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龙志-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别过,各自前进。

    除了打仗,刘邦哥的运气实在太好了,他退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

    遇到了一个叫刚武侯的起义军,这一次刘邦看对方人少,立刻动了吞并的念

    头。经过几番礼貌交际之后,刘邦趁其不备发动突袭,就地斩杀了刚武侯,

    然后召集其部下约4000余人,向大家晓以大义,称自己是楚怀王指派的特

    别远程军,肩负诛灭暴秦的特殊使命,如果大家愿意跟随,将

    会待遇翻倍、要啥有啥!一顿忽悠,这4000人竟然全部加入了特别远程军,

    刘邦军队一下子快速壮大起来!!

    转了一圈,刘邦重整旗鼓,这时候,又碰巧遇到魏国大将皇欣、武蒲之等

    率领的魏军从此经过。刘邦主动派出使者与魏军联系,相约一起进攻昌邑,

    魏军人数较多,约有两万余人,两军加起来,总人数达到三万,双方合兵再次

    进攻昌邑!你猜怎样?刘邦打仗的水平实在太烂了,这回增加的两万正规

    军,还是没什么办法,硬是在昌邑城下血战三天,仍然未能动昌邑分毫!他

    娘的,魏军还有别的任务,最后只好向刘邦告辞,两军再次分道扬镳!刘帮

    这个郁闷啊,好在高祖他老人家一生征战无数,胜仗真是屈指可数,所以脸

    皮早就不重要了!这些年刘邦的成功,基本上不是靠打胜仗,而是靠外交手

    段起来的!!

    刘邦重拾信心,继续前进,这一回他决定放弃昌邑,绕道西进。能屈能

    伸,才是真英雄!大丈夫岂能在乎这一城一池的得失?!我去!!

    兵贵神速,刘邦果断放弃昌邑,西进高阳。

    到了高阳这个地方,有故事可以讲了!非常有趣的故事,也非常刘邦化

    的故事,再次被传为佳话。

    却说高阳有一位叫的公务员,职务是监门,具体这个监门是什么

    工作还真不容易考察。这个人呢,一直潜伏在大秦帝国政府系统

    之中,时时寻找出人头地之机会。这时,刘邦率领军队路过高阳,

    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自己在家里合计:“各路起义军将领路过高阳

    的,今天一拔、明天一群,人数众多;但是我仔细打听和观察这些人的作为,

    没有一个能成大器的。我听说楚怀王都说刘邦是大人物和长者,很有范儿!

    不如去刘邦这里找找感觉,看看能不能出人头地?!”

    于是,连夜越城而出,来刘邦的特别远程军求见。

    刘邦一听说有人来求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来路,正好感觉十分疲惫,于

    是就在营帐内室接见了,他自己盘腿坐在床上,叫两个美女给自己

    按摩足底,想趁机放松放松。这下把惹火了,他进得内帐,也不给

    刘邦行礼,愤然怒视刘邦,大声责问道:“还以为你真的是立志要诛灭暴秦,

    没想到却是这种贪图享乐之辈!大事尚未有任何进展,你带的兵一个胜仗

    都未打,竟然就这种态度来对待投奔你的有志之士!我对你太失望了!”

    刘邦一听,顿时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立马起身给道歉认错,

    并请上坐,谦虚地问他有何高见。这是有备而来,何况他

    本是大秦帝国系统内公务员,对周边各城池布防、军马、粮草等情况了若指掌。

    献计道:“这一路向西,雄关漫道,大多易守难攻,所以战线极

    长,您需要找到一个物资充足、容易防御的地方作为根据地。我把附近区域

    内城池都做了研究,只有陈留这个城池,粮草极为充沛,可以得到秦军的补

    给物质,供我们未来征战之用。”

    刘邦听罢,猛地一拍肩膀道:“兄弟啊,你真是上天赐给我的福

    星啊!欧啦,就这么干!这件事如果成了,必定重重赏你!”

    说完,刘邦连夜召集兵马,决定出其不意,夜袭陈留!

第一百一十三章 曲遇之战() 
陈留这个地方并不大,是秦军物资的重要中转站和屯集之地,但这绝对

    是内部机密,外面的人都不知道这些重要情报。由于刘邦军队来得太突然,

    陈留守军未来得及做抵抗,很快就在梦乡中被诛杀殆尽。刘邦这下捡了个

    大便宜,这些军粮和物资足够组建更大规模的军队,而西进咸阳之前,召集

    足够兵马是重中之重,刘邦不至于傻到真的指望自己八千乌合之众能一举

    攻克函谷关

    占领陈留之后,刘邦如约向中央汇报封为广野君,并封他的兄

    弟为大将,率领陈留本地兵马,一起进攻开封。开封当时也算是重

    镇,秦军守军硬扛,连续攻打三天,还是未能攻克,刘邦只得收兵,开始继续

    郁闷!!

