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龙闯北极-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和气候变异,因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之一。在近年“全球变化”的研究
浪潮中,核心科学目标可归纳为:对整体地球系统环境演变的认识与预测,因此,
北极的科学研究也将“环境”和“预测”做为根本目标。1990年成立的国际北极科
学委员会(IASC) 于1991年专门设立了全球变化工作组,确定了北极研究重点的5
个跨学科领域,其中第一个研究重点即是海洋-海冰-大气间相互作用和反馈(北
极地区全球变化区域研究计划) 科学方案(IASC, 1992) , “白令海影响研究
(BESIS)、“巴伦支海影响研究(BASIS)等重要领域。目前国际两大全球变化研
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研究计划(1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已确定了
很多相关的计划, 包括:“北极气候系统研究(ACSYS)”、“全球能量和水循环
实验(GEWEX) ”、“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0CE)”、“海洋-大气-冰相互作用
研究(0AII)”,此外一些地区国际科学研究组织和国家也推出了相应的研究计划,
欧洲海洋与极地委员会、欧洲科学基金会规划了为期10年(1996~2005)的“全球
环境中的北极海洋系统研究(A0SGE)”、美国推出了“北极系统科学研究(ARCSS)”
等若干国家计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有关科研机构从80年代开始先后组织了一些相
当规模的北极考察研究。例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北极国家挪威的卑尔
根大学合作,开始北极-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比较研究的合作。1993年,中国召开首
次北极科学研究讨论会,讨论了中国北极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战略设想。1992年开始,
国家海洋局二所与德国极地研究所基尔大学和不莱梅大学合作开展了为期5年的北
极海洋生态科学考察,对北极生态系统结构和北极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进研究。1994
年,中国科学家开始实施阿拉斯加已罗(Barrow)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观测研究
及北极大型海洋动物的眼部解剖学对比研究。199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
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国首次北极点科学考察。该次考察的科学目标是北极地区对全
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内容包括海洋、冰雪、大气、古环境、生态、遥感和大
地测量等方面。 考察队具体实施了4个课题的考察,  已获得了重要的初步成果。
1996年, 我国参加了北极科学委员会的白令海计划(BES1S)、国际北极浮标计划
(IABP)的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了北极冰数值模拟研究和北极变化
研究项目。


    ㈢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研究内容

    ⒈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北极是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全球大气气候关系统形成和
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大气与海洋间能量、物质的交换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气、海
-冰-气界面上。研究海-冰-气能量。物质交换,对正确理解北极地区在全球气
候和环境变化中的作用以及提高我国天气、气候和自然灾害预报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物理化学过程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及我国气候
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是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及
全球变化研究(IGBP)等到际气候环境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北极是温室气体和大
气污染物质的重要源汇区,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极为敏感。北极地区
是全球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本底区域,对研究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有重要意义。北极地区臭氧-UVB研究是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提出的重要研究领域,
对研究全球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

    北极以冰雪为突出特征。由于冰雪的反照率高,几乎90%以上的太阳辐射被反
射回字宙空间;同时冰雪在大气和海洋之间形成交换的屏障。近年的研究工作表明,
发生在冰外缘带的物理过程是影响海冰融解和冻结、冰外缘线进退、上层海洋垂直
对流、将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冰面与海面摩擦特性和热传导特
性的差别导致冰外缘带局部气象条件的明显变化,大量稠冰的形成和流动,沿冰缘
上升流和下降流的发生,冰舌、冰带、冰外缘急流、冰外缘涡旋的发生与变化等独
特的物理过程。海冰及上覆积雪内保存着三年时间尺度的现代大气和海洋环境记录,
对其进行研究可揭示水汽及杂质的来源,明确雪冰环境记录的形成过程,阐明现代
大气环境的区域特征和人类污染状况。

    本次考察经由的海区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海,多条大型河流汇入该海区,陆源
物质向加拿大海盆的输入,将影响北极加拿大海盆的生态结构和环境。西伯利亚陆
架海海底由厚厚的沉积层覆盖,对该海区的现代沉积过程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可以揭示北冰洋沿岸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了解陆架海与海盆之间物质交换特征
和机理,揭示生源要素的源和汇的作用。

    ⒉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方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

    北冰洋海盆中由北极过程形成的低温高盐水体与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的交换,
严重影响着这些大洋的海洋学环境。北冰洋的楚科奇海和太平洋的白令海是两大洋
水交换的必由之路,决定北冰洋在全球变化过程中对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深刻影响。
另外,在罗蒙诺索大海脊与西伯利亚陆架的衔接处是北冰洋两大海盆之间中、下层
水交换的主要通道之一,对北极深层水的结构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将揭
示白令海与楚科奇海水体交换以及欧业海盆与加拿大海盆水交换对加拿大海盆低温
高盐水形成的贡献,分析这种过程对我国气候和海洋学环境之间的影响。通过对白
令海、楚科奇海及海盆衔接区的水文、营养盐、化学示踪物及海冰的调查研究,阐
明该海区的水系结构和环流特征及其与加拿大海盆的水体交换,提出北冰洋与北太
平洋的水体交换和物质输运模式,探讨北冰洋与西太平洋和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相
互作用,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国际上对于这一海区的研究
较少,因而本项研究的成果将增加科学界对这一海域水交换特征的了解。

