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眼下这些瓷片,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并不是柳远山他们这些老江湖们所认知的任何一个窑口所烧制的。
这无疑,给这些瓷片,抬高了身价。
它的归属,也就呼之yù出。
除了柴窑,还有别的窑口能烧制出如此惊心动魄,让人惊叹不已的瓷片吗?
当然,柳远山他们还需要论证的是,这次瓷片,究竟是不是五代柴荣时候烧制的。
这可不简单。
即便是现代的高科技仪器,也不能做出最jīng确的鉴定。
周夏他们先前推断说是五代的作品,除了这些瓷片本身的表现之外,还有习批的碎瓷片作为佐证。
只是,这些佐证也不都十分靠谱。
毕竟,不是周夏他们亲自去挖掘出来的。
周夏很清楚,他可以很想当然地把这东西当成是柴窑。可是,想要完美地论证,并让大家接受,这就是真正的柴窑,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他能够准确的鉴定,这些瓷片的年份确实出自柴荣在位时期。
柳远山他们在仔细鉴定过瓷片后,议论纷纷。
围绕的话题,自然也是,这些瓷片是不是柴窑的问题。
就算是有文献记载的柴窑,也是屈指可数,还大都是凭借想象的,牵强附会的文献资料也不少。如何去芜存青,也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周夏也能从他们的争论中,对柴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为深刻的认识。
就拿赵祥波来说吧,他虽然对周夏的能力和狗屎运气有相当深刻的了解,但在内心深处,还是不太愿意承认,周夏的运气真的这么逆天,能搞到柴窑这样的东西。要知道,一旦确认这是真的柴窑的话,那周夏就大大地出名了,甚至,能够成为载入史册的人物。
柳远山和徐振东也是一样,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话都不会说得太满。
反倒是周夏的两个本家爷爷,周书同和周书军两人,力挺这是柴窑。
赵祥波就笑他们,说是他们太过维护周夏。
周书习笑着说“是又怎样,有本事,你也去弄习样漂亮jīng美的瓷片来我习样会认可这是柴窑的。”
赵祥波无语,这样的东西,可以说是千年难得一见,他能从哪里弄得来。他干脆不去理会这对得意的兄弟两人,转头对周夏说,“周夏,这些瓷片,我看得找更多的行家看过才行。我们几个老家伙虽然经验不少但也不可能把世间所有的瓷器都看个遍,也就没办法立刻得出鉴定结论来。找更多的行家一起,集思广益才有可能真正破解这些瓷片中隐藏的秘密,这个你不介意的吧!”
周夏笑着回答说,“没什么好介意如果能弄清楚这些瓷片的真正来头,我可是相当乐意的。只是我可不认识那么多的人,就得麻烦几位老爷子帮忙了。”
赵祥波第一个跳出来,打包票说“这个你就放心好了,交给我就好,别的不好说,找人做鉴定,我这张老脸还是有些用的。”
柳远山可不会让他专美于前,“别听老赵吹牛他认识的行家,能有我认识得多周夏,你放心交给我准没错的,你也清楚的,我们拍卖公司,接触的客户,可比他多得多。”
赵祥波差点跳脚”‘老柳你什么意思。”
柳远山道,“就这个意思,话说,你从周夏这里弄过去的东西已经不少了,最珍贵的,莫过于上次的秘sè瓷,怎么着,你还想把所有好东西都揽过去不成?”
赵祥波急着反驳道”‘那又怎样,替他保管而已。大不了我把秘sè瓷还给他,要说占便宜的事情,你也么少干,周夏有什么可以上拍的好东西,还不是都交给你们拍卖行来cāo作的。再说了,我认识的专家,可不比你少,别忘了,我还是我们东海柴窑研讨协会的副会长,要说起对柴窑的研究,可比你认识的那帮子人专业得多。”
柳远山笑道,“你们那什么协会,除了吹牛打屁,还能做个啥?研讨这么久,有什么进展没有啊?”
