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上人,走!”

    蒙恬直接转身离开,根本不给董承再开口求情的机会。

    董府外,

    “阚棱!”

    “末将在!”

    “再去调一千将士来,给本将军守住董府,一只苍蝇也不让他们飞出去,如果有董府之人强闯出去,就地格杀。”蒙恬出了董府府门,就对阚棱下达了命令。

    “诺!”

    ……

    翌日,

    “李儒,某真没想到你就这样落入了我等手中啊!”赵普感叹道。

    “主公已经死了很多年了,该报的仇也已经报了,你们又将我的手下抓得一干二净,这世上,李儒的熟人已经不多了,既然如此,这世上还有什么值得李儒留恋的。”

    李儒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出了原因,李儒,赵普,张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李儒是自投罗网的,如果李儒真的想躲,要抓住他无异于大海捞针。

    “你不是投靠益州了吗,为何不跟随益州的兵马前往益州啊?”赵普好奇的问道。

    “某何曾投靠过益州,某与益州只不过是合作而已。李儒此生只有一个主子,可是他已经死了。”

    李儒冷笑道,看其脸色,似乎并没有将益州,将刘邦放在眼里。

    “可是按照我们得到的情况,你的确是投靠益州了啊!”

    赵普并不相信李儒的回答,他认为只不过是李儒的搪塞,或者说是李儒维持自己尊严的解释罢了。

    “我的确对益州的人说了投靠益州的话,而这只不过是为了留在长安的目的罢了。”

    李儒看出了赵普的想法,笑着解释道。

    “以你的才智,既然已经投靠了益州,益州的人岂会将你留在长安,这个危险的地方?”王伯当质问道。

    “因为某向那彭越说了,某留在长安是为了探听长安的情况,将来助益州的人拿下长安。”

    李儒今日的话有些多,蒙恬他们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并且还给出了解释。

    “以你掌控的势力,以你在长安附近的布局,如果益州大军杀来,加上你的配合,的确会给我军造成极大的麻烦。”蒙恬点头,认可了李儒的回答。

    “李儒,你可愿为陛下效力!”王伯当盯着李儒。

    “我没有听错吧!”

    李儒有些怀疑,不仅是李儒,赵普,张良等人都是如此,至于蒙恬,蒙恬早就想到了,蒙恬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他了解刘辩,竟然王伯当来了,那就绝对不是简单的拿下李儒那么简单。

    “本官没有骗你,这是陛下给你的选择,要么死,要么为陛下效力。”王伯当非常严肃的说道。

    “虽然刘辩是个明主也是个雄主,只可惜忠臣不事二主,只能说李儒与他无缘。”

    李儒没有犹豫直接摇头拒绝了。

    “你不用这么快,给本官回答,过两天会有你一个故人前来长安,到时候你在给本官答案。”

    王伯当再次给了李儒一个机会,至于王伯当说得是谁,李儒已经猜到了。

    “他果然没有死!”

    李儒苦笑道,

    “也罢,见见他吧,他是李儒在这个世上最后的故交了,最后在见他一面吧。”

    李儒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没有打算投靠刘辩。

    ……

    两天后,

    “贾诩先生,一路可还顺利?”王伯当迎上了贾诩。

    “顺利,非常顺利,当初前往燕京时,贾诩是偷偷摸摸,小心潜行的,根本没有来得及看看沿途的风光,此次却是让贾诩大开眼界啊!”贾诩惊叹道。

    “贾先生觉得如何?”

    王伯当询问道,听到贾诩的惊叹,王伯当不自觉的生出了一股自豪感。

    “贾诩,从未见过大汉有如此繁华的一幕,贾诩真的佩服陛下,佩服那朝中的大人们。”

    “哈哈,贾诩先生说不定也会成为这其中一员啊。”王伯当大笑。

    “贾诩在这世上不知道还有多少年活,贾诩这一生都在为自己而算计,谋划,从未想过要做出一番事业,如今也该做出些事情弥补我往日犯下的过错了。”

    贾诩感叹道,俗话说本性难移,贾诩一生的谋划都是为了自己,即便如今也不例外,他的确会努力做出一番大事,但绝不是为了弥补过错,或者让百姓安宁,而是为了他的儿子贾复。

    跟在刘辩身边越久,待在燕京时间越长,听过的事迹越多,贾诩已经对曹操,或者荆州,或者益州,能够打败刘辩抱有希望了,虽然刘辩曾经承诺过贾诩,提前给贾复一个机会,但是贾诩了解贾复,知道贾复这次不一定会听他的,所以贾诩必须做出一番功绩,为将来做保住贾复做打算。

    “贾先生,你去见见李儒吧,如果有可能,那就尽量劝说他为陛下效力吧。”王伯当对贾诩说道。

    “我尽量吧!”

