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
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
大成也。”
孔子曰:“呜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
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
“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
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
“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
… 页面 49…
礼也,是谓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出,是谓胁君。大夫具官,
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
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
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
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
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之
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
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礼无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
则民弗旭也。是谓疵国。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
社之谓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
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
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
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
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
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
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
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
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
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
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
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
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
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穷之,舍礼何以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
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
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
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色、六和、十二食,
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
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
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
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
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
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
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
有由也。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
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
… 页面 50…
“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暇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
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
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
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
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
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
修而礼之藏也。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不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不四时,
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
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
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
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
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
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
“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
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
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
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
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
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
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耨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
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
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
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
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
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
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
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
“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
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侠,必当年行。用民必顺。
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
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
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
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大意
“礼运”之义有二,一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准则和内涵的演化;另
一是指礼治应依据四时五行而运化。就后一点来说,与《月令》之义有
相通之处。篇中论及礼的本质,礼所以产生的根由,以及礼的社会意义
和功能,可以说是一篇极为优秀的哲学论文。篇中还描绘了天下为公的
“大同”理想社会,可谓儒家思想的精华代表。
… 页面 51…
礼器第十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
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
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
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
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以鱼鳖为
礼,居泽地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
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狭;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
众不匡惧,则上之制礼也节矣。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禹,
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天地
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
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
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
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
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
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
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
四翣。此以多不贵也。
有以少为贵者:天子无介,祭天特牲。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
诸侯相朝,灌用郁■,无笾豆之荐。大夫聘礼以脯醢。天子一食,诸侯
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圭璋,特;
琥璜,爵。鬼神之祭单席。诸侯视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为贵也。
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
大为贵也。
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
卑者举角。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此以小为贵也。
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
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
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扫地而祭。天子、诸侯之尊废禁,大夫、
士棜禁。此以下为贵也。
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
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
文为贵也。
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
素而越席,牺尊疏布冥,椫杓。此以素为贵也。
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此之谓也。盖
言称也。
… 页面 52…
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万物,大理物博,如
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故君子乐其发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
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
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之圣人,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
多之为美,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称也。
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管仲镂簋、
朱纮,山节、藻,君子以为滥矣。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衣
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众之
纪也,纪散而众乱。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早,不乐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肥大,
荐不美多品。”
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燔柴于奥。
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
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
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
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
者。
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有顺而讨也,
有摲而播也,有推而进也,有放而文也,有放而不致也,有顺而摭也。
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周坐尸,诏侑武
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周旅酬六尸。曾子
曰:“周礼其犹醵与!”
君子曰: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
献孰。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故七介以
相见也,不然则已悫;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故鲁人将有事于上
帝,必先有事于■宫;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齐人将有事
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故礼
有摈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诏,朝事以乐,醴酒
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蕈之安,而稿鞂之设。是故
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学也。
君子曰:“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
矣。”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故曰:礼也
者,物之致也。
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大事必顺天时,
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
子达■■焉。
… 页面 53…
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
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士以飨帝于郊。升中
于天,而凤凰降,龟龙假;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进。是故圣人南
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庙堂之下,
悬鼓在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
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君西酌牺象,夫人东酌罍尊,礼交动乎上,乐
交应乎下,和之至也。
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
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蘧伯玉曰:“君子之人
达。”故观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观其发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
所以与人者。
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
君亲割牲,夫人荐酒;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
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
堂,三诏皆不同位,盖道求而未之得也。设祭于堂,为祊乎外,故曰:
于披乎?于此乎?
一献质,三献文,三献察,七献神。
大飨其王事与!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叶也。笾豆之荐,四
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
金次之,见情也。丹、漆、丝、纩、竹、箭,与众共财也。其余无常货,
各以其国之所有,则致远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
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也。备
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
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
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
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
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毋轻议礼!”
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
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破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
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
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大意
本篇主要论述礼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作用,与上一篇相为表里。《易
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运》言道之运,
《礼器》言器之用;《礼运》从天理解说礼,《礼器》则是从个体心性
修养方面论述礼的功用。
… 页面 54…
郊特牲第十一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
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
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
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
为宾,灌用郁■。灌用臭也,大飨尚摹懚岩印!
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
也。
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阴阳之义也。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
阴气也。故春禘而秋尝,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义一也,而食尝无乐。
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无声。凡声,阳也。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
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
奠酬而工升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乐由阳来者
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
旅币无方,所以别上地之宜,而节远迩之期也。龟为前列,先知也。
以钟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
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大夫之奏 《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