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鉴宝师-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东瑞呵呵笑,“我爱好广泛得很,只要是jīng品就好,到时候肯定会去现场观摩的。”

    随后,柳玉晴也就这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和王东瑞签订了委托拍卖的协议,现在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案,不需周夏帮太多忙,就可以搞定。

    周夏心底还是很清楚的,这成化斗彩鸡缸杯虽然不错,但却不能像之前的洪武釉里红一样,当做压轴拍品来宣传,大碗和小杯还是相当大的差异,不管是价值还是宣传上。

    这也就意味着,天地拍卖公司这次的秋季拍卖会,还是没有真正能压轴的jīng品,想再从王东瑞这里拿到好东西去拍卖,显然不现实,他肯将这成化斗彩鸡缸杯交给他们进行拍卖,已经给他们天大的面子,做人,可不能贪得无厌。

    周夏觉得他自己有责任帮助天地拍卖公司走出当前的困局,毕竟,这事情起因也是他。

    从摔碎瓷器到现在,他都在不停地忙碌着,根本没来得及好好梳理思路。

    他也不像柳玉晴这样,拥有很多的人脉和渠道,尽管如此,她能征集到的拍卖品数量还是非常有限。周夏如果真想帮忙的话,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自己去淘宝。

    当然,他面临的困难也很大,在遍地赝品横行的今天,想要捡漏越来越难,他手里的本钱又不多。毕业一年下来,也不过只存下来一万块,想要买太好的东西根本不可能。

    没容他多想,签好合同后,柳玉晴和王东瑞聊了会,然后就起身告辞。

    周夏这个跟班也尽职尽责,负责保管王东瑞的成化斗彩鸡缸杯,这鸡缸杯照例用专门的锦盒包装好。有了前车之鉴,这回他就要小心得多,再辜负柳玉晴的信任,闹出之前的事情来,不用别人动手他自己就干脆抹脖子得了,免得丢人现眼。

    柳玉晴开车回公司的时候,也对周夏说,“也是王先生人好,肯把这成化斗彩鸡缸杯交给我们拍卖。可我们还得再征集几件jīng品才行,要不然,就现在这些拍品,和别的拍卖公司竞争起来,没有任何的优势。这几天周夏你也要辛苦一些,没问题吧!”

    周夏马上回答说,“没问题,我觉得还是上门拜访客户收获会比较大一些,坐等拍品上门有些不现实。”

    柳玉晴笑道,“这个是自然的,我这两天多打些电话联系联系,你的手机最好随时充好电。”

    周夏说好,也提建议说,“其实去古玩市场看看也是不错的,说不定也能挑选一两件jīng品出来,到时候只需要说服古玩店的老板就行。”

    柳玉晴呵呵,“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的古玩店老板一个个jīng得跟猴似的,不是熟人的话,他们是肯定把东西交给我们进行拍卖的。除非我们自己买下来……呵呵,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周夏点头称是,按照常理来讲,她说得很有道理。因为拍卖行都是征集别人的藏品,而不是自己买来进行拍卖。拍卖行也用不着冒这样的风险,因为不管藏品真假,最后能否拍卖出去,拍卖行拍卖别人的藏品都是旱涝保收的,只要达成委托协议,拍卖行就是要收取费用的。当然,拍卖行一般都会尽力促成交易,因为一旦拍品成交的话,拍卖行能从拍卖者和竞拍者双方手里赚取更多的佣金。

    很快就回到天地拍卖公司,周夏把这件成化斗彩鸡缸杯拿进公司。

    公司的首席鉴定师徐振东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个上手,他集中jīng神,仔细地鉴赏揣摩后,也由不得发出由衷的赞叹,“王先生还真是大气,非但没有怪罪我们,反而愿意把这样jīng品的成化斗彩交给我们来运作。这样的成化斗彩,品相好,味道足,深得成化斗彩的jīng髓,更难得的是,没有什么缺陷,可谓是艺术品中的瑰宝。寻常人想要见上一面都难,更别提像现在这样,可以亲自上手鉴赏。等上了拍卖会之后,还可以让更多的人见识它的美妙之处。我敢断言,这次秋季拍卖会上,关于这件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竞争一定会相当激烈。”

    柳玉晴笑着说,“我当时也是喜出望外。对了,徐师傅,我给这件成化斗彩的估价是一百二十万,不会太低吧!”