    ⒊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啊。

    北极海洋中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全球气候不和环境变化保
持着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作用和反馈。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泵作用驱
动大气二氧化碳,不断进入海洋,推动海洋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
在北极特殊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形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北冰洋是全球
气候变化的“启动器”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地。

    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远洋渔业国家,现我国在海外的远洋渔船的总数有1000余艘,
产值约3。5亿美元。其中分布在北太平洋从事作业的渔船约有120艘,占海外渔船总
数的八分之一,而产量却占海外总产量的26。4%,因此,在北冰洋及周边公海海域
进行结合海洋环境的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将对在该海域从事渔业生产的我国远洋
渔船作业产生直接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在上述海域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科学依据。


    中国极地考察工作简况


    ㈠ 组织机构和考察基地

    【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

    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是承担我国极地考察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秘书
处” 、“计划处”、“科技处”、“条保处”、“财务处”、“外事处”等6个处
级机构。基本任务是:组织协调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研究工作。其主要职责为:⑴
组织拟定我国极地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统一组织协调我国极地科学考察
工作;研究极地工作的重大问题,向国家海洋局提出建议和报告。⑵组织拟定我国
极地考察工作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后组织实施。⑶负
责我国极地工作经费的申报、领拨、分配,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财务管理监督工
作。⑷负责建立、购置不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基地及其设施、设备;管理南极训练
基地。⑸负责组织和参加我国同各国极地考察机构的交流,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极地
机构和国际极地合作活动。⑹负责协调国内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的极地科学考察计
划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组织科学考察成果的鉴定和交流。⑺承担我国极地考察队
的组织工作。⑻具体负责南极事务日常性工作。⑼负贡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
会的具体事务。⑽)承担国家海洋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

    经国家科委批准,1994年10月14日成立了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它是
我国主管极地考察工作部门的咨询机构,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担任。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就极地考察工作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咨询,组织学术交流,并
对极地考察工作进行科学技术咨询,评价科学技术成果,指导科学考察活动。秘书
处设在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

    【中国极地研究所】

    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极地研究所于1989年10月10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中国极
地考察研究的中心,对国外开放。其主要方向任务是:开展具有典型南极特征的又
对我国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学科研究,开展极地环境、资源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的
考察研究;拟定南极各学科考察研究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实施考察计划:
分析研究和保管南极标本、样品: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文集、期刊;进行国际间南
极学术交流和合作考察研究。

    1993年以来, 极地所加大科研设施建设力度, 先后建成了低温实验室(面积
200平方米,在…20℃、…400C、…60℃温度范围连续可控)和洁净实验室(面积33平
方米,洁净度达到100级);先后引进美国L0WELL大学研制的DPS…4数字式电离层测
高仪, WATERS毛细管电泳仪,C0ULTER微粒分析仪、德国ZEISS和瑞士LEIKA多功能
高级光学显微镜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为高水平完成国家“八五”南极科考课题提
供了硬件。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措施,稳步加快极地专业学科和
队伍建设。

    【“雪龙”号船】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南极考察、 运输两用船。1993年3月25日由乌克兰赫尔松
船厂建造,我国购买后于1993年7月12日接回到上海。

    雪龙号船长167m, 宽22。6m, 满载吃水9m, 最大航速18节,冰区通过能力为
1。2m当年冰、 20cm雪、航速0。5节。船体结构和上层建筑设计环境温度零下50℃,
4000kg/h蒸发量的锅炉可保证全船用汽。 该船设计为A级破冰船硝船具备先进的导
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和能够容纳两架大型直升飞机的起降平合、机库及配套系
统。国家计委先后投入3100万资金,将该船改造成为科考和运输两用船。雪龙号船
经二期改装,增加了新的考察队员生活区,新增床位51个;改装配备了大洋考察试
验室200平方米,引进、安装CTD和ADCP等国际先进的大洋调查仪器设备,使雪龙船
具备了南极考察活动站的能力。该船己执行了第十一至十五次南极考察以及中国首
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

    【中国南极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胜
利建成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的地理坐标为:62°12′59″S,58°57′52″W,
海拔10米,与北京的方位为:170°38′27″,距离北京17501。949公里。

