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政治家-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掷锇。 鄙袒搿

    这个世界上谁跟钱有仇啊,只要合法合理的赚钱,那也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裴小姐,我打算跟裴家合作,你看如何?我身为闻1喜县男,那我应该有资格和裴家合作吧?我也不要多,我们七三开,裴家七成,我也就是哟啊三成得了。并且我可以帮助你们进行相应的技术规划,主动做企划案,你看如何?”商华问道。

    裴家在这个时代的势力很大的,商华自然要让裴家拿大头,自己拿三成得了。当然,虽然看起来商华是吃亏了,可是却成功的可以交好裴家。一旦交好了这些大家族,那将来形成了大家共同利益,那不就是可以一起赚钱了吗?大家一起赚钱,然后一起发财,大家有了共同的利益,那不就是必然要支持商华了。趁早交好各种有庞大实力的家族和权贵,将来对于自己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

    作为进入了官场,那如果不懂得“同流合污”,那如何能够发展起来。赶紧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绑在一起结成所谓的利益集团,一起赚钱发财,那将来才是重要的。对于自己的发展也是有着巨大帮助。

    裴小姐还是不敢马上答应,说:“这个事情我要请示家父,我不敢擅自答应。这种事情我一个女孩子,做不了主啊!”

    商华也都一阵尴尬,合着自己说了半天,那也是自作多情啊!人家一个女孩子根本不能做主,不过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古代的女性地位低,不像是后世基本上平等了,甚至还有一些矫枉过正。所以商华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因为他在后世跟女人谈生意谈业务的时候也都是不在少数,下意识的以为对方能做主了。结果到了古代,女人无法做主,这才让他表错情了。

    裴小姐看到了商华尴尬失望,赶紧说:“你放心,我回去之后会跟家父说的,我想只要能赚钱,那家父还是会做的。虽然看起来士族不经商,可是那也至少表面的。只要能赚钱,谁不做啊!我们士族虽然重视土地,可是却不介意有一些额外的财富。土地虽然是根基,可是我们也都不介意去赚取一些财富。”

    商华当然知道古代的这些士族其实很坑的,他们一方面以土地为根基,至于另一方也都会让人支持商业,暗中赚取额外的财富。这种官商之间的勾结什么的真的不用太多,哪怕后世也多是无法彻底避免。只要对方动心了也就行了,抢占市场,事先布局,这些地下黑色的黄金,那真的是能赚大钱的。至少在未来上千年,煤炭都不会失去市场,相反会越来越庞大。一旦国家开始有了工业,那煤炭这个“工业粮食”简直是稀缺货了。

第39章 推荐朋友() 
商华自从离开了崔家之后,立刻在河1北地区看了看,开始游玩了一下。13不过三个月之后,他还是要回到石头城,准备复命啊!这次虽然是武士彟给他借机放假度蜜月,可是也不能够太过放肆,所以三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这几个月,你和若彤小心了一些吧?没有弄出什么于理不合俄事情吧?”武士彟问道。

    商华赶紧说:“岳父,这三个月你放心,我一直有准备,不会弄出什么于理不合的事情。”

    商华知道武士彟是在担心什么,其实武士彟实在担心自己和苏若彤万一“搞出人命”了,那这样传出去太难听了。尤其是商华所谓父母刚去世不到十个月,本来结婚已经是非常尴尬了。如果在守孝期内本来是原则上是不能结婚的,不过商华的商家还有武士彟有意无意的装作不知道,反正商家商华成为武士彟的女婿,得到扶持。至于武士彟也希望尽快生米煮成熟饭,把商华变成女婿,避免夜长梦多,所以双发都有意无意的无视了这个守孝的规矩。

    不过,成婚是一回事,可是别“搞出人命”,那这样也就不好了,万一传出去太过分,也太难听了。至于商华目前也都无所谓,反正自己老婆苏若彤才十六七岁,这个年龄确实不太合适生育。反正商华也都会算生理期,懂得利用生理期避孕,所以不是个事儿。