    难道我真的就不能打一个漂亮的胜仗吗?难道我刘邦真的不适合指挥

    战争吗?好赖我也是信陵君的未记名弟子啊,怎么从先生那里领会到的兵

    法,完全派不上用场呢?神啊,救救我吧,让我打一个漂亮的胜仗吧!乱世

    之中,不能打胜仗,光靠混,肯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刘邦的祈祷再次感动

    了上苍,终于等到一次打翻身仗的机会。

    开封没有打下来,刘邦继续采取绕行战略,直接转进,这块骨头让它自

    生自灭吧。

    刘邦向西来到白马这个地方,遇到秦军大将杨熊,杨熊这个人虎

    背熊腰,虽然不太有名,但身高力猛,确实不容易对付。由于杨熊个性彪悍,

    面对刘邦的乌合之众,人家没有采取守势,而是主动出击,双方展开决战。

    第一场在白马,双方打了个平手;第二场在东侧,刘邦派出樊哙与杨

    熊对阵。

    千万别小看樊哙,这个屠狗的大个子,那身材比杨熊更虎背熊腰!樊哙

    是刘邦集团的重要人物,没有文化不可怕,关键是要有特长。樊哙自幼没有

    正规学过武功,家传的竟然与千年之后丐帮有异曲

    同工之妙!当时樊哙自己都没想到,这到了战场竟然有如此威

    力,在楚汉千万战将之中,只有樊哙的气势和武功得到过霸王项羽的表扬。

    这说明什么?有一种独特气质,这绝对不是吹的

    所以,杨熊和樊哙面对面较量,樊哙还真没怕过谁,从小在沛县打架,他

    都是只动拳头不动斧头,因为家传的斧头出手就要人命!这回樊哙动真格

    的,把家传神斧搬出来,上阵对着杨熊一阵乱砍,杨熊哪见过这种斧功?据

    樊哙自己介绍,他用斧头劈狗肉的时候,最快速度能三分钟劈出七十二斧;

    斧头的精妙程度到什么程度?能劈出每一块骨头与肉连筋之处,却不伤骨

    头分毫!!杨熊挺着一双破天青铜锤,这锤还没有落下来,樊哙的屠狗神斧

    早就连砍带削,将杨熊杀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樊哙的斧法,不只是招式精妙,更狠的是,樊哙也天生神力,只是樊哙没

    有尝试过自己究竟有多大力气,因为平时杀猪、屠狗什么的根本用不了多大

    力气。这一次杨熊是当了试验品,原本杨熊也算是开封一带数得上的高手,

    力气惊人;没想到,与樊哙这场交手,手中的破天青铜锤,几次差点被攀哙的

    巨斧震飞出去!

    双方你来我往,战到第十五个回合,攀哙手起斧落,直接将杨熊的青铜

    锤击飞,杨熊牵马转身就跑,于是秦军大败!刘邦大军终于取得西征以来第

    一个灿烂的胜利!杨熊逃于荥阳,被秦二世派出的使者就地正法,罪名是临

    阵脱逃!!

    刘邦赶紧进行胜利经验总结,有攀哙这样的将才,利在野外作战而不是

    攻城战。自己攻城之所以总是失败的原因,是缺少攻城器械,这样才被守军

    占了大便宜。未来的作战计划就要做大的调整,尽量想办法将守军引出来,

    然后让攀哙出马去收拾他们,而不再傻乎乎地派大军去攻打冰冷的城墙。

    一旦找到了窍门,刘邦就给自己打开了胜利之门!其实打仗并没有想

    象的困难!人生的战场也是如此,很多人按照固有的思路去做事情,总是不

    顺利,总是遭遇失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像刘邦这样善于总结,从不利因素

    中找到有利因素。或者在你手中,原本就有像攀哙这样的王牌,只是由于你

    的思路不正确,总是不能将这种有利因素更好发挥出来。

    规模虽然不大,却是高祖战争史上极重要的转折点,原因是

    从这一天开始,刘邦打仗的运气就好了很多,经常能打赢一些大仗。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邦的好运气() 
刘邦收拾了杨熊的部队,继续进攻,打这个地方,刘邦就用了诱

    敌出击的计策,结果敌人真的中计,被攀哙打了个歼灭战。攻占相当

    顺利,刘邦一时得意心态萌生,干了一件蠢事,这件蠢事把他的本质暴露出

    来。来看一下史书原文记载。

    史记祖本纪原文记载:“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

    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南攻颍阳,屠之!”

