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龙志-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自然就出来,当赵军大乱之际,河边韩信亲自带领的大军杀将过来,城里的汉军轻骑也杀将出来。这时,赵军的大将如果足够镇定,完全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你想对方才一万多人,自己有二十万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和一个比例的较量。但是,赵军更加混乱,赵将虽然斩杀了不少逃兵,却激起更多人逃走。于是溃败的赵军,就演变成被单边追杀,一旦部队溃败,这时神仙也挽回不了局势。陈余老兄被阵斩,代王歇也被活捉,余下的大将降的降、杀的杀,很快赵军被彻底摆平。

    这就是韩信,打完了井陉之战,高高兴兴带着部队吃早饭。

    一个字评价——牛!

    两个字评价——真牛!

    三个字评价——太牛了!

    四个字评价——真他妈牛!

    仗是打完了,但事还没完。韩信立即派人搜索李左车,他命令众军不得伤害李左车半根毫毛,务将李左车生擒带到军营中来。没多久,众将士不负所望,真的把李左车活着带到韩信大营。

    韩信远远见到恩师,倒头便拜!跪着移到李左车跟前,毕恭毕敬地亲自给李左车解开绳索,并且磕头谢罪。

    李左车冷哼一声道:“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你何罪之有?”

    韩信不敢抬头道:“师父,虽然是两军交战,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恩师。韩信的一身本领都是跟您学的,我取得了胜利,只是因为陈余不识英雄,未能采纳您的计划,否则我一定还是您的手下败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左车这时脸色稍微好转起来,扶起韩信道:“信儿,为师并不怪你击败了陈余,以他带兵的水平,不是被汉军灭,最终也会被楚军灭。我只是心痛,我辅佐一辈子的赵国,这次算是彻底完了,再也没有机会立国了!”

    韩信扶起老师在帐中坐下,然后亲自给老师倒茶水,安慰道:“师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有一点我必需要告诉您——如今天下大势非楚即汉,统一大局已经是人心所向。以前张良子房兄,跟您一样,都是一心想着复国;可是看看今天诸侯割据,天下大乱,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我之所以背楚归汉,就是厌倦项王嗜血好战的个性,我认为汉王是真正的长者,可以安抚百姓、结束战乱,让天下获得真正的太平!”

第三百五十章 韩信之谋() 
一席话竟然说得李左车老泪纵横,这个问题在李左车思想中斗争了很多年,但很多年都没有想明白。如今,他被韩信真的说醒了,确实,无论谁成了诸侯的霸主,当有新的强者诞生,当有新的势力崛起,天下还会大乱,战争还会继续,新的暴君还会出现,打来打去有什么意义呢?只有找到一个真正的仁义之君,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天下才能结束战争。看来自己不只是输在战场上,也输在了思想上

    李左车点点头,示意韩信在旁边坐下,然后沉重地说:“信儿,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赵国没了,但我又不能背弃一个将军的节操向汉王投降,我只能隐退江湖了。”

    韩信摆了摆手道:“老师啊,您这一身本领,如果就此隐退,真是太对不起天下百姓了。我可以理解您忠臣不事二主的做人原则,但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我是您的弟子,您就在我军中,继续教导我们行军打仗,做我的军师,时时提醒我、指点我!这样,您既没有向汉王投降,又没有违背您的原则,而且真正为天下百姓做了事情,不枉英雄一世和平生所学!”

    李左车听罢大喜,立即起身向韩信施礼道:“大将军在上,末将李左车参见大将军!愿在帐下,唯大将令是从!”

    韩信也立即起身,把李左车扶起,二人双掌紧握,相视而笑,师徒之怨全部勾销,只有最纯真的英雄豪情。

    不战而屈人之兵,收燕灭齐之战

    如果两次出奇兵,只是表现出韩信的兵法诡异,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更表现出韩信的战法神髓。这后面的战法,真正吃透了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却说李左车在韩信帐下作参谋,平定赵国已经有一段时间。此时,按照与汉王约定的计划,韩信自然应该继续进兵,前面有两个目标——燕国和齐国。

    这燕国虽然是小国,但燕国自分封天下之后,就由藏荼为王,国家安定,少与外界征战。韩信请来李左车,问计道:“我打算进攻燕国,先解决后顾之忧,再攻齐。师父您觉得如何?”

