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龙志-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羽在城楼下兴致盎然地听着,仿佛是天下最好的学生,竟然半句话也没有打断他,等到刘邦做总结陈词的时候,项羽突然弯弓搭箭,要射出一支审判之箭!只见项羽动作极快,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动作也是一气呵成,刘邦正在慷慨激昂地做手势,旁边的夏侯婴大喝一声:“汉王当心!”话音未落,项羽的审判之箭,已经直扑刘邦心脏而来,刘邦急急向右一闪,躲闪得很快,但项羽的箭更快。

    说时迟、那时快,刘邦“啊!”了一声,仰倒在地,原来那一箭正好射中胸口,我的小心肝啊,整个广武城的观众全都跳了起来,大家都很担心刘邦的死活。而城外的楚军全部都雀跃欢呼起来。刘邦,算个屁,就会打嘴上官司,这是战场,还是要用武力说话!

    过了足足三分钟,大家都在看刘邦是不是挂了,城上、城下,所有人都很好奇这个答案。刘邦究竟是死是活?

    突然,刘邦竟然又神奇地站了起来,而且刘邦神采依旧。

    他站起身子,把一支脚抬起来,对项羽说道:“项老弟,你这箭法也太他妈差劲了,竟然射中你哥哥的脚丫子!你去死吧!”说罢,还使劲把项羽的箭,扔了下去!

    这一下给项羽气得半死,正准备抽弓箭继续射,刘邦却转身走了。

    城上汉军一齐欢呼,大喊:“汉王万岁!汉王万岁!”

    项羽大怒,单枪匹马准备冲击城门,楼上汉军一齐乱箭齐射,项羽无奈,只好边拔打乱箭,边策马回到楚营。这一阵交锋颇具戏剧性。

    却说刘邦其实是真被射中胸口,由于夏侯婴呼叫得及时,刘邦避开了心脏位,所以侥幸没有小命报销。不过,这一次确实伤得不轻,为了稳定军心,刘邦在张良的劝说下,连夜慰问士兵,向士兵们招手致意。然后,军医简单治疗之后,刘邦就回成皋养伤去了。

    楚汉两军,就这样对峙着;楚军占有荥阳,汉军占有广武、成皋,楚军在等汉军粮尽,而汉军又在等楚军力竭。所不同的是,汉军在外围有韩信、彭越、英布等在不停活动,而楚军外围目前只有季布,季布率军活动在彭城四周,却始终找不到彭越的影子,不能决战,极度郁闷。

    “你是英雄,

    一座孤单空城用一生守候;

    谁来伴我?

    但求独孤一败不算最寂寞!

    你的面容——

    悄悄在我脑海刻下了心痛,

    越爱越浓,

    金戈铁马纵横谁人敢笑我?!”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战场对峙的两年,韩信可真没偷懒。除了刘邦悄悄渡过黄河,在修武附近夺了韩信部分兵权,韩信很听话地重新招集燕、魏之兵,继续进军齐国。然后,韩信又利用刘邦派第一外交官劝降齐国的时机,偷袭灭了齐国,把齐国三王全都赶到高密。这时齐国基本上已经被韩信掌控,十万火急的文书传到荥阳战场,项羽这回可真急了!

    战争截止目前,项羽还是带着半打仗半玩耍的性质,目标只锁定在刘邦身上,因为韩信本身的兵不多,大多数是占领区临时招募的部队,所以他并没有把韩信放在眼里。至于英布、彭越,这些人他都非常了解,只要消灭了刘邦,这些小鸟根本随便就掐死!可是,韩信灭了齐国,统帅齐、魏、燕、赵等四国之兵,从东面突进,这就是足以颠覆王朝的力量;如果韩信率兵抄项羽后路,彭城铁定不保!

    项羽急了,刘邦很开心。

第三百八十二章 双龙绕击() 
刘邦和韩信算计了很久——

    的战略大计,眼看就要成形了。一旦对项羽完成四面合围,基本上打他或者不打他,项羽都铁定玩完了!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战略合围,项羽看出了危机所在;他必须要破这个危机,否则只有束手就擒了!

    怎么办?救齐国还是不救齐国?派谁去救?

    项羽收到急报,召开了军事会议,这次会议,项羽不再胸有成竹,他一反常态,呆呆地看着众将,目光不停在众将脸上游移。他的眼光看得众将心理直虚,因为大家都不知道项羽在想什么。钟离昧、项它、项庄、龙且、项伯项羽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越来越少,而项羽真正能信得过的将领更是越来越少。

    怎么办呢?去救齐,还是不去救齐?谁能胜任这个任务?