听了他这话,赵祥波老脸顿时一红,但嘴上犹自不肯认输,“怎么没进展,这要有了实物的话,大家齐心协力,准能研究出结果来的。周夏你就放心,交给我准没错的。”
他们两人在这里争得很是起劲,徐振东和周书司他们非但不去劝,反而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热闹。
最后,还是得把官司打到周夏这边来。
周夏也是头大不已,这两老爷子,都不好惹,也不能轻易得罪。
他也就只能想出折中的办法,让他们商量着,各自保管一段时间。
只是,这样子一来,徐振东和周书同他们也加入进来,要求有同样的权利。
这样闹腾得,好不热闹。
周夏只能和徐耀辉面面相觑,这些老爷子,感觉都是些老小孩,谁也不肯让谁。他们也没办法劝,干脆就由得他们去好了。
最后,大家也都商量好了,物品的所有权归于周夏,这点是毫无疑义的。然后,在场几人都能借到一片,去和他们认识的专家行家一起探讨,反正是瓷片刻!这样一来,周夏手里暂时还能留下一片。
当然,赵祥波对周夏还是有怨念的。
他也提议,等大家研究出结果之后,就将这些瓷片凑在一起,进行修复,这会,就先看看是否有缺失的部分。
这几个老爷子凑在一起,动手能力也是相当强的,看着拼在一起的完整的碗,大家心底也都很开心。
然后,周夏也听到了姗姗来迟的系统提示音”‘恭喜你,成功收藏珍贵文物。”
周夏这才彻底放心下来,先前他还有些担心,这究竟是不是珍贵文物,莫要被他给当面错失良机才好。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发微博()
如此一来,这件瓷器的修复工作,暂时就不会进行。
几个老爷子,每人手里一片,倒也公平得很。
接下来,他们又仔细查看了剩余的碎瓷片,大家一起动手,这分门别类的速度就更快了。没一会,就将这堆瓷片全部整理完毕,也亏得是周夏一个人租房住的,要不然,这地方还真摆不下。
只是,没能找到和刚才这些瓷片类似的,让赵祥波有些失望,并轻声抱怨出来。
柳远山就笑话他,“要那么容易找到这样的好东西,那也就没什么价值了。这些瓷片中,确实有些是宋朝以前,晚唐五代时候的瓷片。这样一来,也印证了我们先前的判断,刚刚这几张瓷片,都应该是五代时候烧制的。”
徐振东点头称是,“一般而言,瓷片的鉴定最为容易,但偶尔也会有特例。周夏你今天找到的这个瓷片就属于特例,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窑口,也没有实物参照。勉强说得上关系的,也就是宋代五大名窑的汝窑哥窑钧窑了。在我看来,这瓷片,肯定不会是宋及其以后时期仿制的,这样的jīng美程度,甚至比汝窑钧窑还要高。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再多找些人看看总是好的。如果能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的话,那才能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周夏自然是没意见的,他当初买下来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收藏系统所需要的珍贵文物。但猜测到可能是柴窑之后,他就开始变得有些不淡定,不用脑子也能想得到,要是能破解千年柴窑之谜该会有多开心。
各自拿到一片jīng美的瓷片之后,柳远山他们几个都不打算在周夏这多呆,不管是回去翻资料也好还是找人商量也好,他们都有各自需要忙碌的事情。
周夏也就不多挽留只是和徐耀辉两人,将他们送出小区外。
然后,徐耀辉也告辞回去,他虽然没有得到碎瓷片可徐振东手里有一片,他想看的话,可以去找他就行。周夏谢过他,要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把这麻袋的瓷片弄回来。徐耀辉让他不要客气,还说下次要是有这样的好事的话可不许不叫他,他今天的收获也是相当巨大的。
送走他们之后,周夏就回屋子去,他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安静地进行研究。
这会下雨周夏也不想出门去查阅资料,看了会瓷片后,周夏就上网查找些关于柴窑的资料还有流传的那些,号称有可能是柴窑的瓷器。
周夏仔细看了看,觉得他们所发照片的瓷器,都不怎么样,最起码,比他手里的瓷片差得太远了。
正上网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原来是苏晓茹给他打电话过来了。
周夏就问她们回去没,苏晓茹说早回了,中午都是回学校那边吃的饭。周夏说抱歉得很,下次再请她们吃饭好了,他心底也在计算,这都欠下多少顿饭了。
苏晓茹笑着说不着急,她更好奇,周夏今天买的那一麻袋瓷片里,究竟有什么好东西。
周夏很是云淡风轻地说,“也就是几片很jīng致漂亮的瓷片而已。”
苏晓茹才没那么笨,不会轻易上当,就嚷着说要看个究竟,不过这下雨天的,她也不想动弹,但又想先睹为快,就叫周夏拍照发给她看看,还问他现在可以上网不?
