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重器-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雨婵、许悠雨心惊肉跳的。

    晚上九点多,两辆面包车滑进修理厂“修理”。四名身着黑sè西装的高大男子,分别进入小院“喝茶候修”。

    来人正是张广进、张铭、施鹤飞,以及二部二局的俞处长。这四人都是自己开车,连司机都没带。见面简单寒暄后,虞松远便将肖雨婵、柳姑、温岭、许悠雨、杨梅等人,一一介绍给他们。

    但对张铭等四人的身份,自然未做介绍。其实,他们不用说,肖雨婵等人,也大体知道他们的来头。

    四人被请到露台上落坐,肖雨婵和许悠雨亲自给各位领导奉茶。优雅的环境,错落有致的盆景,曼妙的丽人,清新的山茶,自然茗香沁脾,让人惬意。果然,张铭端起杯,小呷了一小口,品咂了一会,很随意地问,“这是什么茶?”

    “这是我们闹着玩,自己炒的野山茶。”

    肖雨婵是见过世面的,并不憷场,赶紧解释道,“禹山上有十几株野山茶,我们五月份来这里后,就抢了个chun尾巴,采摘了些,我妈妈亲自炒的。炒好后,就密封在毛竹筒里,一向舍不得喝。今天特意拿出来,招待各位领导。”

    “真是风水宝地,茶产量大吗?这里的水也这么甘?”施鹤飞问。

    “产量不大,一年只得约五斤。由于是五月末采的晚chun茶,只能采茶梢极小部分,产量较小。明年可以从早chun开始采早chun茶,产量估计能有十斤,品质也会更好。”肖雨婵说,“水我们汲的火山山石缝罅里的涓滴细流,水质活、甘、清、净,可惜每ri只能得一塑料桶。”

    众人都点点头,都感叹是好茶、好水。

    柳姑和许悠雨已经将晚饭准备好,肖雨婵请各位领导到餐厅用餐。张铭却提出要先小憩、品茶到三泡,然后参观一下肖园后再吃饭。虞松远明白,教头其实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评估一下这个“安全据点”。

    于是,虞松远、肖雨婵等人,便陪着各位领导参观了修理厂、制笋厂和肖园,轰轰烈烈的大生产景象,让四人心情很好。

    在制笋厂,一直黑青着脸的张铭,也高兴得一一揍了虞松远等四人一拳。

    回到小楼餐厅内坐下,柳姑、许悠雨摆上饭菜。张广进、施鹤飞、张铭三个大神,互相对视一眼,都露出舒心的笑。看着他们的笑容,说明他们对这个“安全据点”还是满意的,虞松远和林涛心里也忒爽,肖雨婵当然更是高兴。

    他们从金陵赶来,风尘仆仆,时间很紧。虞松远等人陪着他们四人,简单吃完晚餐后,便进入地道,开始工作。

    肖雨婵按虞松远的意图,对地道进行了全面改装。地道地面铺上了平整的石板,墙壁上隔一断距离安装了一盏壁灯。大厅内用木板分成两个区,一个小区是休息间,里面有几间卧室,生活设施齐全,建了厕所、洗漱间,甚至还有一小间厨房。

    另一个区是大厅,四周是沙发、椅子,zhong ;yāng是一个崭新的大沙盘,一个略小的小沙盘,摆在地zhong ;yāng。墙上挂着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a省地图。会议桌、椅子等家具齐全,还有一部军用电话。厅内灯火辉煌,地面竟然都铺上了地板,极其舒适。墙边立着几张用木板做成的大挂图板,同时也可以做黑板。

    柳姑、肖雨婵、许悠雨、杨梅、温岭跑前跑后,给他们泡上茶,摆上水果、点心、炒花生、瓜子、红酒、啤酒,然后便关上门,主动退了出去。

    见门已经关上,张广进、施鹤飞和张铭又再一次哈哈大笑。

    见虞松远四人都一脸茫然的样子,施鹤飞啧啧称叹,给了虞松远一拳,“小东西,我确实没看错你们,你们四人我们选对了。生存能力没说的,特别是这个作战室,很专业嘛,快赶上186地下作战室了。”

    “肖园所有的建筑、装修,两个厂子的经营,都是肖雨婵带着大家搞的。这个作战室,也是她悄悄组织设计、施工的。我们四人干这些就是外行了,根本插不上手。”虞松远实话实说。