    贾诩的声音有些沉闷,贾诩了解李儒,知道以李儒的性格绝不可能投靠刘辩的,所以李儒的下场已经注定了。

    贾诩这辈子除了年轻时候有过朋友以外,就再也没有了,时至如今或许除了李儒算得上半个知己好友外,就再也没有了,李儒的结果还是让他有些苦闷的。

    不久后,王伯当带着贾诩来到了囚禁李儒的房间。

    原本蒙恬打算将李儒关进大牢的,但是被王伯当制止了,因为刘辩早已经有了吩咐,尽量对待李儒好一点。

    “把门打开吧!”

    王伯当对守卫在李儒门外的士兵吩咐道。

    “诺!”

    房门很快就打开了,王伯当带着贾诩进了房间。

    “李儒,人来了!”

    ……

    。

第667章李儒下场() 
房门很快就打开了,王伯当带着贾诩进了房间。

    “李儒,人来了!”

    王伯当进了房间,就直接对李儒喊道。

    “果然是你,你果然没有死。”李儒转身后,一眼就看见了跟在王伯当身边的贾诩。

    “文忧,许久不见!”

    贾诩上前打了个招呼。

    “贾诩先生,接下来就交给你了。”王伯当对贾诩说道。

    “应该的!”

    “有劳了!”

    王伯当说完后,转身直接离开,对贾诩非常放心。

    “想不到你贾诩又成了刘辩的人啊,不知道杨广泉下有知会怎么想。”李儒对贾诩嘲讽道。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贾诩不像文优孤身一人,为了儿子的性命,贾诩不得不这么做。”

    贾诩苦笑道,他知道李儒是在嘲讽他不忠不义,不过他并不在意。

    “哼!”

    李儒冷哼,对于贾诩抛弃杨广,投靠刘辩的事情,李儒实际上并不愤怒,只不过是在发泄自己怨言罢了。

    “文优,我觉得你可以像我一样,为陛下效力。”贾诩劝说道,

    “我想你应该了解我的!”

    李儒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是给了贾诩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某明白了,是某多问了。”

    贾诩有些失落,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李儒的答案。

    “你能来,能问出这句话,说明某李儒在你心中还是有些位置的,某很感激。”

    “文优啊,陛下其实与你是志同道合的,你若能为陛下效力,定然能施展你的才能与抱负啊。”贾诩还是忍不住想劝说李儒。

    “某知道,刘辩是真正的枭雄,天下间像他这样的人只有那几人罢了。”

    “文优,自从某去了燕京后,才明白为何袁绍,蒙古,杨广都斗不过陛下,陛下文韬武略,天下无人能比,陛下用人不拘一格,选贤举能,这也是为何我说你与陛下志同道合的原因。”贾诩感慨道。

    “只可惜,我李儒不事二主,只希望文和,你能够代替某辅佐明君。”李儒苦笑道。

    “文优放心吧,这天下必然是陛下的,陛下也必然会一统天下的。”贾诩自信的说道。

    “想不到文和仅仅在燕京待了几个月就对刘辩有如此自信,要知道天下间还有曹操,荆州,益州三方势力在与刘辩为敌啊,其中曹操实力与刘辩更是不相上下。”

    “实力不相上下?文优是以兵力,还有所占州郡比较的吧,陛下的实力可不是依靠兵力取胜的。幽,并二州本是贫瘠之地,可这些年来,二州非但没有落寞,反而变得更加繁华了,陛下治下,所有军民的心都向着陛下,若有朝一日,大战来临,陛下危险,莫说几十万兵马了,就是百万也能拉出来,男女老幼皆愿意为陛下而战。”

    “文和,咱们不说这些了,说这些烦,依我看你在这里地位应该是不错的,这样吧,你弄一桌酒菜给我送行吧,我已经许久没有吃过丰盛的酒菜了。”

    李儒打断了贾诩接着说下去的劲头,他哪里看不出来贾诩是想刺激他,让他为刘辩效力啊。

    “好吧!”

    贾诩无奈,他终于还是放弃了劝说李儒的打算。

    “来人啊!”

    贾诩朝门外喊了一声,他其实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自己说的话这些人会不会听。

    “贾先生!”

    没多久,就有一名士兵走进来了。

    “你认识我!”