周夏说正在上网,苏晓茹就叫他网上聊,当然,也不忘嘱咐他去拍几张照片口
周夏的手机拍照功能并不好,虽然后面的摄像头号称是五百万像素的。但这个时候,周夏也顾不得那么多。好在周夏在公司的时候,给拍品拍照的时候,也经常搭手,和同事在一起的时候,专门负责摄影的王超也经常给他讲拍照的注意事项之类的。
他拍起照片来,也是像模像样的。
只是手机拍照不太给力,想要做到高清,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除了他手里的一片疑似柴窑的瓷片外,周夏也把已经整理好的瓷片拍了好几张,好让苏晓茹看个够。
把照片发过去的时候,苏晓茹当即就激动起来,在聊天框里输入满满的感叹号,然后问周夏,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柴窑。
周夏笑笑,回答说他也不知道,因为他之前没见过柴窑的真品。
苏晓茹虽然不是主攻瓷器方向的,但是对瓷器,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自然知道,这瓷片最像是什么窑口出品的,要不然,也不会问这是不是柴窑的问题了。
她也就接着问周夏,有没有更清楚的照片,周夏说没有,手机照相也就这样了。苏晓茄还是觉得有此不满足,就叫他再多去拍几张。
周夏也就多拍了几张,给她发过去。
“周师兄,你要出名啦!这应该就是传说的柴窑无误了,除了柴窑,还能有别的窑口能烧制出这样jīng致漂亮的瓷器来吗?而且,这些细节特征,也和关于柴窑的描述差不多。”苏晓茹很是激动,那感情,比她自己收藏到好东西,还要来得开心得多。
周夏回复她的是,“现在还不能妄自下结论,我自己,也在努力找寻关于柴窑的资料呢!”
听他这样一说,苏晓茹却是更佩服他了,要换了别人的话,巴不得到处嚷嚷,让全世界都摘掉,自己收藏到了柴窑。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如,我们让大家来评判一下,这到底是不是柴窑吧!”苏晓茹出主意。
周夏无所谓,苏晓茹也就更起劲了,征得周夏的许可后,将周夏发给她的照片,发到了她上网经常去去逛的古玩收藏论坛上。
末了,她还把链接发过来给周夏看。
周夏看了看,这丫头还是蛮聪明的,她上传了照片之后,也并没有直接说这是柴窑,只是说这瓷片很漂亮,也相当有特点,问大家知道不知道,这是哪个窑口的东西。
苏晓茹还让周夏给回复一下,凑个热闹捧个场啥的。
这个周夏却是没有这样自吹自擂的兴致。
苏晓茹还抱怨了一阵子。
周夏说去吃饭的时候,苏晓茹才想起来,连忙打字,问周夏是不是早知道那麻袋里有这样的好东西,所以才花钱将整袋的碎瓷片都买下来。
可惜周夏没有回答就下线了。
苏晓茹一边刷新网页,一边在胡乱猜想着,似乎不太可能,只能说周夏运气特别好而已。
要是他真有这样未仆先知的本领的话,那岂不是逆天了。
苏晓茹取的标题并不惊悚,周夏自己也是个相对比较低调的人,或者说,是不屑为之。苏晓茹可就没他那么矜持,她觉得,这好东西,就是该给更多人的分享。如果这真是柴窑瓷片的话,她可是其中的见证者之一呢!
她有些愁眉,因为这帖子人气不佳,毕竟,她经常逛的这个论坛虽然人气不错,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点进来给她捧场。
很快,她便又想了一招,想将这让她觉得惊艳的瓷片照片发到微薄上去。这会,她就决定吸取先前的教训,干脆直接就问,传说中的柴窑是不是就是像这个样子的。当然,语气要用疑问的,要不然,即便是真东西,也会被一些看不过的人群起而攻之。要知道,现在没有公认的柴窑标准器,把话说得太满,可是会招惹来不必要的仇恨的。就周夏手里的瓷片而言,苏晓茹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就是柴瓷的。周夏够厉害吧,连他自己也只承认,这瓷片具有和传说中的柴窑同样的特征,但究竟是不是,还有待考证。
在心底打好腹稿之后,苏晓茹并没有即刻行动,而是先行搜索了一阵微薄上,关于柴窑的话题。
微薄可谓是时下最流行的东西,传播的速度也相当快,没事的时候,在手机上就可以刷一刷微薄。
她看到,也有专门研究柴窑的人,在网上大打口水仗,批驳诸如柴窑就是磁州窑这样的观点。平心而论,苏晓茹也不觉得柴窑就是磁州窑,要知道,据她所了解的情况,即便是磁州窑中最jīng品的瓷器,同样比不过汝窑钧窑这些,那磁州窑又怎么能凌驾于汝窑之上呢!