    李左车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兵者,凶器也;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前次,您攻打成安君陈馀,亲犯险境,陈馀本来有决战决胜的机会,可惜他没有听我的计策。这一次,我不赞成您再轻犯险境,以身涉险!首先,您的军队虽然陆续征服了魏国、赵国,但孤军深入,占领的地盘太多,根本没有足够兵力分散统治这广大的地方。其次,魏国、赵国的人只是表面上被迫臣服,大多数地方未必从内心臣服,您在征战过程中,只要一处失败,便会招来全局性背叛,统治会土崩瓦解。我相信这些都不是汉王愿意看到的。”

    韩信继续道:“那依先生之计,我们应该如何对付燕国呢?就放任它不去管吗?”

    李左车摇摇头,分析道:“差矣,将军的军队,虽然远征魏国、赵国,成为疲惫之师,不适合于继续盲目作战,但是将军的军队,通过安邑之战、井陉口之战,已经兵威如虎,天下震惊,诸侯各国都畏惧不已。所以,现在的您,是用兵威而非用兵力之时。燕国是小国,原本不好战,但如果您强迫它臣服,它就会变得城池坚固、顽强如盾、固若金汤!如果您只是以军威恐吓之,而派人出使燕国,晓之以天下大义,从燕国而言,归汉或者从楚,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选择,对他们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一定要为了楚国而与我们大战呢?”

    韩信大喜,拍手道:“师父果然是师父,一席话竟然弹指而定江山!如果陈馀懂得用师父您的智慧,我早就一败涂地了。”韩信这个自然是谦虚,不过,李左车对形势的分析确实非同寻常。

    于是,韩信召集众将,率大军屯集在燕赵边境,引起燕国举国紧张,草木皆兵。

    这时,韩信却派出使者,给燕王藏荼带去一封劝降书。按说发劝降书曾经是刘邦的专利,没想到韩信学得挺快,而且比刘邦更成功。

第三百五十一章 先生救我() 
韩信在书信上说:“燕王啊,我知道您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分封天下以来,您洁身自好,不轻易参加中原的任何战事。但是,楚汉相争,群雄并立,战争已经祸及天下百姓;而项王嗜血好杀,从不以百姓为子民,从不以诸侯之兵为自己的兵,甚至连义帝都谋害。所以汉王兴义兵、反强楚,而天下诸侯响应。希望您不只是爱好自己国家的和平,能顺应天下大势,为天下百姓的和平出一份力,和我们一起,完成以战止战、消灭暴楚的事业!”

    韩信并不以文采见长,这封信自然是出自李左车之手。不过,劝降书到了燕王那里,效果竟然出奇的好,燕王藏荼竟然立即回书,表示愿意臣服汉王,追随汉军完成以战止战、天下和平的事业。双方签定和约,燕王派出军队追随韩信,继续向东去攻打齐国。

    齐国位于渤海湾区域,富饶而人口众多,春秋战国以来都是强国,早期曾以兵法强于天下,后来由于太富饶,国民贪于安乐,渐渐走下坡路。

    齐国原本是楚汉战争开始时的导火索,前面我们写到张良发信给齐国三雄,挑唆他们联兵抗楚,结果齐国出现叛将田荣,杀了齐王,自己率兵抗楚。项羽故意布下声东击西的疑阵,率领大军攻齐,把整个后防线暴露给汉军,导致刘邦以为得计,率领五诸侯,五十六万军队十万火急攻陷彭城。接下来的事情都清楚了,刘邦惨败,各路诸侯再次死心踏地归降楚国;而齐国的田荣被原来的齐国三王所灭,大家又宣誓效忠于楚国,铁心追随项羽。

    问题来了,当韩信带着一万多人,沿黄河东进,先灭魏国、再平战国、再降燕国,兵锋直指齐国境内,齐国人怕了,韩信带着曹参、灌婴一路招兵买马,向齐国边境进发。齐国已经乱成一团,三个齐王没有一个硬骨头,大家在商量怎么办?是降还是打?还是去楚国求救兵?

    劝降一直是刘邦的专利,也是刘邦最喜欢干的事。刘邦虽然还在荥阳玩龟息大阵,不过对于东边的战事比谁都关注。他听说韩信大军已经抵进齐国,立刻叫来手下第一外交家郦食其,让他去劝降齐国。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既然燕国都投降了,齐国没有理由搞不定;刘邦对自己的感召力极为自信。事实比刘邦想象的更顺利,郦食其刚刚把劝降书拿到齐国,齐国人一看,立马宣誓投降。为什么呢?齐国的处境与燕国差不多,跟谁不是跟呢?反正军队都在我们自己手里,跟汉王还舒服点,至少表面上看汉王比项羽讲道理一些。郦食其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款待,三个齐王大摆宴席,日夜歌舞,让郦食其在齐国作客,以示感激。这个日夜歌舞,可把伟大的外交家郦食其给坑了!

