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佐之男脸色大变:“岛库!你疯了!”
就像小笠原次郎一样,周宏和司吾等人也不知道,童老大之所以能安稳坐在那里看着他们闹事,并不是童军没有能力,而是童老大早就把杀他们的刀放在他们身边了。
第411章 给他就是了
童军不动,是因为他隐约的感觉到一丝不安,这丝不安牵挂着童军,他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事情还能掌握的时候,他就不愿意出手。
看见童蓄的那一瞬间,黄月英哭了,烟锁也哭了。童蓄那已经变形脸上,看不出是什么表情。
回来的时候,是童蓄推着蔡伟回来的。
童老大让烟锁和黄月英都不要再哭了,他今天很高兴,因为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回来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饭,还是第一次。
童蓄吃了几口之后,放下了筷子,说出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父亲,听说周宏大哥最近在给你找麻烦?”
童老大笑了一下:“小事而已,我能解决的。”
蔡伟却不知道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看着童军:“父亲,到底怎么回事?”
童军没有说话,童蓄却是说道:“司吾那些人,要让周宏做首席辅政大臣。”
童老大冷哼了一声:“这个位置是我准备给小伟的,谁也抢不走!小伟,你什么都不要管,只管把自己身体恢复了就行,我会帮你把该做的都做好。”
蔡伟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忽然笑了:“父亲,不需要的。”
童老大一愣:“你不想坐?那个位置可是很多人抢破头的,你真的不想坐?”
蔡伟轻松的摇头:“我最大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我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让自己在站起来,再骑上马,去保护父亲和师傅用一生精力打下来的江山。”
这个想法说出来,童老大真的很是错愕,年轻的时候,自己也不在乎权位,可为什么现在这么留念?
自己曾经想过,既然没有永恒的帝国,留下永恒传说也可以。可是为什么自己现在这么放不下?
他又看看童蓄:“小伟不想做,你呢?我现在告诉你,你可以的!”
你可以的,这几个字,是童蓄最想从童军这里得到的肯定。曾经,他为了这个位置还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
可现在,童蓄脸上的刀疤扭曲了一下,语气非常轻松的说道:“父亲,我现在没有这个资格,我的名声被我自己弄臭了。”
童老大笑了,他真的很开心,因为童蓄找回了勇气,他现在有勇气平静的面对以前的自己。
童蓄和蔡伟几乎同时说道:“父亲,周宏大哥是师傅的女婿……”
异口同声的说了同一句话之后,两个人忽然都住嘴了,错愕的看着对方。
童老大也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他忽然明白,他们真的长大了。自己不应该替他们安排日后他们该走的路。让他们自己走去吧。
童老大的心结在这一瞬间解开了。当他心中不再纠结的时候,也忽然明白了是什么东西牵绊着自己,让他始终无法对周宏下手。
屋子后面的那颗大树还在,当年吕布就是把童蓄一个人放在树上,想让童蓄跳下来。
如果当时童蓄真的跳下来了,说不定他就有自信了,后面的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了。
吕布就在那颗树下手指童蓄对自己说:“子安,他是你儿子,在我心里和我自己的儿子没什么区别!”
还有蔡伟,如果没有吕布,他根本没有今天。
童老大深深叹了口气,慢慢站了起来,看着窗户外面不说话。
他是奉先的女婿,和是自己的女婿有区别么?这江山不光是自己的,吕布,徐庶,典韦等人也都为这个江山付出的心血。
这个念头一出,童军忽然感觉自己的心里一阵轻松,这么长时间的那种压迫感马上消失了。
“报!首席大人,徐庶大人求见。”
童军忙的说道:“快请,小蓄,你出去迎接一下。”
童蓄点头:“好。”
徐庶的脸上挂着汗水,看样子就知道赶路赶的非常急。进门之后就问道:“子安,你是不是抓了孔明?”
童蓄给徐庶搬来椅子,徐庶根本没有坐下说话的意思,有是急问:“是不是子安?我听说你把孔明抓起来了?”
童军点头:“嗯,也就是刚才的事情,元直消息倒是灵通。”
徐庶见童军承认,马上坐了下来:“子安,你准备怎么处置孔明?”
童军看着徐庶,忽然摇头:“元直,我最近是不是有些太跋扈了?”
徐庶一愣:“什么意思?”
童军给他倒了一杯茶水:“以前,你从不问我这话的,你会直接说出你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徐庶叹口气:“这阵子,你确实有些让人生畏,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一方面要考虑到战争的结果,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周宏,但是子安,越是这样,你越不能乱了分寸。”
童军笑了一下:“你想我怎么处置孔明?”