    “这个肖姑娘是个人才,长相、气质也好,做小小的肖园主管,可惜了。”施鹤飞感叹说。张广进和张铭闻言,都心照不宣地点点头。三人的举动有点异常,让虞松远和林涛都觉得有点心怀鬼胎的味道,不知这三个老东西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俞处长与刘国栋、林柱民三人,开始摆放沙盘。大沙盘是整个西亚各国地形图,小沙盘是清真之国和山人伊斯兰共和国交界处,即白沙瓦开伯尔山口峡谷地区的实貌图。高大的挂图板上,则分别挂着这些地区的高比例军用地图。

    在他们制作沙盘的过程中,虞松远和林涛详细汇报了东南沿海之行,铲除别动队和“红蜘蛛”的整个过程。

    听完汇报,张广进赞许地点点头,“现在安全环境与过去完全不同了,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务院已经成立国家安全部。今后,类似的反间、反特等秘战行动,由他们完成,铲毒由专门的缉毒jing负责。除了实在过不去的坎,186一般不再参与这些内务行动。”

    需要说明一下,在八十年代初,海峡两岸谍战如火如荼。当台“军情局”闹得太过份时,186多次受命拾掇他们。你能够想象,导弹打蚊子,自然战果辉煌。很多战例,极具戏剧xing、可读xing。但鉴于两岸同属中国人,和解、统一是大趋势。因此,《国家重器》对这一段斗争,不再多着笔墨。

    一切准备完毕,简报正式开始。这是一次时间冗长、内容丰富、但又略显繁赘的简报会议,与其说是简报,不如说是一次学术研讨。因为,西域情况他们已经研讨了很长时间,很多背景资料,他们都已经烂熟于心。

    施鹤飞局长开门见山地说,“一个月前,军委专门在北戴河召开了西部安全会议,会议对如何应对西部乱局,研讨并进行了部署,制定了完整的西部战略。派出战术小队经略西亚,是整个西部大战略的一部分。在南部边疆,13军也已经开始行动,粉碎安南的边境挑衅,牵制北极熊。”

    “这次出击行动,由总参二部二局直接领导,由186部队负责组织、协调和全面实施。战术小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我驻清真之国人员、机构和其它中国国家战略资产的安全,借助各相关国家力量,打开、稳定、创造安全环境,遏制可能影响国家长期安全、稳定的因素。”
第五十章 塔什别克宫
    “西亚已经是一片乱局,清真之国的白沙瓦,已经成世界上最繁忙的间谍之都。各**政情报机关、各种政治势力、各种宗教势力、各种部族武装,轮番上台表演。乱局之中,战术小队如何为我国驻外机构、人员创造安全环境?如何围绕西部战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首先要认清西部乱局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场战争的实质又是什么?这是今天,我们专程前来,第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先由亚太情报处俞处长,简报有关内容。”施鹤飞说完,俞处长站在地图和沙盘前,开始简介这场战争的由来、战争的实质等任务背景。

    俞处长说,“我们从山人伊斯兰共和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的政治乱局说起。在整个亚洲,山人伊斯兰共和国,是一个西亚战略要地,历史上就饱受战争之苦。进入19世纪后,这个国家,又成英国与北极熊两大帝国,在西亚地区争霸的缓冲地带。”

    山人伊斯兰共和国独特的历史传统,以及地处高原、多山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两大帝国都没有啃下来的一块硬骨头。但持续不断的战争,也彻底破坏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山人伊斯兰共和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最大的族群是普什图人,占52%。其次是哈扎拉人占19%,北部的塔吉克人占21%,乌兹别克人占5%。从宗教上看,该国85%人口为逊尼派穆斯林,而剩下的15%属于什叶派穆斯林。

    长期以来,这个国家,就象现代世界中一个落后和贫困的中世纪孤岛。山人伊斯兰共和国du ;li建国后,北极熊曾是最大的援助国。而m国也不甘示弱,为了能够在冷战中对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也提供了大量援助。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山人伊斯兰共和国的权力格局开始转变,中产阶级不断上升,工业虽然仍然是一片空白,但国家经济也有了一定发展。可这只是昙花一现,好景不长,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巨大的社会动乱很快又开始了。

    1973年,在经历了全国xing的严重干旱之后,国王查希尔的表哥,前人民min ;zhu党总书记达乌德和副手塔拉基,共同发动军事政变,废黜了山人国国王查希尔,推翻了****的查希尔王朝,并宣布建立共和国。