    韩信不乐意啦!凭啥啊?要劝降,也应该是老子去劝降啊?凭什么叫一个不相干的郦食其千里迢迢来抢我的功劳?韩信非常不爽,于是召集众将及谋士讨论齐国形势。大家都说:既然汉王都已经招降了齐国,我们就是盟国了,没必要再打,更何况齐国兵强马壮,如果把齐国逼急了,他们再投靠楚国,搬来救兵,我们说不准吃不了兜着走。韩信没吭气,不过,心里还是很不爽,只是实在找不到出兵的理由,所以,还真打算放弃了。

    会后,一个叫蒯通的谋士来到韩信大帐,他来游说战神韩信进军齐国。

    应该说蒯通是一个非常牛的谋士,很有远见,也很有野心。

    蒯通对韩信说:“将军为什么不进军呢?”

    韩信道:“郦食其不是已经把齐国劝降了吗?大家都认为进军未必获胜,还会得罪汉王。”

    蒯通笑了笑,摇头道:“将军错了,请问,汉王通知您撤军了吗?”

    韩信道:“没有啊!汉王自然没有说过这种话!”

    蒯通大笑,继续引诱道:“这就是了!汉王有没有派人告诉你,他派郦食其去劝降齐军叫?有没有人叫你配合他呢?”

    韩信道:“也没有啊!这是汉王派的秘密使者吧!”

    蒯通顿了顿,卖个关子,坏笑道:“结果你应该懂的!不用我说了吧?”

    韩信很单纯,继续追问:“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请先生教我!”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与韩信并肩() 
蒯通看到韩信很诚恳,就板起脸,一本正经地道:“这就对了,郦食其一个小破玩意,凭着一张破嘴,自以为就可以搞定齐国七十余城!而大将军您,统帅兵马,沙场征战,好不容易才攻下赵国五十余城,难道将军的战功还比不上这个郦食其吗?汉王没有通知您,表明他并不信任您;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只是派郦食其帮我们打掩护,让齐国人放松警惕!”

    韩信恍然大悟,点头道:“太对了!完全可以这样理解!郦食其很可能只是汉王的一个诱兵之计,为我们麻痹齐国人的戒心!”

    蒯通继续引诱道:“更关键的一点是,齐国人的承诺向来不靠谱。他说一百遍投降,只要项羽的军队一到,他们又会投降项羽。所以,对付齐国人,与对付燕国人不同;燕国人离楚国远,只要降了就是真降,不会韩三暮四;而齐国不同,他们离楚国太近,他们一定会像战国时的郑国一样,不停反复背叛,完全没有做人的信义。所以,对付这个齐国,必须出兵把他打痛了、打服了,让他永远不敢背叛才行!”

    这一席话,坚定了韩信伐齐的决心。但实际上,史书上有很多个版本,有的记载不完全是这样,蒯通还说了两段更狠的话,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两段是重点。我把这两段话也引用到这里,供大家作个参考。

    蒯通说:“占领齐国之地,对大将军您来说于关重要。齐、鲁、燕、赵、魏,五国之地,您将拥有天下一半的土地、臣民和军队,您将获得可与汉王、楚王一争天下的力量。所以,进,攻占齐国,您就是天下最强的军队,可以南面称王,没有任何问题;退,您在汉军之中的地位将无人能及,汉王将更加尊重您!”

    蒯通又说:“大将军如此年轻,就能兼领齐、鲁、燕、赵、魏等五国之地,这是春秋战国以来前无古人的事业。如果能善加利用,大将军必将名垂青史,造神天下苍生,成为新一代帝国领袖。”老蒯话说得很委婉,但是意思大家都懂,说得韩信心里也热血沸腾的。

    不过,韩信这时还真没这想法,小伙子毕竟年轻,他原本的梦想就是打败项羽,成为一代战神,太远的事还真不是他的目标。不管怎样,齐国是死定了,是必须要打了,于公、于私、于国、于家,不打齐国,天理不容!

    打齐国并不难,问题是郦食其这回可就惨了,这哥们还在齐国大吃大喝、享受着神仙般的日子呢!

    韩信做了正确的判断,齐国人确实没有任何防备,他们的军队都分散在各地,只有历下和临淄两座城池驻守着大量的军队,而且都不在战备状态。韩信挥军一路疾进,基本上没有遇到抵抗,到历下这座城池的时候,齐军象征性地抵抗,很快就被攻破。然后韩信就挥军直击三齐最大的城池临淄,这时,齐国人才警觉起来,开始紧急训练军马、加固城防,不过已经晚了。三个齐王开会,非常愤怒,都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大家,其中齐王田广最为愤怒,他命人将郦食其抓起来,然后在宫殿里架上大铁锅和柴火,活生生的把郦食其放在铁锅里给煮了!