    不能再轻视这个韩信了,这个小小持戟郎中,竟然几乎兵不血刃收伏齐、魏、燕、赵等四国,而且部队越打越多,真是太出乎意料了!派个普通将领去,基本上是白给,可是谁又能完全独挡一面呢?

    最后,项羽把目光落在龙且脸上。龙且“啪”地来了个立正,表情非常严肃。

    项羽喝了口茶,大声道:“龙且将军!”

    龙且大声回应道:“末将在!”

    项羽还是不放心,问道:“谈谈你对韩信的看法。”

    龙且平时打仗智勇双全,单独领兵出去能够完美执行项羽的军令,是一个纪律性、灵活性、独立性都非常强的将军。龙且比较能领会项羽的想法,回答道:“韩信,原来是咱们这里的执戟郎中,非常喜欢学习兵法,别人出去喝酒放松的时候,他都一个人躲在营帐里学习。最近听说他在魏国、赵国打了几个漂亮仗,特别善于用诡计。”

    项羽点了点头,进一步问道:“你们应该都很熟悉,能不能谈一下这个人的弱点?!你只有知道了他的弱点,才能在战场上打败他。”

    龙且仔细回忆了一下,然后笑了,说道:“回项王,韩信这个家伙,武功一般,从小就是个胆小鬼,据说有个屠夫挡住他的路欺侮他,要他从胯下爬过去,否则就揍他。结果你猜怎样?”

    项羽也被龙且逗笑了,便追问:“怎样?”

    龙且继续描述道:“这小子连屁都没敢放一个,直接跪在地上,真从那个屠夫胯下爬了过去!真是丢人呀。不过,这样一个人,竟然能当上汉王的大将军,足见汉王手下也没什么英雄人物啊!”

    项羽点了点头,脸色恢复了冷酷,平静地道:“龙且,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轻敌。你可以在战略上轻视对手,但是在战术上必需重视对手,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招来致命的失败。听明白没有?!”

    龙且“啪”地继续立正道:“末将遵令,末将的分析完了!”

    项羽双目不再游移,他正视前方,冷静地思索了约一支香功夫,然后下定决心,断然道:“众将听令,我命龙且将领率领二十万步兵,火支援齐国,齐国境内还有约十万部队。你们务必将韩信截杀在齐境,不能让他跑了。还有,这个韩信极善于诱敌之计,龙且将军你千万不可轻敌,要注意多派斥候侦察敌情。”

    龙且大声回应:“末将谨遵项王令!”

    会议结束,龙且带着令箭,整顿军马,火启程。项羽最后决定派出龙且的原因,是龙且单独执行几次任务都表现还不错,尤其是龙且战英布那一场,打得很漂亮,英布原本是项羽帐下第一将才,却最终完败给龙且,这令项羽对龙且刮目相看。

第三百八十三章 二十万大军伐齐国() 
龙且效率相当高,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齐国,韩信还没有能完全占领齐国,只是临淄已经落入汉军之手。龙且与齐国三王取得联系,齐国十万大军迅速与楚军合兵一处,齐楚联军铺天盖地杀奔临淄,而此时韩信手上大约有十万左右的临时部队。二千多年以后很流行临时工这个说法,但韩信手下怎么就出了“临时部队”这个词呢?原因是,这些部队根本不是韩信的兵,韩信的兵都被刘邦调走到荥阳战场了;韩信的兵是从燕国、魏国借来的“临时兵”。

    说白一点,这些士兵能够在韩信手下干活,没当逃兵就不错了,韩信是灭人之国的敌将,凭啥要给他卖命?!你别说,韩信真是有这个本事,魏国、燕国的士兵,不但愿意给韩信卖命,而且打得很凶猛,依旧如汉军一样,全是以一挡十的本领。

    韩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是独家秘方,千百年来没人知道。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韩信有多厉害:

    章邯最多时率领四十五万大军,结果被项羽三万八千人切得七零八落,尸骨无存!

    项羽最多时率领五十万诸侯大军,结果没有一个真心服从的,打到底还是三万基本部队!

    刘邦最多时率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结果又被项羽三万骑兵切得七零八落,差点全歼!

    只有韩信,带领一万余人东征,灭魏、赵、燕、齐,兵越打越多,还被刘邦借走约十万人,打完人家又变出来十万人,而且个个都以一挡十!

    再来看看大将龙且,此时齐楚联军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的结果不难预测,只是结果会悲惨到什么程度,很少有人能预测到!