徐庶有些为难,从私人感情上说,他希望童军可以饶了诸葛亮一条性命,但是从双方的立场上说,孔明,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如果有机会把他消灭掉,不应该错过。
童老大见徐庶不说话,站起来说道:“孔明,是个很执着的人,我看到他写的变法十三策的时候,你知道我有多惊讶么?他连国家能不能保住都不知道了,可是依然在追寻可以让刘汉富强的办法,这种人,元直认为我能让他活着么?”
徐庶忽然点头:“能,你可以把他关起来,一直到战争结束。”
童老大看了徐庶好长时间,然后说道:“我没有打算关他,我打算放他回去。”
这次,徐庶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但是童军却非常自信的说道:“孔明很厉害,但是他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以前我有些高估他了。”
徐庶却马上反驳道:“子安,你不要小看了孔明,这个人在治理国家的方面有很强的天赋,如果你真的让他回去,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童军轻轻摇头:“孔明很厉害,正因为他厉害,所以他总是想把一切事情都自己做好,元直,你看看现在的刘汉,除了那些跟随刘备的老将,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将军么?孔明把什么事情都自己做的,就连一些大仗要打的时候,他还搞个什么锦囊妙计出来!我们呢?我们新一辈的将领已经成长起来的,军堂中许多有些学生等着上战场!典满,孙冉,庞统,张虎,周宏,还有我家的两个儿子,还有正在康复阿尔达希尔,他们都不是孔明对手!但是如果爆发战争,如果他们一起杀往刘汉,刘汉有几个诸葛孔明?”
童军轻轻拍拍徐庶的肩膀:“元直,前一段时间是我太固执了,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孔明,然后在去找周宏和司吾那些人,告诉他们,一个月后,选举照旧举行,而我,退休了。”
徐庶大吃一惊,但旋即明白过来,童老大的心结,随着蔡伟的苏醒和童蓄的归来,已经解开了。
童军深深叹了口气:“他是奉先兄的女婿,和我的女婿没什么区别!咱们得到的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好么?既然他想要,我给他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这对汉北是一个好消息。当家里的两个人要打架的时候,总会打碎一些东西的,所以有一个人放下拳头,对于这个家就是一件好事。
没有人认为这是童军懦弱,向童军发起挑战的司吾等人非常清楚,懦弱这两个字,在童老大的身上是找不到的。
所以,当童军宣布一个月之后选举照旧,而那时候自己也将退下首席之位的消息时,周宏还有些怀疑这是不是童军的一个手段。
司吾等人也是提心提防。好在童老大说做就做,马上把属于自己的权利开始向周宏移交,这才让所有的人放下心来。
“其他的事情,我不管了。罗马那边有些不稳定,你要多留心一些。”童军很平静的对周宏说道。
周宏很规矩的站在童军对面,抱拳应道:“是。”
童军拿起一沓迷信:“这里面,每一封信都没有署名。因为写信的人的身份只有我知道,我现在把他们交给你,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他们。”
周宏拿过信来,头一封就让他大吃一惊。
因为那封信是告诉童军,周宏已经找到了典满,希望典满可以在即将可能爆发的战争中站在周宏这一边,典满答应了。
信写的非常详细,包括两个人的对话内容,都一字不差的记录完整。周宏的手有些颤抖。
童军看着他的表情,微微一笑:“那封信,是典满写给我的。”
典满是汉北二线兵团的漠北将军,手里的兵力是仅次于周宏的,他的态度,将决定双方的胜率。如果,自己挑战的童军的时候,典满真的从后面捅自己一刀,那事情就麻烦了。
周宏有些不信:“他明明已经答应我了,而且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会帮我的,为什么会这样?”
童老大拍拍周宏的肩膀:“他是典韦的儿子,典韦死的时候告诉他,不管什么情况下,不要和我为敌,典满是个听话的孩子,你不是。”
典韦走的时候就是这样和典满说的,这不是为了典韦和童军的兄弟情义,是为了典满。
典韦相信,童老大绝对不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危险的地方,童军绝对不会参加一场必输的赌局,所以他告诉典满,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童军还活着,你跟在他后面就对了。
童军对周宏说道:“不要太在意这些了,以后,他是你的人了。只是你有没有本事驾驭他,这点我帮不了你。”
周宏抱拳道:“多谢首席教诲。”
童军知道,首席辅政大臣,这个头衔再过一个月就要是周宏的了,即将要失去,总是有些觉得可惜。
童老大微微叹了口气:“好了,这些是我最后的底牌,现在都给你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周宏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战场的事情,就像您说的一样,贵霜刚刚征服,那里的暴乱还时有发生,而周瑜现在对辽东虎视眈眈,这牵制了我们的部署。最让我头疼的是,罗马人已经开始准备战争,首席,打仗您是行家,这一个锅里好几盘菜,我们怎么炒?”