    但达乌德与塔拉基的政治同盟,也迅速走向完结,社会开始分化。1978年4月,塔拉基又发动所谓的“四月革命”,暗杀了达乌德,自己出任国家总统。此时的人民min ;zhu党,已分裂为塔拉基、卡尔迈勒和阿明三派,各派互相争斗不休。

    在世界两大超级大国冷战的大形势下,地处战略要地的小国,其生存状况从来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两大集团的斗争。由于塔拉基zhèng ;fu完全倒向北极熊,这就决定了它未来覆灭的悲惨命运,成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新zhèng ;fu在喀布尔之外,根本没有形成社会基础。而此后它推出的土地改革计划,也遭致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全社会的广泛反对。塔拉基的新政权刚成立,便摇摇yu坠。它就象是一叶孤舟,在农村广大地区完全是孤立的。

    他们既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也没有一支熟悉当地农村情况的干部队伍,只是将一些毫无经验的官员,从喀布尔空降到农村各地区,强行推行土改。这些人的作风简单粗暴,使得计划最终遭到失败,zhèng ;fu与农村地区的对立越来越严重。

    农村爆发了反抗行动,且迅速蔓延全国。尽管许多反抗行动都是自发的,但在以m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策动下,一个自称为人民圣战者组织的伊斯兰团体,到处煽风点火,使形势愈来愈恶化。而这个所谓的“人民圣战者组织”,就是后来世人皆知的“圣战者”。

    此时的新zhèng ;fu已经摇摇yu坠,塔拉基总统与亲美的阿明总理势同水火。国内土地改革失败,m国支持的人民圣战者组织(以希克马蒂亚尔、拉巴尼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为首的伊斯兰团体),开始组织武装反抗。1979年3月,在山人伊斯兰共和国第三大城市赫拉特发生武装暴动,局势迅速蔓延至全国。

    手里无兵无钱的塔拉基,只好请求北极熊帮助。苏共zhong ;yāng政治局于3月l7至19ri,举行专题讨论。最终只答应为塔拉基提供一个北极熊jing卫营,并表示出兵的条件还不成熟。只到此时,北极熊并无军事占领的意愿。

    但出乎苏共zhong ;yāng预料,局面正在失控。1979年9月,山人伊斯兰共和国风云突变,总理阿明借助m国zhong ;yāng情报局(简称 cia)和清真之国三军情报局(简称isi)的支持,通过军事政变处死了总统塔拉基,超过5万名亲苏官员和军人遇害。

    此时苏共zhong ;yāng面临艰难抉择,要么丢掉山人伊斯兰共和国,要么军事干涉,实施军事占领。因为处于半原始状态的山人伊斯兰共和国,一旦成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堡垒,势必会影响到北极熊几个中亚加盟共和国的稳定。

    就在这时,克格勃截获的m国中情局通话记录显示,m国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部署了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可能进入山人伊斯兰共和国。面对危局,11月14ri,北极熊领导人勃列ri涅夫在接受《真理报》记者采访时强硬表示,“我们决不允许山人伊斯兰共和国,成为帝国主义入侵北极熊南部的桥头堡。”

    苏共最高领导人的讲话,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它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已经做出了抉择,从而为北极熊大军干预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开了绿灯。于是,以军事突袭、占领山人伊斯兰共和国为目标,代号为“风暴-333”的作战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1979年11月19ri-20ri,在科列斯尼克上校指挥下,隶属于格鲁乌的斯贝茨纳兹du ;li第154分队,共500余名官兵,搭乘安-12、安-22运输机,进入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境内,并在首都喀布尔北部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降落。

    12月13ri,du ;li第154分队全部进入喀布尔市区。同时,隶属于克格勃“信号旗”特种部队下属的两支部队,即德罗兹多夫将军指挥的“雷鸣”特战队,和科兹洛夫海军中校指挥的“顶点”特战队,也同时进入喀布尔市区。

    只到此时,根据格鲁乌和克格勃的命令,科列斯尼克上校才向du ;li第154分队宣布了新的作战使命,即迅速攻占权力中心所在地塔什别克宫,消灭阿明。德罗兹多夫将军和科兹洛夫海军中校,也分别向自己的部队宣布了新使命,即在指定的时间内,占领国防部大楼、通信枢纽部、内务部等一切重要部门。

