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还是想和杨子建手牵着手去北陵爬山,据说,男女情侣在登山运动的过程中,因为心跳加,更容易产生爱情。
蓝雪相信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杨子建的,但杨子建明显只是受了她的魅力的吸引,并不是真的爱上她,否则就不会天天和汪滟晨跑,对她爱理不理的了。
而且,她还有一些危机感——她哥哥蓝鸿提供了一堆杨子建“花心”的情报,除了汪滟这个公认的“女朋友”外,杨子建与高一学霸张瑾关系亲密,两人天天晚上一起学习,被传为“神雕侠侣”;杨子建和后桌钱丽经常交头接耳,和语文科代表张怡敏一起“打情骂俏”;甚至,蓝鸿还提供了一份准确资料,杨子建在家里居然还有一位童养媳!
当然,蓝雪早慧早熟,智商远旁人一大截,从小有主见,有自己的判断,她把哥哥的调查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后,除了汪滟有几分真实外,张瑾、钱丽、童养媳什么的,纯粹是牵强附会,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不足为信。
杨子建钓鱼的念头一起,就像浮起的鱼漂一样,再也按不下去了,他在她耳边欢欣雀跃道:“秋谷钓鱼,可是人生一大乐事,这里的鲤鱼又肥又傻,只要抛杆,就没有落空的。”然后又道,“爬山太无聊了,我们一中宿舍就在山顶上,天天爬山还不够啊!”
蓝雪一想也是,就点头答应了。
主席台上,贾桂仍侃侃而谈“寻根文学”,他主要讲他的故乡莆田,祭祀妈祖林默让他印象深刻,他深情款款地回忆道:“当时举行妈祖诞辰会典,供桌上用瓷碟供奉着各色鲜花,比如金银花、含笑、茉莉、瑞香、月季等等,又用瓷皿供奉石榴、枇杷、杨桃、李、凤梨等鲜果……”
杨子建喝着茶,心想要是开会有这些水果,那多好啊。
时光飞逝,这一讲,快一节课的时间了,最后贾桂爷爷充满深情地总结升华道:“于我的幼年,有两位历史人物的品格最为我所景仰,并奉为人生的楷模,他们是林则徐和林默……对于妈祖林默,我们莆田人从来就亲切地称她为姑妈,她是我国人民慈爱、博大和救苦救难的代表人物,是我们人民无限善良的一种象征!”
全体鼓掌。
之后,省里的一位老作家也讲了一下朱熹,不过,他讲来讲去都在考据朱子的故乡,说朱子虽然出生于南剑,晚年在建阳,但他祖籍是皖省婺源,后来zy县又划归赣省,因此朱子又成了j人……听得大家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其实闽省文学界对宋朝“闽学”一直不大感冒,原因是:闽省一向以沿海厦漳泉的“海洋文化”为主流,而代表农耕文化“闽学”,只能偏安在闽中和闽北。海洋文化又属于先进的商业文化,而闽学明显陈腐落后……
然后由主持人点名,让一位南剑市的老作家谈论自己对寻根文学的看法,那位老作家也当仁不让,谈起了南剑市的畲族文化。
蓝雪听了一下,摇头道:“这位老作家根本不怎么了解畲族文化,蓝姓虽是畲族第一大姓氏,但也是壮族十大姓氏之一,汉族也非常多,我的祖上虽然是古越畲族,但早在几百年前就归化在汉族上了。”
杨子建微微一笑。
随着老作家谈畲乡,会场已经有些嘈杂起来,只要不是领导讲话,下面群众就不会认真去听,各自交头接耳,就是主席台上的言丛,也探过头和《闽省文学》的一位诗歌编辑小声说笑。
杨子建和崔攸老师道:“我去上卫生间一下。”
崔攸老师点头。
杨子建弓着身子,悄悄地走出座位,从后面的侧门离开,然后站在走廊右边的楼梯口等待。