    徐振东颌首,和蔼地笑着说,“不会,一百二十万正合适,鸡缸杯虽然jīng美绝伦,可毕竟是小器,比不得大件,价格没那么容易上去的。不过一旦竞争起来的话,那谁也说不准了,拍出两三百万也不是不可能。玉晴你现在的水平见长,我家那几个小子要有你这进步,那该多好。”

    柳玉晴有些黯然的说,“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哪像我,承蒙家族余荫,也就是混混rì子罢了。”

    “他们那胡乱折腾的,能叫事业?不把家败光就算好的。算了,不说这些,等下又有人送藏品过来,不过我估计没多大的戏。”徐振东也不想提柳玉晴的家事,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像她这样的优秀女xìng,即便再有本领,也不可能居于核心地位,要不然,公司总经理也不会是柳随风了。

    周夏听出她话语中的丝丝无奈,心道这些豪门恩怨还真是比八点档的电视剧更加jīng彩的存在。

    。。。

第七章 逛古玩街() 
虽然损失了洪武釉里红,但有了成化斗彩,这届秋季拍卖会至少不会太难看,周夏也不想多听她们家族内幕,向两人告辞出去。

    柳玉晴则让他注意休息,就不要加班了,他现在还是伤员。

    周夏点头谢过她,对他来说,今天真是漫长的一天。

    现在拍卖公司上下都在为一年最为盛大的秋季拍卖会做准备,周夏从柳玉晴办公室出去后,就帮着王超他们接待送藏品来公司的顾客。

    王超凑趣过来,笑着对他说,“周夏,干得相当不错啊,又收回来一件宝贝。”

    “是王先生大度,不跟我这小虾米计较。当然,这也是柳经理诚信待人的结果,别人也以诚相待。跟我没半点关系,我还欠公司一屁股债!”

    “几十万而已,小意思,也不求你还账,你只要跟紧柳经理的步伐,安安心心呆在公司做事就行。”王超话语中也颇有些羡慕地说。

    他们之前已经就那件洪武釉里红展开过激烈的讨论,都觉得即便是仿品,可价值几十万也是跑不掉的,只是比起之前的五百万,就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几十万对柳玉晴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个事,反倒是周夏,还能得到和柳玉晴另眼相看,甚至亲近的机会。

    众人一致点头,谁叫这年头欠债的才是大爷。

    周夏连连摇头,“那怎么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四十五万,我会想办法还给公司的。”

    王超顿时恨铁不成钢地说,“周夏你傻啊!”

    “这是我做人的原则问题。”周夏却是斩钉截铁地说。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你拿什么来还?去古玩市场捡漏吗?”张杰冷笑道,因为这周夏实在太虚伪,太装逼!他那点工资,要还这几十万起码得十年,偏生他还说得这样义正言辞。怪不得他会气愤,周夏自己犯错摔碎瓷器,欠了几十万,非但不会被开除,反而要被当成大爷一样供起来,让他这种勤勤恳恳为公司做事的人情何以堪。

    大家都习惯了张杰这样的xìng子,也懒得理会他,王超想想说,“去捡漏也不失一个好办法,这可是来钱最快的途径。”

    王艳丽也说,“确实,想靠这点死工资发财,根本不现实。”

    王超就对周夏说,“周夏,要不,下班后我们就一起去古玩市场转转。说不定就转运了捡漏呢!”

    “那怎么好意思,你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周夏其实只想悄声发财。

    王超大咧咧地说,“左右没事,就当大家一起去长长见识呗,要去的现在报名。”

    王艳丽点头附和,几个平时和周夏关系好的同事也说同去,就当散散心。东海卖古玩收藏的地方有好几个,离公司最近的是老城隍庙,有一条百来米的古玩街。

    周夏有些感动,身边这些朋友确实没话说,耿直仗义,又没多少心机,他也不忍心拒绝他们的好意。

    下班的时候,柳玉晴出来,看一伙人勾肩搭背的,就和颜悦sè地问他们打算去哪。

    张杰立马钻出来陪笑着说,“他们正打算去古玩市场捡漏呢!”

    柳玉晴望了人群中的周夏一眼,微笑着说,“还是多看少买的好,现在的商家一个比一个jīng,可不是那么好捡漏的。”

    王超就笑着说,“我们没啥钱,想骗我们也难,就是去逛逛,图个热闹,长长见识。”

    “那就行,大家玩得开心点!”柳玉晴笑笑,没多说什么,公司职员下班后的事情她可管不着,他们去古玩市场多学点东西,对工作也是有好处的,她自然不会反对。

    她步伐轻灵地走远,只留下袅娜的身姿给众人欣赏,王超就轻声感叹,“谁要是有幸娶了她,起码少奋斗二十年,周夏加油!”