    当然,三个齐王有没有吃老郦的肉就没有历史记录了,煮活人这个刑罚便由此开创。咱们的老祖先还是很有才华的,项羽前不久发明了煮尸体,这回齐王们又发明了煮活人!战争让人们都变态了

    韩信派兵攻打临淄,其实齐王们已经来不及组织兵力反击。这时,大家不约而同想到向楚国求救,十万火急派出使者,但这需要时间。没有多久,临淄失陷,齐王们侥幸捡得性命,逃到高密。按说临淄这样的大城,原本不应该这么快就失陷,无奈韩信现在的攻城手段早就非当年可比,经过废丘之战,战神章邯一年的悉心教导,不管什么样的城池到韩信手中,基本上都不是城池。对于坚城攻防战,当时天下,基本上无人能与韩信并肩!

第三百五十三章 炼狱中的修行者() 
齐王们逃到高密,继续组织抵抗;而临淄失陷,基本上宣布齐国被消灭。有一个人比齐王们还着急,这个人会是谁呢?

    这就是项羽,项羽是真急了!齐、燕、赵、魏四国降汉,基本上意味着汉王已经拥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和臣民,这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前奏,只剩下楚地,再想顽抗就相当困难了!这个霸业原本应该是由自己来完成的,可是,现在与刘邦对峙在荥阳,分身乏术,郁闷啊!

    项羽和刘邦在荥阳究竟打得怎样呢?刘邦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牛,竟然能够与项羽正面抗衡了呢?天下已经三分之二归汉,西楚霸王还有什么办法力挽狂澜?超级军师范增又会出什么主意?

    楚汉争霸,项羽和刘邦谁才是真龙?!韩信又为什么犯了死罪?故事越来越精彩,欲知后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上回书说到刘邦与韩信采用双龙绕击战法,韩信带着小股部队,出阳晋、攻安邑、灭魏国、平赵国、降燕国、伏齐国,吞并天下近二分之一的土地。刘邦这边在荥阳前线,与项羽二十五万大军对峙,日子并不好过,虽然荥阳城池坚固,虽然龟息大阵坚不可摧!但是,刘邦毕竟对抗的是上下五千年来绝对罕见的盖世战神!刘邦率领五十六万大军,仍然被项羽三万骑兵杀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如今正面对峙,兵力优势已经没有,只有一个城池优势,刘邦如何能摆脱困境?如何能够堂堂正正的获得胜利?

    应该说,荥阳之战前,基本上都是项羽的专场表演,整个天下都看项羽如何兵贵神速?!如何快马加鞭?!如何霸气凌云?!如何笑傲天下?!但是,刘邦就是那个打死都不服的脾气,就是不愿意做项羽的小弟!可是,不愿意又能怎样呢?项羽用兵如神、武功盖世、神出鬼没、豪气干云!刘邦自从彭城之败后,每天都在思考:我已经进步很大了,我已经从一个流氓无产者,演变成一个诸侯,演变成统帅五十六万大军的统帅,可是我为什么还会失败呢?我究竟要如何做才能超越项羽?难道我注定无法成为一统天下的真命天子吗?可为什么传国玉玺又会鬼使神差地落在我手中呢?!谁来告诉我?谁来帮帮我?

    我是刘邦,是赤帝之子,是拯救天下苍生的英雄,我要让天下免于战乱,我要还中原一个真正的大统一帝国,我要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错了吗?

    可是,我为什么又总是失败呢?!我拥有汉中、巴蜀、关中等最富饶的土地,拥有千百年来最善战的关中将士,可是为什么我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呢?成功,就真的这么难吗?项羽,难道你真的不可战胜吗?神啊,救救我吧!

    每一个夜晚,刘邦都会把传国玉玺偷偷拿出来,在手中把玩,他看着这传国玉玺,仿佛就看到了秦始皇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自己面前,仿佛看到始皇帝在语重心长地对自己说话。始皇帝说:“小刘啊,你千万不要气馁,项羽得志只是暂时的,其实你身上有很多地方比他强。”

    “哦?我还有比项羽强的地方?我这个兄弟可是千百万人民心目中的偶像、英雄、帅哥;我只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我只有一身硬骨头,我其它的什么都比不上他啊!”

    始皇帝笑了笑说道:“在世界的那一边,我也在反省统治天下的过程,真正盖世的君王,需要的并不是武力、战法或者帅气,我当时就是由于太过残暴、****和偏听偏信,才给帝国埋下覆灭的祸害。项羽或者武功比我高,但是论兵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