过了不到一分钟,蓝雪笑吟吟地出来了,走到杨子建身边道:“我们好像是在逃课,挺刺激的。”
“我们就是逃课。”杨子建笑道,两人沿着林间小路走向秋湖。
这秋谷庄园共有春、夏、秋三个湖泊,不同的季节,可以进行不同的钓鱼方式,吸引了许多省内干部和厂矿领导来这里休闲,虎川一开始是作为秋谷庄园的补充,为分流秋谷庄园的接待压力而建的,但现在虎川水库因为它的丹霞湖泊风光壮美,已经快要取代秋谷庄园了。
秋湖呈弯月形,面积有上百亩,平缓的岸边都建着一栋栋小钓鱼房,前面有钓鱼台。
杨子建找了偏远的附近有一棵大榕树钓鱼房,这里较为阴凉,水底温度较低,外加徐来清风,鲤鱼在水中自然舒适,会增加食欲。
蓝雪和管理员说了一声,她叔叔是市建设局的第一副局长,这秋谷是建设局的第二招待所,管理员满脸堆笑地过来给他们开门,里面有桌有棋牌,钓鱼设备齐全。
杨子建站在岸边,双手握着一支青色的台钓鱼杆,将装上鱼饵的勾线抛到湖水的中央。
蓝雪像一个淑女似的,静静地坐在他的旁边,目光恬静,望着水面的淡红色的鱼漂轻轻地晃动着,她今天用小蝴蝶结扎了一个小马尾,不过,她并不喜欢,感觉在模仿汪滟似的,因此把蝴蝶结给解了,让头自然垂在肩上,在额边扎了一个精致的小夹。
杨子建回头赞道:“非常端庄高雅,这样的型才适合你,蓝雪。”
蓝雪莞尔一笑,右手掠了下耳边的秀,一阵山风吹了过来,她轻柔的秀向后飞扬。
临近傍晚的太阳,从对面柳树上斜照过来,沐浴在他们身边,两个身影溶为一体,蓝雪忽然觉得这一刻特别的安详与温馨。
人生如垂钓,有时候,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138章 学姐帮你出气()
不到半个时辰,杨子建就钓了五条鲤鱼,他和蓝雪轻松地吹牛,欢笑声在湖边响起,特别温馨快乐,座谈会的不快转眼烟消云散了。
时值下午四点半。
隔着一片松树林,主宾馆那边的座谈会仍在进行着。
“子建,你居然在这里钓鱼!”一个似嗔似笑的声音传来,然后一个成年版的“蓝雪”出现了。
杨子建正要抛线,闻声大喜,转头一看,真的是楚女学姐,虽然她没有蓝雪那么漂亮精致,但高贵典雅的气质远蓝雪,特别是高挑丰腴的身材,端庄得体的银色晚礼服,从湖边小径走过来,像一位仙子般美得让人窒息。
“学姐好!”杨子建心头砰砰狂跳,赶紧放下鱼竿,朝着楚女小跑过去行礼,然后跟在她的身边,显得非常依恋的样子。
楚女走到钓鱼台上,拉把椅子坐下,悠闲地晒着阳光,目光望着平静的湖面,涟漪微荡。
杨子建搬把小凳子坐在她的身侧,一言不,心中却充满了温暖和依靠,就好像被遗弃的孩子,忽然又找到了母亲一样。
蓝雪则有些恼火“第三者”插足,让现场气氛完全变了。特别她今天没穿什么漂亮衣服来,凭着这一身宽松的校服,风采立即落入下风,但仍微笑道:“汤姐姐好,下午两点,您在内部会议室的时候,好像借着接电话偷偷溜走了,我还以为您离开秋谷庄园了呢!”
楚女摇头道:“小雪,我可不是偷溜,而是真有事。这次座谈会太匆忙了一些,要组织一批歌舞节目,我受委托去请几位著名的音乐家。为了展现南剑市的文艺风采,我专门找了一批南剑市的原创乐曲,其中有你的《荷塘月色》,为此,我亲自去邀请徐京老师、伍芳师姐过来。”
蓝雪惊喜地叫道:“徐京老师也会过来?伍芳师姐今年五月份,还获得过全省青年歌唱大赛二等奖呢!”
楚女点点点,然后帮杨子建打抱不平道:“子建,你的事我听说了,知道你今天受了点委屈。省里的作家对你的作品不是太看重,认为你的家乡文化散文引用太多杨时、朱熹、四书五经、古典名著里的内容,你的散文诗有一些消极思想,不应该鼓励。而马秋远的作品,自然、天真、童趣,才应该扶持。不过,艺术无国界,晚会上,我会给省城的客人们准备一份惊喜,所以你今晚要留下来看一场好戏!”
