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年后,有几个好日子,上半个月纳娶卫庆之女卫梓,下半个月纳娶韩擒虎遗女韩蓉。”

    说完也不给刘治开口的机会,刘辩直接拂袖而去。

    “母后,怎么是两个人啊?”

    刘治,孙尚香连忙看向唐婉。

    “韩蓉是很早就定下来的,本宫也好,你皇祖母也好都很清楚,至于卫梓是你父皇前两日才说的,人也本宫还有你皇祖母都见到了,国色天香,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形容都不为过。”

    其实在唐婉和何太后的心里,卫子夫才是最适合的太子妃,最适合的未来皇后,可惜孙尚香出现得太早了,卫子夫出现得太晚了。

    “另外卫梓的父亲是你姑父镇西将军御林军统帅卫庆,对你而言是非常合适的。”

    卫子夫的样貌,气质,性格,能力,家世都是她们所看中的东西,在她们心里卫子夫对于刘治来说,太合适了,甚至让何太后起了废掉孙尚香的念头。

    “母后,那韩蓉,又是怎么一回事了?”

    孙尚香问道,语气中甚至隐隐间带着一丝质问,此时她的脸色很不好,原本是来报喜,可到头来却让她受了气,而且还是吐不出来的那种气。

    “韩蓉的事情与韩擒虎有关,本宫也不妨告诉你,当初之所以起这个念头,是与孙氏有关的。”

    唐婉直言不讳的说道。

    “怎么可以这样!”

    孙尚香的怨气一下子就爆发了,孙尚香的行为自然是惹得唐婉不快。

    “治儿,你先送你的太子妃回去吧,然后再来见本宫。”

    唐婉不悦的说道。

    “母后息怒!”

    刘治连忙劝慰道。

    “母后恕罪,臣媳知错!”

    孙尚香也反应过来了,连忙对唐婉认错。

    “你怀孕了,有些小毛病,本宫理解你,本宫当初怀治儿,琳儿的时候也有,但是这不是你不懂事的理由。”

    唐婉对孙尚香说道,其实刚刚孙尚香问的时候,唐婉就有些不满了,只不过忍了而已。

    “治儿,你先送你的太子妃回去,然后再来见本宫。”唐婉对刘治吩咐道。

    “儿臣告退!”

    “臣媳告退!”

    无奈,刘治还是和孙尚香离开了,来时兴高采烈,去时却满怀怨气。

    “殿下!”

    孙尚香可怜兮兮得看着刘治。

    “你放心吧,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我的太子妃。”刘治将孙尚香搂进怀里安慰道。

    半个时辰后,

    刘治再次返回了唐婉的寝宫,

    “母后!”

    “你是不是有很多疑问?”

    唐婉问道,

    “儿臣没有,儿臣从来都没有想过和尚香一人过一辈子,因为儿臣明白自己的身份。”刘治摇头回答道。

    “若说谁最疼爱你,无非就是你皇祖母罢了,什么都为你考虑,可是这次你皇祖母曾有过要伤你心的想法,不过被你父皇拦住了,你可知道你皇祖母说了什么吗?”

    唐婉又问道,

    “还请母后告知!”

    深吸一口气,刘治紧张的问道

    “你皇祖母想废掉孙尚香换一个太子妃。”唐婉如实说道,

    “嘶……”

    刘治瞬间惊呆了。

    “皇祖母是想让卫梓成为儿臣的太子妃吗?”刘治问道。

    “没错,因为卫梓太合适了,即便是母后也动了这样的心思。最终都被你父皇劝住了。”唐婉如实告知了刘治。

    “本宫告诉你这么多,是为了提醒你,你是太子,未来的天子,你不能一昧迁就你的太子妃,因为现在的她还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如此下去只会害了你,也同时害了她。”唐婉对刘治嘱咐道。

    “儿臣明白了!”

    刘治陷入了沉思,

    ……

    时间飞逝,

    转眼间便是一年半时间便过去了,这期间虞姬自然是最受刘辩宠爱的,仅仅两个月时间她就怀上了孩子。

    萧美娘在十月怀胎之后,为刘辩生下了一个皇子,因为她有皇子再加上虞姬的劝说,刘辩最终还是让萧美娘进宫了,不过因为身份的原因,萧美娘将终生无法离开皇宫,而且也没有封号。

    萧美娘和刘辩的儿子,被刘辩取名为刘昭,封了一个琅琊王。

    另外除了虞姬以外,甄宓,大乔,赵敏,李秀宁相继怀孕。

    虞姬为刘辩生了一个儿子,刘辩赐名刘楚,封南阳王。

    甄宓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刘雅,封庆阳公主。

    大乔乔倌为刘辩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栩,封汝南王。

    赵敏为刘辩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诚,封陈留王,

    李秀宁为刘辩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刘宁,封齐阳公主。

    刘治也按照刘辩,唐婉的安排相继娶了卫子夫,韩蓉。

    孙尚香在十月怀胎后成功生下孩子,是个男婴,最后刘辩为其取名刘文,只要刘文长大,刘辩相信至少大汉的第三代是无恙了,毕竟他是一个新生的汉文帝刘恒啊。

    ……

    

第845章大军集结() 
“臣等拜见陛下!”

