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见过无数,但凡是有偏方密方的,几乎都是捂紧了不放,这也是人之常情,人家可是靠这偏方密方来谋生的,是养家糊口的重要所在,又岂能轻易给人?
当然他也不会认为王况会悟着方子不放,一是王况并不靠行医谋生;二是王况财富虽不至于富甲天下,但也是衣食无忧,卖个方子也没多少钱,王况不差这点;三是以王况之前做的事情来看,这不是个私心重的人。有此…,孙思邈断定王况肯定愿意把方子给他,不然也不会放话出来引自己前来了。
王况放话引自己来建安,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帮忙的,是那所谓的绝症?不大可能,看他情形,可没半点担心的样子,路上也听说了,宣德郎这才束冠没几天呢。如此小小年纪,除非从娘胎里就开始为人处世,否则断不可能如此的安然若泰的。
王况却不想在产量上太过纠缠,昨晚和黄良刚商量好,暂时先不上报朝廷说产量翻番,一个是现在只有慎家一家做到,放在唐兴放在建州,那是人人都信,那么多人亲眼所见的事情,假不了去。但要是往朝廷一报,那就没多少人信服了,还不若等到明年全州丰收了后再报也不迟,就仿了番薯的例子就是。
另一个原因自然还是人口问题,建州先丰收,就能先吸引人口迁移过来,让其他州晚上个一两年,影响不大,前年是大涝没错,可去年天下大丰,今年也是风调雨顺的,不会有人能被饿死了,吃不饱的人当然是会有,但并不是人命关天。
只是王况这还没来得及和林明招呼一声,孙药王就来了,林明不知道王况和黄良的打算,加上为了给自家妹夫脸上增点光,就和盘托了出。
“治冷热病其实不难,关键是一味药,况不能分辨,不过么,这药对老神仙却不是难事。”王况岔开了话题,并在桌下暗暗踢了下林明,林明会意,当下自己闭口不提不说,又伸手握了自己面前的茶瓯,拇指在瓯沿上一抹。
本来还有官员要顺着林明的话题说下去的,但见了林明这个动作,就全都不说了,一个个的顾左而言右了起来,有说城东某家今年怕是要翻盖新房了,有说城南某家今年还是困难,赶明得空了,要去瞧瞧,是不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云云。
林明的这个动作,那就是常年和官员们配合下磨出的默契,一抹茶瓯酒盅饭碗之类的,那就是说:都打住,别往下说了。这是应付上官来查询的招,有些东西,是要瞒着上面的,当着上官的面,不能使眼色,不能言语通气,所以就发明了这个法子用以应对上官的突然袭击。各地各县都会有这么些个类似的暗号,不过地方不同,暗号也就不同罢了。
老药王常年和各地官员打不少交道,但毕竟不是官场中人,对林明的这个动作,根本就没注意,他只是有点奇怪,怎么,这么大的事,只提一句就带过去了?但王况的话却是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过去。
“这药说来平常,便是青蒿,随处可见,不过,关键是,能治冷热病的却是另一种青蒿,嗯,告诉况这个方子的大德说他管那叫臭蒿。”王况想了想,实在不知道臭蒿的名现在有没有,也解释不清自己这方子怎么得来,要怎么利用臭蒿,他是不知道的,这要万一老药王盘根究底的问下去,解释不清。
得,既然那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师傅,那就再借借他的名头吧。于是,又搬出了以前常挂在口中的“大德”来。
“至于要怎么用,如何用,况就不知道了,也没试过,但那大德说的话,况是深信不疑,他说能,那就一定是能的。”为免得老药王继续追问,王况直接把话堵死,该说的,我都说了,再问,我就不知道了,你自己琢磨去罢。
“既然宣德郎如此说,那某明日便动身往大江一带,如今还有不少冷热病人,某得赶早,早一日去,早救一人。”见王况如此说,老药王也就不在追问下去,无非就是药的配伍等等,大不了,自己先试就是。
真如悟能所说,这光头还真就是找老药王来的,第二天就跟了老药王走了。
因为不大放心,孙思邈是彻底的帮王况检查了一遍,怎么也是看不出王况有什么绝症的模样,因此他判断,要么是这病自己查不出,而且是并不影响寿命的;要么就是这病真如赢老头他们所说的,可能是水土不服引起,如今王况身在建安,没了犯病的源头,自然也就好了。
不过在临行前,老药王还是传了个类似五禽戏的培本固肾的法子给王况,让他有空就做做。
