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是老同志,孙部长瞬间恢复了自信。
杨连长说:“孙部长,我们要向党负责。我们这次来到贵县征兵,是组织上充分考虑过的。这个地方解放前曾出过不少英雄,当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就路过这里。我不是怀疑你们工作上有失误,实因事关重大,上级交给我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圆满完成。李思城同志的材料我看过几遍,觉得非常好。我们部队是保卫中央首长的安全的,责任重大,必须挑选过得硬的青年。李思城同志的身体素质令我感到满意,部队需要这样的优秀青年。我从个人的观点出发,是很想要他的。但是,我必须进行一次家访,到乡下去了解一下情况。如果确实没有问题,我决定把他带走!”
孙部长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他紧紧地握着杨连长的手,连声道谢。
日期:2006…8…16 17:58:31
第一百零一章生命承受之重
杨连长带着两名接兵人员乘坐县里的专车到了清泉村,整个清泉村轰动了。
整整花了一天,杨连长的耳朵里充塞着乡亲们对李思城的夸奖。杨连长还亲自去看了李思城的桑园、茶园。杨连长只喝了一口由李思萍炖的老母鸡汤,临走时很敬重地向李青山敬了一礼。李青山只觉得眼睛里有液体想流出,怕杨连长看见,就没有远送。
李思城将去北京当兵的消息传遍了山乡。凡是曾被李思城教过两手的朋友们,都自动前来了。李思城用塑料桶装了80斤白酒,杀了一头猪。前来贺送的朋友有的连李思城也不认识。屋里坐不了,就坐在坝子里;没有那么多板凳椅子,大家就席地而坐。凡是来送行的,都掏出十元二十元的现钞,塞给李思城。当晚李思城家里闹翻了天。至少有十几个自称酒量大的人当场醉倒。大家闹到半夜方散。李思城今晚没有怎么喝酒,等客人散尽后,他悄悄地进了山,向母亲告别。
山里静得让人害怕。偶有野风掀动野草,沙沙的,如若干条毒蛇满地游窜。李思城跪在母亲的坟前,任野风刮走脸上的泪珠。良久,他才默默地站起来,头也不回地下山。
炉火里的炭由红变黑,屋外是阵阵寒风。李思城走进灶火间,想给忙乎了两天两夜的姐姐说会儿话。灶火后面,姐姐像一只田螺一样蜷在那里,红肿的眼睛像两个烂桃子。
有风从瓦屋上压下来,有瓦渣在房顶的斜面上滚跌。李思城呆呆地看着姐姐。姐姐背过身去。姐弟俩无声地对峙着。疲惫的灯丝懒懒地散着黄光。墙角那张模糊的蜘蛛网上,一只肥大的黑蜘蛛胀痛了李思城的眼。灶房里摆满各种农家用具,黑沉沉的磨盘,人高的大水缸,能装一担水的大锅,被烟火熏得黑亮的土灶,狼籍的碗筷摆满了宽大的案板……这一切,都让李思城感到一种重压;这一切,让李思城既熟悉又陌生。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68节 易读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68节
作者: 怀旧船长
就要远离它们了,永远吗?他不知道。他从杨连长身上看到了一种东西。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气”。杨连长的形态和一举一动,无不被这种“气”笼罩着。无数次朦胧的梦境中,李思城隐约地记得梦中的自己也像杨连长那样。李思城清楚地记得村里人挤在他家的篱笆后面用一种几近仰视的目光看着杨连长。杨连长在武装部的一腿一拳,已经让他感到了军人的身手。但这决不是刘小三能够具备的身手。李思城相信自己能具备这种身手。难道自己流浪学艺,是上天安排的?是必然的?李思城突然感到生命的神秘。生命的运行难道早已注定一种模式,而愚昧的世人只是像无头苍蝇一样瞎撞,浑然不知冥冥中已有定数?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他将到部队去锻炼。部队是什么?爸爸讲过,但不明白;刘小三讲过,也不明白。
李思城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穿上军装。他从小就不想当兵,他只要当一个大侠,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像神仙一样突然出现在求助者的面前。但现实中哪有大侠呢?他的梦被现实挤压得粉碎。这个时代有枪,这种东西能穿透人体,带走人的生命。而军队,是与枪紧密相联的。军人就是拿枪的人。除了枪,军人好像被什么东西注入了身体。杨连长就让他感到了军人之不同之处。军人的行动是干练威猛的。这些特质让李思城既陌生又兴奋。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军官,同样会和杨连长一样干练威猛。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是让自己成为城里人。爸爸当年很不情愿地从部队上回来,直到现在爸爸仍然向他的听众讲述部队的故事。这些事故并不会因为年头久远就腐烂变质。它已经注入了爸爸的情感里,生命里,所以它在承载它的肉体和精神里活着。而自己呢?自己的生命是单薄的。生命因为缺乏经历缺乏磨砺变得没有质量。亲人们和林老师、林如凤以及所有的朋友,都希望自己成才。成才是什么?是当上军官?和杨连长一样在别人的仰视中淡然地钻进小车?生命的体积大同小异,而生命的质量却有着强烈的反差。无论如何,自己已经站在新的道路前面,像梦里的情节一样让自己不敢相信它是真的。农村人总是在乎身份的。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当上了军官,那种感觉会怎么样呢?