    御书房内,徐达,岳飞,徐晃,蒙恬,李靖,卫青全都聚在了一起。

    “平身吧!”

    “谢陛下!”

    “这次召你们来是有些事情要问的。”刘辩沉声说道。

    “臣等知无不言!”

    众臣齐答。

    “各地兵马聚集,招揽的怎么样了?”刘辩回到。

    众人相互看了几眼,李靖第一个站了出来,

    “回陛下幽州招兵是最容易的地方,但幽州符合陛下要求的男子,却是最少的地方,这一年半时间幽州招兵也就一万人左右。”

    刘辩对于征兵控制的非常严重,年龄低于十八岁,高于三十五岁不收,家中独子不收,另外按照各地人口,只取其中一成入伍,看似简单,但符合要求的也是是有限的,像幽州其实早已过了十中取其一的界限,只不过这些年幽州恢复得快,并没有出现问题而已。

    “幽州的征兵可以停下了,军中的一些老兵可以发放钱粮安排一些回家了。”刘辩吩咐道,虽然知晓老兵对于大军的重要性,但是以如今刘辩手下的实力,更加要注意的是未来。

    “臣明白!”李靖答道。

    ……

    “司隶,凉州这段时间招收了两万兵马。”第二个站出来的是蒙恬。

    相较于幽州,蒙恬那里招兵就容易了很多,不过因为在攻打曹操之前大肆征兵,导致这里兵源也是不足的,特别是凉州。

    “司隶那边的百姓遭受过苦难,一定要让欧阳修他们妥善治理,征兵不必强求。”刘辩嘱咐道。

    “微臣明白!”蒙恬答道。

    ……

    “南阳征兵一万!”

    接着卫青也开口了,卫青还有御林军并没有返回燕京,而是依旧停留在南阳与张绣一道防备荆州。

    南阳虽然只是一郡,但其中却是极为富庶,甚至可以说整个凉州都不如南阳富庶。

    “南阳那边的征兵必须仔细,毕竟那里原本是属于荆州的,恐其中混入不轨之徒,另外那边的征兵可以暂时停下来了。”刘辩对卫青嘱咐道。

    “臣记住了!”卫青点头。

    ……

    “豫州,兖州,徐州收拢曹军残部共十万人,征兵三万余人。”

    接着开口的是徐达,如今徐达和岳飞基本是混在了一起,两支兵马共同处理着徐州这三州之地。

    “这三州的人必须妥善处理,切记不可扰乱普通百姓,不可欺压降兵,明日早朝朕会重新安排,争取将三州安排妥当。”刘辩脸色凝重的说道。

    “诺!”

    徐达,岳飞同时答道。

    ……

    “回陛下青州,冀州,并州总共征兵三万。”徐晃说道。

    冀州一直都是就是刘辩的主要兵源地,其中并州,青州相对人口稀少,虽然这些年发展的不错,但终究还是差了些,能够招揽的士兵并不多,而冀州则是因为以前过分的征兵导致了如今合格的兵源并不多了。

    “青,冀,并三州的征兵也可以停下来,他们需要修养生息一段时间。”刘辩沉声说道。

    “臣明白!”

    徐晃答道。

    ……

    如今加上各地征收的兵马,还有南阳张绣的兵马,刘辩麾下新增了二十五万兵马左右。

    当然除去伤亡,刘辩手下增加兵马实际上只有十二万人左右,与曹操一战,与荆州一战,与益州一战,与唐国一战,刘辩麾下总共损失了超过十万兵马。

    “接下来岳飞带兵前往南阳,卫庆则带御林军返回并州。”刘辩又吩咐道。

    “遵旨!”

    卫青,徐达没有多问直接就应了下来。

    “徐晃领兵镇守兖州,徐州北部随时待命。”

    “遵旨!”

    “徐达部镇守广陵至汝南一带,岳飞镇守南阳至汝南一带。”

    刘辩又继续吩咐道。

    “诺!”

