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乱青春-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香莲牵着两个孩子,边走边唱,让人看起来很心酸。最后包公接案。宣告开堂问审。道队回府,有想继续看的游客买票进去看审案。看罢之后,余金玲说:“原来这是演艺公司搞的宣传活动,目的就是吸引游客进府参观。”王晓飞说:“真是经营有道啊。”



  我说:“另一个方面讲,包公死了一千多年,如今还在为职工就业做贡献呢。你们有没有仔细看过,刚才装扮衙役的人里面有不少中年妇女呢。”



  田晓蕊说:“我怎么没看出来呢。”身边的王小琴说:“我也看到了,确实有几位女士装扮的衙役。”陈蜀山说:“这也叫包公千载有余荫,养育多少下岗人。”



  徐春梅则说:“世美万世遭唾骂,劝君莫做负心汉。”余金玲说:“你们别侃了,咱们还进府吗。”田晓蕊说:“在外面看看就行了,咱们赶紧去看下一个景点吧。”有一个人提议,大家自然也就相随了。



  打听道的总是陈蜀山,在跟两人打听后,大家在陈蜀山的带领下,徒步向东走去。沿着府左街向北走大约有三里地的样子,来到一段相对繁华的街道上,蜀山再次打听,当地生意人一指,那边就是大相国寺了。



  向东去的路是条古街,两边建筑古色古香,店面里面买的也是融冰市的特产以及小吃,面点啥的。更有酥脆的大麻花,沾满了冰糖的冰糖葫芦。店家说要想吃零分的还有每袋一个的冰糖葫芦论斤卖。



  沿街东行有十多分钟,远远的看到了大相国寺了。同学们在大相国寺门前拍照留念后,也没有进去。不单单是为了省下几十元的入寺门票钱,更重要是时间已经越来越晚了,再不走恐怕到中午就逛不完今天主要的景区清明上河园了。



  回2路车线的路上,余金玲买了二斤小袋装的冰糖葫芦,分给我们同来的十人,每人三两个。剥开一颗放到嘴里嚼着吃,那味道酸甜可口。



  在北去的路口北侧大家终于又找到了2路车站牌,余金玲念叨着,上河园原来就在倒数第二站上啊。在公交站点上等了有5分钟的样子,又一辆2路车从南边开了过来,同学们一个挨一个的上了2路公交车。



  公交车启动,大家有的找到了座位,有的没有座位的就双手把着公交车上的把手,随着公交车左晃右晃的。我跟田晓蕊站在一起,俩人互相扶助着,免得摔到了。



  一边看车窗外的风景,田晓蕊一边对我说:“来融冰之城给我两个印象。”我问:“都那两个印象呢。”田晓蕊说:“第一、古建筑特别多。二、市民的文明素质特别好。”我说:“要不怎么叫大中原,要不怎么叫东华文明的发祥地呢。”刘月晓说:“才子哥就是才子哥,说话总是条条是道的。”我说:“月姐,你好久都没说话了,怎么今天情绪这么不高涨呢。”刘月晓说:“清明节,天气阴沉,心情咱们能好的起来呢。”



  我说:“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是我们能改变心情。”徐春梅说:“快乐起来吧月姐,来跟我一起来。”



  十位同学,车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五六站的路程很快就走完了。上河园站下来,往回走有约40米的样子,就看到了清明上河园的大门口了。



  陈蜀山和余金玲俩人去给大家办团体票,大家则先站在上河园的小广场上,欣赏上河园那高大上的门口。(未完待续。。)



  &千敲万点出一章,离乱青春现容颜。盗版铺天盖地来,支持郡王到起点。辽西郡王欢迎各位书友到站,以不同的形式支持辽西郡王。拒绝盗版,是你对《离乱青春》最大的支持,是对辽西郡王最大的支持。
离乱青春之情到浓时无怨尤21
  上河园门口开阔,左边是进口,右边是出口,进口处设置人字形自动检票机,出口处则完全开放,只是限制游客从出口进入,有安保人员把守。站在大门口朝里望去,一堵大型假山风景把景区里面的风景隔开开来,更增加了游客对上河园里面的憧憬之情。



  正在大家向里面遥望的时候,余金玲和陈蜀山俩人已经买来了门票,余金玲边发给大家门票边说:“团体票,咱们一共花了30晓蕊说:“辛苦了,余姐,一起出游过几次了,不用次次跟大家报账了。”王小琴也说:“是啊,大家都相信你们这对热心的情侣。”余金玲看看陈蜀山,也不反对也不说是,只是微微一笑算是答复了。



