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郡之地内原本就有着北辰国修建的道路网,虽然没有现在的严整规范,但是对于驰道的修筑它们却是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修筑驰道所需要的铁、青石板,都是从这些密布的道路网运输过去的。没有这些道路网,压根就没有北辰国现在的驰道。可现在江州等地可没有六郡之地的密集道路网,在这里只有城池之间才有着还算不错的道路。而再往乡下,根本就没有合格的道路,全部都是当地百姓自己搞出来的泥巴路。
泥巴路这种道路,萧晨实在是不愿意多说什么了。那种道路,萧晨都怀疑运输铁料和青石板的马车能不能正常的行驶。要知道铁和青石板的重量一点都不轻啊,拉满一车的话,少说也有前进之重。就连六郡之地内原本的许多道路,都有可能被这种马车给压坏。现在这种泥巴路。。。萧晨一点也不敢恭维啊!
尤其是现在步入冬季最寒冷的时期,干活还是小事,可下雪什么的就是大问题了。一旦下雪,乡间小道被遮掩,土地泥泞不堪,根本没法让修路的队伍进行工作。冬季之后又是多雨的春季,春季虽然大多都是一些细雨,但依然会对土地造成一些麻烦。在之后更是暴雨连天的夏季,那种情况之下,萧晨都不敢想象驰道的修建能够有多么大的困难。
可是,现在不修筑驰道也不行啊!
最终,萧晨拼了脑筋想了整整一个夜晚,总算是拿出了一个好一点的办法。那就是先让百姓迁移到江州以及三郡各地,然后由地方县令、郡守号召百姓们进行大修路计划。先把各个城池之间的道路给重新维修一遍,同时乡镇之间的道路也必须严格按照北辰国现有的道路网进行修筑。在完成了江州等地的道路网之后,组织百姓在农闲季节开始准备修筑驰道的材料。直到收集大量材料之后,再开始修筑驰道。
这个计划无疑是最好不过的了,现在是正月份,当三千万的百姓在江州等地彻底安家之后,应该还不到二月份,那样就能够赶上烽火七年的第一季粮食播种了。到时候,有了地,地里种了粮食之后,所有的百姓都会安下心来,好好的开始修筑道路。如果萧晨非要在下现在这个时候,进行开工的话,那对于北辰国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严寒的天气就不用多少了,冬天施工原本就麻烦的要死,更不要说现在江州等地连个好点的道路都没有,危险事故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另外,作为中国的老百姓,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地里播种的时间。那个时间对于老百姓来说,比许多日子都要重要,毕竟是关系到一家老小来年的生活。所以,现在施工,耽误春耕那是肯定的了,甚至有可能还会耽误秋耕,这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是万万不能够接受的。
路修的再好,那也是国家吃大头,咱来百姓用不着走那么好的道路,有一条乡间土地就足够了。还是粮食要紧,去年北辰国差点就闹出了饥荒,这让许多老百姓心中都没底,都指望着今年春耕早一点种上粮食。只要不耽误了春耕,相信大家在今年都可以吃个饱饭了。
政令在第二天的时候,就开始往聚集在各地的迁民传达了。没用两天时间,所有的迁民都得到了这条政令,所有百姓立即迁入江州等地。待到春耕结束之后,挑选精壮民夫,修筑东江、中江、云江三江驰道。同时,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江州等地奴隶以及汉人子弟,修筑各城、各镇、各村之间的道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江州等地的道路网,变成六郡之地内的道路网一般。
所有的百姓都非常高兴,原本他们就在担心春耕的问题。因为之前的政令是所有迁民在迁移途中,一边迁移,一边修筑驰道。这样的话,等把三江驰道修筑完毕,春耕早就过去了。说不定还会耽误秋耕呢,那样老百姓们可就再次依靠国家的口粮来度日了。这不是老百姓们想要的结果,因为依靠国家的救济,所有人心中都没有底。
现在好了,政令改了,大家可以先寻找居住地,待到春耕之后在开始修路。
未到一个月的时间,三千万的汉人百姓,就全部在江州等地居住下来。加上原本的百姓,四千万的汉人,已经足够北辰国暂且牢牢掌握住江州等新扩张之地了。而之后,在数日时间,大家就完成了春耕任务。随即到来的就是全面大修路时期,一千二百多万的精壮民夫和一些妇女召集起来,开始修筑各自居住地的道路。而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一千五百万的奴隶,无论男女老少,全部被集中起来。伐木的有,挖石头的也有,磨石板的也有,整个江州以及三郡都被调动了起来,掀起新一波的修筑狂潮。
这些暂且不说,三江驰道的修筑恐怕要持续很长时间。毕竟,江州等地不仅需要修筑三江驰道,还要修筑密集的道路网,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龙凤道、凤中道以及龙云道,三条刚刚完工不到两个月的驰道。在新年过后,立即就迎来了第一笔的收入。无数的商人驾驭着自己的货车,通过了各地的驰道检查站。在交了上路费用之后,就踏上了这三条全国性的重要道路。