    贾诩一惊,不过说完后,他就反应过来了,知道是王伯当说的。

    “王大人离开前,告知了小人,并且王大人吩咐,除了让李儒出来以外,一切都听从贾先生的吩咐。”士兵回答道。

    “既然如此,我现在有个忙,需要你帮一下。”

    “先生请吩咐!”

    “帮我们弄一桌酒菜来,我要为故友送行。”

    “小人马上去办!”

    “想不到那王伯当居然会如此重视你。”李儒感慨道。

    “呵呵!”贾诩微微一笑,也没解释,毕竟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没多久,便有人送来了一桌酒菜,特别是这些菜还散发着热气,很明显是刚刚弄出来的,不过饭却是剩饭,除了饭菜还有一坛酒,坛子不是很大约莫一尺高。

    “这是鱼肉,这是牛肉,这是羊肉,这是鸡肉,真是丰盛啊!某好久没吃过这么丰盛的饭菜了。”李儒惊呼道。

    “嗯,味道还不错!”

    “文和啊,你每日就是吃这些饭菜吗?”李儒一边吃一边问道,

    “虽然没有这么丰盛,但是每顿都是有肉的。”

    “当真,你一戴罪之身如何居然有如此好的生活,看来刘辩很看重你啊。”

    “并不是陛下看重我,这种生活就是燕京的生活,即便其他地方也差不了多少。

    自从陛下打退董卓,返回幽州后,便开始让百姓养猪,养鸭,养鸡,后来,打败袁绍实力壮大后,陛下又削弱了世家贵族的实力,百姓生活改善,前几年打败了蒙古,牛羊不绝。”贾诩解释道。

    “你这样说,说得我都有些羡慕了,说得我都想去燕京了。”

    李儒笑道,贾诩当然知道李儒是开玩笑的,他也只是报以微笑。

    半个时辰后,

    贾诩离开了房间,

    “带我去见诸位大人吧!”

    没多久,在守卫的带领下,贾诩就来到了前厅,见到了蒙恬等人,原来王伯当离开后,就通知了其他人,后来蒙恬等人便聚到了这里。

    “让诸位大人久等了!”贾诩自责的说道。

    “无碍,我等也没有等多久。”蒙恬开口。

    “贾诩先生,结果如何,那李儒如何回复的?”王伯当询问道。

    “王大人太看的起贾诩了,贾诩一人出现,便已经说明了结果。”贾诩苦笑道。

    “那真是可惜了,李儒可是一个不错的人才啊!”张良感叹道,

    “这董卓残暴,昏庸,想不到居然有人如此忠于他。”赵普感叹道。

    “我等与李儒又何其相似,李儒与我等一样本是寒门,因董卓而一步登天,不仅委以重任,还将女儿嫁给他,董卓不仅是李儒的主公,岳父,更是李儒的伯乐。与我等不同,李儒虽遇伯乐,但伯乐却非良人。”张良感叹道。

    “子良说得即是,若李儒像我等一样遇到陛下,他也会像我等一样功成名就的。”赵普赞同的说道。

    “既然李儒不打算为陛下效力,那李儒如何处置,是否需要带回燕京,交给陛下处置?”蒙恬询问道。

    “陛下有令,给李儒一个尊严的死法,让他自行了断。”

    “明白了!某去安排一下!”

    蒙恬点头,说完后就出去安排了,没多久蒙恬就返回来了。

    “蒙将军,张大人,赵大人,既然贾先生也已经到了,那王某就说一说陛下旨意吧。”

    “陛下还有旨意!”

    赵普有些惊讶,然后看了贾诩一眼,又和张良对视一眼,差不多明白了,至于蒙恬就有些糊涂了。

    “陛下有令让二位大人返回燕京,由贾诩先生代替二位大人的职责。”王伯当庄重的说道。

    “微臣遵旨!”

    “蒙将军,陛下有旨,让令弟蒙毅协助欧阳大人管理凉州,司隶的政务,另外不久将有一名人才前来,参与政务。”

    “谢陛下隆恩!”

    “不知王大人所说的人才是谁,我等可识得?”赵普好奇的问道。

    “多的某也不知道,只知他名韩飞,字定法!”

    。

第668章韩飞定法() 
“不知王大人所说的人才是谁,我等可识得?”赵普好奇的问道。

    “多的某也不知道,只知他名韩飞,字定法!”王伯当回答道。

    “韩非!”