童军看看周宏,拿出一副地图摆在面前:“命令庞统,在贵霜组成新的部队,把那些青壮年全部抽走,抽往西疆,威胁周瑜。至于罗马,我向你推荐蔡伟,你敢用么?”
周宏笑了一下:“打罗马,蔡伟将军是不二人选,就算首席不说,只要他身体好了,我会去请他出来的。”
童军知道,周宏有这个气度,因为他有心机。一个人有多少心机就有多少气度。
周宏接着说道:“只是我们现在准备好像已经迟了,况且周瑜还很掣肘,最少牵制我们很多兵力。”
童军摆手:“还有一个月,我希望这一个月你全力支持我,我来把大汉的问题处理好。”
处理好大汉的问题,符合汉北所有人的利益,周宏当然会支持。
(求票!求支持!老黑书友群一六三二六六九二七)
第412章 变法之道
童老大把政务已经交给周宏,他要用剩下的这点时间,处理好汉北和大汉之间的事情。
仗,要接着打。只要打仗,才能让身处大汉的那些平民百姓知道自己这个国度的存在。
但是不能像一开始计划的那样了。
当郝昭从朔方城头一跃而下的时候,当关羽横刀自刎的时候,当张飞在弥留之际挂甲出征的时候,当司马懿在蓟县于成皆亡的时候,童老大已经知道,如果不改变那些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回家的路注定是血腥的。
童军再次派出信使,给曹丕送去信件,再次说了一遍:“只要你承认北王刘协,什么都好谈。”
同时,还送去了司马懿的尸体。一共三具棺材,司马懿一副,马日召一副,还是那个间谍司师一副。
童老大知道,他们是一家人。他们都是为曹魏死的,所以他们坟墓应该在曹魏。
未来的晋国已经不会再出现了。
三具棺材送到边境的时候,曹丕披麻戴孝,站在百官的前面。
随着三具棺木重重的落地,曹丕忽然大声喊道:“跪!”
说完,带头跪了下来。身后的陈群赶紧拦道:“陛下,我的臣子跪迎即可,陛下不可跪,于礼数不符,仲达也受不起呀!”
曹丕却不管不顾,一头磕在地上:“一叩首!”
三叩首之后,起来之际,曹丕脸上都泪水,他几步走到棺材前,用手轻轻抚摸棺材的盖子,然后伸手抓起绑棺材的绳子:“走,带仲达回家,朕,亲自为仲达扶棺。”
曹丕就这样一路扶着棺材来到给司马懿准备好的墓地,就在这片墓地的旁边,曹丕见了童老大派去的使者。
“一切好谈是么?”曹丕冷冷的问了一句。
使者说道:“是,首席大人说了,只要你们放弃皇位,承认北王刘协是唯一的大汉的皇帝,什么都可以商量。”
曹丕的嘴角飘起一丝冷笑:“尊使可能不太明白,我也不想坐这个皇位,只是,当时大势使然,如若不做,有很多不答应。现在也是一样,如果我要下来的话,也有很多人不答应。”
使者摇头:“这阻力肯定是有的,但是希望陛下能说服那些人,以百姓的安危,江山社稷的安危为重!”
曹丕点点头:“嗯,说服那些人?这样吧,尊使能不能说服他们其中的一个呢?如果尊使有这个口才,我自当退位。”
使者犹豫了一下,自己是来出使谈判的,曹丕肯派人出来谈,就是自己第一步胜利。
他马上抱拳应道:“尊魏王命!只是不知道魏王派何人与我谈?”
曹丕的目光扫过眼前的一众官员,有很多人跃跃欲试,用他们的眼光向曹丕请命。
但是曹丕扫了一圈之后,依然没有点人。
汉北的使者想了一下,说道:“魏王,这里不是谈事情的地方,现在也不是谈事情的时候,这样吧,我们晚上恭候魏王佳音。”
曹丕忽然说道:“不,我想让你说服他!只要你说服了他!别说承认什么北王,就是让我举国而降,我也答应你!”