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三条驰道之上到处可见排成长龙的商队。无数的货车在驰道之上飞奔,许多商人脸上都带着欢喜的笑容。这驰道修筑的好啊,货车在驰道之上可以尽情的加快速度,完全不用担心些许坑洼会折断拉车骡马的蹄子了。而且足足可以同时容纳十六辆马车并行的驰道,完全让大家没有了以前拥挤的感觉。当然,这只是幸运的时候,而不幸的时候就悲剧了。
短短三天,三条驰道之上发生堵车事件三百二十多次,平均每条驰道每日都要堵车三十多次。这是什么概念,就连萧晨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震惊了。三百多此堵车事件之中,堵车时间高达四五个小时的就有七八十次!除了堵车之外,还发生了数起交通事故,幸亏马车的速度虽然快,但是平稳性还是不错。只要车夫的功力好点,还不会太严重。因此,也没有人死亡,最严重的就是受了点轻伤。不过,总是少不了一些磨嘴斗角啊。
一总结,萧晨才算是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原来驰道之上没有划分左右通行线,也就是说,整个驰道随时都能够遇见十六匹马车排列朝着一个方向行驶。当时,萧晨就逗乐了。幸亏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可以借鉴,于是驰道中央不仅出现了长长的黄线,而且朝廷还颁发了不少关于驰道的律法。虽然往一个方向行驶的车道少了一半,但所有商人都看到了效果。
在下个月的时候,交通堵塞事件以及交通事故直接减少了百分之八十。相信在不久之后,驰道之上的堵车和事故,都能够减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绝对不会再出现第一月前三天出现的那种状况了。
而当月,北辰国新建的交通部,就向户部提交了本月收到的过路费。九十八万两白银,没错!没有看错,就是九十八万两白银。朝廷的两大丞相在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当场就吓成了呆子。完全没法想象,仅仅是一条驰道在通车一个月的时间内,居然收入了九十八万两白银,这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一年的话,那可是足足一千多万两啊!什么概念啊这是,比去年一季的田税还要多出将近二十万两银子。
其实,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利益还是得益于北辰国国内良好的商业基础。通过驰道来经商的人大多数经营的都是北辰国国内,以及周围的国家。再远的国家商人们就直接走海路了,哪里还会走驰道啊。而那些走驰道的商人能够在短短三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次交易。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商人一月之内完成*件生意完全没有问题。这还是要求跑的远的,近点的话交易十几件生意都不是大问题。
而驰道的上路费就是一辆马车一两银子,国内几十万的商人也就是只有十几万商人上了驰道而已。其余的呢,其余的都在奔海路呢。毕竟,奔海路没有上路费,还可以得到本国水师的护航。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一趟下来那起码都得是十万两以上的生意。而走驰道的虽然一次也就获利那么几千两银子,但是用驰道跑商完全比以前快了四五倍,甚至十来倍呢。这交易量一上来,利益也就立即上来了。而上路费才多少呢,一万两的货物也顶多就是交上十几两上路费而已。但一万两自己可以变成三万两、四万两,妈的,简直赚翻了天了。
而且,也不要怀疑北辰国国内的商业实力。现在的北辰国国内的基础商品早已经充满了本国市场,唯独还能卖出去的就是一些特产、服装以及一些用品。要知道北辰国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出口贸易。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是在国内需求满足之后才会进行出口的。