    “朕想知道现今你们各部的具体兵马。”刘辩沉声说道。

    “臣所部如今有兵马九万人左右!”第一个回答的是蒙恬。

    “御林军有四万兵马,原南阳大军后有四万兵马,南阳总共有八万兵马。”接着是卫青。

    “右北平有四万大军!”

    “臣所部有大军十万!”

    “臣所部有大军十三万。”

    “臣所部亦有大军十三万。”

    “岳飞先抽出两万兵马交给徐达,然后与原南阳军汇合,以十五万兵马防备荆州。”刘辩吩咐道。

    “臣遵旨!”

    “徐达以十五万兵马防备曹操!”

    “诺!”

    “徐晃抽出三万大军派往长安,与蒙田汇合,抽出一万兵马交给卫庆,再抽出一万大军交给李靖。”刘辩吩咐道。

    “臣遵旨!”

    徐晃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蒙田麾下史进,徐宁入徐达军中,蒙田部杨延辉,杨延安入徐晃部,徐晃部杨再兴入徐达部,徐晃部王彦章入岳飞部,徐达部秦琼入岳飞部。”接着刘辩又下达了命令。

    “诺!”

    刘辩部下武将对于刘辩的命令,几乎是没有反驳的。

    “兖州,豫州,徐州,南阳还是需要继续征兵的,唐国一战不会太久,蒙田,徐达,岳飞你们的兵马是不能动用的,如此一来攻打唐国的兵马就极为有限,所以朝廷需要更多的兵马。”刘辩对众将嘱咐道。

    “臣等明白!”

    这些武将虽然没有文臣的政治头脑,但是他们有强大的战略意识,自然能够明白刘辩的意思。

    按照刘辩的意思,刘辩麾下大军将会变成

    蒙恬领十二万大军镇守长安一带,卫青领五万御林军镇守并州一带,随时支援长安,禁军镇守涿郡,广阳郡一带,李靖五万大军全部镇守在右北平,

    徐晃领五万大军镇守在兖州一带可南下,可北上,岳飞领十五万大军镇守南阳一带防备荆州的刘备,徐达率十五万大军镇守徐州附近防备江东的曹操。

    ……

    翌日,如刘辩所说他召集了群臣进行早朝。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自将曹操驱赶至江东后,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朕一直没有安排兖州,徐州,豫州的事宜,这次朕打算妥善安排一次。”

    “请陛下吩咐!”

    “岑文本任徐州刺史,徐光启任兖州刺史,范仲淹任徐州刺史,杜如晦任并州刺史,鲁肃任青州刺史,欧阳修任司隶刺史,上官仪任凉州刺史,张居正任幽州刺史,赵普任冀州刺史。”

    这次刘辩是直接将各州的刺史全部安排了一遍,其中上官仪正是上官婉儿的父亲,虽然上官婉儿完了,但是上官仪的才能还是得到了刘辩的认可。

    “其中兖州,徐州,豫州三地需三位卿家多多费神。”刘辩客气的说了一句。

    “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分内之事。”范仲淹主动说道。

    “若三州有需要,朝廷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的,三位大人行事无需顾及,只要能够有助于三州心向朝廷,心向朕,那就去做。”

    刘辩又一次叮嘱道,兖州,豫州,徐州都已经习惯了曹操的统领,特别是兖州,更加是如此,他们的心更多是在曹操的,刘辩想要收拢三州的人心很麻烦,但是刘辩迫切的需要拿下三州的民心。

    ……

    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刘辩的大军再次增加了十万人,其中五万人是从兖州三州招来的,另外五万人则是刘辩直接从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司隶州临时从各地乡兵,民兵还有退伍兵中征调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

    ……

    ps回答一个问题之所以选刘恒而不是刘病已,那是因为我觉得刘恒更适合……嗯,没毛病吧,哈哈!!!

    。

第846章犯汉者,必诛之()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此次早朝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唐国。”刘辩一开始就直入主题,说起了最重要的事情。

    这时,大殿中的一名臣子站出来说道,“陛下,唐国乃是异国外族,若真有亡国灭种之危,唐国必然会举全国之力与我军一战,以大汉如今的局势,此时恐怕不是最好的时机吧!”

    这名大臣刚刚说完,就有一名大臣站出来了,他无疑也是赞同前者之言的,

    “陛下,臣以为张大人所言有理,唐国有两百万人,除去老幼,女人,唐国可战男子至少有五十万人,如今荆州,益州,扬州三方对朝廷虎视眈眈,若此时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唐国上,恐对朝廷不利啊!”