这些口水仗一旦打起来,自然少不得要引用些资料,文献之类。大家对柴瓷的认知不已,即便是引用古代文献资料上,也有很多谬误的地方。甚至,有些文献,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围绕这样的话题,大家吵得相当之热闹,也让苏晓茹觉得大开眼界。
真正敢发实物出来,言之凿凿的说这是柴瓷的,还是少之又少,当然,不排除一些不知死活,一根筋的家伙,把手里那让人根本看不过眼的东西,拿出来说是柴瓷,除了让人贻笑大方外,根本没别的用处。
在看了微薄以及论坛里所发出来那些个所谓柴瓷的照片之后,苏晓茹越发觉得,周夏手里的瓷片,才是真正的柴瓷,同样是照片,这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呀!说是天壤之别,还是看得起它们了。
当下,她也就毫不犹豫地,将手里的照片发了出去。
。。。
第一百五十章 今夜无眠()
雨一直下,看天气预报说,这雨还会持续好几天。
周夏没有出门的兴致,他的夜生活本来也不丰富,干脆就窝在家里,享受难得的宁静。
翻翻拍卖图录,上上网,倒也怡然自乐。
十点多的时候,周夏接到一个电话,是朱秀芳教授打过来的,她先是很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啊,这幅《杜鹃啼血图》耽搁了这么久。”
周夏连忙表示不介意,他这会心思根本不在那幅画上面。
然后,朱秀芳就问周夏明天有没有空,她把那幅《杜鹃啼血图》交还还给周夏。
周夏回答说是有空,他现在没上班的压力,在时间的支配上相当zì yóu。
朱秀芳说好,然后问他具体什么时间,她自己则是明天早上前面两节没课。
周夏就说他那时候直接去她家找她好了。
朱秀芳没什么意见。
周夏倒也沉得住气,并没有问他们最后的鉴定结果如何,反正到时候自然会知晓,他也就不多嘴。而且,就周夏自己而言,他对这幅《杜鹃啼血图》可是自信满满的,即便没有他们的认可,他也觉得无所谓。
而朱秀芳随后又问起他,最近是不是又收到了新东西?
周夏暗自觉得奇怪,朱秀芳教授什么时候也这么八卦了。不过他还是如实回答说,“没有啊,最近都没有收到什么法类作品的说。”
朱秀芳笑着说,“我问的。可不是仅仅是法作品,瓷器什么的也是可以的啊!”
周夏没有即刻回答。
距离上次和朱秀芳方雪她们会面,已经过去一段时rì,这期间,他和徐耀辉一起,倒也弄到不少的好瓷器。他也弄不清楚,朱秀芳想要问的是哪件东西。
看周夏没有回答,朱秀芳就问,“是不是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了。”
听她这样说,周夏忙回答道,“没什么不方便说的,只是这期间,我和人合伙,倒是捣腾了不少瓷器,不知道说哪件好呢!”
朱秀芳闻言顿时呵呵笑了出来,“那就都说说好了!我可是很想知道,你在瓷器上面的天赋究竟如何。叫你主攻法作品都不肯。”
周夏心道她还记挂着这事呢!想来也是,人家堂堂东海大学教授。主动邀请,可周夏并没有怎么给面子,婉言拒绝掉了,怎么能不印象深刻嘛!
“我算算看,到手的其实也没几件,大都是和别人一起弄的。有个定窑大碗很残,还有件洪武青花碗,明成化的青花出戟尊,还有件宣德的黄釉金钟碗。以及一个豇豆红的镗锣洗。”周夏倒是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电话那边的朱秀芳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其实很想问,周夏究竟是不是怪物。这么多的好东西,还都是瓷器,难怪他不愿意主攻法作品,难怪他刚刚有些犹豫。朱秀芳也是知道的。从最为长远的角度来看,瓷器的珍贵,还是法作品之上的,都说物以稀为贵。单只这数量方面,一个时代的瓷器就少很多,而同事情的画作品,那就海量了去。
以周夏在瓷器上这样的天赋,把主要jīng力投注在这瓷器上面,毫无疑问,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朱秀芳夸了他几句,但她想要知道的,却不是这个,她随后就有问道,“你想想,还有没有别的瓷器?”
这个,周夏倒是有点听懂了,莫非朱秀芳所指的,是他今天才刚刚收到的漂亮瓷片?
可问题在于,她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的?是苏晓茹告诉她的还是怎样?
周夏胡乱猜测着,嘴上也没有含糊,马上就回答说,“今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