  十人拿着门票,分三路自动刷票进入上河园景区,随着游客朝南侧入口走去。十人因为入园检票的口不同,进入园子时间也就有了先后差别。最先进入园子的是余金玲、陈蜀山和王小琴这组人,第二组进入的是李伟、王晓飞和徐春梅这组人。最后进入的则是陈陈、刘月晓、田晓蕊和我这组人。在前面走的陈蜀山挥手招呼我们:“大家都快点走啊。”我们几人也都加快了脚步。



  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则是上河图上的那座虹桥,虹桥高大桥下能行船。喜欢照相的徐春梅和刘月晓等女生,则跑到前面去用手机拍照去了。在我和晓蕊并肩走下虹桥的时候,陈陈用他的手机给我们抢拍了一张,田晓蕊说:“哎呀,老六这里风景又不是很好,先别拍了。”陈陈说:“你不知道,这里拍照最有代表性了。这是上河图上最明显的标记,也是上河园里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一边走,田晓蕊一边问:“再续。《清明上河图》是谁的作品着。”我说:“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瑞仅见的一幅精品,存于故宫博物院。该画是东华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米米,绢本设色。”陈陈问:“老五,你知道张择瑞是哪里人吗。”我说:“这位张择瑞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5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他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一直跟在我们身边的刘月晓说:“这些东西怎能难住我们系的大才子呢。”



  我笑着说:“月姐,有拿我开涮。”月姐也笑着说:“好久没一起了涮涮就涮涮呗。”



  走过虹桥,那对面是一排小船码头,码头上有车船店脚牙各种店铺,服务当时汴梁城来往过客。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东京汴梁城拥有100万人口,大部分生产生活物资都是需要用船只运进来。迎着路口的是一家洗脚行,相当于现在的足疗店吧。不管你是船夫还是赶牲口的行商。一路劳乏,上岸歇脚在这里先泡一下脚,那也是一种享受。脚行的旁边是一座江南丝绸店,经营南方的各种丝织品已经当地的汴绣。最大的特点是这里的售货员全部是北宋人的装扮。女人长袖长衫。男的读书人是长衫,普通百姓则是短衣襟,小打扮,布鞋布袜。



  女生天生就喜欢美丽的丝绸制品。徐春梅和王小琴每人买了件丝绸睡衣,王小琴跟田晓蕊说:“小田妹子,这东西很实用。买回去也算是件念想儿。”田晓蕊禁不住丝织品的诱惑,跟余金玲他俩也一人买了一件。我们几个大男生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我挑了件上河图的折扇,也不贵仅仅15元。看我掏钱买了折扇,陈蜀山、李伟和陈陈每人也买了一把折扇算是上河园的纪念。



  喜欢跑路的王晓飞已经绕过了丝绸店,奔西边走去了。当我们走出丝绸店的时候,王晓飞喊:“大家快来呀,这里有耍杂耍的。”



  此刻我们跟余金玲、陈蜀山等汇合在一起,大队人马晃晃悠悠向西方走去。



  过杂耍场子,朝北走进入东门外广场,广场旁边有用两人抬的大称称量体重的。去东关的路上,有骑马的,有牵着骆驼的在官道上走的。路边招揽生意的单套马车的车主一身粗布短衫,头戴宋代的抓髻小帽,边走边喊:“坐车游上河园,五元一位,五元一位。看那辆马车上放着长条的凳子,那凳子也是当年潘金莲曾经踩过的,就放着马车车辕子上。单套马车上扣着蓝色的布篷以遮风挡雨。



  十人沿着官道进入东关城门,城门口有化妆的宋军把守,从城里走出来一位扛着糖葫芦走到小商贩,那商贩脸上黝黑,身上满是铜釉,就好像铜塑一样,只不过是这件作品会移动,会说话。一张口露出洁白的牙齿,让人知道他是个活人。



  此刻天越阴越黑,一阵风过后,天上掉下了几滴雨滴,好在是点大雨稀,不大影响游客们游览湖光山色。



  城中告示上写着今日十一点北侧十字街口上演《水浒传》劫法场。刘月晓快言快语说:“这可值得一看,大家快点走吧。”于是大家加快了脚步。



  天上飘着雨丝,田晓蕊和我同打着一把大红伞,我的伞则给老六用了。南街向西到西关桥边,那里是座军港,军港内停着一艘老式木制战舰,目测那战舰也有二十多米长,五六米宽,六七米高的样子。战船木制本色,涂有清漆,远远看去闪闪发亮。几根铁黑色炮筒从垛口伸出来,好像随时要发射炮弹一样。舰船上旌旗随风飘飘,船帆则是放下来的。眺望东北湖面上则还有几艘更大的战舰停泊在港湾里,那大船也许是刚从水泊梁山上败下阵来的,正在这里休整呢。沿着湖边的石板路朝东走去,过另一座更高大的虹桥。站在桥顶向西北望去,哪里据说是大宋的皇城,皇城边上有一座高达十八层的古塔。