    在他们看来,最有戏的也就是周夏了。

    这一来,张杰越发不满,嘀咕着说,“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想娶柳经理,白rì做梦还差不多。”

    没人搭理他,周夏他们也赶紧收拾着下班,然后步行去老城隍庙的古玩街,走路过去也就十多分钟。这时候正是下班高峰期,乘坐公交的话,还要更费时间些。

    一路上,大家聊起的还是关于之前那件洪武釉里红,对那制作的高手也是佩服不已,能让徐振东这样的老行家都打眼的东西,就算是仿品,那价值也是杠杠的。

    细心的王艳丽也安慰周夏说,“都说否极泰来,周夏你也别沮丧,说不定还会因祸得福呢!”

    周夏呵呵笑着说,“谢啦,我也希望如此!”

    王超则乐观地说,“是啊,说不定等下就捡个大漏,一下就能还清债务,还能博得女神青睐。”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周夏也说,“王超你当这是拍电视剧呢!”

    王超也乐,“那可不一定。”

    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古玩街,随着全民收藏热cháo的兴起,一直走在时尚前沿,自身文化底蕴也深厚的东海自然也不例外,古玩收藏市场异常火爆。老城隍庙附近这条古玩街,就汇聚了相当的人气,很多来东海的游客都来古玩街加入围观,花上几百块钱,当纪念品买回去。

    当然,古玩街也有些讲究,一般而言,外面摆地摊的藏品价格要便宜很多,正规开店的价格就要贵得多。至于这其中有没有真品,那就全得靠自己的眼睛去鉴定。

    像这地摊上的东西,要说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真品,一点都不为过。当然,偶尔也会有真品的存在,不过那都是连卖家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真品,要不然他肯定找渠道高价卖出去了。现在的商人都jīng明得很,想从他们手里占到丁点的便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周夏他们要逛的,就是摆在外面像地摊一样的古玩收藏市场。

    价格不贵,捡漏的可能xìng也比正规开店来得多,正适合周夏一行囊中羞涩的人。

    他也牢记得柳玉晴告诉他的原则,不管怎样,在这样的古玩收藏市场买东西,都不要当真品来买就行。至于古玩商人,肯定都是当真品在卖,蒙一个算一个。

    虽然已经是下午,可这条古玩街的人气依旧很旺,王超几个人都兴致勃勃,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被气氛感染的周夏也加入其中,看看是否真有可能捡到什么漏。

    一行人中,现在也就周夏的眼力高些,他理论知识丰富又经常跟着柳玉晴出去,学了不少东西,王艳丽他们都是半路出家,又没经过系统学习,理论和实践都差了些,所以都唯他马首是瞻。一旦有什么发现,都拿来给他掌眼,如果他不点头的话,大家就都不会买。

    可不管是周夏自己看到的,还是王超他们挑挑拣拣的物品中,都没有发现什么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这市场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赝品,很多还是那种连初入行的都骗不了的恶劣赝品,现在都堂而皇之地摆了出来。

    看得周夏直摇头,走在前面的王超回头叫他们都去看热闹。

    原来有对四十来岁的游客夫妻在争吵,丈夫看中一件印着大清康熙年制的瓷碗要买,妻子坚决不许他买,说他是浪费钱,还问他,“康熙的瓷器几百块钱就能买到?”

    丈夫自以为捡到漏了,小声嘀咕着说,“这是民窑的,虽然现在不值多少钱,但将来肯定会升值的,即便真是假的,买回家盛饭也行。”

    妻子却对此嗤之以鼻,“买回家盛饭,说得好听。你敢拿这个碗吃饭?超市没卖碗的,几块钱一个,有你这几百块钱,我都可以买一堆全新的瓷器了。”

    摊贩忍不住则在旁插嘴说,“这是古玩藏品,和超市的碗碟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妻子横眉怒视,“我看你这瓷器比超市的质量还要差,你也敢拿出去来骗人,还卖得这么贵,小心我去公安局举报你。”

    “大姐,不带这样玩的,这瓷器我不卖总行了吧!”惹上这样的顾客,那摊贩顿时无语,虽然这是事实,可也不要说破好不好,整个古玩收藏行都这样。

    “那怎么行,我们可是讲好了的。”丈夫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算你识相,不然有你这骗子好受的。”不忘jǐng告摊贩两句的妻子拖着丈夫走了,还边走边数落他如何败家。

    周夏他们热闹看过后,也讨论说,别看她这话很慥,说的却正是这个理。一旦和古玩收藏搭上边,寻常的东西价格就贵了不止多少倍,难怪这么多人光明正大的从事这史上最大的合法的制假贩假行业。

