请书,当然,这也有通讯组的一份功劳,在社刊发表作文是一回事,在报刊发表通讯新闻,把自己的名字当成“通讯员”登在报纸头版,那影响可大了,就是老师都没几个有这样的成绩。

    崔攸都有些吃味,他写了一辈子的诗歌散文,不是五版就是八版的副刊,哪有机会放在头版啊!

    最后,杨子建冒险写的那封“威胁”信居然起作用了,楚女真的肯出专辑,这可是文学社开天辟地的大事啊,是打败三中、确立双雄鼎立的“赤壁之战”。

    因此,楚女和杨子建会不会有“暧昧”,汪滟也难得睁一只眼闭一口眼,暂时不会吃醋了。

    清洁区打扫完,杨子建、谢小钦等人回到宿舍,舍监、楼长、舍长们又组织寄宿生们开展大扫除,走廊栏杆、室内地板、窗户玻璃,无不擦拭得一尘不染。

    忙了一傍晚,累得晚自习教室都没几个人,都在宿舍休息躺尸。

    杨子建和舍友们谈天说地,班花校花的八卦,吹牛吵架等等,林逸与范龙之间互相贬损,孟云与唐伟权之间关于物理姜老师的教学水平大声争论

    不知不觉得,杨子建迷迷糊糊地睡了。

    第二天早晨,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