    各位,“屠之”是什么意思?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屠之”就是对颍阳这

    个地方搞大屠杀的意思。显而易见,前面刚刚有不少人表扬刘邦是“长者、

    大人、有礼仪!”,一转眼到颍阳就屠之!怎么样?屠杀降兵、屠杀百姓的事,

    刘邦也干过,只不过规模可能没有项羽干得大!但我们需要充分考虑———

    刘邦的事迹是经史官美化过的,汉代史官毕竟不敢把自己的开国皇帝丑

    化太严重!项羽就不同了,由于是高祖的竞争对手,什么污水、脏水、屎尿都

    可以倒、都可以扣,所以,我们认为,项羽的形象是被史官们严重丑化后的形

    象。而即使经过了严重丑化,项羽仍然有众多无法磨灭的光辉,这种光辉才

    更加珍贵!!

    当然,今天去看这段历史,已经没有必要从善恶、成败等角度来剖析,我

    们更多从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轨迹来寻找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刘邦在“战

    争中学习战争”的顽强精神无疑值得我们学习,人生更多时候,就是要在投

    资中学习投资,纸上谈兵绝对比不上真实的行动来得更有效率!

    史书没有详细记载的具体内容,这显然有各方面因素。不

    过,颍阳大战之后,刘邦的运气竟然开始大爆发了,这次大爆发竟然可以与

    项羽独力挑战秦国四十五万大军相媲美!刘邦的运气为什么会突然爆发

    呢?是因为呢?还是因为攀哙呢?或者是刘邦自己练成了什么绝

    世神功?都不是!!是因为刘邦在颍阳这个地方捡到了活宝,这个活宝价值

    连城,敌得了千万军马!这就是之首——张良!

    张良是什么情况?怎么就躲在颍阳这个地方让刘邦捡着了呢?

    这故事说来话长。要想真正理解刘邦运气好到什么程度,必需要解决

    几个核心问题。其一是张良是谁?其二是张良有什么本事?其三是张良为

    什么会选择刘邦?如果说萧何选择刘邦,这是有点撞大运的成分,原因是萧

    何纯粹是跟着感觉走,并没有特定目标或者一定要成就王侯霸业的雄心;那

    么,张良选择刘邦,却完全是理性分析之后的智慧选择,张良的选择,具有榜

    样作用,为以下天下归心、顺服刘邦起到重要示范!

    如果说韩信选择刘邦,这完全是命运逼迫的被动选择,原因是韩信不管

    跟着谁都没有可能在十八岁当大将军、统帅千军万马,只有刘邦给了他这种

    可能性!那么,张良选择刘邦,却完全是纵观全局之后的主动选择,当时天

    下,各路群雄行事风格、各种事迹,基本都已定型,张良对各路大军纷争天下

    的局面甚为反感,他率先走出复国主义的误区,认识到大统一才是民众安居

    乐业的根本出路;在此背景之下,张良认为只有刘邦可能完成这种历史

    使命!

    所以说,从的定位、功能以及对刘邦集团政策的影响来看,

    张良被公认为之首,就是这个原因。项羽天赋神勇、智慧出众,

    却未能走出复国主义的误区;张良同样是战国贵族后裔,他却看清了时代主

    流,果断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一心选择为天下大众谋福祉的

    之路。这个主导思想,为日后大汉王朝建国之根本思想;也成为未来两千多

    年,中华大地的建国主导思想。

    由于张良的重要性,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补述一下张良的成长、

    发展以及主要事迹,帮助大家一起来理解刘邦的运气究竟有多好!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博浪飞沙锥始皇() 
能和刘邦相遇纯属意外,原因是张良原本是纠集陈留子弟百余人,想前