    为了改善长城站的状况,使其更适应于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发展。1993年新建
了食品库、 综合库,总面积806平方米,更换了120千瓦3台发动机组,添置了汽车
起重机和轮式装载机。1995年度的12次南极考察,经过长城站36名度夏和越冬队员
的近3个月艰苦卓绝的忘我劳动,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彻底改变了长城站的站
容站貌。建成了660平方米二层生活栋:除锈并油漆了6栋房、8个大储油罐和7个小
油罐;进行上下水管道的清理改道;完成了油罐防溢油设施;恢复改造了原污水处
理装置,排污口延伸至入海20米排放;新建西湖引水吊桥,完成文体、气象、发电
栋的堵漏工程; 拆除了4栋木板房,清除了站区北部的垃圾场、高架房地面、海面
上和海边的丢弃物,进行部分垃圾的分类、处理;平整站区及修整道路。整个站区
焕然一新。

    【中国南极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 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陵上胜利建成
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的地理坐标为:69°22′24″S,76°22′40″E,海拔高
度11米,与北京的方位为:32°30′50″,距离北京12553。160公里。

    中山站是我国南极考察向内陆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实验基地。
为实施内陆断面考察计划,中山站购置了德国KASSB0HRER公司生产的PB240D型大型
雪地车3辆,15吨雪橇2架,8吨雪橇1架。1993年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新
建了气象激光雷达观测室和臭氧观测室两栋新建筑,总面积近70平方米。

    【中国南极考察训练基地】

    中国南极考察训练基地位于黑龙江尚志市亚布力滑雪场, 北纬44。6度、 东经
128。5度,海拔高度为1374。8米,冬季比较寒冷,一、二月平均气温零下25℃左右,
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3℃。 该地区降水量丰富,每年10月中旬开始降雪,直到翌年5
月除山顶仍然有积雪,一年的积雪期可常达半年之久。该滑雪场于承办第三届亚洲
冬季运动会时进行了重大改造, 开通了至哈尔滨260公里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十分
方便。我国南极考察越冬队员都在这里训练。

    【中国南极考察智利公寓】

    中国南极考察智利公寓作为中继站主要承担我国南极考察长城站考察队员的交
接工作,以及为站上进行食品和急需物资的补给,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南极考察合作。
1995年度的第十二次南极考察,对公寓进行了维修。


    ㈡ 极地考察活动

    【中国南极考察队】

    1984年6月25日, 国务院批准组成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1984年11月20日,由
591名队员组成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从上海出征。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
站在南极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胜利落成。 至1999年4月,我国已派出15支南
极考察队, 先后有5条远洋考察船13次赴南极,航行了30万海里,运送了2500多人
次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赴南极考察,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和中国南极
中山考察站,先后完成了中国首次南大洋科学调查、“七五”和“八五”南极科考
计划,开展了包括气象学、地球物理学、高空大气物理、电波传输等常年观测以及
冰川、地质、地貌、环境、测绘、地矿、生物学、人体医学、海洋学等多学科考察
与研究,采集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标本和数据。

    我国科学家发表了数十部极地研究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成果总体达到
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南极“八五”科考计划】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85…905…02)课题进行了7
个专题南极考察研究。在全国10个部委局和省市通力支持下,26家科研单位和大学
团结协作,克服了赴现场人员有限、考察环境艰苦、经费紧张等困难,出色地完成
了“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这一复杂的、高度综合的研究任务,培养造就了一支
高水平的研究骨干队伍,使我国南极考察事业顺利地实现了由建站为主向科考为上
的转变,跨进了国际南极研究的先进行列,为国际南极研究作出了我国的贡献,提
高了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国际地位。主要取得了如下多方面科学进展和重要成
果:

    通过3个航次的南大洋调查, 获得了以普里兹湾水域为重点的大磷虾分布和生
物量资料,结合以往的数据积累和较有效的国际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大磷虾
生长指标和鉴别自然种群负生长的有效方法,量化了种群结构,阐明了大磷虾生殖
生物学等一些关键问题,深化了大磷虾富氟机制研究:研究了大磷虾分布区的海洋
学环境;提出了磷虾资源的开发模式。

    通过5年以菲尔德斯半岛为重点区域的陆地、 淡水、潮间带和浅海生态系统的
深入、完整、系统的考察研究,阐明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定量地确定了
研究区域各亚生态系统的关键成份、 主要特征,发现了2个新种、14种新记录;深
入研究了营养阶层完整的雪地生态系统变化趋势;掌握了初级生产过程、海冰生态
学过程和石油等典型污染物现状及生态效应:建立了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和信息
管理系统。

    在地质学领域, 完成了长城站、中山站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填图,编制了1:500
万南极洲地质图;提出并证实泛非构造事件是来南极克拉通最终形成的关键运动;
完成了中山站及邻区卫星影像地图和霍巴特-中山站国际重力联测,探讨了壳幔结
构特征;分析研究了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晚垩世至第三纪的气候和古地理;完成了
拉斯曼丘陵区36个点的重力观测,初步查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地壳结构,深化了
横贯南极山脉罗斯期构造岩浆作用和南极陨石的研究。上述工作同时也为调查南极
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和现代环境背景研究方面,绘制了菲尔德斯半
岛地貌与第四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