    齐楚联军开到潍水,齐**队得到楚国支援,信心十足,大家都憋足了劲准备报仇雪恨。两军对齐,龙且将军召开军事会议,想听听大家对战争的看法。有位谋士进言道:“将军,这韩信千里奔袭,虽然获得几场胜利,但在齐境之内,他们的物资供应存在困难。再者民心在齐,只要齐王四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百姓协助齐军夺回城池,汉军必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样,我们只需要坚壁清野,给汉军施加精神压力,敌人很快就会锐气尽失,被我们击败了。”

    这个建议理论上不错,但不合我们龙大将军的胃口。

    龙且的想法是:我们楚军是来救齐国的,必然要在正面战场击败汉军,这样才能给汉军施加巨大精神压力。同时,消灭汉军主力,顺道反向收复齐、燕、赵、魏,这样能够对刘邦形成反包抄,能真正帮到项王。所以,齐国——潍水——临淄就是最好的决胜之所,是击败汉军主力,完成对刘邦反包抄的战略重心。

    这个想法也没有错,但关键要看对手是谁。人最怕的不是没有想法,最怕的是想法不切合实际。龙且的想法显然在此时就不切合实际。

    两军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很开心。为什么开心呢?他听说项羽没有亲自来,而是派大将龙且带来了二十万大军,他倒不是轻视龙且,而是他太了解龙且了。在他看来,这简直是项王给他送的一份厚礼,这份厚礼不能不收啊!

    韩信没有急于应战,恰恰相反,他给军队布置好防御措施之后,自己开始骑着马去游山玩水,几个护卫看将军心情不错,只是远远跟着,没人敢跟他说话。转了两天,韩信回来了,

    突然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他派出三千士兵,悄悄带着两万条沙袋,连夜开到潍水上游狭窄处,然后把整个潍水河道给堵起来。嘿嘿,经过这个工程,潍水河道似乎变得宽阔了很多,水也变浅了,仿佛很容易就能渡过似的。

    做好了准备,怎么引诱龙且出击呢?

    韩信又秘密叫来曹参,安排曹参率领一万精兵凌晨偷渡潍水,去袭击楚军大营。又派大将灌婴率军驻守营地,只等联军渡河一半的时候,全力冲刺,斩杀齐楚联军。

    曹参很坏,渡过潍水杀奔楚营的时候,锣鼓齐鸣,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当齐楚联军醒过神来,曹参已经杀入楚军大营之中。龙且迅速集结部队,试图全军围歼来犯之敌,可是曹参又非常狡猾,他们早就预选好了逃跑路线,当齐楚联军刚刚集结完毕,汉军却开始撤退,撤到河边的时候,连船都没有用,直接跳到水里,连爬带游,就逃向对岸。

第三百八十四章 晋升之路() 
龙且一看,这河水并不深啊,竟然汉军都能直接跑回对岸去,于是下令全军追击,务必全歼来犯之敌,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是常规战场,这样安排,龙且并不算错,因为偷袭部队来不及做更全面的防御工作,反偷袭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韩信精心布置,就是要等龙且来反偷袭,因为他太了解龙且的个性。龙大将军跟项羽一样,喜欢快速解决问题,喜欢不给对手喘息时间,喜欢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就在齐楚联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突然潍水上游的河水暴涨,汉军士兵们一齐推翻填进河道的沙袋,积蓄已久的潍水如奔腾巨龙直扑齐楚联军。可惜,还有大量尚在河道中的士兵,直接就被洪水冲到数十里之外。此时,骑将灌婴,突然率领三万骑兵如电光火石般杀出,赵国、燕国之地原本盛产骑射高手,加灌婴在彭城之战后专门负责训练骑兵,所以,灌婴的铁骑此时战斗力已经相当强悍!

    几乎是彭城之战的重演——骑兵在河边追杀步兵,齐楚联军渡河的部队,很快遭遇最残酷的单边追杀。很快,灌婴铁骑如风卷残云般,消灭了已经渡河的一半,并且运用箭阵将龙且逼到河边,龙且奋起紫天神戟,东挡西杀,可惜,他身边的骑兵只有百余骑,根本架不住汉军的骑兵阵冲击。

    两个回合之后,龙且只剩下孤家寡人,龙且大声向韩信叫阵:“胆小鬼,有种出来跟老子单挑!”但韩信没答理他,灌婴也没理他,曹参也没理他,只有汉军疯狂的箭阵,上千支箭一齐怒射龙且,可怜的龙大将军,英雄盖世,就这样被乱箭穿身而死。

    河对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看主帅战死,一哄而散。汉军渡河追击,一战几乎全歼齐楚联军,只有零星逃回去的士卒,很多年后提起这场血战还惊心动魄。