    那丈夫要的买那件瓷碗,周夏只粗粗的扫过一眼,就能断定,绝对是新防的赝品,还是品质很差那种。他看得太多了,千万别听这些商贩忽悠说是什么民窑的,或者自以为是以为捡到漏了。在景德镇那边,大批量有生产,估计也就两三块钱一件,这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到了摊贩这里,忽悠几句就成了康熙民窑的,动辄成百上千块,这其中利润确实是高得吓人,可大家逛起来却是乐此不疲。

    。。。

第八章 旧不如新() 
看过热闹后,几个人继续逛古玩市场,连素来活泼开朗,大手大脚花钱的王超到了这里都不像先前看到的那位丈夫那样痴惑。用他的话来说,他自己不相信他有捡漏的命。在拍卖公司工作了这么久,他见了太多,几乎每个送来拍卖的藏家,都觉得自己手里的是无价之宝。被公司的鉴定师鉴定为赝品仿品后,还执迷不误,说拍卖公司没眼光不识货,气呼呼走掉的不在少数。

    “不过周夏你不一样,你是科班出身,又跟柳经理这么久,运气好的话,捡漏的可能xìng相当大。”王超也不忘说话给周夏打气。

    周夏顺着他的话点头,“运气确实特别重要,说不定真能捡到个大漏,成功把账给还了。”

    王超则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着急啥,欠着柳经理的,她对印象才更深刻。再说了,这根本不是你的错,你又何必把所有责任揽自己身上……”

    周夏笑笑,不在这话题上多做纠缠,眼睛也没错过摊位上的东西。

    前面王艳丽几人挑挑拣拣,陈晓军似乎看中了一块古玉,让周夏过去帮忙鉴定一下。

    周夏过去的时候,那中年古玩商贩正在讲,“你们真是好眼光,这是刚收上来的,大开门的清代玉观音。”

    周夏只扫了两眼陈晓军拿在手里的玉观音,并没有上手,然后就问他,“你打算买来收藏还是随身佩戴的。”

    陈晓军说,“当然是随身佩戴啊,不说男戴观音女带佛吗?”

    周夏道,“这话是没错,可这有沁sè的玉观音却不适合随身佩戴,你应该知道这沁sè是从哪里来的吧!”

    “当然知道……”陈晓军马上回答说,然后他就愣住了。

    如果是出土的玉器的话,一般都会有沁sè的,像他手里这件玉观音就有。这沁sè是指玉器在环境中长期和水、土壤以及其他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sè发生变化的现象。

    玉器的沁sè分为很多种,颜sè也多种多样,鉴定起来也不容易。

    如果是出土的玉器,一般都是用来陪葬的,很多玉器都被腐烂的尸体侵蚀,在表面以及内部形成沁sè。

    像这样的玉器,要说拿来收藏还可以,随身佩戴还是免了的好,单是想着这样的玉器陪着尸体埋葬了数百年,怎么着心理也不会太舒服的。

    世代传下来的古玉倒还好,但这样的数量比较稀少,一般的古玉,都以出土的为主。

    等陈晓军回味过来后,连忙将玉交到周夏手里,“说得也是,佩戴的话就算了。你给看看,有没有收藏价值?”

    周夏接过来,感觉就更加不对味,他原本就不看好这玉观音,现在上手把玩后,更觉得问题多多。

    玉器一直以温润的形象示人,可这玉观音入手,给他的感觉并不好,很粗糙,摸起来感觉相当干涩。他仔细查看材质,发现这并不是和田玉,而是青海玉。市面上常用青海玉来冒充和田玉,但价格比和田玉要低上一些,贪图便宜的人买了很容易就上当。

    “青海料。”周夏对陈晓军说了三个字,心中也在暗笑,幸好不是俄罗斯白玉,要不然,这鉴定起来就更简单。

    知道这是青海玉,鉴定起来自然就更简单,青海玉的大规模开采流通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这之前,绝大部分玉器都是和田玉。

    陈晓军顿时明白过来,这也就是说,这古玩商贩说的啥大开门的清代玉观音完全是无稽之谈。真是信啥,都不能信他们那张嘴,编的故事圆溜得很,说起来也头头是道,可东西不对,还不都是白搭。

    “那这沁sè也是假的啦!”陈晓军问周夏。

    周夏点点头,“仿古的手法很多,我就不逐一说出来。要是随身佩戴,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但也差不多,反正就是各种化学手段土办法往玉上面招呼。”

    就陈晓军所知,这仿古玉的作假手段可谓是丰富多彩,有拿氢氟酸硫酸硝酸等侵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