杨子建有些为难道:“晚上杨君老师要亲自给我英语补习,我得回去,否则会让他干等。”
楚女撇嘴道:“杨老师看到你没来,自然就会回去了,老师手里有一大堆事呢——当然,明天会痛骂你一顿。”
杨子建苦笑了一下,杨老师倒不会骂人,但会不断用英语和你交流什么是“信用”、“承诺”之类的做人道理。
楚女伸手揉了揉杨子建的黑,有些感伤道:“你也是挺难的,一个高中生,不到十六岁,本来是享受青春快乐的年纪,却要忙上忙下,没日没夜地读书、写作,操心家乡旅游,苦心积虑为三万乡亲脱贫致富做文化宣传,为解决家庭贫困而奔波,子建啊,你其实比很多人都要坚强高尚……”
这样的安慰,太让人感动了,杨子建自我满足起来,眼睛湿润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代儒家没带来科技文明,但铸造了民族坚韧的灵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楚女话锋一转,又道:“昨天我的同窗好友安然来看我。才知道,你跟着蓝区长、许平凡去拜访易教授时,唱了一自创自编的歌曲。安然特别唱了一遍,哇,太棒了,这古风别俱一格,悠扬激昂,完全打破了我对红楼梦歌曲的印象。因此,我也请安然过来伴奏,由伍芳演唱,吓省里的作家们一跳。”
然后她促狭道:“这些大作家、大领导们,肯定会询问这两歌曲是谁创作的,然后我把你推出来,让他们明白,什么叫有眼无珠——也算是学姐帮你出一口气!”
哇,这不是赤果果的打脸吗?
楚女确实有点侠义思想,好打抱不平。
杨子建听了热血沸腾起来,但转念想了一下,有些犹豫道:“学姐,如果我在场,恐怕会弄巧成拙的!‘打脸情节’放在里可以大快人心,但放在现实中,会增加领导的坏印象,以后对我展反而更不利。所以我还是早早退出,这样,他们反而会多些愧疚,起码不会在用稿上为难我。”
蓝雪赞同杨子建道:“杨子建的话有道理。有一次,数学舒老师教案拿错了,把3班的课用在我们班上。我给他提醒了一下,舒老师向班上同学认错。但之后一个月,他再也没看我这个副班长一眼。老师也好、领导也罢,其实心眼非常小的。”
楚女噗嗤一笑,想了一下也觉得有道理,杨子建现在还没资格打脸,因此遗憾道:“那就算了,你们早点在秋谷吃饭,早点回学校。”
七点,夜幕轻垂。
杨子建洗完澡,一身舒服,坐在教室内补习英语,前有汪滟,后有张瑾,旁边坐着杨老师,只是老师不停地“doyond”,让他有些紧张。
晚自习第一节下课,杨老师这才满意地离开。
汪滟回头问杨子建道:“今天座谈会怎么样?”
杨子建将一份编辑通讯录递给她道:“编辑全部认识了一遍,除了晚报、电视报、税务报的编辑pss外,其他都算友好,最好的是日报、青年报和侨报——我在侨报又开了一个专栏。专栏作家其实等于小半个编辑了,推荐通讯稿件,只要质量过得去,这三家报纸都会采用。”
汪滟欣喜地拿过通讯录,完整地抄录了一遍道:“那林逸和钱丽的通讯,你准备放在哪里?”
杨子建想了一下道:“钱丽那篇放在日报上,毕竟她的舅舅为全镇做了贡献,份量大。林逸的放在青年报上吧,他爸爸只是尽了村支书的职责,最重要的是,青年报看的人并不多,这样模仿青峰村种水蜜桃的人也会少一些。”
汪滟连连点头道:“对对,要是成千上万的农民伯伯都去种水蜜桃,那就太可怕了。”
第139章 《荷塘》二曲惊四方()
秋谷庄园的“春湖”西岸灯火通明,歌声飘扬,琴音瑟瑟,全市七十多名作家、编辑,在湖畔的宾馆晚宴,离岸十米停泊固定着一艘大游船,市文联组织的小型歌舞晚会在游船甲板上举行。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清新淡雅的古风歌曲,优美婉转的旋律,空灵而略带伤感的歌声,立即将所有客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游船舞台上。甲板舞台上站着一位青年女子,穿着绿色的演出长裙,亭亭玉立,面容秀丽,双手舒展着,轻声吐唱,似乎完全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之中,晚风月光也变得温柔起来。
这便是南剑市青年歌唱家伍芳。
在她身后,著名钢琴演奏家徐京教授,在灯光下挥散自如地弹奏着钢琴,琴声如流水般在湖面上回荡,与晚风、月光、垂柳溶为一体。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四周静谧,包括贾桂、万冬等省市领导,所有人都沉浸着优美的歌声和琴声之中不可自拔,这是他们从没听过的歌曲,像新诗般清丽,像宋词般婉约,让人回味无穷。
不知不觉的,一曲唱罢。
周围静了一下,然后掌声像潮水般涌来,惊动四方。
贾主席对旁边众人称赞道:“这歌曲不错,婉约而不伤感,清雅而绵长,比大多数古风的歌曲要积极向上。”
众人也是高度评价。市文联市席万冬脸上增光,洋洋自得,谦逊不已。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小姐款款站在船前,道:“现在有请伍芳同志演唱我市原创歌曲《礼仪之邦》,南剑师专徐京同志钢琴伴奏、鹭岛大学安然同志长笛伴奏。”
徐京的钢琴声,从船上传来,清越有若古代琴弦。接着,安然吹奏出圆润悠扬的玉笛,激昂淡雅,轻盈飘忽,音符如白鹭般腾空起而。笛声简单的乐声蕴含着神奇的魅力,在湖边月色下,立即抓住了人们的心灵。
伍芳这时又换了一身唐朝仕女彩服,趋行进退,徐疾有法,有如淑女端庄,盈盈站到船边,对观众万福有礼道:“为欢迎省领导、作家莅临南剑采风,我献唱一曲《礼仪之邦》——
子曰:礼尚往来,
举案齐眉至鬓白,
吾老人幼皆亲爱,
扫径迎客蓬#门开。
看我泱泱礼仪大国,
君子有为德远播,
江山错落、人间星火,
吐纳着千年壮阔!”