    往投奔景驹,参与反秦复国大业。也是十五路反王之一,距离陈留相

    对较近,而近一段时间,张良始终在陈留一带活动,刘邦在的建议之

    下,连夜攻克陈留作为未来西进三秦的重要战略基地,这倒是引起了张良对

    刘邦的重视。

    张良连夜安排人员对刘邦起义以来的表现进行探听,什么斩白蛇、祭炎

    黄、攻略砀郡、与项羽结拜、分兵入秦等都探听清楚之后,顿时打消了去找景

    驹的计划,转而决定和刘邦仔细谈谈合作意向。史书上对张良为什么独看

    上刘邦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张良具备慧眼,看出刘邦是真命天子;有说是张

    良觉得刘邦仁义、军队管理严格、与诸侯大军都不相同,所以愿意投奔刘邦;

    还有则是张良与刘邦长谈之后,被刘邦的远大抱负所打动,决定全力以赴

    帮助刘邦成就霸业。这些说法都是后人的猜想,真实的情况则另有神秘原

    因。这里我们有必要给大家详细道来———这个原因更能反映出刘邦和张良

    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投资智慧。

    说这张良,原本是战国时韩国人,其祖上五代都曾任大韩相国之职,家

    世显赫。张良从小长得相当魁梧高大,却有妇人般的容貌,皮肤温柔细腻、

    眉目自含英气;他和项羽一样,在韩国地界,那是众星捧月般的偶像,是闺中

    少女的梦中郎君。如果没有秦灭六国的战争,张良可能顺利继承前辈的事

    业,承担起辅佐韩国国君的重任,然后娶妻生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惜,张

    良还是少年时,秦国派出大军,粗暴地攻占了韩国所有领土,将韩国并入秦

    国版图,张良的弟弟也在战争中牺牲,张良顾不得埋葬死去的弟弟,他把家

    里300多仆人都散去,然后将亲人们转移至安全地方,变卖掉家中所有财物,

    开始的计划。

    但是张良与项梁、项羽不同,张良是一个文官家族,自幼虽然也曾练过

    些拳脚武艺,这并不是他的特长。张良起初试图学习周公的礼法,来寻找复

    国之道;后来,他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东西并不实用,在乱世之中,必需还

    要以暴制暴,只有更强的武力才能遏制暴秦的无限扩张。

    秦国灭燕国前夕,太子丹派出刺客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荆轲慷慨悲歌

    “风啸啸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最终荆轲刺秦失败,壮烈牺牲!随

    后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自刺双眼,悲壮入秦,借机刺杀秦始皇,再度失败,

    壮烈牺牲!这些侠客的故事传遍中原大地,有志之士们纷纷以荆轲和高渐

    离为榜样,于是秦始皇不断加强戒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刺客,并对所有

    胆敢行刺秦始皇的人施以重刑,以震慑天下。

    张良就是在这个时期被荆轲、高渐离等的侠客行为所激励,认为男子汉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国破家亡,就应该孤注一掷,承担起拯救国家

    和人民的重任。于是他放弃学礼,决定走刺杀秦始皇的以暴制暴路线!可

    是,他知道以自己微弱的武功,根本不可能接近秦始皇。这时候,他打听到

    一个人,这个人对他一生影响非常重大。这就是远在东海之滨的“仓海君”,

    原名恒寿,此人原是韩国一员大将,韩国灭亡之后,恒寿将军保护韩国重臣

    杀出包围,投奔齐国,原本想从齐国借兵复国。没料到,才过了没多久,秦国

    派出王贲、蒙恬率领四十万大军再度袭灭齐国,齐王开城投降,从此齐国也

    成了大秦的版图。

    没有办法,只得东渡大海,在一座孤岛之上安营扎寨,继续招募

    各路流亡义士,为反抗暴秦积蓄力量,并自号为“仓海君”!张良听说恒寿,

    其麾下有一名大力士,天生神力、武艺惊人,这名大力士史书上未记载其名,

    只描述了他手中一柄大铁锥,重达一百二十余斤,可以掷出二十米之外,两

    军之中斩上将首级无数。于是张良重金购置礼物,拜访恒寿,并与其成为好

    朋友,“仓海君壮其志、命其麾下第一勇士追随张良,以成就其刺秦之计!”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刺客数子房() 
那时候张良并不成熟,还没有学习过黄石公兵法,只是一个满怀理想的

    愤青。不过,别的什么都可以不计较,秦始皇却是必须要刺杀的,这是张良

    刻骨铭心想做的事。但张良与燕国太子丹不一样,张良不是简单制定个计

    划,出钱、出力,让“大铁锥”自己去刺杀秦始皇;恰恰相反,张良不但亲临

    刺杀现场,他派人打听秦始皇每天的出游路线、护卫情况、生活习性以及武功

    特征等,他还对秦始皇可能出现的每条线路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说白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