    潍水之战在历史上并不是很有名,但是在整个楚汉战争中,却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之战。如果之前,项羽还占有优势,楚军还能压制汉军。此战之后,项羽就全面转向劣势,无论是从地盘、人数、战斗力还是士气,楚军全面受到沉重打击。霸王项羽逐渐被逼至绝路,他还能东山再起吗?他还能打出灿烂之战吗?韩信,神出鬼没的新一代战神,你能和霸王项羽正面对决吗?究竟是项羽厉害还是韩信厉害?谁才是真正的帝国战神?大戏只是刚刚开始,秦末汉初最著名的一场旷世决战,至此,只是完成铺垫工作。

    截止目前,七十余场大战,整个秦末乱世已经牺牲了近三百万战士,还有两百多万多无辜老百姓!而这五百多万的牺牲者,只是为铺垫这场乱世终结之战,项羽、刘邦和韩信,终其一生最灿烂的一战!

    来吧,韩信,人生最大的挑战在等你,从来没有人能战胜的项羽在等你!

    来吧,项羽,人生最大的辉煌在等你,从来没有人能够如此辉煌的战败!

    来吧,刘邦,人生最大的成就在等你,从来没有人能够完成如此罕见的千古帝王伟业!

    来吧,所有的观众,我们需要向这个伟大的时代致敬,虽然他已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但人类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更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带着使命顽强前行的英雄们!

    荥阳之战持续时间长达三年,其间反反复复经历多个回合,双方交手较为激烈,但都没有造成大规模杀伤。反而是韩信带领一万多奇兵,沿途不断有经典杰作。所以,整个荥阳对峙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刘邦修炼帝王之道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韩信由一个普通将领晋级为战神的核心过程。

第八百四十五章 善守者,守于九地之下() 
刘邦在这个过程中的修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修炼一,防守能力。任何时候,防守能力都是帝国的基础,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每一项除了进攻都需要优秀的防守。在此之前,刘邦其实是并不善于防守的,他总是高歌猛进,连忽悠、带拐骗,却总能攻克目标城池;但在此之后,刘邦真正的晋级为马上皇帝之列,算是能带兵打仗的鹰派皇帝。但是,刘邦进攻方面的特长始终一般,防守方面的特长经过韩信的提点、项羽的打磨,刘邦防御能力绝对超一流。

    善于从各个方面,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这是构建伟大事业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创业难、守成更难”,创业就偏向于进攻,而守成则偏向于防守。所以,防守城池的道理,如果展开来看,其余任何事情的守成都能够做得尽善尽美。

    “善守者,守于九地之下!”这不仅仅是兵法,更是一种做事态度。荥阳之战的龟息**,虽然两次被攻破,但最终还是被刘邦收复回来,并且与项羽长期对峙,坚持到大合围形成的关键时刻。刘邦,就是一个真正的善守者。

    怎样才能善守呢?时时检查自己的状况,做事严谨,不要给对手留下任何攻击你的机会。出现突发事情,要善于应变处置,最后又把事情调整到对自己有利的状态。在防守过程中,修炼对形势、对环境、对对手的正确认识,进而采取最有利的防御措施,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生存的王道。

    修炼二,战略忍耐力。任何战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战略需要执行三年、五年甚至二十年,帝国战略甚至需要持之以恒地行动上百年。项羽和刘邦对比,很显然项羽虽然聪明、能抓住要害,却缺少战略忍耐力,总想赚快钱,总想投机,总想一锤子搞定所有事情。短线的爆发力,和战略的持续性,永远都是各有得失。短线看起来很辉煌、很灿烂、很震撼、很冲激人的视觉;但是真正的大师,永恒的成就,必须要有战略忍耐力。巴菲特的成就,就是建立在超凡战略忍耐力的基础上。所以,在成功学上看,战略忍耐力,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从投资学上看,要想抓住大项目,除了眼光、冷静、判断之外,超凡的战略忍耐力,才是最终获得胜利的保障。楚汉战争最后时刻,项羽和刘邦基本上纯粹成了两个人意志和智慧的较量,尤其是旗鼓相当情况下,就看谁的耐力强,谁的心理素质更高。显然,项羽最后时刻心理已经崩溃,无法再承受更巨大的损失和牺牲;但刘邦能,刘邦还能继续消耗下去,因为刘邦一直是咬着牙硬撑过来的,最后时刻反而越来越轻松。

    修炼三,快速觉悟力。整个秦末农民赵义的诸侯部队中,刘邦可以说是失败次数最多的,他不停失败、不停地受挫折、不停被人背叛,可是刘邦每一次遭遇打击,他总能获得神似的觉悟。这就是他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陈胜、吴广一战而亡,身死国灭;后面的魏、赵、齐等基本上都是一战而亡,灰飞烟灭。甚至包括项羽,项羽一生七十余战,未尝一败,最后垓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