李思城的脑子混乱一团,各种感想鱼网似的交错纵横。总之,他是明白了一点:此去必须有所成就!亲人和朋友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自己身上倾注了他们的希望。他必须竭尽全力地去拼杀,以回报这种厚望!别无退路!别无退路!!
李思城伫立良久,猛然感到肩上搭着父亲的手。父亲轻咳一声,震碎了李思城繁乱的思绪。姐姐已经站起来,瘦弱的肩和疲惫的脸让李思城感到了一种重压。
李青山没有对儿子讲什么大道理。李青山只是说:“到了部队,好好干。部队是个培养人的地方,你一定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
李思城点头。
日期:2006…8…16 18:49:33
第一百零二章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二天,村头锣鼓喧天。刘支书带领送别队伍来了。李思城像一个已经失去知觉的新娘子一样被戴上了大红花。李思城穿上了绿得耀眼的新军装,背上了背包,戴上军帽。李思城回身看了看满脸喜色的父亲。姐姐没有出来。李思城冲进姐姐的房间。姐姐伏在床上哭,肩头一耸一耸的。李思城从口袋里摸出他从县城里买回来的红头巾递给姐姐。姐姐不敢看他。姐姐的身下是几双被泪水打湿了的鞋垫。姐姐一把就塞进了弟弟的怀里。
屋外的锣声响得人心里发慌。李思城就要出去了。李思城说:“姐,我走了。”便忍着泪水一步跳过门槛。姐姐终于呜的一声哭了来,悠长的哭声像鞭子抽在李思城的心上。
走!李思城咬了咬牙!他按父亲的交待在堂屋里祖先的牌位下磕了头。然后跨过大门槛。然后向坡下走去。恍惚中他感到马路上送别的人一长串。他在如涌的人流中恍惚地走着。
双河的水平静地流着,没有一点声响。这是一个阴天,冷风从河上吹来,刺痛了人们的脸。李思城终于回过头望了望坡上那间生养自己的瓦房。他看见姐姐的身影正在门口那棵梨树下痴立着。姐姐头上扎着那块鲜红的头巾。那红头巾在冬天的冷风里飘动着,如同一团焰火。
双河镇到了。镇政府在礼堂举行欢送会。镇领导指名要李思城代表入伍的新兵发言。李思城走到台上,恢复了在翠竹中学演讲时的激情。他宏亮的声音响彻整个礼堂。他真诚的答谢了父老乡亲,并代表新兵们保证,一定要在部队干出成绩来,为家乡争光,为祖国争光。他的演讲赢得掌声一片。镇党委书记曾是行伍出身。他边听李思城演讲边对身边的镇长说:“这孩子将来前途无量。我们当兵的时候,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凭他现在的素质,只要在部队好好干,绝对能够提干。他的面相是官相,还是个不小的官呢!”
吃过午饭,家长们纷纷往儿子包里塞东西,哭声一片。李思城望着父亲,父亲没有哭,李思城也没有哭。李思城把昨晚收到的钱全部塞进了父亲的手里。李青山不要。李思城说:“别让人家看见,留给姐姐办嫁妆吧。”李思城就把一大把钞票塞进了父亲的棉衣里。
登车了。林老师突然出现在车旁。林老师一把就抓住了李思城的手。李思城感到林老师拿贯粉笔的手此时坚硬如铁。林老师向他笑笑。林老师用笑和力度代替了语言。林老师在撒手时迅速塞给了李思城五十块钱和一支钢笔。李思城想推,林老师已经走开了。
车启动了。李思城再回过头,明显地感到父亲的身体晃了一下。不过父亲没有倒。父亲仍然很直地站在街心。车缓缓地行进着。车上所有的新兵都把脖子拼命地向后扭。李思城的视线里父亲的身影越来越小。当车拐过弯的时候,李思城看到父亲一下瘫坐在地上。李思城极力回头,可是街道的拐角已经挡住了他的视线……车已经提速了。
汽车顺着双河离开了双河镇。山道弯弯。李思城极力回头,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锁命岭烟气缭绕,像一柄古剑刺向苍穹;双河的水流到了险滩,溅起的水花如千堆白雪。河道两边的石壁,被河水洗濯得光净净的,如被砂纸仔细擦过一般。
别了,双河;别了,亲人。放心吧,李思城归来之日,就是衣锦还乡之时!