    “好的,这段时间你建议的修路已经快好了。已经准备有一段路要通行,我们准备可以通行了。这个可是你的建议的成就,你可以去看看吧!”武士彟说。

    商华立刻答应了,这个道路虽然无法和后世的公路相比,可是却也是自己的业绩。这个修路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按照目前的车辆条件,将来也许几十年之内不用大修。甚至一旦带动了古代朝廷修路的热情,那对于将来国家的基础建设有着巨大的帮助。甚至商华提出了很多的国家基础建设地方方法,包括民间资本里啊参与修路,出让管理权和经营权的方式换取民间资金去投入修路。这样其实也是一种方法,有效的利用民间资金。虽然朝廷无法直接获得收益,可是通过各种商业税收,迟早也会流入不少的。甚至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的促进,远不只是那些看得见的资金能够衡量的,更多的是各种周边的配套效益,更是无法直接用价值估量。

    商华接着小心的说:“岳父,你看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高季辅,是高家的人。你看是否能够让他来到我们扬州大都督府担任田曹参军,我们扬州大都督府不是缺少一个田曹参军,我看他非常适合。何况他是高家的人,你可以考虑是否交好一下高家。他的能力也是不错的,我想完全可以有资格胜任这个田曹参军。”

    商华推荐高季辅来这里任职,显然是希望武士彟主动调动过来。不过这么远距离的官员调动,明显需啊哟武士彟出面保举才可以。不过如果让这个高季辅过来任职,等于是直接获得升迁了。这个田曹参军是从七品的官职,地位也都不低的。比起原先八品是提升了一个品级,至于商华目前还没有资格获得升迁,毕竟他刚刚进入官场不到一年,是不容易那么容易升迁了。何况这个年龄资历也是一个问题,他的年龄资历不够,很难快速获得升迁的。何况上次那个以工代赈的建议,朝廷已经给了他一个爵位作为赏赐,那没有理由在官职上升迁了。

    “高家?让他来负责田曹?”武士彟问道。

    商华点头说:“没错,这个高季辅能力不错,并且是高家的人。我们扬州大都督府接下来要进行耕种土地,以他的能力应该很容易组织耕种。”

    商华推荐高季辅担任这个田曹参军,地位大概等同于后世省份的农业厅厅长。当然这个田曹参军的实权和地位都无法和后世的农业厅相比,只是一个县令级别的官员。不过这个扬州大都督府管辖的面积出奇的大,几乎是半个中国了。如果不是人口比较少,那足以有资格造反了。当然,半个中国的面积,那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封疆大吏。也就是说这个田曹参军,几乎是管辖了半个中国的农业,可想而知权力不小。

    当然,对于古代来说这个部门官员明显权力不大,因为古代的行业分工太少,这些“条条”性质的官员明显权力远不如那些负责地方的“块块”大。不过这个却是一个很好的起步,这个地方的参军往往是很多新加入官场的人的起步官职,做好了可以得到上司推荐到长安任职,升迁一下之后外放出来那可是最少州刺史的职位啊!如果能留在长安这个首都逐步升迁,那更是前途无量的。商华也都希望和高季辅搞好关系,更进一步的和高家搞好关系,将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前途。

    别说什么商华应该淡泊名利,可是他既然做了武士彟的女婿,那也就不是什么淡泊名利就能淡薄的了。商华明显感觉出来武士彟明显是要“栽培”他,甚至商华已经隐约有所感觉,也许武士彟是打算让商华当他的“接班人”。当然,这个接班人并非是爵位上的接班人,而是政治和事业上的接班人,爵位财富什么的还是留给儿子的,可是政治派系和事业上的接班人就不一定是儿子,甚至都未必是有血缘的人。事业接班人不同于继承人,继承人绝大部分是血亲,可是事业接班人正好相反,绝大部分都未必是亲戚,而是政治理念相近的派系属下。

    商华做了武士彟的女婿,他感觉到了武士彟也许是想要栽培自己,那也就不是商华想要淡泊名利就能撤退的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给吏部送去公文,让他们把高季辅调来吧!”武士彟说。

    “岳父,我还有一个随从,名叫马周。他的才华不错,不如先安排进入我们大都督府担任市丞,你看如何?”商华再次推荐马周了。

第40章 乱成一锅粥() 
商华很快要参加这个扬州大都督府第一条道路的通车仪式,因为商华是?13??个道路的首倡者,所以他来参加也是正常的。这个只是第一条通车的道路,这条道路其实并不算太长,也就是二十几公里而已,而且修建质量恐怕连后世县级公路都达不到。不过这样的道路在唐朝已经是万分优秀,不用多说。当然因为商华提出的策略还是非常优秀的,愣是让这个道路给修建起来了,这个可是一个惊人的伟业,因为这次大兴土木不但没有让百姓日子过得惨,反而让百姓安生。朝廷因此雇佣到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百姓有了稳定收入,那更是人心归附。商人因此促进了不少生意,这样大家都获得好处。所以商华的以工代赈行为意义更是重大,为了以后国家安抚民心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个才是重要意义。