当然,国内的经济一直没有差下来。萧晨可是非常关注国内的商业经济的,毕竟你出口再怎么厉害,国内商业经济不行,早晚都得完蛋。因为,你向别的国家出口,那么别的国家肯定也会来你这里出口商品啊。如此一来,外国涌进来的商品你一口气消化不了,国家经济就算是完蛋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外来商品的冲击之下,北辰国本国商品也时刻在更新,一直保持着国内的商业秩序稳定。从而在驰道这种高速道路出现之后不久,就爆发了积蕴良久的商业能力。不过,估计在几个月之后,这股子新鲜劲就会往下降,而上路费的收入估计也会彻底稳定下来。 在龙凤驰道修筑完成之后,紧接着其余的各个驰道也正式开工。与龙凤驰道同时修筑的凤塔驰道也即将面临完工。只要这两条驰道完工,北辰国定下的三大驰道也要继续修筑。三大驰道分别是龙凤道—龙临道,全程由凤都郡出发直到北面的临海郡。龙云驰道,从东临城直到云郡。凤中驰道,一样是从凤都郡开始,至中郡终。此三个驰道为北辰国主要干道,然后又从着三条主干道分路,有东江驰道、中江驰道和云江驰道,成为三江道。
除此之外,另一条小型驰道也在萧晨的主导下开工。这一条驰道是从天龙要塞之外的龙凤道之中分叉,延伸到安南县的道路。只要这一条驰道修筑完毕之后,位于安南县大山之中的镇国仓内的物资,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全国各地。龙凤驰道、龙云驰道、凤中驰道以及三江驰道都互相交错,在这些交接地点都有着路标标识,可以很轻松的转道前往他处。
若是说全国各大驰道在开始还存在于纸面上的时候,大家还并不能准确的知道驰道会带来什么好处。但是,当第一条驰道龙凤路修筑完毕之后,大家终于开始正确的面对驰道,将所有的驰道以及路经个县的下路口和郡县之内的主要干道连接在一起后,大家才发现区区几条驰道就将整个北辰国的道路系统给完全的连接在了一起。如果说没有驰道计划之前,整个北辰国的道路混乱,犹如一潭死水。但是当龙凤道修筑完成之后,整个北辰国的道路网都活了起来。这些驰道就好像一个个统领一般,将所有的道路都给带动了起来。
而且,最让朝中官员以及军中将领吃惊的就是,龙凤道完工后的第一次试行。这一次的试行是国内各处驿站的信使,尤其是以东林城和凤都两城的信使。当东林城的信使从东林城出发,顺着驰道跑到凤都城,传达了荀彧刚刚下达的一条政策后,再度顺着驰道跑回东林城汇报。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一天的时间,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就连萧晨也没有想到。
东林城距离凤都城虽然不是特别远,但一个来回好歹也是有着七八百里的啊。信使使用的马匹只是普通的马匹,还比不上战马呢。纵然城内有更加优良的马匹,但是为了试验驰道的作用,大家都是一致选择用最差的普通马匹。可就这,居然在一天之内就给跑了个来回。也就是说,这普通马匹在驰道之上的速度丝毫不差于千里马了啊。
事实当然不是马匹在驰道上不差于千里马,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驰道每隔百里就会有一个驿站,来为过往的信使调换马匹。不然的话,一匹普通的战马累死它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跑上八百里啊。原本的修驰道计划之中并没有设置驿站这一说,不过事后萧晨才想起高速公路每隔一个县都会有着一个服务站啊。自己既然将高速公路都搬到北辰国之内了,为什么不把这服务站也给搬过来呢。于是,这才有了驰道之上的驿站一说。
驰道的快捷给所有的朝廷官员都带来了震撼,信使能够在一天之内就在东林城和凤都城之间跑个来回。同样,只要等到东林城到中州云郡的驰道修筑完毕之后,信使也能够在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从东林城跑到云郡。这是什么概念啊,这么快的速度,也就是说朝廷只要有什么新的政令,就完全可以在三天之内传遍全国各地,这效率该有多快。作为荀彧和蒋琬这样的丞相之才,自然是明白的很。
而军队也是一样,北辰国现在有四十万的骑兵,也就是说国内无论哪个地方发生战争,北辰国的骑兵都能够在三天之内赶到战场。这对于以前骑兵从东林城跑到凤都城都需要两三天时间的他们,简直就是神迹啊。步兵的速度就更不用说了,在以前之所以步兵的行动速度慢,主要还是因为辎重的拖累。现在只要驰道一修好,可以同时容纳十六辆马车同行的铁混加青石板驰道,绝对会让辎重部队的速度变得比步兵还要快。
现在搞得萧晨脑海之中都有了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可不可以组建一直古代版的机动部队。这支部队全部配上战马和马车,在行军之中,完全依靠马车来运送士兵。这个计划在萧晨脑海之中停留了片刻之后,就被萧晨抹去了。这个计划可以实施,但是不是现在,现在自己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在批改完最后一本奏折之后,萧晨就急急忙忙的朝着后院跑去。没错,是跑,不是走。虽然这样很是影响自己身为王的尊严,但是此刻的萧晨心急如焚,哪里还会顾忌这么多。
凌雪儿要分娩了,没错,就是凌雪儿。此时的缘由还是来自于萧晨刚刚从江州回来的那几天,再一次吃饭的时候凌雪儿突然感觉胃里不舒服,干呕了好大一会。最后萧晨找来太医一看,没想到凌雪儿居然怀孕了。这可就让萧晨有点扛不住了,原本看凌雪儿肚子大了一点点,还以为是她最近吃胖了一点呢。没想到居然是怀孕了!