此山可以作证,此水可以作证!
日期:2006…8…16 18:53:58
第一百零三章希望在前方
兵车向北疾驰。
窗外是萧瑟的冬天。刚刚穿上新军装的战士们还没有完全从离别亲友的悲痛中回过神来。车里很静。杨连长背着手在过道里踱步。杨连长的皮包被刘涛很紧地抱在怀里,好像里面装满了金元宝。
刘涛就坐在李思城的旁边。李思城已经知道他就是副县长的儿子。刘涛是这节车箱里最帅的小伙子。刘涛的手简直和女人的手一样白嫩。刘涛的个子只差一点点就赶上了杨连长。
杨连长转到李思城面前,突然问:“到部队后,想干什么?”
“考军校。”李思城不假思索地说。
“要是考不上呢?”杨连长紧追不舍。
“那,那就争取提干。”李思城说。
杨连长转头问刘涛:“你呢?”
刘涛说:“首长,我没啥想法,只想当个好兵,踏踏实实地服役,领导叫我干啥就干啥。”
杨连长满意地笑了。杨连长接着话茬教育新战士们:“同志们,当兵首先是尽义务。要分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树立为国防献身的思想。如果每个人都想在部队上捞到好处,不刻苦训练,光想谋取私利,就不是合格的革命军人。革命军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你们应该向刘涛同志学习,树立献身国防的崇高思想。”
李思城的脸火辣辣的。刘涛向他看了一眼,白净净的脸上涌出了笑意。
杨连长似乎非常喜欢刘涛。他又说:“部队的训练很苦,你怕不怕?”
刘涛把胸脯一挺,大声说:“不怕!当年的革命先烈们连死都不怕,训练再苦算什么?”
杨连长高兴地拍了拍刘涛的肩膀,又借题发挥,向新兵们讲了不少革命道理。
李思城没有再说话。他对自己刚才说的话感到很后悔。战友们的积极性都那么高,惟独自己显得太过功利。不过,自己心里的确想在部队考学提干,就直说了。他不想对杨连长说谎。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69节 易读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69节
作者: 怀旧船长
火车穿过平整的中原,把新兵们的故乡扔进记忆的里。越往北,空气越冷。杨连长已经命令大家穿上棉衣了。新兵们的衣服全是在武装部领的,连裤衩都必须换上部队的,这是规定。但多数新兵的包里都带着衣服。李思城只带了几本书。李思城发现其他的战友都偷偷地在包里放了整条的烟。在车上,杨连长没有制止这些小烟鬼们。杨连长的和蔼可亲让新兵们感到部队并非传说中的那样可怕。所以大家在漫长的路途中也逐渐活跃起来。吸烟,打牌,唱歌。甚至,有的新战士公然抗议杨连长出牌太慢。
惟有李思城和刘涛是沉默的。刘涛的副县长老爸是转业回乡的干部。刘涛对部队的了解远远比同行的战友们多;而李思城,他对扑克牌没有兴趣。他心事重重地想着家,想着陌生的未来。他清楚地知道,刘涛是无所谓的。他本来就是城里人。即使当不了军官,退伍后按惯例是可以挑选单位的。但如果自己退伍了,还是农民。所以,他铁了心,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他一定要跳出“农门”。为了父亲、姐姐,为了死去的妈妈,为了林老师的嘱托,为了林如凤……林如凤在北京,如果我当了军官,一样是城里人了。那么,我和林如凤之间越拉越长的距离就可以缩短,那么……他没有往下想。他在朦胧的假想中,似乎看到了希望。
日期:2006…8…18 12:18:40
第一百零四章北京到了
北京到了。
火车在深夜驶进这个梦幻般的城市。火车把西南边陲的幸运青年们带到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没人有睡意,包括刘涛这个生长在县城里的干部子弟,也被七彩斑斓的城市灯火晃得睁圆了眼。
火车吐完最后一口粗气。站台上人影恍惚,兵车沸腾了,嘈杂声如急雨般纷乱。杨连长一改往日的沉静,大声吆喝着背上背包的新兵们,像赶鸭子一样把他们全部赶下了车。