    从两名大臣的言论中可以听出来,二人并非庸碌之人,并且大局观非常好,性格稳重谨慎。

    “两位爱卿说得很好,不知其他爱卿有没有其他看法啊!”

    刘辩对二人的回答自然是不满意,当然也说不上什么反感,毕竟两人的看法都没有错,都是为朝廷,为大军着想。

    “陛下,臣与二位大人的看法恰恰相反。”这时候荀彧开口了。

    “爱卿请讲!”

    荀彧的开口,自然是让刘辩高兴的,他连忙说道。

    “你们说唐国有两百万人,但你们可清楚这其中有多少汉人?多少草原人?真正的唐国百姓又有多少?”荀彧看着一众臣子说道。

    那几名反对攻打唐国的臣子瞬间哑口无言。

    “你们不知道,那本官来告诉你们,两百万人中只有一半是唐国的百姓,其余的大多都是鲜卑人,乌恒人,蒙古人,还有汉人,如果处理得当,我们面对的根本不会是两百万人,敌人的大军更加不会是五十万人。”

    “陛下,微臣也有话说!”

    这时候刘基也站了出来。

    “爱卿请讲!”

    刘基这时候站出来,刘辩自然知道他的目的,绝对不是反对,而是会说出更多的话让其余大臣同意,信服。

    “唐国在十五年前还处在群雄割据的状态,虽然说李唐统一了唐国,并且安抚了唐国各地的百姓,但是李唐的敌人绝对还有不少隐藏在唐国内部。

    虽然说有了灭国危机,他们大多都会选择摒弃前嫌,但这世间总有一些人把私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且唐国毕竟一直都不是统一的,所以这种人绝对不会在少数,甚至有些人会在关键时刻推李唐一把,让他们毁于一旦,这对于朝廷的大军来说便是一个机会。”

    刘基果然是站在刘辩和荀彧这一边的,随着荀彧,刘基说完,众人很明显的发现,那就是唐国的实力似乎并不是那么强了。

    “那微臣也来说一说吧!”

    这时候郭嘉也开口了。

    “如二位大人所言唐国的缺陷非常明显,内部暗流汹涌,各种势力混杂,根本不是铁桶一块,能够为李唐拼死一战的人并不多,不说唐国原本的百姓,就说那些汉人,乌恒人,蒙古人,鲜卑人都是我们能够说服,能够拉拢过来的,这样一来我们完全可以从内部瓦解唐国,削弱唐国的实力。”

    顿了顿,郭嘉继续说道,“这只是其一,其次,唐国所占据的地方大多都是苦寒之地,他们的底蕴根本比不过我们,三年前那一战,已经让他们伤筋动骨了,说不定现在都没恢复过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在攻打唐国正是好时机,时间长了唐国越来越团结,实力也完全恢复过来了,那时候攻打才是麻烦,而且诸位也不想在大军攻打南方的时候,北方遭遇袭击吧?”

    郭嘉的话无疑是太极殿里的大臣再次了解到了唐国的实力,唐国的实力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但是此时此刻,必须告诉所有人唐国是弱小的。

    “三位大人说了唐国,那臣就来说说其他三方势力吧!”这时候张良也开口了。

    “爱卿说便是!”

    刘辩大笑,这次刘辩没有提前知会几人,但是这几人却都很配合,自然是让刘辩很高兴的。

    “当初朝廷北上讨伐蒙古之时,诸如曹操,杨广等势力是并没有对我军发难的,臣不能保证此次曹操,刘备他们会如何,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另外臣以为南方三支势力目前的情况也不适合向朝廷发难。先说益州,益州有崇山峻岭,高山险峻,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弊端在于他们出来也困难,内部的发展同样也困难,三年前那一战,对于他们来说消耗绝对不小。

    以益州的底蕴要完全恢复,并且有能力再次派出二十万以上的大军,三年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当然益州也是江南三支势力最要提防的一支势力,毕竟他们的损伤其实是最小的。”

    停顿了一下,张良继续开口说道,“再来说荆州,荆州原本是刘琦掌控,而如今则是刘备掌控,一年前,荆州已经确定刘琦身死了,刘备成功掌控了荆州,但刘备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掌控荆州,其一来自曹操手下刘琮的影响,其二来自荆州世家的影响,这些都是政务上的影响。”

    “再来说说荆州大军,从当初项氏出现,黄祖,刘磐,文聘等人战死,来护儿和桂阳郡投降,损失便开始了,而刘表身亡后,更加严重了,水师离开过半,南阳脱离,益州,曹操两方势力夹击,然后到这三年前那次大战,荆州在这近十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