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差劲吗?”
噗——
杨子建捂住嘴,差一点要喷笑出来,连忙道:“这真不怪老师,一是我这个主编的责任,二是社员的诗歌水平实在有限。”
其实《橡树》诗歌幼稚化,完全是因为杨子建放水的缘故,他本人不喜欢诗歌,因此尽挑选一些浅显易懂的诗歌——反正就是让大家读得懂就够了。但偏偏越是优秀的诗歌,就越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必须“回味无穷”,必须“每一句都有深意”,要让读者觉得,诗歌里有“许多深意隐藏在诗句里面”。
崔攸老师把话讲到这份上,杨子建也心里明白了,由于橡树文学社开始变强壮大,崔攸由冷眼旁观转而要主动参与控局,他要在橡树文学社布局一下,占一点主动权,不然这个文学社的骨干分子全是林可纯的徒子徒孙,那可不好。
更何况,他是一位在《诗刊》表过诗歌的诗人,而林可纯算什么,他连一篇散文都没表过,连一篇教学论文都没刊登过……总之,《橡树》社刊的诗歌编辑组,必须是他的学生,只有他的学生在编辑选稿,他才能把好诗歌稿件质量这一关。
杨子建其实真的无所谓,只好牺牲一下孟云了,反正凭他的那点诗歌水平,也争不上小组长。
一念及此,杨子建点头道:“好吧,我支持胡济齐担任诗歌组长!”
崔老师很欣慰,觉得他长久以来对杨子建的“关心”起到了作用,让一直顽固地坚持“第一批社员是最好的社员”的杨子建改变原则,那么,高二分班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劝他到理科班?
这时,一辆黑色桑塔纳从北边缓缓地驶了过来。
然后,副驾座车窗打开,一张宜嗔宜喜的少女面容露了出来,居然是蓝雪,她叫道:“崔老师、杨子建,快上来。”
崔攸和杨子建一愣,有点傻愣地打开后座车门,坐了进去。
桑塔纳又缓绥地启动,然后在校门口避开学生,小心地转了一个弯,向来路快驶去。
蓝雪仍在自话自说地炫耀道:“我中午认识了不少大作家,没想到贾桂爷爷也读过你写的《虎川观日出》,就是因为这篇散文,他才会回忆起4o年代抗战的往事,然后把文联里的作家干部带到虎川来采风。他特别提到了杨子建的散文,认为你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杨子建听了非常高兴,连连点头,有了省文联大神的认同,他人脉会宽广一些了。
崔攸既高兴又嫉妒,闽省作家不擅长诗歌,因此没出过几位著名的家诗人,但散文、儿童文学在冰心老人的扶持下,一骑绝尘,出了许多知名的散文大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省作协主席、副主席,几乎都是散文家,而崔攸他这位现代主义诗人,自然不可能被重视。
蓝雪话风一转,又道:“当然,贾爷爷也同时表扬了好多南剑作家,箫鼓、言丛、瞳火等等,但他最欣赏的是马秋远,认为马秋远的质朴清新、自然天趣,充满了诗情画意,很有冰心的几分风采,跟他的风格很相近,前途远大,因此午餐时,特意把他叫了过去一起会餐……”
杨子建一听,立即软了下来。
他心理明白,他的文风,比较像北方贾平凹、zj余秋雨这些流派,与闽省的文风其实有些不对路,虽然这些省里的大佬喊着要展寻根文学,那是为了响应一下国内的号召,谁叫寻根文学现在比较时髦呢?但大佬们的文风已经定了下来,改不了了,闽省要是真的出现一批寻根作家,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然后,杨子建有些好奇问道:“你中午是在陪省文联的领导吃饭?”其实意思是说,你何德何能,有这样的资格?
蓝雪嘻嘻笑道:“我叔叔是建设局的副局长,他带侄女招待一下客人有什么不对吗?”
杨子建与崔老师面面相觑。
崔老师严厉道:“中午在建设局吃饭也就算了,但现在你怎么不下车回学校,下午初二不用上课吗?”