曹丕的手,指在司马懿的墓碑之上。
汉北使者的脸色马上变了,变的异常难看。而一众曹魏的大臣却是群情激荡。
曹丕看着汉北的使者,冷笑说道:“让我投降?就算我答应你,仲达也不会答应!郝昭也不会答应!那些战死在朔方和蓟县的将士也不会答应!滚!回去告诉童子安,如果他不想打仗,就马上撤兵!我们会像迎接贵宾一样迎接你们的使者,如果不撤兵,就来打吧,不要说什么条件!”
周围的大臣们纷纷大声喊道:“就是,滚吧!滚吧!”
汉北的使者看看这个局面,知道自己的任务不可能完成了,当下转身,抱拳对曹丕说道:“如此,魏王再会,我们后会有期!”
童老大没有打算撤兵,仗还是要打的,只是换一个打法。
周瑜很厉害,可是你们有多少个周瑜?司马懿已经死了,诸葛亮还关在自己的大牢里面。
童老大派出了十支骑兵队伍,每队三千人,配备精良的武器,从十条不同的路线杀入大汉。
正常的情况下,三千汉北骑兵完全可以和曹魏上万骑兵对冲,而且丝毫不落下风。而如果对方想吃掉三千汉北骑兵,需要动用的兵力最少要三万甚至更多。
十支部队,由那些战场上的基层指挥官中优秀的人指挥,杀入大汉,他们的任务并不是攻城略地,而是袭击周瑜的补给,袭击那些小的兵站。更重要的是,深入大汉境内,让大汉的百姓知道,汉北军是怎么样子的。
同时,寻找那些可以合作的人。
当然,正面战场的压力也要同时压上去,让周瑜抽不出人手去对付这些小股的游荡骑兵。
“怎么样?你认为周瑜能撑多久?”童军在牢房里面,对诸葛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葛亮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确实,童老大用的,就是汉武帝对付匈奴的时候用的办法。
寻找对方内部的裂缝,然后扩大它,并且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是阳谋,你就算知道,也没有应对的办法。诸葛亮更是清楚,周瑜刚刚组成的联军不可能那么牢固,在大汉,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他们内部的矛盾,比如刘汉内部派系的矛盾,那些平民和士人之间的矛盾,本来就很突出。
对方想寻找到突破点,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想了很长时间,诸葛亮苦苦一笑:“如果我回去,能马上在大汉实行变法,减少一些可以让你们利用的矛盾,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童老大摇头一笑:“你那个变法十三策是么?”
诸葛亮看着童军:“闵侯以为如何?”
童老大摇头:“不怎么样。”
诸葛亮大为吃惊,那可是他经过在汉北的调查,然后结合刘汉的实际,凝聚了自己很多心血才写出来的。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诸葛亮会不屑一顾。但是童军不一样,童军打造了一个强大的汉北,他有资格对诸葛亮指手画脚。
童军说:“真的不怎么样,所以我才帮你撕了它。如果你把它带回大汉,你们会输的更快。”
诸葛亮沉思了一会,马上问道:“请问闵侯,是哪一条有不当之处?孔明恳请闵侯指点一二。”
童老大看着诸葛亮的眼睛,这双眼睛都是血丝,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睡好了。
“孔明,变法二字,不在法之好坏,而是全在变的渠道。好的,就留下。试过不好的,就再变!”
诸葛亮的眼神忽然亮了,紧紧看着童军。
童老大说道:“你把十三策全部写好,让人照着去做,你怎么知道这十三条都是好的?人家都不会反对呢?”
诸葛亮马上说道:“闵侯在草原变法的时候,没有人反对么?”
童军摇头:“有,当然有。只要反对人多了,我就知道这一条并不合适,我就改,就变,所以,一个好的变的渠道,比一套最好的法规还要好,你明白么?”
诸葛亮忽然不说话了。
童老大继续说道:“孔明,有些事情,放手让底下的人去做,他们可能会做的比你更好!”
半晌,诸葛亮抱拳行礼:“多谢闵侯教诲,亮今日受教了。”
童老大点点头,非常想说一句“孺子可教”。
但是看着诸葛亮那一头已经有了白了头发,把这句话又咽了回去。
诸葛亮又说道:“如果变了之后,还是有人不满意怎么办?继续改么?”
童老大摆手:“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现在没有,以后也绝对不会有。只要做到在现在的情况下,相对的合理,相对能让大多数人接受就可以了。只要你留下变的渠道,后人感觉不合理的时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