伍芳第一节唱完,安然高举起长笛,独自吹响间奏旋律,那笛声如白鹤一般,在空中飞旋三圈,然后一飞中天,直入九霄云外,让所有听众听得激情亢奋,精神昂扬起来。
几位文联领导惊喜交集,特别是南剑市文联主席万冬,他居然也是头一次听到这南剑市艺术家原创的歌曲,不禁霍然起立,他直觉,这歌如果推荐到唱片公司,推广到全国,一定会流行起来,成为名曲,这也是他的政绩啊!
“子曰:礼尚往来,
举案齐眉至鬓白,
吾老人幼皆亲爱,
扫径迎客蓬#门开。
看我华夏礼仪之邦,
仁义满怀爱无疆,
山川叠嶂、万千气象,
孕一脉子孙炎黄……”
伍芳是专业的演员,她的古风表演强过杨子建不知多少倍,不仅在扬声歌唱,还做着万福、舞蹈、敬酒、长揖、拱手等各种动作,行云流水,毫不造作,显现了古代的汉文化礼仪。
在湖泊上,伍芳穿着绿色襦裙,丝带飘飘,轻歌曼舞,翩翩欲飞,尽显泱泱千年大国,礼仪之邦,华服之美、礼乐之盛!
唱了两遍,伍芳这才结束歌曲,退到船舱的后台。
贾桂和省作家副主席何韶春、南剑文联主席万冬、市作协主席李腾华起立鼓掌,全场听众和工作人员都听得心旷神怡,自内心的鼓掌叫好。
何韶春激动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今天就听了两回,南剑市果然藏龙卧虎啊,刚才两歌曲是哪些艺术家创作的?”
万冬看着节目单有些尴尬,因为组织这次晚会较为匆忙,节目单也是临时打印的,居然连词曲作者都忘了打上。说实话,他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两歌曲,要不是主持人介绍是南剑艺术家所创,而且他也从没在国内听过,否则他都不敢承认如此优秀的词曲出自他“服务”的艺术家里。
过了一会儿,伍芳换上普通长裙来到领导的小包厢里,微笑向众人解释道:“《荷塘月色》是杨子建作词,徐京谱曲;《礼仪之邦》也是由杨子建作词,安然、杨子建谱曲。”
万冬愕然,他当然知道,上个月新加入的作协会员中,有两个少年作家,一个叫杨子建,与马秋远同龄,但仍不禁问道:“杨子建?是哪个杨子建?”
伍芳道:“南剑一中,高一学生杨子建。”
众人一阵沉默,心思复杂,事实上,他们早注意到杨子建这位少年作家,只是由于贾桂喜马秋远而恶杨子建,大家也就没去关注他。
伍芳声音清脆悦耳,抿嘴笑道:“关于《荷塘月色》,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杨子建最初在言丛的副刊表诗歌,一中的语文老师都认为他抄袭。为了展现他的文学才华,杨子建在一中教研室二十位语文老师的监考下,由崔攸当场命题,创作出这《荷塘月色》,然后言丛从楚女手里抢去表了。我的老师徐京教授看了,觉得很有古风韵律,就为它谱上曲子。”
言丛听到这段往事,也非常得意,和万冬等省市领导补充了一些细节,特别是给杨子建开小专辑、写简评的事,他确实是杨子建的第一伯乐。
伍芳继续道:“至于《礼仪之邦》,就更有一些传奇的味道了……”
第140章 赠书表扬()
市文联主席万冬听了,眼睛一亮,问道:“怎么个传奇?”
伍芳将杨子建表家乡散文,许多市民到南塘镇旅游,镇政府开“闽学古镇”旅游区,魔都公司投资,台胞捐款,鹭岛大学教授做规划等事大概说了一遍。>
她着重介绍了一下易教授的文化研究工作,有些敬佩道:“杨子建虽然是一个高中生,但很有礼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