送走药王,建州尤其是建安诸官就开始忙起筹备今年的流水大席了,离十月初七日的建州大席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十月初十日,又是第一次的天下大比,可不能办砸了。
姜家早在夏天就捎了信来,说是今年会同几家金陵当地比较有名气的酒楼来参加比试,还有不少酒楼食肆的祖籍是建州一带的,听说故乡建州要办大比,自然是踊跃着也要赶来,因此,加上陆续捎信过来说想来参加大比的,仅江淮一带,就有好几十家了,再加上建州官员写信要约的那些个其他地方的什么同窗同年之类的,今年大比,已经明确表态要来的最起码有一百多外地酒楼食肆。
按王况估计,如果算上临时起意的和现在还犹豫不决的,至少会有三四百家会来,这个时候,要考验的就是建州的接待能力了,三四百家,那就是上千号人,同时拥挤在建安,最考验人的就是住的问题。
好在提前做了准备,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的人家开始翻盖房子,添置被褥等物,因为县上要求,所有准备临时接待的人家,都要到衙门报备,现在统计下来的床位已经有了一千多,加上客栈的容客量,接待一千三四百人不成问题。
而且,还有不少人家是处于观望状态的,真要到了客人突然增加,这些人家只要稍微加以改造,也能接待客人,这么算下来,就是来个两千人,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对于家庭旅馆,王况打算让建安民众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受,等到今年,有人赚钱了,那么接下来的第二次大比,自然加入到家庭旅馆的队伍就会自己壮大起来,没必要去引导,而且,有了竞争,大家都会想着方的提高自己的硬件软件。
孙嘉英是不参加今年十月初三日的州内大比的,但流水大席还是要参加。天气渐渐转凉,王况又想起了自己老妈做的鱼丸来,决定还是把鱼丸给做出来,这天气一冷,鱼丸往煮着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锅里一丢一煮,舀了起来,吃上一口,都能从嘴巴一直暖到脚上去。
鱼丸在后世很常见,价格不一,大小不一,但基本上可以说是人人喜欢,因为其口感Q而且弹,咬一口,丸中的汤汁滚烫,鲜美无比。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挑选鱼丸,有人是挑价高的,有人是挑漂亮的,有人是挑品牌的,有人是挑便宜的,可据王况所知,基本上,大多数人的挑选方法都是错的。
要吃鱼丸,就得了解鱼丸的原料,馅不必说,基本是猪肉,而且是要用上好的五花肉,当然也有用其他馅的,这个馅包在里面是看不到的,没法挑。
但是,鱼丸里,最重要的成分便是鱼肉,外面白的皮就是用鱼肉和淀粉所做。影响成本的,就是鱼肉的选择,好的鱼丸是用鳗鱼做的,也有用草鱼做的,用鲢鱼做的,用什么鱼肉也是购买者不知道的。
既然这些都不知道,那就只能尽量的挑真鱼丸,什么是真鱼丸?当然是指那些没加任何添加剂的了,真鱼丸色泽并不是雪白的,而是淡淡的灰白色,那些雪白的鱼丸里,大多是添加了增白剂的,处理过的。这和挑选黑芝麻黑米的道理是一样的,天然的东西,色泽并不会很漂亮,天然的黑芝麻和黑米,其色泽是深浅不一,有黑如浓墨有淡如水墨的,若你买的是颗颗色泽均匀,那么有极大的可能是染色了的。
在鱼丸的加工过程中,一般都会去掉鱼皮,但不可能完全去除干净,或多或少总会有点残留;而且鱼肉里面,也并不全是雪白的,有的鱼肉还残留些血在里面,这样一加工出来的鱼丸自然不可能洁白如雪,再加上,不管是任何的淀粉,加热后都是灰白色的(这个很好实验,大家在家里随便找一种淀粉,溶成水淀粉,加热后就是灰色或褐色的糊,绝不可能是无色透明的)。
而为了让鱼丸外表光滑,许多不良商贩还会添加其他的东西,以增加美感。
所以,选择鱼丸,千万不能挑漂亮的,而一般都要选颜色不是很漂亮,外表不是很光滑有些疙疙瘩瘩的,这才是最大可能的真鱼丸。
第二二二章鱼丸
第二二二章鱼丸
孙嘉英本来也在正在考虑着要在流水大席和大比上做什么才好,流水大席自己是不参加评比的,但还是要参加,这个不用考虑名次问题。
但是大比自己是肯定要参加的,大比中能不能拿到名次,关系到富来客栈各地的生意是否兴隆,关系到二郎这个自己一直没称为师父,却又是事实上的师父的名誉问题,所以由不得他不小心。