  陈蜀山问:“再续,为啥平原城市里多建设高塔呢。”我说:“除了佛教意义外,大概还有一种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伟问:“另外还有其它意义。”那神情感觉好茫然,很想知道我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我说:“平原区城市多建设高塔,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战争来时,可以上高塔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在冷兵器为主的宋代,这应该算是一种军事设施吧。”



  王晓飞说:“师兄说的很有道理,我就没有想到呢。”徐春梅则说:“你若是也想到了,你也是才女了。”王晓飞呵呵一笑说:“我可不敢当。”



  走过两座虹桥,前方就到达了大宋。京华梦水上演艺现场。陈陈说:“这里曾经演艺过多次水上文艺节目,大家进去值得看看,这里也是上河园里面一处必看的景色。”



  站在高高的看台上,遥看水上平台,烟波浩渺间更显得古韵依旧,大宋皇城风采依旧,只是这美好江山已经多次易主。



  从演艺场出来,南行就是北关牌楼,这里去十字街仅有100多米的样子。



  北关牌楼,两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正好有身着宋装的美女导游领着一群游客从演艺场出来。导游手中举着小红旗,向身后的游客说:“大家快点走,一会儿十字街的劫法场表演就要开始了。”看美女们还在牌楼前拍照,我大声的说:“快走了,表演要开始了。”



  田晓蕊说:“等等我,就好了。”



  拍完最后一张照片,刘月晓和田晓蕊快步的跑过来。田晓蕊又跟我打一把大红伞了。



  看着前边走的同学,雨丝飘飞,衣衫被风吹起。这样阴沉的雨天,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这样的古街,这样古城,这样的古韵,这样的古风。你是从历史的风尘中踏着星驰电闪的时光快车穿越时空而来的吧,你是从宋代张择瑞笔下的画卷中走来的吧。我问田晓蕊说:“是否千年前我们就这样在一起走过这条古街。”田晓蕊说:“再续哥,你又在说疯话了。”(未完待续。。)



  &千敲万点出一章,离乱青春现容颜。盗版铺天盖地来,支持郡王到起点。辽西郡王欢迎各位书友到站,以不同的形式支持辽西郡王。拒绝盗版,是你对《离乱青春》最大的支持,是对辽西郡王最大的支持。。。辽西郡王
离乱青春之情到浓时无怨尤22
  跟随着陈蜀山、余金玲等人,田晓蕊和我走在人群的最后边。从牌楼进入东京汴梁的北关,沿街两侧以餐饮为主,这里的建筑都是仿宋代的建筑,路边的摊贩,商贾都是宋朝人打扮。大家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两边的风景。



  远远向十字街望去,街口已经被戒严了。有宋朝的军兵拉起来警戒线。警戒线后边站满了看梁山好汉劫法场演出的游客。刘月晓说:“咱们快走吧,要开始了。”



  这时候听到从西街口官衙处传来铜锣开道的声音,远远看去,一队官差押解着两辆牛车从西街缓缓的走了过来。与此同时看到从南街口走来了十几位化装成挑夫、乞丐的人也朝着街口赶过来,隐藏在游客之中,等候官军的到来。



  陈蜀山小声的问:“再续,这是劫的哪里的法场啊。”我说:“看这阵势劫的是江州的法场。”陈蜀山问:“为啥说是江州的法场呢。”



  我说:“从牛车上押解着两个人看,这两个人一个应该是宋江,另一位应该是戴宗。这节紧跟着第三十八节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而来的。”



  陈蜀山小声说:“再续兄弟博学多才,佩服佩服。”刘月晓旁边敲边鼓说:“那是,他可是我们公认的才子啊。”



  说话间,木笼囚车已经驶入街口,就见从东南方向杀出一条黑大汉,手里提着一对板斧。看到囚车已经驶入路口,将身上的黑色短衫一抛,赤着上身抡起板斧就杀向了官兵和衙役。其他化装了的梁山好汉各亮出兵器,一起冲上去。抡刀舞剑杀向官军和衙役。街口大乱,众好汉杀退官军,救出宋江和戴宗,卢俊义等见过宋江、戴宗二人。将宋江、戴宗二人救走,看那黑大汉李逵还在抡板斧砍杀。