站台上,有无数身着军大衣的军官在搜寻自己部队的人马。杨连长清点了人数,跑步向一位个子不高但气度不凡的军官,抬手行了一个军礼,严肃地报告:“副政委同志,翠竹县50名新战士全部到齐,请指示。三连副连长杨立东。”那矮个子军官还了一礼,命令:“原地不动,各连分兵。”他一挥手,七八个军官走过来,各自挑自己的兵。看准一个,便用力一拉,大声吼道:“四连的”。那边的人也随便拉了一个,同样大声吼道:“七连的”。新兵们脑子里全是一锅粥,连与相处几日的新战友道个别的工夫都没有,就被陌生的军官拉向了陌生的队列。
李思城心里没有慌。他想,分到哪儿还不一样?他只是看着那个矮个子副政委。他觉得此人浑身都透着一股威严。看得出他是络腮胡子,不过刮得很仔细,在车站的灯光下显出铁的颜色。他的目光简直比站台上的灯还要亮,寒气森森。李思城还想看他几眼,却被一个带山东口音的胖军官拉了过去,说声“九连的”,便把他扔进了一个队列。李思城回头再找杨连长,却见刘涛抱着杨连长的东西紧跟着杨连长向旁边的一支队伍走去。
李思城心里酸酸的,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但就在这时,那个矮个子副政委突然大声喝道:“杨立东,你过来!”
杨立东马上回身过来,却把走到半途的刘涛扔在那里。在陌生的队列里站好的李思城看见那矮个子军官对杨立东厉声喝道:“把那个小伙子分到九连来!”
杨立东脸色白了,只得自己拿了东西,把刘涛往九连的队列里一拖,放在李思城的屁股后面。李思城感到身旁的刘涛牙齿碰得很响。
那矮个子副政委没再说什么。此时各连分兵完毕。翠竹县的50名兵排成10列,每列5名。这次杨立东又报告。那副政委命令:“各连带回”,即转身走了。
李思城跟着那位胖胖的军官在持续嘈杂的声响中走出了地下通道。宽阔的火车站广场上停满了军车。李思城跟着那胖军官走到一辆带篷的解放牌军车后面,见车箱里已蹲满了身着同样服装的新兵。
登车。
紧挨着李思城坐下的刘涛牙关还在轻微地打战。李思城这时才感到空气太冷,如锋利的刀片在切割自己的脸。
车逆着冷风驶向大街。
大街宽阔如广场。大街两边耸立着巍巍高楼。高楼在小太阳似的灯下显得很神秘。李思城到过成都,到过洛阳。但这样气派的高楼,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车在缎带般的长街疾驰着。城市陌生的风景向后疾退。李思城的眼睛调整不过来。七彩斑斓的灯水把灰蒙蒙的夜空托得远而高。
陌生的风景恍惚而过。突然,李思城看到了天安门。天安门城楼被彩灯勾勒成一种虚幻的图像,在这深夜里显得庄严。李思城的心颤动了一下。祖国的心脏,就在眼前了。而自己,被命运安排到这个神圣的地方,这是何等的幸运!不过,车从模糊的天安门前飞速地开走了。车在拐弯,钻进更深更长的街道,从高高的立交桥上驰过,有时也从桥洞下钻过。但是,城市的灯火越来越暗,越来越稀疏,道路也越来越窄。不过,路旁的树上,依稀可以看到残雪,在黑暗中发出森冷的光。
也不知道行驶了多长时间,车已经完全离开了城市,穿过静寂的乡村。有好奇的狗突然从黑暗处蹿出来,紧追上几步,向汽车狂唳。渐渐地,村庄也远了。车灯强劲的光从树冠的积雪上反射回来,车胎被碎石掀动着,挤靠着的新兵们都感到不对头。不是说来当中央警卫吗,怎么拉到深山沟里来了?
汽车狂吼着向坡上爬去。冷风如箭,一丝凉意袭上李思城心头。山越来越深,无法看到一户人家。这时夜色逐渐变淡,山里冰封雪冻的情景在黑夜的消退中逐渐露出了轮廓。李思城这才发现这车正于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行驶。
大伙儿的心全凉了。大伙儿的表情和这寒冷的天气一样萧索。李思城被身旁的刘涛碰了一下。李思城回过头,就看到刘涛的眸子灰暗如梅雨前的天空。
日期:2006…8…18 12:39:37
第一百零五章初入阵营
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