    王伯当之言一出满堂皆惊,毕竟韩非这个名字太过出名了。

    “哈哈,诸位原来也和某一样啊,起初某听到这个名字也是大吃一惊啊!不过此韩飞非彼韩非,诸位不必担忧。”

    王伯当见到众人的模样,顿时大笑起来,当初刘辩让他去找韩非的时候他也是有些惊讶,不过后来知道才知道只不过是同音罢了。

    “这韩飞是何来历?”张良好奇的问道。

    “这韩飞原本不过是一山中隐士,并无什么来头,也没什么名气,前段时间陛下突然让某前去寻找,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他,找到后才发觉,此人的确有些本事。”王伯当回答道。

    “噢,何出此言啊?”

    赵普有些惊讶,一个丝毫没有名气的隐士能得到王伯当的夸赞,可是很难得,他们可是清楚王伯当可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啊,并不是一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将。

    “此人乃是战国韩非的后代,取名韩飞便是为了恢复先祖的荣光,光大法家学术,他取字定法,这些年来一直在山中,潜心钻研法家学术。”王伯当回答道。

    “原来是名人后,而且还是一个勤勉上进的才子啊。”

    赵普言语中对韩非有些轻视,认为韩飞不过是打着法家还有韩非的名号才获得刘辩看重的。

    “赵大人,这你就想错了,韩飞此人可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下山后,陛下便召见了他,第二天燕京就颁布了新的律法,新法颁布,朝中大臣,毫无过激反对,燕京县令包拯大人更是对新法赞不绝口。”

    王伯当看出了赵普对韩非的轻视,立即对其进行反驳。

    “那依照王大人所说,韩飞此来是为了给凉州,司隶颁布新的律法了。”蒙恬开口说道。

    “并非如此,韩飞此来,只为了解此地百姓的情况,同时帮助诸位大人,治理地方。”王伯当解释道。

    “看来陛下是想在平定叛乱后,重新颁布新的大汉律法,而这韩飞便是最重要的人了。某倒是对这新的大汉律法有些期待了。”

    张良惊喜的说道,张良似乎已经猜到了刘辩还有韩非的目的了。

    “子良,莫要藏着掖着,既然有了想法,那便与诸位说说吧!”

    “陛下让韩飞前来长安,体会民情,不外乎让他根据此地的情况制定律法,大汉有幽州,凉州,并州,司隶,冀州,兖州,青州,豫州,徐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十三州,各地民情不同,风俗不同,律法也必然不同,陛下是打算让韩飞依据各州情况起草新的律法啊!”张良对众人解释道,

    “大汉何等辽阔,不说十三州各有不同,一州之内,每郡亦不同,甚至各县也不同,这得多麻烦啊!”赵普惊呼。

    “赵大人忘了吗,陛下不是让诸位大人跟随诸位将军前往各地镇守吗,某猜想陛下是让诸位大人帮助各位将军管理后方,治理百姓,甚至是出谋划策,如今看来陛下或许这些大人将来也会要参与新法的制定啊。”张良笑道。

    “子良言之有理!”赵普大笑。

    “不知王大人准备何时返回燕京,到时候下官和赵大人与王大人同行可好?”张良笑问道。

    “二位大人,能与某同行当然好,不过燕京公务繁忙,某明日就会离开,只是不知道二位大人如何安排。”王伯当回答道。

    “赵大人,意下如何?”张良看向赵普,张良不同于赵普,张良孤身一人,现在就走都没问题。

    “司隶不比幽州,冀州,说不准会有危险,跟着王大人一起那定然是安全的,明日就随王大人一起当天吧。”赵普回答道。

    “既然二位大人决定了,那明日卯时出发吧。”王伯当说道。

    “有劳了!”

    张良,赵普同时向王伯当道谢。

    “那某现在就回去准备,准备吧。”赵普说道。

    “哈哈!赵大人快去吧!”

    张良顿时大笑,张良知道赵普是要去做什么,赵普来了长安后因为耐不住寂寞,纳了一门小妾,现在多半是要去找那小妾了。

    “某也去和元芳安排一些事情了,就不打搅了。”

    赵普走后,王伯当也开口了。

    “李大人,不随我等一起返回燕京吗?”张良一惊,不过张良说完就后悔了,因为他想起了贾诩,就差不多明白了一些事情。

    “长安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元芳协助,特别是贾诩大人需要有人帮忙。”王伯当笑着解释道。

    “明白了!”

    没多久王伯当就离开了,

    王伯当离开后,张良没有离开,蒙恬也没有离开,贾诩更加没有离开。

    “子良,不需要去准备吗?”

    蒙恬不解的问道。

    “某孤身一人,除了一些钱财和衣物,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如何需要准备。”张良摇头大笑。

    “既然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