  田晓蕊指着地上一位扮演被砍死的官军摸样的人说:“再续,你看他还动呢。”我说:“这毕竟是演戏。”演出结束后,路上躺着的死人陆续起来,收拾好装扮朝西街走回去了。



  余金玲说:“戏也看完了,咱们该找个地方吃午饭了吧。”徐春梅说:“姐姐们,我早就饿了。”刘月晓说:“那咱们就就近吃点吧。”李伟指着街口东北方向的十字坡酒家说:“就在这里吃点如何。”田晓蕊说:“先去看看干净不干净啊。”在门口照顾生意的小二见有客人要吃饭,热情的招呼说:“大家都来吧,保证干净可口。”刘月晓、田晓蕊和我抢先进入十字坡酒家查看。



  进到小店里面,就见小店装饰完全以黑色调为主。房间内桌子是黑色八仙桌,凳子是黑色长条凳子,桌子上碗碟干净,小店里布置的典雅,庄重。刘月晓问:“再续,你看行吗。”我说:“看起来很好啊。”刘月晓走到店门口喊:“都进来吧,这里很干净的。”



  时间不大,余金玲、陈蜀山等人也都进来,大家围着一张八仙桌坐下来。因为是八仙桌,十人坐在一起有些拥挤。余金玲又让店家添了两个塑料凳子,这样她和蜀山才坐下来。余金玲喊:“店家点菜。”一个小二样子的服务员走过来,递上一本红色的菜单。余金玲把菜单递给李伟和陈陈这边。让李伟和陈陈点菜。李伟说:“还是余姐你们看着安排吧。”陈陈说:“如今来到十字坡酒家,不吃酱牛肉好像对不起十字坡酒家的名声,有没有酱牛肉呢。”



  小二唱诺:“有,今天上午刚出锅的酱牛肉。”陈陈问:“论斤卖还是论盘卖。”小二说:“酱牛肉论斤卖。40元一斤。”陈陈看看大家说:“咱们这么多人,怎么也要切一斤吧。”刘月晓插言说:“一斤也够了,再要些别的呗。”陈陈说:“好。那就一斤酱牛肉,其它的你们就看着点吧。”



  余金玲又问王晓飞说:“小妹子,你点一个。”王晓飞说:“有没有麻辣的菜。”小二说:“水煮肉片有没有。”小二说:“有,要吗。”陈蜀山插言说:“这道菜还是要得。”小二写上。



  余金玲又看着我和晓蕊,余金玲说:“你俩也点道爱吃的菜。”我说:“油炸花生米。”田晓蕊说:“尖椒炒豆皮。”刘月晓说:“你俩可真会省着花钱啊。”我说:“我点一道菜了,其它的你们看着点吧。”刘月晓说:“焦溜肥肠。”徐春梅说:“想起来就腻。”刘月晓说:“你可以要个淡素点的吗。”徐春梅说:“小白菜炖豆腐。”最后轮到余金玲和陈蜀山点菜了,陈蜀山说:“无鸡无鱼不成席,我看来只叫花鸡可好。”李伟说:“那可好吃。”余金玲说:“那就要一份吧。”小二插言说:“还缺一道菜就十道菜了。”余金玲说:“有没有清炖鲤鱼。”小二说:“是大锅炖的。”刘月晓说:“大锅炖的口味更好。”余金玲说:“既然好,那就来一条。”



  要好了菜,小二问:“你们喝什么酒呢。”陈蜀山说:“下午还有游览项目,今天中午咱们就每人一瓶啤酒如何。”大家纷纷赞成。王小琴说:“谁喝不够,晚上咱们再喝。”李伟说:“行,喝不够晚上再喝。”陈蜀山说:“好,那就拿十瓶啤酒上来。”小二问:“来什么啤酒呢。”陈蜀山说:“来你们融冰市当地产的啤酒。”小二说:“俺们这里有融冰纯生。”陈蜀山问:“多少钱一瓶。”小二说:“不贵,六元一瓶。”陈蜀山说:“好的,就拿融冰纯生吧。”小二唱诺一声:“稍后,马上来。”小二走下去,通知后厨做菜去了。出来的时候拿上来一壶刚沏好的一大茶壶茶水,客气的说:“几位先喝点水解解渴。”余金玲说:“谢谢。”刘月晓拿起茶壶先给自己倒了一杯说:“还有谁喝呢。”王小琴说:“你就放着吧,谁喝谁倒呗。”



  陈蜀山拿起水壶,给倒上一杯,也给他自己倒了一杯茶水。陈蜀山说:“再续,喝水。”我说:“谢谢。”陈蜀山说:“不用客气,我有问题想问你呢。”



  我说:“有啥问题你就直接说就行了,干嘛这么客气呢。”陈蜀山说:“代表大哥对你的尊重之情吗。”我说:“都是老朋友了,不用那么客气的。”



  陈蜀山说:“再续,你刚才说水浒传上一共有两次劫法场的情节,刚才表演的是江州劫法场救宋江和戴宗。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