蓝雪故作委屈道:“这是一中校刊布置的采访写作任务,贾桂爷爷四十年代在南剑市参加过抗战,五十年代曾经南剑主持教育工作,今年批获得‘全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所以我要写一篇有关贾爷爷的记叙文,而且今天下午是美术课和音乐课,老师都允许我请假了。”
崔老师也无奈。
汽车很快开到了北区商业街附近,这里就是杨子建曾经和汪滟过生日派对的地方,一公里长的街道,一律是两到三层的建筑,一面墙装饰马赛克壁画,彩色艳丽,使人耳目一新。
蓝雪自豪地介绍道:“这条商业街是建设局建起来的,但没有花建设局一分钱,只提供一些减免税收政策,在这条街建商店,可以免税两年,减税两年,由建设单位统一设计和施工。现在这条街成了南剑市最红火的街道,原来地价是五百元每平米,现在涨到了八百元,有很多人转个手就了大财。”
崔老师对经济啦、商业啦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是转头看着窗外的街景,琢磨着一些优美的诗句。
倒是杨子建点头道:“其实只要政府部门肯给政策,肯松绑,城市就能活起来。”
蓝雪眨眨眼,她其实也不太理解,但听多了家里大人们的辩论,也明白杨子建的话有道理,她现杨子建和她老爸的观点很多是一致的,这让她非常高兴。
第135章 暧昧,秋谷会场(求收藏推荐)()
当然,九十年代市政府开房地产的手段是非常lo的,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这块黄金地段开成商业街,别说不用花钱,光是卖地,就能挣上几十亿上百亿。
不过,这话太前了,杨子建可不敢讲出来,蓝雪的叔叔敢用减税的方式建商业街,在计划观念、国营经济仍然占主导的城市里,已经是属于比较大胆、敢于尝试的干部了。
因此杨子建称赞道:“你叔叔非常了不起!我看过报纸,今年从2月份到现在,国内都弥漫着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的论战硝烟,干部们开始迷茫了,在改革上变得缩手缩脚,而你叔叔仍然响应总设计师‘解放思想,敢冒风险,大胆改革’的号召,我是非常佩服的。”
崔老师别过头,小声吐槽道:“这也只有蓝局长能这么干,毕竟蓝家上面有人,扛得起风险。”
蓝雪听到杨子建肯定她叔叔的政绩,非常高兴,目光亮,小脸涨红起来。
“王叔,停一下。”蓝雪叫停了中年司机。
“小雪,有什么事?”司机将汽车停在站边,关切地问道。
“我要坐后面。”蓝雪小马尾一甩,打开车门,然后从杨子建这边坐了进来。
杨子建被迫坐在中间,但闻着蓝雪身上的香气,觉得挺舒服的,也就无所谓了。
崔老师觉得莫名其妙,看了看手表,时间似乎还来得及,也就不理她了。
蓝雪用她的香肩挨着杨子建的肩膀,后座毕竟较窄,坐三个人,肩挨着肩是合法的,她笑盈盈道:“谢谢你,子建,我就知道你是站在我们蓝家这一边的。”
杨子建耸耸肩道:“我永远站在伟人这一边,永远站在改革开放这一边。”
蓝雪温柔凝视,眼波流转,娇小细嫩的玉手悄悄地移过去,手背触碰着杨子建露出的小臂肌肤,随着车子的移动而摩擦着,给杨子建一种绵软、弹性、香滑的感觉。
杨子建渐渐脸上烫,口干舌燥,感觉这蓝雪变得越来越大胆了,不过,她似乎一直非常大胆,端庄的容貌下,有一颗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的心。
杨子建忍不住小声问道:“你的理想,真是的当一名老师?”
蓝雪白了他一眼小声道:“当然啦,我妈妈一直跟我讲,女孩子要找一份稳定高尚的职业,嫁一个有理想有前途的丈夫,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美满。”
杨子建这才想到,这时代的老师职业确实是最受社会各界尊重的。
蓝雪忽然凑过来,在他耳边柔声道:“而你就是我的那个情哥哥,我不会放过你的!”
杨子建内心一荡,浮想翩翩起来。
桑塔纳很快开出城区,在城郊宽阔的水泥路上行驶着。
这次“金秋座谈会”放在建设局第二招待所,位于城郊七公里处,也叫秋谷庄园,这是由一片小别墅群组成的宾馆,建于山谷湖泊之间,非常清幽雅致。
车子沿着闽江支流虎川溪溯流而上,渐渐的,道路两边老树蓊郁,苍然如荫,新木绽绿,挺然若耸。两边山坳透碧,宛若桃源仙境,时而山涧倾泻,哗啦之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而时河流潺潺,让人心中清凉安详,时而有三两啁啾在耳畔响起,山雀红红的喙儿,宛若一芽新葩。
林间公路,山风轻拂,迎面不寒,葛藤飘扬,绿意盎然。
蓝雪趁着车辆在山路中来回拐弯,不断挤向杨子建,手臂已经紧贴在他的腰间摩挲着。
杨子建全身飘飘然,转头望着她的面容,她婴儿肥的面颊白皙细嫩,琼鼻洁白如玉,樱唇娇艳欲滴,目光狡黠中带着脉脉情意……杨子建呼吸不禁有些急促起来,眼角撇了崔老师一眼,却现这位诗人正看着窗外的美景出神,根本没注意这边生的事。
杨子建心一横,右手从大腿上垂到臀边,然后很自然地与蓝雪的玉掌碰在一起,两只手掌,十根指头轻轻交错相握起来,享受着这份刺激的接触,这才觉得,女孩子的小手,真的柔若无骨,细嫩无比,有如一件艺术品。
“唿”的一声,车子穿过峡谷,沿着河边行驶,车窗明亮,景色霍然开朗,岸芷汀兰,风光优美,空气清新,河水洁净清澈,让人都忍不住想下水畅游一番。
蓝雪忽然非常向往地对杨子建道:“有空,我们一起到虎川水库游戏,那里的水滩很浅,风光很美,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这回崔老师听清楚了,回过神来,冷哼一声道:“今年暑假,好几个县的中学生去河里游泳玩水时溺死了,一中已经下通知,不允许学生去河里游泳!”