    “马周,接下来道路通畅了,你的职责也就更大了。这样道路通畅,我们扬州大都督府下属的各大市场,都会有很多税收收入,你要负责收好税收!”商华对马周说。

    马周赶紧点头,目前马周也算是一个“小干部”了,马周的身份是扬州大都督府的市丞,类似于后世的商务厅加上税务局的副职。不过古代普遍重农抑商,所以负责商业的官员地位很低。作为一个“商务厅厅长”的市令不过是从九品上,和商华的品级一样。作为副职的市丞,甚至没有入流,是流外的官职,并不算是合法在编的官职。这个官职武士彟可以直接任命了,不用走吏部的程序了。不过马周对于这个还是比较满意的,自从跟着商华,学到了不少东西,甚至发展前途大增。过去在博州只是一个小吏,现在虽然还是没有入流,可是也算是流外官的高层,稍微努力一下,通过了考试,那也是可以通过“流外入流内”的考试获得正式官职的。

    唐朝时期官员入仕渠道丰富,有门荫,有举荐,有征辟,有科举,有流外入流内等等。当然,这样固然可以有一定好处,可是同样也有副作用。门荫入仕也就是俗称的“拼爹”,靠着长辈的官职获得直接当官的权力,这个可是做的红果果的,甚至是合法的。举荐也就是有权有势的人举荐人才,然后让上头任命官职。征辟是实权更大的官员直接征辟一些人当官,不用上头批准。科举也就是后来主流,通过考试获得直接入流的官员。至于流外入流内,也就是九品以外的官员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来获得九品以内的官职。

    所以唐朝初期入仕渠道很多,马周也都不着急。当然到了中期以后,真正发挥有巨大影响力的也就是科举和门荫了,别的渠道日益狭窄。

    马周目前负责市场,那各种商业税也都是由他来负责征收,这样对于他是有好处的。

    “商录事,这个事情是您来负责的,不如您来宣布通行吧!”有人讨好说。

    商华是武士彟的女婿,这次让商华这个建议者宣布通行,那也是有帮助的。

    商华主动站出来,说了一些形式主义的话,然后就说:“现在,我宣布,开始通行!”

    很快不少百姓在宣布通行之后,开始走进了这条道路之上。刚开始还是没有问题,可是后来却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让开让开,你们让我们的车辆先过去!”“凭什么,我们先来的,你们给我让开!”“你们挤什么,弄坏了货物,你们赔得起吗?”“你的东西贵,我的东西还不便宜呢,应该是你让开!”……

    两个车辆吵起来,至于那些行人也都不安静。

    “你们给我让开!”“让开,我们先走的!”“你们挤什么,我都喘不过气来了!”……

    商华和那些扬州大都督府的人看到了这一幕,也都顿时差点晕倒。在这条道路上,居然到处人挤人,车辆也都很快寸步难行,这样根本无法通行了。

    “商录事,不行啊!这里太挤了,我们根本动弹不得!”马周说。

    商华也都瀑布汗,这个局面是他没有想到的,怎么这么乱成一锅粥了?

    “这个怎么回事,怎么乱成一锅粥了?”商华问道。

    旁边的小官员赶紧回答:“商录事,我们也都没有想到啊!这次听说有一条大路修好了,很多人都想要来看看热闹,结果现在拥挤了。周围很多百姓也都过来了,他们纷纷想要来看看这个新路子。”

    “赶紧驱赶百姓,把百姓驱赶走,再怎么乱下去,要出问题的!重新拔道路封起来,不让百姓过来看热闹!”商华说。

    这么人挤人的姿态,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到时候可就要出问题了。一旦踩踏大规模发生,出了人命,自己可不但没有功劳,反而要有罪过了。所以他赶紧让人去驱散百姓,赶紧驱散疏导交通,重新把道路封闭起来。

    很快一群官府的人赶紧去疏导交通,驱散百姓,避免了更多的事故发生。没多久百姓再次被驱赶走,避免了踩踏事故出现。不过商华脸色漆黑,这个道路明明很宽了,居然还如此拥挤。这个不科学,居然怎么那么宽,居然连这点百姓有容不下?这么宽阔的道路,居然连区区上千人都挤得成为了这个样子,这个简直是不科学。

    “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按照这个情况,别说是给商人输送货物了,这么个烂样连百姓走路也都做不到。”商华说。

    如果按照这个情况来看,别说给商人来往运输了,这么个拥挤情况如果普通百姓都走不了。

    “怎么乱成一锅粥,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了?”商华问道。

    旁边小官员问道:“商录事,什么是交通规则?”