秋日,正是鱼最肥美的时节,一般地说,鱼在春初繁殖,**产了卵的鱼都要消瘦不少,加上有的鱼还会不吃不喝的在旁边守护着鱼卵,所以其实春天的鱼并不肥,要经过了一个春夏的进食补充,这才能肥美起来。
而基本上,整个夏天,建安有闲的人都被王况调动了起来不是去摘苦苣菜就是去摘红菇,下河抓鱼的人就陡然的少了不少,那些还在坚持抓鱼的,大半都是住在建溪边的,又感念着富来客栈这些年的照顾,寻思着若要是大家都不捕鱼去了,那富来客栈可就没鱼了,这可也太对不住小东家了,做人,不能忘本。因此,这才坚持着每天还给富来客栈送鱼来。
也正是这些坚持着送鱼的,让王况想起到了等过了大比,就把挖塘养鱼的法子教给他们,如果他们能学会,那么以后整个建安鱼获的供应就能稳定了下来。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回报吧。这时候的大唐天下,可没人养鱼,要吃鱼,河里江里多了去了,犯不着来养。不要说这时候,就是后世,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随便一条小溪流里,都能很随便的抓到鱼,王况的老爸,当初就是靠着这些溪流里的鱼给他和他哥哥补充的荤腥。
现在,王况既然准备把鱼丸做了出来,那么以后鱼的需求量肯定要飞速的增加好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去。鱼丸又不像是新鲜的鱼不易储存,做好的鱼丸,冬天能放一整个冬天不带坏的,就是在夏天,要是盛好了吊在井里,那也能放个十来天。如果有冰箱,那么冻起来,放一年两年都没问题。
现在一听说王况准备做新吃食,叫鱼丸的,孙嘉英在其他方面脑子不起寻常人好使,但在吃这一事上,那就是举一反三灵光的很,当下就问王况:“二郎,你说的这鱼丸是不是如同豆腐丸一般,豆腐丸是以豆腐为皮,内包馅;这鱼丸则一鱼肉为皮,内包馅的?”
王况以前倒没考虑过这么个问题,现在一听孙嘉英一提,也反应了过来,可不是么?都是差不多的原理,用料也是差不多,豆腐丸的主料是豆腐和淀粉,鱼丸的主料是鱼肉和淀粉,只不过做法不同罢了。于是他笑道:“嘉英心智不错哦,有这个想法,那么以后定能做出许多连况也未曾吃过的好东西来。”
王况称呼孙嘉英孙嘉翰兄弟都是直呼其名的,为的是不和自己兄弟三个的称呼搞魂了,客栈里其他人也大多随了王况的叫法,若要叫排行的,则会叫孙嘉英为孙二郎,孙嘉翰为孙大郎,有时候就连孙铭前叫孙嘉英也会直叫:“孙二郎。”
富来客栈现在每天的豚肉用量都达到了一头以上,有时侯甚至能到两头,主要还是卤味的消耗多。这也顺带着带动起了建安一带人家养豚的热情起来,以前一般人家养豚,不过一头两头的,过年了,留一头自己宰杀了吃,有多的才会卖了。现在基本上一养都是三头四头以上的养,有大户人家的,甚至是上十头的养着。
不光是养豚的多了,现在那个豚肉摊掌柜,也不摆摊了,而是盘了个铺子,除了按量给富来客栈及其他客栈供应外,零卖一天也能卖出两头,所以他现在是每天都是乐呵呵的。有人已经盘算着是不是以后也开始卖豚肉,现在建州人吃豚肉也多了,这都是王况的带动下的。
从后世带来的习惯使然,王况每每一想到要做什么新的荤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豚肉,所以他推出的菜式里,大多还是以豚身上的东西为主,加上这两年,来富来客栈学厨艺的人不少,这就间接的带动了豚肉的消费。
所以这两年里,家中有养豚的,大抵都能过个好年,过个安心快乐年,只不过以现在的消费水平,还不足支撑养殖业发端起来,这个就不是王况能做到的了,没有足够便利足够快速的交通物流体系,很多事只能想想而已,下手是绝对没那可能的。
把孙嘉英叫来,让他去取肥瘦各半(不喜油腻的可瘦肉多些)的上好五花肉来,说是五花肉,其实好的不止五花,能有几花和养殖有很大关系,王况就见到过四层瘦肉四层肥肉的五花肉,分层越多,就越是做馅料的上选,不管是包子也好,饺子也好,还是其他的馅,都是花越多越好吃。
将五花肉去皮剁碎剁烂,又拿了些洗净晾干表面水份的葱切了,按一斤肉二两到三两葱的份量拌进去,又将姜榨汁也淋了进去(不吃姜的可以榨汁进去,会吃的直接切成姜米拌进去就可以了。),加盐,加麻油,加酒,加富来里面最顶级的酱汁,拌匀了就可以放一边让馅料自己去醒着,馅料拌匀一定得醒,不醒的馅吃起来口感不好,而且会觉得味道不均匀。