杨子建和蓝雪被吓了一跳,握住的双手放了开来,但肩膀仍紧紧地挨着。
1点5o分时,杨子建、蓝雪和崔攸老师抵达秋谷庄园。
秋谷庄园非常有名,抗战时期,日寇侵占榕城,省府内迁到闽中南剑市,然后又被飞机轮番轰炸,只好把主要政府部门藏进秋谷的山谷绿林之中,因此那里还有许多土楼、防空洞,当然,现在都改造成了避暑的宾馆和景点,山谷中还搭建着各种秀美的吊脚楼。从秋谷庄园再向北走十公里,就是著名的虎川水库。
秋谷庄园的主楼是一座二层龟状楼房,面积挺大,四周都是山谷和树木,一楼是接待厅,二楼是会议室,用餐放对面池塘边的钓鱼房内。
一位漂亮的接待员小姐直接把他们引导到二楼的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三十多位作家和编辑。
蓝雪和崔老师、杨子建挥手告别,熟门熟路地走向后面的招待室,这时她显得乖巧端庄,拿着笔记本和笔,真的像是采访和听讲一样。
崔老师带着杨子建走到一位浓眉大眼、板寸头的青年编辑面前,介绍道:“子建,这位就是侨报的编辑瞳火,你的散文就是靠瞳火编辑推荐到海外的。瞳火,这是我的学生,杨子建。”
杨子建当然认识这位编辑,瞳火是警官大学毕业,却最擅长经济评论,他连忙鞠躬道:“瞳火老师好,谢谢您采用我的宗教文化类的散文作品!”
第136章 新增海外专栏(求收藏推荐)()
瞳火大约二十七八,眼睛凸出,异常明亮,日后会成为民间经济学家,他直接伸出手和杨子建紧紧相握道:“你就是杨子建,我们可是神交已久了!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当自强。你写的文化散文非常精彩,帮助侨报扩大了在海外的影响力!”
杨子建握紧他的手道:“是我该谢您,已经有一位台胞和南塘镇联系,要捐建一座电影院。”
瞳火哈哈笑道:“什么捐建电影院?这事我可是非常清楚的,人家是为了信仰,要保住妈祖的庙宇,不得不给南塘人盖个新电影院,好让天后宫腾出来放上神像。”
杨子建只好跟着嘿嘿干笑。
瞳火是一个直接爽快的人,他对杨子建很欣赏,建议道:“你在日报、青年报已经开了专栏,不过,我看你的作品一直非常稳定,如果你需要一个面对海外的小平台,可以在我这里开个专栏。”
崔老师连忙反对道:“杨子建还是高中生,开三个专栏,恐怕会影响他的学习。”
瞳火解释道:“侨报行量非常低,现在不到一千份,与其它报刊几乎没有重叠,因此,子建可以把投到南剑市外的作品,放在侨报再表一次,我这里对一稿多投并不计较。从某种意义上,侨报相当于一个桥梁,可以把子建的散文推荐到海外。像这一次,宝岛的《联合文学》就转载了杨子建的《天后宫与电影院》和《临水宫遐想》两篇,侨报也算起到一点促进作用。”
杨子建连忙回应道:“我愿意,非常感谢!”