    按照格鲁乌和克格勃共同制定的作战计划,难度最大的,是科列斯尼克上校指挥的斯贝茨纳兹du ;li第154分队500余名官兵。

    根据计划,du ;li第154分队耍派出5个排分别占领总参谋部和通信枢纽等军政要地,随后再用1个连和2个排的兵力,攻占塔什别克宫。可实际情况是,保卫塔什别克宫的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兵力,除了阿明私人jing卫连和jing卫旅外,宫后面还有3辆坦克,宫外围则部署有一个防空团,装备12门100毫米高shè炮、16部防空导弹发shè架,及十几挺14。5毫米高shè机枪。

    在喀布尔城外,还部署有两个坦克旅。一旦战斗打响,他们将很快赶来支援。从人数上比较,除两个坦克旅外,山人伊斯兰共和国jing卫旅的3个摩托化步兵营人数就在2500人左右,du ;li第154分队必须用自己的3个连,对付阿明的3个营兵力。而直接进攻塔什别克宫的兵力,只剩下了区区1个连。

    兵力太过悬殊,这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斯贝茨纳兹这个世界第一流的突击力量面前,越是不可能的事,越容易成为可能。

    12月27ri天19时20分,战斗正式打响。

    du ;li第154分队副队长萨哈托夫上校,率领12名队员乘坐嘎斯汽车提前5分钟出发。当他们经过山人伊斯兰共和国jing卫旅第3营驻地时,那里已拉响战斗jing报,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士兵携带枪支,正开始在营房前集合,营长和其他指挥宫就站在队伍前面。

    萨哈托夫上校当机立断,命令汽车全速冲向敌人指挥官。眨眼之间,第3营指挥官就被轧在嘎斯车轮下。萨哈托夫和队员跳下车,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开始攻击第3营。事发突然,失去指挥官的第三营士兵,变成一堆拥挤的人群。在2挺机枪和8支冲锋枪的shè击下,200多名士兵顷刻间全被消灭。

    随后,萨哈托夫又指挥手下的12名队员,成功地缴获了塔什别克官后面的3辆坦克。听到萨哈托夫上校与敌人交火的声音后,科列斯尼克上校立即下达进攻命令。

    在ags-1730毫米“火焰”自动榴弹发shè器的打击下,阿军第1营的官兵根本冲不出营房。19点30分,du ;li第154分队主攻部队,乘坐bmp-i步兵战车,冲向塔什别克宫。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则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而进攻部队每个队员手里都有一份战斗计划,上面详细地标注了塔什别克宫内的各个火力点和岗哨,甚至连门打开的方向都标得清清楚楚。斯贝茨纳兹部队的战术组织能力、战场突击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虞松远和兄弟小队的成员们,此时并不知道,这个作风强悍、能征惯战的du ;li第154分队,正是他们进入西域后的主要对手!
第五十一章 幕后黑手
    攻击塔什别克宫,是du ;li第154分队首次“经典”亮相。

    塔什别克宫建在一座山冈上,比周围高出六七十米,外面有坚固的围墙。山人伊斯兰共和国jing卫部队,朝进攻的bmp-i步兵战车猛烈shè击。在弹雨中,冲在最前面的战车被击中,里面的士兵跳出车,借助云梯开始向山顶攀登。后面的步兵战车推开前面着火的战车,前赴后继,攻击前进。

    进攻开始20分钟后,9辆战车攻到了塔什别克宫门前。轰地一声巨响,大门被炸开,斯贝茨纳兹特种兵们冲进塔什别克宫,同阿明的贴身卫队展开激烈枪战。阿明的卫队是一个jing卫连,战斗中,北极熊狙击手shè杀了塔什别宫内大批卫兵,而du ;li第154分队仅阵亡6人,重伤23人。

    战斗很快结束,科列斯尼克上校找到了阿明的尸体,将其埋葬在一个战壕里。打扫战场时查明,忠于阿明的2500多名士兵,在攻坚战中被击毙。仅有500余人的du ;li第154分队,在一场对重兵防守的坚固堡垒攻坚战中,取得了完胜。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令人难以置信的屠杀。如果单纯从军事观点看,这场突袭堪称“完美”和“经典”,斯贝茨纳兹无愧于世界一流铁血战队称号。

    就在du ;li第154分队突袭塔什别克宫的时候,“雷鸣”和“顶点”特种部队,则快速占领了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国防部大楼、通信枢纽部、内务部等重要部门,并扣押了阿明的家人和山人伊斯兰共和国政要,整个喀布尔迅速落入北极熊手中。

    北极熊军队指挥官通过广播电台,迅速向全国宣布,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已经从阿明的统治下获得“解放”。同一时间,人民min ;zhu党zhong ;yāng任命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