李湘云怀孕了,萧晨还能够稍微理解一下,毕竟是npc嘛。玩家和npc之间发生一点事情,搞大了肚子那还算是游戏的正常运行。但是现在自己一个玩家和一个女玩家也整出了小孩子,那就不可思议了,这完全超出了萧晨和凌雪儿的思维想象。
不过现在再怎么奇怪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今天就在刚才不久,后院就跑过来一个婢女禀报说凌雪儿要分娩了。这可就容不得萧晨不着急了,在看完最后的几个奏折之后,萧晨就急忙赶过来了。
过来的时候,凌雪儿的院子内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凌雪儿的侍女,还有湘妃、敏妃也都在,辰昭这个已经快六岁的孩子也在。
“臣妾参见大王!”“孩儿参见父王!”“奴婢参见大王!”
萧晨一走进院子,院内的诸人就行了一礼。萧晨笑着走到湘妃和敏妃身边,温柔的说道:“不必多礼,最近这几个月刚刚回到国内,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都没有时间陪你们好好玩玩!”
李湘云笑了一下说道:“大王说的哪里话,现在咱们北辰国家大业大,大王勤劳处理朝政,妾身只为大王高兴。若是因为我们姐妹三人,让大王不思朝政,那才是妾身们的罪过!”
“哈哈,好了不多说了。中午的时候咱们就在雪儿这里吃饭,一会让下人们准备些饭食。来!我的好儿子,让父王看看你最近又学坏了没有!”萧晨说完,笑着走到辰昭身边,一把把这个小家伙抱了起来。
“嘿嘿,父王,孩儿最近学了好多东西呢。就是两位老师太严了,孩儿都没有时间出去玩,下午父王陪孩儿一起去打猎好不好啊~”辰昭晃着萧晨胸膛处的衣服说道。
听到这,萧晨心里就不是滋味了。这都多长时间了,两年还是三年又或者是四年。萧晨只记得辰昭小时候自己陪他好好的玩耍过一阵子,之后哪里还一起玩过啊。看来,自己还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啊!
“昭儿,你父王下午还有军国大事要处理呢,不要闹了。”李湘云在旁边听到辰昭如此说,立即就绷紧面容,严肃的说道。
辰昭趴在萧晨的怀里,委屈的哦了一声,看的萧晨心里面都难受起来。于是说道:“湘云,是本王的错啊!这都多少年了,都没有陪咱们的孩儿好好玩耍过。好了,辰昭,是男子汉就不要在委屈了,父王下午带你去军中,去见识一下咱们北辰国的大好儿郎!”
“真的?”辰昭一听萧晨说要带自己去军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欣喜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金口玉言,岂能有悔!”
“噢耶!太好了,岳大叔天天叫我武功,还给我说军队的事情,但孩儿还从来没有去过军队呢!今天终于可以去喽!“辰昭就在萧晨的坏里欢蹦乱跳起来,看的萧晨也是高兴无比啊。有什么比得上自己儿子开心的吗?没有,说到底萧晨现在努力打下的江山,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野望,另一方面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儿子。
自己以后那是肯定要退出游戏的,具体什么时候还是要看天意。。。
”熊孩子,怎么说话呢!你应该叫岳元帅叫爷爷,怎么能够叫叔叔呢!“李湘云撇着嘴又训了辰昭一句。
辰昭当即就老实下来了,萧晨也是大感疑惑,没先到一向温柔的湘云在教训孩子的时候是那么严肃啊。
”哈哈,王妃娘娘,世子怎么能叫我爷爷呢,我哪里有那么大的岁数啊!“岳飞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