至于专栏名称,瞳火还没想好,杨子建更是随便了。
之后,崔老师又把杨子建介绍了晚报、建材报、电视报、环境报、税务报等十几个编辑,杨子建恭恭敬敬地寒暄道谢,并把他们的办公室电话、寻呼机和家庭电话给认真地抄录下来。
这些编辑大多对杨子建只是礼貌性的热情,毕竟杨子建也就是在市里有些名气,后起之秀,没什么后台,还得看他们的脸色。
但也有编辑非常傲慢,特别是晚报的副刊编辑昌晟,三十岁的眼镜男,高高在上,非常冷傲地对杨子建的作品进行挑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认为他的作品与时代脱节,离生活太远,完全没有前途,特别对传统儒学不屑一顾。
偏偏杨子建是小子辈,还不能反驳,只有忍气吞生。
崔老师倒是和昌晟聊得非常投机,大概他们都是现代主义诗人的缘故吧。
之后,杨子建又接受了税务报、电视报两个编辑的冷言冷语。忍受完后,他就把所有编辑熟悉了一遍,完成了今天的任务,立即离开这个小报编辑圈子。
时间早就过了两点,但主席台上仍空无一人,会议室前后挂着“欢迎省文联领导莅临南剑市采风指导”、“庆祝金秋寻根文学座谈会胜利召开”之类的横幅。
市文联领导,编辑和作家代表仍在内部招待室喝茶会谈。杨子建没见到日报的言丛和箫鼓,以及青年报的楚女,他们大概留在里面负责接待吧。
马秋远也不在会议室,根据蓝雪的“情报”,他已经被贾桂爷爷当成重要苗子培养了。说起来,贾桂爷爷一生就是以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出名的,马秋远善长描写自然和市井的儿童情趣,比较合他胃口,提携一下“接班人”也无可厚非。
只是让杨子建有些尴尬。
在场众人都知道,南剑市少年作家代表有两个,现在一个被放在内部招待室亲切接见,另一个放在会议室苦苦等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杨子建在文学道路上,遭遇次冷落了。
环视四周,豪华的会议室里已经有五十多人了。
因为会议还没开始,作家、编辑们分成了十几个圈子,五六个花甲老作家凑在一堆闲聊,六七个中年作家也在一堆讨论问题,青年作家就比较积极主动热情,他们包围在熟悉的编辑面前说好话,套近乎,也凑了七八堆人。
不过,有几个人比较特殊,比如瞳火,几乎是一个人坐在右角落里看一本城市经济学的书籍,不喜欢或者是不屑于和别人交流。另外几个是家,因为很少在市内表作品,也比较孤立。
杨子建转了一圈,只好又回到崔老师身边,听他们谈诗歌。
大概2点2o分,四五名服务员才出现,开始在桌子上摆放茶杯,倒茶水。
大家知道,座谈会要开始了,纷纷坐下来。
很快的,穿着一中校服的蓝雪和穿着三中校服的马秋远,一高一矮一美一丑,两人从主席台右侧的门口走出来,仿佛仪仗队或者花童一样。
蓝雪看到崔老师身边的杨子建,浅浅一笑走过来,坐在杨子建的身边。
马秋远一脸兴奋激动,坐在他的老师姜文明的身边,小声的汇报着什么。
侧门一阵喧哗传来,然后省文联的领导走了出来。
一股威压迎面补来,全场起立,掌声雷动,包括杨子建、蓝雪、崔攸、马光远、昌晟等近六十位全市作家代表,望着省文联副主席贾桂、省作家副主席何韶春、南剑文联主席万冬、市作协主席李腾华等走了进来,后来自然跟着十几个大作家,纷纷按着牌号顺序坐在主席台上,包括箫鼓、言丛。
奇怪的是,并没看到楚女。
所谓座谈会,主要是大作家、大领导座谈,群众们倾听领会。偶尔民主一下,让下面举手表自己的看法。但在场这么多作家,每个人表作品的数量和级别,都过杨子建五六倍十几倍以上,包括马秋远,他表的作品就在两百多件,还出过散文集。
因此,在场所有人都比杨子建更有资格言,杨子建这是最小的小字辈,只能乖乖地充当听众。
好在杨子建心态已经调整过来,今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认识、拜会各位编辑,这目的达到了。二是认识省里的大作家,这个似乎不大可能了。不过,他刚刚起步,随着他写的校园散文表,以及靠《燃犀奇谈》、《三重门》成名,自然会越来越受重视。
第137章 “逃课”垂钓()
但无论如何,这次座谈会杨子建不怎么愉快。
蓝雪心细,她看出杨子建的失落,用手肘轻轻碰了杨子建一下,悄声抚慰道:“会开完后,我们一起去爬秋谷的北陵,在山顶看日落吧!”
杨子建心念一动,悄声道:“反正我们是小字辈,等贾爷爷讲完话,我们就去,但不是爬山,而是湖边钓鱼,怎么样?”
“钓鱼?太闷了吧!”蓝雪皱着眉头,不怎么乐意。
她还是想和杨子建手牵着手去北陵爬山,据说,男女情侣在登山运动的过程中,因为心跳加,更容易产生爱情。
蓝雪相信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杨子建的,但杨子建明显只是受了她的魅力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