    “哦?天啊!灯下黑,我居然忘记了设定交通规则,我居然忘记了唐朝压根没有什么交通规则啊!”商华心里吐槽。

第41章 交通规则() 
商华脸色尴尬,他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要知道这个交通规则32是后世人每天都要经历的,这个交通规则在后世不管是上到官员大亨,下到普通小老百姓,哪一个不是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的。一个人一辈子肯定都要经历,哪怕号称是宅男也不可能一辈子不出门。所以这个交通规则,对于商华来说太熟悉了,真的是熟悉到了“无视”了地步。所谓灯下黑,因为某些东西太熟悉了,所以反而会造成了思维上的盲区。

    商华的交通规则的思维已经到了骨髓里面了,所以反而他完全忽视了交通规则,尤其是古代是没有交通规则的。因为古代各地人**流少,古代的道路不够通畅,所以很多百姓都没有什么机会去出行。道路通畅和百姓的出行**,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百姓想要出行,逼迫政府去修路,修好路,修宽路。当然,同样如果政府修的路足够好,那反而能够进一步的刺激那些百姓出行的**,让本来嫌弃路难走的百姓有了出行的想法,这个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本来唐朝时期道路很烂,百姓愿意出行的机会不多,所以道路压力并不大。可是现在道路好了,简直是好过头了,反而让百姓都有出行的**了。甚至各种想要来看看这些新奇的道路,甚至是这么宽阔的道路,那可是稀罕物啊!赶紧过来玩玩,而且以后商人交易的流程肯定更多,商业交流更多,各种人物需要更多出行的需要。结果造成了道路压力很大,道路拥挤成了一锅粥了。

    而这个时候,大唐没有交通规则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体现,没有交通规则自然是混乱了,让道路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各位,我们必须要编写交通规则,不然我们不能够有效的利用道路,那个时候我们多宽阔的道路都没有用!”商华说。

    商华很快开始直接在手里面书写这些道路的交通规则,作为一个在后世考驾照考了五六次,丝毫没有开车天赋的商华来说,他非常熟悉交通规则,甚至交通规则都已经是背熟了。所以商华很快卡死制定交通规则,这些交通规则其实也就是要根据后世的一些交通规则来进行。

    什么靠右走,什么各种交通需要等等。包括各种指挥交通,还有各种的需要等等,也都是应有尽有。这些交通规则其实也就是根据后世很多年交通经验总结出来的,可是这个时代压根没有啊!

    商华根据自己后世的交通规则,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那些不适合古代的交通规则都给去掉。这样很快一本交通规则也都被书写完成了,商华递交给了武士彟。

    “武长史,这个是我编写的交通规则。之前修路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所以我特意编写了一些交通规则,可以让道路得到有效的使用,避免拥挤混乱,发生意外。有了这个交通规则之后,我们可以保证最大可能的维护我们道路上的交通安全,保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权。这个交通规则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维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啊!”商华说。

    商华知道这个交通规则应该是为了维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不是为了罚款才用的。至于这个交通规则,武士彟也都称赞有加。

    “非常不错,真是没有想到,你那么快也就能够弄出一个解决的方略。关于道路拥挤阻塞的事情我也都听说了,如果这个事情无法解决,那恐怕对于你我的影响都不小啊!如果处理慢了,那让那些御史听到了,那可是要倒霉的。”武士彟说。

    武士彟当时支持商华的提议,在这里进行大兴土木,修建了这么宽阔的道路,这里面的政治风险也不小。这种大兴土木的工程别说在古代,哪怕后世都是非常遭人非议的。如果一旦交通阻塞,造成了应该有的道路无法能够发挥用处,很容易成为御史们攻讦的借口。那些御史们一个个都是“砖家”,他们完全听风就是雨的,根本不会多管什么,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