王况做的是最简单的馅,以孙嘉英在烹饪上的悟性,他自己以后会发展出多种口味的馅来,或是加香菇,或是加马蹄(荜荠,闽北话叫“门g荠”)等东西,这个由得他自己去发展去拿捏。
(书友想自己做的,这里要注意,酱油一定要选最好的酿造酱油,想提鲜可以拌些浓鸡汤进去,等到馅醒十几二十分钟左右,再拌匀一次,放冰箱冷藏室里让汤汁冻上,或者不加鸡汤,省事的自然可以加味精,有条件的就加鸡粉,注意,是鸡粉,不是鸡精,灰雀自己是从来不用鸡精的,没有鸡粉,灰雀宁可加味精也不加鸡精,至于说葱和肉的比例,自己可以调整,喜欢葱的就多放,不喜欢的就少放,也可以用韭菜或芹菜等替代,但注意不要放蒜,也可以放点糖,反正馅随自己口味喜欢自己去调整)。
调好馅,接下来就是最主要的鱼肉糜,因为有很多分号,现在的富来客栈都会让每个分号的掌厨定期来建安本号呆上一两个月,一个是大家互相交流一下,二是可以把富来新推出的菜式学了去,要都让孙嘉英一个人天天到处跑,那也得累个半死。鱼丸就是打算在各分号以后都要推出的,因此孙嘉英这边和馅,那边就有人按了王况的吩咐,早就把新鲜草鱼剥皮剔骨了削成片。当学徒的自然就辛苦些,被叫了把鱼肉里的鱼刺一根根的取出来。
(有条件的书友选择鱼的时候,可以选择鳜鱼,即桂花鱼这样没什么刺的鱼,鱼头、鱼尾、脊骨及鱼腹内层连着肋骨的可留着炖汤用,若是选择草鱼之类有刺的也不要紧,可以不用取得那么干净,用绞肉机一绞成泥,剩下的鱼刺也就成泥了。选鱼的原则是,有条件的尽量选择肉质细腻少细刺的鱼,像非洲鲫鱼这样肉粗的就尽量不要去选,自然,像是中华鲫这样肉细但同时细刺也多的鱼也不是好选择。)
邝大现在也不怎么动手了,他也带了不少徒弟出来,现在见王况要做新东西,当然兴趣高涨的跑来来帮忙,等到学徒把鱼肉里的骨头挑了,他就上阵了,一手拿了一把刀,左右开弓的剁起了鱼肉,旁人只见得是一片刀光飞闪,声音急快,根本看不到刀,一直剁成了糊状邝大这才住手。
这就是没有绞肉机的困难,手动绞肉机原理并不难,不外是利用螺旋刀柱旋转时的推进给料把料从小孔中挤出罢了。但这在大唐就比较困难,需要手艺精巧的师傅才能做出来,王况打算过段时间,用木模做个模型出来,让人送到长安给蒲熙亮,让他帮着想办法找军器监的好工匠做出几台来。不然等到以后鱼丸大卖了,这边还要人工这么慢慢的剁,能做多少?
而且,如果绞肉机做好了,还能再把肉燕给推出来,豆腐丸是豆腐包肉,鱼丸是鱼包肉,而肉燕就是肉包肉了(有没人想歪了的?哈)。
还有就是搅拌机也要抓紧了做,这个只需要在建安就能做成,当然也是只能用人力搅拌,类似打蛋器一样,只要速度够快,省力就行,这比较好办,不过是个传动比的调整关系,做不了齿轮传动的,就做皮带传动就是。
鱼肉剁成了泥,接下来的就是打胚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的辛苦,在没有搅拌机的现在,只能是手工打,好在学徒不少,闲着围观的就好几个,一听说需要帮忙,都是跃跃欲试的。
只有一条鱼,取出剁成泥的鱼肉也才一斤多,王况就一分两半,放两个钵头里,让两个学徒一人拿了把筷子,按统一的同个方向像打蛋一样的搅打着。
鱼泥要一直搅打到成真正的糊状而且体积明显的膨胀起来才行,这是由于在搅打过程中,空气被不断的魂了进去的缘故,到打成的时候,体积能增加不少,而且密度变轻许多,这时候取一团肉泥,放到水上能轻易的浮起来,而不是沉到水里或是半浮半沉的样子,那就是基本成了。
另一边,也早有学徒按吩咐把友粉碾成了真正的粉状,鱼丸用什么淀粉并没有特别要求,按王况个人的喜好经验,口感最好的还是要属土豆淀粉或是欲米淀粉,番薯淀粉稍微差些(番薯淀粉做出的鱼丸弹性好些,带点韧性,欲米淀粉做出的弹性稍微差点,但脆性比较强)。
不过这也是王况这样嘴叼的人才吃得出这里面细微的差别,一般人是无所谓的,而这时候的大唐,在友粉出来之前,只有葛粉和藕粉两种,就是现在,也并没有其他的淀粉,所以王况就还选用了自己富来出的友粉。
鱼泥搅拌好了,就开始往里面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加淀粉,一边加一边还必须不停的搅动,这样口感更好,当然了,你要是先加再搅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口感可能会差些,还有可能会有淀粉被包成团散不开,这样要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